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时候,耻辱需要鲜血才能洗刷,他们当初完不成任务,让任务对象后来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这本身就已经很耻辱了,纵然明天是个圈套,去了,就有洗刷耻辱的机会,不去,啥都没有,至少要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圈套,也会有不怕死的人去。

    江湖,有多少人身不由己,就有杜鳌烧的故事值的叙说,这件事,从来都不是简单的。

第0298章 太祖皇帝的遗物() 
建文帝从中愈那里回来后,就径直的入宫了,跟随在身边的人,都感觉到了皇上的态度,情绪似乎不是很好,所以他们战战兢兢的,生怕弄出了问题,惹到了皇上,连走路的声音都小了许多,这在近期也成为了常态,毕竟京师近期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让他操心的事情也太多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作为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享受了别人享不了的福,自然得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痛苦。

    这段时间,皇城的守卫也愈发的森严了,京师频繁的出了事情之后,守卫皇城的各大直卫的指挥使都在一起商量过,各大直卫的布防轮换调整,加紧防守,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所以呢,现在还是能看到到处都有兵马,巡逻的毫无死角。

    他坐在龙椅上,今天的事情让他很难受,他并不愤怒,只是单纯地难受,他心里很清楚,中愈不是要对他做什么,也不是要造他的反,但是,为什么自己就是很难受呢。

    他的头脑里回想着刚刚的一切,中愈的神态,中愈的话语,中愈的眼神,跟中愈有关的一切,希望能让自己舒服一些,但似乎没什么用。

    他的心里很乱,所以并没有心思看呈上来的奏折。

    时间过去了很久,他就在那里沉思了许久,或许他刚刚正演绎了一波意识流,去了谁也去不了的远方。

    他不知是想起了什么,从龙案旁边的匣子中掏出了一样东西,认真的看了看,从头到尾的看了看,时而皱眉,时而放松,时而迷茫,总之是各种表情都出现了,就是不知道他在纠结什么。

    那是中愈之前的奏本,上面写了很多的东西,有已经发生了的,有没有发生的,是中愈将自己的想法集大成的放在那里的,上面有很多对于近期事情的看法与解决办法,说的有些杂乱,但是确实是中愈的想法,毕竟那些情况中愈也不能控制,只能依靠自己的东西,将他弄得更好,这一点,是么有问题的,当然,也有些东西是朱允炆不懂的,但看起来,似乎对于朝廷很不错。

    建文皇帝朱允炆并不傻,能从传奇皇帝朱元璋手里拿下皇帝的位子,没人敢忽视他的智慧,有人说他太装,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但是谁又真正的懂他呢,难道他就不能害怕,他就得等着人家造反,这些都不太适合,不是吗?

    他知道,很多东西,中愈说的都是对的,是合理的,但是错误已经造成,要改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做好后事,加以修补,这也是他现在重用中愈的原因。

    他沉默,他焦急,他在屋内踱步,从这头走到另一头,他不累,因为没有资格累,房间里是没有宦官在的,现在他们已经摸出规律来了,陛下现在愈发的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太喜欢别人打扰,这也让人愈发的觉得,他很是神秘了。

    猛地一抬头,他看见了那副悬挂在墙壁上的《大明混一图》,是皇爷爷当年命人制作的,还有旁边的《大明混一图修订版》,这是中愈带人修订的,他的心就很激动,这就是大明的江山,这就是朕的天下,朕的天下这么大,万万不能落在别人的手上,他的手握拳,似乎想到了什么,很是气愤,渐渐地,又平息了下来,就好像是放弃了什么一样。

    大明京师的百姓,对于大明之外的土地已经有了个模糊的认识,他们也知道,外面还有很多国家,很多不同的人,他们也会厮杀,也会挣钱,也会生活。

    以前他们只认为,天下间只有大明,因为大明的统治者也是这样认为的,然后,治下的百姓也就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现在毕竟有了中愈,这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中愈将《大明混一图修订版》,公布了出去,他的想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百姓知道,大明,不是唯一的,眼光要远一些,看事情不能局限在大明。

    百姓们也都知道了在大明之外,还有更多的地方,别的地方有奇珍,有异宝,有美食,有美女,这样的消息多了,以京师为中心,在向外传播,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消息有什么用,但他们还是很乐意和大家一起去讨论,一起去看,一起聊天,就好像潜移默化,或许,中愈颇有些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吧。

    朱允炆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就这样被毁掉,就这样落入那个乱臣贼子手里,纵然那个人是自己的王叔,是高皇帝的四子,是大明的藩王,看着那图上的一寸寸河山,他思绪万千,他悟了,也懂了,他要做,就要大胆的做,不然,可能真会烟消云散。

    他奋笔疾书,他挥毫泼墨,在他的龙案上,洋洋洒洒,就写好了两份圣旨,以前都是别人帮他草拟好圣旨的,但是这一份圣旨,算是密旨,不可能公开的,所以,还是自己写好才好。

    又拿出三份圣旨来,依次盖上自己的宝玺,将三分空白的圣旨和一份刚写好的圣旨装在了一个匣子里,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才长呼了一口气,甩甩胳膊,让自己麻木的手舒服下来。

    “来人。”

    他看着门外,叫了一声。

    门吱呀一声开了,苏公公赶忙进来了,他一直在外面守着,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能为皇帝做事情,这也是身为大太监应该做的。

    “陛下,您请吩咐。”他行了一下礼。

    “将这个匣子,送到方府,教给方先生,他知道怎么做的。”建文帝指着面前装有圣旨的匣子说道。

    “是,老奴这就去。”苏公公不疑有他,立马抱起了匣子往外走去,他得找人将这事情办好。

    似乎知道他的想法,还未走出门的时候,“回来。”

    身后传来了一声叫喊,建文帝叫住了他,他赶忙转过身来,“陛下,您还有事?”

    建文帝指着他,说道:“你亲自去,这件事情很重要。”

    “是。”

    建文帝看着他离开了大殿,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下,就像是做完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样。

    他回到了座位上,伸手从一旁的箱子中掏出来一个包裹,上面绣满了龙纹,一看就是皇家用品,也不知道建文帝为何会对这一点用品特别关注,一直都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看那样子,应该是经常打开看的。

    打开来看,里面居然是一件袈裟,颜色已经有些老了,但是还是很明显,旁边还有一把剃刀,念珠,原来这是一套和尚的行头,小沙弥的行头,这,是留给他的。

    朱允炆抚摸着那些东西,思绪万千,想着自己的皇爷爷,泪流满面,心里也呼唤着皇爷爷,他是真的想念,也有些撑不住了,大明难道真的就要亡在自己手里了。

    圣旨很快就到了方府,苏公公一点都不敢耽误,快速出了皇城,就快马加鞭的赶往方府,一大队亲军跟随,引得行人侧目,纷纷在嘟囔着,“出了什么事了,这么着急,这可是大街上,撞了人怎么办。”

    大家都在絮絮叨叨,不过意思也都相近,无非是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罢了,对于这些人来说,安宁才是嘴重要的,这一段时间,京师已经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他们都很难接受,毕竟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人都是怕死的,当然不怕死的也有,但是如果能够好好活着,自然,活的人会更多吧。

    求生不难,求死难。

    这件事情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证明的,所以呢,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不是很多人有这样的觉悟的,求生的时候,放弃一些东西,自然就会活着了,求死,生不如死。

    “老爷,宫里的苏公公来了,他说想要见您。”管家方福来报,这一段时间把他也累坏了,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京师的局势已经不太明了了,所以他格外用心,不然会对不起公子和老爷的。

    现在他的儿子在公子手下做事自然是很辛苦,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但是总比做下人要好,所以呢,他很感谢中愈,毕竟这也算是改变了他们家的命运,这件事情很重要的,地位的提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活命之恩。

    “额,快快有请。”

    虽说对外宣称方孝孺近几天累坏了,正在家里休息,连他应该负责的政务都没有管理了,所以说呢,大家还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对于宫里的人,他并没有要瞒着,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该有的礼仪他们都会有。

    方孝孺是在客厅接见他的,反正是很慎重很慎重的样子,至少现在他还是很恭敬的。

    苏公公带着匣子进了客厅,这也是他要做的,今天的目的之一。

    “方先生。”苏公公上来就向他行礼,他虽然是皇上身边的人,但是对于方先生还是很尊敬的,更别说现在还有一个红人方公子,小方大人的人气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所以啊,他也想能够得到更多的,那么结交方家父子,就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了。

    “苏公公。”方孝孺也客客气气的回礼。

    方孝孺招呼他坐下,“公公今日怎么有时间过来?”

    他也是奇怪,按理说,这一段时间是不应该过来的,皇上应该在宫中会安全一些。

    “先生,陛下特意交代了,让咱家过来给您送一样东西。”说完,顺手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匣子递给了他。

    这,方孝孺沉默了一下,在想着是怎么回事。

第0299章 潘多拉的小匣子() 
苏公公在皇帝的安排下,一行人来到了方府,这些消息自然而然的也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不过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不过是皇帝派人去看了看近臣罢了,毕竟方孝孺生病了,这是公开了的消息,没有人会去瞎猜测,但是关注的人肯定不少。

    方孝孺听了苏公公的话,心里有些奇怪,但是表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笑着说道:“额,劳烦公公了,还望公公给陛下回复,就说老臣感谢陛下,臣的身体已经渐渐地好了,会早日入朝做事的,不知陛下还有说其他的吗?”

    虽然皇帝并没有说是来看他的,但是他知道,多少会有这么点意思。

    他接下了陛下送过来的匣子,掂了掂,发现不是很重。

    方孝孺说的很是诚恳,他没有说别的,因为他也不知道,皇帝送来的是什么东西,他只知道,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可能不重要,但对于自己的儿子来说,肯定会很重要,因为,除了中愈,他是不会不知道的,所以他猜测到了皇帝的意思,那是给中愈的。

    “先生言重了,咱家自然会将先生的意思转达给陛下,不会给您造成困扰的。陛下没有其他的话,只是说,把东西交给您,您会知道的。”

    苏公公怎么会觉得累呢,他是知道的,有些时候得看脸色,错误犯了一次,就不要再犯第二次了,所以,现在的他还是做得很好的。

    “那就谢谢公公了。”方孝孺也乐意说这样的话,现在他也知道,不能因为一些小事上得罪他,况且,他的三子,德宗以后要入宫做伴读,自然还需要他的照顾,确实是没有必要怠慢。

    苏公公站了起来,“先生,陛下吩咐的事,咱家已经做好了,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这就告辞了。”

    “我送公公,公公慢走。”方孝孺也站起身来,送他离开。

    “不用,不用,先生还是休息,咱家自己走就行了。”

    苏公公客气了一下,他对于这些没啥关系。

    当然不会送到大门,方孝孺现在还不宜露面,后面的路是方福带着出去的,作为管家,他得从头到尾看着,做好这些事情的。

    方孝孺回到屋里,看见那个匣子,就那样躺在那里,他摇了摇头,不知道陛下和自己的儿子,又在做些什么,他并不知道皇帝在上午的时候,曾经来到过方府,见了他那还在“重伤”中的儿子,两人似乎谈的还不是很愉快,当然也交流了一些观点,至少是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他拿起那个匣子,转身离开了客厅,向着中愈的房间走去。

    沿路上,他碰见了巡逻的锦衣卫校尉,大家看见他,都站在一旁行礼,他也微笑的回礼,毕竟,这些人是来保护他们一家的,要不是中愈,这些人也不会在这里,他也有些唏嘘,谁又能够想到,堂堂的儒家领袖,有朝一日会在重重的朝廷鹰犬的保护下,还让他们戍守在了自己家里。

    他也想到了,中愈身边的人,看起来都还不错,他甚至在想,要是没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会怎么样,是不是会在数次刺杀中失去生命。

    果真是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啊。

    方孝孺敲了敲门,等着中愈开门,他就站在门外,一个人,一个匣子。

    中愈听见了敲门声,赶忙过来开了门。

    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父亲,您怎么过来了?“

    他是有些其奇怪的,父亲平常是不到他这里来的吗,因为基本上都是自己去逊志斋。

    “怎么,不欢迎为父吗,还是说要让为父站在门外与你对话?”这话语中竟有一些说不出的意味在里面,给人的感觉像是赌气,撒娇。

    中愈神色古怪的看了父亲一眼,“不,怎么会呢,父亲,快请进,进来说话。”

    她站到一旁,等待方孝孺坐下后,他才关上房门,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他的前方。

    “愈儿,你准备的怎么样了?”方孝孺开口问道,也算是一种关心吧,他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现在他可能随时就会离开,他自然是要问的清清楚楚的。

    “回父亲,孩儿已经在尽快准备了,也就这几天吧,就要北上了。”他说的是真话,他现在感觉到的东西很焦急,如果没有太多的牵绊,他早就走了,现在还需要一些布置,不然他不放心。

    “额,这么着急啊,那没事,你要是准备好了,就走吧。家里,为父会照顾好的。“”方孝孺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明显的他的手抖了一下,在说道让他走的时候,或许,他是不希望他走的吧,毕竟,北上是有危险的,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儿女在外奔波,还要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嗯,孩儿知道,父亲今天来是有什么事情吗?”他问道,毕竟,没有事情的话,还是他去拜访父亲比较合适,这样会好一些。

    “额额,不说,我差点连正事都给忘了,你看看,这是陛下给你的东西,宫里刚刚送过来的,本来,说是给我的,但是我猜是给你的,毕竟宫里并不知带你的情况,但是皇上是知道的,所以,才假借送给为父的吧。”

    方孝孺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他是想到了,陛下似乎和自己的儿子,有了些别的想法,但是现在还不能告诉他们,所以他也没有拆开看,这一点的素质他还是有的,不然怎么会这样呢。

    “是吗?”中愈也看到了父亲手中的匣子,他也奇怪父亲为什么会带着一个匣子过来,既然是宫里送过来的,自然是知道了,应该是建文皇帝给的圣旨,至于有几道他就不知道了,毕竟这些东西,建文帝就算是不给,他也不会觉得会有什么问题,他介意,自己也不能怪别人。

    中愈伸手接过了父亲递过来的匣子,小心翼翼的打开,看着是黄色卷轴,速速一数,四份,他的心里就明了了,看来,建文帝最后还是说服了自己,给了自己这些东西。

第0300章 父子之间的约定() 
“愈儿,陛下给了你什么,这么神秘?”

    方孝孺不是个莽撞的人,也不是一个特别想探听别人秘密的人,却在这一刻,起了好奇心,他想知道,建文帝到底给了自己的儿子什么东西,还要如此的保密,连大太监苏公公都不知道。

    “父亲,想要知道?”中愈没有说到底给了什么,也没有说,要不要给他看,只是这一句反问,到是让方孝孺有些难为情。

    方孝孺摇了摇头,看来是不想知道了,儿子这话都说出来了,自己也就没必要强求了。

    “算了,你与陛下之间的事情,为父不想知道,也不想参与,只要你能记住,天家无小事,你要时刻有警惕之心,咱们家,还是根基太弱啊。”他说这些话是因为中愈现在做的很多事情事关机密,他知道也不好,所以呢,还是不知道的好。

    “父亲,要知道也无妨,孩儿,向陛下讨要了先斩后奏之权。”中愈合上了匣子,将它放在了一旁,然后慢悠悠的说道。

    方孝孺也算是老成持重之辈,听闻此言,也有些把持不住,站起身来,”什么,你竟然讨要先斩后奏之权,你要杀谁?“

    他刚刚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阵突突,自家儿子还真是什么都敢要啊,连这权力都要来,这也说明陛下对他确实是信任啊。

    “父亲,您请做,不要着急,也不要误会了,不是我要杀人,而是为锦衣卫求得此权。”

    中愈站起身扶着自己父亲坐下,才慢慢解释这件事情,谁知道方孝孺一听见为锦衣卫要的,刚坐下的身子立马就站起来了,“愈儿,你太糊涂了,你为锦衣卫争权,你想做什么,难道不怕陛下翻脸?”

    中愈笑了笑,“父亲过于担心了,今上仁慈,心有大志,但过于理想,才有如今之战祸,倘若战事结束,必将有牵连之人,孩儿不过是早作准备罢了。”

    方孝孺似乎明白了自己儿子的意思,“你要将锦衣卫带回洪武朝?”

    他想到了这个可怕的事情,脸色一暗,自己的儿子,似乎真的与以前不一样了,洪武朝的锦衣卫,是能开玩笑的吗?

    “父亲,你说的也对也不对,孩儿确实是要想重复锦衣卫往日的荣光,但孩儿不是将他们带回洪武朝,孩儿要的是超越,超越前人,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父亲,难道就不想超越先贤,做一回真正的儒道领袖吗?“

    中愈说的是荡气回肠,颇有气势,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强权部门的领导,他也不曾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