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这种局面,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看着空空荡荡的街道,坐于酒楼的张景生对陆建这般说着,在他们两人的身边,顾恩、王快、罗央等人依次跪坐在席上。
陆建饮了一口茶水,轻笑道:“我还记得刚来的时候,代郡虽然比不上南边繁华,但这条街道还是颇为热闹的,从中原腹地过来的商贾,以及从草原上前来的胡商,都聚集在这里,吆喝售卖,我们就算是坐在二楼,将窗帘放下,依旧能清楚的听到。”
“现在可是什么都听不见了,不光听不见,看过去,除了寥寥行人,也是什么都看不到了。”罗央说话的时候,还朝身边的窗户看了下去,他所坐的位置,本就靠近窗边,一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景象。
“这都是战争带来的影响,”王快叹息一声,微微摇头,“过去只在父辈的口中才听说过战争的种种,如今亲眼所见,心中委实有些不同。”
顾恩坐在罗央的身旁,闻言也朝着下面看去,边看边道:“听说战局已经蔓延到来当城,距离代县也没有多远了,这两个县城之间的很多坞堡,都已经封闭起来了,甚至连通信都有中断的,当真不知最后会演变成什么局面,诸君,这几天太守忙于政务、兵务,也已经无心著书,通典章节也没有什么进展,若是情况实在不利,我等不妨先行返回吧。”
罗央点点头道:“不错,这次过来真是有些失望,所谓的通典,就是看到了几篇残章,还要忍受这战乱风险,我看这陈太守虽然有本事,但这名声中还是有些夸大了,不过能见到诸君,也算是一场收获了。”
王快则说道:“我在官府中的几个好友,最近传出消息,说是当城的战局有了变化,似是那县城之围,已经被人解了,只不过我那朋友毕竟只是官府中的官吏,接触不到太多兵事,知道的还不甚清楚,但或许还有转机。”
“解围?谁去解?”顾恩摇摇头,轻轻叹息,似乎心有感慨,“咱们现在虽说被困在城中,消息闭塞,但之前几次聚集,也有精通兵家、精通权术的人推测过,不是么?当下王浚领军北上,无力、也不会支援代郡,那汪荃或许有可能,但当下却按兵不动,整个代郡可战之兵皆在汪荃手上,他不去救,谁能解围?陈太守么?”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失笑摇头,似乎说了什么好笑的事一样。
“太守手上也是有兵马的。”张景生看了顾恩一眼,说出此言。
顾恩轻笑道:“有兵马,是不假,但兵马还要操练,这临阵磨枪的事,本就凶险,更何况那些武丁陆陆续续的被送去,还都困于城外的兵营里,他们操练的很刻苦,每日凌晨,就算是在城中也能隐约听到那口号声音,不过打仗不是靠喊口号,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罗央也点点头,同意道:“我家的那些家丁,时常操练,但要成战力,至少也得半年,这还是我那父亲操练得当,以家传之法行之,相信太守顷刻之间,未必就能有这般进境。”
“无论如何,当城那边的局面,还是能解除是最好的,否则的话,时间一长,传闻多了,就要动荡人心,连代郡的其他城池也要心中不凝了,”陆建忽然开口了,“所以王兄你听到的消息,大概也有安定人心的意思吧。”
张景生放下茶杯,直视着对面之人,问道:“陆兄的意思是说,这是太守为了安定人心,特意散播出来的假消息?”
“未必是假的,但如果有虚,这也不是什么坏事,”陆建的举止之间有一种谢意和从容,“以此事而定人心,则心齐而力大,反之,心乱则力衰,这也是牧民之法,并不可耻,换成是我,在这般局面中,为了维持城中的稳定,说不定也会行此下策。”
“下策?”张景生还是听出了这话背后的含义,“这对你而言,就是下策么?”
“诸位,”王快听出了张景生话中的不快,也注意到气氛有些不对,他立刻试着有技巧的转移话题,“其实当前的战况,也算是复杂了,匈奴人、鲜卑人,围城、入寇,加上代县这边的守备和准备,如果换成是诸君,要如何应对呢?”
他的突然提问,让众人都有些意外,但跟着王快就笑道:“你看,咱们几人,在家里都算是有些地位的,那肯定是学过兵韬武略,这兵家推演也是其中之一,过去咱们只能听着族中长辈的设想,又或者截取过去的一些战役,然后加以推演,但这次却不同了,虽然我等没有亲自参与,但近在咫尺,也是听过不少消息的,何不借此机会加以推演?”
“这话有点意思,”顾恩点点头,笑道:“其实我也有类似的念头,只是不好提起,毕竟陈太守的名声摆在那里,那天在沙场看他演武,听他讲阵,就知道其人的兵家造诣也非同一般,是以不敢班门弄斧。”
“演武和讲阵,说的是兵法,但太守的那些兵马毕竟排不上用场,”罗央接过话来,“我家有一兄弟,也时常演武,兵法说的头头是道,可真正带兵的时候,哪怕不是上阵,只是与我父亲对垒,也是胆战心惊,可见这精通兵法与会不会打仗,是两回事,反正咱们今天也是纸上谈兵,顾兄你不妨说说。”
“罗兄,你那日没有见太守宣讲,所以才这么说啊,”顾恩客气了一下,但跟着话锋一转,“不过也好,反正咱们就是苦中作乐,这些天吃的喝的都不甚理想,若是嘴上也不敢说了,那真就没什么乐趣了,其实我对当下的局面,还是有一番想法的,我觉得这危机情况,有一半是太守应对不当造成的。”
“应对不当?”张景生闻言,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不错,我知道张兄对太守很是推崇,但先别忙着反驳我,听听我的话再说,北疆战乱虽然突然,但我相信事先肯定是有征兆的,”顾恩也喝了一口茶水,不急不缓的说着,“如果是我,一来到这北边的边疆,就会派出足够的探子和眼线,构建谍报,然后在结交代郡世家的同时,在派人和王浚较好,同时与周围的部族也好、郡县也罢,都保持和睦的关系,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战乱到来,就会从容应对了?”张景生放下茶杯,摇了摇头,“不过有一点你没有说错。”
顾恩笑道:“真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上,张兄居然会有认同我的地方。”
张景生同样也笑了起来,就听他说道:“对,你说你自己是纸上谈兵,这一点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顾恩的脸色一下子就不好了。
陆建忽然说道:“两位,其实这事也只是咱们自己的看法,何况顾兄所言,其实也有道理,他是觉得兵者乃是大事,不可轻易动用,能靠着纵横之术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付诸于武力,白白流血。”
“所以我说他是纸上谈兵,”张景生从位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顾恩的边上,直视着他,“先不说这次是胡人入侵,可不是太守主动动刀兵,就说你说的结交各方,就是一个死结,你结交了鲜卑,如何结交匈奴?那拓跋鲜卑与匈奴之间关系不睦,这个顾君该不知道吧?”
顾恩听着,眼皮子一跳,却没有言语。
“你真不知道?”张景生也微微一愣,“如果你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重视情报,一来到地方,就要派出探子和眼线,那么你在北上之前,难道不该先了解一下这边的局势么?基井,你在来之前,就该知道太守与哪一部的鲜卑亲善吧?”
基井是罗央的字,他对陈止的成见虽然削减了,但一直没有被消除,闻言便也有些尴尬,却不得不道:“是的,陈太守与拓跋鲜卑交善。”
张景生紧跟着就道:“拓跋鲜卑与匈奴交战多年,与拓跋鲜卑交善,想再和匈奴有个好关系,那可不容易,更何况陈太守还将匈奴的一个王子诛杀,将他们上一代的酋首气死了,你觉得这事单纯靠着纵横之法,就能轻易抹除的问题么?”
顾恩张张嘴,想要说什么,但张景生跟着又道:“也许事情并不像你想的这么简单,也许太守的准备,你根本没有意识到,最起码要维持目前的武丁规模,都十分不简单,因为这需要钱粮。”
顾恩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话中有颇多漏洞,却又觉得下不来台,听到这便本能的反驳着:“钱粮?代县城中就有粮仓!”
“恐怕那些粮仓的粮食,并不能让世家武丁吃,”张景生摇了摇头。
顾恩知道情急之下说错了话,却还兀自说着:“但陈止招募了这些武丁,又有什么用?他们能打胜仗么?”
此言一出,张景生也是张嘴说不出什么来了。
但就在这时,外面有一匹快马奔过,马上的骑士正在高喊——
“大胜!大胜!”。。。
第四百六十六章 这不符合兵法!()
“陈太守,我们知道眼下的情况,也明白太守您的难处,但我们也是有切实的需要的!”
代郡的郡守衙门之中,此时却做了不少人,当然,他们不是在正堂之中,而是在偏堂,一个一个,都是熟悉的面孔,代表着代县的世家大族。
陈止坐于上首,听着朱留的话,微微念头。
这次来见他的,不光有之前的朱宪、唐典等人,还有几大家族的族长人物,他们亲自出面,一来是为了表现态度,二来也有势在必得的意思,想要尽力说通陈止,给予他们支持。
这群代郡世家的意思也十分的清楚,他们的目的更是明确,就是要说服陈止,能将聚集起来的武丁,拿出来一些,让他们带回家中。
在朱留之前,其他几家的人都已经发言过了,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十分清楚。
等众人都说过一遍,陈止才道:“朱君的意思我明白,也是合理的但武丁聚集在一起才有战力,合则众,分则弱,越是这种时候,不是越要集中力量么?”
“话是这样,但鲜卑人连当城都敢围困,而北边的汪荃将军又不愿意派兵,万一他们劫掠了当城之后,顺势南下,那咱们代郡可就是首当其冲啊!”
在朱留身边,那朱宪也开口诉说,话中带有一丝苦涩气息:“我们朱家在当城根基不浅,还有多个庄园和坞堡,因此消息得到的,比别家快一点,如今那几个坞堡,已经有两个被攻破了,其中族人更是遭遇凄惨,已经联系不上了,总结他们的教训,就是庄园和坞堡的守备不够啊,我们怎能不引以为戒?”
旁边的王霍也点点头,对陈止用劝慰的语气道:“我们知道太守您召集兵马、武丁,是为了保护代郡,更是为了护佑代县,这个在最初的时候,也都说清楚了,我等也都同意了,现在再来请求,要被人说是食言而肥,但在答应的时候,我们实在没有想到,情况会恶化到这种情况。”
“恶化到什么样的情况了?”陈止不慌不忙的问着。
“太守,”唐典这时出声了,“我等可以居于城中,有重兵守护,又有这城墙遮挡,料想那些胡人就是来上两千人、三千人,也不见得能破城,但问题在于,城外的诸多庄园和坞堡,却没有这么容易,他们一个个被分割开来,本身守备力量就很弱,又有很多武丁被您召集起来,这如何能够抵挡鲜卑人?万一当城的情况重现……”
不等其人说完,陈止就当先说道:“当城的情况,还是能够控制的。”
“太守,”刘家的刘框挺直了腰杆,出声说道:“不是我们有意要为难你,你说当城还能控制情况,但眼下的局面,却是那里孤立无援,代县就算有武丁,但鲜卑人大可不攻打城池,而是转而劫掠周围的村庄、坞堡,没有武丁,我们如何阻挡?”
这个刘框,与代郡的郡长史、郡丞虽然都是刘家的,但却不对付,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刘催,在江左鄱阳郡为太守,因此在刘家的话语权不小。
“是啊,我等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唐典语气诚恳,“我唐家最早送出去的武丁,不会要回来,后续又送去了三百多人,只要这些人能回来便好。”他尽量不去刺激陈止,防止陈止误会自己家族是有其他企图。
至于其他几家,那可就不好说了。
“除非太守能证明,那鲜卑人不会南下,”刘框接着话就继续说着,“但即便您能给出保证,我们也不敢完全相信,毕竟那可是胡人啊……”
正当其他几家的人也要附和的时候,这堂外的院子里,忽然响起一片喧哗,随后就有一名兵将打扮的男子,在几名差役的陪同下,快步的走了进来,根本顾不上这屋子里有什么人,就一脸兴奋的对高坐在上的陈止抱拳说道:“太守!大胜!大胜!杨司马领兵,打破鲜卑人,尽灭其部属于当城!”
这话说完,他就剧烈的喘息着,额头上留下一滴滴汗水,而他的衣衫早已经湿透了,但情绪上的兴奋,让他根本不去理会身体因为剧烈奔跑,所带来的不适。
“你说什么?”
本来还待高谈阔论的刘框,那嘴里的话,顷刻间就好像卡在了嗓子眼,怎么都说不出来了,憋了好一会,才变成了一句问话:“你说什么大胜?当城的鲜卑,被赶走了?”
“不是被赶走了,而是被击败了!”那报信的人心情还是十分兴奋的,毕竟是传递胜利消息的人,所以被询问起来,没有半点迟疑,更不隐瞒,主动纠正了刘框话中的错漏,“那个鲜卑部族,就是围了当城县的鲜卑人,他们被太守派出去的人马击败、歼灭了,不是被杀了,就是被抓了!大胜!大胜!”
“太守派出去的人?太守派的兵卒去的么?”
不光是刘框,其他人闻言,都是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是一头雾水,心中有着疑惑,更有期待,有着担忧,却也有欣喜,只是其中几人在复杂的情绪深处,更滋生出一点忧虑。
“这城里的兵卒并没有减少,难道是城外的武丁?”王霍仿佛自言自语,但说到后来,却抬头看向陈止。
“武丁每日操练,不见有一日停歇,什么时候前往当城了?是不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朱留也是一脸不解的看向陈止。
“太守,还望你能告知我等前因后果!”唐典是最快镇定下来的几个人之一,“您刚才不就说了,当城的局面已经控制住了么?莫非说的就是这个。”
“不错,我的消息比战报要快一点,但却不够详细,”陈止扫视众人,缓缓点头,他从众人的眼中看到了怀疑和震惊,已经一丝若有若无的畏惧。
“这……该不会是谎报军情吧?”刘框有些不确定的说着,“这哪里来的兵力?眼下代县的兵力,连守备周围的坞堡都不够,又怎么去解救当城?”
“这军情捷报都要沿途传的,他将军情带到了这里,这沿途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知晓了,总不至于在这个事上隐瞒吧,不然我这官位也坐不稳,”陈止看着刘框,又扫视屋子里的众人,“你们要质疑,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我确实已经派人前去支援了,具体如何,随后你们会慢慢知晓,现在这个事就摆在诸位的面前,你们担心的鲜卑人已经战败,那么先前的那些请求,是不是也该收回去了?”
厅堂的一众世家当家闻言,彼此对视,都有些拿不定主意,更主要是不能确定消息的真假,哪怕陈止讲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可脑子里的常识、认知,依旧让众人有些难以接受。
就在这种震惊中,陈止很自然的结束了这次的面见。
“我想,诸君都需要一点时间消化刚刚得到的消息,”陈止看着众人,缓缓说道,“你们这次过来,心情我能够理解,易地而处,怕是陈某也不能安稳,要掌握一定的底牌,心里才能踏实,所以我不会追究任何人,不过我既然给了你们保证,就不会食言而肥,你们也无需再来逼问,所以我不希望再有下一次了。”
平淡的话语中,蕴含着的却是不容质疑和更改的味道,平时陈止不吝展现出一定的仁慈,但战时他需要的服从与贯彻,而不是反复质疑。
在略显凝重的气氛中,世家掌舵们也不得不退缩,一个接着一个的拱手告辞。
但刘框似乎还不死心,或者说,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在众人都移步之际,他又问出一句:“这消息到底如何,太守您不也不能确认么?万一有个什么出入……”
“我已经给那边传了信,将这次鲜卑入寇之人的头领押送过来,以当城和代县的距离,轻车快马半天可至,最多不超过一天,等人送来了,你们的疑问自然解开,现在先回去吧,我想你们家中有人还在等着消息。”
陈止静静的看着刘框,后者顿时感到一股压力落在身上,那话是怎么都不敢再说了。
带着疑惑和震惊,这些人最后还是迅速离开,其中很多人,还没回到家里,刚走上马车,就吩咐了人手,过去印证这个消息,同时他们也生出种种猜想,很多人都发出了同样的命令
“给我加派人手,去城外的兵营处打探消息!快去!”
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原先坐在酒馆中交谈的张景生等人,但此时他们已经从酒馆二楼走了出来,站在街道上,正在彼此对视,皆沉默。
刚才捷报传来,那报信兵卒沿街叫喊,说了关键的几个字,让众人浮想联翩。
沉默了好久,张景生忽然说道:“当城大胜?还是太守派人去的,哪里来的兵马?难道是那些武丁被暗度陈仓了?”
“这不符合兵法!”顾恩第一个做出了回应,他的脸涨得通红,回想起从那一日演武开始,自己的种种判断,几乎都是迅速就被现实否决,今日纸上谈兵,本以为是一时玩闹,没想到就这样还是立刻就被现实反驳,让他的脸往哪搁?
越是想要找回面子,越是表现自身能耐,就越是失算,这顾恩越想越是不甘,不禁说道:“我当往城外兵营一探!”。。。
第五百六十七章 问兵难入营,家书予诸君()
代县城外的兵营,现在可算是人满为患了。
当然,不是说兵营之内,而是那兵营的外面。
事实上,这几天的时间,不光是城中萧条,这城外更是人迹罕至,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直道官路上,都难得能见到一二人,往日里行来的车马商贾,也都纷纷绕道而行。
也就只有那些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