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南皇-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死我了……”李贞兀自不解气,就没见过这样的,本来还想着给他支两招呢,现在还是你自己去吧。

    而且仔细想想,这貌似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啊,无论陈天禄成功与否,自己都会得罪人,陈天禄成功了,以他的性格,兕子肯定不会幸福,李贞绝对要招兕子的埋怨,如果失败了,陈天禄绝对要记恨自己……所以说无论成不成功,自己都两头不是人,还是让陈天禄自己弄吧,这样就算是失败了,也怨不着自己了。

    “不过,狄仁杰的确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啊。”如果刚才提起狄仁杰是李贞的气话的话,现在仔细想想,狄仁杰的确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夫婿人选,首先他的家室就不用说了,出自太原狄氏,虽然比不上七宗五姓,但是也是诗书世家。其次,他的才能更不用提,大家都知道的,狄仁杰是有名的贤臣,曾经两次出任宰相,贯至内史,如果没有本事,也做不到宰相这个位置了。人品更不用提,大名鼎鼎的保唐贤臣,要不是有狄仁杰苦劝,说不定武则天都要立武三思为太子了,那大唐的江山社稷就真的要断绝了。至于年龄问题,两人相差也不大,狄仁杰是630年生人,而兕子是634年(注1),相差只有四岁,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注1:根据史料记载,文德皇后薨逝的时候,晋阳公主还在始孩——始孩的意思就是孩童刚刚能抱的时候,不过考虑到在晋阳公主之后,还有一个新城公主出生,也就是说长孙皇后薨逝的时候,晋阳公主至少已经一岁甚至两岁了,长孙皇后是636年,晋阳公主应该就是在633到635年这三年里出生的,这里娶一个中间数。

    本章完

    

第909章 驸马不好当() 
第两百六十九章驸马不好当

    “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李贞叹了口气:“应该是不会愿意的吧。”

    李贞有些遗憾,以狄仁杰的才情和骄傲,估计是不会答应这门婚事的。

    自古以来,皇帝的女婿就不好当,驸马尽管身份高贵,但公主却是皇帝的女儿,这样一来,驸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从四德,反而还自己必须三从四德,有些驸马比较幸运,公主性格好,夫妻之间还算安分守能相安无事,但有些就比较倒霉了,你不能给公主戴绿帽子,相反公主可以为你戴绿帽子。像是高阳这种还算是好的,南朝宋山阴公主刘楚玉嫌只有驸马一个老公服侍太少,要让皇帝哥哥又给找了二三十个“面首”。

    驸马必须对父母尽孝道,所以驸马不与妻子同住,驸马要见妻子,须先由公主“宣召”,所以不便时时求见。公主要见丈夫,也得找个什么理由才宣召,然后由下人奔走传达,还要赏赐花钱……

    这这这……这夫妻之间相会居然还需要中间人传达,实在是太不可思议,如果公主和驸马的关系不好也就罢了,夫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也就是了,如果两人是因为感情走到一起的话,那就等于是将一对小夫妻活活拆散啊,夫妻之间不能时时相会,两人非得得相思病不可。

    也难怪人人不愿意当驸马了……

    在这诸多的朝代中,尤其是唐代的公主,更是人人避之如蛇蝎,这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是唐代的公主多半品行不佳,奇葩尤其多,也不知道是否是李唐皇室家教不良,多数公主表现出的品德往往不好,公主出嫁后的败德之事甚多,高阳就不说了,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高祖的女儿永嘉公主、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等等,几乎每个皇帝的女儿中都有不少这样的人存在,可谓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稍不注意,就给人戴个大绿帽,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里还有脸面见人呢?作为往常伉俪,若老婆出错丈夫还能说两句,以至经验一通。但是,皇亲国戚的公主你敢骂吗?更不要说动手经验了,除非本人不想要脑壳。

    第二就是家庭礼仪问题,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身分尊贵,所以下嫁以后,常常不肯用当时家庭礼仪来跟公公婆婆行家礼,反而要公公婆婆跟她行君臣之礼,也就是要公公婆婆来拜见媳妇,这实在违反家庭伦理的礼仪。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礼节的民族,一个媳妇嫁到家里来,却完全违背家庭的礼仪,公公婆婆不敢把公主看成是媳妇晚辈,反而是把嫁进来的公主当成自己家老祖母一样的孝敬,这在公公婆婆心中,其实又何尝是滋味?

    第三个原因则是唐代的公主都有俸禄,下嫁后设有公主府,驸马不过是府内的附庸,唐代毕竟还是一个以男子为忠心的时代,大男人主义盛行,而驸马住进公主府几乎已经相当于是上门女婿了,没有一点尊严,如果公主死了,驸马还需要为公主守孝三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只要是个男人都受不了这个吧。

    第四个就是当了驸马就不能施展抱负了,唐代,一个男人娶了公主以后,便有了“驸马都尉”的官衔,于是简称为驸马,这是从五品下的官。另外一般来说,驸马与公主结婚后,都会立刻加上一个“三品员外官”的官衔。三品,在唐代是很高的职阶,唐代的宰相,一般都是三品官,因为按唐代惯例,除非真的如郭子仪般立过天大功劳,否则一、二品的高官官阶,是不会轻易颁赐给官员的,所以可说三品官已是唐代的最高官阶。但是“三品员外官”则不然,唐代所谓“员外官”,是指原缺以外的官,也就是正式编制以外的官,只是个编制外的虚衔,不是个正式的官。所以驸马虽然有官衔,但也只是个虚的官衔而已,根本不能算正式官吏。

    没有正式的官职,又何谈施展报复?也难怪驸马都不长寿,基本上都过不了几年就死了。

    不信诸位可以看看,先秦的就不说了,整个华夏封建王朝两千年来,除了卫青和柴绍等一众唐初的驸马之外,也就一个儿皇帝石敬瑭算是个角色了。

    不过这其中卫青是先当的将军,后娶得公主,而柴绍也是在李渊还没有当皇帝之前娶得李秀宁,其他唐初的驸马也都是和卫青差不多,也就只有一个石敬瑭是在娶了公主之后才发的迹,但那也是在乱世之中才有可能,偏偏这为还是一个软骨头儿皇帝,葬送了烟云十六州的汉奸皇帝,仔细想想,实在是可笑。

    其他的驸马虽然有名,但是大多都是因为别的原因在历史上留名的,真正施展了自己报复的却是一个也没有了(比如郭子仪的儿子郭暧,能在历史上留名是因为他打了升平公主,还有王献之,他能留名是因为他的字比较好,和才能没什么关系,其余人也大都如此)。

    可见当了驸马之后,想要施展报复究竟有多困难,狄仁杰是有足够的才能的,他当然不会愿意娶一个公主,然后当一辈子的闲人。

    “泥煤的,想来想去,居然还是这臭小子最合适。”最后李贞想来想去,居然就只有一个陈天禄是真心想娶公主的,除了陈天禄这个奇葩之外,其余自己麾下但凡是稍微有一点野心的人,都不愿意娶一个祖宗回家供着,现在难得有一个愿意主动娶公主的,又有大功劳在身,还真就他最合适了。

    只是陈天禄的性格不行,一看他就是那种资深的科技宅男,只要有实验可以做,可以在实验室待一年的那种,这绝对不是李贞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陈天禄想娶公主,可以是可以,但是必须得把性子改了,否则就算是李世民同意婚事,李贞也不会答应。

    第三更,我说到做到……话说腰要断了,好痛啊……

    本章完

    

第910章 侯君集的怒火() 
第两百七十章侯君集的怒火

    南洋安南道。

    安南道就是曾经的林邑国故地,大唐如今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安南道,而治所也没有更好,就在林邑旧都僧伽补罗……

    额,当然了,现在这里并不叫这个名字,现在这里叫做僧州,以僧州为中心,方圆两百里包括富春港在内,是整个南洋有名的政治经济中心,几乎五成以上的商人或者奴隶贩子都会在这里选择停靠或者出海,大量的商船贸易,带给了这里无尽的财富。

    南洋镇守大将军府就设立在这里,这里也是侯君集的老巢。

    一直回到这里,侯君集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天晓得他在知道了军火走私案被李世民发现了之后,内心是何等的惶恐,在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立刻改变方向,调头回转自己的老巢,一路上紧赶慢赶,生怕朝廷的大军尾随追来,还好,朝廷的反应终究是慢了一点,自己终究是安全的回来了。

    “侯丁啊,去将李先生请来。”侯君集回到将军府,还没有歇口气,就将之前对方抵押在自己这里的人质请过来。

    他对于朝廷固然的惶恐,但是对于主导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更是恨得牙痒痒,如果不是他们出的高价勾起了自己的贪欲,自己又怎么会落到如今这个田地?事到如今,自己如果想保住性命,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以走了。

    不过在造反之前,侯君集有一笔账要和某些人算算——至少,对于那个将自己带上绝路的混蛋,侯君集可没有打算放过他。

    “侯将军,您终于回来了,恭喜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一个帅气的中年男子被侯君集的亲兵带到了他跟前,如果李贞能此时在这里的话,应该就可以认得出来,这个中年帅哥正是承剑溪主人洛克,也就是李承克身边的两大谋士之一——李思前。

    “呵呵呵……”侯君集冷笑两声:“这就是你们的目的吗?首先故意用高价勾引我贩卖军火,那边又故意用我的配枪刺杀皇帝,让皇帝知道我走私军火的事情,这边又及时通知我这件事……当真是好算计啊,从始至终你们只是用了区区一点钱财,不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军火,更逼得我和朝廷反目,不得不走上造反的绝路……李思前,你们如此欺人太甚,三番两次的玩弄算计我,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你?”

    “呵呵……”李思前干笑两声,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硕大的汗珠,在他们所有人的推算中,这一关是最难熬过去的,毕竟侯君集可不是好相与的,一旦让他知道了自己被人算计,那么作为人质的李思前生命可就没有保障了,不过如果这一关他能挺过去,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侯将军,我觉得你可以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强忍着侯君集那几乎可以杀死人的目光,李思前为自己争取着一线生机。

    “机会?你觉得我会给你吗?”侯君集直接抽出了刀,毫不犹豫的架在了李思前的脖子上。

    侯君集根本就不想听李思前的解释,他太知道李思前的嘴巴有多厉害了,当时两人刚刚接触的时候,李思前提出要买军火,侯君集是断然拒绝了的,然而正是李思前的那一张嘴以及拿出来的高价,最终打开了侯君集的心防,最终导致让自己走上了绝路。现在侯君集想要杀李思前泄愤,又怎么可能会给他说服自己的机会?

    “可是,如果我死了,你的举义大计就真的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了。”李思前连忙解释道:“如果我不死,你和我们组织就是相连的,我们有同样的目标,又有我作为中间人,我们完全可以合作,至少将大唐从这片土地上赶走是没问题的。我们削弱了大唐的实力,你得到了南洋的地盘,如此不是两全其美?何必因为一时之气而葬送了大好局面呢?或者说,你觉得你可以斗得过李靖,又还是说你认为麾下的十万精兵会是七万少年军的对手?”

    “……我!真!的!很!想!撕!烂!你!这!张!嘴!”侯君集沉默片刻,最后还是强行压下心头的怒火,一字一顿的说道。

    刚才他的心中是经历了激烈的交战的,手中的刀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然而他最终还是将刀收了回去,心中哪怕恨不得将李思前碎尸万段,但是这时候他是真的不敢杀李思前了。

    因为李思前这一次的确是说中了他的最担心的问题,侯君集的确够自傲,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虽然他打仗很厉害,但也不是大唐最厉害的那个,在整个大唐能在战场上保证能赢他的人不是没有,至少李靖就绝对不是他所能媲美的——因为侯君集的兵法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李靖交给他的。而且他也很清楚,李靖在这点上藏了私,两人因此闹的很不愉快,侯君集甚至向李世民告状,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结果被李靖反杀,说自己有谋反之心,自己反倒是被李世民训斥了一顿。

    因为亲自跟着李靖学习过,所以侯君集很清楚李靖究竟有多强——至少侯君集自觉是打不过李靖的。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功勋也不过是剿灭高昌罢了,而且还因为犯法没有被封赏。

    而李靖不但在大唐初立的时候为大唐立下了大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唐江山有三分之一都是李靖打下来的,这也是侯君集诬告李靖造反,而李世民不相信的原因——连江山都有一部分是人家帮你打下来的,人家要自立早就自立了,现在天下承平,四海归心,大唐王朝的统治正是最得人心的时候,你这时候造反那不是作死呢吗?傻子都不信啊。),在大唐一统天下之后,更是打了无数的胜仗,灭东突厥,征吐谷浑都是在他手中完成的,论能力,侯君集差李靖太远太远了,双方基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本章完

第911章 李思前的安排() 
第两百七十一章李思前的安排

    比将领自己不如李靖,至于双方手下的兵……

    那就更不用说了,侯君集的任务镇守南洋,以南洋的混乱,想要镇压这里,侯君集手中率领的自然大唐精锐,然而还是那句话,精锐也是分档次的……

    侯君集作为南洋镇守大将,曾经不止一次的和李贞打过交道,自然是见识过少年军的实力的,至于印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可怕,几不能力敌……

    侯君集一生征战,什么样的阵仗没有见过?什么样的敌人没有面对过?然而在看到少年军之后,居然产生了不能力敌的印象,可见少年军的战斗力确实强大的令人惊骇。

    曾经侯君集还庆幸,幸亏少年军是自己人,否则双方如果是敌对的话,自己还真的找不出克制的方法来……

    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假设居然一语成箴,他终于要和少年军对上了……

    可是无论是李靖还是少年军,都是不可力敌的存在,现在两者结合在一起,要让自己去迎击,说实话侯君集是真的没有一点自信……

    所以,想要活命,甚至想要将南洋从大唐手中独立出去,自己称王称霸,光靠侯君集自己是不行的,这时候他就只能依靠外力。

    而双方有了合作基础的承剑溪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两者的目标可以说是很相近的,侯君集的目的是独霸南洋自立,而承剑溪的目的则是削弱大唐的实力只要能削弱大唐的实力,他们就什么都可以做,哪怕这件事对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只要能减轻大唐的战争潜力,那么他们就在所不惜。

    何况,侯君集也不怕承剑溪在背后阴他,因为逼迫自己自立本身就是承剑溪的目的,至少在自己打退大唐的进攻之前,承剑溪是不会和自己翻脸的,甚至为了让自己打退大唐军队,他们还必须要倾尽全力的帮助自己。

    “多谢侯将军手下留情。”看到侯君集收了刀,李思前几乎站立不稳,摸了摸脖子上的血痕,心一直到现在都还在砰砰砰的剧烈跳动,不过好在侯君集终究没有对自己下杀手,最危险的一关已经渡过,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不过少年军不是好惹的,其中第一期的都在南洋作过战,有丰富丛林作战经验,其中的常胜营进了南洋更是如鱼得水。除了少年军,还有李靖,这同样是一只战场老狐狸,我不是对手。而且你们还不要忘了,此次李靖旁边还有魏征帮忙,这更不是什么简单的人……这么强大的阵容,你们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可以击败少年军?”一想起少年军此次的阵容,侯君集就觉得心惊肉跳,少年军本身就强的可怕,再配上李靖和魏征这两个老狐狸,双方结合几乎可以说是举世无敌,别说是自己这十万人了,就算是再给自己来十万,自己也绝对不是对手的。

    如此强大的阵容,承剑溪只是一个阴谋夺取皇位的组织,他们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可以击败对方?靠做梦吗?

    “少年军厉害,李靖也很厉害,双方合在一起更是厉害的掉渣,别说是我们了,就算是在大型的国战战场上,少年军都可以平推任何对手,这点毫无疑问,我们纯承剑溪虽然强,但是也不是少年军的对手,更不用说击败他们了。”李思前可以说是和少年军打了几次交道的老人了,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好歹也接触了几次,对对方有了一点了解,在这方面上的评价倒是非常中肯,倒也没有说出什么狂妄之语何况对面可是随时能夺走自己性命的侯君集,在这时候李思前也不敢骗他,否则万一让他察觉到了一点不对,那他是真的能下杀手的啊。

    “那你是什么意思?”侯君集的眼睛眯了起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即将杀人的征兆,如果李思前不为他这句话做一个好的解释的话,侯君集下一刻绝对会暴起杀人。

    李思前这一回倒是不紧张,因为他的话明显没有说完,只听他继续道:“侯将军不要急嘛,学生还没有说完呢,少年军不可力敌,更不能击败,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将少年军调回去啊。”

    “什么意思?”握着刀柄的手不由松开,侯君集皱眉道:“爨人的叛乱已经结束,收尾工作交给六诏就可以了,少年军在岭南已经没有了敌人,你们难道还能给他们找一个敌人吗?”

    “就是帮少年军找了一个敌人。”李思前自信一笑:“你也说了,爨人叛乱的收尾工作是交给了六诏的,而经过这一次爨人叛乱,叛乱区内部的汉人数量已经减少到了一个可怜的程度,爨人经过唐军的大屠杀,同样达到了几乎绝种的地步……也就是说,此时爨人的领地再加上叛乱的六个州内,已经是一块白地,而且还是一块比肥肉还要肥的白地,而收尾的又没有唐人在,如果换做是侯君集你,你会不会生出咬一口,甚至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