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今分散在各地的水师力量,想要聚拢起来,要费的心思将会非常的大。

    对于方中愈来讲,他做的事情都只是提建议,因为他并不是专业的。

    该操心的还是要让别人操心,该交代的事情他已经交代好了,至于怎么做是那些官员们该考虑的。

    “雨辰,派人通知童俊大人,让他来京师一趟吧,调令就让兵部那里直接发过去。”

    其实方中愈之前一直在想要让谁来做这个海军都督。

    想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后来他想到了童俊。

    在镇江呆了那么久了,再加上背后依然还有力量,让他来也不错。

    所以他大概跟建文皇帝朱允炆提了一下,朱允炆也同意了。

    从确定组建海军,也就是改变大明水师还有开展海上贸易之后,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以前的锦衣卫基地附近的一大片空白区域中,画出了一大片的区域,开始为新的海军筹建一个总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是新成立的一个都督府,但是却不愿意放在城中。

    这也是方中愈要求的,毕竟海军都督是区别于陆军的,以后所要做的事情也是跟陆军有所区别,再加上它将会采用最新的军队条例进行培训,所以还是要跟以前的有所区别才好。

    皇家军事学院里面也新开了海军军种,而且海军课程正在从全国各地的水师,水站,卫所中挑选有经验的千户和士兵到京师来担任教师。

    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而且处处的装备也差别,所以几乎每一个差一点的水师都来的人,毕竟他们也是来交流学习的,如今朝廷正在北方轰轰烈烈的编练新军,现如今提高他们损失的地位,他们自然是巴之不得了。

    所以当那些人磨磨蹭蹭,从各地赶来之后,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突然发现了京师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些人以前来过京师,但是却没有看到过如今这样热闹的景象。

    他们如今更多的了解都是从报纸上,因为报纸上多少还是有一些夸大的成分,所以他们还是很努力的在做这事情。

    这个时代人心还是比较淳朴的,所以荣誉的奖励和整个官僚体系和百姓们的认可,更加让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

    远在镇江的童俊还不知道,因为方中愈之前跟他聊天,现在方中愈要调他进入京师。

    那个地方或许是他从来也不愿意来的吧。

    不过没办法,既然已经决定了,还是听命吧。

    兵部的调令很快就签发了,有锦衣卫这边的人员快速送到了镇江府。

    童俊接到调令的时候也是一阵诧异,但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只能苦笑着答应。

    镇江府离京师很近,所以很多消息他也是大概知道的,现如今只是不确定自己到底会去哪里,但是他知道这里面没有方中愈的推动,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个年轻人到底要做什么?

    大明现如今商业运转,其实并不是一个太过整体化的东西,而是比较简单的经济模式,那就是产出再卖出,而那些行商们就担当了中间的中间商,把这个货物从南往北,从北往南,从多的地方用完少的地方。

    要改变这些,现在还不是太过简单,所以方中愈之前带领着那些公子哥们做的一些改变,只是缓慢的推动,要改变整个环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如今还好,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朝廷的诸位官员们也是支持的,毕竟他们家也有不少的人参与了进来,现如今来说,调动了整个国家的积极性,这也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过程。

    今年的条例与法律都在慢慢的出台,经过大家讨论之后,将会正式刊发大明律,如今的修订版越来越多,使得大理寺不得不暂缓他们的公布,而是不断的修订,直到达到他们都认可的一个地步之后,才一起办不出来。

    建文五年是一个让人很多人都记忆深刻的一年,毕竟前三年大家在打仗,第四年大家在休养生息,而第五年就是要好好努力的搞发展。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前面的发展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虽然有些人看到了,但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印象的,他们只知道自己如今能买到越来越多的货物,他们也只知道现如今消息的传递特别的快,比如说那些报纸,又比如说以前如果要给家乡寄封信,还要拆,认识的人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送到,但是如今通过朝廷的邮寄系统,却可以快速的将自家的信物和物品送往老家。

    皇家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就要到了,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但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现如今才刚刚准备入学。

    最后消息下来了,皇家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将在三个月后进行,也就是说,这三个月新生入学之后,将会接受统一的训练,称之为军训。

    在学子们入学之后,他们都收到了一份来自郑左书坊和兵部大都督府,国子监,共同印发的,关于组织新生参加军训的通告,甚至那一份上面还有他们的考核目标。

    不管之前他们是怎样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些人都是凭真本事进来的,不管是哪一方面的真本事。

    拿到军训训练大纲的人们,脑袋里都是蒙的。

    当然那些在军队里呆过的,从军队里挑选出来的人并不意外,因为现在北方编练新军的考核之中,本来就有那些列队转体一项。

    作为皇家军事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们既是享受特例最多的,当然也是要求最严格的,因为他们的风向就代表着以后朝廷所组建的各个学校的方向。

    现如今,朝廷投入的非常的大,所以什么时候才会有回报,大家并不知晓,但是这一群学子来说,他们非常的兴奋。

    建文五年二月初一。

    这一天是皇家军事学院军训的第一天。

    学生们现如今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对于他们来讲,虽然没有去给他们量身定做,但是因为号码都是均码的。

    那技术还只能做小号中号,大号三个号码。

    朝廷给他们设计的服装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起来既干练又大方,甚至是在研究他们的校服中间的过程之中,还促进了染布纺织行业的发展。

    这是那些老师们没有想到的,甚至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都没有想到都没有想到。

    是的,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好事。

第0655章 皇帝近臣新入行() 
    改变命运的渠道有很多,就看自己能不能抓住现如今走入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子们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不能代表以后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如今他们所做的就超越了很多的学子,因为还有不少的人在这一次的选拔之中被淘汰了。

    以后还会有机会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甚至是其他部门组织的学院,但是浪费的这一次机会,以后的要求只会更严格,甚至是各种各样的条件约束都会出现,毕竟名额就那么少,但是报考的人却那么多,第一次,大家不会让这些学子失望,是因为各个部门现如今都在极度缺乏人才之中,培养一个学生还需要2到3年的时间,要让他们最后真正的能够担当大任,还需要更久的时间,这就保证了他们必须要招收一些才能突出学识渊博的人。

    因为这样的人学的也快才可以在更快的融入到环境之中,在官场上帮助他们。

    现在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个人的荣辱已经不在,重要,部门的荣辱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如今朝廷委托吏部进行的考核,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带来的隐患,甚至是犯的错误,会牵连到部门里的很多人。

    这件事情安排下去,到最后因为个人的原因还没做好,那就是整个小组有问题,整个部门不团结。

    所以说在这一项严格的考勤制度出现之后,反而各个部门内部的争斗便少了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因为自己的小心眼或者自己的私心,而影响到整个部门的运作的话,那自己就是罪人。

    兵部郎中谭翼是,如今不放在皇家军事学院的督导官。

    现如今,他的整个职务也已经划入到了皇家军事学院。

    但是兵部那边依然没有去掉他的职务,这也是宣示主权的一种,那就是皇家军事学院兵部的人一定要存在。

    虽然他只是兵部郎中,但是其实并不的人都知道,因为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的缘故。

    谭翼在兵部中,很多的权力甚至大于了侍郎。

    不过大家并没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因为谈大人确确实实很有一套,甚至是走在之前他就看出了方中愈不一样,那个时候跟朋友合,同仁们讨论的时候,他都是认可方中愈的,现如今方中医所做的一切,确实是让他们看到了谭义的远见。

    所以说啊,由他代表兵部在皇家军事学院作为督导官,更是让他们心服口服。

    作为督导官,也是皇家军事学院第一任督导官。

    弹翼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是却掌管着整个皇家军事学院的军训管理权,甚至是事务监察权。

    就是说以后兵部会参与皇家军事学院的监察管理和军训之泉,这将会成为一个定力。

    虽然军训不会有他们来亲自操练,但是里面的条例还有各种各样的规范,都将由他们来进行监督

    还好从兵部带来了不少力源,现如今从各个部门和下层的学府中提调上来的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整个发展之中。

    所以他带你的团队如今都非常的忙碌。

    今天是皇家军事学院开办军训的第一天,因为之前他们都学过军训条例,所以现如今表现的虽然不太规范,但是至少在按照条令做。

    “老哥怎么这么累呀早知道来皇家军事学院读书,这么累,我就不拼了命的过了那几关了。”

    “瞎说啥呢?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没看见上面说吗?平时少流汗,战时少流血,难道你真的想等上战场的时候把命留在那里吗。”

    “可是这也太累了吧,而且转来转去,他不走,很没有意思呀,咱们训练这个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小方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非要让大家都来做这个,而且看这些老师们都非常的愿意。”

    “教官们的话还是听一听吧,而且军训大纲上有说,这是为了训练咱们的团结能力和协调能力,没看到那些人身高马大的,咱们这些小身板能进来已经不错了,要是在这军训上还过不关,会被淘汰的。”

    这样的话语在军训队列中还有很多,虽然一直强调不让说话,但是他们如今毕竟有的年纪不大,而有的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势,还是挺好奇的,所以都在不断的讨论第一天嘛,教官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他们来讲来教这一群学生简直是太屈才了,毕竟都是娃娃兵,但是他们心里又都知道,这些人以后都会成为大明的栋梁,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成为皇家军事学院学生的人,不说别的,光这个名头拿出去也能唬住一大部分的人。

    不过毕竟还是得有真材实料,不管你去哪里,在什么岗位上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真材实量的话,迟早都会露馅的,所以想要依靠一个名头来获取长久的利益,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或者说这件事情长久以前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对于更多人来说,这一切都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

    相同的对话,在皇家军事学院各个方队里,都在不断的产生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疑惑。

    但是最后回到的终结点就是,他们毕竟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是以后要跟皇帝朱允文一起上课的人。

    所以一想到这里,他们就不再担心,也不再害怕了最近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事情是好的,既然朝廷有意考核这些呢,既然考核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在皇家军事学院,庞大的操场上面那些被选拔进来的学子也分为一个班,一个班在进行训练。

    相比较而言,那些军中出身的学子确确实实要离开一些,在团队之中表现得也更加的迅猛快捷,很快就脱颖而出。

    为了避免他们太过团结,或者说抱团取暖,所以军中的挑选学子可通过考核,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子采取的是混乱的编队,而不是都是军中弟子,也不全都是民间选拔的。

    这样可以让他们快速的融入,也能从其中挑选出各自的班长。

    对他们来说,这些事情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果想要早一点获取在整个团队中的影响力,自然是要努力的做事情的。

    如今操场上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不管是121121还是1234,都足以表现出他们的活力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对于他们来说,现如今朝廷已经给了这个机会,他们自然要好好的把握住这些机会,这种机会是得来不易的。

    一个家庭要是有一个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那么在这一方府县可以说是百家欢庆。

    那可是当今天子,他们可是有机会成长为国家栋梁的。

    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这样宣传的,凡是被选中的学子们都有机会,最后在皇家的培养之下,走进朝觐去,大明百姓做事。

    这个情况不假,这也确实是事实,对于很多人来讲,这种机会是难得一见的。

    朝廷现在派遣了不少的人去做这些事情。

    各地的人们也都有自己的事情,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手中的东西去犯错误。

    童浚在接到朝廷的调令之后,立马就开始准备离开镇江府。

    除了他身边的亲妹以外,他不会带其他人,当然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带,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本来就不是什么太过强烈的事情。

    虽然他不知晓,现如今叫他去京师是要做什么,但是他知道一定不是坏事。

    况且那个年轻人所要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揣度的。

    既然弄不清楚,那就只能认命了,所以带着他的人,快速的赶往京师。

    事情确实是在一件一件的开始做。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确确实实在他们的身边发生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一直期待着自己能够代理党名的官员们做一番事业,如今这份事业看起来小有成就,甚至是所带来的变化,也已经让他超越了太祖高皇帝。

    自从他跟燕王朱棣讨论的那件事情之后,突然发现心里舒服多了,或许这么久以来,他心里一直都是有个疙瘩的,好不容易把事情弄清楚了之后,一下子就放松了,人也没有那么紧张了,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反而有了新的想法。

    每天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对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多,这或许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这么久以来,他能做到这个地步,确实是不容易的,而如今因为有太多的事情由大家一起分享,就给予了他很多空闲的时间,他反而有这些时间来思考,甚至是去陪自己的孩子,还有后宫里的各位妃子。

    也就是说,如今亲情反而占据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大部分的时间。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如今在宫里其实也能接触到不少的消息,他们也是识字的,虽然懂得不了太多的大道理,但是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况且在宫里已经这么久了,多少还是清楚一些的。

    大明报每天也会送给他们一份,还有一些比较好一点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引发出来之后,锦衣卫都会送一份他们。

    所以现如今,对于他们来说,宫中的生活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枯燥无味,反而因为大家可以聊的话题越来越多,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所以说这就是人生这事,方中愈和他手下的人,还有一大波的朝廷官员所带来的变化。

    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属于他们想法的事情,但是现在可以慢慢的接受啊。

    如今大明朝廷从上到下,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渐渐的享受到了一系列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廖氏兄弟的扩展,虽然是个民间组织,但是越来越多的承担起朝廷的责任,比如说他们和朝廷各地的驿站合伙进行的改造,不仅将驿站改造了,成了南北的货物流通仓库中转站,还将它们改造成了物流基地。

    按照这些专业人员的构想他们在全国各地的驿站都开始设立站点,虽然说大大小小不一样,但是只要能够收集到各地的特产,这样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当然在一些重点的地方,残酷的优惠,很多货物可以直接从仓库那里发送,而不是在南北不断的运。

    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助节省损失。

    整个建文朝廷如今都在一片祥和之中,虽然外敌可能随时会入侵海疆上依然还会不太平,但是至少目前给他们一种可以发展的因素,让他们知道,大明朝廷还在努力的做着改变,这就是他们应该做的。

    “第一天军训的效果怎么样?”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批阅完奏折之后,对着身边问道。

    “回皇爷,今日学子们都有些叫苦不滞,毕竟他们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除了那些军中弟子表现的稍微好一些以外,从民间选拔的学生还是差一些。”

    回答他的是新培养的李福一。

    陪在他身边的宦官年纪都比较大了,这也是他发现还比较机灵,所以刚刚培养的。

    当然,锦衣卫这件事调查过这个人的背景还算清白,小的时候就已经进宫了,虽然这么多亿年以来地位没什么变化,但一直都勤勤恳恳的做事,对于大明朝廷还算是比较忠心耿耿的,所以方中愈也支持他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

    “哦,照你这样说,现如今后期选上的学子能力有些差?”

    建文皇弟朱允炆还是有些诧异的,毕竟在他想来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又选拔了这么多次,不可能大家造成的差距这么大,而且每个人的印象也不一样。

    “回皇爷,那倒不是,只是只是民间选上去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在专业知识上比较强硬,身体素质还是差一些,跟那些军中好手相比来说他们确实比不上,奴才在旁边瞧的可真真儿的。”

    李福一躬身说道。

第0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