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黄补天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刨了大约有四五分钟,已经被李玄刨出了一个直径两米,深一米五左右的大坑,李玄也只剩下半个脑袋露在地面上了。

    就在这时,李玄感到手上一震,自己用力过猛,居然把镐头的把给震断了。也不知道下面碰到了什么东西,居然这么硬。

    李玄很小心的用铁锹在这个地方清理了一会,终于清理出来一个排球大小的石块。这个石块外表有一些金属的光泽,呈现金黄色,上面有一个个黄豆料大小的黑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这个就是宝塔发现的宝贝了。

    李玄再次召唤出来宝塔。和上次一样,宝塔发出一阵金光,把这块石头给笼罩了,转眼间石头又不见了。

    “哎哟!这也太快了吧!又把我的宝贝给吞了。”李玄急忙再次进入宝塔第一层。

    这一回,还真不是一无所有了。宝塔的地面上多了一块金色的石块,看外形像是一个狗头,而石块上的那些黑点却不见了。

    这时,宝塔又传给他一段信息,发现五品材料九天星辰砂,可用于筑塔,直接吸收;发现凡品材料狗头金,不可用于筑塔,直接放弃。

    “哈哈!”李玄这回可乐了,宝塔居然给他留下一个大宝贝,至于九天星辰砂是个什么东西,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反正已经让宝塔给吞了,而狗头金却是一个好东西啊!

    李玄在以前听爷爷讲故事的时候就听到过,这狗头金可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宝贝。有人说是这狗头金是在金矿中天然产生的,一个金矿不一定能找出一个来。也有人说狗头金是因为天上的陨石中含有黄金,掉到地上摔出来的。

    据说,在华夏国大清王朝的时候,有个太后叫做老佛爷的要过生日,地方官员为了博得她的欢心,专门找了几百个人到金矿中去挖狗头金,最后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

    眼看离老佛爷过生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就只好作罢,把挖出来的黄金筑成了一个大金瓜送了上去,虽然没有狗头金珍贵,却也让老佛爷很高兴,给他提拔了一级。

    可见,狗头金这种东西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李玄挖出来的这块狗头金看着杂质不多,只是表面有些坑坑洼洼的。应该是天上的陨石中含有黄金,在下落时因为高温把杂质融化了,只剩下九天星辰砂和黄金了。

    李玄用两只手捧起来掂量了一下,足有20多斤。这下,李玄特别的高兴,这回可发大财了,一定要回家好好庆祝一下。

    这时,天也快黑了。李玄将狗头金收入宝塔中,急忙向家中赶去。

    当晚回到家中,李玄将这块狗头金捧了出来,爸爸妈妈连饭也顾不得上吃了,围着这块狗头金转个不停。家里人你摸一下,我摸一下,都是惊奇不已。

    宋忠闻讯赶了过来,问道:“李玄老大,你从哪里捡来这么一块破石头,弄得全家人都不吃饭,光围着石头转了。姑夫,姑妈,你们家有好吃的吗?我都饿了!”

    李玄的爸爸李大君连忙说:“别瞎说,我看这有点像,你们看这形状,这颜色,还有这份量,我觉得八九不离十,可能就是狗头金。”

    妈妈宋玉华也点点头,说:“差不多,差不多,你爷爷前几年讲过狗头金的事,感觉样子真有点像,只是这个个头有点太大了,得值不少钱吧?”

    李玄心中有数,天地玄黄玲珑塔已经给鉴定过了,这绝对是狗头金。只是它没有看上眼,不稀罕去吸收,这才让李玄给拿了回来。

    爸爸说:“这个得上专门的机构去鉴定一下才行,不然要真是一块石头那可就出笑话了。咱们村的赵老师文化水平最高,见得世面也最多,没准能认识呢?“

    当天晚上,全家人议论这个狗头金半宿,李玄和宋忠先睡了。

    而李玄的父母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一会儿说这个狗头金可别弄丢了,要看住了;一会儿又说这万一是假的可咋整,就白高兴了;一会儿又开始合计这要是真的,卖了钱该干点啥,这房子也该修修了,这家俱还是结婚时置办的,该换换了,大人孩子也该买点新衣服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那里也该给点钱帮衬一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玄起来时倒是挺精神的,李玄的爸爸妈妈却是一人一双“兔子眼”,那是一宿没睡给熬的。

    吃完早饭,李玄就去赵老师家把赵老师请来了,赵婶和赵冰听到这个消息也都跟了过来,大家围着这块狗头金又一阵讨论,最后也没确定下来到底是不是,因为谁也没有见过真的狗头金,都是听别人说的。

    最后,赵老师决定陪着李大君父子去一趟穆丹市,找专业机构鉴定一下是不是狗头金。

    当天上午出发,晚上就返了回来。经过专业机构鉴定,这块石头确实是狗头金,而且纯度还挺高,黄金含量达到90%。特别是这个块头和重量的十分罕见,华夏国就没有发现过几例。

    李玄捡到狗头金的事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全村。

    特别是到穆丹市鉴定以后,当时的鉴定机构根本没有什么保密意识,直接就和别人说了。

    而记者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当天就到鉴定机构去采访了。当弄清楚李玄家的地址后,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李玄家中,对李玄如何得到这块狗头金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

    李玄虽然比较实在,可捡到狗头金的过程涉及到了天地玄黄玲珑塔的秘密,当然不能实话实说。

    只说是自己顺着河边玩儿,看到一块石头像狗头一样,就拿回来玩,哪里知道是狗头金啊!至于具体地址也记不清了,大约距离古榆村有10里多地吧!

    第二天,《穆丹日报》就刊登了李玄捡到狗头金的事,什么“穆丹市惊现华夏国最大狗头金”、“神奇少年得到狗头金青睐”等等,反正是传得神乎其神。

    这一新闻被省内各大报纸争相转载,成为黑省年度最大新闻。就连省外的不少媒体也转载了这条新闻,只是由于转的次数太多,真实性就不太可靠了。

第十四章 挥泪大甩卖() 
最近这段时间,古榆村人满为患,不少人来榆树河边寻宝。

    还有很多人雇村里人作向导,沿着榆树河开始四处搜寻,有的人还带着探测设备。

    可是他们折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收获,村里人倒是给这些人安排吃住、作向导,赚了不少钱。

    这也让李玄学会了一招,那就是宝贝的广告效应。经过这么多人的折腾,古榆村是真的出名了。

    期间,倒是有人捡了几块陨石当作宝贝,到鉴定机构去鉴定,虽然价值不大,但是也可以作为收藏品。

    村里的石头也被不少人给收购走了,就连李玄的舅舅家倚门用的石头墩子都被人给买走了,卖了500块钱,全家人高兴了半天。

    在卖石头墩子时,表弟兼跟班宋忠还专门找李玄报告了情况。李玄去看了一下,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只是形状像个水桶罢了。

    对于李玄挖出来的这块狗头金,也有不少人来问价,有出三万的,有出五万的,还有最高出八万华夏币的。

    赵老师对李玄父母说,这块狗头金可是一块无价之宝,如果只是按黄金的价格卖,就能卖二十来万华夏币。如果要是整块卖的话,属于宝物,价格最少翻一番,有可能卖到四十万元。

    这四十万元,对于李玄家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当时,华夏国的农村刚刚包产到户几年,购买力还相当低下,一个壮劳力干一年活也就能挣五六百元。像赵老师是正式的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多元,一年收入也就一千五百元左右。

    这四十万元,可以顶李大君全家不吃不喝干好多年了。

    还别说,这块狗头金还真惊动了一个大老板。

    有一个港岛富商叫杨福成,正好回大陆探亲,他的老家就是穆丹市的。

    他在外打拼多年,已经身家千万了。这次回来就是想给家乡做点贡献。听说穆丹市发现了罕见的狗头金,惊喜不已,也赶到了古榆村。

    当他看到这块狗头金时,惊叹不已,特别是看到鉴定证书上标注的含金量达到90%时,更是世所罕见。

    当即他就决定买下这块狗头金。因为这块狗头按照黄金的价格就得二十来万,而且形状特别完美,真的和狗头差不多,杨福成根据港岛那边的市价,得一百万左右。

    而李大君张嘴只要了四十万,那绝对是挥泪大甩卖了。

    当时,杨福成手中只带了华夏币二十多万元,还有不少港币和美金,算了一下买下这个狗头金已经绰绰有余了。

    在谈妥价钱后,杨福成决定支付现金。

    “李先生,我这里只有华夏币二十万,剩下的我用港币和米国币和你结算好了。”

    李大君却说:“港币我到是听说过,米国币是什么东西呀,是买米用的吗?”

    “港币是我们港岛的货币,米国币是米国的钱,那可是我们水蓝星的通用货币,到哪个国家都能用?”

    “哦!米国是我们的敌人,他们的钱我不要。至于港币吗,我也不上港岛去,我也不要!我只要华夏币!”

    “这个、这个,华夏币我没有带那么多呀,要不等明天我换成华夏币再来吧。”

    在卖狗头金的时候,李大君专门请看赵老师来做见证。

    赵老师对这个狗头金很重视,也知道这是一个国宝。他怀疑杨福成买了之后怎么带走,怕今后再惹出什么事来。

    “杨先生,您买这个狗头金是要收藏吗?这个应该属于国宝,华夏国应该不允许您把它带回港岛吧?”

    “啊,赵老师,我不是要自己收藏。我买这个狗头金也不是为了带回港岛。”

    “我是个孤儿,从小在穆丹市长大。当时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全靠一些街坊邻居和好心人的接济才活了下来。后来,我自己跑到港岛去闯荡,奋斗了几十年,终于事业有成。”

    “可回到穆丹市再找这些帮助我的人报恩时,却一个也没有找到。有几人已经过世了,还有几家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碰巧,我听到穆丹市出了这么一个宝贝,就决定买下来,捐给穆丹市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也算是为我们穆丹市做点儿贡献吧!”

    李玄一听,原来杨福成把这块狗头金买下来是要捐给穆丹市博物馆。

    “就可是收获功德的大好机会啊!如果自己让爸爸把这块狗头金捐给博物馆,爸爸肯定舍不得,不如就减半吧,自己只赚一半的功德。”

    李玄主动走上前来。

    “杨先生,原来您买下这块狗头金是要捐给博物馆呀。既然您都这么慷慨,我们作为穆丹市的人也不能太自私了。反正这块狗头金也是我捡的,那就半价卖给您,我们只收二十万华夏币。”

    然后,他回头又对爸爸说:“爸爸,你看行不行,反正这钱也是白捡来的”。

    李大君一听,虽然有些不舍得,但狗头金是儿子捡回来的,大话也说出去了。况且自己能得二十万也不少了,这都不知道怎么花呢?

    “好吧,二十万就二十万,我们也给穆丹市做点贡献!”

    杨福成听后非常感动,还是我们穆丹市的人好啊!

    “既然这样,那省下来的二十万我也不要了,就捐给你们古榆村修桥、修路、修小学。等明天我回去就把港币和米国币换成华夏币,给你们送来。

    于是,这个买卖就成交了,穆丹市有了一个镇馆之宝,而李玄因为杨福成修桥、修路、修小学,又意外获得了不少功德,把这些天玩耍落下的功课给补了回来,还有不少富余。

第十五章 有钱就要任性() 
李玄因为修炼玄黄功德诀,对做善事有功德在身的人最有好感。而杨福成老先生对李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胸襟也是感慨不已。

    从这以后,李玄就和杨福成老先生就结成了忘年之交。

    在这笔捐款怎么用上,由于是李玄帮助杨福成省下来的,李玄有很大的发言权。

    这几天,古榆村的书记和村长对村里修桥、修路、修小学的事作了一个预算,可是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的钱,也就能花五万元左右,还剩下接近十五万元。

    那时的村干部可是都非常的忠厚朴实,都受过伟大领袖多年的教育,根红苗正,根本就没有把这笔钱贪污挪用的想法。

    他们丁是丁、卯是卯,最讲认真二字,更绝不会把钱往自己的兜里揣。

    经过大家商量,他们决定把多出来的十几万元钱给杨福成退回去。

    李玄卖狗头金,杨福成捐钱助学的事在榆树乡可是家喻户晓。

    这件事被榆树乡中学的校长周二庆知道了,可是羡慕不已。

    特别是他听说这二十万可能用不了,立即就通过赵老师找到李玄。想让李玄帮忙联系杨福成,把剩下的钱捐给榆树乡中学。

    榆树乡中学的校舍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低矮破旧,西边的房山墙已经裂了一道大口子,特别是有几间校舍已经成了危房。

    学校多次向县里和乡里申请资金,可是县里和乡里都没有钱,只能一直拖着。

    周二庆这个校长愁得头发都不知被自己揪掉了多少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听说有人捐款助学,立马就跑了过来。

    周校长和赵老师找到了李玄,把学校的困难情况说了一下,想让李玄帮助联系杨福成老先生,把剩下的捐款转给榆树乡中学。

    李玄就想,我开学就要到榆树乡中学去上学了,帮助这个学校也算是帮助自己吧。

    先和校长处好关系,以后请个假、逃个课啥的也能有人照顾啊。

    对了,听说自己和赵冰分的不是一个班,这多不方便啊。自己最近和赵冰联系的比较多,正是需要趁热打铁的时候。这要是分开了,自己很可能就没戏了。

    再说了,要是有人欺负赵冰可怎么办啊?赵冰那么漂亮,要是有人追求她可怎么办呢?

    还有,自己的表弟兼跟班宋忠,好像也不是和自己一个班,虽然这个表弟笨了点,不过自己也得照顾他啊!

    不如,我趁机向周校长提几个条件。

    等李玄想好了,就对周校长说:“您好,周校长,这个忙是我应该帮的,谁让我也要到这个学校读书呢?不过,我也有点小事想请周校长您帮个忙。”

    周校长就想啊,“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自己当这个穷校长,可是没少遭罪啊!李玄这小子可是一个小财神爷呀,不只是能联系上港商杨福成,听说他自己家也卖了一大块狗头金,那可是卖了二十万呢。以后学校要是搞个活动啥的,没准还能从这小子手里抠出点赞助来呢。”

    只要这事能成,什么事儿都可以答应他。“好,好,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答应的都答应你,想当班长吧,想入共青团吧,想当三好学生吧,我都能给你办到”。

    李玄想了想说:“别的条件我还没有想好,你先答应我一件事吧,就是把我和赵冰、还有宋忠调到一个班。我还要和赵冰当同桌。”

    周校长一愣,问道:“赵冰是谁呀?”

    赵老师是陪着周校长一起来的,一听这话,尴尬地笑了笑,“赵冰是我女儿,原来就和李玄在一个班上学,还是同桌。这李玄要是和赵冰冰分一到一个班,上学时也能帮助我照顾一下。宋忠是李玄的表弟,他俩从小就在一起,这不上中学了也不舍得分开。这事儿应该不难办吧!”

    “不难办、不难办!”周校长心里就想啊:“李玄家现在可有钱了,赵老师这是不是要提前钓一个金龟婿啊?”

    调班级、调座位这样的小事,对于当校长的周二庆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至于两个小孩以后是不是会早恋,那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周校长对李玄说:“你想调班级,这没问题,我回去马上给你们安排,还要给你们安排最好的老师,还让你们俩同桌,你看行不行?

    李玄一听自己的愿望满足了,十分高兴:“好,谢谢校长,我现在就到村里给杨老先生打电话,一定把这件事给您办成了。”

    当天,李玄和杨福成通了电话,就把这二十万元在古榆村用不了,榆树乡中学校舍破旧,需要捐助的事说了。

    杨福成已经把这笔钱捐了出来,而且这是买狗头金时李玄十分大方给省下来的,就算是剩下也不好意思再收回去了,反正都是捐资助学,就同意把这笔钱用在榆树乡中学了。

    周校长得了准信,马上屁颠屁颠地跑回乡里,向县教育局和乡领导汇报这件大事。

    这可是他周二庆的功劳啊,以后要提拔啥的这绝对是一大功绩。

    再说了,他也要好好算计一下,怎么用好这笔钱,把学校的校舍好好修一修。

    李玄帮助周二庆校长办完给学校捐款的这件事,就开始准备开学的事了。

    由于榆树乡中学离古榆村有五里远,在全乡来说不算远,一般的学生上学都是走着去,大约20多分钟就可以走到。

    古榆村的孩子一般都是每天走两个来回儿,中午也是在家里吃饭。

    有条件稍好一些的,就带上一元钱,在学校附近买点面包或麻花吃。

    现在,李玄家里用钱了,那首先就是要解决上学的交通工具问题。

    李大君决定给自己的儿子买一辆自行车,好在开学后骑。

    可是到了县城,看到自行车后,李大君也动心了。

    现在自己家有钱了,就别买一辆了,直接买两辆得了。家里一辆,儿子一辆。

    李大君到县城转了这一圈,花了八百多元钱,直接买了两辆永久牌的“二八”自行车,一辆给李玄上学用,一辆家里平时用。

    父子俩先是坐火车把自行车运到乡里,然后直接就骑车回家了。

    到了家中,又引来了不少邻居的羡慕。自行车在八十年代可是华夏国家庭的“三大件”之一,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梦想。

    家中有两辆自行车,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相当的奢侈了,就和现在家中有两辆小轿车差不多了。

    可是结果却和李大君想的不一样。经过宋忠和他姑妈一顿软磨硬泡,终于说动了姑妈,给家里买的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