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天行道-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仁并没有灭了他们的神魂,而是给他们留下了一线生机,以青城山的本事想要保全这些弟子的肉身并不是什么难事,孙思仁所想不过是用这些弟子的神魂来和青城山谈条件而已。

    留下一个青城山弟子,我们随后离开这里,仅剩下的这个弟子知道自己和孙思仁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再造次,目送跟我们离开。

    走出一截儿后,我回首看去,那弟子也已经离开了。想来是回去知会青城山各殿长老了,而我们一时间却没什么好去处了,外面闹市区里早就有了青城弟子,我们去的话必定会再次跟他们碰上。

    几人商议一阵,还是决定要去四川提刑司碰碰运气,万一这边提刑司肯帮我们呢?有提刑司出面,青城山和阴司应该不至于完全不看提刑司的面子。

    四川提刑司设立在四川一个名叫‘永明镇’的小镇中,尽显低调,不过路途较远,我们又不敢大摇大摆在闹市行走。一路只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一直到当日天黑,我们也不过行了一半的路,袁守一、黄蕴秋、孙思仁三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道教有一说法叫做‘吸风饮露’。就是道士常年在山野行走,无法及时补充食物时候开创出的一个法术,又叫做‘辟谷术’,而我、周晓安、陈莹莹三人则显得有些吃力了。

    行至一偏远山丘,附近几个村落都已经荒废。想来村中的人都搬到富足的地方生活去了,此地也就荒废了下来,田中都已经生出了泡桐树,少说也有个四五年没有住人了。

    我们行至这村中,找了个地方歇脚,不过村里屋子大多已经坍塌,只有村子背靠着的山上有一间小破庙还算完整,我们行至破庙外,见破庙左右种着数十棵柏树,柏树足有合抱粗。

    几人站在破庙外,却不敢进去,这破庙墙壁漆黑,里面有一神坛,也供奉着一黑面神将,怒目正视前方,颇为摄人,破庙外牌匾上刻有四个字。

    几人看着这四个字发起了愣,因为这四个字,我们所有人都不认识,也没见过。

    “这是哪国的文字?”黄蕴秋看着牌匾上四个字问道。

    这四个字中。第一个字左边是个青,右边是个气;第二字左边是个万,右边是个丈;第三个字是上面是山,中间是水,下面土;第四个字是左边是个多字,右边是个年字。

    这几个字拆开来都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却一个字都不识得。

    我认字虽然不如袁守一他们,但也有基本常识,见这四个字说道,“这四个字就是随便取几个字拼凑起来的,根本不是字吧。”

    不过袁守一随后却摇摇头,他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说道,“这其实跟我们占卜一门的拆字解字差不多,叫做‘合体字’。”

    众人看向袁守一。

    袁守一娓娓道来,“青气为天,万丈为长,山水土是地,多年是久,合起来就是‘天长地久’四个字。不过这神庙门前不写庙名。怎地写了‘天长地久’四个字。”

    我听罢袁守一的话,再细细一品味,还真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

    袁守一虽然解答出来了一问题,却又被另外一个问题绊住了,那就是这破庙到底是哪路神仙的,我们则四处观望,想要找出点线索来,忽见破庙旁边不远处还立着一块石碑,忙信步过去,过去一看,却着实吓了一跳。

    不远处这石碑后面,竟然是密密麻麻的小坟丘,所有坟丘共用这一块石碑,石碑上也只有寥寥三个字,上刻着‘无启民’三个字。

    不等我们去想这无启民三字是什么意思,孙思仁脸色陡然大变,竟恐惧得往后退了几步,忙对我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再低声说,“走,赶紧离开这里。”

    众人虽不解,但是连孙思仁都如此恐惧,可见这里着实危险万分,我们应该是闯入了一片危险区域,忙退后了几步。离开这片坟丘,正要下山,却见山下有一队人举着火把正朝山上赶来。

    看山下那些人,竟是青城山各殿的长老,身后跟着的是数十个青城弟子。

    “怎么这么快就追来了。”我诧异至极,我们这一路没曾耽搁,也没留下什么踪迹,他们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不容我们多想,下山的路已经行不通了,孙思仁回首看了下身后破庙,“进庙。”

    于是众人进庙,灭了所有亮光,再将庙门掩上了,借着屋顶泄下来的月光,看清了神像的面目,却是威风凛凛,长得凶神恶煞至极,与那钟馗有一拼了。

    他们上山还得有将近小半个小时时间,我们还有时间准备,不过孙思仁却是一脸担忧,说道,“我们闯入了古无启国的领地了,刚才那些坟丘里面埋葬的就是无启民。”

    我听这名字,似乎有些熟悉,猛然想起之前在那《九州奇观》中见过这个名词。《九州奇观》引用过《酉阳杂俎》中的一段介绍,上写:无启民,居穴食土,其人死,其心不朽,埋之,百年化为人。

    《山海经》也写过:无启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启。

    说的是无启民不死不灭,即便现在死了,埋入地底。心脏也不会腐烂,百年之后会再生血肉化为人。

    “无启民不是传说么?”我愕然,“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不死不灭的东西存在。”

    孙思仁道,“五年前的四川经常有天罚降落,雷电、洪水、地震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后阴司、提刑司、青城山三方合力彻查原因,才终于发现了遗世独立的这个无启国。无启国古时曾受诅咒,一族不死不灭,已经有违天和,四川的灾难很多都是他们导致的,于是三方决定合力清除无启国,当时我师父和青城掌教真人也参与了那次行动,不过那次清剿行动据说是因为杀伐太多,所以三方都守口如瓶,不曾对外人提起。隐约记得师父曾说过一次,无启国女帝被带往了阴司,没想到当年的行动竟然是真的。”

    我听罢释然,“难怪山下村落里面荒废了好几年了。”

    “那这庙又是谁的?”周晓安诧异问。

    孙思仁想了想说,“无启民不死不灭,这庙上写的是‘天长地久’,既有相互映衬之意,也似乎有较劲的意思。”孙思仁说着看了看着黑面神像,“多半是无启民供奉的神仙,外界并无记载。”

    我们说话期间。外面青城山道士的声音越来越近了,不多久就到了这破庙外,他们似乎在我们身上安了眼睛一样,几乎是径直就找上了我们。

    到了破庙外,听得外面人声,“孙思仁,知道你们在里面,现在你们已经无路可退,若是不想你的朋友们遭受池鱼之殃,劝你最好还是自己出来受降,否则我们直接防火烧了这破庙。”

    孙思仁不言语,只是透过门缝默默看着外面的道士。

    外面道士见不回应,直接下命令说,“去捡干柴来。”

    弟子们纷纷行动,不多时间报来干柴摆放在了门口,他们是真的要放火了,孙思仁却还是默默看着,我扒拉了下她,说道,“出去跟他们拼了吧。”

    孙思仁却说,“等他们吵醒坟墓中的无启民。”

    孙思仁在等,外面也在等,双方僵持了一会儿,那道士直接下令放火了,干柴徐徐燃烧起来。

    “要是无启民无法醒来的话,我就出去跟他们拼了,一会儿你们在里面别出去,以免受伤,我要是死了,记得为我平反。”孙思仁道。

    说着取出了金钱剑,正要出门,却见庙中黑面神像中忽然飘荡出一股黑气,黑气化作狂风卷了出去,外面刚燃起来的火瞬间被卷灭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青玄之徒() 
我们惊愕诧异看着这黑面神像,但外面的道士却以为是我们施法生风灭了外面的火,再喊道,“孙思仁,你简直丧心病狂,你和你师父本就是客居我们青城山,我们青城山待你们不薄,此次不过是想带你回去了解清楚张伯仁的事情,派遣弟子前来找你回去,你竟心狠手辣杀了青城山十数人。你一介女流,竟心狠手辣至此,不灭你,我道门天威何在!”

    他们说的应该是之前镇外的那十几个道士,孙思仁回应道,“我没有杀他们,不过是夺取了他们神魂,神魂尚在我这里,未曾伤他们身躯半分,我只想把事情搞清楚。等这误会解释清楚了,我自会归还他们的神魂,各位师叔何至于要漫山追杀我。”

    “一派胡言。”外面道士怒斥,“我们去时,那几个弟子身躯早已经被钉入了锁尸钉。身躯已经不能用了,这样你还敢说你没有杀他们!”

    孙思仁登时懵了,“我留了一位师弟给你们通风报信,他没告诉你们吗?我根本没有害他们。”

    “一共十二人,全死了。你又何曾留人报信?”外面一殿长老几乎怒吼了出来,“不止如此,你们这一路还留下‘诸敢追吾者令绝毋户后’的狂言,若不是如此,我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找上你们。”

    诸敢追吾者令绝毋户后的意思是,你们要是胆敢来追我的话,就让你们断子绝孙。

    我们听着更懵逼了,不过也明白了过来,我们被人阴了,孙思仁取走了那些人的魂魄后,有人立马以锁尸钉毁了他们身躯,连通风报信的那个也没放过。还在这一路留下了狂言,专门引导他们来追我们。

    孙思仁听着面色骤然变化,但这会儿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只得说道,“我在青城山两百余年,虽丈人峰与其余各殿各峰不和,但各位师叔可曾见过我害人?你们真的相信我会杀自己的同门师弟?也相信我会留下那狂言?还请各位师叔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给青城山一个满意的答复。”

    死的多半是外面那长老的弟子。他已经怒不可遏了,根本不听解释,“好,你出来说。”

    门外道士杀气腾腾,哪儿像是要好好说的征兆,孙思仁自然没那么傻,只说,“那就请各位师叔先退出百丈远,我再出来,我不怕死,但我怕你们伤害我的朋友们。”

    “放火。”那道士已经失去了理智,怒吼一声,他们再次放起了火。

    火堆渐渐燃烧起来,烟雾开始弥漫进来,孙思仁咬咬牙,捏紧了手中金钱剑,说道,“各位师叔,得罪了。”说罢就要冲出去。

    我也凝神一思索,谢甜甜自我脑中出现。立在我旁边,我同时取出符纸来,要动手强行冲出去。

    不过我们还没行动,忽听得外面传来声音,“这是神庙,你们为什么烧它?”

    道士们瞩目看去,我们也暂时停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黑衣老人缓步走了过来。

    这几个道士还不知这是何地,也不知这里是已经灭亡的无启国,只把这黑衣老人当成了附近村民,不搭理他,继续点火。

    黑衣老人又说,“我就是这庙里的神仙,已经烧过的我过阵子自己修好,没烧的就赶紧灭了。”

    想起刚才神像中飘荡出去的那团黑气,没想到这神庙已经破旧成这样,竟然还能显灵。

    不过外面那群道士却根本没把这黑衣老人当回事情,在这深山之中,地位最高不过是个山神,跟阴司土地爷差不多,他们青城山长老,完全不用给他面子,所以不搭理这黑衣老人,那个怒火冲天的长老更是又添了一把火进去。

    黑衣老者再用拐杖敲击着地面说道,“尔等再不停止。全都得死在这里。”

    为首那道士终于回应了句,“烧你一座庙,我还你十座山,过后你到青城山玉清宫找我。”还是不灭火。

    那黑衣老人终于怒了,冲着山野高呼数声,“斑子!”

    喊完忽听得隆隆之声,紧接着便是虎啸山林声,孙思仁此时也并指一念咒,狂风乍起,吹散庙门,将外面火堆尽数灭掉。

    外面道士此时却顾不得我们了,听着山中传来的虎啸声,神色有些慌张,接下来不到一分钟时间,见三头体型硕大如牛老虎从这神庙上方跃了过来,砰然落地,三头花斑巨虎将青城道士全都围聚在了其中,龇牙咧嘴虎视眈眈。

    我这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老虎,惊愕万分,这么近距离接触,才能明白老虎为什么为地上之王,它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凶杀之气,根本不是人可以比拟的。

    这些道士虽然可以跟人斗,但是跟着天生的地上之王相斗,他们还是弱了不少。刚才无比冲动的他们冷静了下来,全都围聚在一起,瑟瑟发抖看着的三头靠近的老虎。

    玉清宫那长老见这三只老虎后,再看向面前黑衣人,“你不是山神,山神作为最低等神灵,很难降服老虎的,更何况是三头。”

    “我从没说我是山神。”黑衣老人气得不行,再又说,“你是青城山的?正好。我跟青城山还有一笔账没算清楚呢,斑子,吃了他们。”

    三头老虎听命正要扑上去,孙思仁忙道,“前辈手下留情。”

    黑衣老人看了下孙思仁,连忙道,“等一下。”而后再看孙思仁说道,“他们想放火活活烧死你们,你还要为他们求情?”

    孙思仁拱手行礼,“我与青城山误会已经难以解释清楚了,杀了他们今后怕是整个道门都容不得我,况且他们只是为被奸人误导,本心并不坏…;…;当年无启国的事情,跟他们也没关系。”

    黑衣老人看了看这几个人,说道。“五年前倒是没见过他们。”再凝神盯着玉清宫那道士说道,“你们青城山是不是有个叫青玄的人?”

    玉清宫道士愣了下,刚才他们说自己是青城山的人,这黑衣老者才动了杀机,肯定跟青城山有什么误会,现在又质问有没有青玄,玉清宫长老立马就明白过来,这黑衣老人跟青玄肯定有仇恨,立马指向孙思仁,“她就是青玄唯一的弟子。”

    黑衣老人将目光锁定在了孙思仁身上。再一挥手,“你们滚,我帮你们结果了这个女子。”

    玉清宫长老一喜,也不再掺和了,生怕老虎扑上前来,忙带着他的弟子下山去。

    那黑衣老人站在庙门口盯着孙思仁看了起来,三头老虎也堵在了庙门口,稍有不对就要扑上来。

    我嘀咕说,“走了判官,却来了阎王,这次怕是不得善终了。”

    黄蕴秋和孙思仁二人主动往前走了一步,她们两人算是道门正统弟子,法术比我们高,自然是打斗阵的。我、陈莹莹、谢甜甜第二批次,袁守一和周晓安只能留在最后。

    “青玄是你的师父?”黑衣老人问道。

    青玄五年前参与过屠杀无启民的行动,而这神庙既然是无启国内,肯定就是无启国的神,自己护佑下的子民被屠杀了个干净,现在仇人的徒弟进了庙里,又怎么可能放走。

    孙思仁也自知无法解释清楚了,一手持金钱剑,一手摸出了悬于腰间的八宝葫芦捏在手中,说道,“当年的事情,我也很抱歉,青玄真人是我的师父,我这些朋友跟青城山并没有关系,还请前辈…;…;”

    不等孙思仁说完,黑衣老人突然屈膝跪在了孙思仁面前,叩首礼拜,那三头老虎也学着黑衣老人的样子,屈膝跪了下来。

第二百四十四章 无启女帝() 
本以为有一场酣畅大战,却没想到见到的是这一幕,我们都惊掉了大牙,孙思仁手中八宝葫芦差点没掉落下来,眨巴着眼盯着跪在庙门口的黑衣老人。

    黑衣老人随后满脸激动地说,“拜见恩人。”

    我们一听,了然了,想来是当年的行动中青玄对无启国有恩,这黑衣老人将这恩情归结到了青玄的徒弟孙思仁身上,老人叩拜行礼过后自己站了起来。再招呼那三头老虎退回了山上,他随后进了庙中,再看着孙思仁满脸感慨说道,“没想到时隔多年,还能再见到恩人之徒。”

    孙思仁又是捏着金钱剑又是捏着八宝葫芦,有些尴尬,见这黑衣老人并没有恶意,就把两样法器给收了起来,再悻悻问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黑衣老人陷入沉思。随后说道,“我本是无启国供奉的守护神,我们这一族本姓姜,传自炎帝一脉,炎黄二帝当年联手与巫族对抗时。我们这一脉遭受到了巫族的诅咒,诅咒便是不死不灭。绝地通天之后,人神隔绝开来,我们这一脉就渐渐迁徙到了这边,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秦汉之前的修法的人一般都称为‘巫’。他们大多集结在蚩尤麾下,秦汉之间称为方士或者练气士,秦汉之后才称为‘道士’,虽然称呼不同,但是性质差不多。

    我听着却咋舌道,“不死不灭的诅咒,我也想受这样的诅咒。”

    黑衣老人听见了我的话,笑了笑说,“你没有体会过不死不灭的痛苦,有时候活太久真的是一种折磨。我们这一族除了受到了不死不灭的诅咒之外,还有一条诅咒是不能孕育后人,所以这么久以来,当初有多少人,就始终只有那些人。”老人说着话锋一转,“不过五年前,无启国遭受到了重大变故,阴司、青城山、提刑司杀入了无启国,灭了我无启民的心脏,他们再不能不死不灭了,旁边那些坟墓里面就是他们的尸体。怕是早就腐烂成白骨了。”

    无启民之所以能不死不灭,就是因为他们心脏不腐,可再生血肉,灭了心脏自然就无法再生了,难怪刚才那么大声音都没吵醒坟墓里面的人。

    不过他还是没有说到青玄当年做了什么,我们也只是默默听着,人老了说话都有些啰嗦,我们能理解。

    这老人又说道,“那些人丧尽天良,将我无启民屠戮了个干净,不过有一个叫青玄真人的青城山道士,不忍见这般杀戮,一直从中周旋,却始终没能保下他们。”

    我说,“既然没能保下他们,也就不算有恩了。”

    黑衣老人说道,“天不绝我无启民,阴司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钻研无启民不死不灭的奥秘,便将我无启国的女帝抓到了阴司。青玄真人大善。不忍心看到无启民就此断绝传承,下阴司夺回了无启女帝的心脏,将女帝心脏留给了有缘人,说是五年之后,无启民会再次出现,也就是今年,无启民就会再次出现。”

    这故事并不复杂,我们都听明白了,难怪这黑衣老人会给孙思仁下跪,合着是青玄保留了无启民的一线生机,华夏最讲究的宗脉传承,断了传承就是一整脉的罪人,青玄保留了无启民的传承,自然也就成了无启民的大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