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什么,这么快?”
平安猛地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满脸的不可相信。
“是的。咱们的斥候已经去了,远远的看过了。萧县的城墙上插满了燕军的旗帜。”
“那朝廷的人马呢,不是说萧县县令郑恕还在坚守吗?难道他……?”
平安不敢相信,之前那一位还给自己写了求援信,希望自己能够支持他们,快速支援,所以他这边已经都往那边开拔了!
可是现在来了消息,居然说已经沦陷,这不是活生生的打他的脸吗?
你自己没骨气,为什么要牵连大家呢?
亲兵看他这副模样,就猜到了他在想什么。
“将军,萧县县令郑恕和他带的人已经全军覆没了,没有投降,全部战死。”
亲军的脸色,有些不正常。
毕竟他也没有办法做到这些,甚至是,他自己也不敢担保,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他会怎么样?
但是他心里对那些人,很敬重的。
不应该是竞争环境中,哪些人?
“你确定?”
平安又诧异了,怎么会这样?
“属下确定,将军。斥候已经看到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活人了?然后仅剩的伤兵也被燕王的兵马在大军面前处斩了。”
听到这里,平安一阵心酸,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这个地步。
萧县的守卫部队居然全军覆没了。
他是知道的,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百姓,但是他们愿意留守,至少能坚持几天的,没想到,这么快。
死了这么多人,想必燕王现在也收到了消息吧,不知道他那位四哥心里是不是真的很无情。
对于他们这种高层来说,死都个把人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这还是在战争之中。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不是因为其他的,而是因为他的心里有些不愤,毕竟死了不少百姓。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想歼灭燕王的叛军。
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做到,一直都没有做到,不管他们集结了多少人,燕王那边总是会想尽办法来绕过他们,所以真正的决战,都与他有关。
“好了,我知道了!立马把这些消息向京师汇报,还有其他几位将军那边。”
平安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
事情变化的很快。
虽然他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但是后面,还没有等他的人把消息送过去,其他的几位将军也都收到了消息。
他们也没有料到居然败得这么快。
他们援军都还在路上。
不是,他们不救,而是他们没有预料到会这么快,就算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去,现在也来不及了。
越来越多的兵马向着萧县赶去。
以萧县为中心附近的兵马都在,向那边靠拢。
“将军,现在萧县已经没有活口了,咱们是不是让王爷过来?”
“留下一部分人。剩下的人跟我立马向南转移。既然咱们已经胜了一场,那就抓紧时间往前走吧。想必王爷也能理解我们,毕竟,咱们这一段时间受的委屈太多了。”
朱能带着他的大军,离开了这里的战场。
萧县,现在是满目疮痍。
外面的人不知道萧县是怎么被攻破的,但是他们清楚。
他们动用了火炮。
朝廷的官兵猫着腰儿在城墙上奔跑,轰然一声声巨响,地皮乱颤,硝烟四起,尘土飞扬,只见城墙上被炸开一个个大坑,倒着十多个人,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次,城墙上基本上就没有多少人了。
郑恕更是在叛军的第一轮炮火攻击下,就已经身亡了。
一发炮弹正中他的附近,所以他被那些泥土撞击,直接口吐血沫,死了。
临死的时候他还在想,既然燕军已经有了火炮,为什么之前迟迟不用,非要强行进攻之后,才采用上火炮。
他想不明白,但也永远都想不明白。
这一座城池从地图上消失了,剩下的都是残垣断壁。
现在已经找不到一个活口了。
朱能带着手下诸军满意地向前走,萧县的消息他已经传回去了,至于燕王那边要怎么做,他也不算管。
“王爷,现在咱们这一带,已经有数路大军向我们靠拢,以萧县为中心,作为包围圈,迅速向我们包围过来。”
“这么快,怎么会这样?”
在朱棣地大营里面,他也没有想到现在情况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他们打算一路南去。
但是现在看来根本就达不到战略目标,因为现在他们发现南下的了一大部分,路线,都被控制了!
“那军师的意思是?”
“王爷,现在快速突破,咱们做不到了,只有突围,先打一次阵地消灭战。您可以看咱们的军队,现在都分布在萧县淮北沛县。如果咱们能快速的从宿州一线如灵璧固镇,一旦打开突破,咱们就可以快速的南下。”
从宿州突破,确确实实是个好方法,但是现在谈何容易,平安的大军一直在那边。
“王爷,我也知道,有困难,但是现在咱们就都不这样做的话,很快就没有办法了。趁现在潭清北上了徐州在那里破坏朝廷的粮草,我认为咱们应该快速的向宿州灵璧一带转移。平安的大军要是固守宿州的话,咱们就让他守在那里。”
“哦,军师有何高见?”
“王爷,你的妹夫梅驸马。现在看来也从淮上大营往西往北走,可能咱们不久就之后就会遭遇,所以老衲建议咱们要立马,到泗县五河一带,再下凤阳。只要到了凤阳咱们的实力一定会增长的。”
“大师的意思是?”
“王爷,凤阳府衙现在,保持着中立,但是那里的人大部分都是支持王爷的,所以以王爷不用担心。”
是不是真的支持他们?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除了啊,他们以外其他人对这件事都没有太多的想法。
如果他们仔细的在地图上看的话,会发现,现在燕王的大军可以说是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除非他们有其他的方法,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
在本来的历史之中,燕王在获得几次大胜之后又与朝廷的官军进行了灵璧大战,而且在这段战争中,梅驸马这个时候还没有离开怀淮上军营,所以,朱棣是一直绕过了淮安。
还有就是徐辉祖并没有从齐眉山大战之前的前线中被抽调回去,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各路大军都在围剿燕王的兵马。
梅驸马迅速向国公爷还有何福盛庸,甚至是平安发出消息,大家共同约定在宿州到淮安一线围剿燕军。
这一片区域,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只要燕王没有南下淮南或者是蚌埠,所以只要在这一块儿区域,他们应该很快能汇合对他进行围剿,现在的不值也差不多是这样。
在之前的历史中,燕王,到了扬州高邮泰州,甚至是,镇江,后来才打到京师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个条件,毕竟这一段时间,朝廷的兵马对他们围剿特别多,而且各种意外都没有发生,所以朝廷的胜算还是挺大的。
建文四年五月初八,朝廷的大军在灵璧一带与燕军大战,双方大战两天两夜,最后燕军不敌,向后退却。
建文四年,5月15日。
铁铉南下的骑行大军,在徐州附近,剿灭了谭青一伙。
这一队骑兵奉命烧掉徐州附近的官军粮草,但是由于防守严密,还没有成功,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遭受了数倍于己的兵力围剿最后损失惨重,大将潭清也战没在战争之中。
建文四年5月26日。
燕王的兵马退却在徐州与萧县淮北一代。
朝廷下属的各个兵马迅速地向燕军附近包围。
这个时候似乎上天已经往朝廷这边倾斜。
朝廷的兵马在迅速向,燕军靠拢。将包围圈缩小的越来越厉害,虽然没有完全包围,但是,燕王的部下的活动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
在下层将士并与基层将领眼中,他们似乎一些失败了。
现在军心不稳。
没有办法他们之前,一直大胜,至少他们看到的是胜利的曙光,觉得能跟着王爷达到京师,获取自己那份功劳,但是现在,这段时间这一切的一切都破灭了,他们发现虽然他们在获得一些小的胜利,但是几场大战下来,损失的还是他们,朝廷的人马越打越多人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精良,他们也发现了,时候跟他们做真的,某些部队不一样,但是哪里不一样又说不清楚。
但是这是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一点点的改变啦!
沮丧,无望的心情,在燕军大营里,渐渐的蔓延开去。
最开始只是一少部分人,但是越来越久,有这样想法的人就变多了。
那些将军们想要去劝为手下的人,但是没有办法,他们除了言语上的鼓励以外,不能给他太多的东西。
看自己的心里也动摇了,毕竟,现在是事实,朝廷跟他们打,似乎他们也不要占上风了。
时间隔了这么久,也不知道那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这也是燕王和他的手下一直在考虑的,为什么看着他们一直都很强,但是似乎先机并不在他们这边,反而事情越来越多,朝廷那边儿反而比他们更加的有力。
他手下有没有精锐部队,肯定超过朝廷大部分?
而且还接手了那些投资的地方的军队,但是事实上朝廷的兵马越打越多,越打越精良。
朱棣还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留在南方的摊子也没有给出确切的回报。
他有些心虚了,有些害怕了,这根本就不是朱棣。
他之前的目标可不是这样,他是要清君侧,匡扶国家的人。
就算是当初他的身份,被污蔑,出了那样大的问题,他都没有沮丧,但是这段时间,当他的好消息,全部被坏消息,期待的时候,他的心真的乱了。
似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变了,最开始是他们气势汹汹地南下一路接收朝廷的,那些投降的,但是现在看来,似乎,那些都是烟雾弹,因为他们真正的实力并没有扩大多少,反而,增加了一些负担,因为,他的文官都要不断的去接受那些,占你的老百姓要为他们的,生活负责。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现在都变化在住的地答应你,现在他的头发都有些变化啦,大和尚,现在脸上也没了,笑容,这段时间对他们打击太大了,接二连三的实力,手下的大将近二年三的战士,没有人投降,但是却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本来比你分散,现在损失严重,具体起来也没有以前那样有优势啦!
况且,北平城那边传来消息,一段时间,城里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了,那是因为锦衣卫小队一直在搞着破坏,但是抓不到人,而且晋王的兵马,一直在北上,现在看来,大部队要到的时候已经很快了,所以,他留下的人马能不能挡住,你让他有些心惊?
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堂堂燕王如今真的如同惊弓之鸟,他在害怕。
他想不通,为什么建文帝明明已经失了军心?现在却能打赢他们。
但是他也不敢往深处想,他害怕,一想多自己就会被自己说服,然后真的选择了放弃,现在他只是收缩兵力,集中队伍,没想过完全逃避或者说往北平城赶,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现在怎么说呢?跟着他一起的人都特别的辛苦。
他有他的战略部署,但是手下人不懂又看不明白他的意思,所以那些不好的言语也在京中传来传祺是没有办法,事情除非他能堵上所有人的嘴,但是这可能吗现实吗?不可能也不信。
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
第0455章 前线来了一批人()
建文四年六月初一。
以后大家都记住这个日子,虽然这个日子在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那一天。
燕王的叛军和朝廷大军在徐州与宿州一带相遇。
数十万万兵马佣挤在狭长的地带,一字摆开。
朱棣他的手下的将领本来就知道朝廷的兵马可能在包围他们,现在看到离他们不远的的地方,人马一大片。
双方在对峙之中。
这里发生的一切,也在向全国各地散发着。
其他的藩王,之前一直都在观望,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些事情会不断的发生的。
战争就要结束了,这是他们嘴里的话。
每一个藩王家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幕僚,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战争就要结束了。
之前他们的结论是看好燕王,认为燕王可以入主京师,但是这一段时间以来,要王的军队打了几次败仗,反而是朝廷这边儿有了优势。
特别是徐辉祖和驸马爷的部队。
刚开始遭遇的时候,他们也觉得没有什么,但是真正的对战之后才发现区别很大。
没有强大的骑兵,但是他们手下的步兵接战的时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驸马爷的兵马一直用对阵对着他们。
而且他们的刀剑似乎也比燕王这边锋利,所以燕王手下吃了不少暗亏。
真正的步兵接战的时候,阴谋诡计都是没有用的,大家拼的就是武力,拼的就是武器装备,而这一切,朝廷这边占了优势。
那些士兵心里都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近期换,武器装备造成的,他们也隐隐约约猜到了,那些东西跟锦衣卫有关。
朱棣,听了下面汇报上来的情况,也知道似乎出问题啦,只是没有想到,问题最大是在锦衣卫那边。
最近的战场上。
燕王的主力部队,对面是驸马爷的兵马。
双方旗帜鲜明。
似乎有着彼此的默契,两人都没有,他人引导,直接骑着马从各自的对阵中出来,慢悠悠的向中间走去。
大人物之间的交谈,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这一番真是也让他们知道,似乎朝廷,真的啊,有了变化。
“妹夫,怎么,你真的要跟我作队吗?”
一身戎装的朱棣,看着对面骑马来到梅驸马,脸上似乎有些不忍,但是他还是问了出来。
“四哥,其实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当年岳父他。”
梅殷,停了下来,但是,还是继续说道。“当年岳父大人他,他曾经说过,如果,如果有人起兵造反,让我起兵平叛。”
他口中的岳父大人也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现在他们俩谈的是家事。
至于说燕王不是朱家的人,那些东西呼呼呼呼老百姓就行啦,对于他们这些,皇亲国戚,根本就站不住脚,所以,梅驸马从来不认为这些东西可以打到朱棣,也就是因为这样,他还是叫他四哥。
“这么说,你是非要跟我作对了?你确定?”
朱棣的眉头一皱,虽然他之前也想到过这种,毕竟这一段时间,手下人跟梅驸马的兵马接战很多,而且大多是大败。
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在这件事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能让梅驸马,按兵不动或者说放他们一码。所以他还是要努力一把,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根本就没有多大可能。
“这么说,总兵官还是要跟孤王对战了!”
“燕王,造反就是造反,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这件事情是说不过去的。朝廷做了这么多事情,也是希望你能明白,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也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天下。这些年,你做错了。”
梅殷说完之后就保持了沉默,他知道这些道理,朱棣都清楚,但他不是来讲道理的,他只是想把最后一件事说完,然后给他自己也给那些京师里等待的皇亲国戚,一声交代。
太祖皇帝当初给他的遗诏说的很清楚,上面是有这么一条的,他不想违抗太祖皇帝的遗诏。
当今圣上是他的侄子,这一点没有办法改变,所以他必须要对这件事情负责,也真是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了淮安总兵官,训练兵马。
不管他以前做了什么样,现在他就是一方统兵大将,而且还跟朱棣正面对抗。
两军对战双方的统帅,正在沟通,但是却让手下人,如履薄冰,他们一直都在担心,生怕出什么意外。
毕竟这是战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也不可能防备的,这么厉害,况且现在只有两位统帅在战场的正中央交代。
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们可能根本就来不及救援。
“孤王没错,朝廷才有错。孤王奉太祖皇帝军令才做出这件事情,所以不管你们怎么说,孤王没错。”
错不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现在两个人并不是来讲道理的,所以朱棣不管他怎么解释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法解决。
梅殷,看了他一眼,是的,看了他一眼。
以前他就觉得自家四哥志向远大,野心勃勃。
自从他起兵之后,他也曾不断的告诉自己,如果真的要遇见他会怎么做,之前中愈跟他见面的时候也告诉他问过他这个问题?
如果真的要跟燕王对战,他会怎么做?
当时他答应中愈,如果真的有这个机会,他会带兵,清剿叛军,但是现在。
真的站在朱棣的面前时,他的心却有些难了,怎么会是这样?
似乎他有些不忍心,但是,君命还是君命,朝廷还是朝廷,叛军还是叛军。
“四哥,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既然已经到这个地步了,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吧。
朱家的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不管谁胜谁负。这件事情总是会有一个结果的,还望四哥体谅。”
“你确定,咱们要大战下去吗?这对我们双方都不好,孤王只想,要一个答案。”
“此战,无解。”
“你要战,那便战。”
留下这最后一句话之后,朱棣和梅驸马两人分道扬镳,回到了各自的战阵。
前方的兵马看到自家统帅回来之后立马让开了一条道路,让他走近战阵中心。
他们非常紧张,不过现在看来双方统帅并没有纷争,也就是说,他们还要不断的战争。
这段时间他们的伤亡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获胜了,所以他们越发的认为,现在朝廷占了优势,虽然这个优势还不明显,至少比以前好,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