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办法,毕竟,要想改变战争的结果,光靠现在做的事情是完全没有胜算的,他需要大的改变,至少要在某一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坐在硬梆梆的凳子上,冷气从凳子上传来,中愈思绪万千,这还是之前他要求的,这个包间没有放上舒适的棉垫,没有软塌,只有实打实的木凳。

    他告诉他们,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冷静,不会因为安逸的环境而沉迷。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劝着他,后来见他自己坚持,其他人都不做声了,只是觉得,中愈过于理智了,理智的有些过分,十六岁的年轻人,干嘛搞得好像经历世事沧桑,随时会没命一样。

    他们,哪里知道,如果不冷静,如果不快点成长,一步错,步步错,带来的后果,这不是中愈能够承受的了的,他可不愿前世之事再次发生。

    京师里风云突变,形势紧张异常,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感受,他们顶多是讨论讨论最近的生活变化与邻里琐事。

    但对于这些行走在一线的情报人员来说,京师已经成了战场,暗无硝烟的战场。

    昨天暗卫来了消息,这几天,京师里走水次数很多,报上来的时候,官员也只当是平常的走水罢了。

    谁曾想,前天夜里,一场大火,烧死了四户人家,官府的小水车赶到时,房子已经塌掉,没有人逃出来。

    府衙紧急组织,经过快速挖掘,掏出来不少分辨不清的尸体,当然是焦炭状的,仵作验尸后发现,他们不是烧死的,是在杀死之后才被放火烧的。

    办事的推官才赶快向上报告,他们断定,肯定有杀人嫌犯藏在了京师里的某个地方,这太危险了,暗卫觉得不正常,才报上来。

    中愈看见了府衙的这个报告,心里有些气愤却又无奈,居然连自己手下暗卫的报告都比不上,看来现在的吏员的警惕性,专业性还是不够的。

    奸细?仇杀?误杀?哪有那么多动机,杀了人就的偿命。

    不行,得去现场看看,中愈心里也清楚,光看这点报告是看不出来什么的,凭空猜测,他也没那种本事,如果有,他早就去干暗探了。

    照目前来说,这件事跟他没有多少关系,但直觉告诉他,有些事,被自己忽略掉了,这数十条人命就是代价,是一个信号,一场较量的信号。

    地字房里,中愈闭目在那里思考,慢慢的让自己心中的杂念散去,自从暗卫开始接任务以来,源源不断的消息被整理,然后交给中愈。

    京师人员混杂,力量交错,自己算一股力量,燕逆的密谍算一股力量,那些勋戚背后的也算一股力量,那就是说,至少还有两股力量在京师里打转,这些人到底是谁呢?又要做些什么?

    近期发生的事情跟他们有没有关系呢?自己手中的力量越是发展,他就越发觉得京师里这潭水很深,很浑浊,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才能改变着不久之后到来的灾难呢?

    一连串的问号,从中愈的脑海里冒出,他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冷静,这才刚开始,要撑住,时间很紧迫,自己不能乱了阵脚。

    京师里暗流涌动,是做那股最大的暗流,还是被其他的暗流吞噬,都在逼得中愈快速解决这些事情,乱世用重典,现在的他需要这股力量,保住这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

    应天府里,城里的抽检一直没有放松过,时不时都可以看见巡捕司的人马,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巡视,晚上宵禁也执行的越来越严格,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这些差人,有他们在多少能安心点。

    来来往往的人群里面,有人顺手牵羊,偷走了别人的钱袋子,有人冲冲撞撞,似乎在躲避着什么,热闹归热闹,人心归人心,这大好盛世,却暗藏危机。

    思索片刻,中愈起身,“七鹰,走,跟我去应天府衙门。”

    七鹰从身后飘出来,中愈也不感到奇怪,正是因为七鹰的身法练得最好,才让他跟在自己身边的。

    中愈骑马到了应天衙门,扔上令牌,守门的衙役一看,锦衣卫。

    恭恭敬敬的递回令牌,“您稍等,小的这就去通禀。”便快速的跑进了衙门里。

    中愈也不着急,仔细的打量着这京师首府的衙门,还好还好,不算是很差,毕竟是代表着朝廷的脸面,虽说京师治所分了江宁,上元两所,但紫禁城在上元境内,所以上元的政治地位稍高于江宁,但也没有去细究那么多,现在城池与城池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的明显。

    没等一会儿,那小衙役回来了,“方大人,您里面请,府尹大人在里面等着您呢。”

    说完让中愈进去,自己牵着中愈的马和七鹰的马去了马场。

    一进门,就看见一位着官服的大人向自己走来,“哎呀呀,方贤侄,什么风把你吹到了我这里啊,我这里可没有锦衣卫要查查的事情吧。”

    中愈知道这位府尹大人,仔细一看,面色红润,一双大耳特别突出,中愈想起来了,这不就是上回跟风的那一批人里面的一位吗?人送雅号“莫大耳”。

    中愈拜见他后,心里却乐了,这位大人的大耳真是名不虚传,也不客气,说道:“大人说笑了,若真有事,自然不是我这样来了,我是来看前夜走水的案子的,麻烦大人跟我一起看看吧。”

    “这个?”府尹大人眉头一皱。

    中愈看着他为难的样子,有些奇怪,“怎么,不方便?”

    “那倒不是。”他本来想说,贤侄,你的级别不够,而且这好像也不归你管吧,但是话到嘴边又被他生生的咽回去了,“呵呵,既然你执意要去,那咱就去看看吧。”

第0052章 多了一个人(第二更)() 
中愈一行人,在衙役的带领下来到了停尸房,还没进门,莫大人就拿出手怕,捂住了嘴,这味道还挺大的,已然散发到外面了。

    停尸房的空间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比较冷寂,屋内放满了冰块,这个季节,还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中愈看见如此摆设,觉得明朝的仵作还是挺专业的。

    莫大人转头问道,“老袁怎么还没来,去叫了吗?”

    身边的人又去催了一遍,过来了两位仵作,原来因为死的人太多了,专门用了两位仵作,两人相互认证,确保最正确最合理的答案。

    “老李,小袁,这位是锦衣卫的方大人,说说,你们知道的情况吧。”

    两人赶忙见礼,中愈摆摆手,“不用了,说说你们知道的情况吧。”

    其中一位年老的仵作向两位大人介绍道:“二位大人,据查,死者共四户,二十三人,其中老者六人,中年人九人,小孩子六人,婴儿两人。因为现场比较混乱,而且尸体还是从火灾现场里挖出来的,线索基本上都被破坏掉了,我们只能提供基本的判断。”

    “其中这六位老人,有五位是死在床上的,一位是死在床边的。可以肯定,是被快速击杀的,分别编号位壹到陆。”另一位年轻的,被称作小袁的仵作,指着六具尸体说道。

    “而这位,在院子的角落被发现的,身旁有一块铁片,初步断定,为一把刀柄被烧掉的刀,刀的用处具体不知,初步猜测为柴刀或者菜刀,柴刀的可能性大一些。”

    “这位,在靠近门口的位置被发现,致命伤在背后,一击毙命,倒向门外。”

    “这位,在靠近屋子的门口被发现,只是有些奇怪,他的头是朝向里屋的。”

    “其他几位,基本上都是死在床上,包括这几位小孩子。”

    “这两个婴幼儿可以肯定是被呛死的,在他们的口腔和鼻子中,发现大量的烟灰。”

    他们两依次向中愈和自家大人依次介绍了尸体的情况。

    莫大人听完后,直接问道,“那你们的结论呢,有多少凶徒,能不能猜测出作案过程?”

    两人相识一眼,“我们初步断定,凶徒至少有四人,因为发现了四种不一样的伤口,其中三中相似的伤口比较多,而这一种,只有一人身上有,当然也不排除尸体经过大火以后,有些不一样。至于过程,我们没办法。”

    中愈能理解,他们现在的理论让他们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看着卷宗,走来走去仔细看了每一具尸体,想了一会,眉头紧皱。

    “不对。”

    众人一愣,哪里有问题,小袁出声问道:“敢问大人,哪里不对?”

    毕竟是他们花费气力总结的,突然被否定,小袁的脸都红了。

    阴冷的停尸房里,冰块融化的水汽飘在空中,在冬日的时候,倍感清冷。

    “莫大人,这些卷宗是衙役调查的结论?”中愈没有回答,反而转身问了莫大人。

    “这你放心,他们挨家挨户调查得来的,结论我都看过,没有问题,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出了人命官司,他们不敢懈怠,还是很负责任的,京师重地,这等恶性案件,肯定需要个结果的,毕竟谁也不想丢饭碗。”

    “那就确实不对。”中愈又想了一下,说道。

    莫大人看中愈还是坚持,“愿闻其详。”

    中愈也没有掩盖什么,直接指着卷宗向莫大人和二位仵作说道:“你们看,这里写着,李大叔,孙大叔,早年丧偶,并未再娶,而其他两家的老人都健在,李家,孙家,赵家都有一个儿子,也有一房媳妇,而张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家里务农,小儿子在外面做生意,近期也没有回来,问题就在这里,年轻一点的尸体却有九具。”

    小袁满脸疑惑,问道:“这能说明什么?”

    “额,大人,我懂了,四户人家只有四个儿子,加上妻子应该是八口人,现在却有九具尸体,说明,多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是凶手。”七鹰在旁边听了一会,出声说道。

    “对,不能确定是不是凶手,但至少跟凶手有关。”

    莫大人的脸上有些过不去,中愈自己看出这么多东西也就算了,现在连他身边的护卫都能看出点门道来,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转头对仵作和跟着的衙役吼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连这么大的问题都没有发现。”

    又转过头来对中愈说道:“贤侄,你果真慧眼如炬,观察入微,这点东西也能被你发现,果真是让我佩服,佩服啊。”

    “你们还不学着点,做了这么多年了,还不向大人请教。”

    “方大人,请细说一二。”二位仵作有些尴尬,但还是行礼请教。

    中愈想到,这人还真是精明,又这样护短,就这样,就把自己和手下人摘得干干净净,果真是混迹官场的老油条,两句话,就让我没法怪罪他们了。

    “呵呵,多看看就行了,干这行的,你们才是前辈,我只是个年轻后生,今天也是碰巧了。还是请几位找出这几具尸体里面的嫌犯吧。”

    仵作和助手们赶快又走过来走过去看,在尸身上翻检,想要确认哪一个是凶手?

    唉,中愈叹口气,这也要看这么久,也不愿看他们耽误时间。指着身边的那具尸体说道:“不用找了,就是这具,在重新重点检查这具吧。”

    “大人,为何?”老李这次也没搞懂,我瞅了几天都没看出来,你就看了这一会儿就知道了。

    “有两个原因,第一他的伤口跟其他人不一样,当然,也许是因为火烧的原因;第二个是,他的皮肤上沾满了大块的衣物燃烧后的黑色残渣,说明他是来自外面的,至少需要保暖,而其他人粘的都很少,说明穿的不是厚衣服,或者比较完整,是被子盖好的缘故。根据这两点,如果不是巧合的话,那就是这人有问题。”

    莫大人越发的感觉到中愈的不凡,“精彩,精彩,好好学着点,你们。”

    “好了,二位,麻烦尽快检验,七鹰,一会带着结果回来。莫大人,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额,贤侄慢走。”莫大人看着中愈的身影,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不知在想些什么。

    七鹰也不跟他们搭话,一脸冷漠,生人勿近。

第0053章 皇帝第一次(第三更)() 
中愈回到了方府,如今中愈也当了官,按规矩他是可以另择府邸的,况且锦衣卫镇抚司之前的名声不太好,所以住在府里多少会有些影响。

    不过现实是,很多大臣不是京师长住居民,在京师也是租住房屋,甚至是跟其他官员合租的,中愈要是再弄个大大的府邸,会被弹劾的。

    不过中愈也还没有到年纪,而且尚未婚配,所以还住在方府也不是不可以,在这方面,也没谁会去挑毛病。

    沿途遇到的丫鬟家丁都向他问好,现在他们都知道,公子的名声越来越好了,他们也跟着沾光。

    有丫鬟打起门外的帘子,中愈走进去,看见自己的母亲正在一旁做手红,便跪下道:“孩儿中愈拜见母亲,母亲身体近日可好?”

    “好好好,娘的身体挺好的,这段时间忙坏了吧,晚饭在我这里吃吧。”起身过来拉起了中愈。

    又对丫鬟说,“去,叫二少爷,三少爷,大小姐,二小姐都过来,就说愈儿回来了,让他们过来吃饭。”

    “是。”丫鬟领命去请几位少爷和小姐了。

    “怎么样,这几天是不是特别辛苦,来,让娘看看。”双手托着中愈的脸,仔仔细细瞧了个便,“瘦了,也黑了。”

    中愈也是切实的能感受到母亲的担心,心里一软,“让母亲担心了,是孩儿不好。”

    “孩儿拜见母亲。”弟弟妹妹也渐渐的都来齐了,一个个的穿着跟个大粽子似的,不过还好,只是近期天气变化的太过厉害,折腾人。

    几人互相见了礼后,便开始聊天了。大家有说有笑,小弟也缠着中愈讲西游传的故事,中愈现在抽空写西游传,提前送到郑左书坊,让他自行做主,所以现在是越更越多,流行的面也是越来越广了,家里面也都知道了,能先听为快自然就不放过了。

    中愈很喜欢这样的日子,跟家人一起的日子,现在他很满足,所以,他要尽全力保住这份幸福,也许,这样才能不白白的来这一遭吧。

    和家人一起用了晚餐,也很是随意,冬天也没吃那么多,倒是吃了不少甜点,母亲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饭后,也关心关心了弟弟妹妹们的学业,之前中愈已经鼓励弟弟妹妹都读书,而且经史子集,兵法策略,都读,所以现在对他们的日子也有了很大的充实感,至少不空虚。

    “大哥,上回你说的话,还有希望吗?”方贞看着中愈,纠结了半天才说出这句话。

    中愈也知道,妹妹说出这句话用了多大的勇气。“当然有希望,贞儿,你记住,哥会给你争取这个机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强身健体,熟读兵法战略,还有,我给你的那份笔记也要认真看,如果有一天你进了军队,那将是你区别他人最大的财富,想要实现梦想,就要付出与常人不一样的努力,还有带着弟弟妹妹跟你一起学。”

    “是,哥,我记住了,我会督促他们的。”似乎又坚定了信心,中愈也仿佛看见了一颗将星的冉冉升起。

    第二天,天还没亮,中愈就早早的起床,今天他要进宫,去禀报近期工作。

    现在他发现,黑暗里的京师还是挺美的,官员们都起的很早,所以他们才是那一帮最辛苦的人,只是这操蛋的早朝制度,这也太早了吧。

    现在中愈还是习惯骑马,坐马车太慢还颠簸。沿途碰上各个部门的大人,中愈都一一行礼,对方也都回礼,相熟的也都还过来夸夸中愈最近又写了首诗,明里暗里都透露着,啥时候给我也写一首的意思,让我也蹭蹭光,流传千古。

    毕竟这首诗有了梅驸马的名字,就算这首诗不够资格流传千古,可沾上了驸马爷,皇家的女婿,那就会有一笔,更何况这首诗没有那么差,至少很多人就写不出来,而这写诗的人,现如今看来,他这折腾的劲,也不是可以一笔带过的主,所以早点沾上,青史留个名应该不成问题了吧。

    不管上回他骂的他们有多惨,也不管他们都在不在意,是否记恨他,同殿为臣,就算不喜欢,也不会表现在脸上,这是在官场混的人,最基本的准则,而这个道理,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适用的。

    中愈到了乾清宫的东厢房,建文帝已经在里面等着了,头也没抬的吩咐了声,“坐”,便不再言语。

    中愈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反正也不着急,等着陛下忙完自己的事情,还煞有其事的闭目养神。

    建文帝批完了手里的奏折,抬头一看,愣了,这小子跑我这里装大神了,便悄悄的走过去,一看,乖乖,睡着了。

    朱允炆的童心起了,拿起一根没沾墨的毛笔,划过中愈的鼻孔,划弄了几下。

    “啊嚏”,中愈一个喷嚏喷过去,建文帝猛地往后跳了一下,错开了。中愈瞬间惊醒过来看见皇帝陛下在自己面前,赶忙起身,说道:“臣该死,冒犯了陛下。”

    “哈哈,你是该死,不过,朕不让你死。中愈,朕当国四年以来,你可是第一个在面见朕的时候还能睡觉的人啊。”

    中愈也不辩解,只是一味地说道:“臣,罪该万死,只是这第一的名头还是给别人吧,臣受不起。”

    朱允炆眉头一皱,“好了,中愈,怎么你也变得无趣了,不要学他们,好好的,谁让你死。说吧,昨天晚上干啥去了,这么困,不会是去了秦淮河吧。”

    “陛下说笑了,臣还小,没去过那个地方。”

    建文帝瞅了瞅他,“恩,是很小,哎呀,你啊你,朕和你开个玩笑,这么认真。”

    “臣知道了,锦衣卫对北方的奸细有了线索,我去跟进了一下。”

    “怎么样?”一听跟奸细有关,朱允炆立马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样子,认真的听着。

    “可以肯定,最近这段时间内的走水,除了有一次确实是意外发生的,其他皆有人为的痕迹,他们肯定有什么阴谋,臣已经派人严加督察了。”中愈本就担心这些人的阴谋,所以提前给陛下打声招呼,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第0054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更)() 
金碧辉煌的乾清宫,散发着它的威严,人们仰望着它的光辉,也在感叹着匠人的独特手艺。

    “额,那就好,你抓紧时间,不要放过他们。听说民间有了很多的变化,你的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