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问这样的肥肉谁不想吃?
但是如今这块肥肉是捏在我们手中的,虽然我们自己独吞不下,必须要分润出去一部分平息众怒,但那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有资格享用的。想要吃这快肥肉,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在消灭李贞这件事上出力,只要出了力气,咱们在享用肥肉的时候自然不好避开他们。而且在前期出力越多,吃到的肉就越多——面对这样的诱惑,那群人能忍得住才怪呢?”
“哼,果然,外来的就没有好东西。”洛天远冷哼道:“李贞以前写过一副对联,‘乱世,道士下山救人,和尚闭门封山;盛世,道士归山修行,和尚下山行骗’,曾经大受佛家信徒的抨击,说他黄口稚子胡言乱语,最后还是李世民出面辟谣,将事情从李贞身上摘下去,这才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但是仔细想来,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只可惜,没有人深入想过——不过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他们不敢想啊。”
(本章完)
第493章 佛门()
第二百七十七章佛门
没错,恐怕就连李贞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竟然还有一股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那就是佛门,而且论及对自己的敌意,佛门比之儒家与世家相比也丝毫不差多少。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佛门对李贞的印象一直都不是很好,更何况李贞后来又做了一些事情,更是让佛家中大部分人对李贞痛恨到了极点(这里之所以说大部分人,是因为佛门中还有一些真正的高僧对李贞并不在意,比如曾经接受了李贞资助出过传道的辩才大师等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远不是那些脑满肠肥的假和尚们能媲美的)。
首先李贞在编造自己来历的时候,可是将自己的来历安在了镇元子的头上的,虽然道家的典籍中没有收录这位神仙,但却有他的挚友红云老祖的消息,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毫无疑问,这两位都是道家的老祖宗,绝对是道家先祖之一,地位不下于三清四御。
别的不说,光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这绝对是道家神仙——反正没听说过佛门哪位大师的法号是什么什么子又或者什么什么老祖的。
所以得了镇元大仙传承的李贞在外人看来,那妥妥的就是道家弟子,而且还是道家真传,地位比所谓的龙虎山天师道又或者楼观道(道家早期主要派别之一,在大唐曾经盛极一时)可正统多了。
另外李贞本身也更倾向于道家多一点,当年一部更改版的《洪荒》,直接就将佛门归类到了道家旁门之中,佛门因此大受打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萎靡不振,甚至见了道门弟子都不自觉的矮了一头,让佛门威信大失。
后来李贞更是明目张胆的作出了‘乱世,道士下山救人,和尚闭门封山;盛世,道士归山修行,和尚下山行骗’这样的对联,对联虽短,但里面所蕴含的对道教的推崇,以及对佛门的贬低却隐藏在每一个字的缝隙里,这更是将他自己推到了佛门的对立面。
虽然后来李世民站出来辟谣说这不是李贞干的,只是有人假借李贞的名义写出来的,民间基本也都接受了这个观点,但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估计只要稍微有点势力的人都清楚——这就是李贞干的,也只有李贞有这个胆子敢这么干,别人可没有这个底气这么做。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真要让李贞登上皇位,那注定会受到打压的势力中,世家和儒家如果能排列在前两名的话,第三名定然是佛门了,这让佛门如何不急?
更何况李贞现在在干什么?
他在攻击南洋啊。
而南洋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佛门的大本营啊。
不论是林邑还是真腊又或者女王国盘盘丹丹等小国家,甚或者远在海外的夏连特拉王国(扶南被真腊吞并后,扶南太子跑到了爪哇岛上建立的一个国家,又名山帝。),他们都是信佛教的,虽然信的派别不尽相同,但终归都是一家里出来的,和中土佛教关系也都从没有断绝过。
但李贞在南洋干了什么?
他竟然率领大军攻上了这片佛道净土。
他想要让大唐吞并南洋。
这倒也没什么,将南洋变成自己的地盘,说不定以后来往也更方便一些。
问题是李贞的方针——他可是准备将南洋的所有人都变成奴隶的……
这就让佛教有些难以接受了,且不说这其中要造多少杀孽,这些被杀的人中又有多少佛门信徒?
就从利益上来说这也和佛教的利益相悖啊。
哦,你将所有人都贬斥为奴隶了,你倒是舒服了,大唐是有无尽的劳动力了。
但我们呢?
南洋从此连个人影都没有了啊。
没有人,我们传个屁的教啊?
还捞个屁的小钱钱啊?
……对不起,说出心里话了,很抱歉,请大家无视这句话吧,佛祖会保佑你的……
所以为了佛门的繁荣和传承,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人道主义的繁荣昌盛,为了……别管是为了什么,反正李贞你是注定是不能继承皇位的,否则佛消道长,我们佛门就真的要被道门压一头了,我们还传个屁的教啊?还怎么忽悠人?
“不管怎么说,佛家传承千年,底蕴还是有的,有了他们的加入,我们的计划就真的万无一失了。”清冷声音带有一丝冷意道:“任凭李贞如何千般算计,他一定都没有算出来会有佛门之人站出来和我们联合,届时就算李贞看出了我们的谋划,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可一旦佛门杀出来,一定会冲乱他的阵脚,让他不战而溃。”
清冷声音说的没错,此时李贞是真的不知道,在自己的敌人中,竟然还隐藏着一家——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佛门会和自己作对。
因为在他想来,佛门毕竟是一个劝人向善的宗教,虽然有一些害群之马,但这个是避免不了的,别的宗派也不能就说是绝对没有坏人。
至于后世的少林寺丑闻,那毕竟是在后世,时代变了,人的节操没有下限了,做什么事情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在碰瓷都能发财的后世,区区和尚吃肉喝酒娶媳妇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那是在后世,在这个时代的人应该还是很淳朴的。
不得不说李贞太天真了,也高看这个时代人们的节操了,实际上论起坏人来,不论哪个时代,其实都是一样的。
甚至这个时代的和尚们更没有节操,后世的和尚们最多也就是吃点肉喝点酒吃点肉,偶尔包个情妇,这在后世看起来的确是罪大恶极,但在古代看来……也同样是大罪,但比起谋国之罪来,吃点肉喝点酒包养个情妇生个私生子……又算的了什么?
没错,你没有听错,古代的和尚是敢谋国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出在武则天时期,当时武则天已经位极天下,但她犹自不满足,想要更进一步,成为皇帝。只是女子称帝,在古代中国实在是前所未有,别说先例了,怕是历史上的那些权倾天下的女子们想都没有敢想过这一茬。
(本章完)
第494章 损失惨重?()
第二百七十八章损失惨重?
所以武则天想要称帝,无论合法不合法,她至少得有一个理由,得出一件事情证明女子称帝是上天认可的。
于是当时的和尚们就觑准了这个机会,伪造了《大云经疏》不是《大云经》,《大云经》是真的有这本,历史上原本就存在的,《大云经疏》才是伪造的,将武则天暗示为弥勒菩萨转世,要成为女王,天下之人都将崇拜归顺。
于是有了这个借口,武则天便再不顾天下人的反对,顺理成章的登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成为绝代女皇。
成为皇帝后,武则天对佛门之人待遇优渥,多次封赏,从此佛门进入了一个繁华盛世。
这还倒也罢了,更过分的是,佛教屡次忽悠皇帝出家。梁武帝萧衍绝对算是一个明君,但就因为佛门成功将萧衍‘多次’这个多次要圈起来,考试的时候要用到忽悠进寺院之中出家当和尚,国无主犹如蛇无头,没有了皇帝带头,谁还有心情处理朝政啊?大臣们不得已每次都要捐赠大量钱财才能将萧衍‘赎出来’,给朝廷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另一个例子就是顺治帝,虽然对于辫子皇帝很看不顺眼,但作为一代君王,那可是国家的主人啊,竟然被人忽悠的跑去五台山出家当皇帝去了,还不如萧衍呢——好歹萧衍还被‘赎出来’了,但这位可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将偌大的帝国交到了一个六岁娃娃手里,要不是康熙的确是给力,又有孝庄太后支持,说不定清朝就真的要被鳌拜夺去了。
说起来都怪鳌拜太没用了,要是他真的能篡权成功,区区一介莽夫治理国家,定然会导致生灵涂炭,官逼民反,说不定汉人就能提前两百年将江山夺回来每每思及此,奔三必心痛难耐以致夜不能寐也(^。^)……
至于和尚干扰朝政的例子就更多了,只可惜李贞是理工科出身,对于历史了解不多,要不然他怎么也要对佛门增加一些防范。
可惜他对这些事情都不了解,虽然讨厌佛门,但更多是还是讨厌他们不劳作,还要忽悠百姓们不劳作,不信今生信来世。不过讨厌归讨厌,但他还不至于讨厌到想要将其灭掉的程度,毕竟佛门有些地方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可惜李贞无灭佛之心,佛门却有害李贞之意啊……
不得不说世家的这一招的确够狠,要是李贞真的在和世家儒家对阵,正杀的难解难分的时候,佛门突然杀出来,说不定真的会打乱李贞的阵脚,从而失去致胜先机,世家的阴谋说不定真的能实现……
但可惜啊,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好像李贞对佛门没有防范一样,世家同样也算漏了一着,也正是差的这一着,不但没有让李贞吃到亏,反而把自己弄得差点就全军覆没,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五天的庆祝就过去了,少年军们所有人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他们也知道这是在战时,能有五天时间的狂欢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再奢求更多了。
此时的少年军经过五天的休整,已经将精气神彻底的养了回来,刚一开始就展露了其猛烈的攻击力,只是两天时间不到,同路城的城墙就被彻底轰成了一堆废墟,接着就是惨烈的巷战……
又是三天时间过去,巷战终于结束,三万先锋军被打的溃败而逃,死亡超过两万,最后只有两千不到的溃兵逃出了同路城。但是消灭了三万先锋军,少年军自身也同样不好过,伤亡超过五千,物资折损无数,光是炮弹就损失了一万多枚,李贞大呼心痛。
如今的少年军可谓人困马乏,粮虽未尽,但弹却是真的已经绝了。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即便以李贞也不由的赶到震惊,悲痛的大呼小瞧人了……
适时少年军新任主帅薛仁贵决定率军后撤,企图利用空间换取时间,在为少年军赚得一口喘息的机会的同时,也是等待援军的到来。
然而……
等他们后撤的时候才忽然发现,后退道路上一条必经之处的山谷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拦腰截断了——要知道这可是回去的必经之地啊,如果要绕路,那可是要多走好几百里呢。同样的道理,没有了这条路,援军想要成功救援到李贞,也必须要多走几百里路……
面对如此绝境,任凭少年军如何精锐,也是不由大哗,差点就要酿成哗变……
好在越王李贞及时出现,才算是安抚住了少年军们,但此时少年军后路被断,前路又有强敌,已经陷入了九死一生之境。
“根据我们的情报,少年军此时可战之兵绝对不超过一万。不过大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轻松吊打少年军了。俗话说哀兵必胜,此时的少年军就是一支陷入绝境的哀兵,如果大王想要靠人海战术剿灭少年军,那您最好要做至少损失十万人的准备。”洛天远坐在轮椅上,抚摸着断腿处,眼中闪烁着恨意,同时还不停的介绍着最近的局势。他在同路城陷落的时候差点就被少年军活捉了,好在有心腹手下的帮忙,总算是侥幸活着走出了同路城,没有被少年军发现,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时他正在向真腊的王,巴法瓦尔曼介绍着同路城的情况,同时对接下来的损伤做了一个初步预估。
在他周围,则是面貌各异的真腊人,不过从他们身上的穿着打扮来看,显然都是非富即贵,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些人全都是真腊国的贵族,每一个都是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也就是说,能坐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有真本事的,没本事的根本就没有资格坐在这里。
而在所有人的目光则全都带着崇敬的看着坐在最高位上的那个人——这人年纪也就在三十多到四十岁之间,看上去稳重成熟,一看就是事业有成的帅大叔。
实际上这人也的确算得上是事业有成,他就是真腊国主巴法瓦尔曼王,真腊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主,也是第一个统一了柬埔寨地区的绝对王者。
第495章 巴法瓦尔曼的野心()
第二百七十九章巴法瓦尔曼的野心
巴法瓦尔曼本是扶南王子,却作为和亲对象而娶了真腊公主,不过也因此在真腊王去世之后,得以继承真腊王位。
但他并没有因此满足,在他的父王,也就是老扶南王去世后又盯上了扶南王位,企图通过这样的方法将两个国家兼并在一起。
但作为扶南国的正统继承人,巴法瓦尔曼王的同胞兄弟扶南王子自然是不愿意的将王位拱手让人的,于是双方进行了一场大战。最终结果是扶南王子战败,远遁海外建立山帝王朝,扶南被真腊吞并,巴法瓦尔曼成为第一个统一了柬埔寨地图的王者。
这样的君主自然是英明的,但一般英明的君主同时也都是野心勃勃的——区区一点扶南并没有满足他的野心,他开始用他那充满侵略性的目光扫视四周,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同为邻国的林邑头上。
但是林邑和扶南不一样,林邑虽然实力只是中等,但人家背后靠着大唐呢,人家是大唐的藩属国——真腊的确很强盛,但面对大唐,却还差了一点。
关于这点巴法瓦尔曼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但他又不甘心,眼看着肥肉就在眼前却吃不到,这感觉太糟糕了。
也就是在这时候,女王国的亲王向自己发来了照会,呼延珊河的名声他自然是听说过的,对于这个和自己同样野心勃勃的男人,巴法瓦尔曼的确很感兴趣,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安排之后,两个枭雄就这么在某一处不知名的山谷中秘密会面了。
两人的会谈是愉快的,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样火星四溅,反而惺惺惜惺惺,仿若多少年未见的老朋友般熟络。
在交谈中,双方对一些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在关于南洋的问题上,双方也都充分的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会谈是有益的……啊呸,什么鬼?
总之,在经过深切的交流之后,巴法瓦尔曼惊讶的发现,两个人的想法几乎是一样的,都是想要吞并周围的邻国,但都基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抑制自己的也行。
但是这个问题在经过两日的讨论之后,集结了两个枭雄的智慧,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借刀杀人。
真腊的目标是林邑,而林邑的背后有唐朝作为依仗,的确不好啃,但林邑和大唐终究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想要让藩属国惹怒宗主国,这事儿虽然不简单,但也只是稍微费一点脑子罢了,只要运作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在这时候,一个意外的情报被他手下的情报部门查获,这请报上的内容更是让巴法瓦尔曼下定了挑拨离间,借刀杀人决心。那就是林邑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训练了一支秘密精锐部队,这支部队数量不多,只有千余人,但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都是能够以以一当十的勇士。
正是因为有了这支精锐,林邑王范头黎的野心大为增加,不再满足于只是作为大唐的藩属国而存在,他想要谋求更高的地位。
范头黎的也行和巴法瓦尔曼的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和,巴法瓦尔曼只是派遣使者稍微一挑拨,范头黎的野心顿时就极度膨胀起来,联络同样秘密训练了精锐部队的白头国结盟,共同将目标对准了大唐,并且在初期通过一些奇怪的办法顺利的越过了罗伏州,出其不意的攻下了大半个驩州,然后掉头直下,猛攻罗伏州,看样子是准备将罗浮州和驩州两地纳入囊中。
按说这样的战略是没错的,大唐的土地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只是丢弃一点边角,大唐根本就不会有丝毫在意,就算很在意,也不会派遣多少军队来收复失地的,因为实在是不合算。
如果这时候自己再以替大唐惩处林邑的名义出兵,不但能获得林邑的土地,甚至还可以得到大唐的友谊,甚至大唐还会进而加封自己一个驩州刺史或罗伏州刺史之类的位置来奖励自己——如此,自己占领林邑的行为不但能得到大唐的正式承认,还可以将驩州和罗伏州划归到真腊的版图之中实在是一举数得。
只是范头黎实在是个蠢货,或者说林邑大军轻易取得的大胜冲昏了他的头脑,以至于他竟然下达了屠城的命令,半个驩州和整个罗伏州的数万百姓被屠杀一空……这一举动彻底触怒了大唐,大唐越王李贞更是亲自率领三万精锐南下,兵分两路直扑林邑。
不得不说李贞的这三万人实在是太过可怕,只是短短不到半个月,就打到了僧伽补罗城下,范头黎这个蠢货被活活吓死,他的儿子们根本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继承王位,各种装病和装死,以至于王位最后竟然落到了一介女子头上,实在是够丢人现眼的了。
林邑灭亡,巴法瓦尔曼又是愤怒又是惶恐,愤怒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努力运作了这么长时间,结果桃子却被大唐摘了去。惶恐的是,自己的小动作虽然很隐蔽,但以大唐的力量,如果真要是有心查的话,一定会查出一点端倪来的。
而自己的作为一定会震怒大唐——作为雄霸世界的超级霸主,大唐的威严绝对不容侵犯。而现在自己不但侵犯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