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您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锦衣卫,兵部和大都督府才会对这些人严加勘察,选拔机制越严格,对以后的大明才会更有帮助。”
齐泰这样跟他解释到。
“陛下,一期选择这些,是因为还有很多政策不成熟,还有待实验。三个月后,将会开启第二批招生,那个时候,可以扩大比例。况且,陛下,您要知道,作为大明王朝,第一所专业军事学院,他招收的第一批军事学员,本来就是荣耀,作为陛下,您的学生,他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而且,这些人,必将成为大明军队的标志性人物,所以,人不在多,在精。”
听到方中愈,这样的分析,在场的众人,眼睛一亮,有道理,咱们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皇家军事学院,太容易进了,那就没什么说服力了,现在这样挺好的,精锐,只要精锐。
“陛下,方大人说的有道理,同时,这些人必须各有本事,朝廷的武将位置就那么多,他们只能更出色,才能担当更大的责任,还有一点就是,以后,京师还有各大学院会开办,臣认为还得给其他学院,留着种子,不然,其他学院,存在的意义,就有问题了,所以,还请陛下,多看看,多考虑考虑。”
齐泰齐大人,这样说到,对于他来说,兵部希望人才的成长,但是肯定不会让那些人,尾大不掉,人才集中是好事,到军权集中却是坏事,所以他必须把这件事情控制好,这也是未雨绸缪吧。
“好的,朕知道了,会再考虑考虑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这也是他担心的,不过看起来,这些人都考虑到了。
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
努力的原因是因为可以改变生活。
这一切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还要靠一个风口。
有些事是解释不清楚的。
但是时代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任何努力做事情的人都将会被时代铭记。
从皇家军事学院组建的消息,被放出来开始。
百姓们在之前是不相信的。
对于他们来说,朝廷如果这样做的话,就相当于把现在的军籍制度改变了。
卫所兵支这个太祖高皇帝亲自拟定的政策。
而且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30多年了。
越来越多的卫所兵他们既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里的人。
他们的后代也成为了卫所兵,一代传一代。
但是当招生的消息由圣旨发放出来的时候,他们开始相信了,毕竟君无戏言。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百姓间的名声还是挺好的。
再加上他打赢了平叛战争更是将他的威望上升了一大截。
大明报和逊志报扩张的越快。
对于朝廷来说影响越大。
在这个交通和信息传递都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事情都可能是十天半个月才能知晓。
所以人员的流动才是能够促进消息流通的最大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方中愈支持廖氏兄弟的货栈快速扩张。
大明朝廷的驿站系统也在快速的运转。
现在他们也开始帮民间转运货物了。
按照方中愈和建文皇帝的两人的商定。
所有只要有大明驿站的地方都将会出现廖氏兄弟的货栈。
这是对于双方都有帮助的。
毕竟是两家的,所以双方监管起来就比较容易,互相监管是他们来说最好的事情。
“按照你们现在所说,皇家军事学院还要教授众多的课程。这些课程连朕看了都有一些迷糊,你确定那些士兵们可以看得懂吗?”
建文皇帝指着那些什么心理学,地图学,地理学,天文学。
这些东西虽然建文皇帝知道一些,但是并不是特别精通。
其实对于现如今的国子监来说。
这些知识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太过高深的。
就算是以前所发现的道理,现在也已经比较迟缓了。
这是因为大明的恩科,对于四书五经规定的太死,所以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研究这些。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也是迫不得已的。
在场的其他人都看了看中愈,他们知晓这些都是方中愈强烈要求的。
所以虽然方中愈之前有过跟他们解释,但是现如今这些解释还是由他自己亲自给建文,皇帝朱允文解释比较好。
“陛下,其实这件事情很好解释。之前臣也跟您聊过,要想保证所有的人都懂道理,那么就要教导他们道理。臣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要让他们都知道这些道理。这些课程其实对于一个长期来研究这些人来说,并不难。臣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武将。”
方中愈也并不是想要骂他们,对于武将来说,憨头憨脑的那种其实并不可取。
或者说方中愈的心里,更希望得到那种儒将。
那种即能读书也能打仗的,将军。
“接着说。”
“陛下。臣将学院里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当然也会有一部分的辅助学科。基础学科也就是不管以后哪里开办学院都必须按照这个学科来,而专业学科就是一个分水岭。进入这个学科就要研究这些。涉猎广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但专一而精就是他们要为以后的人生所负责的事情。朝廷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在臣看来如今技能并不发达。那么臣希望能够在保证百姓们吃喝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以后所有开放的学院都将会以这种模式开办。想要学习更多更专业的东西都要努力的考上这些学堂。如今是因为还在摸索阶段,所以人员卡的比较严格。但是臣只能说的是以后这种规则会更严格,但是学堂会更多,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学堂去学习,他应该学习的东西。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对他以后的成长有帮助的东西。”
这似乎是一个大饼,是的,方中愈,现在想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以后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他自己也没有办法确定,毕竟大明和后世相差的太远太远。
如今他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之下帮助大明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一个轮廓,以后再根据国情适当的修改。
“确定这样可行吗?”
听起来确实不错,建文皇帝朱允炆也能够体谅到方中愈的一番苦心,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
“陛下,臣不能担保,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知道如果真正懂知识,懂道理的人越来越多的话,朝廷的发展必将是一日千里。这些都需要臣现在去做,也需要诸位大臣们帮助。臣不可能一个人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也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跟臣一起将这些事情做。所以就需要陛下您的帮助。”
“你希望朕怎么帮你?”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做这些事情,一定是有困难的。
对于中愈的要求,他还从来没有拒绝过。
也就是因为方中愈的存在,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来,恐怕都不可能做成这件事情。
“臣为陛下选择了两门可以教给学子们的课程。”
方中愈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来两份奏折。
递给了陛下。
其他人都在好奇方中愈到底给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选择了哪两门课程?
毕竟之前他们可没有听方中愈说过。
当初建文皇帝朱允文将会担当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甚至是会给他们亲自授课的时候,这些人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具体的讨论到底会讲哪门课程?
大家都在等待着建文皇帝朱允炆看完那两份奏折。
大殿里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在等待,不过他们心里都已经很高兴了,毕竟这件事情终于踏上了实质性的进展。
方中愈努力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让大明更强大吗?
这就是第一步。
以后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甚至更多。
方中愈还会努力的做这些事情,因为他只能努力,不能做别的。
第0621章 认命的朱家天子()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的。
但是大家都不着急。
特别是这些臣子们。
先如今很多事情他们做不了主,但他们也没有打算做主。
建文皇帝朱允文对于他们并不严格。
但是知道他们对自己都有要求,所以这个时候就皇帝朱允炆所要做的就是掌握一个大的方向。
如果是在以前,恐怕还有一些冲突,但是如今根本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个皇帝朱允炆做了决定之后,其他人就算是想阻拦,也没有理由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仍然在查看方中愈的作者关于那两门课程,他的想法有一些差异,是的,他们不是很理解方中愈所说的那些。
所以他的眉头皱了一皱。
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问道。
“中愈,这一门励志学,朕可以理解,也就是教导他们怎样成功。或者说很多人都是可以成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一点朕可以教。但是地图学,你确定?”
建文皇帝朱允文带着疑问说道。
其他的大臣们刚开始听着建文皇帝所说的那些话,他们心里也是认可的,还不由得点点头,中愈给皇帝终于选择课程也很重要,励志学。
从字面上来讲,他们都是认可的,况且如果不给他们成功的希望又怎么可以让更多的人为了大明王朝拼命呢?
想要获得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他们一直宣扬的话。
如今天子亲自授课,自然要讲一些鼓舞人心的话,所以励志学学和成功学是必不可少的。
当听到后面说地图学的时候其他人也跟建文皇帝朱允文一样傻眼了。
地图学?
画地图?
你确定?
什么情况?
不是地理学吧?
其他人看着方中愈一脸惊讶的样子。
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方中愈说居然想要建文皇帝朱允文教他们地图学。
就算是方中愈让建文皇帝朱允文教他们仁义礼智甚至是历史啊!
他们都能够接受。
但是方中愈居然让他们建文皇帝朱允文教地图学。
不说别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我们自己知道地图学吗?
这是在为难建文皇帝,朱允文吧!
没有理会其他人的诧异,也没有表现出丝毫不耐烦,方中愈拱了拱手说道。
“陛下,臣为陛下所选择的这一门课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坐拥天下,九州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九州之外,不知有多少山川河流,倘若天子都不知晓,自己统治的疆域,有多大?百姓们又怎么会在乎大明的疆域?所以臣特别精心为陛下挑选了这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不仅会作为陛下所教学的课程,以后将会成为未来大明天子的必学课程。”
方中愈的话一字一句振聋发聩。
其他人听懂了,这不仅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活计,也将会是未来的大明天子必学的内容。
他们也理解了方中愈所说的话,难道大明天子都不知道东西,都不愿意去维护的东西,百姓们会维护吗?
大明的疆域,以后会越来越大,这是他们达成的共识。
至于怎样去获得还需要后续的考虑,但是如今他们必须支持这件事情。
“你觉得这个真的有必要吗?”
纵然是说到这个地步了,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没有放开自己的口。
他还是想确认一遍方中愈说的是不是真的?
这是不是他一定要坚持所做的事情?
“陛下,臣已经命人在编纂教义了。学生们所用的课本都已经在印刷了。”
方中愈没有明面的回答,但这也是明确的告诉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是真的,他已经为皇帝编好了课本,甚至是连讲义都做好了。
“臣附议,陛下大明江山毕竟是朱家的天下。山川河流矿藏都是大明土地上不可丢弃的。臣希望陛下能够好好学习,这门课程进而教导大明的武将。”
兵部尚书齐泰没有顾虑建文皇帝朱允文那不太愉快的表情,反而直接支持。
“臣等附议,还请陛下尽快熟悉这门课程,到时候教会大明的学子。”
其他在场的诸位大臣们也都纷纷附议,对于他们来说,皇帝能够教到学生是很重要的。
毕竟皇家军事学院招生的里面以后还有很多,他们家族的后生,当然是凭借能力进去的。
毕竟有锦衣卫守着这个时候想要做手脚,恐怕将会迎来锦衣卫的关注。
锦衣卫的手现在到底什么多长没有人知道。
但是没有一个人不忌惮锦衣卫。
虽然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他们自己有这个能力,但是又怎么能保证,他们一大家子,有这个能力了。
牵连这件事情还是有可能。
中愈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必须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发生。
所以,在没有确定锦衣卫,到底会怎样监管这些事情的时候。
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为建文皇帝身边倚重的中枢大臣。
他们必须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建文皇帝朱允文考虑这些事情。
如今方中愈将这些事情考虑的非常清楚,所以才会有意义些完善的计划拿出来,现在他建议建文皇帝朱允文讲的两门课程,也就是说他已经考虑好了。
对于其他来说。
有人把这些事情考虑好自然是好的。
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件事情完善。
每个人都选择同意。
他们支持讲建文皇帝朱允文在皇家军事学院,讲这两门课程。
现目前在他们看来这两门课程非常的合适。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会质疑这些,但是如今,就不说了。
毕竟皇帝,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大家看起来也会特别的重视。
这也是之前,他这样考虑,得到的结果。
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挺不错的。
方中愈感激的看着其他的诸位大臣。
之前这件事情他并没有和其他人商量过。
所以这个时候也只能说,听天由命。
但是,这么多大臣都支持,建文皇帝朱允文肯定也没有,必要去拒绝了。
“好的。那,朕就好好学习学习。”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说到,毕竟是自家的江山,得认命啊。
第0622章 出人头地在此时()
有些时候变故来自于短视。
有些人能够看到远处,有些人看不到,所以才会带来,如今这种情况。
之前那些找方中愈谈事情的人,后来都见不到方中愈了。
因为都让方中愈打发给手下人去做了。
方中愈现在手中的力量主要分为这么几波。
当年残存的锦衣卫。
如今的锦衣卫北镇抚司下属的人马。
以郑掌柜,卢掌柜为首的印刷行业协会和烹调行业协会。
以王师兄领导的大明报和逊志报的人员。
廖氏兄弟领导的货栈的公子哥们,还有其他行业的公子哥们。
当然他们当初成立的那个组织,这里面包括了那些人。
当然这些人是直接归属他的。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那些与他有合作的人,比如说国子监的陈老大人和他领导的国子监的教授,学生们。
长兴侯耿炳文为首的那些老勋贵们,虽然没多少人了。
还有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为首的六部尚书们。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打算,但是如今和方中愈的关系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至少没有像之前那样争锋相对了。
因为方中愈现在为他们规划的草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部门还有很大的作为,不会仅仅因为这些东西而在朝廷内斗。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不得不把方向都转移开来,让更多的人进入到这一场博弈之中。
徐徐图之,是目前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商量好的策略。
当然这些还要调动广大的百姓的积极性和官员们的积极性才行。
目前来说,方中愈并不想动这些人手中的利益,只能从别处来获取利益,那就要刺激广大的百姓一起努力创造更多的利益。
所以才有了之前一系列的动作。
在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讨论了之后。
这些消息又传出去了,甚至得到了大明报的公开承认。
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将会在皇家军事学院任教。
以院长的身份为学子教课,而且,最后挑选出来的一百人,将会由建文皇帝朱允文另外再教一门课。
那就是地图学。
不过目前会保密,到最后再说,要给他们期待,这样才会拼命的努力进入。
这也是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毕竟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的忙碌,总不能每天都在皇家军事学院里面吧。
所以还是减免了一些课程,这也是最后方中愈跟大家达成的协议。
建文皇帝朱允文毕竟身为天子还是要勤于政事为好。
至于其他学子的地图学,当然是有国子监的老师们专门教导了。
为什么不让其他的老师去教立志学和成功学呢?
主要是有大臣担心,要是那些老师教着教着教出来一个篡国之人又该如何呢?
要真是出了这样的事,那就有些尴尬了,毕竟是皇家军事学院教着教着教出了一个叛徒。
这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当今圣上出任院长,这是他们之前就知道的消息,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了进入这所学院。
当今圣上会教导学子学科,这也是之前有过的消息,所以并没有让更多的人惊奇,最让人惊奇的是最后的100人将会由陛下教导另一门学问。
这就让很多人心动了。
不管如何一定要成为这最靠前的100人。
这100人如何得出当然是综合成绩最高的,这是他们都知道的。
难不成还选最后的100人?
在这个地方上没有人是傻子,他们当然能够希望获得更多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来的人这么多,大家依然兴致高昂的原因。
天子门生不一定要靠读书,就能得到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