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忠平看到宋婵婵如此的刚烈果决,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触动,只是厌恶的朝着边上呸了口,不屑的说道:“你在教坊司千人压、万人骑的,在这里装什么三贞九烈,要不是本公子跟朋友们打赌,又怎么会看上你这个老货,乖乖的从了,要不然,秦馆这些男男女女的,玩腻了全给丢到关外塞外伺候鞑子去。”

这话**裸的毫无遮掩,也是更加的诛心伤人,宋婵婵手一颤,簪子在喉咙上划破了小小伤口,血立刻流了下来。

宋婵婵狠狠的瞪着方忠平,手中的簪子却放了下来,倒不是怕死,而是这方忠平对秦馆众人的威胁。

“来世做鬼,老娘也不会放过你!”

“要真是有鬼,本公子早就遇见千次万次,你已经你能吓得了谁……”

方忠平毫无畏惧的说道,他眼下真是觉得心怀大畅,在这秦馆丢了那么大的面子,现在完完全全的找回来了,更别说接下来得到的好处。

这场面完全失控了,方忠平的那些朋友们抓着那瑶池十八天女,而他带来的家丁仆役则是骚扰那些秦馆的女人,做出种种不堪入目的动作。

原本那些看热闹的客人们也都觉得事情闹得太过了,哄笑渐渐的弱了下去,都是向这周围靠去。

门口几个看守的安平侯府家丁不住的向里面张望,看着自己的同伴们肆意妄为,各个羡慕的流口水。

“劳烦帮忙看着会,咱也进去耍耍……”

“……等兄弟一下,咱们一起……”

眼下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任谁也觉得不会再有什么波澜,各个朝着秦馆的大厅跑去,抓不到女人的,直接窜到后面的院子和二楼,越发的混乱,结果导致门口一个看守的人也没有,有一队人来了也没人发现。

锦衣卫飞鱼服,外套深蓝色的对襟长袍,前面都是敞开的,这打扮正是东厂的装束,这人正是东厂提刑百户薛詹业,他大步走了秦馆,看到这乱糟糟的局面,眉头禁不住皱了皱,刚要出声,却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鬟哭叫着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大笑的仆役,堵在门口看热闹的闲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朝着两边闪去。

还有个恶意的人在闪开的时候估计慢了步,正好把那个逃奔的小丫鬟挡了下,小丫鬟脚步一慢,正好是被身后的人抓住后襟。

她身量小,被人这么一拽,整个人跑都跑不了,抓住她的那人埋怨说道:“别人都有个好的吃,咱们却只有小的。”

边上那人狞笑着说道:

“小也有小的滋味……”

话还没说完,就被同伴发出的惨叫打断,抓人的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松开了手,捂着手腕哀声大叫。

薛詹业手中的铁尺转了个圈,用铁尺点在小丫鬟的肩膀上,轻轻的把女孩拨向一边,伸手指着那两个安平侯府的家人,冷冷的说道:“断肩!”

“我们是安平侯府的……”

按说平日里报出这个名头来,对方的动作总要缓缓,可薛詹业身后闪出来的两个大汉,手中的黑漆大棍丝毫未见减速,对着他们肩膀砸了下来。

连反应都来及,就听到“咔嚓”连声,两个安平侯仆役的肩膀直接塌陷了下去,显见这肩膀骨头都给打烂了,这两个人还没有惨叫,砸他们的黑漆大棍一收一刺,正好是戳在他们的小腹上,整个人都被戳的张口,说不出话来,直接向着里面翻去。

薛詹业又抬手指着那个挡路的人,开口说道:“两手两脚!”

那挡路的闲汉本就想凑个热闹,没想到却招惹了是非,想要跑哪里跑的掉,才走了一步,就被一棍子敲在后背上砸翻在地,跟上两个人踩着后背,抡起大棍,手脚都给砸断。

断了手脚,疼痛钻心,那人放声的惨叫,门口的看热闹的人个个胆寒,向着两边闪开去,闹的正厉害的大厅,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薛詹业手中铁尺转着圈,身后跟着二十几名拿着黑漆大棍的汉子,走到了大厅之中。

东厂提刑百户薛詹业身材高大魁梧,站在那里颇有些顾盼自雄的味道,被他那冷冷的目光扫到,无法无天的这些人都是松开了手,闪了开去。

木台边上却还有个恶少搂抱着女孩正要亲下去,大庭广众之下,那女孩拼命的挣扎哭喊,可却没有人理会。

薛詹业大步的走过去,捏住那恶少的脖子,就好像掐住小鸡一样抓到了面前,看了看这恶少的脸,冷声说道:“你爹是尚衣监的采买吴廷汉……”

那恶少听到有人报出他父亲的名字,本来已经吓得要命,可胆气莫名其妙的又壮了起来,在那里大声的说道:“你既然知道我爹的名号,还敢……”

薛詹业手上的劲力加大,掐的那恶少舌头渐渐的伸出来,脸色也渐渐变得青紫,薛詹业冷笑着说道:“你爹在某家面前是什么模样,你小子还没见过吧!”

随手把这已经窒息的恶少丢在了地上,薛詹业大步朝着安平侯府的三公子方忠平走去,边走边扬声说道:“闹事的人圈成一堆,拿棍子打,莫要断了筋骨!”

那二十多名如狼似虎的汉子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东厂的番子都经过训练,这棍棒上的力量把握的极好,薛詹业这般吩咐,方忠平的那些狐朋狗友和带来的家人仆役什么的,都被打的满地翻滚,疼痛之极,却不会伤筋动骨。

方忠平自然听到了身后这个局面,他那里还敢顾着宋婵婵,慌忙回头恶狠狠的瞪着走过来的薛詹业,冷声喝道:“东厂的人为什么要管安平侯家的闲事?”

话音未落,薛詹业的铁尺插入腰间,腰刀已经抽出在手,刀刃正抵在方忠平的脖颈上,方忠平万没想到对方居然一句话不说就拔刀出来,他能感受到皮肤上刀刃传来的寒气,整个人被吓得僵在那里,动都不敢动。

半天才颤声说道:

“你……你想干什么?”

薛詹业冷冷一笑,刀刃轻轻的抖了下,那方忠平觉得脖子一疼,立刻吓得大喊起来,薛詹业刀却插入鞘中,说了句:“对不住,手不稳。”

方忠平觉得脖子上湿热一片,伸手摸来一看,却是流血,更是惊慌,薛詹业也没理会,就是转过身,朗声说道:“平安牌子保平安,有人和这平安牌子过不去,就是和东厂过不去,秦馆今天弄坏的东西,耽误的生意,你们三倍赔偿,明天送来,如若不然,本官上门去取,无关人等都散了吧,把那几个断手断脚的丢到外面去,不要耽误秦馆的生意!”

说完这句话,薛詹业领着人就向外走去,后面的宋婵婵一直是呆呆的看着这一切,等薛詹业走出门之后,宋婵婵猛地跪倒在地,放声大哭起来。

方忠平的那些狐朋狗友彼此看了看,又看了看在那里捂着脖子大声尖叫的方忠平,各个不声不响的走了出去,根本没有人理会他一次。

还是这方忠平的长随送过去一块布巾,抹干净了才看到,脖子那边不过是个指甲盖大小的伤口,经过方才那番折腾,谁还敢在这个秦馆继续呆下去,谁还有脸继续呆在这里,方忠平甚至都没有放下狠话,就低头跟着家人匆匆离开了这地方。

这等公子哥出去胡闹,家中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管,但有个风吹草动的,府内各个头面人物都是心中清楚。

方忠平气势昂扬的出门,却脖子上缠着纱布狼狈的回来,自然会有人禀报给管家方大,方大稍微了解一下,觉得做不了主,又去急忙的禀报给安平侯方睿行。

今天天色已晚,可刚要睡觉的方忠平还是被他父亲的长随叫到了正厅那边去,进了正厅,方忠平闷闷的打了声招呼,就要去边上寻个墩子坐下,却没想到方睿行在上手冷冷的说道:“你这个畜生还有脸坐?跪下!!!”

被方睿行这么一喝,方忠平浑身打了个颤,委委屈屈的跪到了中间,听到安平侯冷声的问道:“你知道你得罪了谁吗?”

“东厂想接手平安牌子的银子,儿子这才和……”

话没说完,就被安平侯方睿行一脚踹倒,拿着早就预备好的马鞭狠狠的抽打了下去,大骂道:“你知道你得罪了谁吗,你知道你给咱家招了多大的祸吗?”

几鞭子下去就把娇生惯养的方忠平抽的满地乱滚,那安平侯夫人在后面看不下去,哭哭啼啼的跑了出来,哭告道:“侯爷,得罪了那人,得趁早把这个事情了了,打孩儿有什么用?”

安平侯扬起的鞭子停了下来……

第一卷第一百九十一章 离京在路上

李文远在王通的推荐下继任了百户一职,而孙大海和他手底下的弟兄都不愿意留在京师,都想跟着王通去天津,张世强自然不必说。

马婆子和马三标也是要跟着王通走的,其余的人都愿意留在这美味馆继续做工,本来想把那张红英也留下,不过马婆子难得做了次主,带着张红英一起去往天津。

武馆中的少年跟着王通走的并不多,宣府和蓟镇的少年们大都想着回家过年,而且赚来个千总身份,又和天子做了同学,这回家是可以大肆夸耀的,所谓衣锦还乡就是如此。

孙鑫却领着六个少年跟着王通,他们几个都是京师附近的军将出身,家里都不能说宽裕,而且京师周围各支兵马,也没有那么多的位置安插他们,还不如跟着王通走。

真正让王通感觉到意外的是,历韬居然也要留下来,历韬父亲是宣府分守一方的参将,这是正经的大将,他又在武馆熬出了这般的资历,居然要跟着王通走而不回家,太令人意外了。

同样和历韬留下的有七位少年,这七位少年中有四位和孙鑫他们颇为相似,不过历韬和其他三名原因却不太一样。

自从知道黄义军就是万历皇帝之后,历韬就没有睡过一晚上的好觉,实在是担惊受怕,毕竟是他曾经领着人去围攻过皇帝,这是何等大罪。

眼下看,唯一脱罪的法子就是和王通在一起,这王通和自己同岁,就已经是锦衣卫的千户,想来圣眷正隆,而且这王通颇为早熟,通晓事理,跟在这样的身边,对自己也是个庇护,二来还能学点东西。

腊月初九这天,兵部和锦衣卫的人又来催促了次,他们也不敢对王通如何,只是在那里苦苦哀求着王通尽快赴任,不要在京师耽搁了。

看着几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就差给自己跪下来,王通也是哭笑不得,他所回答的就是指指已经空荡荡的堂屋,开口说道:“东西都已经搬到了城外的庄子上,请回复各位大人,王某明日启程。”

腊月初十这天一大早,天光初露,街面上还黑乎乎的时候,王通就准备完毕,穿衣洗漱。

马家母子和张世强、谭将等人早就是搬到了城外的庄子去,李虎头也跟了过去,眼下老宅这边也就是谭兵和他。

听到王通起床,谭兵在厢房也跟着起来,王通招呼了一声:“你等下起来也来得及,我先出去遛遛。”

尽管腊月天气寒冷,各个商号铺面也快到了年节封门的时候,不过王通出门还是看到各家的伙计在那里忙碌打扫。

看到这情景,的确让王通心中颇多感慨,才上了南街,看到王通的伙计掌柜都慌忙的上前鞠躬问好。

这些街坊的心思没有太多的弯弯绕,只知道王通如今是高升做千户了,从前在这个南街上也做了不少给大伙帮忙的事情,大家都要念着王大人的好。

走过点心铺的时候,那掌柜的照例给王通拿了两个刚出炉的火腿烧饼,王通笑着点头谢过。

没什么风,但依旧是冷的很,吃一口有些烫的火腿烧饼,身子都跟着暖和了许多,左右看看,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田百户家的老宅。

田百户送田伯的灵柩回乡现在还没回来,此时大门紧闭,门前也不如从前田伯在的时候干净,王通站在那里把烧饼吃完,转头回转南街。

随便找了家店铺,借了洒扫的工具,王通又回到了这门前,沉默着把地面扫的干干净净,然后用水撒了撒,站在门前抱拳作了一揖。

回到家中的时候,那谭兵也早就起来,把马厩里的两匹马喂好了料,挂上鞍辔马具,然后把最后要带走的东西打了两个包袱,挂在了马背上。

王通的坐骑马具有些特殊,在马鞍前边左右各有一个皮袋,里面插着两把火铳,那铁匠作坊有了量具和那名任主事去了之后,在王通走前,总算把第二把火铳也照着打造出来,一并给王通送了过来,此时正好带上。

二人吃好了早饭,太阳已经出来,听着皇城的钟鼓响过第二轮,这时候京师的城门也该打开了,王通和谭兵牵着马离开了院子。

刚要启程,却听到后面有人扬声招呼:“王大人,请留步。”

声音颇为熟悉,回头一看,看到小宦官蔡楠挥舞着手臂跑了过来,到了跟前气喘吁吁的说道:“王大人先不要忙着走,邹公公请王大人到武馆那边去,有要紧事。”

王通纳闷了下,不过还是把缰绳交给了谭兵,跟着蔡楠朝着那边走去,走不多远就到,环绕的土墙木栅,还有平整的操场,高大的教室,可却没有一个人,安静异常,王通盯着看了会,才被邹义招呼过去。

邹义直接把蔡楠和跟着一起来的几名禁兵给打发离开,他所在的地方竖着两根红旗,倒是刚刚插进去的。

揉着自己冻得通红的脸,邹义笑着说道:“王兄弟朝着皇城那边看,可能看到两根红旗吗?”

虎威武馆周围颇为空阔,这边距离皇城又近,王通稍微一扫就看到了城头的两根红旗,似乎在红旗之间还有个人影。

正疑惑间,就听到邹义笑着说道:

“陛下知道王兄弟你今天走,想要出来相送却也不方便出宫,索性在城头目送了,既然王兄弟你来了,那为兄就摇动红旗了,禀报陛下你人到了。”

皇城和这边相隔甚远,能看见人,可连衣服的颜色都未必能看清楚,无非是表达个心意罢了。

王通愣了下,深吸口气,朝着城头那两根红旗的方向跪了下去,磕了几个头,王通起身的时候,邹义也停下手中的摇晃。

等到城头上两根红旗撤去,王通对邹义抱拳说道:“邹大哥,以往在京师多承关照,今后小弟去往天津当差,少不得还要劳烦邹大哥。”

说完,深深一揖,邹义也肃然回礼,开口说道:“咱们自家兄弟,何必说这些客气的言语,今后书信往来莫要中断,得空也要回京走动,不要荒废了这些关系。”

双方又是互拜,一切都在不言中了,王通脸也被冻的发麻,伸手揉了揉,走出了街角,和谭兵招呼了一声,一起上马启程。

也不知道和吕万才说的有没有关系,王通这次离开京师走的就是安定门,尽管这多少要绕些路。

到了那边的时候,城门前的守卒看到一名锦衣卫千户骑马过来,也不敢怠慢,上前看了眼告身文书,连忙让开。

“王大人此去鹏程万里!”

刚要抖动缰绳,却听到边上一声扬声招呼,王通侧头一看,却发现穿着儒士长袍的吕万才站在边上,郑重其事的大礼作揖。

当初和他们讲过自己要在这个城门出城,没想到吕万才居然来送,王通停下马,却看到一名披着披风的女子跪下给自己磕头,不是宋婵婵是谁。

王通长呼出一口气,在马上端正姿势给两人抱拳,弯弯腰,也不说话,转身驱动马匹,加速离开,终有一别啊!

到了那个庄子的时候,手下的一干人都在村外等候了,孙大海那帮人有八个愿意跟着走的,算上他们家小一共三十人,庄子里有二十多人愿意跟着走的,算上其他的,这队伍也过百人,算上赶车的车夫,人数更多。

拉着各项物资的大车排成一字,专门有四辆有车厢的马车,用来拉着女人和孩子,其余的男丁,老人坐在车上,青壮不会骑马的跟在车边,骑马的则在更外一圈。

还单独分出四名骑士,两名在后面游弋,两名在前面侦查,唯一的例外就是谭家家将中一个叫谭弓的,他坐在马车的货物上,那堆货物是堆放的最高的,他在上面左顾右盼,好不悠闲。

看着王通不住的向马车上张望,谭将笑着解释说道:“谭弓眼神好,大队行进,看看周围情况正是他的长处。”

第一日离开庄子走了二十里,天寒地冻,没下什么雪,路倒还好走,沿着运河一路的东去。

京师附近,人烟浓密,这二十里一路都能看到人家,晚上的时候,正好投宿在驿站中,也没什么事情。

第二日越是东去,两边平原所见到的村落人烟就越来越少,在马车上的谭弓也不像是第一日那么清闲,偶尔在车顶上站起来搭着凉棚四下望望,有时候还要吆喝着下面骑马的,去他指示的地方看看。

京师到天津三卫之间,每隔一段距离总有个大车店或者村落,走到天黑,正好投诉。

路上第三日,谭弓一直是站着四下瞭望,谭将却在中午歇脚的时候小声问王通道:“老爷,这次从锦衣卫调职离京,没有给你安排护卫的兵马吗?”

王通也是愕然,他还真不知道这个规矩,谭将看他表情就知道了答案,叹了口气没有出声。

下午上路的时候,王通把自己的两把火铳都装上了药,预留了火种……

第一卷第一百九十二章 或财露白或京师事

在京师和天津三卫之间的官道,出于种种考虑,都是沿着运河修建的,靠着河,取得粮食就非常简单。

沿途的这些大车店或者村落都有几个营生,一是接待来往的客商住宿饭食,二是买便宜的漕粮私酿烈酒,三则是给方方面面的人通风报信。

第三日启程的时候,跟着王通走的庄客推过来一个年纪大的,陪着笑脸求王通先支点工钱。

城外那刘守有的庄子归了王通之后,有不少庄客跟着原来的人去往他处做工,留下来的,这次跟着走的都是些放马的蒙古人,二十六个人里,只有两个娶了本地的婆娘,其余的都是三十出头的光棍汉。

钱财这方面王通一向是大方的很,这些牧马人他也有心笼络着,索性给了预支了两个月的工钱,谭将拿钱的时候,摇头苦笑。

这二十几个牧人耽搁了一会才出发,每个人乘坐的马上都挂了鼓鼓的大皮囊,手里还都拿着个小的水囊。

上路之后,王通就知道谭将为什么苦笑了,这些牧人居然大清早就开始喝起烈酒,你一口我一口的颇为滋润,更有几位喝的兴头发了,在马上就放声高歌。

队伍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下来,坐在马车上的小孩子们拍手欢笑,路上的行人也都是侧目而视,马三标、孙大海、张世强都跟着王通骑马在队伍中来回的巡视,王通看了几眼也禁不住摇摇头,这么高兴,看起来根本不像是搬家,倒像是郊游。

“这帮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