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你就等着我传你过来呢。”陈止哑然失笑,“好,这事确实问题不小,但也不能太过苛责,能将事情记录下来,说明情报问题是做了的,只是没有做到位,可能是里面的框架不够完善,或许你该加一个分析、筛选的环节,但如此一来,说不定还会有疏漏……”

    “是,这其中问题不少,要尽快梳理。”苏辽自然明白陈止的意思。

    “行,我也不为难你了,还是说正事吧。”陈止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葛道长此时过来,要暂住一段时间,此事可以做做文章,看能否招募一些人来。”

    陈梓这才开口道:“代北筑城,初见规模,但要管辖人口,却还有些勉强,阮清、嵇倔他们做的不错,但到底是人手不够,这统计人口、登记造册,乃至进一步的编户齐民,需要的都是读书识字的,可当下代郡刚刚经历战火,处处都要人手统计,实在调不开人,如果能借着葛道长的名声,招募一些百家传人过来,确实能解燃眉之急。”

    “嗯,那这个优势,就尽可能的利用起来。”陈止点点头。

    随后两人又问起葛洪的来意,陈止也如实说了,但正像他预料的一样,苏辽和陈梓听了这个原因,一个个都愣住了。

    不过,比起疑惑不解的陈梓,苏辽的神色中却多了一点困惑。

    所以,等说完正事,让两人离去的时候,陈止却出声将苏辽留了下来。

    “说吧,葛道长的来意,是否让你想起了别的情报?”

    陈止坐于椅上,直接询问。

    苏辽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最近有个消息,是有关那个道人李不匿的。”

    陈止点点头道:“这人我知道,听说身手不错,但也因此来去无踪,他和葛禄道长好像有交情。”

    苏辽便说:“这道人行踪不定,但偶尔也会显露出踪迹,先前几个消息传来,表明此人正在北上,似乎想要出塞,但最近却又折返回来,径直往咱们代郡过来了。”

    陈止神色不动,继续说道:“既是行踪不定,那再来代郡也不算奇怪,你之所以意外,大概是有其他的缘故吧?”

    苏辽点头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属下之所以意外,还是因为今日知道了葛道长过来的原因,准确的说,道长进入代郡的消息递上来,我就有些疑惑了,这才对那位李不匿道人的行为有了一点疑惑。”

    陈止眉头微皱,问道:“莫非这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两边有联系,而葛洪又没有明说,那这位道人此次北上的原因,可就值得推敲推敲了。

    但苏辽接下来的话,就打消了他的疑虑——

    “并非如此,”苏辽摇了摇头,“而是因为两人之间的联系,这两位从打扮、到行事,都是道门之人!而目标都是代县!”

    “莫非……”陈止心中一动,问道:“你还掌握着其他道门之人的动向?”

    苏辽点点头:“这个情报原本我并未放在心上,但现在回想起来,着实有些古怪,说的是那南边赵王的一个幕僚,正在北上,此人名教孙秀,为孙家后人,五斗米教的教众!”

    “孙秀?”陈止瞳孔微微放大,“五斗米?又一个道门传人,这已经是第三个了。”js3v3

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 
陈止的心里,远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还要惊讶和意外,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孙秀,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aiyoushenm】

    得益于前世的几根签,陈止为了尽可能的把握时代脉络,所以第一世看过的一些过往史料,都被他提取成了记忆。

    史料、史书,往往都是后人书就,在很多地方有着出入,但大体的框架脉络还是有的,让陈止能够当做参考。

    “按着史料,这位孙秀也是历史留名的人,而且是因为权谋而闻名,他的好基友、谋主司马伦,在他的辅佐下,可是一路升级,从亭侯,变成郡王,最后成为赵王!现在听苏辽的意思,此人居然又成了赵王的幕僚、臣属!”

    陈止心里很清楚,新汉的赵王和西晋的赵王可不是一回事,不过之所以能够得名,终究是因为封地的位置。

    “更不要说,这位孙秀他的后代里面,还有一位人物,也是绕不开的。”

    对于孙秀五斗米教徒的身份,陈止反而不怎么意外,因为这位的后代里面,有一位名叫孙恩的。

    “那孙恩可是东晋时期的一个人物,职业是道士,还jiān zhi起义,起兵反晋,专业跳海,一见打不过,立刻扬帆出海,等回血之后又重新杀来,和那位建立了南朝宋的刘裕也算是颇有孽缘。”

    后代是一个以宗教起家的造反头子,祖上是个jiān zhi阴谋家的道门教徒,这么一想,陈止倒觉得还真是家学渊源,传承不绝。久看首发

    “不过,此人为何要北上?”陈止沉思片刻,看向苏辽,“你觉得,他也是来咱们代郡的?”

    “原本不这么觉得。”

    苏辽说话间微微一顿,回忆了一下,这才说道:“根据属下所掌握的情报,这孙秀出身琅琊孙家,投靠赵王也有几年了,因为赵王年事已高,而今那赵国郡的事,其实都是赵王世子在操持,因而孙秀真正从属的,是这位世子。”

    “之前的情报,还提及了这位世子,”陈止一下子想到了什么,“石勒攻克赵国,赵王被围,那位世子脱困出去,前往朝廷求救,如此一来,朝廷无论如何都不能装聋作哑了,不知那孙秀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上的?是否是在赵王世子突围的同一天?”

    “这具体的日子,实在不好计算,”苏辽露出了惭愧之色,“当下密谍的人手,还不够探查郡外。”

    “你不必惭愧,这个是我问的不对,”陈止摇摇头,“咱们现在的人手,安排整个幽州都还做不到,何况是冀州,又是战乱之地、封王之处,那你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孙秀踪迹的消息的?他既然北上,总归要有个踪迹。”

    “发现他的踪迹,和一件事倒是有些联系,”苏辽微微眯眼,“就是石勒派出两路兵马,北攻东去之时,还有一件事,属下本不怎么在意,但现在一想,这里面似乎有什么联系。”

    “什么事?”

    “就是石勒已经许久未曾露面了,”苏辽说话的时候,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本来属下觉得,这只是他坐镇本阵的表现,可现在却觉得其中或许有缘故,毕竟这两路兵马的出征,本就显得仓促。”

    “嗯,不错,”陈止想了想,点点头,“孙秀北上,或许也与此有关。”

    “如果真有关系,属下担心此人的到来,会吸引那羯人的注意,”苏辽跟着面露忧色,“有消息称,羯人凶残,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些都还是猜测,咱们的手也伸不了这么长,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吧,”陈止鼓励了两句,话锋一转,“如果孙秀的到来,真和石勒有关,那也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苏辽闻言一愣,然后低头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他就告辞离开。

    其人一走,陈止却陷入了沉思。

    “葛洪这样的丹道宗师,还有那个神秘莫测的李不匿,还有这个后代有宗教起义头子的孙秀,不早不晚,偏偏都选在这个时候,往代郡过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莫非……”

    想着想着,他的注意力又不免集中到了心中签筒和铜板之上。

    “最后一丝卡壳了,然后引来了几个道士,尤其是那位葛仙翁的话,还有些模糊不定,也不知道是有意隐瞒,还是真的如此,若真是因为卦象,那也太唯心了,可签筒的存在本就说不清、道不明,其存在意义到底为何?”

    这般想着,陈止却得不到dá àn,却也将困意驱散了,他索性也不想了,干脆来到桌前,拿起了纸笔,开始将心理整理好的内容,写在纸张上,而其中内容,正是通典一卷。

    几乎就在陈止动笔的同时,在幽州与冀州交界之处,却有几人正在匆忙赶路。

    这几个人的样子都颇为狼狈,其中五人都是护卫打扮,身上满是血迹,余下还有两人,虽穿着便于行动的短衣,但从衣衫的边角上却看得出来非是常人,而看着两人行走的动作,也都不是练武的样式。

    “啊……”

    忽然,一声惊叫响起来,就见那两名短衣男子中的一人,竟是脚下一空,跌落到一个满是污泥的水沟里。

    “赵先生!”

    后面那人惊呼一声,下意识的上前,可他同样手脚不怎么便利,这前行,也是脚下踏空,若不是身后一名护卫第一时间将他拉住,此人必也要补了前面那人的后尘,一并滚作一团。

    此时,月光打在这个短衫之人的脸上,照应出一张年轻的面孔。

    这边一名护卫提起了年轻人,那边又有两人快步翻入那沟渠,把倒地的那人扶起来。

    月光同样照清楚了这人的面孔,却是一个留须的中年男子,他的脸上沾染了污泥,衣服也污秽不堪,虽然狼狈,但却没有惊慌。

    看着满脸惊慌的年轻人,这留须男子反而安慰他道:“王孙无需担心,你我此番北上,乃至道之所指,圣人传闻,不会有事的。”

    这边话音刚落,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而后几个火把的光芒渐渐浮现出来,伴随着的就是一阵呼唤之声。

    “孙秀!你跑不掉了!敢以妖术暗算大帅,你觉得自己还能跑得掉?”

第六百七十九章 问鬼通神逃于此() 
随着这一声传来,这一行几人的目光,就都落到了那个留须男子的身上,此人无疑就是被远方拿着火把的人念叨着的孙秀了。【。aiyoushenm】

    只见他摇了摇头,神色镇定的道:“几位不用担心,这些人并没有发现咱们,只是因为此地广阔,他们难以辨别方向,所以才会大声呼喊,为的就是把我们引出去,主动暴露在他们面前!”

    这般说着,他的目光越过几人,落在远方那星星点点的火光上,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现在就动身,继续北上,只要到了代郡境内,情况一定就会好转,他们不敢再轻易踏足那里。”

    之前被他称作王孙的那名青年人,有些担忧的问道:“赵先生,您确定那些胡人不敢再追击过去了?他们一路上可是嚣张的很,之前好心收留咱们的几家大户,一旦暴露,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就是屠戮,简直毫无人性!就算咱们进入了代郡地界,莫非就能安稳了?”

    “我知道你的担心,”那孙秀点了点头,转身迈步,“但石勒麾下的这些胡人,说到底还是不成气候,让他们在冀州几个郡县肆虐,他们还有这个单子,因为冀州的郡县,经过这些年的灾祸,早就乱成一团,除了南边的几个郡,北边是彻底混乱的,官府的力量近乎消散,只有一个个坞堡、庄园各自为政,些许叛军也只是小打小闹,如何是石勒兵马的对手,所以他有恃无恐,可以肆意妄为,但代郡可不同……”

    他的说话声音压的很低,一边走,一边小心的超前走去,孙秀矮下身子,用手抓住一丛杂草,缓慢的向下移动,重新进入了刚才那个将他衰落的沟渠,其他人也如法炮制。

    那位王孙同样如此,走了几步之后,他就能感觉到,脚底多了些黏黏糊糊的东西,那是淤泥,这淤泥将他的整个脚都给裹住了,每抬起一次,向前移动,都要耗费不少的力气,所以行动逐渐迟缓。

    耳中听着不远处传来的杂乱声响,心中不由焦急起来,好在孙秀低沉的话语,虽然声音越来越小,却依旧还在传来,至少这位王孙还能听到,这让他的心不至于彻底混乱——

    “代郡地处幽州,那位幽州刺史王浚,可不是好相与的人,石勒过去也曾与王浚接触过,甚至交过手,那王浚打仗比不过东平侯,但对付敌人却格外凶狠,石勒吃过不少亏,相信他的手下,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的。”

    说话间,那几名身手矫健的护卫已经下到了沟渠底下,随后两人伸手扶助了孙秀和那个王孙,另外又有两人攀爬上了另外一边,然后一拉手,将刚刚落地的孙秀和王孙,又给拽到了沟渠的对面。

    这一下一上,几个人就尽数跨过了这条沟渠,抵达了另一边。

    不过,其中也颇为折腾,那位王孙明显没怎么吃过苦,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已经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这才接了孙秀的话题,说道:“幽州王浚我知道,是个了不起的缘故,我还曾经见过他两次,很有威严气度,若说石勒不敢招惹他,我是相信的,那按着孙先生您的意思,咱们入了代郡,就一路东去,寻这个王浚庇护?”

    他说话的声音也压得很低,而且因为几个人还要赶路,一跨过沟渠,就继续前行,加上他喘息剧烈,所以这段话说的是断断续续,可其中含义,孙秀还是听懂了。

    但紧跟着,孙秀却摇摇头,正色说道:“这话却是不对,我等不是去寻求他王浚的庇护,而是要寻代郡太守的帮助。”

    “代郡太守?”王孙面露疑惑,跟着露出思索之色,好一会才终于回过神来,“那个叫陈止的名士?这人我知道,打仗有一手,但他现在接连得罪了鲜卑和王浚,恐怕自身都难保吧,咱们再过去,他一个担心招惹石勒,把咱们送出去,那可就不好了。”

    孙秀却还是摇头,口中说道:“无需担心,这位陈止太守,别看文章写得好,在中原都是以文章名士闻名,但其实更是善战,如今连他的顶头上司王浚都对他无可奈何,就可见一斑。”

    王孙却皱起眉头,不解的说道:“就算如此,他一郡之地比之整个幽州,不过只是一角而已,找王浚庇护,怎么都比找一个郡守划算吧?再说了,那王浚手上可不止一个幽州,还有个平州,两州刺史、大司马头衔,两个加起来,不知道比陈止高到哪里去了,何必舍易求难?”

    说到这里,他察觉自己的语气有些僵硬,不由又压低声音道:“先生从来说话,皆有根据,这次北上,莫非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关键?”

    孙秀眉头微微一皱,最后还是说道:“我这次想要毒杀石勒的计谋没有成功,但此人却也因此大病一场,否则也不用这么急急忙忙的,就要攻打北边和东边,就是怕被人看出虚实,而且他可能也觉得是命不久矣,但这两个地方虽没有什么强兵,顷刻之间是不会被他攻破的,你看他派来的追兵就知道,若是这常山郡的北方那么好平定,就不是派出一只小队了。”

    说话间,几人低着身子,借着草丛避开月光,快步行走,进入了一片低矮的丛林里面,这下子离那些火把就远了,那些嘈杂的声响也渐渐就消散了。

    王孙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才有闲心追问孙秀:“既然如此,去不去代县又有什么区别?”

    “这区别可就大了,”孙秀摇了摇头,“我在北上之前,就曾烧符问鬼,得了一个‘代’字,可见那鬼神是说逢代呈祥,脱灾解祸!”

    王孙一听这话,立刻就不多言了,他是知道这位孙先生的本事的,通鬼神之术,得权谋之机要,多有奇谋妙招,令赵王世子这一系从原本不利的环境中逆袭过来。

    此次离家之前,其父就多番嘱托,让他凡事皆听孙秀之言。

    不过……

    “这鬼神可曾说明,是如何脱困?”

    孙秀却还是摇头。

    “并无明说,只是表明,这次事恐怕还要有些波折,等安顿下来,我参悟一下三皇经》、《太平经》,看能否多得启示。”

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 
蜀地。【。aiyoushenm】

    巍峨青城,山脉连绵。

    在其中一座山的半腰,却是有一座道观,其观看上去颇为平凡,内外石墙皆有破损、脱落之处,似乎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又好像表现出自己遭受过战火洗礼的样子。

    不过,在道观周围却有不少民夫正在聚集,窃窃私语的看着那门前一排的兵卒。

    此刻,这看起来不大的道观,却被里里外外的兵卒为了个圆圈,一个个都手持刀剑,面容冷峻,散发着肃杀之气,一看就是久经沙场了。

    他们一个个警惕的观察着周围。

    但也正是这般阵势,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围观,若不是因为夜色深了,这山脚下并不太平,稍微有些担心的人,都不敢再这个时候出来,恐怕围观的人还要更多。

    就是现在,人也不少了,低声议论,各自指点。

    “那位李大将军又过来邀请老神仙了!”

    “可不是么?这都是第三次了吧,真是心诚啊,据说那位大将军,还想要拜老神仙为师,真是不得了了,那天师道不是要发扬光大了?”

    “但是我听说,那位李大将军,好像不是朝廷的人,你说老神仙是不是因为顾虑这个,才没有答应的?”

    “小声点,万一被人听过去了,你是扛得住刀枪,还是跑得过快马?”

    “可不是么?不过这位李大将军也是厉害,几次求见,却都未能如愿,换成其他大官,那不是气急败坏,就是拂袖离开了,这位却反复来拜访,真是有心啊。”

    “但是老神仙既然不愿意,那可能就是鬼神并不看好这位……”

    “你小子,瞎说什么!”

    众人的议论,终究还是有所克制,一听到有人涉及到比较敏感的区域,马上就有人出来打断,生怕激怒了那些正在兵卒。

    不过,他们却是多虑了,因为这些兵卒此刻所得的命令,只不过就是守住道观,不让旁人接近罢了,而且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善意,那位李将军更是吩咐过这些兵卒,如果有民众要硬闯,也不能用强,拦住之后,问明缘由,进去禀报给他,由他来定夺。

    按理说这般小事,哪里需要一方枭雄还决定,但那位李将军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就是此间道观的那位观主,可不是一般人物。

    哒哒哒!

    正当那民众聚集议论,兵卒安静等待的时候,忽有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随后两匹快马就抵达了此处。

    两匹马来的甚急,以至于沿途的百姓都下意识的躲避。

    不过,不等那两匹马和人群接触,马上的两名骑手就猛然一勒缰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