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1988年计划执行情况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1988年的计划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后三个月进入治理整顿阶段)。经济过热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峰,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剧,货币投放量过多,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也影响了改革的进展。

1988年主要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如下:

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l1。2%;国民收入11533亿元,增长11。4%。农业遭受了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粮、棉、油都有不同程度减产。粮食产量394亿吨,比上年减产880多万吨,没有完成计划指标;农业总产值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没有达到计划增长4%的要求。工业总产值18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不包括村及村以下的工业则增长17。7%。大大超过了计划增长8%的速度。

一批大中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投产。一批重点电站、煤矿、铁路、港口及科研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经济发展增加了后续能力。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穿、用商品普遍增长。

由于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海关统计,进出口货物总额达到10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总额475亿美元,增长20。6%;进口总额553亿美元,增长27。9%。扣除不收付外汇的来料加工和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等货物后,进出口逆差为31亿美元。

1988年经济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社会需求过旺,供求总量矛盾加剧。尽管采取了各项措施,但1988年社会需求总量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进一步膨胀。(1)投资需求继续膨胀。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预算外投资继续大量增加,198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加额673亿元,超过计划1014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2695亿元,增长17。3%,超过计划635亿元,都大大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全国在建工程投资总规模达到13000亿元左右,比上年扩大12%,明显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主要是新开工的非重点项目过多,预算外投资大量增加。(2)消费需求增势不减。银行对城镇居民支付的工资及其他现金比上年增长26。5%,社会集团消费达到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加剧了供求总量矛盾。

2工业发展速度过高,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突出反映在:

(1)工农业之间增长速度差距过大。这一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超过计划十余个百分点,农业增长速度因主要农作物减产而没有完成计划,农业发展滞后削弱了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2)农业内部主要农产品生产徘徊、产量下降与人口增长加快不相适应。粮、棉、油产量连续几年徘徊不前,1988年分别比上年下降22%11%和136%,而198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4。2‰,为1975年以来的最高年份,农副产品的供应压力加大。

工业内部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增长速度不相协调。加工工业增长过快,超出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长的支撑能力。全年工业总产值中,加工工业增长23%,而能源生产增长42%,运输货物周转量增长51%,采掘、原材料工业增长108%;在全部工业中,加工工业的比重从1982年的331%提高到1988年的439%。基础工业产品的供应全面紧张。(4)消费过热使一些原已生产过多而滞销的消费品出现旺销局面,使产品结构调整出现反复,也进一步引导加工工业的投资继续增长。

3市场波动较大,韧价上涨过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用商品上升幅度较大。食品类价格上升23%,衣着类上升12。7%。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0。7%。1988年货币投放6796亿元,比上年增长46。7%,流通中的货币已达213403亿元。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导致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上升185。%。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市场曾出现几次较大的抢购风,商品紧缺面扩大,流通领域秩序相当混乱。

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一部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1988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1119元,比上年增长222%;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为545元,增长177%,都大大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扣除城乡价格变动的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实际增长12%,农民平均收入实际增长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5财政、信贷收支平衡困难较大。(1)1988年银行各项贷款增加1518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8%。由于物价上涨,居民持币待购抢购,以及挤提存款,储蓄存款增长幅度下降,影响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扩大了信贷收支差额。(2)财政收支的增长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出现了收支贬值的负增长现象。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年比1978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由上年的7959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80。49亿元,加上比上年多发的70亿元财政偾券,实际赤字增加更多。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可比产品生产成本在1987年上升7%的基础上又上升12。3%,物价上涨过猛使企业亏损进一步增加,使财政收入来源减少。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有增无减,1988年为76278亿元,比上年增加9175亿元,已占到财政收入总额的近30%,加大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四、经济发展过热的原因

如上所述七五计划前三年的经济有较大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是前进中也暴露出很多不稳定因素,突出的表现是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双膨胀,由此导致了财政赤字连年增加,银行信贷失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实际上,这些问题并非是从七五时期开始产生的。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说,从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间,计划安排年年要求把建设规模稳定在上一年的水平上,执行结果除1981年外,年年突破计划一百到几百亿元,1988年达到1000多亿元?六五时期尽管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整体上上了一个台阶,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供给不足的局面。

七五头三年的经济过热和一些市场混乱现象,从现象上看是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需求过于旺盛,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建设规横与国力不相适应所产生的。从根本上说,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计划手段在弱化,而市场手段还没有强化,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同时在经济工作中也存在着某些认识问题和决策失误。

在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转换交替时期,出现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一)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机制问题

就当时来说,体制改革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搞活经济,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加强宏观调控机制。但在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和地方权力的扩大与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不协调,在计划手段减弱、微观放活的同时,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健全。【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投资管理体制。六五以来,实行了一系列放权搞活的政策,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带来了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地区、各部门纷纷上马建设新项目。而在投资体制改革中,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改为地方和企业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后,依靠国家计划和压缩财政拨款的行政控制办法就管不住了。各地方、各企业利用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大上项目,重复建设,使得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的投资远远超过预算内投资。这些新增投资大多是投入工期短、见效快的一般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造咸其他方面投入,包括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以及国家重点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减少,加剧了能源、原材料和运力的供需矛盾。这些方面的发展赶不上一般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的发展速度,引起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由于缺乏有力的约束和调节机制,所以尽管每年都讲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是见效不大。

在当时来说,所谓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也是放开搞活后地方和企业的正常反应。

这些行为,采用计划手段是无法根本解决的。

2工资与消费基金的管理体制。工资改革后,企业获得了工资奖金分配的自主权,工资与效益挂钩,消费与生产挂钩,分配与贡献挂钩,调动了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

但由于各项改革措施尚不配套,制度尚未健全,又出现了消费基金失控的问题。国民收入超分配,消费基金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

3财政体制。从1980年开始财政体制改革后,地方财力和自主权扩大,而中央财政收入减少,连年赤字增加,使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降低。1980年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985年,在税制改革和第二步利改税的基础上,又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这种财政体制的核心是分炷吃饭。

这种体制由于实行收支挂钩、权责结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是,这一体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问题是,中央财政直接组织的收入减少,而统支局面尚未打破,中央财政负担的支出过重,结果是地方财政有结余,而中央财政连年收不抵支,赤字不断扩大。这种收支不平衡状况使得国家在安排重点建设和制定经济改革方案时遇到了不少困难,而多年的财政赤字对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也产生着不利影响。4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通过几年的改革,银行在投资控制方面的作用增大了。这几年,一方面是投资体制改革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企业有了银行贷款自主权,银行则扩大了信贷范围,放宽了贷款对象。另一方面是银行体制改革中,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分工,调动了专业银行的积极性。但1日体制下以行政管理和控制为主的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作为主要经济控制手段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节体系尚未完善,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导致银行信贷资金失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不住,主要是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投资的膨胀。通过银行借款弥补财政赤字也扩大了银行的信贷规模。

(二)对经济工作的认识和决策上的问题导致宏观管理失控的原因

不仅仅是由于客观上的约束和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还有在经济工作指导上的认识与决策问题。

一方面,进入七五,人们还陶醉于六五以来工农业持续高速增长的繁荣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现实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膨胀及其危害,理论上新觊恩斯主义也有所抬头,对通货膨胀的负面后果认识不足,因而在1985年以后进行各项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的同时,没有严格防止通货膨胀,宏观方面没有管严管紧。

另一方面,对于压缩建设规模,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认识上也不一致。一些人担心放慢增长速度会影响经济发展后劲,一旦增长率有所下降,就担心经济萎缩,因而不顾后果地要提高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1986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只增长44%许多人都担心会滑坡,有的人预言如果停止通货膨胀,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将会降到零,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为了提高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下半年生产了不少库存积压品,银行为此投放了约100亿元流动资金。结果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又比上年增加3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205亿元),增发货币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3。4%,这一年工业生产增长11。1%都超过了计划目标。

实际上,对于经济过热的状况,冷静者不少。国家计委在安排计划时,年年呼吁要压缩空气。1986年11月,宋平在全国计划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这几年地方、企业的投资用于一般性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过多,加剧了能源、原材料和运力的供需矛盾,许多地区的工业生产由于缺电而处于开四停三的状态,不少新建扩建工程、市政建设工程,由于缺电,建成后不能投入使用;在更新改造方面投资增长过快,且主要用于加工工业,改造后所需能源、原材料供应不足,难免出现更新改造完成之日,就是停工待电待料之时的局面。姚依林在1987年9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加具有紧迫感,指出,1988年的信贷、财政和投资都采取从紧安排的政策,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但如果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继续膨胀下去,物价继续上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会发生大的波动。薛暮桥同志在上述1988年5月的文章中也明确提出,我们今天是在生产高速发展中稳定物价,用不着使基建规模大大缩小,而只要求不突破计划规定的限额;目前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除物价加速上涨外,一季度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已经发生部分商品的抢购现象,应当引起警惕。

但是,在计划的实际执行中,地方和企业的决策者往往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同时满足于超计划生产和高指标业绩,在放权搞活的有利条件下,热衷于向上要指标,不断追加投资,大铺摊子,导致年年大大突破计划目标,过热局面始终不能降温。

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1986隼已经趋于平稳的物价,从1987年起又开始持续上涨。

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几年的问题作了总结,指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还不可能很快形成一套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新机制分不开的。但与此同时,在对工作的指导上也有缺点和失误。总的来看,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发展中国家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我们往往忽视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在指导上对盲目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产值产量、攀比发展速度等现象注意防止不够,纠正不力。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指导上往往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注意综合配套不够,在坚持放权搞活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加强管理监督和抓紧建立宏观调控体系。1988年初制定了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方针,但由于后来对1987年经济形势的估价过于乐观,因此在执行中没有把稳定经济放在首位,行动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我们认识到了价格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国家、企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考虑不够,在通货膨胀已经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稳定金融、控制物价的有力揩施,又放开、调整了一些商品价格,以至加剧了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心理,在许多地方诱发了抢购商品和储蓄下降的现象。

经济持续过热,影响了改革的宏观环境,也影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家经济不得不从1988年9月起开始了连续三年的治理整顿。

·4。七五计划后期的治理整顿

1988年9月开始的治理整顿,实际是对七五计划的调整。七五计划原定前两年进行经济调整,后三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七五期间基本奠定新旧体制转换的基础。但自1984年第4季度开始连续几年的经济过热,打乱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如果不进行治理整顿,使经济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必将严重威胁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各项改革也无法继续深入。这是1988年进行治理整顿的经济背景。

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制定及实施

经济持续过热不利于改革与发展,这在当时是普遍认同的,但直接导致中央治理整顿决策出台的是1988年的价格闯关改革与同年8月中下旬开始的全国性的抢购风潮。

(一)1988年的价格闯关与抢购风进行价格改革需要

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在通货膨胀的环境里推进价格改革势必要有风险。对于持续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当时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稳定物价,克服通货膨胀,首先为价格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宏观环境。对于如何稳定物价也有不同方法,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和火上加油,最根本的方法是釜底抽薪,即通过两三年时间,压编基本建设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长,恢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另一种看法认为,目前社会上流动资金短缺,不存在通货膨胀,还应当增发货币,不承认物价上升是国民收入超分配和通货膨胀引起的,认为在物价上升中只要把物价和工资挂钩,就可以平息人民的不满情绪,而不必顾虑货币和物价交替上升以致加速上升产生恶性循环。实际上,两种看法在价格改革的必要性方面认识是一致的,分歧在于对形势的认识和改革时机的选择。

事实上,如上所述,1988年上半年,经济中的各种矛盾还在趋于尖锐。通货膨胀加剧,物价全面上涨,稳定物价和稳定市场,已经成为稳定经济和稳定社会的中心问题。

然而,当时一些决策者对于价格改革的难度估计不足。面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和矛盾,及其所透露出的理顺价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作出了急于求成的决策选择,决定加快价格改革的步伐,迎着风险进行价格闯关。这就使年初制定的稳定物价的计划目标在执行中发生了改变。

首先是从4月份到7月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调价措施,提高部分粮油的收购价格,提高主要副食品(猪肉、牛羊肉、鸡蛋、果蔬、食糖)的零售价格,彩电实行浮动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高中档卷烟、粮食和酒的价格。然后是,8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第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使人们以为物价很快就要全面放开,本来已经产生的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高涨。从8月中旬到9月,各大中城市出现了居民抢购风潮。这次抢购风波及的地区面广,抢购的商品种类多,形成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