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测是正确的。”

    在一座庄园的书房里。

    一位看起来年龄不太大的中年人正在写字。

    或许是太长时间的安静下来,让他一直保持着精力旺盛的样子。

    写出来的字也让人觉得很牛很牛。

    被称作老爷的人依然在挥毫泼墨,丝毫没有停下来和管家说话。

    管家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以前就是这样,总是他在汇报,老爷依然在写他自己的东西,但是他心里清楚,一定会在写完之后立马将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

    这一点他是最佩服自己老爷的,那就是老爷可以一心二用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还可以同时想另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咱们的人,没有和方中愈碰面是吧?”

    静静地等了一会之后,老爷写完了他的字。

    上面写着忠君爱国。

    看着自己的字,老爷笑了,但似乎有一些心事。

    “是的,老爷咱们的人赶过去的时候,他已经走了。现在咱们的人也已经去了京师,不过是在他们去之后才把消息传回来的,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京师了。没有取得的您的同意,还望老爷能够原谅他们。”

    管家一本正经地说道。

    “告诉他们,辛苦他们了,该有的赏赐,不会少的,你直接安排吧。既然已经去京师了,就把消息快速的传回来,方中愈那边还是加强关注吧!如果有什么变故,一定要第一时间的通告回来。”

    “是,老爷我知道了。”

    管家答应了他,只想自己老爷不会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但是他还是要把话说在前面,毕竟那些人是他派出去的,现在出了这样的差错,他也是难辞其咎的。

    不过他也是了解哪里的脾气,知道老爷不会在这些事儿上面苛求他人,毕竟是为了老爷办事情,手下人在镇江府遇见了这样的变故,也是没有办法的,也一个人从镇江跑到了京师。

    本就是为了躲开他们,有这样的举动,也不为过。

    锦衣卫现在是很多人的眼中丁肉中刺,中愈这样小心也是正常的,再加上燕王叛军在那个时候还有不少的人在外面,谁知道说不定有什么人,一不小心就想搞个大新闻呢。

    所以他们都还是理解的这件事情,不理解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参与不进去。

    除了在一旁看着,以外,现在还真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多关注一些总是好的,这也是之前他跟老爷聊天的时候,老爷跟他谈论过这样的事情,作为,老爷身边最亲近的管家,他也是一直都很有大局观的,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但是他也明显感觉到了,老爷的急迫心情,或许,特别想见,这个年轻人一面。

    不过不单单是老爷想见这个年轻人,他也想见这个年轻人。

    当年他跟着老太爷的时候,就做了不少的事情,从老太爷那里知道世界上真的是有一些人什么都能做,能做其他人不能做的,所以这件事情他还是放在心上的,自从知晓方中愈做的那些事情之后,他也觉得方中愈就是跟老太爷一样的人,什么都可以做,就像是神仙一样。

    不是他疯了,只是因为人心这件事情很难猜测,但是把握的好的话,就像是活神仙一样,跟他家老太爷一样。

    所以他想也许自己老爷过不了多久,就要去京师见方中愈一面了。

    “唉,看来又有另外一场风雨要来了呀。”

    收起自己墨宝的老爷嘴里说了一句。

    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在跟自己的管家说话。

    “老爷,您说什么?什么风雨,要来了。”

    管家听的不是太清,但是风雨要来了,还是听清楚了,所以就急忙一问。

    “没什么,只是突然有些心绪不宁,再加上方中愈的者一事情又让我觉得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总之不是太舒服。”

    “啊,老爷,你平常的感觉都是很准的,要是要是真有这种感觉的话,要不让咱们的人再加大力度吧,说不定真的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不是他矫情,之前老爷猜测过很多事情,包括燕王朱棣起兵叛乱,长兴侯耿炳文被撤换的事情,他都有所猜测,最后事实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那种感觉形容不出来,但是有些时候就是有预感,或许是因为对朝鲜的事情看得太过清楚,所以在某些重要的时刻就显得尤为不一样。

    “罢了罢了,按照你说的去办吧。抽时间去联系一下其他的大人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似乎是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老爷等着等之后向着他的管家说道。

    “是,老爷。”

    听说老爷要去找其他大人聊聊,他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担心,老爷之前没有关心过这些事情,现在事情又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不可能一次性就把事情处理好,现在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不过既然老人愿意做了很多人也是愿意的,毕竟还有不少人仰仗着老爷。

    在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逍遥世外,世外高人的说法。

    大家都是活着的,都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更何况还是他们这些手里有着权利或者有着地位的人。

    有些东西不是他们可以完完全全抛弃的。

    这背后牵扯的太多太多人的利益。

    想要让别人把吃到嘴里的吐出去,那就必须去抢。

    只有你比他强大,你才能抢得赢他,否则就是别人来抢你。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你不在意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生了当你在意的时候,确实风平浪静。

    建文皇帝不断地接见大臣的事情,已经传出去了。

    很多人都在猜测建文皇帝朱允文到底要干什么?

    当今圣上现在的想法,让他们有些摸不准了。

    纵然大家都知晓,肯定跟方中愈有关,但是却没有办法获取重要的信息。

    北方的新军编练一事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驸马爷梅殷,大将军盛庸,魏国公,徐辉祖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做着他们的事情,现在每天看着手下的士兵不断的变换,样子,让他们心里都很高兴,这才是雄狮,这才是真正的征战天下的军队。

    甚至他们在想,当年太祖高皇帝手下的军队是不是也是这番模样?

    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

    晋王朱济熺迟迟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地。

    朝廷没有圣旨下来,让他回去,而且还让他的军队也接受改编。

    其实晋王府对于这件事倒没有太大的抵触心里。

    之前已经说过他们想要接受朝廷的换封策略。

    晋王朱济熺,不想呆在那里了。

    至少他不愿意,不过要是晋王府还有其他的王族,愿意呆在那里的话。

    他也不会介意。

    只是他不愿意在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生活,所以宁愿选择换封。

    方中愈回来的消息在京师也传开了,老百姓们关心的就是他什么时候再更新大明报和逊志报上面的故事。

    之前中愈离开京师的时候还是写了不少的东西,交给郑掌柜和卢掌柜,但是最后中愈离开的时间太长了,他留下来的稿件已经用光了,所以大唐西游传的故事,却确实是已经断根了。

    之前他们也想过办法,想要别人来续写一下,但是接到这份任务的人都表示他们没有办法做,因为他们不是方中愈,所以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他们决定对方中愈回来一定要让中愈多一些,可以保证很长时间的供应量,不然的话,耐心愿意花钱看大明报的人可能就不愿意买了。

    当然,这也是只是一部分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奔着这个故事去的,不过能多一个读者自然就多一分钱,所以他们还是愿意让方中愈多写一些的。

    朝廷官员关心的是方中愈,这次回来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不同位置的官员想法是不一样的,那些在外参加过募兵的,甚至在战场上见过,将士们,生死杀敌的官员们,反而现在有些理解他们了,所以眼界也开阔了一些,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有些人还一直固守着老本,生怕荣誉对他做了些什么事情,所以,对于方中愈和皇帝的行为都有一些抱怨,他们有一些反感,总是认为,中愈和朝廷,这样做会坏了,当年太祖高皇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而那些公子哥二代们想的确是跟着方中愈,能获得多大的利益,哪里有好玩的,好喝的,好吃的。

    中愈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但是现在他能做的就是让锦衣卫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整个国家和朝廷能够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建文皇帝才愿意把这些权利给他,不然的话也没有办法给他这么大的权利。

    毕竟皇权为重。

    臣权和民权在这个时候还是很轻的。

    就算是中愈当初给皇帝灌输了这么多的思想,想要一时半会儿将所有人都接受这样的思想,还是很难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都还在犹豫之中。

第0558章 强汉之后有强明() 
    学习成长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方中愈在这方面就做的特别的好。

    他不仅在回忆之前,他所学习的东西,那个小本子上也在时刻的提醒着他,他做了哪些事,那些事还要改进,还有钱,你各种各样的东西。

    想的越多,对他的帮助也就越大。

    现在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人都需要学习。

    他把这些人都当做是一些没有知识的人在训练,在教学,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这些人对于他脑中的那些思想是不知道的,所以他不得不记住建文皇帝,朱允文和他的父亲方孝儒的影响,将这些话语传递出去。

    大明报和逊志报上面不断地宣传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当初中愈在国子监所讲的那些理论也渐渐的在百姓之中传开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有些东西是他们想的太少了。

    中愈一直都知道在后市的教育之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教育体系太过的强调考高分得高分了。

    似乎得不了高分的孩子就没有好好学习。

    老师是这样想的,孩子的家长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总是会怪孩子不好好学习,但是事实真的是那样吗?

    高分低能,低分低能。

    这样的人都是存在的。

    现在在大明朝廷无论是那些已经中了举的巨人还是还在读书的读书人。

    甚至是因为想要看懂大明报才去学堂里读书的那些孩子们。

    中愈都把他们当做亲人。

    从一连串的,比如说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到工作态度。

    现在方中愈都有一种近乎严苛的规章制度。

    这些他都还在做,但是已经在锦衣卫里面推行了。

    他告诉大家的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按照规章制度来,这样可以最大效率的提高办事效率,会让人们能在自己的事情上做得更好。

    所以当初其它其他人做出那样的决定之后,中愈就告诉他了。

    如果想要超级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争严苛的律法是很重要的。

    也是一点就是一个完备的规章制度。

    因为规章制度对你的是人,如果要创造一番事业,人的因素才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中愈就在不断地完善这些规章制度,不仅是他自己,他还带着朝廷一起在做这件事情,没有人可以阻止他,至少目前没有。

    他相信会出现一些阻碍。

    但这些阻碍在最终的目标之中,都是会消散的。

    那几天发生了很多事情。

    有朝天官员突然被抄家。罪名也有大有小,有的被发放你难,甚至是海南岛。

    有的,直接被判处决。

    一时间京师里各种消息都有。

    还有就是有些庄你突然有主人。

    总之京师里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奇怪,后面的事情只在有限的圈子里传播。

    这段时间中愈和廖氏兄弟,还有那些富二代们见了一面。

    对于和中愈相见,他们也是抱着极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么久了,中愈做的是越来越玄奇。

    让他们都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经历过这么长的时间,然后中愈在平叛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再加上他们自己也实时参与了这场战争,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围绕在方中愈身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管现在他们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之前又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但是现在他们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现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很浓厚的方中愈身边的标签。

    不管他们自己怎么看别人都会认为他们跟方忠运有关系?

    现在还没有人有胆子敢借着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名号形式。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这件事情上似乎看的也很松,至少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追究中愈的责任。

    之前还有一些担心的那些大姐们,现在看起来都很放松,因为皇帝似乎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没有太多的想法。

    或者说建文皇帝朱允文默许了这种行为的存在,也就是说承认了中愈的地位。

    不管方钟意做得好,还是差,但是现在他是实打实的,有军工存在的人。

    所以目前还没有人会在这件事情上做太多的文章。

    一大早中愈就早早的来到了国子监。

    他来拜访那些大人们,特别是陈老大人。

    陈老大人和之前一样,每天都早早的起来,上次中愈告诉他说要多走走,多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

    他听了中医的话,现在这么久以来,身体确实好了许多。

    两个人没有很正式的在陈老大人的小院子里停留,他们正沿着那一段路一直在走。

    国子监里面的风景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在中医看来这里保持着最完整的状态。

    “中愈老夫真是小瞧了你啊!之前你所做的那些在老夫眼里确实有些片了,但是没想到你在军事上还有这么高的造诣,居然能够训练出那样一支军队来老夫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对于一些战场知识还是了解的战争打到这个样子,可以说你的出现,确实改变了朝廷的劣势。”

    中愈没有和老大人并排走,而是落后了一步。

    这不仅仅是自立的区别,也是因为尊。

    陈老大人对于整个朝廷做了多大的贡献,不用别人说,中愈也都知晓,况且之前中愈和他合作做的那些事情,也让他更加的认识到这位老大人,对于国子监的教学还是颇费心力的。

    陈老大人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心里有一些满意看向钟毓的眼神也更加的慈祥了。

    心里也念着不错不错。

    毕竟像中愈这样的年轻人年少成名又有大工,甚至现在可以说是身居高位,但还是不急不躁,至少没有那样的盛气凌人在很多的年轻人身上看不见。

    年轻人可以自信,甚至可以自傲,但是不能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

    在他心里年轻人还是差一些的,毕竟涉世未深天真幼稚。

    但是方中意的出现,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中愈做的那些事情,也让他认为这个年轻人值得培养,或者说这个候审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希望。

    “老大,人客气了。中愈之前也没有想到那么多,只是希望在朝廷上锦衣卫能够使一把力在那场战争中付出一些自己能做的东西吧,也没有想到会起到那么大作用,现在来说我也有些不敢相信,不过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也能松一口气了。”

    中愈笑着说道。

    老大人听着他这样说笑了一下,停了下来,看着他。

    “战争真的结束了?”

    说完这句话,他一直盯着,中愈看脸上露出若有若无的笑容,只是那笑容中多少都有一些狡黠。

    “这个那个让老大人笑话您都看出来啦!”

    中愈摸摸自己的头,似乎似乎是没有想会看破他的计谋。

    “你呀你呀,什么事都藏不住。战争要是真的结束了,海边练新军做什么?老夫虽然没有出过京城。但是北边的消息老夫也是知道的驸马爷没烟迟迟不回睛。魏国公,徐辉祖居然还带着一只兵马在边境跃跃欲试?就连今晚估计洗都没有回封地。你这个动作要是大家都看不出来,才叫鬼了呢。”

    陈老大人一副惋惜的样子,看着他。

    心里估摸着这小子不傻呀怎么?

    “原来原来这么明显啊,小子还以为做的很隐秘了,至少大家在评判战争结束之后边练新军也没有什么嘛。本来朝廷的卫所兵战斗力就不好,现在借这个机会练一下也很正常嘛,怎么都会想到战争上去了啊?”

    中愈多少还是有一些奇怪的,虽然他确确实实没有想过要让战争结束,但是也没有做得那么明显吧!如果是其他人或者是熟悉冰室的人,说出这番话,中愈到还是能够理解,但是老大人久居京师,甚至在国子监都没有出去过,居然也能对他的行动把握得如此之准,这就让他有些纳闷了。

    心里的一个念头闪过,难道老大人也是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人手下还掌握着其他的东西?

    不过这个念头真的是一闪而过,然后他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老大人没有必要这样,况且老大人也不是个懂兵的人。

    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的话,他相信老大人会告诉他的。

    中愈之前拿出来的建文数字,还有后来的国音正法也让老大人知晓,他们俩的关系已经很进一步了,况且老大人这个年纪和他做忘年交已经很看得起他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愈摒不把老大人往那方面想。

    “中愈老夫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两人找了一个凉凳坐下。

    “老大人请说,中愈洗耳恭听。”

    长辈训话中愈自然不会推辞,况且老大人已经宦海沉浮几十年,看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他要多,所以听听他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可况且中愈作为一个后生,这老大的年龄彼方孝孺的年龄还要大听听也没关系。

    “大明朝原本你想象的要复杂,官场里的水比你想象的要深。你现在做的事情确确实实有助于朝体,但是你忘记了一个问题。”

    中愈认真的听着老人大人的话。

    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