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为了让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能够走在通向**的光明大道上,一八七九年八月七日,郑南与林海丰就如何进一步搞好红军各部队农副业生产工作的谈话,经整理后在《红星报》发表,被称为《八七指示》。

    郑南指出:

    红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

    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

    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当然,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讲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上海东方实业那样(上海东方实业的养殖场和蔬菜基地,不仅安置了大批的干部和职工的家属,还为干部职工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副食品)。

    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第八七八章 大收官——红旗飘飘(三十一)() 
很可能又会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们要这样地来评价“八七指示”:

    郑南和林海丰搞的这个什么劳什子指示,居然荒唐到要求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工、会农、会学和会兵,试图建立一个逐步消灭分工的社会。   ???。?r?a?n??e?n?o r?g这是根本就同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消灭社会分工的结果,只能造成工不工、农不农、学不学、兵不兵的乱状,导致生产力的破坏。

    它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全面的倒退。

    在这些所谓的专家们看来,军队搞军工、军农、军民的结果,必定要使部队素质下降。

    同样,科技人员学农的结果,则一定是专业荒废,从而拉大国家同世界的距离。

    郑南和林海丰******这种试图建立一个逐步消灭商品的社会,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完全是对马克思的**理论的误解。

    当然,这些所谓的专家们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工农红军不仅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还能从事农副业生产,还能创办一些中小工厂,这早已是工农红军的光荣传统。

    自全国光复之后,即便就是在为了世界反殖民战争而备战期间,工农红军始终都没有忘记他们所肩上承担的艰巨责任。既不仅要练出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同时也要为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流汗。

    十年间,大批赫赫有名的野战红军部队成为“农业军”,让西北、西南、东北、蒙古等地区的那些曾经是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良田,一座座服务于“农业军”的工厂拔地而起。

    通过生产,一支支“农业军”不仅做到了自给自足,还有余粮及各种富裕的生产资料向国家上交。

    生产上去了,是不是这些“农业军”的军事技能就会减低呢?

    工农红军每年都会有一次全军的大比武,很有趣的是。连续三年荣获射击团体优秀奖的部队,却并非来自野战军,而是农八军三十师的一个连队。而这个连队的“主业”竟然是养猪,平日里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满圈的大肥猪。

    而最能检验工农红军战斗力的,当然莫过于那场轰轰烈烈的世界反殖民战争。

    在这场大战之中,所有重新披挂齐整走上烽火硝烟的战场的“农业军”,都是一支支令他们的对手胆寒的钢铁队伍。

    正如红军指战员们引以为豪的那样,他们各个都是拿起枪能打仗,拿起工具会干活。

    道理很简单。工农红军是一支特殊的军队,特殊就特殊在,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一个有着崇高信仰的武装集团。

    世界反殖民战争胜利后,工农红军再次开始大精简,除去十五个野战军得以保留外,更多的部队,则再度重新转成了农业军和内务部队的各专业军种。

    以东北为例,由于愚昧无知的满清统治者为了保住他们的所谓龙脉不被破坏。对东北三省长期采取圈禁政策,不仅导致这里人烟稀少,也使大片的土地被荒废。

    全国光复之后,在工农红军农业军的艰苦奋战和辛勤汗水的浇灌之下。东北三省的大片土地才拥有了青春的活力,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充满着希望的田野,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镇才会拔地而起。

    世界反殖民战争后。再度全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来的东北的农业军,肩负起了东北三省经济大腾飞的重任。

    连建镇,营建县。师团建地市,近百万的农业军指战员带领着从全国各地不适宜生产大发展地区迁徙而来的数以千万记的人民群众,要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建设出一个更加美丽的东北。

    面对着沸腾的东北地区(此时的东北已是三省一区,即除去原有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外,还有了一个远东边疆区),驻守在这里的红一军和红五军自然责无旁贷也要加入其中。

    东北的大发展,如今早已经不是简单地将荒原变成肥沃的土地的问题了。在这里,即将出现的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

    为了这个宏伟的发展蓝图,东北军区号召农垦兵团及野战军的全体指战员要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政治、学习军事、学习文化和各类专业技术知识,在不忘人民子弟兵的责任的同时,还要获得东北地区工农业的双丰收。

    郑南正是在听了林海丰关于东北军区的军垦工作的新举措之后,“八七指示”才最终成型。

    文化革命是一场针对人的灵魂的大革命,要打碎封建的旧文化,用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

    通过斗批改,绵延数千年历史的官本位,已然有了全面崩塌的迹象。

    而“八七指示”,则是要让全体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们,离开他们那高高在上的所谓庙堂,去与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士兵打成一片,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他们。

    只有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之中,他们才会脚踏实地的甘心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

    在这种大融合之中,广大的工农兵们自然也会重新认识他们的盟友群体,工农兵学商互相学习,才会有最终的和谐相处。

    至于工农兵学商都要批判资产阶级,这更是一件每一个人永远都要牢记的头等大事。

    原因很简单,一旦资产阶级思想侵蚀了军队,军队就会丢掉信仰,即便拥有着再先进、再犀利的武器和装备,这支军队也就会变得不堪一击。而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足够肥大,却绝对不强壮的军队,反过来还会成为修正主义者的鹰犬和打手,对广大人民群众那是足够的凶恶。

    工人阶级头脑一旦被资产阶级思想所左右,她就会青春不再,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从而丧失其先进性。

    广大的农民一旦被资产阶级思想所控制住,在他们的眼睛里,就会只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外加老婆孩子和热炕头。

    可惜他们不知道,当他们真的跨进了资本主义的所谓市场经济之后,纵然他们打下再多的粮食,种出再多的蔬菜和瓜果,也绝不会让他们高兴和满足上多一会儿,更不可能发家致富。

    因为所谓的市场经济会让他们的粮食发霉在粮囤里,让他们的瓜果蔬菜,都烂在地头上。

    一张白纸般纯洁的学生们,若是不批判资产阶级,就会轻松地丢掉社会主义思想,更不可能树立起**的伟大信仰。这个伟大而红色的,属于广大人民的政权,就会在这些未来的接班人手中彻底地丧失。(。)

0。() 
第二六五章

    林海丰仿佛没看见布鲁斯的这种变化似的,继续着自己的话题,

    “再说说您刚才提到的那个武装问题”

    “公开?呵呵,怎么个公开法啊?”

    林海丰似乎是蛮有兴趣地看看布鲁斯,“是在报纸上发上条消息,还是我们拿着张单子照着一念呢?恐怕这都不行,因为这毕竟还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嘛。燃? 文 ??   ???。 r?a?n??e?n要是这也算是公开的话,估计大家就都会认为公开和不公开也没啥两样了吧?”

    “当然,那是当然。”对面的这位委员长既然显示出来了一种很诚恳的样子,布鲁斯自然也得整出一种非常诚挚的期待相。

    “所以所以,看来也就只有一种办法似乎还可行点儿了”望着对面那位眼睛开始有些变亮的布鲁斯,林海丰把烟斗放进嘴里,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狠狠地吸了一口,随后继续地说到,“那就是我们的商船在准备要通过苏伊士运河之前,请一些其它国家的公证人登船检验。当然,如今的红海好像基本上可以说是控制在了贵国的手中,所以,最便于登船检验的,看来也就非贵国莫属了。呵呵,说实在的,这倒也不奇怪,在我们这里,过去的山大王们一般也都是习惯这个。而且在干这种的时候,他们常常还会唱唱那个最著名的歌谣。对了,柳秘书,山大王们拦路打劫的时候唱的那个歌子,是怎么唱来着?”

    林海丰一边说着,一边很是正经地扭头看了眼正在忙着做记录的柳湘荷。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要是敢说半个不字,俺可是管杀不管埋!”张嘴即来的柳湘荷。把个“山贼歌”唱的可算是惟妙惟肖。

    “对,对,对,就是这首歌,可惜我的记忆力实在是有点儿差劲,总是记不得。”林海丰夸奖完自己的夫人。又把脸转向布鲁斯,“当然,贵国不同,贵国素有绅士之国的美称,要打此路过,登船勘验勘验是必须的,至于说到收买路钱嘛呵呵,我觉得,贵国还不至于能干的出来吧?哈哈哈”

    林海丰笑得痛快。

    “嘿嘿嘿”布鲁斯看上去也笑得很开心。“当然,当然,上传也只不过是为了消除疑虑,维护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就是看看而已,看看而已。”

    “可这能行吗?”虽然林海丰脸上的温暖之色没变,但他的说法,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显然不行。公使先生不妨自己想想看,如果我们的红海军在海上见你们的船就上。就得翻个底朝天,您会答应吗?”

    本来感到已经有点儿希望的布鲁斯,被林海丰的这种突然转变弄得有些上起火来。于是,他一面使劲地连连摇着头,一面连比划带跺脚地叫到,“不一样。您的比喻与眼下的现实完全不一样。你们的所谓商船,不仅是在给我们大英帝国现在的敌人提供着各种有利于他们将战争长期维持下去的战争物资,自身同时还拥有着相当的武装”

    “什么是战争物资?拥有武装又怎么了?”林海丰尽管打断了布鲁斯还没全说完的话,但脸上的神态仍然并不冷,“公使先生。只要是这个世界上有的东西,如果我愿意,我就都可以将它们列入战争物资的范畴。很简单,军队并不单单只需要枪炮,他们同样也要吃饱肚子,还要遮蔽身体,有了伤病不吃药也不行。而反过来说,火药、炸弹难道就一定是地地道道的战争物资吗?要我说,未必。无论是修路还是开矿,离得开炸药吗?”

    布鲁斯那张毛茸茸的大白脸,已经开始在逐渐往紫里变。

    林海丰仿佛没看见布鲁斯的这种变化似的,继续着自己的话题,“再说说您刚才提到的那个武装问题。公使先生,您可别千万告诉我二十多年前的贵国那支能把我们的广州折腾的乌烟瘴气的所谓通商船队上所载的,都是一些给我们的民众送来上帝福音的、赤手空拳的、和平的强烈追求者。”

    说到这儿,林海丰又半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地看了看脑袋上都快要冒了青烟的布鲁斯,“当然,您可以说鸦片绝对不是战争物资。可在我看来,它比任何的战争物资都更凶残百倍。公使先生,我要向您,并通过您向您的政府再次申明一下,我们是个讲信誉国家,视信誉为至重的民族,我们曾经所承诺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管在任何的条件下,任何的环境中,就都会不折不扣地去予以履行。同时还要申明的是,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中立国,我们不会去随意地触犯战争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的利益。同样,不管是身处战争中的哪一方,都必须要保障我们的利益。”

    “其实,无论是贵公使还是贵国的政府,都没必要为此而激动什么。以我看,眼下的这一切,根本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两国之间的友情的障碍。”磕打烟斗、重填烟丝,再划燃火柴,林海丰不紧不慢地又一次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工作的之后,一边轻吐着烟雾,一边又好像是刚刚想起来似的,接着说到,“公使先生很清楚,前些年从我们的疆土上分裂出去的那个什么远东共和国,还有那个正在朝鲜折腾的就快忘记了北在哪儿的日本,不是都在一直接受着贵国政府的救济吗?呵呵,当然,你们一直澄清说,你们是在对那个什么的狗屁远东共和国和日本实施人道主义的援助,绝对不趟军事的浑水。这可信吗?可我们又何曾提出过贵国来往于上述两地的船队,都必须要向我们的红海军申报船上的一切物资?”

    娘的,我真是给这个该死的中国人气昏了头了!如果不是对面的这位林委员长忽然又把话头引到了远东共和国和日本国上,布鲁斯差点儿就忘了自己还有一些该说的话,却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呢。

    于是,布鲁斯使劲压了压给对方点的已经到了嗓子眼儿的那股怒火。竭力恢复先前的那种绅士模样,“委员长阁下,我们的政府还有还叫我转达给贵国政府另外的一个消息。”

    第二六六章

    “可你们不仅没有真正地去避免您所说的不快,”

    林海丰的烟斗还在继续地燃烧着

    布鲁斯接着先向面前的这位林委员长大人承认,他们的大英帝国政府与林海丰所说的那个什么远东共和国政府及日本政府之间,的确签订有军事友好互助方面的条约。但他随后又加以解释说。其实作为大英帝国政府本身来讲,并没有怎么真正地去履行上述的那些条约。

    比如对远东共和国的那些援助,根本不像是外界一直纷纷传言的那样,完全是他们的大英政府所为。当然,在这些援助之中,也有他们大英政府的一点儿影子,但那都是真真正正地涉及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民生大事方面的援助。至于说到军事援助,包括那支远东共和国曾经得到了的,但很快又被太平天国政府的红海军尽数收走了的舰队。不过都是一些想钱想红了眼的军火商人和军火贩子们自作主张的行为。

    在日本,他们的大英帝国政府同样也是坚持着这种主张。他们乐于帮助日本政府改善国民的贫穷生活,愿意引领着这个未必比中世纪能好多少的国度,尽早地融入现代世界的这个大家庭。可是同时,他们也绝不希望这个小兄弟给周边的国家,尤其是给太平天国政府增添任何一点儿的麻烦和不快。

    这个时候的布鲁斯承认,他们的小兄弟日本近几年来表现的的确是有点儿过分了,有点儿肆无忌惮了。连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刚刚才有了点儿起色的日本,居然就会耍起了暴发户的嘴脸。会对邻邦朝鲜痛下狠手。

    当然,在说到这些事情的中间,布鲁斯还忘不了要再次向面前的那位林委员长申明,正在迈进近代化的日本国的陆海军,之所以能有眼下的这种强劲风头,绝对不是他们的大英帝国政府的“功劳”。还是一些丧失了良知的无耻商人、军火贩子,以及通晓点儿现代军事的投机客们在联手兴风作浪。

    当然,说到了这里,布鲁斯还需要再向对面那位委员长大人解释解释,当年的他们那个已经基本上完全覆灭了的远东舰队。干嘛吃饱了撑的要跑到太平天国政府的大门口自讨晦气。

    于是,布鲁斯现在又再把过去的老调子继续地重唱了一遍。当年他们的大英帝国远东舰队进驻虾夷,完全是为了吓唬吓唬日本国租借给他们的这个岛上的那些实在还是很不开化虾夷人,除此之外,绝没有其它任何的意思。

    随后,布鲁斯赶紧又把话题扯回到了那些跑到远东共和国及日本国的“可恶的”大英帝国“败类们”身上。

    布鲁斯说,对于这些到处惹是生非的“可恶的”家伙们,为了避免外界会对他们的大英帝国政府产生种种的错误认识,他们的大英帝国政府自然不会不予以极其严格的管教及约束。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大英帝国毕竟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不像太平天国这里,凡事都有一个统一的规矩。所以,其实在很多的事情上,他们的政府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尽管如此,他们的政府还是竭力地在洁身自好。

    虽然管不了别人,他们的政府总还是能管得住自己。

    布鲁斯很真挚地望着对面那位正耐心倾听的林委员长,“您都看到了,从一开始,无论是去远东共和国,还是前往日本国,我们的船队就从未走过东大洋(黄海)和南大洋(东海),而是宁愿绕道太平洋。我们的帝国政府,就是在尽力地避免一切会给我们两国之间增加不快可能的事情。”

    “可你们不仅没有真正地去避免您所说的不快,”林海丰的烟斗还在继续地燃烧着,不算是小的小会客厅内,到处都弥漫着他所制造出来的腾腾烟雾,“说好听了,你们还是在干着为虎作伥的恶劣行径。要是说得再难听点儿。日本正是狐假了你们大英帝国的虎威,才会悍然发动了这场已经了数年侵华战争。对,您不必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