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李成梁的回答,王通点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有个消息要尽快散布出去,要让这几路鞑虏尽快知道……”

于峰是海州卫古城屯的一名军户,这么说并不太精确,辽镇无人不是军户,准确的说,于峰家是专职耕种的军户,他们家的所有男丁都没有去当兵的可能,只能是种地做活,和关内的农民没什么区别。

辽镇这边,因为人少地多,收成较好,所以不需要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耕种,如果你能去当兵,那家中赋税就会减免,如果你能在李家做个亲卫标兵之类的,甚至还有人帮你种地,有一定的钱粮贴补。

不过辽镇人口过几百万,青壮也是过百万,能去脱产从事武人营生的,不是世代武家,就是特别出色的,于峰这种很难被选上了。

于峰今年二十一岁,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伙伴现在一个在孙守廉手下做亲卫,还有一个在李如梅手下做听差,家中日子都是过得不错,那两个伙伴偶尔回到古城屯探亲,都是耀武扬威,气派非凡。

男儿好拿刀,看到儿时伙伴如此,于峰羡慕非常,而且这个羡慕不是一年两年,这也让他不甘于去辛苦耕种,而是挟弓骑马,做起了猎户的营生。

辽镇还有大片没有开发的地方,老林子也不少,古城屯周围又有山脉,于峰跟古城屯的老军学习弓马也算是刻苦,做猎户收获还真是不错,最起码让家里过得比村子里其他“种地军户”要好很多。

于峰不满足于眼前的局面,可辽镇各处亲卫家丁都是缺一补一,军将们对维持现在的局面很满意,并不想扩大规模,因为有儿时同伴的比较,现在让于峰去做个大头兵,他反倒是不甘心了。

辽镇在边墙外的大败让于峰感觉到机会更加渺茫,失望之极的于峰已经准备去草原上碰碰运气,他听古城屯的守军说,草原上不少商人都在招募护卫,这些护卫虽然在刀尖上讨生活,不过收入丰厚,活得痛快。

正有这个打算的时候,王通东征大军来到了辽镇,招募义勇骑兵的公告,很多人都当他是个笑话,可于峰消息要比那些祖辈在辽镇的人灵通些,知道不少王通的的事迹,这个看似苛刻荒唐的招募公告,却让他觉得可以去试试,最起码里面有机会。

他自己备了马匹和弓箭,又把自己打的两张好皮子贱价卖给了村里的百户,换来了箭支和给养,这个行为不光是村里的人当个笑话看,连他自己的老子和兄弟都是骂他。

不过这个笑话在于峰射死了七个土匪无赖,换来了十四两银子之后,立刻成了村子里的能人,立刻就有不少小伙子愿意跟着一起去。

到了辽阳城之后,于峰身边已经跟着八个人了,都是自备武器马匹,想要冒险和发财的辽镇年轻人。

这些人都称呼于峰为“东家”,于峰更希望这些人叫他大哥,因为于峰知道军中称呼小旗都是这么叫的。

跟着东征大军,于峰的想法并不仅仅是赚点外快银子,他更想加入这个队伍,王通已经建立了无数的功勋,于峰想参与进去。

他的期望越来越大,在射杀的人数中,不是专业武人出身的义勇骑兵中,于峰的数目是最高的,东征大军的一位骑兵游击过来特地看过他,和他聊过几句,让他在马上演武,并且射了三箭。

看过之后勉励了几句,还给他补充了箭支和马具,并且送给他一套半身板甲和头盔,这套铠甲让于峰很是激动,这铠甲在辽镇不是李家嫡系人马根本不可能有,凡是喜好武事的年轻人都是羡慕的流口水,也让他更打定了心思和东征大军干到底。

在辽阳城带足了给养之后,一干人都是上路,尽管于峰想的是建功立业,可其他人都是想着多猎些鞑子的脑袋,多带点银子回去,毕竟现在一个可是五两银子,中等人家好日子过一年也就是十两。

大部分的义勇骑兵都去辽阳到沈阳官道西侧的区域活动,因为那边军寨和千户所比较密集,相对也是安全,尽管在沈阳被围困之后,靠近前线的堡垒开始被放弃,其他地方的情况也不好,但在那里活动却有一定的凭依。

不过,对于一些军将亲卫出身的义勇骑兵,还有于峰这等想要冒险博一搏的,却在官道的东侧区域活动,那边只有两个军寨,其中一个还已经放弃,其余的区域,则是舒尔哈齐所率领的建州女真大军,那边大部分都已经算是鞑虏的控制区了。

这里虽然是平原,不过很多地方都是林子和水草洼子,都是能藏人的地方,如果女真和蒙古的探子过来,这是他们要选择的一条路。

“这里有一具汉狗的尸体,第六个了。”

一名身材高大的女真汉子走到树下,他身后跟着四个同样打扮的女真汉子,都是皮袄皮帽,树下坐着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具尸体,大腿上有很明显的伤口,脸色惨白透着黑气。

那女真汉子伸手按了按这尸体,又是说道:“还没冻僵,应该是流血流多死的,剩下那三个应该不太远。”

后面走上来一个,伸手在尸体上摸了几把,起身一脚把尸体踹倒,吐了口吐沫说道:“什么也没有,他的马不知道还在不在。”

“一帮毛孩子也想跟老猎手斗,这就是乌鸦想抓海东青,应该还有三个,有一个也中了一箭,我那箭上是抹了粪的,他活不久。”

又有一人大大咧咧的说道,最先那人却弯腰弓身,看着雪地上的痕迹向前走了几步,转头说道:“他们在这里丢下了人,然后用树枝子扫了马蹄印……”

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带着笑,其他几个人已经张弓搭箭哄笑着跟了上来,这雪地里扫去印子,有什么用,岂不是让人跟着这扫雪的印子走,而且看这个样子,还不是用马尾拖着树枝,分明是人边走边扫,人都不会走远。

这五名女真游骑都是建州部的老猎手,这次派出来在辽南和辽阳城交界的地方活动,结果和一队义勇骑兵碰上,比起在深山老林游猎的女真猎手来说,辽镇的义勇骑兵的确不是对手,九人一队明明占据优势,结果乍一接战却被对方依仗林中的地形射杀几人,结果伏击者反倒是被被伏击者追杀了下来。

看着痕迹那女真汉子向前走了几步,因为树枝扫过,所以雪地上散雪一层,其他地方则是密实,有明显的不同,顺着这个走,很快就能追上,明人居然派出这样的雏儿来做探子遮蔽,实在是荒唐。

原本大家都对英明汗这么贸然和大明开战觉得忐忑,虽然大胜了,心中依然没底,可今日这场遭遇,几名女真游骑都觉得搞不好还真就能再进一步,辽镇就算全成了自家地盘,也是有的,每到冬日,辽镇的雪都下得很多,地面上积雪过膝很常见,人马都跑不快,大家实际上不是走,是在趟。

最前面那人眼神余光扫视前面,然后盯着痕迹,一步步向前,也就是话音刚落的功夫,猛然觉得前面雪有些松,有什么东西挡住,刚反应过来,却看到眼前雪地表面上有一条绳子的痕迹凸显。

“嗡”的一声,在前面十几步的地方有什么东西被触发,这东西埋的很浅,可散雪覆盖,又有反光,不注意的话,很难看清,女真游骑们实际上已经大意了,抱着猎狍子的心思在玩了。

探路的那女真人惨叫一声,仰天就倒,小腹向上的部分已经被贯穿了,这人在地上疼的打滚,身后几人连忙赶上。

把人翻过来,地上那人表情已经痛苦的扭曲,嘶声说道:“这是射熊的窝弓……现在我肠子已经坏了,你们了结了我,接着去宰了那几个明狗……”

肠子坏了,人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他的几个同伴大声咒骂,可还是掏出了刀子,割断了他的喉咙。

突然的死亡,让这伙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猛听到前面有动静,几个人都是抬头,一个人就在距离他们二十几步的地方,方才应该是藏在树后,这人手中弓已经是拉满,这伙汉人里面射箭好的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已经死了,可箭术再差,这个距离想射不准很难,反应已经没有时间。

对面射箭的那个汉人好像要被射死一样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但是他的手臂没有抖,射出来的箭还是没入了一个女真人的胸膛,然后他也被接下来的两根箭射死。

一路追杀,好像猫戏老鼠的游戏,突然间自己这方死了两个人,女真游骑都是陷入了狂怒状态。

正在此时,从他们的右侧,又有箭支破空的利啸响起,一个女真人下意识转头,一支箭钉入他的脖颈,又死一个……

第一卷第九百八十七章 局势大好

本以为将明人的探马赶尽杀绝,却没想到在最后自己这一方却突然折损了三人,剩下那两名女真游骑都在惊恐愤怒的大叫,拿着箭朝那边射过去。

人在三十步外,能在三十步外射穿人的脖颈,那边的肯定是明人这个小队射术好的那个,杀了他,剩下那个已经是被箭射伤了好久,也活不长,不用担心。

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前面的人跑不快,后面的人也追不上,但距离却拉不开,那个穿着甲的明人左右乱晃,在树林中又有树木的阻隔,想要射中很难。

追出三十步,差不多就到了那明人方才射箭的地方,快步刚经过,从一边的树干后,有一人扑了出来。

这人似乎是趴在地上,这一扑直接抱住了一个人的腿,扑的势头并不怎么猛,仅仅将一个人带歪了下,被扑中的那个女真人怒骂着拿着兵器就砸下去,但动作刚到半途,却撕心裂肺的痛叫出声。

抱住他腿的那个汉人手中拿着把短刀,拼命的朝着这女真人的下身刺去,这女真人一边吼叫,一边摸出了刀也是劈了下去。

几下子,下面那汉人也没了动静,这人身上的箭伤极为明显,劈死敌人,这女真人而是疼的在地上打滚。

同伴突然遇袭,另一位却是分心,一看到同伴下身已经是鲜血狂喷,知道顾不上了,但这一分神,前面的那汉人却已经转过了身,张弓搭箭瞄准,已经晚了一步,想要做什么已经来不及了。

这个女真人一丢手中的弓箭,拔出刀狂吼着冲了上去,这些汉人没见过太多厮杀的场面,三十步不到的距离,自己这么冲上去,对方没准会心慌意乱,机会也只有在这时了。

一开始遇见勇悍野蛮的女真人,于峰的确是慌张的,可到了现在,身边同伴纷纷战死,于峰的心也硬了许多。

他张弓搭箭的动作很稳,一箭射出,正中对方的面门,直接射倒。

于峰丢掉了弓箭,长出了一口气,他抽出自己的长刀,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向前面,自己的同班已经被杀死,那个女真人却还是捂着下身在那里痛叫挣扎,于峰走到跟前,扬起刀用力劈了下去。

下面的女真汉子发出了更大声的惨叫,凄厉的惨叫渐渐安静下去,于峰手中的刀还是不停的劈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于峰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在脸上结成了冰,他的板甲上迸溅的全是鲜血,板甲甲板上坑坑洼洼,这一路的追杀中,于峰被射中四箭,如果不是这个板甲,他早就死了……

辽阳和沈阳距离不远,但大军行动务求稳妥,差不多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大军启程的第一天,派出去的义勇骑兵开始归队。

很多出去的人没有回来,不光是跟随着义勇骑兵的伴当,很多义勇骑兵也是一样,但也有不少人回来,原本就是辽镇家兵出身的那些人往往都有首级斩获,义勇骑兵中出色的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回来。

于峰回来的最早,带回的脑袋数量仅次于几个参将亲兵出身义勇骑兵,这一类义勇骑兵回到大军之后,虎威军马队立刻支付了现银,并且招募他们入军,在骑兵中单独列为一营,称为探马营,军功军饷倍于普通骑兵,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最危险的,负责侦缉探路,遮蔽战场。

能力出众并且带回五个首级的于峰,被提拔成为了探马营中的一名小旗,经过前期惨烈的猎杀和反猎杀,在辽阳和沈阳官道周围,已经很少有鞑虏的游骑活动,各路鞑虏得到消息也是受到了阻碍,而王通本部骑兵并没有动用,各军骑兵也没有动用。

很多辽镇军将亲卫家兵出身的人本就是主家派遣来这里效命,并不愿意加入,这个王通也是由得他们,共有三百人来加入探马营,虎威军骑兵本身抽调五百人编入其中,这些骑兵负责周围大军周围三十里内的探子和游骑的绞杀。

不愿意加入探马营的义勇骑兵七百,加上虎威军骑兵五百,王通直属亲卫三百,共一千五百骑作为大军机动和警备。

这些一共加起来,跟随大军的虎威军骑兵只有一千骑……

辽阳城内的人也都知道,现在走在辽阳沈阳之间官道上的大军只是虎威军七个团加上辎重和炮队,而辽镇自己四千骑、蓟镇两千余骑、大同两千余骑、宣府千余骑兵以及虎威军马队千余,则是自辽阳城向西,沿着辽镇和草原边境的一系列堡子军寨赶往铁岭卫。

以辽阳为出发地,沿官道去往沈阳,然后再向铁岭卫这才是最短的路线,可现在这个走法实际上沿着辽河一路北上前往铁岭卫,多走了近四分之一的路程。

可如果从补给上来考虑就比较合理了,万骑所需要的补给数量很是巨大,而在辽河沿线的边境上,大批军寨堡垒仍在,存储富足,这骑兵大队只需要携带一日的粮秣,其余的都可以就地取得,速度实际上是提高的。

不过行军和补给是一回事,大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取胜,王通这边不过万余的步卒,千余的骑兵,加上炮队和辎重队才不到一万六千人,而沈阳城下的女真和蒙古联军接近四万的数量。

至于去往铁岭卫的各镇联军也不过是万余骑,而科尔沁部和蒙古各部的联军在铁岭卫下的骑兵近三万。

依旧有探马能够接近大军,毕竟千余骑兵的数量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在这样严密的遮蔽下所看到的信息可信度就愈发的高。

实际上,辽镇各处,从辽东到辽北,从明军控制的区域到鞑虏控制和活动的区域,这几天都渐渐知道了消息。

蓟镇万余步卒留守辽镇,各镇援军的骑兵去往铁岭卫,王通自帅虎威军前往沈阳解围,这种战术稍微知道些兵法的人都觉得荒唐,敌分几路,你也分几路,你的每一路还比敌人的每一路要弱。

辽南一代,分手副将孙守廉已经打的很吃力,已经是落了下风,根本没有办法帮忙,甚至还需要王通这边的援助而且目前辽镇的局面和鞑虏不同,辽镇现在元气损伤,抽调出来四千精锐之后,其余的力量只能是在每一处要点固守,无法再行增援,而鞑虏这边则是从容很多,目前奴尔哈赤随时可以在赫图阿拉进入辽镇增援,任意增强每一路,鞑虏这几路人马还可以互相支援,随时可以集中更优势的力量。

东征大军来到辽镇,所有人都觉得局势要变好,谁也没有想到,现在局势变得更坏。

王通明明是个善于用兵的将领,又是取得了那么多胜利,却没想到他做出了这么荒唐的分兵几路之事。

如果说这么做有什么深意倒也罢了,可没有人能看出来,如果说这些都做不到,能够做到守密也好,可消息却在辽东辽北传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鞑虏能打这样的胜仗,也不是蠢笨之人,他们自然明白该如何应对。

辽阳和沈阳之间地势平坦,围困沈阳城的几万鞑虏知道沈阳城内没有太大的力量,他们已经在沈阳城下囤积了足够的粮草辎重,地形也是熟悉。

王通带来的虎威军和沈阳城内的力量加起来,也远远比不上城下的鞑虏大军,因为这个优势,所以鞑虏大军索性是在沈阳城南摆下阵势,等待接战。

鞑虏派出了几队骑兵,准备去截断明军的粮道,却发现虎威军的粮草都是依靠本队的大车装运,并没有从后面跟上的运粮队伍。

就算是大车装着粮食再多,也有用光的一天,官兵们在这样随时可能用尽粮草的状况下作战。军心定然不稳。

都知道王通曾经在土默特草原上取得辉煌的战绩,可那时候他手中有三万多的力量,还有蓟镇的大军,蓟镇兵马在草原上可是威名赫赫,可这一次他只有万余步卒,蓟镇的兵马都让他留在了辽阳城。

所谓必败之处王通所率领的大军已经占了几条,眼下这局面只让敌人乐观,友军悲观。

倒是有一点这明军做的不错,行军途中守备森严,鞑虏派出的马队想要钻空子袭击都不容易,靠的近了还有被弓箭和火铳打中的可能。

这行军途中的接触,倒是让没见识的蒙古和女真人看到了虎威军的富贵,那些大车,拉车的马匹,士兵手中的兵器,身上的铠甲,都是让人流口水,如果能把这一支力量吃下来,那立刻就会陡然一变,实力骤增。

汗王台吉们这么想,下面的军将头目普通的兵卒,却想着只要是答应了,都可以给自己弄到更好的装备,发一笔小财。

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在沈阳城下,对女真蒙古联军来说,局势一片大好……

第一卷第九百八十八章 沈阳城下

距离沈阳中卫城南二十里的地方,那是一马平川,女真和蒙古各部在周围以及沈阳中卫城外抢掠来的物资就储存在附近。正是因为这些物资,才支撑着他们可以在冬日初春围攻沈阳城,沈阳城内的积储同样足够,马林和李家的几个子侄都在城内,城内有家兵亲卫作为骨干,又有大批兵丁辅助,借着城墙高厚,器械物资充足,也能守的稳妥。

蒙古人在明初被赶到草原上之后,攻城的能力逐渐退化,根本不值一提,在一开始攻打沈阳城的时候,甚至有云梯爬到一半散架的混账事,爬上城头了也被明军直接赶下去,在城下被滚木大石还有沸水杀伤的人也是不少。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战斗也逐渐的艰难起来,城下攻城的队伍开始懂得用撸车遮蔽,开始在城下搭起木楼向上射箭,逼退城头上的守军,然后驱使兵卒向攀爬进攻,更加让守军愤怒的是,攻城和城下搭建工事的人员开始用附近抓来的汉民百姓,攀爬云梯的也开始用了俘虏的汉人兵卒。

昔日同袍今日兵戎相见,这是最为凄惨无奈之事,城头上的人开始无奈,可依旧是拼死战斗,城上也渐渐出现了伤亡,更麻烦的是,士气跌的厉害。

城下的攻击无休无止,似乎每一天都有外来的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加入,己方却只能这么消耗着。

偏生援军的消息也是传入,那王通居然只带了一万余名战兵来到,这些人数能有什么作用,根本是给城下的鞑虏士兵送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