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心里想着,连石勒都露出疑惑之色,随后便都竖起耳朵,仔细的听着后面的内容——
“激战一日,陈部踏入慕容仁部的包围圈中,双方交战,共计兵力两万许,慕容部大败,慕容仁重伤,溃败逃窜,为陈部追击,入草原深处,不知详情。”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愕然,继而啼笑皆非,看着聂道仁的目光可谓哭笑不得。
你这透露过来的消息,和我等知晓的,也差不了多少啊,最多是加了些前提条件,说清楚了战前配置,但除此之外,这双方如何交战?陈部怎么获胜的?为何会获胜?为什么慕容部明明都布下了层层陷阱,步步诱导,最终还是惨败?还有,说好的五万人呢?
这些答案,一个都没有解答,连石勒都有些恼怒,狠狠的看了聂道仁一眼。
后者倒是不慌不忙,只是说道:“诸位,后面还有。”
果然,那侍卫并没有停下来,只是接下来所说的,却不是陈止追击慕容仁部的内容,转而说起了一些零散的传闻和推测——
“据说,双方交战地点,乃是在一处陂上,慕容部事先埋伏,居高临下的冲锋,而陈部多步卒,只有少数骑兵,根本难以阻挡,但却有人说那陈止亲自登坛施法,引天雷而落,直接击破慕容部兵马,使其损伤惨重,瞬间溃不成军,几道天雷过后,便难以为继,四散奔逃,慕容主帅慕容仁,亦被天雷扫中,深受重伤,直接跌落马背,使得慕容部群龙无首,做作鸟兽散,再无反击之力。”
读到这里,满堂之人面面相觑,连张宾都满脸愕然,显是事先有诸多推算、猜测,结果却怎么都没有想到,陈止获胜,居然是天雷相助。
“一派胡言!”就连石勒都眉头紧锁,直接对着聂道仁斥责道:“两军交战,靠的是妙算指挥,拼的是兵家手段,靠的是刀枪兵马,怎么还要靠着天雷?简直荒唐!”
这个时候的人,固然多数都有些神鬼思想,但涉及到兵家沙场的征伐,却还是本能的排斥,而且石勒行军多年,经历大小战无数,满身旧伤,什么阵势没见过,就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能阵前引天雷炸裂的!
聂道仁却上前拱手说道:“其实并非荒唐,而需细细思量,大帅莫非忘了那单梢砲?”
第九百四十八章 惊中乃思先动手?()
聂道仁的这句话,一下子让众人惊醒过来,隐隐都有些明白了。
代郡的单梢砲,如今可谓是声名在外,周围的诸多势力,几乎就没有不知道的,不仅都知道,还都想得到。
正常点的,如那江都王、祖逖等人,因为与陈止在名义上都属于朝廷序列,于是便经常派人过去求购;
至于原本的王浚,因为和陈止明明白白的发生过冲突的敌对势力,则是靠着派出探子去探究单梢砲,一边试图偷窃,一边试图拉拢造砲的匠人,同时还试图模仿,并且拐着弯的,从其他渠道引入——直接向代郡求购,自是难以做到的,于是他们便尝试着通过其他势力,间接的获得,可谓破除万难也要拥有。
与之相比,周围那些朝廷序列之外的势力,可就只能干看着了,尤其是诸多他族势力,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却还是坚持不懈的搜集和了解情报。
“你这说法也有可能,”石勒点点头,“单梢砲刚刚出现的时候,诸方不明,很多人就将之归结于妖法,这次说不定也是单梢砲在作怪。”
“若是单梢砲,却不该有这么大的威力”张宾却是神色肃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时至今日,各方势力多多少少都知晓了那单梢砲的特点,知晓固然神奇,但其实也有局限,第一就是其实杀伤范围有限,除了那种担忧毒雾烟气的,其他最多波及几十人,之前之所以能解除围城,其实是因攻城兵卒过去未曾见过,一时惊恐,自相践踏、后退所致,却不至于在野战中,而且是被人围困、埋伏的时候,一举逆转,还将对方几万人马直接击溃。”
“若非单梢砲又能会如何?”石勒却显是被聂道仁说服了,“某家也曾设想过,若是我有单梢砲,以此利器配合兵马,能有多大助力,便曾判断,可靠着些许手段,将单梢砲的震慑效果增大十倍!想来陈止有此利器,应当也能想到,只要击破了敌军士气,那么让其溃散,并非不可能,或许是这陈止的运气着实不错,正好就绝地反击,利用单梢砲将敌军彻底击败”
石勒既然有了定论,其他人便不好反驳,张宾也知道石勒的习惯,自己这位主公当众做出的判断,是不喜欢其他人推翻的,哪怕事后再去指出错谬之处,都好过当面反对,于是也低头不语,只是这心里却很清楚,以陈止与慕容仁的步骑对比,在一方埋伏的情况下,就算有单梢砲为利器,也绝对不可能造成这样的效果。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以中原兵马,在野战中,逆转埋伏的游牧骑兵,还是自陂上冲刺而来的几万人马,如何才能做到?
心里想着这个,以至于他在接下来的仪事中都没怎么参与,蓦地,一个念头在张宾心头闪过——
“莫非那陈府君又得了什么超出单梢砲的利器?”
这一下子,他的眉头就皱起来,将这个可能带入思考,进行推演。
而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沉默,聂道仁的提议马上就被采纳,与石勒来回探讨起来,这个局面就颇为让人感到有趣了,与会之人各有所思,却没有人谈及此事。
到了最后,石勒大手一挥:“局势不明,还是暂时先节制一下,河间国还是围着,但不要急着打,先把北边这一战的消息证实一下。”
有了这个指示,层层传递之后,那河间国上下松了口气,本来得益于陈止派来的三千兵马,让河间郡上下都身为忌惮,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团结起来,但即便如此,经过内耗过后,还是兵力大减,比起养精蓄锐许久的石虎兵马,实在是居于劣势,真要是对方猛烈来攻,未必就能支撑得住,于是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南北,想要让陈止与江都王派兵来救。
结果这边求援的回信还没有来,就有陈止北边大破慕容部的消息,进而连带着石勒约束石虎,减缓了攻势,自是是喜事一件。
只是此事却令石虎暴怒,很是发作了一番,甚至不是有人在旁边劝阻,就要不顾石勒命令,擅自进攻了。
无论如何,这河间郡算是暂时逃过了一劫,然后同样急切的想要验证北边一战的具体消息,战绩真假如何。
很快,各方就又得到了许多消息,但却越发扑朔迷离了。
“五万人,居然是在那次决战后,慕容部不断支援的人马,结果依旧没有拦住陈止,甚至还有两座城池被接连攻破,看着架势,莫非那陈止要一口气打到棘城?”
看着最新得到的消息,石勒的脸色格外难看。
慕容部的生死,固然与他关系不是十分密切,陈止打得也不是自己,但当下慕容部崛起之后,势力急速扩张,在宇文部逃亡平州之后,更是占领了原本宇文部的地盘,在陈止出关之前,其势力甚至一度延伸到了西边,与拓跋鲜卑接壤,将上谷郡北方囊括在内。
结果呢?
陈止一出上谷,慕容这西边扩张的势头顷刻间土崩了解,宛如土鸡瓦狗一般,完全无法阻挡,接连大败!
石勒与慕容部比起来,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那慕容部在幽州北边扩张,石勒就在幽州南边扩张,都是紧贴着幽州,而且比起慕容部,他石勒与幽州还有着明显的敌对关系,今日慕容部不堪一击,换成了自己,又会如何?
“这还有个消息,说是有人前往双方第一次决战的那出小陂,发现有近半崩塌,宛如地陷,土崩势碎,场面惊人,你们说说,这单梢砲是否能造成这般景象?这个传闻,真假几分?”
下面的人被这么一问,却是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回答不上来。
末了,一人上前道:“当初王浚领幽州,就格外霸道,但至少还只是以威望压人,如今陈止先破王浚,幽州还没站稳,就四处攻掠,连那较为强势的慕容部都不是对手,必然滋长其人狂念,若是放任下去,等他消化了幽州,羽翼丰满,难保不攻打咱们,要不咱们先下手为强?”
此言一出,屋舍中顷刻间一片寂静。
第九百四十九章 惊于幽州陈,进退乃失措()
这个提出话来的人,名为呼延莫,乃是武将之流,跟随石勒许久,是当初石勒起家时的十八骑之一,论资历与支雄、夔安等不相上下。
他话一出口,却没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人作为主战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十次仪事之中,要有六七次叫嚣着与哪边开战,十足的一个暴力分子。
但今日提出此言,却是让不少人色变,都有劝阻之意,不愿为之,只是还不明白石勒心中之意,不敢贸然出头。
“不妥,不妥。”张宾当先摇头,“攻祖逖,退江都王,两边都是衰退之相,那祖逖地小而兵寡,而江都王则无胆气,占之不足为虑,筹谋即可为我土,但幽州不同,经过王浚经略,本就是一块凶险之地,又有陈氏雄兵,如今先败王浚,后破慕容,战力超群,我等与之交善还来不及呢,岂可轻动刀兵?”
石勒听着两边议论,却皱起眉来,似乎难以抉择。
张宾这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方才那提议,其实说到了石勒的心里念头,这位羯人枭雄,显然也动了出兵幽州的念头。
回忆之前种种,张宾也不例外,自己虽被劫持,但看出石勒可堪造就,加上时势变化,为保张氏传承,慢慢归心,其中看重的一点,就是石勒敢为人所不为。
陈止当下势头正盛,指南打北,处处皆有捷报,令人闻之心惊,光是这真定城中的各方势力,在知晓慕容连败,陈氏势如破竹的消息,就皆惊骇,不少人更是吓破了胆子。
张宾通过自己的人脉,就知道如聂道仁背后的那名僧人,就在知晓消息之后惊慌失措,几有逃离北地的打算,甚至还告诫自家弟子,要在面见石勒的时候小心说话,不要太过贬低北陈,防止日后没有转圜之地。
今日一看聂道仁,果然是安生许多,没有如同之前几次那样直接跳出来。
不光是聂道仁,看看其他众人,除了呼延莫等有限几名主战派,多数都默然不语,用无声来抗议这个提议。
想到这里,张宾便继续说道:“大帅,当务之急是确定北边这一战的具体情况,真要是说急,无论是段部、宇文部,还是慕容部,都比我等要急,即便是那拓跋部,也更有理由对陈氏动手,毕竟他们还有一支兵马停留在幽州之内,本意是要占个便宜,如今有了慕容部这前车之鉴,必是进退维谷,如坐针毡,连他们都还没有动静,我等何必要做这个出头鸟,平白给这些人做嫁衣?”
顿时,这屋子里不少人就附和起来,纷纷都说这话不假,很有水平。
石勒也不由舒展眉头,点头道:“不错,某家若是此时出手,最高兴的莫过于这鲜卑几部了,既然是他们和陈守一的恩怨,就让这些人狗咬狗去吧,想来这鲜卑与陈氏恩怨不浅,在摆平这些之前,陈氏暂时无力南顾,更何况还有一个匈奴在旁,那刘被刘聪排挤,也在觊觎周遭,刘曜北上草原,联络各部,也有谋划,我等静观其变,先把这冀州局面搞清楚了才是正事。”
“大帅英明!”
一番话语过后,这话题再次转回了冀州,一个摆在台面上的问题,就难以回避了。
河间郡,打还是不打?
若是不打,之前谋划布局这么长的时间,前前后后动员诸多兵力,粮草辎重的投入可不是小数字,必须要有回报,才能维持住收支平衡,否则对族中无法交代。
但若是真打了,当下那祖逖隐隐和幽州陈氏结盟,会不会因此将陈氏的注意力,从鲜卑诸部吸引过来,白白给鲜卑人挡刀子?
那慕容部可是新近崛起,势力膨胀,正处于上升期,可以说是不可一世,结果陈止一出手,那就是摧枯拉朽,就算消息有不实之处,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就算三分是虚,那余下的七分真切,也着实不容小觑,石勒自忖,要承受陈氏攻势,自家必有损伤,说不定令那江都王和匈奴国抓住机会,趁虚而入!
沉吟片刻,石勒有了决定,他眯起眼睛,忽然问道:“当初北方有曹魏、袁赵两国,能与汉廷对抗几十年,靠的就是几州之地,其中却也有富庶之城,不知我等可否效仿之?”
便有人道:“冀州几经遭难,富城不多了。”
石勒又问:“那河间可是富庶之地?”
此问一出,不少人心里就明白了,猜到了石勒的决定,于是顺势说道:“河间之地也算富庶,但与南边相比,大有不如,而且地处两州交界之地,又有流民冲击,多有破败。”
“既如此,先把这里留着,做个引子,那河间王与江都王亦有矛盾,让他们且先内斗,”石勒这么决定,就是要先避开陈止锋芒,原本的投入无疑就打了水漂,心里自是难受,于是忍不住又问:“我若想将江都王逼走冀州,有几分成算?”
这次,他看的却是张宾与聂道仁,这两人在他心里,算是谋士之首。
聂道仁出列说道:“依属下所知,江都王意在洛阳,如今打着的主意,是在洛阳危机之时,领兵解围,进而得权,要逼其人离去,其实不难,那长沙王正招募人手,大军几万,已然开拔,要攻伐洛阳,只需有人鼓动,让江都王提前离去,不成问题,此人一走,东三郡便就空虚,大帅可一战而下!”
“好!”石勒闻言大定,“既如此,便由你安排,必要之时,不妨激化河间王与江都王的矛盾,让这两边也能消耗一下。”
张宾没有一皱,说着:“此时逼迫江都王,为时尚早,盖因东边几郡,在江都王手中并无太大威胁,反倒是由他靠着宗室名头,挡住了青州的苟,此王一走,苟说不定顺势北上,那时面对的就不是无用的宗室,而是带刀的屠夫了!”
听到苟这个名字,石勒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当初他纵横北方,劫掠几郡,被王浚追赶,也能喘息逃亡,唯独是碰上苟,连战连败,家底都打光了,惶惶如丧家之犬,最后万般无奈,投靠匈奴,心里阴影很大。
但旋即,一股怒意在胸口酝酿,石勒盯着张宾,淡淡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苟若来,某有何惧?”
张宾一听这话,却是心头一凉,暗暗摇头,知道自家这位主上,因为不舍得前提投入,又不愿意招惹陈止,又想着扩张,又担心幽州南下,已经进退失措了,怕是要做出错误决策了。
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
当议事结束,众人散去的时候,有不少人聚集过来,大部分人都凑在聂道仁的身边,与之交谈、攀谈,谈论的多数是如何攻伐东边三郡的话题。
相比之下,张宾身边就显得有些冷清了,也就是夔安、支雄等少数几人,凑在边上与之商谈,脸上都有忧色。
就在刚才,石勒不顾张宾的分析与劝阻,虽然没有表现得多么执意,但却有一股迫切在里面。
“兵马一动,粮草辎重随之,耗资日以万计,大帅焦急也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几名老同僚的忧心之言,张宾表现的还算平静,“咱们现在不同于以往,过去兵马相随,劫掠为生,是以强横,但遇到朝廷的堂堂正兵,就要避其锋芒,没有稳固之地,现在占领冀州,建制立规矩,征税纳粮,招募兵丁,有了稳定的钱财与兵员,诸位也都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但凡事皆有利有弊……”
说话之间,他目光扫过面前几人,注意到这些人的脸上,比起之前,都多了些富态,神色更好了,双目更加有神,而身子臂膀,虽然有衣衫遮挡,却依旧看得出孔武有力的架子。
过去这些人追随石勒,要么是寄人篱下,要么就是在草原、中土奔波,没有根据地,靠抢吃饭,运气好了,抢着多一点了,就能过两天富裕日子,吃香的喝辣的,大口朵颐,可若是运气不好,那不光没有什么好吃的,甚至还要忍饥挨饿,更要被人不断追杀,难以立锥之地。
实际上,不光是这些,就连征兵之事,过去也多数靠着抢劫、强拉,张宾其实就是受害者之一,而他因有学识、本领,被石勒看重,加以重用,但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多数人都死于非命。
这样的消耗,无论是对劫掠者而言,还是被劫掠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过去处处迁徙,可谓辛苦,朝不保夕,自是难过,如今定居下来,便有了享受的根基,只是正像在下说言,凡事皆有利弊,再动刀兵和过去比起来,消耗就大得多了,过去一番劫掠,便是收获,若无大势力干涉,甚至能以战养战,越发强盛,草原上部族崛起,相互吞并,就是这个道理,但现在有了基本地盘,运作维持就需要投入,而一旦兴战,牵扯各方利益,战争时间持续的越长,消耗的钱粮就越多,受到的阻力就越大。”
支雄听了,明显是有感触,就叹息道:“军师此言不假,我等初来冀州,横扫几郡,也不过就是原本人马,就地征兆,就可以直接用来交战,但那时对手乃是流民军,本就不堪一击,一个冲锋过去,敌人就先溃败了,可现在不一样了,面对装备精良的官兵,打一个河间郡就耗费众多,便是那无用的江都王,若不是经常丢盔卸甲,留下辎重粮草,恐怕几场打下来,咱们的人也都拼光了,现在打仗,真是日耗千金!”
夔安眉头一皱,沉声说道:“若是这么说,那某家就不懂了,怎么地盘越大,人越多,咱们这战力反而越弱,越要花钱?”
“不是战力越弱,而是不光要打仗了,”张宾摇了摇头,指出了那话中的错漏之处,“过去就是一支军队,如今不光兵马,还有产业、有官僚,不光要打仗,要征税、要劝农劝学,是以变难了,但这是必由之路,否则不可持久,只能如古时部族一般消失无踪,我想大帅之志,必不会如此,只是当下好不容易稳扎稳打了一阵子,奠定了基础,却不能冒进,否则去了江都王,来了苟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