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除繁琐的规章制度,发展成冲击一切管理秩序。在大跃进的声势下,把所有借鉴苏联的投资管理办法,统统当作迷信加以破除,造成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严重混乱。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的科学建设程序,被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或四边(加上一个边生产)取代,刺激了许多项目草率上马。在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左的口号下,一些小炼铁厂盲目发展炼钢,机械行业的一些配件厂盲目转产主机,纺织工业的一些专业厂盲目追求全能。由于建设条件不具备、工艺技术不过关、产品质次无销路,造成一些项目边建、边改、边拆、边废,不少半截工程骑虎难下。同时,把经济核算制当作繁琐哲学去废除,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取消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推行以表代账,甚至搞了无账会计。由于取消了成本核算,许多工程造价无从考核,同类工程的成本在企业之间相差悬殊。一个企业内部的同类工程造价陡升陡降,掩盖着大量损失浪费。由于削弱了财务管理,许多单位的财产管理混乱,盲目采购造成大量积压。管理混乱给贪污盗窃分子以可乘之机,财产丢失相当普遍。迄至1962年清仓核资时,基本建设和施工企业财产短缺和损失浪费被迫核销3忆多元。工业生产的正常秩序的破坏使企业管理陷于混乱,原材料、能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下降,库存积压严重,流动资金大量增加,成本提高,利润减少。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分散了财力、物力的使用,使建设项目延长了建设周期,长期形不成生产能力,大大降低了投资的经济效果。

更严重的是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业生产搞高指标,相应要求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平调。据估计,当时各地各单位平调农民的资材共达270亿到300亿元(包括大办钢铁平调的资材在内)。农业生产搞高指标,还带来了高估产、高征购。如1959年粮食商品率由过去的20%左右剧增到40%。农业上的高估产、高征购,使农民口粮困难,牲畜缺乏饲料。从1959年起,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1959年粮食产量仅有3400亿斤,比1958年实际产量4000亿斤减少600亿斤。1960年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只有2877亿斤,比1959年又减少530亿斤,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棉花也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开工不足,又引起轻工业生产下降,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从而扩大了祉会购买力与消费品可供量之间的差额。1958年与1957年相比,消费品可供量仅增加178亿元,而社会购买力却增加561亿元,两者之间的差额近40亿元。1960年比1959年,消费品可供量减少742亿元,而社会购买力却增加295亿元,两者之间的差额达到100亿元以上。1960年的消费品可供量仅及社会购买力的879%。市场商品供应不足,刺激了物价的上涨,从而导致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60年全国平均农民消费水平比1958年下降25%左右,1961年职工平均消费水平比1958年下降左右。

虽然粮食产量连年下降,但是由于浮夸风的泛滥,各地粮食产量虚报为连年增长(而且增幅很大),造成一种虚幻的假象,加上城镇职工人数大幅度增长,使征购粮食连年增加,一减一增,使农村人口的人均粮食消费量跌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年夏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前所未有的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人民平均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许多地区因食物营养不足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60年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1961年总人口继续减少。死亡率上升到新中国建立后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人口死亡率1960年高达2543%0,农村地区高达28。58%。据有关部门绕计,超过20%。的有675个县,其中超过l00‰的有40个县。由于生活困难,营养不良,很多妇女出现妇女病,生育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人口亏损局面。

三年大跃进时期在经济上,特别是工业与国防尖端科技方面仍有显着成绩。许多新的工业基地、工业部门和工业技术确是在这时开始产生的;国防工业和一批当时的国防尖端科技是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方针指导下诞生的;工业建设的遍地开花也为以后的乡镇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总的来看,它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经验教训极其深刻并具有典型意义。如果领导决策尊重经济规律与科学方法,将全国人民高涨的建设热情引1963年年底全国人口数为69172万,1964年年底为70499万,全年增加1327万人。而1964年全年自然增长率是27,64%,增长人数应为1930万,比总人口增长数多出603万。这603万人的虚数如何产生的?根据1964年6月30日人口普查时人数69458万人计算,上半年增加286万人,下半年螬加1041万人,两者的比例显然不合理。问题就在于,这多出的603万是以前的死亡人口未销而留下的虚假数字。普查已经把这部分扣除,而1963年年底人口数包括这部分人。实际上,1964年上半年增加人数应是889万。这批死亡人数主要是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积累下来的。如果把这603万死亡人口考虑进去,年前后的死亡率可能要提高10‰左右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必能减少损失、提高效益,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

·5。报个老实数字与三年补充计划的提出

一、计划要建立在老实数字的基础上

1958年910月份,以大炼钢铁和大办人民公社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达到顶峰。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严重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8年11月初和11月下旬,中共中央分别在郑州和武昌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降温工作,接着在武昌召开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阐述了几个重大的政策和理论问题。其中包括:纠正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界限,明确现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人民公社仍然是集体所有制;肯定社会主义阶段还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和货币仍应起作用;纠正平均主义和共产风,肯定了按劳分配原则。会后,虽然制止了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势头,但是共产风和高征购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接着,中共中央又连续召开会议,制定政策,调整人民公社的所有制,确认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强调各级干部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在纠正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察觉到大跃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浮夸风、高指标,尤其是钢铁生产的完不成的高指标,迫使各部门之间比例关系失调、生产下降、市场供应紧张。对此,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的武昌会议上提出要压缩空气,把根据不足的高指标压下来;并提醒大家不要相信假话,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也破除了。根据这些精神,八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指标:钢产量由2700万-3000万吨降为万-2000万吨;生铁由4000万吨降为2900万吨;机车由30万台降为13万台;原煤由37亿吨提高到38亿吨;基本建设总投资由360亿元减为240亿。-280亿元。全会还提出,要把冲天干劲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继续反对保守,破除迷信,提倡敢想敢说敢做;另一方面要提倡切实的计算、安排和检查,反对浮夸,提倡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经济工作要越做越细致,尽可能接近和符合实际。

1959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进一步讨论1959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落实问题。会议承认在个别地方出现了比例失调现象,原材料供应比较紧张,副食品和日用百货供应不足。会议提出。要抓好副食品生产和轻工业生产;要优先发展原材料工业,特别是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等采掘工业,使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各项工作的安排首先是为了确保钢、煤、粮、棉四大指标。

同年4月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结合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从工作方法的高度发表讲话,提出做计划要留有余地,多谋善断,多谋就是多听不同意见。会议对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指标又作了调整:钢产量由2000万吨降为1800万吨,其中好钢1650万吨;原煤仍为38亿吨;基本建设总投资限额以上项目削减个,由1500个减为1000个;粮食和棉花维持原来的指标。这个计划草案经全国人大二届一次审议批准。尽管这个计划的主要指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增长速度仍然很高。

与195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规定为2870亿元,增长40%。其中工业和手工业总产值为1650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为1200亿元,增长39%。钢比1958年再翻一番。

粮食、棉花、甜菜、花生、油菜等主要农产品,以及生猪的饲养头数也比1958年增长40%以上。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1958年的214亿元增长26%以上。所以这个计划仍是大跃进的继续。

会后,毛泽东对压缩后的指标能否实现并不放心,又委托陈云进行研究。陈云领导中央财经小组连缤听取冶金部6次汇报,经过分析研究,于5月11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建议:削减基本建设,保证生产的需要,保证市场和维修的需要;在基本建设中,要保证石油、化工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总的精神是稳住阵脚再前进,免得继续被动。报告还提出:钢材的可靠指标可以初步定为900万吨,钢的生产指标就是万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基本上同意了中央财经小组的意见,并于6月13日发出了《关于调整1959年主要物资分配和基本建设计划的紧急指示》,除了重申降低钢和钢材产量指标外,又缩减了一些工业产品的生产指标,决定原煤由38亿吨降为34亿吨,铜由11万吨降为9万吨,铝由8万吨降为7万吨,水泥由1300万吨降为1100万吨,木材由4600万立方米降为3800万立方米。

6月29日,毛泽东在庐山同部分领导人研究经济工作时,着重讲了三个问题:

(1)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次序,过去是重、轻、农,现在应该是农、轻、重,要先安排好市场再安排基建,安排好衣、食、住、行,这是关系到六亿五千万人安定不安定的问题。(2)大跃进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没有综合平衡。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根本问题,一定要搞好农业、工业内部酌平衡,搞好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平衡。(3)现在有些半无政府主义,四权即人权、财权、商权和工权过去下放得多了一些、快了一些,造成混乱,应当强调一下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下放权力要适当收回。

根据上述精神,1959年8月13日,国家统计局重新检查核实1958年的主要统计数字。其中农业方面的几项主要指标,在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主持下,由统计局、计委农林局、农业部各专业局参加,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核实数字。通过核实,发现已经公布的农业数字需要作较大的修改,其他如工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商业等方面的数字,基本上是可靠的。工农业生产方面几个主要统计指标核实结果为:

(1)粮食总产量:原公报数为9600亿斤,比1957年增长10。3%,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核实上报的数字接近5000亿斤,比1957年增加1300亿斤,即增长35%;每亩平均产量为375斤(比公报数412斤减少137斤,比1957年的204斤增长35%)。

(2)棉花总产量:原公报数为6638万担,比1957年增长10。8%,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核实上报数字为4400万担。根据7月底全国已经实际收购的棉花约为3500万担,估计农村自留约为700万担(1957年约为600万担)的数字研究,各地所报数字仍偏高。最后核实为4200万担,比1957年增加920万担,即增长28%;平均每亩产量为斤(比公报数77斤减少了28斤),比1957年的38斤增长。

(3)生猪头数:原公报数为18亿头,比1957年增长23%,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核实上报数为16亿头,比公报数减少2000方头。按16亿头计算,比1957年增加万头,增长。

(4)其他经济作物根据部分地区反映的情况研究,与已公布的数字也有较大出入,需要与粮食产量一并进行修订。如大豆产量:原公报数为250亿斤,比1957年增长24%。核实后为205亿斤,比公报数减少45亿斤,比1957年的201亿斤增长2%。花生产量:原公报数为8000万担,比1957年增长56%。核实后为6700万担,比公报数减少1300万担,比1957年的5142万担增长30%。甜菜和甘蔗产量:已公布的数字与核实后的数字基本一致。烤烟产量:原公报数为1100万担,比1957年增长15%,核实后减为760万担,比公报减少340万担;比1957年的512万担增长48%。黄麻和洋麻:公报数为650万担,比1957年增长8%。核实后减为520万担,比公报数减少130万担,比1957年的202万担减少。

(5)农业总产值:原公报数为880亿元,比1957年增长64%,根据上述农业产量修订数字重新计算,约为655亿元,比公报数减少225亿元,比1957年的537亿元增长在工业方面:1工业总产值:各省、市、自治区原来上振数的年报数为1350亿元,在发表公报时已经进行了核减,定为1170亿元(即比年报减少了13%),比1957年增长66%,这一数字基本切合实际。2已经公布的工业产品产量数字,基本上是比较确实的,经过检查核实出入很小。如钢产量公报数为1108万吨,并已注明,包括土钢。经过核实上述数字是可靠的,其中洋钢为873万吨。生铁产量公报数为1369万吨,也已注明包括土铁,现经核实洋铁为953万吨。煤炭产量:原公报数为27亿吨,经过核实,扣除一部分灰分过大不应计入产量的低质煤,实际产量约为263亿吨,比公报数减少700万吨,变动很小。机床产量只发表了齿轮转动机床5万台,皮带机床、简易机床等均未发表;棉纱产量在公布时,有计划的少发表了877万件;其他产品产量经过检查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已发表的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商业等方面的主要数字,基本上都是可靠的。

此后,国家统计局于1962年对1958年农产品产量再次修订。

表3-7反映,1959年农业部通过核实修订的农业总产值比1958年公报数字下降25%以上,粮食数字下降了接近半数,造林面积下降了50%以上,其他经济作物和猪的头数分别下降11%-68%下等。这次对1958年农业数字的核实起了很好的降温作用。但是与实际情况相比,粮食、造林面积和猪的存栏头数等仍有很大水分。国家统计局于1962年对1958年的农业数字作了进一步的核实,其中粮食(包括大豆在内)数字进一步核减20%以上,为原公报数字的53%,比1957年增长8%;造林面积进一步核减50%以上,为原公报数字的22。87%,比1957年增长40%;猪的存栏头数进一步核减15。7%;农业总产值进一步核减近20%,为原公报数字的62。5%,比1957年增长24。2%。数字的核实为计划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二、政治冲击造成二度指标数字膨胀

实践表明,实事求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指标的调整是在认识的反复中曲折进行的。

1959年7月2日-8月16日,在江西庐山先后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统称为庐山会议。会议的原意是统一全党对形势的认识,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将各种指标落到实处,动员全党完成1959年的大跃进任务。会议开始时毛泽东就指出,当时的经济形势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大跃进的主要教训之一是没有搞综合平衡,应当重视农业,应当以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先安排好市场,后安排基本建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把衣、食、住、用、行5个方面安排好,这是关系到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大问题;要使生产小队成为半核算单位;要恢复衣村初级市场。鉴于许多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大了解,他还提出大家要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以总结经验,认识客观经济规律。

1根据毛泽东的讲话,会议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在原则上都拥护三面红旗,但对前一段问题的估计存在意见分歧。许多同志从不同角度强调大跃进以来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前一段纠左虽有成绩,还很不够,要求进一步深入进行。也有些人护短,认为虽有缺点,但是不应估计得过于严重,错误已纠正得差不多了,再纠左会使干部和群众泄气。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于7月14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着重指出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及其原因。他说,现时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就其性质看,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影响到工农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和农民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我们犯错误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缺乏建设的经验,主观上是由于在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上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1浮夸风气较普遍地滋长起来。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

2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在1958隼的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样,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运动的热情所迷惑,一些左的倾向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抢先思想一度占了上风;把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置诸脑后了。他还指出,纠正这些左的现象,一般要比反掉右倾保守思想还要困难些,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这封信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认为这是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并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