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等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上位后,几乎所有的李建成一系的重臣都被死命的打压,也只有魏征和李明昌侥幸躲过一劫——魏征能活着,是因为他的能力很强,国家少不了这样的人。

    而李明昌能活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救过李世民一命,再加上李建成一系以及被他给杀光了,就算留下一个李明昌,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还能获得一个知恩图报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李世民为了展现自己的宽宏大度,不但将自己的堂妹长信县主嫁给了他,还册封他为长信侯——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侮辱他的意思,因为在他之前,上一个长信侯叫做柳裔,再上一任长信侯叫做嫪毐……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历史上就很少有长信侯这个爵位了。

    总而言之,虽然被李世民各种打压,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位绝对是一位大牛,如果不是站错了队伍,一个国公是少不了的。

    今天他竟然来拜访自己,这实在是有点奇怪啊——要知道李世民虽然没有杀他,但有没有放过他,在长信侯府内外都设了不少的密探,因此平日里长信侯基本上就是属于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除了祭祖或者别的什么大事,他是很少出府的,今天怎么会想到来拜访自己呢?

    “见过姑姑,见过姑父。”李贞并没有见过李明昌,因为他很少出来走动,就算出来,也是一个小透明,不说话根本不会有人注意的那种。倒是长信县主比较活络,至少在几次皇族内部的聚会上,李贞还是见过几面的。

    “臣见过殿下。”李明昌见到李贞,就是一个躬身大礼,反倒是长信县主没有一点表示,只是含笑看着李贞。

    “姑父免礼,这实在是折煞李贞了,说来该是李贞向你你们行礼才是,哪里能让你们如此客气?”李贞连忙将他和长信县主扶起来,这一礼他可当不得啊,长信县主是李世民的堂妹,按照辈分,李贞是要喊姑姑的,李明昌迎娶了长信县主,那自然就是他的姑父了,是李贞的长辈,哪有长辈向晚辈行礼的道理?如果今天这事传出去,只怕李贞又要面对那些老学究,卫道士们的口诛笔伐了。

    “多谢殿下。”李明昌也没有客气,顺势便站了起来。

    李贞这才有功夫打量李明昌。

    但是李明昌给他的感觉却有点……怎么说呢?

    李贞觉得很失望。

    在他的印象中,李明昌作为一代猛将,就算不是膀大腰圆,也至少应该像是秦琼那样,精气神充盈才是。

    然而现在的李明昌带给李贞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一般。

    要知道现在的李明昌有不过才四十多岁,但满头的头发已经不见了一点青丝,满脸的皱纹能夹死蚊子,双目浑浊,整个人坐在那里,显得暮气沉沉的,没有一点为将者的风采。

    不过,李贞想了想,估计李明昌之所以变成这样,应该也是因为李世民逼的,相反,如果他不是这样,那绝对是死路一条——李世民绝对不会容许一个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敌人存在的,哪怕这个人是他的救命恩人也不行。

    “姑父此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这……”李明昌有些难以启齿。

    “此处都是自己人,姑父但讲无妨。”李贞见状安慰道。

    “好吧,其实……”

    (本章完)

第689章 皇宫秘话(二合一)() 
    第五十六章皇宫秘话(二合一)

    “姑姑慢走,姑父慢走。”

    满脸笑容的送走长信侯夫妇,李贞的笑容却并没有收起来——反而越发的灿烂,献俘大典就要开始了,一些牛鬼蛇神也都跳出来了,事情真是越来越好玩了啊……有意思,真是有意思啊。

    “殿下。”小福子走了进来:“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和皇后娘娘想邢王殿下和寿阳公主了。”

    “我知道了,你让他们回去吧,我一会儿亲自将孩子送过去。”李贞面无表情的说道,李世民当然不只是想念孩子那么简单,很明显,长信侯拜访,让李世民心中起了疑心,是让自己过去给他一个解释啊。

    “是。”

    小福子退下,武媚娘却走了出来:“殿下,是不是有什么情况?怎么长信侯刚走,父皇他就宣你进宫了?”

    “没关系的,这一次进宫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李贞宽慰道——确切的说,这并不是宽慰,因为这一次他进宫,真的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李贞,对于李世民甚至对于大唐来说,都不是坏事,就是不知道对于长信侯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皇宫,李世民正抱着李昭逗弄,至于李晃则被送到了后宫,由燕妃在看着——说来也奇怪,明明李晃才是李贞的儿子,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就是李贞的继承人了。然而偏偏李世民并不觉得有多稀奇,反倒是对于李昭尤为喜欢,当初回京那一日,李贞和武媚娘带着孩子进宫之后,李世民当时就赏赐了一大堆东西,根据事后李贞的统计,李昭从李世民这里得到的赏赐几乎是李晃的一倍还要多——当然了,李晃也并没有吃亏,因为燕妃明显更喜欢李晃,就连赏赐都是偏向李晃的,姐弟两人两相抵消,谁也不比谁更多。

    “……事情就是这样了。”李世民在和李昭玩,李贞却在下面汇报着这一次的情况。

    “……”李世民正在给李昭喂牛奶(不要问我牛奶是哪里来的)的手一顿,差一点呛到李昭,吓得李世民连忙回过神来,等将所有牛奶都喂完,这才抱着李昭,一边哼曲一边道:“也就是说,如今我们的敌人不光是有前隋余孽,还有息王的后人?”

    “应该就是这样没错了。”

    李世民点点头,没有表态,而是问道:“你觉得李明昌的话,有几分是真实的?”

    “至少有九成。”李贞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这么多?看来你对他很有信心啊。”李世民诧异的看着李贞,皱眉问道:“你不要忘了,这个李明昌是息王的坚定拥护者,在朕没有继位之前,可是没少在他手上吃亏,有好几次都被他怼的下不来台来,这样的人物,你有什么理由说服朕,他的诚意高达九成?”

    “这点很简单,就算李明昌如何对息王忠心,但是息王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时间是一切的良药,就算他当年愿意为息王去死,但是过去了这么久的时间了,他自己也已经有了家小,心中有了牵挂,已经不可能为息王拼命了。

    第二点,父皇您对李明昌这些年的打压,也不是没有效果的,至少磨灭了他的斗志,或许在十年前,他心里还可能想着帮助息王后人,但是经过这十年的打压,他的豪气和胆魄早就被损耗殆尽,他已经没有胆子和我们作对了。

    第三点,大唐的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最近几年,内部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外部更是横扫强敌,连战连捷,如此种种,已经将父皇的威望推到了无可附加的境地,比之秦皇汉武也不差多少,甚至还要超出。李明昌是个聪明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是有反心,也绝对不敢表露出来的。”

    “哈哈哈,贞儿你太过奖了,父皇与秦皇汉武相比,还差了一点呢。”李贞的最后一句话可算是拍中了李世民的马屁了,在听到李贞将自己媲美秦皇汉武之后,李世民浑身舒坦,不光羞耻心还是让他谦虚了一番,但他说话的语气已经表明了他此时的心情,就差没有直接说‘来,继续拍,多拍一点父皇的马屁,父皇重重有赏’了。

    “……父皇你能注意一下重点行吗?”然而李贞哪里会遂了他的意,翻了翻白眼,无语的提醒了李世民一句:“咱们现在可是在商量正事呢,谁说你的功绩了?”

    “额……对对,在商量正事呢。”正在兴头上,却被人泼了一碰冷水,李世民心里相当之不爽,不过李贞既然提醒他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顺着李贞是话道:“不过这些都是你一个人的臆测,并不能作为证据,现在朕要的是真凭实据。”

    “哪来的真凭实据?”李贞的白眼翻的更重了:“要是有真凭实据,儿臣又何必做出这些推测?”

    “那你的意思是,这个李明昌提供的情报是真的了?”

    “儿臣可没有这么说过。”李贞断然否认,这话他可真的没有说过。

    李世民大为奇怪:“那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之前不是说,李明昌的话有九成可能性是可信吗?”

    “但是儿臣的意思是,李明昌的态度是可以相信的,他对父皇的诚意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他提供的情报,能有三成是真的就顶天了。”李贞道:“息王后人也不是笨蛋,他们要是这么容易相信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会隐藏这么长时间而不为咱们所察觉?儿臣估计,这一次息王后人提供情报,应该就是为了试探李明昌的,看看他堪不堪大用而已——事实证明,这个李明昌明显是更偏向朝廷这边的。”

    “那李明昌岂不是很危险?”

    “父皇,您就别拿这种白痴问题考校儿臣了。”李贞一点都不客气的拆穿了李世民的心思,说道:“这样的问题您真的想不明白吗?息王后人现在最主要的是什么?不是颠覆朝廷,而是隐藏起来,慢慢发展势力,之前儿臣与他们有过一次交手,已经破坏了他们几十年的布局,将他们的力量已经逼走南洋,损失惨重,这时候他们最主要的是休养生息,又怎么可能再做无用功?

    杀了一个李明昌又能如何?最多有只是出一口气而已,但是死了一位侯爷,再加上咱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朝廷这边却是要彻查的。到时候他们面临整个长安城的大搜捕,你觉得他们能躲到什么地方去?与其杀了李明昌泄愤,倒不如趁着这个时间更多的转移生力军更好一点。”

    “也是。”李世民颔首道,又看了眼李贞:“贞儿,你比朕想像中的更要顾全大局,这很好,父皇很欣慰。”

    “父皇过奖了。”这回反倒是轮到李贞谦虚了:“和父皇相比,儿臣还欠缺很多,还有很多需要向您学习的地方。”

    “呵呵,咱们之间就别说这些场面话了。”李世民将李昭递给等候在旁边的奶娘,挥挥手让他们下去。

    李贞知道李世民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便也神色一凌:“父皇,有什么事情吗?”

    “你……”李世民欲言又止,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你真的见过息王的后人?”

    李贞点头道:“这点儿臣很确信,我们真的打过照面,当时儿臣差一点就被他烧死在山上了,这件事父皇您应该是知道的。儿臣在皇爷爷那里见过息王的画像,说起来那个洛克和息王真的很像,当时儿臣就觉得他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为此儿臣可是苦恼了很久的。”

    所谓的息王后人,自然就是隐太子李建成流落民间的孩子,也就是去年在林邑的时候,差点将李贞烧死在山上的那个洛克。

    原本李贞并没有将他和息王联系在一起,但是就在今天,长信侯来拜访他,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李贞回到长安后没多久,洛克就找上了长信侯的府邸,表露了身份,告诉长信侯说他们准备在即将召开的献俘大典上搞一次破坏,让李世民丢尽脸面,希望能得到李明昌的帮助,但是李明昌回头就将事情告诉了李贞,再然后就是现在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贞并没有将这个人和之前的那个洛克联系在一起,但是后来却想起一件事情来,那就是他当时在看到洛克的时候,总觉得那个洛克非常眼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他一样。但是怎么想,就是想不起来。

    然而在走进皇宫的时候,李贞终于想起来了,他的确没有见过洛克,但是他见过李建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意难忘李贞出生的时候,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李建成早就被埋起来了。

    不过他的确对李建成有印象,因为当年李贞跟在李渊身边的时候,见过李建成的画像,而且就被李渊明目张胆的挂在他卧室的墙上,这也算是对于李世民弑兄逼父行为的一种无声的抗议。

    这也是李世民不经常去探望李渊的原因之一——本来嘛,这件事本来就是他理亏,现在一去李渊那里,就要面对息王李建成,原本就心虚的内心,自然就更加的虚了,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怎么去了,就算是去,也都是在外间坐坐,里间是怎么也不会去的。

    李世民点点头,认可了李贞的话:“这样啊,这就对了,他的本名应该叫做李承克,母亲应该是息王身边的洛淑媛,当年洛淑媛被息王赶出太东宫,父皇还觉得奇怪,现在想来,洛淑媛应该就是当年怀了孩子,被息王送走,作为后路所用吧。”

    得知了李承克,也就是洛克的身份,李世民的情绪更加低落了:“你觉得父皇现在补偿这孩子,他会不会接受?”

    “父皇,您就别天真了,除非你将皇位传给他,否则他又怎么可能会甘心?何况,就算是您将皇位给他,我们一家有活不了多久的。”李贞摇了摇头,有些理解李世民的心情,毕竟他当年与李建成相争纯粹是迫不得已,因为无论当时他们两个谁上位,都不会容许另一个人活着,不争就是死,只能破釜沉舟拼一把了。

    虽然最后李世民赢了,但他对此非常的后悔,早年间更是因此屡屡做噩梦,须得有秦琼和尉迟恭两人看门才能睡得着。

    现在情况不同了,李世民已经将江山坐稳了,没有人能对他的皇位产生威胁,因此李世民就不愿意再看到兄弟相争,亲人沥血,希望能和平解决此事。

    但是李贞知道,李世民这个想法注定是不可能的——李世民想息事宁人,但和和李世民有杀父之仇的洛克可没有这个想法,他如果归降大唐,那也就意味着他这十几年来的付出都将白费,十几年的心血也都将为别人做嫁衣,这如何能让他甘心?

    何况,他经营了这么多年,麾下豪杰无数,这些人都是对大唐有深深的敌意的,就算洛克想要归唐,这些人恐怕也不会同意的。

    “也对,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些事情就让你们自己去做主吧,朕不管了。”今天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特别的颓废,以至于竟然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末了,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自己语气的不妥,李世民强振精神到:“不过朕希望贞儿你答应父皇一件事。”

    “但凭父皇吩咐。”

    “朕希望将来你捉到洛克之后,不要杀了他,给他留一条活路。”又叹了一口气。李世民继续道:“当年有是父皇年轻气盛,没有给息王留下一个后人,每每想起都觉得后悔不已,现在好了,没想到息王在民间竟然还有后代遗存,朕不希望他死去。”

    “这个好办。”李贞笑道:“如果儿臣真的能活捉他,便将他流放到某一个荒岛上,不要他的姓名也就是了。”

    “如此甚好。”得到了李贞的承诺,李世民也很满意,脸上的阴郁也终于散去,可见之前他心中的愧疚是真的。

    (本章完)

第690章 做好准备吧() 
    第五十七章做好准备吧

    “如果父皇没有别的事情的话,儿臣就告退了。”又站了一会儿,李贞见李世民并没有开口的意思,便主动提出来到。

    “等一下。”李世民出声叫住了李贞。

    “父皇还有何吩咐?”

    李世民看了看李贞,想了想道:“再有一个月,献俘大典就要开始了,献俘大典之后就是你母妃的册封仪式,再之后……诏书过两天就会下达,你,也提前做好准备吧……”

    “……是,多谢父皇给儿臣这个机会。”李贞一怔,继而大喜,虽然李世民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先是献俘大典,后是封后仪式……

    在重要性上能和这两件事相比的事情不多,而和李贞有关系的有只有一个……

    那就是——册立太子。

    自从李承乾被废黜之后,太子之位一直空悬。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空悬着的太子之位费李贞莫属,但是李世民一直没有表态,因此这种事情一直都是在私底下说说,还没有人敢在公共场合说的。

    但是现在李世民终于表态了。

    李贞就是下一任太子。

    已经板上钉钉。

    只要燕妃的封后大典一过,李贞的身份由庶子变成嫡子,那被册立为太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李贞将会成为贞观朝的第二任太子,而且很有可能也是最后一任太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

    苦心孤诣布局十多年,眼下终于要收货第一个战果了,即便以李贞的稳重,有不由有些失态。

    “不用谢朕,这本就是你应得的,如果不是你自己够努力,朕又怎么可能会将这个重任交给你?”李世民仿佛放下了心事,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容:“贞儿,父皇希望你能记住,太子和越王是不同的,身为王爷,你可以放浪形骸,无所顾忌,但是太子是一国储君,是天下表率……朕知道你不拘礼节,甚至对于周礼非常厌恶,但是朕还是希望你以后收敛一点,不要太过分了。”

    “冤枉啊,儿臣何时过分了?”李贞听到这话,心中委屈不已:“儿臣的确不喜欢儒家那一套,但儿臣可是从来就没有做过不遵守礼节的事情,这是谁传的谣言啊?父皇您告诉儿臣,儿臣要找他好好的说道说道。”

    “这个就算了吧,是谁说的并不重要。”李世民额头上滴下大大的一滴汗:“但是父皇希望你能记住,不管你以前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父皇都希望你能注意一下,身份不同,责任不同,关注你的人同样不同。

    以前你只是一个亲王,只有少部分人会将目光放在你身上,可一旦你的身份改变,那将会有无数人都开始关注你,只要你敢露出一点瑕疵,他们就会如同看见了肉的苍蝇一样,飞扑上去,不给你找点麻烦誓不罢休——当年父皇就是这么过来的,你要引以为戒啊。”

    李贞笑道:“这点还请父皇放心就是,儿臣不是那种得志便忘形的人,至少在没有实现儿臣的报复之前,儿臣是不会贪图享乐的,只要儿臣自己行的正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