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便觉得一阵恐惧,这时在烈日的照射下,热浪一扑,父子二人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甚至都难以站稳。

    在这对父子二人的身后,还跟着那赵染,此人却是一副光棍的样子,不需要押送之人催促,便主动前行。

    三人前进的道路尽头,已然建立起来的祭坛肃穆而立,陈止立于高台之上,身后摆着一座泥塑,泥塑后面则是一口棺材。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 
    “你们不能这么做!朕……朕乃是匈奴之主,是中原和草原上所有匈奴人的皇帝!你若是杀了我,以后匈奴人,谁敢从你?”

    当被带到高台之上,看到了那手持长刀的刽子手,匈奴国主刘聪忍不住嚎叫起来,但押送他的兵卒根本就不理会其人所言。

    于是,这位匈奴国主转而冲不远处的陈止叫喊起来:“征北将军!朕……我乃是匈奴之主,匈奴乃草原大族,你若是杀了我,日后这草原部族,哪还有敢投靠你的?”说到后来,已经隐隐有了哀求之意。

    他那儿子刘粲在旁边听着,面露不忍,却没有阻止,而是同样面露希冀的看向陈止。

    他们这父子两人,当初先后被擒,一同送到了蓟县软禁。

    开始的时候,还满心怒气、怨气,每日里叫骂不休,从靳准等人,一直骂到陈止,可以说是骂天骂地,不亦乐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没有多少人来过问他们,连在软禁之处忙碌的杂役,都不怎么理会父子二人,他们渐渐就闻到了一丝不对劲的气息。

    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已经彻底失势,但多少还有些忠诚于王室的,于是上下打点,想要为二人脱罪,最后却只是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征北将军对父子二人存着杀心!

    这个消息,最终通过种种渠道,这消息传入了父子二人耳中,登时就让二人惊恐不已,随后日日担惊受怕,备受煎熬,但更让他们难受的,却是求见陈止却不可得。

    最终,这种惊恐在今日攀上了高峰。

    看着父子二人的样子,跟在他们身后的赵染,却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你们两个现在求饶有什么用?真个无趣,反正是要死了,何必这般作态?”

    “还不都是因为你!”见他出声,刘粲便是一阵怒喝,“若非你这三姓家奴从中挑拨,哪里会有这般局面?”

    刘聪也是对赵染怒目而视。

    “太子殿下,你这话可不太地道啊。”赵染嘿嘿冷笑,“我从中挑拨?可是我赵染让你们匈奴叛乱自立的?可是我赵染让你们埋伏先皇的?可是我赵染让你们抵抗玄甲的?我赵染若有偶这般能耐,还能与你们在此聒噪?”

    一连串的反问,说的刘聪、刘粲父子说的面红耳赤,呐呐而无法反驳。

    “再者说来,你们也算是享受够了,”赵染却不停下,兀自说着,“你看看,你们一个贵为皇帝,虽然是个假的,一个是太子,在宫中锦衣玉食,还能领兵肆虐,也算是快意此生了,那普通的百姓、胡人,哪里能有你们这班的际遇,人生如此,也算圆满了,相比之下,我赵染才是真个不甘心……”

    这人还待再说,但那边却已经有兵卒过来制止,却是陈止站在台上,宣读了一些话后,已经走了过来。

    刚才父子二人与赵染争执,以至于都没有听清陈止之言,但隐约间却还是捕捉到了一鳞半爪,无非就是说着三人罪大恶极,要诛灭以告慰先皇在天之灵云云。

    “了无新意。”看着缓缓走来的陈止,赵染却是笑了一声,然后扬声问道,“征北将军,赵某还是有些能耐的,不如留着这有用之身,为你效劳如何,若是就此杀了,又有多大意义,无非是给个四人殉葬而已。”

    “说到底,不还是贪生怕死!”刘粲在后面听着听着不齿,“当初此人若非贪生怕死,又如何能出卖了汉家皇帝,若不是他,皇帝不死,我父子何以至此?更可恨的,这人最后还投降了那石勒,可惜啊,便是石勒也不敢得罪陈氏!”

    这边话音落下,那边陈止已经走到了几人的跟前,他的目光在父子二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到了赵染身上。

    “你不是李靖,我亦非李渊,这有用之身的说法,便就免了吧。”陈止说着,指了指了那闪烁着寒芒的长刀,“今日让你与刘聪、刘粲一同上路,亦是便宜了你,不用多受活罪。”

    赵染又非穿越之人,哪里知道几百年后的典故,只是他却从陈止的话中听出了自己必死无疑的意思,这脸色也略略苍白,再也无法维持那股子劲儿了。

    “征北将军……”刘聪则瞅准机会,再次开口,无非还是求饶的那一套。

    “无需如此,”陈止根本不等对方把说出来,就摆摆手,“你也是做过一国之君的,这最后关头何必如此?我若是今日放过你,又何必兴起大军攻破匈奴?你与刘粲,便安心上路,留下全尸,我亦可葬之。这些年因为你们胡作非为,不知多少百姓死于非命,他们可是连个葬身之地都无,你们该知足了。”

    从哪话中听出了决绝的刘聪,顿时脸白如纸,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为何陈止一定要杀了自己,这看起来并无多大用处,或者的匈奴国主或许有麻烦,但这么郑重鸩杀,更会带来隐患。

    “时候不早了,”陈止这时看了一眼天空,收回目光,就对身边的几个兵卒说道,“送几位上路吧。”

    “诺!”

    兵卒闻言,抓着三人,就朝前面拖拽过去。

    “放开我!放开我!”

    刘聪、刘粲兀自挣扎,而赵染也是脸色苍白,做出了抗拒姿态。

    烈日当头,午时已到。

    “不!不!朕岂能死于此处?”

    壮硕的刽子手手起刀落。

    鲜血四溅。

    刘聪在挣扎了几下之后,便就倒地不起,再无动静。

    刘粲惨叫,而赵染则是手脚颤抖。

    “放开我!”

    跟着,又是接连下挣扎,便双双了账。

    台下,观了祭祀之礼的人,不少人微微摇头,其中不乏大族士人,他们其实也有些不解,这祭祀的时候斩杀,其实颇为野蛮,尤其是杀的人还是那匈奴之主,实在是有几分侮辱的意思了。

    但是有刺杀之事押压着,这些世家之人连科举都不敢明着反对,何况是这给先皇报仇的事,便都只能忍着。

    只是他们都看不到,随着三人倒下,那血煞之气自他们身上渗透出来,便如投林倦鸟一样,朝着那泥塑雕像汇聚过去,最后缠绕起来。

    雕塑之后,那口棺材中一道紫色气息飘荡而起,融入了泥塑。

    陈止抬头看天,霎时间在他眼中的天地景象剧烈变化起来,一条气运聚集而成的真龙,自西南方向飞了过来,徘徊在祭坛之上。

    随后,一声淡淡的叹息传来。

    “多谢陈卿,全朕之念,塑阴龙之身,平冤愤之气……”

    一道旁人难见,泛着淡淡金光的身影从那泥塑中走了出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龙,镇冠军() 
    看着身前这道泛着光辉的身影,陈止拱了拱手,说道:“此,全你我君臣之道。”

    那身影亦抬手回礼:“得你之助,朕却自此有了香火之传,只是这大汉江山,因朕之故,而落得这般局面,有亏祖宗。”

    “江山之此,非一人之故,乃时势造就,”陈止轻轻摇头,“皇上何必将这些,都归于己身?这根子,实在昭烈之时就已经埋下,如今不过是恰逢其会,终于按压不住了。”

    “话虽如此,但罪责难逃脱,最终闹得天下分崩,百姓离苦,如今,只能劳烦爱卿了,”那泛光之人说着,拱拱手道,“还望爱卿能救民于水火,解华夏之厄。”

    “臣亦有所求,与君同。”陈止轻轻回应。

    那人又道:“还有朕那大伴,忠义尽心,望你照料。”

    “当全莫公忠义。”

    那人露出笑容,随后拜别:“至此,朕心安,就此别过,日后若能相见,你我君臣当对饮。”话落,却是画作一条神龙,飞腾而去,转眼就道天边。

    而后,便有阵阵氤氲光辉落下,荡漾涟漪,萦绕在祭坛周围,最后尽数融入泥塑之中。

    紧接着,陈止感到自身与幽州、并州,甚至平州之间的联系,越发的紧密起来,他抬头看天,却见那与自己相连的诸多气运里面,其中一大半的青色都随之退去,随之红色大盛,紧跟着,更有一丝紫气自其中生出。

    “青色乃是青云之意,预示着在体制内部青云直上,如今我退去了大量青色,便意味着与原本的统属没有多少联系了,有好处,亦有坏处,红色代表着自立与血气,统兵自立之态,这预示着很多,至于那紫色……”

    想到真龙离去前,所言的与百姓有关之话,陈止轻轻摇头,然后散去了眼中的金色。

    顿时,那玄妙景象不复存在。

    周围的众多兵卒,乃至台下的官吏和百姓,刚才看着陈止当空拱手,嘴里有言,却不疑有他,以为只是祭祀的一环。

    这时,陈止送走了真龙,再看那泥塑的时候,却能感到其中蕴含着的丝丝烟火气息,知道自己的猜测果然不错,此物可以沟通阴阳,更能祝人登上神位。

    “不过,在凡俗之人看来,这些却又是无关紧要的了吧,就是不知道,未来我若是身死了,又会是何等景象。”

    陈止已经死过了两次,却都再次复生,只是这第三次若是死了,没有签筒布局,到底会是何等景象,委实难料。

    随着最大的一件事做完,此次祭祀便就结束,接下来就是那相应的庙祝来处置,又有官府中负责礼仪、祭祀和教化的官吏过来收尾。

    陈止则来到了台下,见过莫安节。

    这位老宦官自从抵达此处,却是没有与陈止见面交谈,一直等到现在,见祭祀结束,几个仇人授首,终于长舒一口气,见的陈止走来,他眼含热泪的迎了上去。

    “多谢将军为皇上报仇!我皇九泉之下,当可瞑目。”说着,居然要对陈止下跪。

    陈止将之扶住,叹息道:“此亦全我之念,皇上与我有恩义,我岂能弃之,如今已有几仇血祭,却还缺少一些,待得日后,自然皆要擒拿,莫公莫急,安心养身,也好为皇上做见证。”

    “将军果不负皇上所托!”莫安节一听,新中大安,更是老怀大慰,他顿了顿,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件衣带,肃声道:“圣旨到,征北将军陈止,接旨!”

    此言一出,周围围着的官吏、世家长者皆是一惊,跟着变想到缘故,又都惊疑不定。

    陈止却似乎早有所料,以礼而待。

    老宦官便自那衣带中取出一封血书,他拿着血书的手,微微颤抖,然后缓缓展开,顿了顿,定了一下神,这才宣读道:“朕命不久矣……”

    话一开口,人群中马上就蔓延开一阵悲伤之意。

    “知贼势大,难以制之,只可怜这祖宗江山与天下百姓,往陈卿念及你我君臣一场,救民水火,今以大将军与北地四州以托,统领北地,开都督府,封冠军侯!世袭罔替!”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寂静。

    冠军侯,乃是县侯,不过按照当年老刘家的规矩,非刘姓不以封王,是以此位便算是爵位之顶了,当然,东汉末年的时候,却是出了几个异姓王,不过昭烈皇帝重兴汉室后,这规矩还没有破过。

    那冠军县,唯一南边,人口不多,不过这名头却不小,先前的两位得封此爵的,都非一般之人,名号震慑千古。

    冠绝三军之意,更是流传甚广。

    若说这名头与玄甲军亦是匹配,

    况且,只是看那血书上的字,是人皆能看得出来,写出这些的那位先皇在里面承载了什么。

    只不过,上面却没有印玺。

    陈止便是不用调动名望金液,就能猜得出来,这上面其实并无多少朝廷气运加持,不过他还是郑重接了过来,算是认了这任命。

    没有朝廷的气运加持?

    这对陈止而言,却并不是坏事。

    至于那节制四州之言,可就没有什么挑拨的意思了,而是经过先皇之口,给予了发理性的承认!

    对于陈止而言,未来至少攻伐冀州的时候,是名正言顺了,便是统辖北地,都可以说是有了法理基础。

    当然,前提是关中和江左的两个新汉朝廷,都承认这封信。

    但考虑到两边目前的态度,即便没有印玺,他们也不可能否认,甚至由于涉及到冀州,很可能还会更加热衷于承认,以期待能让陈止和石勒拼个你死我活。

    于是,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之下,陈止郑重其事的接下了那封血书。

    就在他接住的瞬间,整个北方的气运,都陡然一震,而后整个祭坛汇聚的诸多气运,尽数朝着陈止倾泻而至!

    顿时,陈止感到自己的身躯凭空沉重了几分,他顿时心中明了,于是便迈步走出祭坛,然后翻身上马,朝着将军府行去。

    那骏马嘶鸣了一声,迈开了沉重的脚步,朝着将军一步一步前行过去。

    随着他慢慢接近将军府,陈止整个人却宛如海眼一样,将北地的气运都凝聚过来,当他坐上位子的那一瞬间,一切尘埃落定。

    顿时,无数信息和景象,以及诸多未来的脉络,都呈现在陈止的面前。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学难成第() 
    祭祀大典之后,无数消息快速散播开来。

    因为这次大典,实在太具有话题性了,哪怕是高庆这样刚从平州过来的人,也是第一时间就了解到了大典上发生了什么,并为之惊叹。

    “这次大典,开始之前就备受瞩目,盖因祭坛之地,本身就很是玄奇,前后不过月旬,就建了这般建筑,更不要说当初建设的时候,不少人还不知目的为何,等将军攻伐了并州,这才明白过来,这是为先皇准备的。”

    听着远方亲戚的介绍,高庆默默点头。

    他的这个远方亲戚,名为高营,严格来说,和渤海高氏的关系有些远了,实际上乃是高并的亲族。

    那高并在玄甲军中辅佐冉瞻不说,还越有了能人的称号,影响力一日大过一日。

    随着玄甲军的强势崛起,与这支军队相关的名字逐步为各方所知,在这里面,除了四方校尉,以及几个主要将领之外,就要属高并最为有名了。

    甚至连高句丽内,都有许多高姓之人以此为荣,并且前来投奔。

    这正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高并落魄之时,孤身在代县求个前程,靠着自身的努力、人生的际遇,以及历史的进程,有了一定成就,而原本对他不甚看重的亲族,这时就纷纷跳了出来,并且大举来投。

    面对这样的情况,高并没有排斥,在这个时代想要站得稳、想要走得远,没有宗族作为根基,是绝对不行的,过去高并要靠着冉瞻,而有了族人投奔,他就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根基。

    高营算是和高并走得近的,投奔的比其他人都早,两人的血脉也未出五服,所以颇得高并信任,所以高并在外的时候,这蓟县的宗族事务,都交给了高营处理。

    这次,作为当初的主脉,渤海高氏的子弟有人过来,也是高营出面接待,并且表现出=亲近之意。

    不过,对高庆来说,这种亲近实让自己很不自在,因为作为主支子弟,过去去哪个分家,或者家族衍生出去的部族,都会得到热情的奉承,感受着对方那种掩饰不住的讨好和羡慕。

    现在,他在高营的身上不仅没有看到这些,还从对方的平等态度中,感到了一丝得意,毫无疑问,尽管对面的高营表现得好似平等,但在对方的心里却十分得意。

    高营确实很得意。

    他正暗暗感激自己的族兄,越发佩服对方的眼光和手段,以及那份坚定的意志,就是因为族兄早年投奔了陈氏将军,才有了今日这般景象,面对原本高高在上的本族公子,也能平等相处。

    若是我那族兄在此,高庆还要恭恭敬敬的行礼吧。

    官场上,早一步固然不是永恒,但在资历上就有便宜,只要高并日后不出纰漏,便是高庆也入了征北将军府序列,一样也要恭敬。

    这般想着,高营说话的底气越来越足,听着高庆的询问,笑道:“除了要祭祀先皇之外,另一个让众人惊讶的,便是要在祭祀的时候,斩杀活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物……”

    高庆不愿让这个分家之人抢了风头,于是便接过话说道:“赵染这般贼子杀便杀了,但是那匈奴的国主和其子,影响颇大,这般杀了,消息传出去,匈奴人难免人人自危,就算不是匈奴,那鲜卑等族,也难免生出异样心思。”

    “正是如此,各方本来皆有此担心,”高营点点头,做出深思熟虑的样子,然后用略带自傲的语气道,“不过,说到底有玄甲军在,这些部族不敢有异心,就算有心,也不敢有异动,有传言说,最近将军要对鲜卑动手,尤其是那慕容氏,先在平州捣乱,又和幽州一些世家暗自联络,图谋不轨,其他部族都想要看好戏,不愿出来把将军的注意力给引过去了。”

    高庆听着,不禁露出一点向往之色,说道:“玄甲军雄壮之名,我早有所闻,可惜一直未能见到,不知何时能有机会。”

    “这个不难,等我族兄回来,和他说上一句,就可如愿,”高营跟着又笑道,“现在将军得了爵位,还有统辖四州、节制草原的大义,未来定要再动兵马,军中尚缺人手,你若是有意,不如过去试试。”

    “我此来,是为了那科举,便不分心了。”高庆表面客气,心里已经有些不快,毕竟在他看来,玄甲军再厉害,也是兵家事,自己怎能为之?

    高营点点头,说着:“既如此,族兄便先在这里住着,我去帮你安排入籍事宜。”

    高庆客气道:“有劳贤弟了,我此来,家父也给了些盘缠,等入籍的事一定下来,便去看家院子,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高营点头说道:“正该如此,可要我帮你去物色一二?”

    高庆摇摇头:“无需如此,我自观之。”实是不愿再受此家恩惠。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