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贞笑道:“这点还请父皇放心就是,儿臣不是那种得志便忘形的人,至少在没有实现儿臣的报复之前,儿臣是不会贪图享乐的,只要儿臣自己行的正坐得端,还怕别人找儿臣的麻烦吗?”

    “那就好。”李世民并没有问李贞的报复是什么,但是猜也能猜得出来——要知道,即便是横扫南洋,都没有让李贞满足,那可以想象,他的野心究竟有多大,说不定将整个亚洲都统一起来,应该也只是能让李贞稍微舒展一下自己的野心也说不定。

    “行了,朕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了,去见你母妃去吧。”说完这些,李世民开始赶人了。

    “是,儿臣告退。”

    后宫,立政殿。

    这里原本是长孙皇后的住所,自从几年前长孙皇后薨逝之后,这里就空了起来。

    不过自从燕妃被册封为后之后,尽管册封大典还没有举行,但是诏书以及下达,燕妃已经是李世民合法的皇后,所以在半年前就有住在了这里。

    “儿臣见过母……后。”李贞有些不习惯,毕竟叫了十几年的母妃了,现在要改称呼,一时间有有些难以适应。

    “贞儿来了,快过来。”燕妃正坐在摇篮旁边,哼着摇篮曲,看样子是在哄李晃入睡,见到李贞,连忙招手让他过来:“什么母后不母后的?咱们娘俩还在乎这个吗?贞儿你以前叫什么现在就叫什么,母妃不在乎的。”

    “是,母妃。”李贞立刻顺着她的意思改口,他自己也觉得叫母后未免有些太生分,因为在燕妃之前,这个称呼是叫长孙的。

    “对了,还没有恭喜母妃更进一步,荣升皇后呢。”

    “嗨,这些客套话就不要说了,母妃早就听腻了。”燕妃笑着摆摆手:“说点正事吧,你父皇有没有给你准信?”

    李贞自然知道她问的什么,承认道:“已经说了,就在母妃您的封后大典之后。”

    果然,听到李贞这么说,燕妃顿时喜笑颜开:“母妃就说嘛,这天下除了你,也没有人能担得起太子这个位置了。”

    燕妃虽然与世无争,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机会出现在她面前,她也不会去争。

    现在的情况就是,在李世民所有的儿子中,李贞的才能是最出众的,只是之前太子李承乾还在,虽然表现的越发不堪,但是毕竟有大义的名分在,李贞表现的越是优秀,燕妃心里就越是担心。

    因为一旦最终成功上位的是李承乾,以他和李贞的关系,必然容不下李贞的存在,更遑论李贞的才能,无论是哪一位帝王都是不能容许的,历史上累死的事情层出不穷。

    那么面对李承乾的威胁,李贞想要活命,就只有反抗一条路——尽管李贞赢下这场战争的的可能性很高,但是燕妃怎么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背上一个和自己丈夫一样的骂名。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燕妃暗地里为李贞的前途担忧的时候,李承乾这边却出了问题——因为出言不逊,排挤兄弟,这等行为触犯了李世民的禁忌,直接一纸诏令,将李承乾罢黜。

    燕妃的担忧尽去——就像她说的那样,满朝皇子中,除了李贞,还有谁有资格当太子?

    “母妃过奖了。”

    “……”

    (本章完)

第691章 众皇子前来拜访() 
    第五十八章众皇子前来拜访

    又和燕妃说了一会儿话,李贞便告辞离开了立政殿——他虽然人不在岭南,但是每日的工作量一点都没有降低多少,依然有很多工作离不开他,需要他主持。

    不过与来的时候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回去,李贞是只身一人回去的,至于李昭和李晃两个萌娃,则被李世民和燕妃非常霸道的留了下来。

    李贞想要和他们理论,但是两人却非常蛮横的将李贞给赶了出去,而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理由——你们两个小夫妻懂什么照顾孩子啊?孩子交给我们照顾才是最好的,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更多的给我们生更多的孙子孙女,别的不用你们操心。

    李贞掩面遁逃……

    果然啊,这世上最不能讲道理的就是父母了。

    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和你来硬的,你和他们来硬的,那他们……额……他们会骂你不孝……

    总之,无论怎么和他们说,都是你没有道理……

    垂头丧气的回到王府,李贞却看到了一群意外的客人:“大兄三兄……九弟十弟……大家怎么来了?这可真是难得啊,大家好久都没有一起聚过了。”

    来的人赫然便是李贞的哥哥弟弟们,从李承乾到最小的李明,竟然都在前院等着他:“大家怎么不去客厅里坐着,怎么在这里等着我呢?还有,为什么媚娘没有在?这实在是太失礼了。”

    “八弟不用客气了,我们也是刚到,弟妹在后院陪着你的嫂嫂和弟妹们。”李承乾摆摆手:“我们今次来见八弟没有别的事情,只是十一弟他们想向八弟确认一件事情……”

    “此地人多嘴杂,这些事情一会儿再说。”李贞大概明白这些人来是什么意思了,招呼道:“不管怎么说,还是先进屋再说吧,你们有什么问题,我定然知无不言。”

    来到客厅,奉上香茶,李贞笑道:“说起来,咱们兄弟们可是许久都没有聚的这么全的了,可惜二兄十一弟和十二弟不在了,不然就更加完美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管怎说,这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既然大家来了,今天就别走了,今晚小弟亲自下厨,咱们好好的聚聚。”

    或许是因为李贞的原因吧,除了那因病早夭的三个人外,历史上那些该死的皇子,现在还都活蹦乱跳的都活着,就连一些混账毛病都没有出现——比如李佑和李愔,这两人应该是李世民儿子中最混账的两个了,但是因为李贞在暗中的引导,虽然性子还是那样,但是却很少祸害百姓了。而是更多的将祸害目标对准了世家贵族们,反倒是将封地内的世家给祸祸的不轻。这样一来,虽然同样有人告他们的状,但是在经过调查之后,李世民只是象征性的给出了一点惩罚罢了,但是在内心中不但没有讨厌他们,反而对于他们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连带着李愔和李佑在他寿宴上送了奇葩贺礼的事情,也只是轻轻的打了几个板子,并没有过多惩罚。

    “八哥,聚会的事情先不急,小弟今次来,就是想问一件事。”年龄最小,性子也是最急躁的李明跳了出来:“既然我们都一起来了,想来八哥您应该也知道我们拉的目的了,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八哥,听大兄他们说,你是准备重启分封制,将封地分封给我们兄弟们?这是真的吗?”

    “……”这话一出口,整个客厅之中为之一静,所有人都看向了李贞。

    立在周围伺候的人更是吓得满头大汗,貌似听到了不得了的东西啊,我们会不会被灭口啊?

    李贞眉头皱了皱,吩咐左右:“你们都出去吧,另外今天的话谁也不准外传,否则小心你们的脑袋。”

    “是。”仿佛背后有饿狼追逐一般,一个个都慌不择路的跑了出去,有几个人甚至为了争路,差点就撞到一起了,那狼狈的模样,让李贞无语——自己有这么可怕吗?

    “来人,派人守好这里,方圆十丈之内不许有人靠近,否则杀无赦。”

    “是。”暗地里传来一道沉闷的声音,短暂而又有力,之后再无声息。

    但是通过隐隐约约的脚步声,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已经被戒严了,接下来的谈话应该可以保障了。

    “好了,现在可以说了。”确认了谈话的保密性,李贞这才回过头来:“十四弟你真是的,这种事情是可以在人前说的吗?这幸亏我的王府都是自己人,不然非要传到外面去,指不定还要引起什么大混乱呢。”

    “就是啊十四弟,以后这种话题还是不要多说的好。”李承乾也道:“这话要是传到外面那些老薛就们耳朵中,还不知道他们要说些什么呢。”

    李佑也哼哼道:“尤其是让父皇知道了,说不定就要有别的想法了,到时候我们可能连这么一点封地都没有了。”

    “闭嘴。”李恪斥道:“哪有这么编排父皇的?以后这样的话都给我少说一点,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好了好了,三哥你也别跟他们计较了。”李泰装作老好人的模样,帮大家求情:“大家都是等的太心急了,只要从八弟这里得到准信,心中的急切自然就能平息下来——你说是吧?八弟?”

    “好了,大家都闭嘴吧,都听我说。”李贞制止了众人的争吵,道:“我知道你们来都是什么目的,那我也明确的告诉你们吧,只要我能……那什么,封地自然少不了你们的,这点我可以在这里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还不相信,咱们可以立字据——其实就连字据都没有必要,这个世界太大了,如果全部打下来的话,光靠朝廷根本就统治不过来,所以分封制是必须的。”

    “呼。”得到了李贞的保证,众人终于放了心,仔细一想有的确就如李贞说的那样,世界太大了,统治不过来的,想要保证占领地的稳定,分封制势在必行,这点想想都能明白。

    (本章完)

第692章 分封() 
    第五十九章分封

    “字据的话倒是不必了,我们还是很相信八哥你的节操的,不过八哥,听大兄说,你可以任由我们挑选封地?”李福问道,他的问题也是李慎等人最想要知道的,虽然已经从李承乾哪里得到了答案,但是毕竟没有得到李贞的亲自承认,心中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条件太好了,如果自己挑选某些肥沃之地,难道李贞还会答应吗?

    “我的确这么说过,但是我也说过,你们可以自己选择领地,但是答应不答应在我。”李贞纠正道:“毕竟有的地方战略价值太高,这些地方对于大唐来说太重要了,我又怎么可能会放心的交到别人手里?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更放心一点。不过如果我否决之后,你们可以重新挑选,一直到我可以承认为止。”

    “这样,也不错了。”李贞说的话虽然难听,但是大家出乎意料的都能接受,也没有说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反叛,这些地方放在我手里和放在朝廷手里是一样的话来——拜托,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这么幼稚的话就不要说出来丢人现眼了。

    的确,你自己可能会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儿子孙子们还认这个朝廷吗?万一他心血来潮想要独立——要知道他占据的可是战略要地啊,一般这样的地方都关系着周边一大片地方的安稳的,独立失败了也就罢了,但是万一要是成功了,大唐可就要失去一大片土地的统治权了啊。

    所以这些客套话就不用多说了,说出来只会拉低你在大家眼中的智商而已。

    李福又问道:“那八哥,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封国是可以传给子孙的吗?”

    “当然可以,但是前提是你们必须承认大唐宗主国的地位,否则的话……”李贞的眼神一竖,扫视一圈:“可别怪我这个做兄弟的不讲情面。”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李福被李贞的眼神吓到了,擦着冷汗连连点头。

    “这么说来的话,大兄你的封地已经打下来了?”李愔忽然满是嫉妒的说道:“整整四分之一的天竺啊,八弟你未免也太大方了一点吧?现在只是第一代而已,你出手这么大方,那以后我们的后代出生,岂不是也要分封这么大的地方?这天下的土地就这么大,总有分封完的一天,到时候你让我们的后人怎么办?”

    虽然李愔话里充满了嫉妒,但他的真正意思其实是在提醒李贞——你现在出手太大方了,给后人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你让后人怎么做?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李愔并不是笨蛋,甚至他还很聪明,只是以前没有将聪明用在正地上而已,相信以后等他有了封地,应该会改变一点性子的。

    “这有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天竺这地方,穷乡僻壤的,如果不给大一点,大兄也未必肯去啊。”李贞感激的看了李愔一眼,但是其实关于这一点早就有了想法了,那就是——推恩令。

    没错,虽然现在连分封的事情都还只是空中楼阁,但是李贞就已经想到了限制这些封国的方法,那就是推恩令,这可是当年汉武帝的绝招,正是靠着这一招,成功的将各大诸侯国给分割成了小国家,诸侯的威胁便自动消除了,这也是李贞稍有的能看得上汉武帝的施政方针之一。

    而且这一招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就算是诸侯们能看破想要拒绝都不行。

    这些大人物们高高在上,哪一个没有几个儿子?

    少的三五个,多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中山靖王刘胜,号称华夏第一大种马,光是儿子就有一百多个,女儿更是不计其数,大耳朵备备之所以选择刘胜当祖先,应该也是这个原因——儿子太多了,连刘胜自己都记不清楚,宗正就更记不清楚了。咳咳,至于大耳朵备备是谁,大家自己去想吧)。

    这么多儿子,要是换做之前立嫡立长制的话,倒也没有人说什么。

    但是现在朝廷要颁布推恩令,要让所有的儿子都有封地。

    那些庶子们会不心动?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这时候拒绝推恩令。

    你觉得你的庶子们会满意?

    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那就是在和自己除了嫡长子之外的所有儿子作对。

    恐怕还不等朝廷大军过来讨伐你,你的儿子就会首先动手了吧?

    这就是推恩令的可怕之处,如果当初周天子会这一招的话,又哪里会有东周的四百年混战?只怕所有的诸侯国都老老实实的臣服在大周天子的旗帜之下吧?周朝的气运或许再能延续个几百年也不一定。

    只是自从汉代之后,历代便彻底取缔了封国制度,推恩令自然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现在李贞要重启分封制,那这一招就又可以散发出灿烂的光芒了。

    也就是说,李贞从最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封地只有这么一点,哪怕你们生一百个孩子,你们的封地也不会增加的,在内部你们哪怕将封地分成一千份呢,外部的土地依旧是大唐的,绝对不会给你增加一寸——从最开始就限制住了后人乱分封地的糊涂举动。

    “瞧八弟你这话说的,以我现在的情况,能活着就不错了,哪里又能奢望别的?八弟你能给我个封地,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又怎么会嫌弃?”李承乾可不知道李贞此刻内心的想法,他现在是满脸的苦意,就像他说的那样,以他现在的情况,有块地盘就不错了,又哪里还有挑挑拣拣的资格?

    “这些话以后就别说了。”李贞摆摆手:“不管怎么说,大兄你的封地我已经帮你打下了。只要等……那什时机一到,我自然会履行我的诺言。不过在这之前,我会奏请父皇将天竺划分成几个行政区,到时候我会推荐你去当戒日行政区当行政总督,掌管行政区内的一切军政大权,一旦时机一到,你自然可以顺利接手封国。”

    “这样再好不过,那就多谢八弟了。”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不管李贞究竟在打什么打算,但是他这一刻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李贞不在意道:“都是自家兄弟,我一般都是能帮就帮的,大兄别客气。”

    (本章完)

第693章 大唐行政新规划() 
    第六十章大唐行政新规划

    “话说,八哥,那个行政区是什么?我刚才听见你说大兄是行政区总督?咱们大唐好像没有这个行政单位吧?”李明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非常好奇的问道。

    “就是类似于河南道河北道这一级的行政单位,不过比道不同的是,这个行政区是有长官的,名字叫做总督——你们将他当成都护府就可以了,但是在细节上又和都护府有些差距,比都护府更加自由一点,行政总督不但掌控军事,更可以掌管政治民生经济等等。”李贞解释道。

    道是大唐的最高级别行政单位,但是在初唐和盛唐时期,道只是一个行政区划名词,平常时候是不会设立最高行政长官的。至于行军大总管,首先这是军职,只管打仗,不管民生,其次这算是一个临时职位,只有在战时才会设立——刘弘基这个算是例外,当时他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来帮李贞镇场子的,负责震慑岭南的各大势力的,后来才因为打仗被李贞调到南洋去了。

    所以其实大唐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刺史,但是大唐有三百多个州,就已经是大唐朝廷的管理极限了,现在李贞又给大唐增加了三百多个州(中南半岛加上南亚次大陆再挂一个吕宋群岛,将这些地方划三百个州完全不成问题),而且随着大唐的征服脚步的扩张,还有更多的领土会被并入大唐的统治范围之内。

    因此光是只有州一级行政单位的话,已经远远超出大唐的治理极限之外了,大唐必须在州之上再设立一个更高级的行政单位。

    原本道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道的管理范围太大了——大唐就算不算突厥和吐蕃这些近些年占领的土地,面积也至少有几百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方,却只是分为十个区域,一个道要平均管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麾下掌管几百万的人口啊。如果给这些道加上行政长官,那道的长官得有多大的权利?

    要知道这时候可不比后世,后世通讯条件发达,全华夏哪里出现问题,最多几分钟就能传到中央去,但这时候就算是有马路,即便最近的河南道发生的事情,传到长安也至少需要好几天,别的地方就更不用多说。

    这万一哪一个道叛变了,恐怕这边朝廷都还没有反应过来,那边都已经独立了也不一定,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麻烦?征讨逆贼又要多少给百姓带来多大的伤害?

    何况此时的大唐领土面积比后世的华夏可要大多了,根据李贞的估算,如果加上吐蕃和突厥,以及南洋和天竺,还有高句丽等等这些刚刚打下来的土地,面积绝对已经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了,就算比之元朝最鼎盛时期的面积,也要多出来很多,估计已经接近两千万平方公里了都,如果将整个天竺都拿下来,那大唐面积妥妥的绝对能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