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点,在李鸿章掌握的情报里,陈玉成指挥的红三方面军在攻取济州、兖州后,两路大军主力迅速继续北上,一支径取泰安府,要进逼济南,另外一路却是杀往青州,显然是去找青州副都统恩华的晦气,那里驻有满洲兵,“赤匪”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而曹州府周围仅有少量的“赤匪”在活动,折腾曹州西面的几个县,就是曹州府治菏泽现在也是安静的很。他之所以不采取由封丘首先就近渡河的方式去救援开封,而是绕道东明,将援兵置于围攻开封敌人的后背,就是为了要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感觉他的计划天衣无缝。

    可李鸿章偏偏忘记了大战开始前就已经纵横驰骋豫东、鲁西南多时的那个鲁豫皖游击纵队。他们在哪?他们在干些什么?

    张乐行、龚?树的主力就在归德府修整。而且曹州府境内本来就是他们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之所以好几个县城放在那里就是不拿,自然就有放在那里看着的道理。他们其实一直是在等着忠义救**们渡河南下来找便宜。

    周盛波渡河西进的消息一送上来,龚?树、张宗禹立即帅军奔涌而出,弹指间即拿下早在掌握之中的杞县、民权,而任化邦、牛宏升则出巨野,攻克菏泽,马上截断了周盛波的西归退路。

    而当周盛波突然得到曹州府城陷落这一惊雷般的消息的时候,他一路紧赶慢赶地已经进了兰封县境,按照他的预计,此时他兄弟周盛传率领的前锋应该是快到了兰封县城。退路没了,现在只能是坚持原定计划,一鼓作气硬挺到兰封,再吃午饭好好休整一下后,给正在攻打开封府城天朝红军背后致命一击。

    周盛波别无选择,他派出一队人马掉回头接应因为道路泥泞而远远落在大队后面的炮兵营及辎重部队,全军一刻也没有停留地继续前行。他最担心的还是前面的兰封县城千万别再出什么意外。遗憾的是事与愿违,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他的前锋兵马还没接近兰封县城,就已经和东来的红十四师主力狭路相逢。

    第一次正面交手,疲惫不堪的周盛传第一标人马,立即就被红军击溃,仓皇地逃了下来,他的兄弟周盛传也身受重伤。不仅如此,落在后面,本以为有曹州府方向的保护,会没有丝毫危险的炮兵营及辎重部队,也在尾追上来的任化邦部及半途中横杀出来的张宗禹一军拦截下,失去了与主力之间的联系,成了天朝红军的囊中之物。

    一片大平原,无遮无拦,周盛波救人不成,现在自己反倒成了被猎杀的对象。

    在杨辅清的统一指挥下,红十四师当头拦截,张乐行、龚?树的鲁豫皖游击纵队各路蜂拥而至,到处都是杀气腾腾的红军将士,唯一没有对手出现的北面,却是汹涌奔腾的黄河。

    对周盛波来说,这个处境的确是太难受了。战役刚一开始,原本赖以骄傲的旺盛士气首先就被打掉了,重武器也丢了个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是已经走得一身泥泞的三千多疲劳之师。

    一颗颗携带着仇恨的炮弹,带着尖利的呼啸从三面飞向被围的忠义救**,压缩周盛波的生存空间,硝烟、泥沙,夹杂着残肢断臂漫天飞舞。在这愤怒的吼声里面,就有刚刚被游击纵队俘获的那十几门完整的沙俄洋炮。

    现在,周盛波还要感谢他的沙俄主子,他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背过黄河,又连推带拉了一路,叫他操了不少心的洋炮,只打了几十发的炮弹,再往后就怎么也打不响了。战役一结束,当任化邦恼怒地要将这些“打不响的沙俄烂炮”一股脑丢进黄河里的时候,有了时间的炮兵们经过认真检查才发现,打不响的原因还并不是沙俄炮太差劲儿,毛病主要是出在了炮弹上面,在被拆来的弹丸中,根本就没有添加火药,除去沙子,就是碎石子儿。

    周盛波为此少吃了至少数百发的炮弹,忠义救**第十三协的弟兄们也少了许多在炮火中本该成为残肢断臂的人渣。不过,面对兵力上占有十比一绝对优势的天朝红军,忠义救**的将士们即使是躲过了初一,也是躲不过十五。

    (感谢诸位朋友对小女子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要隆重感谢“永远叫x大赔钱”朋友,您的几次建议小女子都看到了,由于太忙了,一时没有时间仔细地想想,今天晚上就改。呵呵,有了朋友们的支持,小女子会不遗余力地去创建咱们的红色天朝的。)

第二○○章 妖术?李鸿章 愕然了() 
张树声、刘铭传一接到李鸿章的命令,二话不说,立即照办。为了防止俄国顾问们捣蛋,张树声还把作为强渡前锋的刘铭传标里的俄国顾问们,统统留在了营地,并且还特意指定身为管带的亲兄弟张树珊,率领先锋船打前锋中的头阵。

    这个张树声,加入忠义救**的“投名状”可是比起他要救的周盛波来更“光彩照人”。这个安徽人的败类,为了要与进入皖北的天军对抗,在其父张荫谷的亲自带领下,拉上他的另外大小八个弟弟,于庐州西的周公山下张老圩一带,兴办团练。之后拼死与天军作战。几仗下来后,功劳没找到多少,却不仅老父张荫谷命归黄泉,还搭上了他的六个弟弟。这叫他在同批报考忠义救**的人员之中,颇为风骚一时,曾被不少知道实情的满清大员们,一致誉为是大清朝难得的“一门忠勇”。

    据说就是紫禁城内的慈禧,也在一次与她的顾问普提雅廷亲切地共进晚膳的时候,听到普提雅廷偶尔说起张树声,说他不仅是老父和六个兄弟在与叛军的数次决死战斗中为大清殉难,而且家中一门老弱也被叛军因此完全剿尽的时候,仁慈、善良的太后居然还为此面色暗淡了片刻,还少吃了好几口饭呢。

    可惜的是慈禧没有南面的林海丰那两下子,否则她一定会把张树声立为典型,号召全大清人民,至少也应该是是大清官兵一起来学习张树声,学习他一家满门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即使是那样,慈禧也断断不会为张树声写出个什么能与“为人民服务”相媲美的不朽文章来,充其量凑上所有的翰林们,鼓捣出个“为大清朝服务”来,也就算是勉为其难了。

    刘铭传部下的第一批载满一营忠义救**的船队,顶着对岸不断发放的炮火,发了疯似的冲向对岸。由于对岸驻守的红军数量的确不多,炮火也并不是十分的猛烈,尽管不时有船只被炮火击中,倾覆,但是强渡似乎还算成功。

    李鸿章可以亲眼看见,已经有他自己的救**士兵踏上了对岸坚实的土地。

    “好兄弟!好样的!”张树声在千里眼里看见了第一个扑上对岸的自己兄弟那灵巧的身影儿,情不自禁地跺着脚,大声叫好。

    “树珊老弟不愧张家的子弟,一定要晋升。”李鸿章说着,用眼睛瞟了瞟一边儿还在生着闷气的马尔雅诺夫上校,一咧嘴想笑,可没能笑出来。因为他突然看见身子另一边儿的张树声,不知道为了什么双手一抖,千里眼滚落脚下,身体僵硬,脸色也随即变得惨白。

    李鸿章连忙再次举起千里眼向对岸观看,一看之下,他的脊梁骨顿时冒出阵阵的凉气。在缓慢消散的漫天浓烟之中,除去少数一些显然是在不停哀嚎蠕动的缺肢断臂者外,刚才勇猛地扑上河岸的成群官兵就没有一个还能站起来的。河里,那余下的十几只渡船也纷纷开始忙乱地朝回狂逃。

    “他妈的,混蛋的赤匪这是又闹的什么鬼?”李鸿章懵了,举着千里眼的手也在抖。

    “李大人,我说过,不能过河去做任何无谓地牺牲,我们最需要的是保存实力。可您偏偏不听,您违背了联军总部的总体作战计划,您必须要对周协统第十三协的最终失败,还有这里继续着的损失承担全部的责任!”马尔雅诺夫把望远镜(这里不是误写,专业军人叫望远镜,大清的兵只知道那叫千里眼)转向兰封方向,又气愤地叫到,“难怪在苏皖会战中我们失败的那么惨,都是因为有了您们这种无视战场实际,胡乱指挥的大人们。”

    “放你妈的狗臭屁!”李鸿章眼睛一横,在肚子里恶狠狠地咒骂了一句。实际上他却没敢骂出来,即使俄国人再混蛋,他也不能惹他们。没有俄国人的到来,哪有他如今的荣耀?他的脸色变得死人一样的惨白,一向张口闭口都是成套的大理论的理论家,现在是什么话也没得说的了。他太清楚了,这里的强渡一旦彻底失败,那周盛波就难逃厄运,他抢功劳没抢到,反倒沾上了一身的骚气。联军总部的先生们再一发怒,恐怕现在自己头上套着的一切光环也会全部都化成泡影儿。

    “顾……顾问先生……”李鸿章把刚才瞬间横起来的眼睛赶紧一咪,看着马尔亚诺夫吭哧了半天,本想说句服软的话。不过,他转念一想,又实在不愿意当着众多部下的面前丢进自己的颜面,于是,又把目光瞅向还在木呆呆发愣的张树声。他想看看张树声这员大将还有没再坚持打下去的信心,说实在的,如果就这么地草草收场,他李鸿章真是不甘心啊。

    张树声现在的脸色已经由刚才的惨白变成了猪肝色,额上的青筋开始暴跳,脸也在扭曲,他的双手紧握在胸前,攥得咯咯直响。他暴怒了,他愤恨了,他想扑过去,狠狠地撕咬那些“万恶的赤匪”。可是,他同样也还在发懵。

    他是在千里眼里亲眼目睹到了自己的亲兄弟张树珊,及其周围官兵被炸得飞起多高的全过程,他还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亲兄弟化作了漫天飞舞的人肉碎渣。他闹不明白,“赤匪”们的大炮怎么能是埋在地底下发射的?因为他绝对敢发誓,炸飞自己兄弟的炮弹绝对不是来自头顶上面的,而是就来自脚下的地里面。

    李鸿章现在想看到他的信心,那是大错特错了。张树声自己的双腿都被刺激得不由自主地变得僵硬起来,他满脸茫然地瞅瞅李鸿章,显然是期待着从这位“大师”的那里能得到些什么启示。

    “大……大人,上……不去,”平时横着膀子走路,谁都不忿的刘铭传,此时磕磕绊绊地跑了过来,一脸的惶恐,说话也结巴了起来,“前……前面……上去的弟……兄们,只……只要脚……脚一沾地,马……马上就……会引……引起爆炸。不……不知道这……这是‘赤匪’们搞……搞得什么……什么妖术?”

    妖术?李鸿章愕然了。撒豆成兵的传说他知道,可着满地是炮的场面在他的记忆里绝对没有。

    “还……还有,”刘铭传一抹头上的汗水,“大人,‘赤匪’的手炮太厉害了,简直就像飞煌一般,丢下来就是一大片的弟兄们倒下去,他们……他们……”

    “什么手炮?”马尔雅诺夫忽地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鄙夷地望着刘铭传,“那叫手榴弹,平时总是自以为是,看不起这个,瞅不上那个,这么一点儿简单的军事常识都不知道,还如何带兵?”

    马尔雅诺夫对刘铭传的斥责,显然是针对李鸿章。手榴弹他当然听说过,这个玩意儿早在两百年前就诞生了,只是因为后来大家都觉得它用处不大,也就很少有人用了,以致最后几乎都是被人遗忘了。没想到现在的叛军们倒是喜欢、迷上了这个东西,而且看上去还真的确很实用。不过,说起地下还埋着会发射的大炮,不单单是李鸿章等人莫名其妙,就是他也同样的茫然,不可思议。埋炸药炸城墙他是知道的,挖上个地洞,塞上它成百上千斤的火药,那是件很苦恼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可现在这个样子,他不明白。

    东方人擅长妖术,莫非叛军们真会这一手?

    就在这时,来自远处对岸周盛波等人那最后的“悲壮”一幕出现了,所有人不再做声。

    李鸿章本人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他的救**官兵下饺子似的相继投身于滚滚奔腾、咆哮的黄河之中,很快就被汹涌的漩涡随即吞噬掉,吞噬的干干净净。

    不用再多想了,也不用再救了。李鸿章揉了揉眼睛,只有落泪,为他“忠勇”的将士们演绎出的这幕悲壮落泪,更为自己初次大用兵即遭如此的败绩感到伤心欲绝。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哦!

    “救**将士,无愧忠义之称号,第十三协为挽救我大清危局,奋勇出战。在情势不利之下,战至最后,无一人向‘赤匪’乞降,周协统盛波及其数百将士,最后以身投入黄河,为我大清尽忠……”随着滚淌的泪水,他的心里开始勾勒起给朝廷的奏报,他要叫他的大清朝嘉奖、抚恤这些勇于为大清舍生取义的忠魂,也要开脱自己的罪责。

第二○一章 真正恐怖的还远远不在于此() 
李鸿章的纸上谈兵害的人还不止是周盛波等人,还有已经从郑州贼一样偷偷摸摸出来的吴振?和花里雅逊的东进援兵。当然,还有受了他的蛊惑,还在开封的满城里继续顽抗的双禄。

    先说城内的双禄,由于钓鱼的目的已经达到,石镇伦没有必要再和坚持满城的双禄纠缠下去。他一声令下,先是满城四门同时都被飞至的燃烧瓶引发了熊熊的大火。接着还不仅如此,攻城前军炮兵团的官兵们就鼓捣出了类似投石机的燃烧瓶投掷器,这个时候,一个个燃烧瓶被投掷进满城内,里里外外烈焰腾腾,火势越来越大。估计不用一个时辰,四个城门就会自然洞开,里面的人当然也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开封城里的情况,吴振?、花里雅逊自然是根本不知道。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摸到了幕天坡,面对对面红十五师一个团构筑起的临时营垒,他们乍起胆子勉强开始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同样就碰上了刘铭传对李鸿章所说的那种红军的“妖术”。

    四百多被推在最前面的练勇,还没靠近红十五师二团营垒前的战壕,他们的脚下阵阵剧烈的爆炸声骤然响起,这还没完,紧跟着空中飘来的就是一颗颗的手榴弹。烟火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练勇们的进攻显得那么的脆弱不堪。

    丢下半数的同伴儿,剩余的练勇们掉头就往回跑。真是被打的惊了,他们这种没命的跑,已经不能说是跑,而是一种奇怪的跳,一种在平时里会笑得令人捧腹,现在他们自己却是觉得极其正常的连蹦带跳法。说实在的,他们其实是只要脚一抬起来,就根本的不想再放下去,恨不能身子永远地悬在半空里才好。只有那样也许才是真正的安全。

    “赤匪”营垒前的地上有炮,一碰上就会被炸的四分五裂,可炮到底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人最害怕的事情,就莫过于在不明不白中死去了。吴振?、花里雅逊也懵了。

    真正恐怖的还远远不在于此。

    吴振?、花里雅逊无奈之下被迫稍稍退后,打算就地先扎下临时营地的时候,更大的恐怖到来了。一些窜进旁边的一片林子里,准备采伐树木搭建营垒的官兵,又招惹了接二连三的爆炸。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后来的爆炸里,总算有聪明人看出了些端倪。原来就那么冠冕堂皇地挂在树上铁球样的东西,一头牵出根绳子,就拴在了另外的树上,几个倒霉的兵勇上去随手一拨拉那根绳子,铁球立即炸响。

    不用炮打,炮弹一样能炸?吴振?、花里雅逊听了那个聪明的兵勇禀报后,面面相觑,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百分之一百是碰上会使妖术的人了。他们两个就和身边儿的将士们一样,都情不自禁地看看自己的四周,尤其是脚下,看看有没有铁球存在,即使是圆形的石头那也一样都立即变得可疑起来了。

    恐怖顿时笼罩住了全军。还打吗?不用商量,吴振?和花里雅逊此时是英雄所见略同,翻出手掌心,如果要是写字,一定都是一个,“跑”。克制“妖术”不是没有办法,可他们知道的唯一办法就是用什么狗血人粪之类的东西去泼那些使用“妖术”的人,唉,说说容易啊,这些东西现在一时间哪里去凑?不跑还等什么。

    都说地雷是国人发明的,还可以把地雷的发展史追溯到某个某个年代。李鸿章、吴振?都是进士出身,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怎么偏偏都没有这种记忆?呵呵,估计是四库全书没有记载这些东西吧?

    吴振?、花里雅逊在前面顺着来路往回跑,张遂谋由驼牟冈派出的红十五师一团及防守幕天坡的二团,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替他们搞收容。等到他们一直再跑回郑州城下,抬头一看,又晕了,城头上的黄龙旗被当作烂布扑啦啦丢了下来,立起来的是火红火红的天朝红军战旗。跑了半天,跑进了死胡同。

    吴振?、花里雅逊的头顿时几乎耷拉到裤裆里。

    “放下武器,一概免死!”

    在雷鸣般的吼声之中,顺从自然是上佳的选择。

    吴振?、花里雅逊进了战俘营,还有他们的抚标、镇标兵将,天朝红军兑现了他们的诺言。不过,追随在他们身后的那千余名练勇,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参加团练的这些人都是人渣,留下一个,将来都有可能是一条臭鱼坏了一锅的汤,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过,当初被吴振?留在郑州城内,配合城内留守的一标营人马守城的那几百个练勇却是例外。因为他们在石祥桢派回来乘虚夺取郑州城的红军威胁下,还没交手就阵前反水,献了郑州西门,因此保存了身家性命。

    开封、郑州全部光复,周盛波的忠义救**第十三协全军覆没,洛阳陷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李鸿章偷鸡不成倒蚀了一把米,抢功没有抢到,反而变相地配合了天朝红军,他窝火,又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他错的地方多了,他不知道的东西也多了。直到现在,他看到的还只是太平天国最高指挥委员会北方行营所做的表面文章,至于伟大的北方行营主任林海丰在下面做着的更大文章,不要说他根本一个不值得一提的李鸿章,就是他的大清朝,就是他们的洋主子,那个自以为是的沙俄鬼子也根本就料想不到。

    按照林海丰的命令,河南,在红二方面军东、西路两路大军声势浩大的猛攻掩护下,一支奇兵红二十一军自郧阳北出攻取商南。随即疾速西进,克武关,下山阳、雒南,拔商州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蓝武道,先于由库谷道出秦岭的朱锡琨部,出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