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舅舅你是不知道这个竞技场有多赚钱。”李贞兴奋一脸道:“等竞技场真正火爆起来那真的是日进斗金的,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饿狼扑上来,就算是有父皇拦着恐怕也不行,因此这些条件是必须要注明的。”

    “我明白了,我听贞儿的。”燕敬嗣依旧是似懂非懂,不过尽管没有听明白,可他只要知道李贞绝不会害他就可以了。

    接下来李贞又将诸如假拳、黄牛党、赌拳等注意事项交代给了燕敬嗣,其中赌拳是可以被允许的,但是这个必须控制在竞技场也就是燕敬嗣的手里。黄牛党禁是禁不住的,只要别过分就行,但是假拳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一经发现立刻驱逐出竞技场。。。。。。

    “舅舅,你都记下了吗?”将奖惩制度说完,李贞问燕敬嗣。

    燕敬嗣放下手中毛笔点头道:“已经记下了。”

    “那就好,接下来舅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合伙人,记住,合伙人人品一定要靠得住。另外就是再找一个地方,按照我给你说的建一座竞技场,最好大一点的。”

    燕敬嗣苦着脸道:“但是贞儿,长安城里寸土寸金,只怕不好找到这样的地方,就算是找到舅舅也买不起。”

    “也是啊。”

    “贞儿你看能不能建在郊外?”

    “郊外?”想了一下,李贞点头道:“也行,不过要加大宣传力度,不然谁知道你的竞技场啊?”

    “宣传?怎么宣传?”

    “很简单,就是将你想要说的东西写在竹纸上四处张贴,长安城里有的是游手好闲之人,而且经过这么些年的他们估计和你们一样早就玩腻了,现在有这样的新奇玩意儿那还不蜂拥而来?”李贞随口就把大字报的方法说了出来。

    “还是贞儿有办法。”燕敬嗣大喜:“这个办法果然不错。”

    “而且我不在的时候舅舅可以和本因或者克里维商量,他们那里十分流行这样的比赛,特别是罗马,罗马角斗场可是赫赫有名的,他们可能知道的更详细一点。”李贞忽然想起本因和克里维都算是罗马帝国的人,对于角斗应该知道一点。

    “我知道了。”燕敬嗣点头:“那你先睡一会儿吧,晚上舅舅带你出去玩。”

    “嗯,谢谢舅舅。”

    。。。。。。

    (本章完)

第28章 视察产业之瓷窑() 
第二十八章视察产业之瓷窑

    傍晚燕敬嗣带着李贞出了家门。

    “晚上的长安果然很繁华啊。”李贞骑在本因脖子上东瞅瞅西瞧瞧,不同于后世天宫一般的繁华,此时的长安带着更多人间的气息,热闹程度更是完爆后世。

    燕敬嗣仰着头道:“现在太阳刚落山,还不是最热闹的时候,等天完全黑下来就更热闹了。可是晚上有宵禁,每次都是刚逛到兴头上就得赶紧回去,真是扫兴的紧。”

    李贞也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大唐刚刚建立,突厥这个大敌也还没有消灭,宵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说这个了,舅舅带你去吃好吃的。”

    “好吃的?”李贞眼前一亮,身为一个资深吃货,听到好吃的口水就忍不住往外流。

    “没错,虽然没有贞儿你的饭菜好吃,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那还等什么,赶快去啊,我都等不及了。”

    “贞儿,你尝尝这个胡饼,这里的胡饼是最好吃的。”燕敬嗣买了四五个胡饼递给李贞一个。

    胡饼其实就是馕,与胡饼类似的汉族饼类食品有“烧饼“、“炉饼“,“麻饼“等。汉代控制西域后,引进芝麻,核桃,为饼类制作增添了新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核桃仁儿为馅的圆形饼也被称为“胡饼“,李贞吃得就是这一种。

    “果然很好吃啊,里面还放了核桃。”李贞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核桃放的很多,绝不是后世的那些‘良心’商家那样只放一两颗碎屑。

    燕敬嗣认同的点点头:“舅舅最爱吃的就是这个,只要是有空就会来这里买几个胡饼尝尝。”

    “诶,舅舅,那是什么?”

    “哦!那个叫穑敚╞iluo),也是一种好吃的。走,舅舅带你去尝尝。”

    “哦。”

    穑斠残醋鳌氨下蕖埃且恢职邢谛牡拿嬷频阈摹J加谔拼笔背ぐ驳某ば朔挥泻丝酿{饠店。据史料,有蟹黄穑敗⒂L茵{饠、天花穑數龋艹雒谴由偈褡宓厍氲摹�

    李贞现在吃的就是蟹黄穑敚豢谝氯ィ坊频南阄队肷毡南阄锻昝廊诤希钫甑笔毖劬土亮恕�

    燕敬嗣见到李贞的模样,得意道:“好吃吧?不过别吃那么多,一会儿还有好吃的呢。”

    “嗯嗯嗯。。。。。。”

    接着燕敬嗣又带着李贞吃了不少美食,然而遗憾的是宵禁很快就要开始了,李贞只能依依不舍的带了一大包美食跟着燕敬嗣回了家。。。。。。

    。。。。。。

    第二天,燕敬嗣本来是想继续带着李贞出去玩呢,但是拗不过李贞非要去看李世民赏给他的作坊,无奈之下只好带着李贞出了城。

    首先是两个瓷窑,这两个瓷窑是挨在一起的,每一个都是巨大非常,看得李贞心花怒放,父皇还真没坑自己,这么大的两座磁窑加起来一次烧一万件不是问题。

    收到李贞的消息,两家瓷窑的管事都迎了出来。

    出乎李贞意料,这两个瓷窑的管事竟然是太监:“德祥,德贵奴婢参见殿下。”

    “起来吧。”

    “谢殿下。”

    李贞大模大样的走在前面,两个太监亦步亦趋的小心伺候着,他们已经收到消息,皇上将两家瓷窑赐给了李贞,也就是说李贞以后就是他们的主人了,不小心伺候怎么行?

    走了一会儿,德祥道:“殿下,外面太热了,咱们进屋里吧?”

    “不用。”这点热李贞还是能受得了的:“对了,今天有没有开窑的?”

    “启禀殿下,今天奴婢手下就有一个瓷窑要开了。”德贵赶紧道。

    “真的,什么时候?”

    “快了,如果我们现在赶过去的话应该能赶上。”德贵算了一下时间回答道。

    “那还等什么,快点带路。”

    “是是是。”德贵赶紧带路,他以为李贞只是好玩,却不知道李贞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路上,李贞开始考教德贵:“德贵啊,这一窑烧到是什么东西啊?”

    德贵小心翼翼回答道:“启禀殿下,这一窑里烧的白瓷,里面都是一些杯子茶盏一类的日用品。”

    “不错,这里有几座窑口你知道吗?”

    “这个奴婢是知道的,我这边有七座窑,德祥那边要多一点,有九座窑口。”

    李贞不再多问,走了一会儿,一行人来到一座窑口前面:“殿下到了。”

    此时窑口前面已经围了一群人,其中一个管事的看到德贵立刻迎了上来:“哎呀,德贵总管,德祥总管,你们今天怎么来了?”

    德贵气得要死,什么意思,没看到我陪着贵客呢吗,什么叫今天怎么来了,合着我以前都没有来是怎么滴,这不是在八殿下面前抹黑我吗?

    其实也不怪这个管事的,李贞个头矮小,偏偏还被众人围在中间,你叫人家管事的怎么注意他?

    “大胆,见了八殿下还不跪下?”

    管事的这才注意到被围在中间的李贞,立刻大声道:“哎哟,八殿下来了,大家快过来拜见。”

    “呼啦。”一群人顿时围了过来,让李二狗和本因等人大为紧张。

    好不容易等众人拜见结束,李贞不耐烦道:“还有什么仪式啊?”

    德贵正要开口,德祥抢先道:“殿下,接下来还需要祭窑神,只有祭过窑神开出来的瓷器成色才会更好。”

    德贵这个气啊,你抢死啊?

    “那就开始吧。”

    “殿下,祭祀窑神需要身份最高的人来主持,您看。。。。。。”

    李贞来了兴趣:“还有这个规矩?我来我来我来。”

    “谢殿下。”德贵大喜:“殿下您亲自祭祀窑神,窑神一定会高兴的,这批瓷器肯定会出上上品。”

    供桌已经摆好,上面摆着三牲四果,看起来很丰盛。

    祭祀仪式很简单,有人事先给了李贞一张稿纸,上面写了一篇祭文,李贞对着窑神像念了一遍祭文,拿着香行过大礼就算结束。

    “开窑了。”随着管事吴平一声大喝,由专门开窑的陶工穿戴齐全,把装有陶瓷的匣钵抱出窑,然后把陶瓷从匣钵里面取出。清点的时候其实很没意思,而且还要小心谨慎,因为刚出窑的瓷器不但烫,还很脆,一不小心就会碎掉。

    李贞正在阴凉地方悠闲的合着果汁,其实他是想过去看看刚出窑的瓷器的,但是德祥和德贵拼死的拦住了他,刚出窑的瓷器太烫了,万一不小心烫到了这位爷,那自己就算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皇上砍的。没办法的李贞只好吩咐他们两个有什么成色比较好的瓷器就给自己送过来。

    “哗!!!”正在安静清点瓷器的窑工突然一阵喧哗,所有人都不清点瓷器了,而是围着一个人大声的议论着什么,还时不时的看着自己。

    这让李贞有些莫名其妙,正想让李二狗过去看看,就见德贵和德祥一人捧着一个东西兴奋的向自己走过来,人还没有到,声音先传了过来:“大喜,殿下大喜啊。”

    (本章完)

第29章 窑宝() 
第二十九章窑宝

    德贵和德祥一人捧着一件瓷器来到李贞身前:“大喜啊殿下,出窑宝了。”

    “窑宝?”李贞自然知道窑宝是什么,窑宝其实是一种窑变现象。

    所谓“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或者窑工施釉的时候出现误差导致其在烧结的时候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

    古人对窑变的定义,相对来说更加宽泛,甚至将瓷器器型的变化也包括在内。例如《稗史汇编》认为:“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

    《南窑笔记》记载道:“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而这种“人巧“的窑变也往往不是一种特定的色彩。

    《南窑笔记》说:“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

    也就是说,窑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窑病,也就是窑变不完美产生的废品,通常工匠都会将其摔碎;另一种就是窑变的十分完美,这就是窑宝,件件都是不可复制的作品,价值连城。

    “我看看,我看看。”李贞顾不得矜持,从德贵手里抢过瓷器端详起来。这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碗,但是这只碗并没有同别的白瓷一样通体洁白,而是在白色的底子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绿色的线,看起来十分漂亮,李贞在手里不停的把玩,一会儿对着光线看,一会儿又倒上水仔细观察,爱不释手。

    直到德祥的声音传过来:“殿下,还有这个。”

    李贞这才想起还有一件,这一件是一个瓶子,和碗不同的是,碗还能看到白色的底子,而这个花瓶却是通体暗紫色,在花底部更是有点点蓝色,看起来尊贵非常。

    李贞非常满意:“不错,赏,重赏。”

    “奴婢代窑工们谢过殿下。”

    李贞一甩手豪迈道:“你告诉大家,我李贞不是难伺候的人,只要我给你们的任务完成,赏赐有的是。”

    德贵和德祥顿时松了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位爷不懂装懂胡乱指挥:“谢殿下。”

    “行了,你们好好干,我还有别的事,就先走了。”李贞发现瓷窑的生产还算不错,便打算离去,现在自己还很弱小,玻璃还不是出现的时候,就算出现也保不住。

    “恭送殿下。”

    李贞挥挥手,正要离开,远处的窑工又是一阵喧哗,德贵和德祥对视一眼,立刻窜了出去。果不其然,德贵很快就又捧着一个东西跑了过来,刚到李贞面前就跪下了:“殿下,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往常一年也出不了几件的窑宝这一窑竟然连着出了三件,这全是托殿下洪福啊,奴婢。。。。。。奴婢。。。。。。”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

    “。。。。。。”李贞好不尴尬,只好让李二狗将他扶起来:“这回是什么东西啊?”

    “殿下请看。”德贵将手里的红布揭开,霎时间光芒万丈,他手里的东西闪出万道光彩,竟刺得众人睁不开眼睛来。。。。。。好吧,以上纯属扯淡,德贵手里的是一个绿色的透明玻璃体,原先的形状已经看不清楚了,看样子应该是好几件东西粘连到一起了,李贞猜测着应该是温度过高将瓷胚烧化变成玻璃体了。

    李贞拿起这块不知名物体,入手并不沉重,下三分之一部分还有一些黑色残留,应该是堆积起来的杂质,可这些杂质并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反而如同一个底座一样托着上面的绿琉璃,更加的漂亮。

    “不错不错,重赏。”

    “谢殿下。”

    “对了,这些窑宝是谁烧出来的你能找到吗?”李贞忽然想到虽然玻璃不能做出来,但半透明的琉璃做出来一点还是可以的。

    “启禀殿下,每一个瓷工做出来的瓷胚都是放在一起的,这个可以查出来。”德贵道。

    “那就将那个工匠叫过来,我有点事情要问他。”

    “是。”

    很快,一个年轻的工匠被德贵带着来到李贞面前:“殿下,这就是那个瓷工武都。”

    武都已经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了:“小。。。。。。小。。。。。。小人。。。。。。人,见。。。。。。见过殿。。。。。。下。。。。。。殿下。”

    “起来吧,别那么紧张。”

    武都头垂的更低了:“小。。。。。。小人。。。。。。不。。。。。。不敢起。。。。。。起来。”

    “我让你就起来。”李贞道:“我就问你几句话。”

    “谢。。。。。。谢殿下。。。。。。下。”武都这才颤抖的爬起来,中间可能是手脚没劲,竟然还滑倒一次,这让李贞很无奈,自己有这么可怕吗?他却不知道像武都这样的平民百姓别说大唐的亲王了,就连县令一辈子恐怕也见不到一次。至于电视上那样,一个平头百姓见到皇上而面不改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荆轲刺秦的时候,秦舞阳为什么被吓得差点尿裤子,还不是被秦始皇的气势给震到了?

    见武都情绪有些平复,李贞指着绿色玻璃体问道道:“我来问你,你做这件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与往常不一样的地方没有?”

    “启禀殿下,好。。。。。。好像没什么。。。。。。不。。。。。。不同的地方。”武都依旧有点紧张。

    “不过。。。。。。”

    “不过什么?”李贞身子前倾,吓得武都立刻趴在地上:“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

    “你干什么?”李贞被他吓了一大跳:“饶什么命啊?我又不会吃了你。”

    “是。。。。。。是。。。。。。是。。。。。。起。。。。。。起来。”武都又哆嗦着爬了起来。

    “你刚才说了声不过,不过什么?”

    “是。。。。。。是这样的,小。。。。。。小人在做这。。。。。。这几件。。。。。。件瓷胚的。。。。。。的时候,正。。。。。。正好陶泥。。。。。。陶泥不够了,也。。。。。。也不值当。。。。。。不值当再和一次,小。。。。。。小人就图。。。。。。图省事就掺了。。。。。。了些河泥。”

    “河泥?河泥也能烧瓷器吗?”李贞疑惑道,不是只有高岭土才能烧瓷器吗?

    德贵跪下道:“启禀殿下,有时候陶泥不够,再和一次太不合本钱,稍微掺一点河泥也是可以的。”

    “这么说,你们以前也用过这样的办法了?”

    “是的殿下。”

    “那为什么这次会有这样的东西出现?”李贞指着本因手里的不知名玻璃体问道。

    “这。。。。。。”德贵心说这我哪知道啊?窑变本来就不能控制,你问我我问谁去?

    (本章完)

第30章 先做出来试试() 
第三十章先做出来试试

    “这。。。。。。”德贵心说这我哪知道啊?窑变本来就不能控制,你问我我问谁去?

    这时武都壮着胆子道:“启。。。。。。禀。。。。。。启禀殿下。。。。。。下,这。。。。。。这点小。。。。。。小人可。。。。。。可能。。。。。。能知道一点。”

    “说。”

    “可能是。。。。。。是因为。。。。。。为小。。。。。。小人的河泥没有。。。。。。有淘有关。”武都战战兢兢道。

    “没有淘?你是说这河泥里面有沙子?”李贞瞪大眼睛,含有沙子的高岭土也能烧瓷器?

    “噗通。”武都又跪下了:“殿下饶命,小人这次实在是忘了。”

    一紧张,竟然也不结巴了。

    德贵闻言也赶紧站起来:“什么?你竟然用没有淘过的河泥来糊弄人?我不是告诉过你们用一点河泥没关系,但一定要淘干净的吗?”

    “德贵管事饶命,实在是这边催的急,小人来不及淘了。”

    “我。。。。。。你。。。。。。你害死我了。”德贵气的想要打他。

    “行了。”李贞喝道:“我又没怪罪你们,至于在我面前演戏吗?”

    “殿下饶命。”德贵又跪下了,想不到自己这一点小心思竟然被小殿下看穿了,看来这位爷不好糊弄啊,自己以后要小心一点伺候了。

    李贞不理他,而是问武都:“我问你,河泥里面是不是有很多的沙子?”

    “启。。。。。。启禀殿下,是。。。。。。是有很多。。。。。。多沙子,而且都。。。。。。都是透明的。”不紧张了,武都的结巴再次出现。

    “那就对了。”李贞一挥手,他已经十分肯定,那些透明的沙子就是石英砂,也就是制造玻璃的必备原材料。

    “武都是吧?”

    “是,殿下。”

    “我给你一个任务。”李贞想了一下:“你从今往后就不要做瓷工了,我另外给你安排个任务。”

    “噗通。”武都又跪下了:“殿下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武都家里穷,全靠这点手艺养活家里的八十老母和年幼妻儿,武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