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76%,提高到10%左右。

(3)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标忐,因为重工业是建立我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的基础,也是完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的基础。

应该努力加强工业中的薄弱环节,开辟新的领域,例如各种重型设备、专用机床、精密机床和仪表等的制造,高级合金钢的生产和钢材的冷加工,稀有金属的开采和提炼,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建立等等。同时还应该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共生有色金属的全面利用。

(4)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应该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地加速轻工业的建设,以适应广大人民对消费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且增加国家的资金积累。

(5)要求继续进行东北、华中和内蒙古地区的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的建设;开始进行西南、西北和三门峡周围地区以钢铁工业、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的建设;继续进行新疆地区石油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建设;积极发挥华东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在工业上的作用;加强西藏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以便为发展西藏地区的工业准备条件。必须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城市建设工作,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6)鉴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几年,大豆、油料作物和牲畜等没有完成计划,因此,《建议》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的培产,并且努力发展蚕桑、茶叶、烟叶、黄麻、洋麻、果类、药材等的生产。城市附近和工矿区附近应该把增产蔬菜等各种副食品供应城市和工矿区的需要作为重要任务。在合作化的基础上,积极地推广一切可能的增产措施,以便继续提高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兴修水利,加强防洪排涝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按照可能条件,开垦东北、西北和华南等地区的荒地,增加耕地面积,并且适当地发展国营农场。积极地发展林业,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努力进行国有林区的更新和抚育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防止森林火灾和虫害,逐步地实现绿化。积极发展海洋水产品的生产和淡水、浅海的养殖业。有计划地进行气象台站的建设。

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该贯彻执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示范章程和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方针,整顿和巩固自己的组织,培养和选拔各类干部,加强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工作。应该在兼顾国家需要和农民福利的原则下,合理地安排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并且在不影响合作社集体生产的条件下,适当地给社员以必要的个人自由支配的劳动时间,容许农民经营适合于个人经营的各种农副业,以进一步发挥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副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中,应该防止盲目并成大社,以免造成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工作上的困难,影响农业生产。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商业和运输等部门必须加强同农业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同时注意加强农村信贷工作,大力支持农业生产。

(7)关于发展运输和邮电事业。5年内,要求新建铁路8000-9000公里,建成兰州到新疆国境、包头到兰州、内江到昆明、重庆到贵阳、兰州到柴达木等铁路干线。此外,还将修建部分联结线和为工矿、林业服务的铁路支线。新建和改建的主要公路干线约为15万-18万公里。同时各地区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修建地方性的简易公路、大车路和其他道路,逐步扩大地方道路网。根据运输的需要,增加内河、沿海和远洋的船舶;加强港口建设,增建助航设备;扩展内河通航里程,加强干流和支流的运输组织工作。民用航空和专业航空的运输工具和设施,也有适当的增加。根据全国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地建设和改建全国的邮电通信网。

(8)继续改进和调整商业网,进一步扩大商品流通,加强工业品、农产品的采购工作和供应工作;同时继续稳定物价,对不合理的价格逐步地加以调整。在工业品采购工作中,推行接质分等论价和在部分产品中实行选购办法,以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要求196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57年计划增加50%左右。

继续实行粮食、油料、棉布的统购统销和棉花的统购政策,以保证合理分配。统购商品中属于农民的自留部分和非统购统销的商品,应该容许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自由买卖,以扩大商品流通和便利人民需要。在国家市场以外,有计划地保留和适当发展一些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以活跃城乡物资交流,补充国家市场的不足。

加强出口物资的收购和供应工作,以保证进出口物资的平衡。

加强国家分配物资的供应工作,掌握供需之间的平衡,健全物资供销机构,改进物资调拨工作,并且加强对重要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国家建设得以均衡地和有计划地进行。

(9)在完成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公私合营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必要的经济改组和妥善地进行人事安排;并且根据条件成熟的情况,逐步实现公私合营企业的国有化。同时必须保存和继续发扬这些企业原来的优点,保证品种的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注意整顿和巩固组织,妥善地安排生产,组织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贯彻执行按劳付酬的原则,保证一般社员能够螬加收入。农民兼营的而其产品又在本地销售的手工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农民个人经营,或者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

(10)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首先是进行重工业的技术改造,迅速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必须主要建立在我国的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基础上,并且同我国的技术力量、财政力量、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条件相适应,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某些使用劳动力特别多的部门,在重要作业、重点工程和必须采用机械施工的工程方面逐步实现机械化,并且逐步提高机械化的程度;其他部分,应该继续利用我国劳动力的巨大潜力。运输业和邮电业的技术改造,也根据工业发展水平,经济、资源的可能情况和运输、通讯的需要逐步地进行。

农业的技术改进,着重扩大水利灌溉和加强防洪排涝措施,试制和推广适合当地使用的各种改良农具,增产肥料,改进耕作技术,改良种籽和畜种等。同时根据具体条件,在国营农场、垦荒区和若干技术作物区,适当地使用拖拉机耕种。

(11)积极地和有重点地发展科学研究事业。以便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部门接近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大力地培养建设干部,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继续派遣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教师到国外去学习我们缺乏的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业余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同时注意友展工人技术学校,努力培养技术工人。5年内,高等学校毕业生要求达到50万人左右,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大约增长80%左右。1962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要求达到85万人左右,比1957年计划大约增加1倍左右。在全国各地区努力扫除文盲,保证工农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的方针,广泛地发展文学艺术事业。

(12)正确地调整中央同地方的关系。

(13)为了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工作,逐步地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

(14)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求5年内工业部门和建筑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各提高50%左右。5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人和职员的人数将增加600万到700万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工资,5年内工人和职员的平均工资将增加25%-30%。逐步地改进和增设托儿所和幼儿园,改善企业、事业、机关的食堂。切实加强劳动保护。特别注意改善井下、高温、野外、高空等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和妇女的劳动条件。扩大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改进劳动保险制度。5年内,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农民的全部收入可能增长。

(15)力着增加资金积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继续贯彻执行增产节约的原则,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把增产节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长期的、经常的任务。

(16)加强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国际协作。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我国同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特别是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合作、贸易来往、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以利于各国人民的和平共处和经济发展。

建议指出,为了编制好第二个五年计划,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区在拟定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时候,必须把各项计划指标放在既积极而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既要充分估计到各种有利条件,反对那种看不到各种潜在力量、低估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右倾保守的偏向;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不利的因素和可能发生的困难,反对那种缺乏实际根据、不考虑可能条件、不注意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急躁冒进的偏向。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来看,长期计划中有许多因素是一时难以预料的,特别是农业生产计划的执行,在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还很难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农业生产计划完成的好坏,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又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长期计划中应该把指标定得比较稳妥可靠;但在年度计划中,就应该根据可能条件,积极地发挥潜在力量,以保证长期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今天看来,二五计划建议充分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代表对以苏为鉴,改进经济管理的申肯建议,它所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规定的指标不仅比较实在,也相当积极,并留有余地。如前所述,《建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特别是在1955年以后加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56年经济工作出现冒进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并非完美无缺。主要问题是指标偏高,要求偏急。正如周恩来在1957年8月曾指出的:八大《建议》-个最大的缺点是同中国情况和中国特点结合不够,从六亿人民出发不够。经过三个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看来要四个五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巩固,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各种事业的安排,都要考虑人多、地少和国穷的情况。这种缺陷表现在有些方面的经济建设要求急了一点,计划指标定得高了一些。例如:【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62%,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260亿斤,大大高于一五期间农业生产预计的增长速度。

尽管如此,《建议》在正确的经济工作方针指导下,对二五期间的经济建设总规模和重大比例关系进行了综合平衡,从宏观决策上使五年计划有了稳妥的基础和科学的依据,从而为编制二五计划提供了保证。如果当时能按这个建议执行,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肯定地说,会在。一五计划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使国民经济继续健康的前进和发展。

1957年2月7日,国务院正式接受了八大提出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并责成国家计委开始进行二五计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建议》公布后,这一重要文件所提出的正确方针很快对经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使1956年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倾向有所克服,而且对1957年经济计划作了必要调整,压缩了1957年基本建设规模,调整了工业发展速度,使1957年成为建国以来经济效益最好的年份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地完成和超额完成。

(四)《国民经济十五年远景规划纲要》的提出

在制定二五计划建议的同时,国家计委于1956年2月16日提出了《国民经济十五年远景规划纲要》。它是一个大纲式的计划,由三个五年计划组成。即1955年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它预计完成的基础上,草拟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第三个五年的轮廓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过渡时期总任务,十五年远景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即到1967年,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完成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阶级和产生阶级的根源;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使国家强盛,使人民生活富裕。

到21凿纪初的今日看来,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是脱离中国实际甚远。因为在此目标预定实现之日的36年之后,我们还在工业化的征途上跋涉不息,技术改造永无止境,单一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经济不符合中国国情,阶级和阶层在生产力发展的可预见阶段将长期存在。但是它提出的使国家强盛,使人民生活富裕的目的鼓舞着全国人民去顽强奋斗。

十五年远景计划的主要生产指标和基本建设规模,规定如下:1967年生产、运输和商品流通的主要指标与1952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8271亿元,1957年为14714亿元,1962年为31135亿元,1967年则为54685亿元,15年增长56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4%(实际情况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年为1952年的28。4倍,年均递增12。27%;直至1974年方达到为1952年的较计划晚了7年多);三个五年计划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次为:12。2%(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为13。3%),16。2%(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为104%),11。9%(按可比价格计算,调整时期为15。7%?三五时期为96%)。工业总产值1952年为2701亿元,1957年为6565亿元,1962年为1848亿元,1967年为35221亿元,15年增长12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7%;(实际情况为:

按可比价格计算,1967年为1952年的472倍,直至1975年方达到了12倍,较计划晚了8年)。组织起来的和个体的手工业总产值1952年为731亿元,1957年为1384亿元,1962年为2285亿元,1967年为388。6亿元,15年增长43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8%;三个五年计划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次为:

农业及其副业总产值1952年为4839亿元,1957年为6765亿元,1962年为亿元,1967年为1557。8亿元,15年增长22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1%(实际情况是:1967年为1952年的151倍,年均递增34。1%;直至1978年方达到为1952年的22。96%,较计划晚了11年)。15年内,生产的发展将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极其重要的变化,即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由1952年的26。7%上升到1957隼的1962年为56。7%。1967年为62。6%。同时,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占的比重也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即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将由1952年的39。7%,上升到1957年的49。6%。1962年的62。1%。1967年的15年内,工业和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很大的增长,196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指标和1952年比较情况如下:

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增长14。2倍(实际情况为:1970年达到1159亿千瓦时);煤33亿吨,增长42倍(实际情况为:1959年达到397亿吨后下降到3亿吨以下,至1970年恢复到354亿吨)。原油2000万吨,增长449倍(实际情况为:1969年达到2174万吨);铁2130万吨,增长10。2倍。实际情况为:1960年达到2716万吨后至年下降到2000万吨以下,直至1971年恢复到2100万吨;钢2400万吨,增长168倍(实际情况1972年达到2338万吨,1973年首次达到2522万吨,后下降至1977年的2374万吨。1978年以后稳定超过3000万吨);钢材1730万吨,增长146倍(实际惰况为:1977年达到1633万吨,1978年达到2208万吨);铜22万吨,增长64倍;铝25万吨;化学肥料(不包括磷矿石粉)1000万吨,增长505倍(实际情况为:1979年达到10654万吨);机床8万台,增长48倍,1967年拥有量达到68万台(实际情况为:生产金属切削机床达到856万台);拖拉机152万台(标准台,下同)1967年保有量达到70万台(实际情况为: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生产未达到152万台,1979年最高生产量为1256万台;而小型拖拉机于1975年达到了2094万台);载重汽车176万辆(实际情况为:1984年为1818万辆);棉布20993亿米,增长44倍(实际情况为:

1984年实现生产棉布137亿米,生产化纤7349万吨)粮食9500亿斤,增长19倍(实际情况为:1978年粮食产量首次过了4000亿斤大关,1995年首次过了9000亿斤,达到9300多亿斤);棉花l亿担,增长28倍(实际情况为:自制定计划至2001年只有1991年和2001年两个年度棉花产量超过1亿担)为了适应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运输事业将有相应的增长。1967年铁路货运量亿吨,15年增长43倍(实际情况为:1971年超过7亿吨,达到76亿吨);公路运输也有很大的发展。

在上述工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有相应的增长,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52年为277亿元,1957年为533亿元,1962隼为939亿元,1967年为1635亿元,15年增长49倍,其中国营商业约增长152倍,合作社营商业约增长137倍。

十五年远景计划规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半社会主义改造,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基本上完成全社会主义改造,至此,社会主义经济将成为全部国民经济中惟一的统治形式(实际情况为:1956年提前实现)。

二、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二五计划调整

为了更好地编制二五计划,国家计委从1957年1月开始,初步总结一五计划并研究二五计划的有关重大问题。国家计委组成了由计委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三个组,第一组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即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