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刚刚街上传来的消息,朝廷居然发现了一块飞地?”
管家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向黄子澄黄大人递上刚刚街上传来的报纸。
太常寺卿黄子澄,黄大人之前一直告病在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朝堂上出现了,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关注朝廷的消息。
“什么,拿来我看看?”
太常寺卿黄子澄,心里有一些不太舒服,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更加难受了,本来他以为朝廷依靠着方中愈和见皇帝朱允炆,两个人这样胡乱的搞,一定会出现问题的,甚至是他已经决定了,如果真的在出现大的问题,他一定要以死相逼,带你手下人强逼皇帝朱允炆改变现如今的策略,至少要把以前改的东西改正回来。
急急忙忙的看完报纸,上面所有的东西,虽然有些东西对错了,但是他脑海里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飞地,飞地,开疆拓土的功劳。
上面有对飞地详细的描述,那里有着广袤的土地,甚至还有矿产,再加上已经有海军将士在上面驻守,也就是说这块土地将会纳入大明的版图。
他心里有一些难受,虽然有些骄傲,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难受。
开疆拓土,这个大的功劳居然一下子就落到了皇帝朱允炆的头上,太祖高皇帝当年明确禁止片板不得下海,也就是说,对于海洋上的事情都管理的非常严格,甚至是非常保守的,他们这些大臣也一直都拒绝着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海洋水师甚至是都已经荒废了,但是没有想到皇帝朱允炆把水师刚刚捡起来,没有多久,居然就一句做成了这样的大事。
朝廷秘密建造大船,这件事情,虽然报纸上说的神乎其神,猜测的也感觉非常的有道理,但是他是非常的清楚的,朝廷并没有在很早就做这件事情,反而是在海军都督府起来之后才大力的做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说,时间并没有太久,但偏偏这短短的时间内,就让他们做成功了,如此大的事情影响非常的大,他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这个消息快速的传不出去,那么对于下面的府县,甚至是那些手握重权的王爷们,如今也得老老实实的呆在各自的封地。
超越了太祖高皇帝的功绩,光凭这一点就足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道理很简单,就算是之前不符,但是如今天命之子的名号,恐怕真的要多在皇帝朱允炆身上了,所以那些人就算心里不服,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来源于这一块飞地。
“消息确认了吗?这是会不会是那些小商小贩搞出来的假新闻?”
太常寺卿黄子澄还是有些不敢确认在心里已经确认了,但还是想挣扎一番,所以急急忙忙的问着自己的管家。
“老爷应该是真的了,街上到处都在说,大明报,还有那些小商小贩的报纸,如今都在广泛的宣传,甚至是紧急的派遣快马离开京师了。按照他们之前的说法,那应该是正在向外地寄送报纸的样板,大明报和逊志报在这方面管理的还是非常严格的,所所以应该是真的。”
作为黄府的管家,他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老爷之前一直不太高兴是什么原因,但是如今看到老爷的脸色,他也觉得事情可能更加的打法。
“继续关注,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送过来,还有看看皇宫那边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变故?”
太常寺卿黄子澄果真不愧是在朝堂上呆了很多年的人,出现这样的事情,他立马想到的就是皇宫那边的消息,之前皇宫整顿了一番,不止一次两次,所以现如今他要是想获得消息,没有之前那么方便了,但并不是没有渠道,所以这个时候总是要多探讨一些。
“是老爷。”
除了太常寺卿,黄子澄,黄大人的府上,还有其它诸位大人,如今都收到了消息。
虽然他们之前并不知晓,但是如今这么大范围的传播,甚至是派遣的各方各面的力量,锦衣卫的力量几乎全部发动大明报的线人们也是如此。
所以消息很快的就在今世已传开了,所有的人几乎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些闯北的行商们听到这个问题就更加的连夜从京师里离开,要向外界传播他们的消息。
作为他们这样的人,都是比较敏感的,朝廷出了一点点的风向,他们都能猜测的大致意思,这一次如此广泛的宣传飞地,也就是说,朝廷将在这方面做太平的探索。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分一杯羹,获取一些巨大的利益。
兵部反而是最热闹的,因为之前海军都督府跟他们探讨过,关于海疆的事情,如今海权论正在广泛的传播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这一番理论,认可这个管理呢,所以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觉得非常的震撼,但也觉得自己将会有用武之地,毕竟从大明本土到海外,大明南洲,距离是非常的远。
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往返来可能需要数月,而且如今朝廷那边把消息送回来,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是什么状况他们都不清楚,但是只要他们要做,也就是说,参谋部肯定是要派人过去的。
海军那边的接洽当然由他们来完成,朝廷不可能完全纵容海军在那边单独驻扎的,还要派遣兵部的官员过去。
就算是如今皇帝朱允炆想要做的事情,他们也不清楚,但是他们有一点清楚的就是,大明国土当然要行大明律,不管朝廷怎样安排,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现如今他们就是要保证,在这些事情做的时候,他们必须插手。
里面有很多人在之前都跟勋贵有过联系,毕竟方中愈之前是跟长兴侯有过交换的,所以这个时候大概也猜到后面的发展,所以急急忙忙的向各方各地传递消息。
所以在各种各样的渠道之下,这个消息立马就向大雪一样满天飞。
各地的百姓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觉得大明帝国增加了一块国土,而那些有过地图学教育的人都知道,现如今大明变大了。
第0718章 预测逃命的本事()
天地之间有很多的事情都说不清楚,而那些说不清楚的事情,却又困扰着许多的人。
他们努力的想要去改变现状,却发现有些事情早就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也许那样的事情做起来是非常成功的,或者对于他们来讲,没有什么其他意外的事情发生,可仅仅就是因为那样,却让更多的人陷入禁区,不能自拔。
朝廷宣传大明南洲的事情更加快速的向外爆发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的讨论,虽然他们还有很多不解之处,可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关注度。
这件事情似乎都已经超越了平叛战争的热度,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大明承平日久,除了那一场平叛战争之外,各地的小风波基本上都算不上,甚至是都没有一些大的新闻,而如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朝廷出现了不同的风向把。
皇帝朱允炆,如今登基已经七年之久啊。
除了最开始出现的一些事情之外,现如今大明的帝国,在他的手上可以说是蒸蒸日上,而如今又发现了大明飞地,光凭这一条就已经超越了很多的帝王,甚至太祖高皇帝的功绩,隐隐约约也被他超越了。
只要没有大的过错,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这个地位都已经完完全全的保住了。
道理也非常的简单,开疆拓土,这一项功劳就足以掩盖其他的众多事情,当然前提是他们要能保得住这一块非常大的飞地。
民间传说的热闹,皇宫里,如今确实嘈杂一片。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知道也没有办法干,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从来没有力量可以介入到民间之中,有的只不过是打听消息的,很多事情,对于他们来讲都很陌生,就算是他们能够通过别人的只言片语,或者是给他们看的那些报纸,获取一些消息的话也只是片面的一些东西。
宣传部的速度把控的非常的好,那就是他现在所放出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一个比一个具体,也就是说他不仅仅引起了那些人的关注,反而将他们更大的注意力吸引到整件事情都买,那就是从头到尾到底有哪些人参与,有哪些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甚至是为什么这么久以来,这个消息就没有一点点风声漏出来,那就是说从事情的发生到整个过程之中,肯定有无限的人参与了进来。
朝廷中的力量有,民间的力量肯定也有,不然他们不可能男的这么扎实,但是既然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说,风声肯定会传出来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泄露出来。
那么毫无疑问,锦衣卫参与了,锦衣卫,甚至派遣了大量的人马在里面干涉的。
而锦衣卫也没有丝毫的风声及传递给那些交好的人,那就说明这一位内部真的是铁板一块,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发现有什么不好的问题出现,对于整个建文朝廷来说,控制着如此强大的力量,足以认为方中愈现在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当然很多地方他插不进去的,也就插不进去,但只要与他有关的,现如今他都说的上话了,不然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了?
说方中愈没有参与这件事情的,大家肯定不信,所以其中觉得肯定有一些事情是他们不知道,或者说宣传部现在还控制着向外发放这些信息。
酒楼里,茶楼里到处都人在谈论这件事情,他们生怕自己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所以都彼此的讨论,只要是自己能够想到的,都一一讨论,然后再拿出来验证,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消息,那就是这件事情是很早以前就决定的,而且在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甚至是平叛战争都没有结束,那么可想而知,布这个局的人有多么的可怕。
他们并不相信与皇帝朱允炆有关,那么是谁也就呼之欲出了,竟然与方中愈有关,这个时候民间对于方中愈的评价更是又上了一层。
“看见没有,看见没有我就说嘛,方中愈小方大人肯定在这件事情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看着最新的消息,可以说是几乎在2到3年前就已经派人南下了,而且那些人居然豪不动声色的就完成了对地方船厂的整合,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见得啊,小方大人对于整个锦衣卫的把控有多么严密了,而且地方上的那些人居然能够心甘情愿的俯首听命,定然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酒楼里有人侃侃而谈,有人高兴,有人沮丧,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似乎错过了太多的事情,现如今事情爆发出来之后,才让他们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跟方中愈差远了,当初那些在国子监里瞧不起方中愈的人,现在就更加的后悔,他们后悔的时间和次数已经越来越频繁了。
“其实啊,你们都想多了,那些船厂毕竟都有着官方的背景,而且既然如今给了这么大一场买卖,他们自然以后会不断的建造大船的,说服他们很容易。”
“说的跟真的一样,要是这么容易的话,其他人怎么不做呢?之前怎么没有人做呢?为什么一到这个时候就有人做了呢?小方大人如果没有处理的话,其他人又怎么会知道,况且发现这么大一块飞地,真以为换了其他人就能做到那些锦衣卫,还有海军的官兵们就能相信。”
“也对哦,海军大都督童俊都督之前一直都在镇江府,但朝廷似乎也不重视他,这一次突然从地方上提,调到朝廷中枢,甚至还担任这么重要部门的首脑,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再加上这一次,能够力排众议,让海军第一师的官兵们随船出海,恐怕有更多咱们难以理解的地方,不过这也说明小方大人的魅力足够强,陛下也能够容忍小方大人做这样的事情。”
“这句话我同意,陛下要是不同意做这样的事情的话,就算是小芳大人再怎么努力,也是不能够完成的,由此可见,陛下一定是接受了小方大人的建议,甚至是在之前平叛战争还未结束,帝国的命运还风雨飘摇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也就是说,那个时候陛下就坚信朝廷和燕王之前的,但是一定会有个结果,或者说在那个时候,陛下已经决定,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结果对朝廷并不利,你要把这件事情做完,由此看来,咱们是不是可以猜测才是陛下那个时候甚至是想到了要远离京师呢?”
有人这样猜测的,但是其他人听在耳朵里,却有一些占了一半的感觉,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似乎有那么一种可能,但是这个时候事情已经结束了,而且燕王朱棣并没有打进京师,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可推敲。
“闭嘴,别瞎说,这样的事情能随便乱猜的话,我们更愿意相信陛下,那个时候是为了给帝国开疆拓土,甚至是在维持帝国统治最后的时刻,也要想把这件事情做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陛下是为帝国在谋福利,甚至是为帝国的子民留下最后的财富,在那最危急的时刻。”
虽然嘴里叫着其他人闭嘴,但是他们心里却有各自的想法,甚至是彼此互打眼色,一会儿回家之后还得继续聊聊。
这也是他们几人彼此默契的事情,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也许真的有什么东西,是他们之前忽视着的问题。
但是现在可能出现了他们之前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快看看,又有新消息出来了。”
有人快速的从楼下冲上来,手里捏着一份报纸。
“拿来看看又出什么消息了,朝廷是不是又要给咱们一个惊喜?”
来的人快速跑上来,把手里的报纸摊在桌子上,大家一起看。
只见上面写着朝廷想要封两位王爷到大明南洲。
“封王?”
“实封?”
众人的心里一下子都提起来了,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那就是如今朝廷真的能够允许王爷去实封封地吗?
那可是真正的飞地阿。
“你们说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朝中那些大臣的意思?”
“是陛下吧,发现了这么大一块飞地,除了陛下,谁也不敢做这样的主,所以现目前应该只有陛下能够做这个决定,所以朝廷的诸位大战,恐怕现在还不知道消息呢。”
“对,说的对,说不定他们现在也跟咱们这样,得通过报纸才能知道这些消息,不过这也足够说明了宣传部如今对于消息的把控有多么的强,现在咱们看到的都是朝廷想让咱们看到的,只是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目前看来意义并不大。”
有多数人正在慢慢的分析,之前,他们心里都非常的清楚,很多事情与他们有关。
南洋之地的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知道那里有不少从帝国南方去的汉人。
“这上面没有说要封哪一位王爷过去咱们都想想,朝廷想封哪位王爷过去?”
既然最新的消息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些消息会越来越往外传递,更多人都会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对于他们来讲,朝廷也不会忙着这些事情。
“这还用说,燕王爷肯定是其中之一,毕竟现如今他还在京师,一家人都在呢。”
“这倒是有可能,毕竟这些平叛战争结束之后,对于他们的很多事情,朝廷都没有做过多的处理,而如今现在所做的事情也是咱们能够做的,这样的猜测也很正常。”
如今宣传部正在不断的向外传递消息,也就是说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如今朝廷想要外封王爷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文并不知道现在宣传部做的事情,但是有一点,他是非常的清楚的,那就是方中愈和其他的人正在按照他的想法,迅速的向外传播这些消息,不仅仅是为了安定民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消息尽快的传递到各个所有有大明帝国百姓的地方。
至于他们怎么讨论这些事情都不重要,因为只有他们越多的讨论,意味着他们对这些事情都有更多的了解到那个时候,他们了解了之后,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东西。
也就是说,方中愈不依靠其他的东西,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的事情的讨论之中,而且他们会逐渐的完善自己对整件事情脉络的理解和殊荣,到那个时候甚至是会对整个飞地有兴趣。
“现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皇帝朱允炆还在批阅奏折,但是手里的活一直没有放下,一直都在不断的问外面的情况。
“皇爷,宣传部已经按照陛下您的意思,快速的向外宣传两个消息,最开始发现飞地的消息,已经在京师里里传播,宣传部的快马已经离开京师了,刚刚传来的消息,陛下想要在飞地封王的事情也传出去了。”
张公公小心翼翼的汇报着,他虽然不知道朱允炆和方中愈的具体意思。
但是在跟你这么多年,他清楚的知道,有些事情是该自己关注的,而有些事情是不该自己关注的,只要皇帝在说话的时候,不关乎到他,他都不会听,关乎到他,他就会好好的回答。
“民间都有什么说法?”
“百姓都夸赞您是天命之子,发现大明飞地的事情已经让您有了开疆拓土的功劳,超越了太祖高皇帝。”
“还有其他的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听到这句话之后,并没有太多高兴,反而表现得非常平淡,对于这些话来说,他听不清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一直都是天命之子,他更看重的是其他的。
“有,有学生认为,您当初在平叛战争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的飞地之事,恐怕是为了在平叛战争最后的时刻逃离京师。”
张公公非常的紧张,这个时候他居然是传递别人所说的话,但毕竟是诽谤皇帝朱允炆的,到这个时候要是惹恼了皇帝,恐怕死的就是他了。
。
第0719章 活命真的好难啊()
努力做好一件事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件,但这些事情总是会牵扯到他们的精力,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讲,生活只有一次,成长的经历,让太多的人改变了许多,然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是人们依然要活着。
朝廷所要宣扬的东西,是因为他们要这些东西,必须要百姓们知道,让朝廷官员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并没有选择,把朝臣们集中起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