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如此笃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好啦,不用这样猜测,孤王知道锦衣卫既然敢让我们这样做,他们自然有他们的办法,咱们按照计划全力进攻就行了。”
晋王朱济熺,今天一身戎装,这一段时间他似乎变了个人一样。
对很多事情他都很上心了,而且似乎没有想以前那么纨绔。
他的表现让他们知道,似乎晋藩的希望来了。
两个人相视一眼。
心里都很高兴,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啦,自从老王爷薨逝之后。
他们一直担心,晋藩维持不下去,然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现在也能够这样让他们心里很欣慰,至少这一切的一切让他们感觉到了。
他们的坚持是有希望的。
因为之前跟他们聊的,他们也都懂。
现在王爷似乎有了自己的渠道,还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既然王爷愿意做,那就听着王爷的吧。
战争有的时候就很奇妙,命运,也许会见过着更加努力的人。
晋藩的兵马一直在加强进攻。
在徐州往北。
那里曾经是,燕王,打败官军的地方。
现在却成了,他逃跑的地方之一。
他的身边还跟着不少的人。
零零散散的部队也少了不少,但是更多的都是坏消息传来,告诉他们不断的有人投降,有人战死,甚至是一些偏将军也都被朝廷活捉了。
这对他们的打击却确实是很大,现在他身边的人都比较沉默,比较沉闷,他们现在想的就是保护王爷,先逃出去再说。
“王爷,现在,咱们可以说是失败了!只要王爷迅速的赶回北平。守住北平,咱们就可以东山再起。”
“是啊,是啊王爷。咱们赶快回去,只要您回到北平。燕藩和宁藩手下的百姓照样会支持咱们的。”
“王爷。趁夜色,咱们赶快走吧,耽误的时间越久,对咱们越不利。末将担心,朝廷的兵马会很快跟上来,毕竟他们现在人比我们多。”
手下的部将,在不断的劝他。
朱棣其实已经很累了,这几天一直忙于逃跑。
都没有好好的休息,手下的人也是这样,但是,回家的欲望远远,到过了他们,现在疲惫的身体。
所以大家都想尽快的回去。
“你们的意思,孤王知道,孤王也想早点回去,但是现在,现在回去,困难重重。你们也都看见了,现在我们碰到的朝廷官军,越来越多,除非咱们能有大量的人马掩护,否则危险还是太高了,只要咱们露面可能就会引起注意。”
朱棣他也不傻,虽然很累,但是他还是想的很多,现在唯一没有跟在他身边的,就是张辅还有他的二儿子,朱高煦。
他们手下还有一支兵马,就看他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了!
现在他们还来不及担心,北平城那边的情况,毕竟这边还是太过危急,也没有时间往回传呢,也需要时间。
“王爷,您要先换一下这件衣服,你的盔甲,也太显眼了,所以还是跟大家看的普通一些吧,然后,咱们不断的聚集,咱们兵马。人太少的话,对咱们来说太不利啦,不管做什么都不方便,只要咱们的人还在,这一切都还有抢回来的可能。只要您还在,我们就不怕。”
手下的人不管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还是真的在关心燕王,他们现在都表现的很急切。
这个时候还留在他身边的,就多少会有一些真心的。
他们今年也很清楚,就算是现在他们选择投降,朝廷也容不下他们,毕竟他们跟燕王牵扯的实在太深啦!
别人也许还可以将功赎罪,或者做一些有利的事情,但是他们跟在燕王身边这么久了,知晓燕王的一切,甚至是他们也参与了,围剿朝廷的兵马,这都是大罪。
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们都不会有下场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跟着燕王吧,后期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
建文四年六月初十,北平城大乱,燕王被朝廷大军大败,连夜逃亡的消息在北平城里突然爆发。
无数的百姓准备逃亡,那些在城墙和附近戍守的军士们,心里都有些发慌。
尽管不断的有人在劝说他们那些都是假消息,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有一阵担心。
无风不起浪。
他们虽然没有受过太大的太多的教育,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消息,他们还是知道的。
燕王可能真的出事了,不然也不会这么久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传来。
而且北平城这段时间一直在严加防范。
北平城的外围地带,一直受到晋王的进攻。
晋王身边的人马一直在对他们攻击,这一段时间攻击越来越深,他们很多的,战场城池都已经丢失了!
这些消息也传入了,他们耳中,所以,说不尽话肯定是假的。
朱高炽,现在很是担心。
他知道那些都不是谣言。
昨天晚上他父亲的人,偷偷进了北平城,告诉他这个消息。
他也知道了父亲那边遭遇了大败,前所未有的大败,无数的兵马被俘虏,甚至战死,现在父亲正在逃亡之中。
这些话他也不能跟太多的人说,连他的母妃都没有告诉。
除了留守的大臣,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
这个时候他能相信的只有留守的大臣,和正在北平城附近奔波的几位将军。
晋藩的兵马,对他们攻击越来越强了!
他们的人死伤无数,这一点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燕王抽调了太多的精锐南下,留下的虽不说是老弱病残,但也不是那么的精锐,年龄有些大了,经验是很丰富,但是真正的拼杀还是有些差火候的,所以对上晋王的兵马,很是吃亏。
在很多的地方都被晋王攻破,现在可以说是岌岌可卫,虽然还没有攻打到主城区,但是外围如果被,晋王的兵马围困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他们还要迎接燕王的回归。
除非燕王可以回来,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
东山再起也是要有人支持的,如果没有钱财,没有兵器,没有人马,东山再起就是一句空话,朱棣心里很清楚,所以他才会快速的往,北平城赶。
不是他怕死,只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回北平城的话,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没有办法。
所以他只能往回赶。
建文四年6月13日,朝廷的兵马俘虏了大部分的燕军士兵。
也收复了了不少的城池,之前被他们占领的地方,现在都空出来了。
官员在接受那些地方,军队也会留下少量的人员,对那里进行看守,还有安置他们的伤员。
几场硬仗打下来,双方的损失都很大,朝廷这边很多军士都丢掉了性命,那些活着的,现在,也都是身上挂着彩。
除了特别看重军功的基本上都在休息了。
这也是他们商量出来的,自己手下人还是要优待的。
要是把他们也逼迫走了,还有谁会跟他们一起打仗了,这完全是不划算的。
徐辉祖和没驸马,还有其他几位将军,也把自己手下那些,获得军功的人员往上报,这个时候虽然不能完全统计,更多人的军功,但是,先报一部分,总算是能给大家一些希望,朝廷审核之后还要给他们奖赏。
这才是最重要的,士兵们,要当一辈子兵。总得给他们一点希望吧,总不能让人家白白送命。
消息越传越远。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燕军吃了败仗,还是前所未有的大败,那些观望的人民也不得不做些表态啦,有些官员立马向朝廷那边上书,可以帮忙出粮食,甚至是出人。
之前那些不理不睬的王爷,现在也上书朝廷,请求朝廷给他们机会,帮忙平叛。
第0462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切似乎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却又那么的顺其自然。
虽然没有办法解释,这种情况,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发生啦。
没有求快,只求稳定。
朝廷官军其下属的各路人马接到的命令都是尽快肃清叛军,但是要保证地方上的稳定,老百姓不能出现流民,不能出现难民。
虽然命令是这样下达的,但是真的军功摆在人面前,这是利益关系,关乎着自己以后的未来,没有人会放弃,所以每一部分的兵马都在快速地向北推进,甚至是全线推进。
超廷的官军,气势如虹,阎燕王的叛军,一败涂地。
不能比较,一对比一就有伤害,现在双方完全调转过来了,对于这种情况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这样的,就比如说现在正在往北逃窜的燕王来说。
手下人一直劝他东山再起,只要他还在就可以。
但是现在他们经常会被发现,就算是不断的藏匿,不断的转换地方,也有些力不从心,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能聚聚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少。
朱棣又不愿意,太过招摇,毕竟只要他出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家快速攻击的地方。
原先的部队大部分都已经崩溃,这是他和手下人打探来的消息。
他现在只能期待北平城,能坚持的时间久一些,虽然晋藩也在不断的进攻。
在燕王败退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朝廷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朝廷在大力的悬赏,关于燕王和他身边,将领的消息。
赏银无数。
布告上面什么都没说,但是有人猜到了不同寻常。
所以有兴趣的人还是挺多的。
大明锦衣幻夜骑一战出名。
人们都知道了,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之中出现了一支骑兵。
姑且称之为骑兵吧,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讲的都是,绘声绘色的,至少让人们知道在这场战役中有一支队伍出现在哪
了,燕军与朝廷兵马的中间。
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了燕王兵马。
致命的一击。
甚至在燕王兵马溃败的时候。追杀了他们整整一夜。
这件事本来很简单。
不过是一支兵马在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罢了。
但是他们关注了另外一个点。
他们的名字。
大明锦衣幻夜骑。
这是一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队伍。
挂的是锦衣卫的名字?
锦衣卫到底要做些什么?
他们更加奇怪的是那个领头的人。
是方中愈吗?
如果真的是方中愈,那就是说他在京师已经很久没出现,就是去做这件事了!
可是一支军队如果要成行,甚至要有战斗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
但是现在这支军队却是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打败了燕王的精锐。
这又作何解释呢?
有人暗地的猜到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方中愈早早的就在布局。
至少这只军队的训练。
肯定是早早的就进行了。
那这到底是谁在帮他呢?
这么大规模的训练。
这么多人员的编配,调动。
想想就让人,心惊啊!
这里面牵扯到的,可就多了。
不过愿意操心的人。
对这件事却没有太在意。
而那些看热闹的,就让他一直看着呗,本来就跟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这件事情就是这样,简单来说,它很简单,往难的说他也很难,但是,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无法入眠的人太多太多,这段时间,太过跌宕起伏,无数看好燕王的人,现在都后悔自己那么早做了决定。
但是世上有后悔药吗?
没有,既然如此,他们就要选择接受一切的一切,都必将成为他们,这一辈子中,最后悔的决定。
到处都可以看见逃跑的溃兵,还有无数的兵马在搜捕他们?
这样的事情一直都在发生,从燕王大败开始。
燕王有些悔恨,早日没有,军师的话。
方中愈,居然真的成了他们的大患。
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们也都明白了,当初在战场上突然出现的那一伙人是方中愈领导的。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那一伙人居然如此的强势,比他手下的精锐还要精锐。
但是这一切都太晚了。
“世子,外面都在传说王爷大败,甚至是已经带着咱们的人逃跑了!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可能随时……”
留守的大臣们一起来向朱高炽问询。
他们很是担心,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想要知道真正的消息,所以在一起商量之后就来找朱高炽。
大殿里一阵沉默,朱高炽并没有回答他们,只是依然观看着的局势图,这也是他们的人,拼着死从外面带回来的消息,现在情况越来越不乐观,晋藩的兵马频繁的调动。
他们已经应接不暇了。
“世子,您说一句话呀。王爷,是不是真的被打败了?
现在北平城里谣言四起,老百姓都担心,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趋势,甚至有大分人想要逃亡,就算是咱们之前做的那些安抚工作都没有用了,您倒是给句话呀。”
那些大臣们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
这也不能怪他们。
心思活络的有才能的都被朱棣带在了身边。
这些人,现在还差一些,遇见事之后特别的惊慌。
“都别吵了!父王只是打了一次败仗而已,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你们都不懂。现在抓紧时间做好自己手中的事,其它的事暂时不要管。”
朱高炽,眉毛一皱,似乎被他们质问的有些烦躁。
虽然他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但是现在还不能告诉他。
“是,世子。”
大家看了看,然后离开了。
世子都这样说了,要是他们还一直,纠缠这下去,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一群人,离开了朱高炽的大殿。
“看来王爷那边是出事了。”
“怎么说?”
“世子,从来没有如此的发过脾气,他是出了名的温文尔雅,现在为了咱们几句话,发言呵斥咱们。只有一种可能。”
“确实,那就是燕王出事了。”
毕竟是在官场上打磨多年的人,一点点的事情就让他们分析的啊,基本上接近了真相,所以这些人还是有些本事的。
就算不是那种一等一的人才,至少处理一些事物,还是可以的。
“那咱们怎么弄?”
“你这话什么意思?当然是帮助世子守住北平城等王爷回来,有了依靠,自然可以东山再起。”
“对对对对对对,咱们应该这样。还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等王爷回来吧!”
一群人稍微碰了个面,就离开啦,至于谁说的直话是真,谁说的话是假?
这也没有办法确定。但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重要。
这个世界并不复杂,只是很多的事,大家都说不清楚。
既然说不清楚,那就不用说啦,一切还是靠实力说话。
大明奇幻夜骑。
不仅仅是民间,对他们非常好奇,虽然知道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了很大的功,但是还不知道具体什么样子的。
而那些各部的精锐,每位将领手下的部队都在对他的好奇心。
他们也知道在梅驸马,面对的正面战场上,突然出现一支兵马。
给予了燕王叛军,大的伤害,这场战争可以说是突破点,就在他们那里,所以他们也很想见识见识,这支部队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优点。
中愈还不知道呢,现在已经有人盯上他们了。
大明建文四年6月20日。
济南德州一线,还有它附近的,燕王叛军,基本上被清剿干净。
但是依然没有抓到燕王身边的统军大将,还有燕王本人。
这在各大指挥部里都比较难受,他们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居然还不能完全的剿灭燕王叛军,这让他们确实难以接受,如果是在以前,他们不能够做到的话,还能够理解,但是现在他们明显占着优势,而且几乎全军都用上了,锦衣卫那边送上的装备。
要是现在在完全占据优势情况下还不能改变现状的话,那就是他们的无能。
没有人发火,但是,他们依然能感受到压力。
朝廷官军高层到中级干部,还有,基层官兵,他们心里都很清楚,都憋着一股气呢。
大家也都看到了,明明是自己占着优势,但是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说出来都有些丢人。
朝廷这边也因为这场战胜的改变,在不断的抽调,人马,主要是文官和干吏,往北方去接手那些被叛军毁灭的城市。
那些地方还需要官府有利的,安置人马。
虽然现在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但是至少要让,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也不会追究他们了,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要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一切都是我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一种趋势。
大明似乎突然有了希望。
相比以前来说这种希望真的很大。
人与人之间还是要不断的沟通,交流。
几位大将之间的交流沟通,一直都没有断过,还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方中愈,虽然他们知道方中愈现在,说代表着什么,他又做了些什么,但是,隐隐还有些不服,毕竟,他的年纪太小了!
十六七岁的年纪,现在应该是在学堂上,他不仅进入了官,还当了的强权部门的头头。
现在还带着的一支军队在战场上厮杀,围剿堵截,甚至是,掌控着很多,秘密渠道。
要说这些东西可以不露风声的运到军队,要是没有什么秘密渠道的话,怎么说他们都不会信的?
既然他已经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啦,以后说不定能做到更多。
他们是武将,武将之间本来就是相争的,虽然他们的对手是文臣,但是武将也要分个一二三来。
现在中愈还是太年轻啦。
再加上,因为中愈的存在,历史上很多的大战都没有发生,那些失败,那些错误,在这些将领身上上都没有发生,他们也就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或者说自己身上的那一冷漠,或者是懒惰的性情,还没有爆发出来。
这个时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