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东厂人手不足,多侦缉要人要案,锦衣卫人多却良莠不齐,行动笨重僵化,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则无权无势,多方掣肘,而且,东厂在何人手中,锦衣卫在何人手中,陛下用的未必得心应手,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又是无用……”

东厂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手中,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守有则是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跟班,这两处的情报消息基本上都不会直接呈送给万历皇帝,或者到万历皇帝手中的情报,绝对不会是原来的面貌。

话点到为止就可以,不需要说的太明白,王通说到这里,万历皇帝已经有些心动了,小皇帝现在自己想要抓权,知道更多情报的心思越来越重,王通所说的这个机构,正好对了他的心思。

“王通,你既然提了,那就详细说说?”

“如今的体制不必大变动,无非增加人手,用锦衣卫的余丁填充进顺天府,每日往来各家店铺商户,收钱打听,把所见所闻回顺天府禀报,顺天府那边多找些刑名老吏,每日抄录阅读这些消息,选出有用的上报。”

万历皱眉琢磨,回头看了眼张诚,张诚会意的说道:“王通,你这个法子似乎没什么效用,一来这事顺天府会插手,二来只是打听又有何用。”

“之所以用顺天府的人,是为了避免朝野议论,说什么重开西厂之类的昏话,而且顺天府品级不高,无权无势,陛下这边也好控制,再者,和那些商户收钱,直接就用收税的名义就可,这也算是个名目上的遮挡。”

看皇帝和张诚听的聚精会神,王通又是继续说道:“用顺天府的人,也不必顺天府管,直接新设一个衙门,用顺天府通判推官的专管就是,打听来消息,若是要行动,东厂和锦衣卫那么多人自然就可以出动。”

万历皇帝开始缓缓点头,王通看了看张诚,又是说道:“顺天府的推官总领,可也需要一个内廷的人接洽指导,臣冒昧,觉得张诚张公公最是合适。”

万历一愣,张诚一愣。

第一卷第一百八十六章 治安司终相见

万历皇帝在言语中对冯保和张居正多有愤懑之词,而张诚就在边上听着,眼下在内宫中最信任的是谁眼见可知。

方才王通陈述这新衙门种种,其他二人听的入神,不过也觉得这是王通为了自己留下做的策略,到最后这新机构的主事人,十有八九是要自荐的。

没想到王通所说的两个人,一个是文官,一个是张诚,如此说来,和王通一点关系也没有,那这新衙门的设置,可以说没什么私心了。

万历皇帝沉吟了下,开口又是问道:

“朝廷每次要加税赋,从上到下都是说扰民,朝廷不应与民争利,这新衙门若是做起来,必然会议论纷纷,这该如何应对?”

皇帝开始询问细节,那说明此事已经被认可,开始琢磨如何具体施行了,王通对这个早有准备,朗声回答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京师这城墙,巡城的衙役差人,朝廷花大钱从江南调来的漕粮,那项不是花了银子去,在京师中占据一块地方,做生意赚钱,白白受着这些好处,却无一分的贡献,这如何说的过去!?”

大明的商税就是个笑话,南街上商号颇多,王通时有闲谈,了解到一些他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从嘉靖四十二年到现在,一共才收过两次商税,收的方法更是荒唐,那位顺天府尹在门口摆个账簿,放个箱子,衙役们敲着锣各处通知了之后。

愿意缴税的商户们去府衙门口的账簿上自己写下收入,然后自己把该交的钱丢进箱子里,门口连个看着的人都没有。

据说持续三天,一共收上来三两三钱,气的御马监那位督办的宦官差点昏过去,可这位府尹却得了个清正廉明,绝不扰民的美名。

在大明的商业和内外贸易逐渐兴盛的如今,对商人们税赋基本不收,却总在升斗小民的田地上打主意,真不知道是想不明白还是故意不去想。

平安牌子算是对暴利行业的一次收税,在王通的下一步打算中,明年就要下发小平安牌子,普通商户也要缴纳银钱,可惜如今要调出京师,无法施行。

万历皇帝用手轻轻拍打椅子,缓缓说道:“张先生常说,天下财赋,本是个定数,国库要有积存盈余,一是要清理田亩,查出那些奸滑之人隐蔽的田地,增加税基,二是要合并徭役税赋,徭役之事已经成了徒劳民力的恶政,不若折合成银钱收上来,有什么劳工之事,再发下去,国家少了无谓的贴补和损耗,三是量入为出,节约各项的开支……可王通你所说的,若是在京师施行,整个大明都如此做的话,那要凭空多出多少银钱……”

万历皇帝的询问,近似于自言自语,不过王通却听懂了不少,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灌输的经济政策,应该是紧缩的财政,而且还是在田赋上做文章。

即便是王通才出过一次京师,可也知道南直隶苏松常、浙江的杭嘉湖还有湖广、江西、广东等地的作坊和商贸兴盛无比,这些作坊商铺的收益,也不知道比辛苦耕种还要看天吃饭的农业多出多少,可却没有人收税。

“奴婢插句话,王通所说的的确是实情,但陛下万万不能把方才的话说出来。”

一向是恭谨的张诚忍不住插言说道,看着小皇帝和王通的目光都看过来,张诚低声说道:“陛下,商铺作坊,寻常小民那里开得,背后都和官员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江南各处尤其如此,在他们身上收税,等于是割他们的肉,陛下要有真有此意,必然朝野沸腾,那可是大大的麻烦,为何张阁老只提田赋,不提工商贸易之事,他也想到此处了啊!”

就连总政天下,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都忌惮此事,可想而知,触碰这个利益集团会遭到怎样的反抗。

小皇帝的脸色又是犹疑起来,低声说道:“京师这边要是收商税,岂不是也会出麻烦,那些商户人家背后是谁,朕心里也多少知道。”

“陛下,京师之地,天子脚下,还不至于那么无法无天,青楼妓院多收,寻常商户少收,也不用税赋的名目,就说买牌子的费用,想必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

王通跟上了一句,万历皇帝静默了会,总算下了决心,开口说道:“张伴伴,王通说的有道理,由你抓总,顺天府这件事就交给那个吕什么去操办,东厂的人找你能使唤动的,锦衣卫这边就让王通推荐个可靠的,一起把这件事办起来,这差事就算司礼监的,叫什么名字好呢?”

“治安司……”

“这个名字好,长治久安,治安司就由顺天府那个吕通判暂领,一切事宜都和张诚你这边禀报,与顺天府无关。”

张诚从怀中掏出个片子来,腰间有一杆笔一个铜管,拿着笔在铜管中沾了沾,在片子上飞快的记录下。

这事情算是初步议定,万历皇帝看着王通,脸上全是嘉许的神色,笑着开口说道:“越跟你说,朕就越想留你下来,可惜啊,治安司收上来的银子也不能亏待了你,每年拨给你三分之一。”

按照王通从前的大概估算,治安司一年收二十万两银子只能说当事人不合格,即便这般,三分之一数目也有七万两了,这可实在是一笔巨款。

王通连忙跪下,磕头谢恩,头碰到地板上却心念一动,抬起来的时候朗声说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臣拿到这笔银子之后一定要花到有用之处。”

这话才是真正搔到痒处,万历皇帝偏头看了张诚一眼,双掌拍了下,笑着说道:“看看,这才叫公忠体国,这才是朕的忠心臣子,你准备怎么用这笔钱?”

王通抬头说道:

“陛下,虎威武馆办到今日已经颇有成效,少年们勤奋好学,又有名师指导,如今都是名将种子,如果就这么解散了,未免太过可惜,若是有人愿意跟臣去天津的,臣打算在那里再办武馆,多多练出对陛下忠心,又是武勇果敢的将校来,练出一只对陛下忠心不二的精兵来,多给大明早就一些有用之才。”

听到王通这话,万历也是有些激动,从座位上站起来扬声说道:“这银子才是花到正地方去了,武馆中的这些少年朕每日接触,都是少年英杰,都是大明将来的栋梁之才,若是荒废了,岂不是可惜,学以致用,练出一支忠心于朕的兵马,让这些少年充做将校,做得好!!做得好!!”

张诚方才记事的片子上墨迹已经干了,正要放入怀中,听到王通和万历皇帝的问答,忍不住轻轻摇摇头。

这位老太监心中感慨,王通年纪不大,可真会讨好皇上,他小小年纪,又懂得什么练兵之事,无非是凑万历皇帝的趣罢了,但这讨欢心的本事,还真是一等一。

“大家都是虎威武馆出去的,你练的这支兵马就叫做虎威军,先挂在御马监下面。”

万历皇帝正在那里激动的说道,王通则又是磕头在地,口中大声说道:“多谢陛下赐名!!”

身穿千总袍服的武馆少年们在操场上集合快有半个时辰了,尽管穿的不少,可站在这里不动,又是腊月寒天,也都冷得够呛。

有些人在那里轻轻的跳着,但每个人都没有埋怨这寒冷,而都是兴奋的左右看看或者小声议论。

在少年们这个方队的前后左右,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目光森然的看着少年们,在士兵们的外面,则是负责各种职司的宦官,果然是皇帝要来看大家了。

少年们被从宿舍叫到这边集合的时候,才被告知说是天子御驾将至,要召见各位。

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虎威武馆就是朝廷开设的武学了,有御马监的太监和名将讲课,穿上了千总的袍服,要知道很多少年的叔伯父兄也不过是个千总,还有不少仅仅是个把总。这些惊喜还不算,居然还有天子的召见。

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都琢磨着自己的前程究竟会如何,反倒是陈思宝几个人因为家中的关系,多少知道点最近发生的朝局变化,聚在队伍的后端窃窃私语,比平常可安静沉默了好多。

李虎头却在来回的张望,不住的说道:“王大哥哪里去了,黄义军又哪里去了,皇帝要来,这种事他们两个怎么不在了。”

几名中年宦官面无表情的在队伍面前来回走动,不停的叮嘱,告诉兴奋的少年们等下要如何行礼称颂,不要君前失仪。

猛听得一声拉长的通报:陛下驾到~~~少年们面前的士兵们向着两边散去,一位穿着龙袍的人缓缓走上了少年们队伍前方临时搭起的木台。

宦官们低声督促着:“快跪下,跪下!”

可少年们却都没有照做,各个目瞪口呆的看着台子上的皇帝,还有人情不自禁的说道:“这不是黄义军,难道他就是皇上!!!!??”

第一卷第一百八十七章 无不散未必离

看到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那个小胖子穿着龙袍,面目严肃的站在木台上,少年们顿时是炸开了锅。

一时间忘了见到皇帝要下跪称颂,在哪里不知所措,有的人瞪大了眼睛张望,有的人拽着身边的同伴。

刚才几个负责教导礼仪的宦官都是吓白了脸,急的连声督促:“快跪下,快跪下,喊万岁,喊万岁。“武馆的少年们次第反应了过来,心情各有不同的开始跪下,有的人心中激动,有的人则是心中忐忑,特别是在武馆开始的时候,围攻王通、万历和李虎头三个人的那些少年们,为首的历韬更是脸色煞白。

陈思宝和身边的人则激动的难以言表,作为京师勋贵子弟,他们可是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最起码自己这一代的荣华富贵不成问题了。

天可怜见,多亏那次去振兴楼喝酒,多亏第二天来找场子,多亏在石马巷那边和安平侯家的厮打,这才和万岁爷有了那么一点点交情,没准几辈子吃用不尽啊!

少年们都跪下了,唯有李虎头还张大了嘴站在那边,武馆中最亲近的人居然是皇帝,李虎头实在是无法相信。

台上那人穿着龙袍,脸上做出个威严模样,可不就是那个小胖子吗,比刚见的时候瘦了点,除此之外,那有什么不同。

就李虎头这一个人站着,周围几名禁卫怒容满面的跑过来就要把这个不知礼节的小子按倒,谁想还没到跟前,就听到台上一声大喝:“谁敢动他,朕就剐了谁!”

禁卫们的动作立刻停下,垂手低头的闪在一边,万历皇帝伸手向下压压,招呼道:“虎头,你要先跪下,要不然不合规矩的!”

李虎头还在糊涂当中,听到这个“哦”了一声,屈膝跪了下去,这依旧是武馆中的说话方式,众人听到忍不住放松了不少。

陈思宝在身后忍不住抬头看了眼李虎头,眼中全是艳羡,这小子上辈子不知道又怎么样的福气,居然和万岁爷交了朋友,这辈子还不知道有怎么样的荣华富贵啊!

“朕就是大明天子,和诸位在这武馆中一同呆了一年,王通是朕的心腹,是他筹办的这个武馆。”

万历话音未落,王通在外面走了进来,站在木台的下面,昂首挺胸的和下面的少年们抱拳为礼。

兵部的告身印信已经通过锦衣卫的经历司发下来了,王通现在身上穿着的是锦衣卫千户的衣甲,挂着个白银腰牌。

“和诸位在武馆中的这一年,朕学到了很多东西,每日间快活无比,今日间就要分别,朕真是舍不得。”

分别?少年们一时间忘记了黄义军是皇帝这件事,彼此看看,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万历皇帝在上面又是说道:“朕国事繁忙,王通也要去天津上任,武馆在后日就要解散,只是大家人不在武馆,可心思却要同在武馆一般,每日勤练勤学,早日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早日来报效朝廷,报效寡人,你们是在武馆中出去的一百人,你们要把自己学的教给其他人,在大明的处处,办起这武馆来,不,是武学!!”

少年们听的热血沸腾,齐齐的拜了下去,大声的回答道:“谨遵陛下旨意,臣等当忠君报国,誓死效命。”

听到少年们这般说话,万历皇帝不满的看了边上的一名宦官,埋怨道:“朕不愿意搞这些虚妄的事情,现在弄的如此别扭。”

那宦官陪笑着躬身,低声说道:

“万岁爷,这礼节规矩可乱不得,要是不这么干,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歪嘴了。”

万历皇帝摇摇头,也不去理会,转过头又是大声的说道:“朕封你们每个人为千总,愿意回乡去的,军中会给你们实职,剩下的就要看你们自己的表现,挣下军功,自然就有荣华富贵等着你们,前途无限,你们要是依仗朕的信任胡作非为,朕也不会姑息!!!”

少年们又是齐声的应答,万历皇帝说着说着,却有些控制不住情绪,张嘴几次都说不出话了,用手捂住眼睛低下头,静默了半天,才抬头带着些颤音说道:“寡人舍不得你们,舍不得你们散去!”

下面的少年们这时候也都是有些动情,有的人跪在地上不抬头,有的人则咬着嘴唇忍住哭泣,李虎头抬起头,双眼变得通红,再怎么懵懂,他现在也知道,今后想要见到黄义军,可不是什么容易事情了。

众人都以为事情完结的时候,万历皇帝走下台来,瞪眼斥退了几名跟过来的宦官,扬声说道:“诸位校尉,你们以寡人为圆心,围起个圈吧!”

尽管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可还是按照万历皇帝的吩咐了一个大圈,这也是平日队列趣味训练的一个项目。

围成圆圈之后,万历站在圆心说道:

“朕和你们在这武馆中相识一场,相处一年,终究是缘分,大家今后都要互相扶持照顾,大家跪下拜一拜,就算是互相拜过了。

少年们以万历皇帝为圆心跪了下来,齐齐的拜了下去,控制不住情绪的人已经有些哽咽,万历皇帝没有跪下,却双手笼起,郑重其事的向着四方拜了几次。

跟着来的宦官看到皇帝做出这个举动,顿时急了,天子哪能和这些身份低微的少年如此做,刚要跑出去,却被张诚阻止住,缓缓摇了摇头,众人都不敢乱动了。

晚上的美味馆预备了好多好吃的,振兴楼的厨子和伙计都来到了这边操持,由那个御膳房的蒋中高带着,做出了珍馐美味。

要放在以往,少年们想必欢声雷动,风卷残云,可今晚的美味馆气氛却不好,每个人都是呆呆的看着面前的美味,根本不动筷子。

本来已经到了城外庄子的张红英等人也都回来了,就在屋中忙碌,张红英知道这些少年们马上就要离开了,她也忍不住哭了,眼圈通红的催促少年们多吃点,不要剩下浪费。

她走过有的桌子,也有少年跪下来给张红英磕头,说红英姐这么照顾我,无以报答,先磕头致谢。

平日里张红英对少年中一些相对体弱的比较照顾,让这些离家的少年颇为的感激,在这个场合都以为没有再见的机会,索性磕头。

张红英年纪也不大,那里忍受得了这个,两个少年磕头之后,她就忍不住哭出了声音,跑了出去。

这么一来,气氛更加的沉重,王通进来的时候差点被张红英撞倒,有些诧异,一进屋子,少年们看到是他,都齐齐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王通可是锦衣卫千户,又和天子那样的亲近,而且在武馆中就隐约是大家的头领,眼下谁也不敢怠慢。

王通此来,也就和少年们说一声,兵部、御马监都派了人过来,少年们又要回家的,兵部要发下文书告身,并且安排回去的官职,御马监则统一派人护送,并给路费银两,而且王通也想趁这个机会问问,谁愿意和自己去天津。

谁想到一进门,孙鑫给他跪下,磕了几个头,郑重其事的说道:“王大人,我们家到了在下这一代,本以为就要败落,没想到却有这个机会,又可以让在下重振家门,如此大恩,请受一拜!”

他这么郑重其事的跪下,屋中好多小军官家里出来的少年都是跟着跪下,王通很不习惯,平日里朋友相处的少年们突然这样的恭敬。

回到了宫中,万历皇帝的心情可以想见,并不怎么好,闷声闷气的在慈圣太后李氏那边吃完了饭,就回到寝宫睡觉了。

陪伴了他一天的张诚尽管也是疲惫,却没有早早休息,但也没有去司礼监的值房处理政务,而是派人把邹义叫了过来。

屏退了左右之后,张诚把今日的事情详细的给邹义讲了,邹义一听眼睛就亮了,压低了声音兴奋的说道:“干爹,如今冯公公握着东厂,消息民情都在他那边掌握着,干爹要是能把这治安司做起来,银子倒是小事,等于咱们有了自己的耳目眼线,干爹今后在司礼监的地位又是不同啊!”

张诚揉了揉眼睛,沉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