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钱,也不能让那些商人们坏了自己的计划。

    “这就好办了。”冯智宝松了口气,只要李贞愿意赔偿,那他就有把握让那些商人们同意市舶司的规划。他同样是商人出身,太知道商人们的秉性了,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商人都是胆大包天之辈,但那是在没有官府的情况下,如果面对官府,他们依旧是小喽啰。

    说这十来年间朝廷对于商人阶层有所扶持,商人地位大大提高,但是那些从旧时代过来的商人们并没有放弃心中的芥蒂,依旧是活的小心翼翼说到底他们毕竟接受了上千年的不公平对待,战战兢兢的活了上千年,对于朝廷的畏惧之心又岂是短短十年的扶持政策所能抹平的?

    所以以商人们对朝廷的畏惧,如果朝廷只是单纯的下禁令不准他们出海,或许还会引起他们的反对,但是现在朝廷已经答应赔偿了,他们又哪里有反对的道理?他们又岂敢有反对的余地?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记住,宰他们可以,但是别太过分,更不能引起他们的反感。”

    “是,属下明白。”冯智宝连声道。

    “去吧。”

    “是,属下告退。”

    “另外”就在冯智宝走到门口的时候,李贞突然又开口了。

    冯智宝立刻转身:“殿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咚咚咚”手指不停的敲打着桌子,却但是这咚咚声却仿佛是敲打在冯智宝的心中,让他有些提心吊胆不知道这位英明神武的殿下,又有什么任务要交给自己了。

    “你罢了。”李贞叹了一口气:“你这段时间在市舶司做的很不错。”

    “多谢殿下夸奖。”心中徒然的就升起了一股狂喜,到了这时候,冯智宝要是不知道李贞接下来要说什么的话,那他可就真的成白痴了。

    “不,这不算是夸奖,你做的确实很不错。”李贞摇摇头:“正好,大唐已经准备新一轮的征战了,房遗爱短时间内是不去市舶司了,所以本宫想将市舶司彻底交到你手中,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第一百四十七章刘仁轨的怨念() 
第一百四十七章刘仁轨的怨念

    “多谢殿下,属下愿意为殿下效死。”冯智宝毫不犹豫的跪下,接过了这个重任,他没有拒绝,因为他知道,自家这位殿下并不喜欢这些虚的,愿意是愿意,不愿意是不愿意,那些客套的话不用说了否则冯智宝不敢保证,万一自己推辞之后,李贞会不会顺势收回自己的命令,然后再给自己头放一个婆婆。

    “那好,以后要尽心尽力,不要让本宫失望,不然本宫可不会手下留情。”

    自古市舶司是贪污重地,每天来来往往那么多船,每艘船都要交数额不菲的巨税,这可是一笔大数目,如果将市舶司的潜力彻底发展起来,光是一个越州市舶司,一年收来的税额,也足以抵得好几个州的赋税了。

    这么大一笔数目的钱,除了那些真正的淡泊名利之人外,估计没有人不会心动的,李贞也不知道冯智宝能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心,所以提前将丑话说在了前面,如果冯智宝敢有一点渎职,李贞不吝举起自己的屠刀。

    “属下绝不辜负殿下厚望,否则不待殿下动手,属下自己会提头来见殿下。”说实话,冯智宝还真的没有对市舶司打过主意,他真要是想赚钱,哪里还会当官?直接从商不得了?以他的才能,不出几年,完全可以再挣一份不下于一年前的家业出来这可贪污来钱要快的多啊,而且还更安全,何必去贪污市舶司的那点钱呢?

    他既然将自己的全部家产献给李贞,自然是已经放弃了继续做商人的打算,而是想要在官场拼搏一番。如今好不容易坐了越州市舶使的位置,眼看着平步青云在眼前,他哪里会做自毁前程的事情出来?

    “行了,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殿下,将市舶司交给他,真的没问题吗?”冯智宝离去,一直在旁边看着没有出声的刘仁轨终于忍不住了,他从事的是海的生意,也是经常与市舶司打交道的,所以他很明白如今的市舶司有多赚钱。

    而且更重要的是,市舶司如今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一旦大航海时代开幕,那每天在这里停靠的商船数量将会是现在的十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还要多……这绝对是一个大金矿啊,和这个金矿相起来,银岛算得了什么?吕宋群岛又算什么东西?这才是永远挖不完的金矿啊。

    但是,而今李贞竟然将这么大的一个金矿放到了冯智宝的手一个刚刚投靠了李贞不到两年的新人,这个决定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这可是市舶司啊,一旦冯智宝想要从这里打主意,那大唐损失的可不是一丁半点了啊。

    “没关系,冯智宝还是很值得信任的。”李贞摇摇头没有说什么,经过一年多的观察,李贞已经很确定了,冯智宝的确是真心实意的来投靠自己的,而不是某一个势力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暗子,基本值得信赖。

    而且他这一年来他在市舶司做的确实很不错,将原本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市舶司打理成了如今这般繁华的样子,也算是功不可没。

    虽然市舶司的繁华与航海时代的揭幕有关系,但是冯智宝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却没有出过一点错误而对于市舶司这样的部门来说,没有过错,是最大的功劳。

    何况冯智宝这一年来做的确实不错,不给他一点奖励实在是说不过去。

    “您不担心他出问题?”

    “能出什么问题?”李贞反问道:“他只是一个市舶使而已,除了每天面对金山一般的收入,他还能有什么作用?”

    当然,事情没有李贞说的那么简单,市舶司这么重要的部门,他的作用当然不只是收收税那么简单,在这里,是可以搜集到很多绝密的情报的好像当时银岛的银矿运回来之后,如果这件事交给冯智宝运作,他绝对可以将这件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到时候除了有数的几个人之外,绝对不会有人知道银岛的消息。只是李贞将银矿采回来并不是为了保密,相反他是故意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的,因此才没有用到冯智宝。

    所以说市舶司的作用非常重要,冯智宝这个市舶使的职位更加重要,不过李贞既然敢将范镇鹰放到这个位置,自然是有他的手段的他麾下的情报组织,可不是吃素的啊,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将冯智宝一天一共吃了几口饭都给调查清楚。

    只是这种事情不好跟别人说,因此李贞才没有告诉刘仁轨罢了。

    “对了,冯智宝的事情完了,咱们继续说你的事情吧。”李贞不愿意在这种事情多说,将话题转移到了刘仁轨身,其实刚才是刘仁轨先来的,只是后来冯智宝汇报的事情和刘仁轨有关系,这才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而是将话题着重到了冯智宝身,现在冯智宝的问题解决了,自然要开始商量刘仁轨的事情了。

    “是,殿下,您这么做不厚道啊。”刘仁轨一听,开始诉苦了:“你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出海,这点属下举双手双脚支持,但是你为什么要把我们的船卖出去呢?

    这我还怎么出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了船,属下还怎么出海啊?属下可是还想着沿着吕宋海域往南看看呢,看看殿下您的口的婆罗洲和k岛苏拉威西岛,外形状很像一个英字母k,历史尽可能的不要出现真实地名了是什么样子呢。你倒好,不但将我们现有的船卖出去了,连还在船坞建造的船都给高价让出去了……咱们没有了船,怎么出海啊?

    不能出海,我这个舰队领袖还有什么作用啊?殿下你今天得给我一个交代,不然属下可不会轻易罢休。”

    刘仁轨来是一通狂喷,满满的怨念啊你这连我吃饭的家伙儿都给卖了,你不准备过日子了吗?

第一百四十八章 哪里来的船?() 
第一百四十八章哪里来的船?

    “怎么会没有船呢?”李贞挑了挑眉毛,故意的问道:“越州舰队那么多船,不都一个都没有卖吗?”

    “殿下,你应该知道属下说的不是这个,商船啊,属下说的是商船啊。战舰的确是好东西,但是我出海总不能开几十艘战舰出海做生意吧?那能拉多少货物啊?”刘仁轨更纠结了,作为李贞麾下少有的老年人,他从来都没有这么失态过,但是今天他实在是忍受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如果不是知道得罪老板很可能会被穿小鞋的话,此时的他真的很想掀桌子啊。

    李贞作恍然大悟状:“商船啊……用不了商船了,以后你主要率领舰队可以了,以后越州舰队不需要再做生意了,只需要保护住大唐沿海可以了,大航海我已经开了一个头,那些商人们自然会帮助我撕开一条大口子的。”

    “……”还真要这样啊?

    “……殿下,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你的演技非常的差吗?”无语的看着李贞,刘仁轨毫不留情的揭露了李贞拙劣的演技:“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您给一个准话吧,属下都快要急死了,您别逗我了,这样真的很好玩吗?”

    “额……我的演技很差吗?”李贞明显没有抓住话题的重点,只是在纠结于自己演技太差。

    “殿下……不是一般的差啊。”刘仁轨实力吐槽道:“属下真的要生气了,您别逗属下了。”

    “好吧好吧,我说是了。”李贞见刘仁轨真的要生气了,连忙告饶:“你猜的没错,我的确是早有准备……不过我前面一句话也没有说错,越州舰队短时间内不会参与航路探索运动了,天竺战事马要展开了,我需要越州舰队开到天竺大陆南端,在关键时刻给以遮娄其为首的南天竺联军以痛击这一战,当做越州舰队的扬名之战吧。”

    “是,属下明白了。”刘仁轨这才明白李贞的打算,的确遮娄其毕竟是结合了半个天竺大陆的力量来对抗大唐的,虽然大唐的准备更加充分,但是毕竟是在异地作战,变数实在是太多,打败仗基本不可能,但是在某些方面会吃亏是肯定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越州舰队突然出现在南天竺联军的背后狠狠的捅一刀的话,肯定会造成联军混乱,说不定能一战而定乾坤算做不到这一点,舰队也完全可以仿照登州舰队那样,直接运兵到敌人的大后方一举刺要害,同样可以做到一击毙命。

    “属下明白该怎么做了。”刘仁轨同样非常激动,说到底刘仁轨毕竟是海军天才,虽然他的确很喜欢带着自己的船队在海自由自在的航行,但是他更想的是建功立业,何况在漫无目的的大海航行,哪里有真刀真枪的战争来的过瘾?他当然是要选择战争了。

    不过……

    “可是殿下,算是参加战争,我们也需要不少的运输船吧。”刘仁轨又想到了这一点,说到底战舰的威力固然强大,但是战舰却不能开到陆地去,想要真正的占领一块地盘,还是需要陆军来完成,战舰的作用最多也是在近海使用火力压制敌人罢了。

    可是运送陆军,同样是需要运输船的,可是现在李贞已经将所有的货船都卖了出去,刘仁轨拿什么运兵?

    难道要靠战舰吗?

    这又能运送多少人?

    这不扯淡吗?

    “放心吧,你何时见过本宫做过那杀鸡取卵的事情?”看着刘仁轨纠结的样子,李贞轻笑道:“新船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不光是舰队的货船,本王还准备组建一支新船队,继续探索未知海域当然,这一次的船队船长不能是你了。”

    对于自己不能继续领导船队,刘仁轨倒是不在意,相于这个,他更在乎的是另一个问题:“咱们哪来的这么多船?”

    这是他此刻最大的疑问,李贞名下一共有三个大型造船厂:登州造船厂、越州造船厂以及泉州造船厂。

    这三个造船厂都有单独制造大型船只的能力,而且刘仁轨相信,这三个船厂的船坞肯定都摆满了订单。

    但是问题是这些订单都让冯智宝以十倍的价格转让给那些疯狂的商人们了,虽然李贞麾下还有一些小型造船厂,但是这样的船厂是没有制造大型舰船的能力的,算勉强能造出来,速度肯定也不会太快那么问题来了,李贞的船是哪里来的?

    “本宫自然有自己的渠道,不过暂时不能和你说,等以后你知道了。”李贞才不会说呢,这可是他最大的秘密之一了,他在暗可是有一个丝毫不下于三大造船厂的船厂的,而且这个船厂建造的更加早,规模更大,全军事化管理,里面的工匠都是签署了终身保密制度,没有允许终身不许离开船厂半步说白了这是一群有技术的奴隶,是李贞这些年通过各种渠道搜刮而来的。

    至于船厂的位置,则位于这个时代谁也不会注意的地方海参崴,在后世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符拉迪沃斯托克。

    当然,那都是后世的名字了,此时的俄罗斯民族都还没有成型,更不要说跨越西伯利亚找到这里了。

    此时的海参崴还是一处蛮荒之地,除了李贞之外,也只有一些鞑靼渔民可能会误闯到这里,除此之外谁也不会知道在这里还有一个超大的不冻港,一座完全可以封死整个西伯利亚太平洋出海口的战略要地。

    说起海参崴,自然是产海参的,这里海参资源丰富,最初的时候海参崴这个名字是因此而得名。

    但是除了盛产海参之外,这里还是远东最大的不冻港,也是少数西伯利亚太平洋沿海地区的不冻港之一,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当然,现在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别说是明了,走遍方圆百里,能看到一个活人,算是你运气好了,而且算是看到人,你看到的很有可能会是吃人的野人……

第786章 海参崴造船厂() 
第一百四十九章海参崴造船厂

    李贞为什么要占据这海参崴呢?

    当然不是为了抓这里的海参了——虽然也有这样的目的o* ̄︶ ̄*o。

    说起来这还要从十多年前开始说起,大概在他刚刚穿越来大唐之后没多久,在确定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就已经明白,大唐想要万世永昌,光靠君臣贤明是不够的,想要继续繁荣,国家就必须得有钱,必须要保证足够富庶,至少要保证百姓不会饿肚子,而想要弄到大量的钱,陆地上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海上想办法——也就是开启大航海时代。

    但是想要掀起大航海时代的帷幕,就必须有大量的船……

    这就需要大型的造船厂了,而这种事情是不能得到李世民的支持的,因此这就需要李贞亲自建设。

    可是当时李贞还战战兢兢的,光是做了一点小生意,就被有心人惦记上了,这要是让某些人知道自己建造了一个大型船厂,他们不得派人抢过来啊?

    所以将船厂建立在大唐境内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李贞就想到了海参崴——这个既偏僻又荒芜没有人烟的超级大港口,于是开始派遣心腹前往这里勘探地形,得到了具体的信息。

    然后在贞观四年的突厥之战以及回纥与薛延陀之间的撕逼,李贞抓获了大量的奴隶,其中除了送给朝廷以及赏赐给属下的之外,他自己手中也私自扣留了三千多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工匠或者手艺人——于是造船的工人就有了着落,海参崴造船厂开始在无声无息中建设,慢慢发展壮大,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海参崴造船厂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光是工匠(奴隶)就有好几万,都是李贞这些年搜刮出来的。

    这些年制造的船也都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是秘密储存了起来,林林总总加起来估计得有好近一千艘——都是排水量超过千吨的大船,甚至其中有三分之一都还是两千吨的巨船。

    而且据船厂那边传来的消息说,目前他们试验制造的五千吨级的超级货轮已经下水试航,而且目前情况看起来情况很好,如果这一艘船没有问题的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海船厂完全可以保证一个月三艘的速度下水这种巨船(好几万人的大船厂,一个月制造三艘巨船应该不成问题吧)。

    不过唯一有点问题的是,这些海船的外形和正统的亚洲船只不太一样,而是用的是有别于华夏舰船风格的飞剪式帆船。

    飞剪式帆船,这是一种十九世纪才会出现的高速帆船,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空心船首,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航速快而吨位不大——当然是相对来说的,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国”号,长93米,宽162米,深91米,排水量3400吨,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2~14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

    只是飞剪式帆船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十九世纪后期,蒸汽船出现,彻底的取代了风帆动力船只,飞剪式帆船也因此成为了风帆船只的最后绝唱。

    但是无论如何,尽管飞剪式帆船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一种好船。

    所以在建设海船厂的时候,李贞就率先想到了这种船,而且因为他的船匠中有不少欧洲人的缘故(很多都是他通过奴隶贩子从欧洲贩卖过来的),对于同根同种的飞剪式帆船,李贞也不担心他们会接受不了这种风格,所以就将自己的设计图纸拿了出来(相反,李贞更加担心大唐船匠适应不了这种设计,因为华夏古达的船一般都是长方形的,长宽比基本上不会超过4:1,大多都是3:1甚至2:1的比例)。

    当然,他设计的飞剪船还是有别于历史上的飞剪帆船的,因为真正的飞剪帆船固然速度非常快,但是这是牺牲了航行稳定性能来实现的——长宽比超过6:1,这根本就是一条木棍在海上漂啊,这样的船能有多高的稳定性?说不定什么时候都可能会发生侧翻了。

    所以李贞在设计的时候,特意加宽了帆船的宽度(也没有加宽多少,只是长宽比从6:1变成了4:1,宽度增加,但是长度没有减少),降低了桅杆高度,极大的增加了船只的稳定性。

    虽然对剪式帆船进行了大修改,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影响船的速度,因为李贞在修改设计图纸的同时,同时还加入了后世他所知道的一些设计(比如说流线型原理),因此帆船速度并没有下降多少,反而更加增进了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