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的便是是非那心软,若将唐时撇开,怕是小自在天将万劫不复。
最终,明轮抬手布下一道光幕,挡住了众人的目光,而后将一只青色的石质小盒子递给了唐时,要唐时接住。
“这是?”
“你打开便知。”明轮法师只让他放心地开。
唐时接过来,将这盒子掀开,便看到一枚婴儿拳头大小的印玺端端正正地放在这盒子的中间。
印玺乃是通体青色的,乃是一块完美的碧玉精髓雕刻而成,上面刻着的乃是变形过的太极图,两边则是八卦阵法,翻开印玺看了一下底部,却是一个很古老的字形。
他隐约觉得这样的字形很是熟悉,想想竟然像是在苍山后山的秘洞之中发现的,那刻在墙上的字体。
虽不是一个笔迹,可这字体的时间年代应当是相同的,这是那个时期的字体。
古今字体虽然有不同,可毕竟还是从原来的基础上改换出来的,唐时联系着这印玺顶端的图案一想,猜测下面刻着的乃是一个“道”字。
他沉默片刻,忽然便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了,几乎倒吸一口凉气,用一种震骇的眼神看着明轮法师。
而明轮法师只是不动声色,道:“是非建阁,必定需要此物,我若给他,他定然不收,你且先为他收着。都在大荒,而我身在蓬莱,来往不便……”
这是什么——十二天阁印之一!
这乃是道天阁印,有了它,再配合道阁的秘术,便能够控制整个道阁扇。
修士的能力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能控制的东西很多,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乃至于山川河流。而借助这天阁印,便能控制整个属于道阁的扇区,到底是怎么控制唐时不清楚,不过单说这样的本事已经很吓人了。
道天阁印,此刻就躺在唐时的掌心,一动不动,甚至看不出跟普通的玉玺有什么区别。
之前那虚道玄跟明轮之间有过的一点眼神交锋,一下被唐时回忆起来。
“这天阁印……道阁的人知道吗?”
明轮眼底透出几分赞赏来:“知道的,只是不敢问我要。”
唐时听这话,差点笑出声来。
之后明轮将天阁印之事尽数告诉了唐时,却问他道:“现在你与是非是什么关系?”
这话问得如此直白,以至于唐时窒了一下,才回答道:“约略算是朋友。”
撇开一切的偏见,是非很适合做朋友。
明轮道:“既然如此,你同他一起回小自在天,许多你所好奇的事情,也都会在那个时候解开。”
那个时候,便是抵达小自在天的时候。
这一句话的诱惑理,很强。
唐时想要拒绝,可是无法拒绝。
他握着那印玺,缓缓而小心翼翼地重新将之放回了盒中,关上盒盖的时候便感觉有一道灵光在盒盖上交错闪动,而后自然地形成一个封印,将整个印玺保护在里面。
十二天阁印之道印,便已经在唐时的手中了。
他握着的,是小自在天建阁的希望。
尽管这盒子很轻,可落在唐时手中的时候,却变得沉重起来。
他将盒子收起来,纳入墨戒之中,便对着明轮一点头,算是答应了这件事。
而后明轮将那光幕撤去,却对是非合十道:“明轮与小自在天缘分已尽,因果已了,是非小友,就此别过。”
他此刻,并不将是非看作是自己的晚辈,而是真的将是非看作是小自在天最后的继承人了吧?
而今的小自在天,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
可在明轮的心目之中,旧有的东西不会散去,只能是有新的人来,新的人去,来来去去,小自在天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即便有一天,它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它还是那个小自在天。
心中的净土,不因外物而毁伤。
明轮说完了这句话,便向着远方去了。
唐时已经完全看不出异样来,只寻常一样,走回来,跟众人一起目送他们去了。
于是他们这边的众人继续往前走,唐时传音给是非:“明轮法师要我跟你一起去小自在天。”
完全的陈述,也是一种试探,唐时想要知道是非是个什么态度。
是非垂眼,却似乎早就想到了,“也好。”
再没别的字句,只有两个字——也好。
惯常的惜字如金,不过唐时转过脸来,淡静的目光落到是非那淡静的脸上,看到他透着寡淡气息的侧面,光影切割之下,表情却已经模糊了,唯有眼底那凝粹的光,错落而有神。
于是到了汤涯要与章血尘等人分别的时候,是非也是要换一条路走的,可唐时却说,他要去小自在天一趟。
汤涯这边几乎是立刻一皱眉,似乎不大想同意,不过他看了唐时一眼,发现对方只是在通知。
按照规定,没有特殊的任务不能擅自离开大荒,可唐时……
不,唐时去小自在天,是有好处的。
到底小自在天是什么模样,唐时回来不一定会告诉他们,可若说唐时半点痕迹不露,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蛛丝马迹,那了解很多情况的他们,便能从中分析出很多的利害关系来。
于藏阁而言,唐时去小自在天,对他们很有好处。
汤涯终究没有拒绝,只说尽早回来。
其实汤涯自己脑补了一下,若是唐时跟着是非去当和尚了,那情况对藏阁来说可就一点也不妙了。所以他特意强调了一下——定然要尽早地回来。
毕竟唐时若能培养起来,以后拿出去也算是藏阁的一张王牌了。
这样的资源,他们费尽心思挖过来,不肯轻易放手的。
汤涯这边既然已经首肯,唐时的离开便已经成为一种定局。
他对着秦溪和成书一拱手,道过了别,便与他们分道走了。
汤涯他们要从道阁扇回藏阁扇,所以方向是西北,而是非与唐时,这一路却是要往东。
这一路一直往东的话,便是一直走在道阁和剑阁的夹缝之中,还要跨越大小荒之间的冰山,而后达到唐时非常熟悉的东山,再出海往小自在天行。
只要一想到这行程,便有一种奇怪的沧桑感。
唐时跟是非往前面走了一段路,便停了下来。
最先停住脚步的是唐时,他站住之后,是非还往前走,不过他拽了一下和尚的袖子,他便也停住了。
“煞气,不要紧吗?”
身上带着煞气还要乱走,大丈夫?
唐时问得简略,不过在对着是非的时候,习惯有一种轻嘲的感觉。
他半侧着回过头,只道一声:“不要紧。”
唐时看着他的脸,忽然之间笑了邛起来,只捧腹,又拽着他袖子,稳住身子,没倒下去。
“哈哈哈……”
是非没明白他在笑什么,站在那里,看着他笑。
唐时笑弯腰,而后强忍住笑意,只按他坐下,却弯了身,伸手才出来两手指捏住他下巴,状似轻佻地偏了偏,让他侧过一边脸去。
一看那脸上的掌痕,唐时又没忍住,可笑着笑着的同时,心底又出现那奇怪的感觉。
他没笑了,只随便拿出一只碧玉瓶来,手指蘸了点药膏便涂到是非脸上去,“漂亮和尚不漂亮了,你不记恨我吗?”
是非抿着唇,感觉到他手指在自己脸上轻抹,若即若离,若有若无,将那眼帘垂下,却道:“明轮法师与你说了什么?”
唐时沉默一会儿,收回了自己的手指,灵光一闪,是非那脸便看不出什么痕迹了。
他当时下手比较狠,现在看不到伤了,之前那奇怪的感觉却伴随着这伤痕的消失而强烈了起来。
无情道第三层,至情入眼而波澜不惊……
他一手握着药瓶,半坐在是非身前,另一手却忽然按了一下心口,眉头皱起来。
——怎么了?
话哽在喉中,却没说出来。
是非只是看向他,那手还没伸到一半,便已经缩了回去。
那心底的悸动感觉只有一瞬,而后又恢复到平静之中。
唐时眼神却忽然带了几分冰寒,抬眼先看是非,而后又将那玉瓶收回去,是非注意到他手指上即将干涸的鲜血的印记,唐时自己却似乎没有什么感觉。他只随口道:“只是说小自在天之中有我好奇的事情的答案,不过我在考虑,是非师兄会否将那一切告知于我。除此之外,倒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看样子,明轮法师便是用这来引唐时去小自在天的。
明轮法师说是与小自在天了断这一段因果,乃是因为小自在天对他有教养之恩,而他叛出小自在天,不两相断个干净,日后便要生出业果来。
是非听后没说话,倒是唐时望了望天边浮云,忽然又问了一句:“当时你见我第一面,要我放下无情道,又是为何?”
其实这一个问题乃是一个疙瘩,一直放在唐时的心中不曾解开。
他心里在意这个问题,一直搁着,到方才忽然想起来。
很多事情,是非只说一截半截,剩下的都要唐时去猜。
是非看他,这四周青草寂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可唐时的眼底是冷的,他看他的时候永远带着那种奇怪的嘲讽。两个人行事之道不同,他用惯常的嘲讽看他,才是常事。
思来想去,是非只觉得当时自己的言语太过冲动,还未多加考虑。
即便他说了,唐时又能听吗?
“即便我说,你又真能放下无情道吗?”
唐时听了,思考了很久,终于还是摇了摇头:“绝不会。”
那这样,还不如不说。毕竟只是冥冥之中的一种预感,做不得数。只是他如今既然已经提到了,那唐时心中也该有了警惕了。
无情道乃是唐时必修的,他不能容忍自己与是非有过多的牵扯,能够用一种冷静甚而是冷酷的心思来分析自己所遇到的一切,在唐时看来是再好不过的。
无情并非绝情,唐时该有的感情一样会有,只不过所有的感情,都已经在为利益、或者是他心中最想要的目标,让路。
感情完全地居于次位,在撇开感情来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和经历的一切事情之后,做出的决定一般是最理智乃至于正确的。
虽则,唐时偶尔也在想——
人者,至情至性,完全冷酷地去思考,是不是太不近乎人情?
可他唐时,即便至情至性,似乎也完全与那些有人情味的东西无关。
他从地上拔了一根草起来,随手一弯折,又笑了一声:“我不可能放弃无情道,你不可能放弃小自在天。既然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便不说了吧。”
是非良久没说话,而后唐时手指间夹着那一根青草站起来,“你不治伤?”
“煞气要化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顺其自然吧。”
长久之功,不是朝夕可成之事。
唐时听了,便也点头,正准备走,回头却看是非看了看他手指。
他皱眉有些不解,是非则道:“伤。”
抬手,无名指上果然有血迹下来,唐时一怔,只将那袖子撩开,右手手臂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什么东西划伤,鲜血顺着留下来,他竟然没什么感觉。
兴许是当时神经紧绷得太厉害,没注意吧?
他一笑,只道:“小事,走吧。”
——只可惜,没能走动。
现在换是非将他按住,只从嘴里吐出两个字:“莫动。”
唐时真没敢动,因为觉得方才是非那一眼里含着些冷意,若他真动了……老觉得这人会做出些什么来。
是非执着他手掌,却将他袖袍撩开了,看了看那两寸长的伤口,似乎还挺深。
没说话,只手心里光一晃,便有药瓶出现。
有的伤口乃是灵器所伤,普通的药不能化去其锋锐之气,导致伤口无法愈合。是非此刻不宜妄动佛力,只用药给他敷了,乃是去腐生肌的灵药。
可这药极痛,唐时冷不防地被那药一撒,手一抖,便要从是非掌中抽离,不过被是非给按住了,握紧,没让他逃开。
药撒上去的时候,唐时头皮都炸了起来,便骂了一声:“贼和尚!你怎地不早说是去腐生肌之药?!嘶——疼疼疼,放手!”
卧了个大槽啊,是非这死秃驴!
唐时是冷不防被这么一撒药,脸都皱了起来,可是非把他给拽住了,也跑不了,只能生受了。
龇牙咧嘴时候,一瞧是非那垂眸模样,却见他根本无动于衷,心里早问候他小自在天十八代了,这才是杀人于无形啊。
怔神之间,最后一点药也撒上去,疼痛加剧,唐时恨不能再甩他两巴掌。
“别别别,疼疼疼——死秃驴,快放下!放下那药!嘶……”
第121章
唐时已经记恨上是非了。
这货自认为自己心胸狭窄;而且大事不拘;偏偏喜欢在这样的小事上面斤斤计较。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唐时觉得自己的“小节”跟旁人的“小节”那是不一样的。
对唐时来说,他疼了,这一点也不好。
死秃驴下手忒毒;心肠忒冷;瞧着他疼得哭爹喊娘也一点不心软。
以后谁再说小自在天的和尚心肠软和又宅心仁厚,唐时一定不给这人好脸色!
唐时暗搓搓地想着,兴许是是非在报之前他那一巴掌的仇怨,这个时候借着给他上药的机会报复回来……
反正唐时肚子里的弯弯绕转了很多,不过都不能宣之于口。
只是在后面的路程上;两个人速度虽然快,不过也有下来休息的时候。
唐时愣是憋住了;一路上没给是非好脸色瞧。
不过那去腐生肌散的效果倒是绝佳,他伤处早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了。
第二日,便已经直接到了雪山边上,唐时在那冰河旁边休息的时候,便将尹吹雪的一把断剑拿出来。
吹雪剑如此,当初的尹吹雪却似乎还在。
这剑寒光熠熠,只剑气便让人觉得风霜迎面,本非凡剑,只是这剑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
无主之剑,看上去便格外地让人叹惋。
何人要针对尹吹雪?
是剑阁之中的剑修,还是旁的什么人?
尹吹雪乃是当初从映月古井下面上来的人,这些事情,又是不是牵涉到他以前的恩怨?唐时这里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最后想到的却是道阁,还有是非身上的煞印。
这煞印,应当不是道阁之中的人种下的。
只能说,这应当是给道阁撑腰的那个人的手笔了。
没有线索,唐时只能推测到这一步。
此刻将那吹雪剑断剑放在膝盖上,只抬头看这大小荒交界线上的茫茫雪山,他忽然起了谈兴,问是非道:“这山,是从前便有的吗?”
他记得绿辞说,当初大荒和小荒之间的界限还不分明,如果早就有这一圈雪山的话,那大荒是大荒,小荒是小荒……看着这雪山,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唐时的目光望得很远,寒山雪白,却是与他手中的吹雪剑相映成趣了。
是非只坐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微微敛着眉,也看向远处,却很坦然道:“此山不过成于六十甲子之前。”
果然是人工分隔开的大荒和小荒,或者说原本是有的,可这雪山的存在,加重了这样的分化,人为地将世界分成内外两个,成为一种等级构造的部分。
他们即将从这里过去,不过不像是唐时来时的那样能找到传送阵了。
唐时与是非,都算是较高等级的修士,是非的修炼一向是佛修那水到渠成的修炼方法,而唐时——虽然每次突破都没有什么反应,可他的境界是真的在一步步往上拔升的。他的修炼速度,一直是寻常人无法理解的。
其实唐时修炼速度快,大约还是几方面原因的叠加。
唐时佛道双修乃是其一,佛修心,道修身,如此合二为一,竟然相当完美;此外,唐时修炼无情道,心智坚定不为外物所干扰,已经少有能打动他的事情;其三却是他的虫二宝鉴,修炼的乃是墨气,这是攻击手段,可《印镌十三册》的威力也是一定的,相当适合唐时,搭配起来修炼简直可称得上是天衣无缝。
在这样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唐时这种堪称变态的修炼速度。
他修道这才多少年?掐指一算不过十五六年,已经是出窍期修士了。
多少人终其一生也不能达到这境界……
修炼,机遇、天赋、勤奋,当真缺一不可的。
而整个大荒同等级修士之中,攻击力能与唐时媲美的,大约只有逆阁的修士了。
不过那还是在以前,唐时的修炼,自从进入出窍期之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了。
诗碑。
唐时想起来,便用那手指勾了一下挂在自己腰间的腰佩。
一根墨绿色的锦绳,穿了一枚石青色的方形小令牌模样的坠子,若是仔细看,便能看出这两寸高、半寸宽的细长的小牌子,乃是石质,很有质感,中间穿了一个孔洞,被那墨绿色的绳子穿过去,挂在唐时的腰间。
这形似令牌的东西,与唐时那海岛上的石碑一模一样,只是大小有很大的区别。
这东西,还是唐时偶然之间才做出来的。
他在将诗文刻在石碑上之后,整个石碑便缩小,成了一块小小的令牌,落在唐时的掌心之中,唐时灵机一动,才将它穿起来,挂在腰间。
现在任是谁看到,也不会将它与什么厉害的法宝联系起来。
只有后世人,回想起如今唐时腰上挂着的这些东西,才会感叹——诗碑三千,只被唐时随意挂在腰上,明明有毁天灭地之威,可唐时从来举重若轻。
是非体内的煞气,已经不大发作了。
他能用自己的佛力,将之镇压下来,只是偶尔不经意之间,还能瞧见几分痛苦之色。
唐时看到了也装作是没看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世界,唐时适当地保持与是非的距离,不过分插足到他的世界之中去,这样才是最好的相处距离。
他能用自己的理智,来分析哪个距离才是最好的,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可怕起来了。
方才与是非又聊了一会儿这雪山的历史,他照样在言谈之间表现出了那种渊博知识。
这一种渊博,并非是刻意,即便是他说出来的只是寻常的话,也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是非对这些事情,知之甚多。因为知道得多,所以眼界更加开阔,对同一件事情,他的看法可能跟唐时不同,甚至不大符合唐时的原则和哲学,可唐时不能反驳他。
换了旁人,知道这么多,若是跟唐时交谈,兴许便会让唐时觉得烦闷,可是非不会,一副谦恭态度,说什么都温和不带烟火气。即便他说出的话与你意见相左,对着这样的一张脸,却也生不出任何的气来了。
唐时跟是非之间说话,从来都跟那流淌的冰河一样,有流动的声音,不过很细微,整体的温度却是冷的。
“这么说,这雪山果然是有古怪了。”
唐时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不过转瞬想起了被他收入墨戒之中的那道天阁印。有了天阁印,能控制十二阁所在的扇区,那么……总阁的存在呢?
现在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