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悲催的是,这支不过仅有区区的六艘,而即便其中吨位最重的旗舰“汉莎”号,也才就能达到四千四百来吨的德意志帝国的挪威舰队,比起神兵般天降的、庞大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来,又实在是弱小的太可怜了。

    于是,等到一些幸运的德意志帝国的水兵们终于还有机会清醒过来的时候,包括他们的旗舰“汉莎”号在内的半战舰,早都在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强大而猛烈的炮火中,有的已经一头扎进冰冷的海水里,痛痛快快地去向海龙王报到,有的则烈焰腾空,变成了个巨大的火葫芦……

    这是一种足以令那些幸运的德意志帝国水兵们绝对要深感此刻的清醒还不如始终醉下去更好的残酷场面。

    逃,于是,还残存着的另外三艘战舰,剩下的心思,就是赶紧地逃离眼前这个令人极度恐怖的世界。

    但他们毕竟还是太孤陋寡闻,根本就不知道在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序列里,那可是有着一群比起他们的腿脚要远远地利索得多的,且又极其凶狠的驱逐舰。

    三艘德意志帝国的战舰没能逃出多远,即被紧咬着他们的屁股猛追而来的红海军的驱逐舰们,轻轻松松地打发到了海龙王那里。

    再战斯卡格拉克海峡。

    与刚刚结束的挪威海的海战不同,斯卡格拉克海峡的海战,其实并不是许宗扬事先已经做了运筹的一次战役,而是挪威海海战完结之后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在随后的继续南下途中,所及时捕捉到了的一个绝好的战机。

    作为驱逐舰支队的总指挥,董二丹和他的驱逐舰支队,始终是此次南下欧洲作战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前卫。

    这位曾经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夏威夷分舰队的红海军上校副司令,因在美洲战场上所建立的一系列功勋。刚刚于去年的七月,光荣地进入了太平天国红色将军的行列。

    当坐镇“兰州”号驱逐舰上的董二丹,在带领着他的支队劈波斩浪地行驶于靠近斯卡格拉克海峡西口的北海海域。朝着英吉利海峡方向继续挺进的途中,从双手举着的望远镜中。看到了那两艘正逍遥自在地自西向东往斯卡格拉克海峡深处晃悠的德意志帝国的战舰的时候,身上还带着挪威海海战的硝烟的他,之所以会决定要去追上去“搞他一下”,其实不过就是想要在为身后的舰队主力排出排出可能的危险的同时,搂草打兔子地去随手捡个便宜。

    但是,当他和他的支队在迅速地靠近了他所瞄准着的那两艘德意志帝国的战舰,更远处所出现的一幕,却让他先是好一阵子的愕然。随后,一张嘴就笑的再也合不拢了。

    因为在这两艘德意志帝国海军战舰的前面,还有着七艘同样是悬挂着德意志帝国旗帜的,正如老妪般费力地蹒跚行进着的战舰。

    当然,董二丹的愕然和快乐,并不是由于竟然会在这里瞅见如此数量之多的德军战舰,也不是因为这些德军战舰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笨拙。

    而真正让久经战阵、见识广博的董二丹能产生如此怪异表情的,其实是那七艘德军战舰的甲板上,居然各个都已像运输舰般的,堆积如山地满载着各式各样的。并绝非军用物资的劳什子,董二丹还真真切切地看到,在那杂七杂八的物品山之中。还有几架在阳光下泛着灿灿金光的铜制的大床。

    被董二丹在这里意外赶上的,正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二舰队(驻丹麦舰队)的主力。

    当然,如果要是这位红海军的董二丹少将能够登上对方的战舰,那他就绝不会只是愕然和讥笑,还得燃烧起无比的怒火。因为在这七艘德军战舰甲板之下的舱室内,同样也已被无数掠夺而来的各式家居用品所充斥,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此时的董二丹少将,可就不是先前那种搂草打兔子带捎的简单心里了,既然遇上了如此大好的机会。那自然就得放开手脚地猛干一场。

    “迅速将这里的情况通告主力!”董二丹高声大叫着的同时,又瞅着“兰州”舰的舰长把右手使劲地朝着前面一挥。“全支队火速侧向超越敌舰,拦住他们的去路!”

    随着这声命令。在一马当先的“兰州”舰带领下,六艘红海军的驱逐舰就像是六条蛟龙,风驰电掣地朝着德军第二舰队的去路兜抄过去。

    很有意思的是,或许是直到如今也还没有得到自己帝国的挪威舰队已经完蛋了的消息,亦或是得到了这个悲痛的消息,却依旧觉得同样的悲痛结局还离着自身很远,不要说当红海军的六条海上蛟龙从身后紧咬上来的时候,最早的那两艘本是担负警戒任务的战舰都毫无反应,就是红海军的这六条蛟龙已经开始在数海里之外对他们进行同向的超越的时候,所有的德军战舰还是都没有对这一情况有个正确的认识,居然将远处正急火火奔跑着的那一溜战舰,想当然地认作成了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的舰队。

    直到有人在实在是闲的难受的情况下,终于认真地看清了这溜即将跑到他们前面去了的战舰之上所悬挂着的那一面面猎猎飘扬的是太平天国红海军战旗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发觉大事不好,原本还在为自己的大丰收而满心欢喜着的上的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将,立即气急败坏地大吼大叫着指挥旗舰“萨克森”号战列舰率先扭转笨重的身躯,掉头就再往北海里冲,其它的八艘德军战舰也是乱作一团,纷纷转头,你抢我夺地跟着“萨克森”号要往北海里窜。

    而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将这样的举动,恰恰正应了董二丹少将的心思。

    因为董二丹很清楚,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和他的这支舰队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瓮中之鳖,在他们的前面即将遇上的,那将是更厉害的角色——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

第八一三章 大收官——大英帝国的最后终结(八)() 
比起那七艘装载得满满腾腾,纵然再着急,也只能连咳嗽带喘做蜗牛爬的小伙伴们来,本是一身轻松地担负着警戒任务的“莱比锡”号和“科隆”号,如今一踏上逃窜之路,自然跑得最快。

    不过,正当“莱比锡”号和“科隆”号两舰的官兵们正为此感到无比的万幸,不停地在各自的胸前划拉着对他们的万能的上帝表示真挚感激的十字的时候,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脚底板儿抹了油了般的他们,其实是正在往死神的怀抱里狂奔。

    正如董二丹盘算好了的那样,此时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文天祥”号战列舰,已经与“兴安岭”号等四艘铁甲舰一起,就在他们的逃窜之路上,热切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呢。

    可很搞笑的是,当几乎是并驾齐驱的“莱比锡”号和“科隆”号猛然迎头撞见了真正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时候,两舰上的官兵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怖感,反倒犹如是看到救星似的,那原本都是紧绷着心,顿觉轻松。

    原来,他们又是想当然地将正迎头驰来的这些各个如同一座黑压压的大山般的巨舰,当成了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的战舰,不少的官兵们居然还兴奋得一面呜嗷地狂呼乱叫,一面丢帽子、舞胳膊地向着这些在危机时刻能够及时伸出手拉他们一把的“他们的大英帝国盟友们”致意。

    但没有闲工夫的许宗扬,给予他们的回应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文天祥”号战列舰和“兴安岭”号等铁甲舰们的炮口里呼啸而出的炮弹。

    “莱比锡”号和“科隆”号这两艘装甲舰,本是丹麦舰队的两艘主力战舰,但在丹麦沦陷于普鲁士人的铁蹄之下后,作为战利品。曾经的“丹麦”和“罗尔夫?克雷克”号,顺利成章地就被普鲁士人收纳进了自己的腰包。

    如今,他们终于走到头了。

    在太平天国红海军那一阵阵冰雹般的炮火重锤下。尽管几乎全身都裹满了铁甲,但是。“莱比锡”号和“科隆”号仅仅是在顷刻之间,就被砸成了碎片。

    “莱比锡”号和“科隆”号的惨状,则彻底吓倒了那位作为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少将,他再也不敢跑了,直接就把一面白旗,高高地悬挂在了“萨克森”号战舰的桅杆之上。

    于是,德军第二舰队的其余战舰们自然更是乐于效仿……

    第三战,波罗的海海战。

    当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基尔湾海战。

    尽管已经有了俾斯麦这样一位贪得无厌的铁血宰相,但是,曾经的普鲁士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却依旧还是将他们的目光,都死死地盯在了脚下的陆地之上。

    在军队的发展上,他们始终将建立一支强大的、打遍欧洲大陆的陆军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即便就是在这场席卷了全球的大战打响之际,尽管已经有了俾斯麦的光辉思想作为指路明灯的普鲁士帝国,竟然都还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

    以至于当一八六七年的普鲁士帝国终于想起了必须也得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时候。入侵丹麦和挪威所俘获的十余艘大小战舰,居然都成了普鲁士帝国舰队不得不依靠的中坚力量。

    当然,一八六七年之后的普鲁士帝国。在海军发展的道路上,走的还是相当快的。

    依靠着战争的战利品,以及大英帝国盟友的拔刀相助,再加上自己努力勤奋的再创造,短短的八年时间,普鲁士帝国不仅变成了如今的德意志帝国,帝国的舰队,也是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了一支拥有着大小五十余艘战舰。比起他们那位曾经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小伙伴来也绝不逊色的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

    然而,无论是俾斯麦还是德意志帝国的其他巨头们却都没有想到。他们走上的这种所谓快速发展之路,其实是一条邪路。

    邪就邪在他们的所谓海上武装力量的强大。其实仅仅只是一种躯体上的胖大。

    由于俾斯麦的“鸡贼”心态,曾经的普鲁士帝国海军也好,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也罢,尽管身躯越来越肥胖,但真正的实战,却总是离着他们很遥远。

    作为一支上上下下都是半路出家,本就极为年轻的武装力量,仅仅只是注重于形式上的强大,而缺少足够的实战经历,也更总结不出一套完全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来,一旦到了真正的、残酷的战场之上,势必就将立现其原形。

    于是,即便就是再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在这支由一群实实在在的二杆子们所组成的队伍里,也就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了。

    相继发生在帝国的挪威舰队和第二舰队身上的惨剧,俾斯麦很快就都知道了。而且还知道了令他尝到如此苦果的,并不是早已在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闹得风生水起的那个什么同盟国的联合舰队,而是从美洲战场上朝着欧洲战场聚拢而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

    但与德意志帝国的将帅们一样,在痛骂了一番那两个舰队的指挥官们是饭桶、是蠢猪和混蛋之后,俾斯麦又感到很是万幸,而且,还更觉着以往他的那种“鸡贼”是多么的英明和伟大。

    因为,当眼看着欧洲的战局越来越乱,已经乱到了连那个号称是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大哥都只是在苦撑在危局的时刻,他英明的俾斯麦大人不仅没有将德意志帝国的海上力量拿去给他的这位大英帝国大哥看门护院,还断然地将原本是驻扎于威廉港的第一舰队,全部收拢进了基尔港内。

    试想一下,倘若不是他的这种先见之明,第一舰队这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主力,毫无疑问地就会成为正在杀气腾腾地向着英吉利海峡杀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猎物。

    当然,在骂够了、庆幸完了并窃喜过了之后,俾斯麦的那种危机感,也还是十分地强烈的。过去,陆地上的混乱战局就已经让够他喝一壶的了,而如今,海上的威胁又突然变得愈发地真实和强烈。

    还是那句话,大不了就一拼而已!

    为了最后的一拼,俾斯麦开始前所未有地频繁召见海军的将帅们。

    经过反反复复的盘算,俾斯麦和海军的将帅们达成的一致见解是,这支辛辛苦苦远道而来的太平天国红海军的太平洋舰队,是需要休整的,而起休整的地点,毫无疑问,只能是法兰西西海岸的某个港口。因此,决战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决战的时间,还是可以预测到的。

第八一四章 大收官——大英帝国的最后终结(九)() 
更重要的是,俾斯麦们还坚定地相信,他们的带头大哥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那才是包括太平天国红海军在内的同盟国海上力量的首要剿灭目标。

    总而言之,灭顶之灾会有的,但他们可提供给苟延残喘的时间,也还是有的。

    但是,现实的鞋底子,却毫不留情地将俾斯麦们的那一张张丑恶的脸,抽的山响,扇的通红。

    首先,许宗扬和他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根本没有泊去法兰西的什么西海岸某处,而是就静悄悄地歇脚在了战争中始终高举着中立大旗的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内。

    当然,对此问题,日后的荷兰王国政府是做过相当明白的解释的:

    在漫长的近九年的这场世界性的大战中,作为一个绝对崇尚中立的国家,荷兰王国既未与同盟国之间搞过什么拉拉扯扯,也没有跟协约国之间有过什么纠缠不清,俺们自始至终就是两耳不闻世界事,埋头只是鼓捣自己的那点家里事儿。

    俺们荷兰王国之所以会同意太平天国的红海军暂泊阿姆斯特丹港,那完全都是出于人道主义方面的考虑。

    太平天国红海军的太平洋舰队横跨大西洋,顶风破浪数万里,每一艘的舰船都已经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损坏,再继续航行下去,不仅是相当不安全的,也是相当地危险的。

    更重要的,在这支舰队之中,还有着七艘被俘的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战舰,舰上的官兵们又是没吃没喝,缺医少药。

    凡此种种,让中立的王国政府也就不得不必须予以充分地正视……

    其次。太平天国红海军接下来真正要首先予以彻底清除的,也不是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而是俾斯麦们的德意志帝国的最后那点儿海上力量。

    不过。当德意志帝国最后的那点儿海上力量行将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俾斯麦们所得到的消息。还是与他们曾经猜想的那般相同,以太平天国红海军为首的同盟国联合舰队,正在把高举的锋利钢刀砍向他们的带头大哥——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

    迪斯雷利一日数次致电他的小伙伴俾斯麦,希望他能够看在协约国大义的面子上,赶紧将“德意志帝国强大的海军”派过来,分担一下不列颠皇家海军的压力。

    就在俾斯麦像丢掉一张擦屁股纸样地把迪斯雷利这位大英帝国首相的求救电揉巴揉巴甩向一边,继续抓紧时间去过他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乐生活的时候,许宗扬和他的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却像是深海里钻出来蛟龙,突然出现在了基尔湾之内。

    于是,基尔湾大海战的战幕正式拉开。

    之所以将这场海战称之为基尔湾大海战,第一,由于有了第二舰队轻松覆灭的深刻教训,在俾斯麦的亲自干预下,各路散布在外的德意志帝国的海上力量,都已经满载而归于了基尔港,形成了一个好似攥紧了的拳头;第二,这只拳头虽然不硬。但至少还是挥舞了好几下。

    说白了,德意志帝国的最后这点儿海上力量,在将死之前。还是挣扎过了几下的。

    在突如其来的强敌面前,在旗舰“德意志”号的光辉榜样感召下,最后的德意志帝国的海军舰队,尽管在已是炸窝般的慌乱中没能使出任何可值得称道的战略战术,但是像“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弗里德里希?卡尔”号和“柯尼斯?威廉”号等几艘近一两年才刚刚下水的,代表了德意志帝国造船业顶峰的重型战列舰,都没有躲在窝里等死,而是真正正地、义无返顾地去跟对手一刀一枪地过上了那么几招。

    作为帝国舰队的旗舰,“德意志”号的勇猛和无畏那是值得相当一赞的。

    杀出港来的“德意志”号。在已经没有了按部就班地发号施令的不利条件下,仅仅在匆忙间下了一道“跟随我”的号令后。即以一种有你无我的大无畏气概,直接就瞄着对方那艘同样是身为旗舰的巨大战列舰扑去。

    不过。尽管“德意志”号很无畏,尽管其舰上的火炮也没少高吼了,但并没能将许宗扬坐镇的“文天祥”号怎么样,可它自己,却在扑向“文天祥”号的途中,连中来自“文天祥”号战列舰和“天山”号铁甲舰的数弹,一个排水量近九千吨的庞然大物,在抽搐了几下之后,一头就扎进了海底。

    接下来的排水量都在七千吨之上的“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战列舰和“弗里德里希?卡尔”号战列舰,在与红海军的“兴安岭”号、“唐古拉山”号等铁甲舰的过招中,尽管力不能支,却照样坚持不退,直到被不停地在前后甲板上炸响的炮弹砸的千疮百孔,最后接着又去跟“德意志”号做了同伴为止。

    号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第一巨舰的“柯尼斯?威廉”号的无畏,相对来讲是比较讲战斗艺术的。

    这艘排水量已经接近了一万一千吨的巨型战列舰,没有像它的“德意志”号“弗里德里希?德格罗塞”号和“弗里德里希?卡尔”号这几个同伴一样,硬是要去跟身量与自己差不多的敌舰血拼,而是相当机巧地把眼光盯上了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中的那些“小家伙”,也就是董二丹所率的驱逐舰支队。

    对于这种选择,“柯尼斯?威廉”号是很得意了一阵子的。因为它在轰隆隆地全速冲向这些太平天国红海军的“小家伙”们的时候,不仅并没有像“德意志”号等伙伴那样,早早地就尝到了来自对方的炮弹的滋味儿,还兴奋无比看到自家打出去的炮弹炸响在对方战舰甲板上的诱人一幕。

    可惜的是,再接下来,它就既不会兴奋,也不会得意了。

    作为驱逐舰支队的旗舰,董二丹坐镇的“兰州”舰的确中了弹。但是,接连落在前甲板上的两弹却难以阻遏“兰州”舰高昂着舰艏,继续迅猛地前进。

    很快,“兰州”舰和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