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渐的渐渐的暖阁里的声音慢慢的变小了,直至完全消失,但这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依然没有其他的动作,他再等等大家慢慢的将刚刚的事情消化甚至是将自己的话语总结好。
声音结束并不意味着争辩就到了结尾,也不意味着自己就说服了对方,只是在这个时候大家对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都有了改变,有人更加坚定,有人参杂了其他人的东西,但主要有一点,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有了自己的判断。
皇帝不会与真正的权势去压人,他没有必要这样做,毕竟他的身份在那里与其他人毫无道理的去争辩,那就是丢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会等其他人再说。
“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夏原吉夏大人向诸位大人行了一个礼,然后才开始问道,毕竟这是他对于皇明银行后期的一个打算,如今才走出第一步,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诸位同僚的支持的,所以在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之后,他也希望能够听到一些真正的建议。
“夏大人,虽然你的想法不错,筹措钱粮确实可以通过举债的方式,但是朝廷以什么来做抵押呢?商人重利,百姓大多也是穷苦人家,纵然这几年有了不少的积蓄,可是要是以您这种方式来借钱,到时候出了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对呀对呀,大人您这个风险确实挺大的,况且朝廷怎样才能说服其他人呢?不给抵押的话,百姓们又怎么敢放心把钱给朝廷,如果给抵押的话,又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更多的百姓认可?”
大家都是有经验的人,纵然不是相关专业相关职能的人,但多少也能看出一些眉目来,再加上之前的讨论,已经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是借钱。
借钱就得给利息,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民间也有那些放高利贷放印子钱的,大家都知道贴补家用吗?说得好听一些。
朝廷向商家和百姓借钱,这多少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毕竟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只有百姓们欠朝廷税赋一说,哪有朝廷欠百姓银子的说法。
所以这样的论调一出来还是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这也很重要吧,人家说的是事实,你既然要借钱那就得抵押,用什么抵呢?
“爱卿既然提出来了,想必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朕也看了,你的建议上说的仅仅是建议,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并没有明说,想必也有自己的打算,或者说还会有一些成熟的建议,不过没关系说出来,大家讨论一番,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建文皇帝朱允炆并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也是不可侵犯的,这一点诸位大臣都知道,但更多的时候皇帝所表现的仁慈与宽容,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
相对比于太祖高皇帝时代让他们战战兢兢,如今的他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自己的打算,但在这个时候他还是愿意听从这些大臣的意见,所以开口做和事佬,其他人不管之前是什么想法,在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就静静的等待着下文,这个时候真的已经没有意义,无非是为了说服对方。
用理由来说服对方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用事实,但当一件事情没有做的时候,一个好的理由就能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夏原吉夏大人站起身来,向着大家说道。
“陛下诸位大人朝廷借钱,自然是以朝廷的公信力来向百姓和商家保证,如今大明帝国蒸蒸日上,整个国家有它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也存在弊端,想必每一位大人心里都清楚,如今处处缺钱,发行国债是一个最稳妥的办法,至于作为大人所担心的抵押之物,整个帝国的公信力就是抵押。
朝廷如今在百姓们的心中名声很好,取决于这数年之间诸位同僚的鼎力支持,陛下的改革事业得以发展,百姓们也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既然如此,这个时候号召百姓购买帝国的国债,以3年或是五年为期到期支付利息,自然能够让更多的百姓愿意掏钱出来。”
夏原吉夏的人在描述的时候也在看诸位大人的脸色,毕竟有些人肯定是反对的,所以他也看到了不少皱眉头的脸蛋,她还是要说下去,毕竟他要很快的把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必须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诸位大人,既然已经知晓了公信力的事情,那么就很简单了,朝廷既然这样做了,就必须向百姓们保证,到期的时候一定能够偿还利息和本金,想必诸位大人也不会真正的去侵吞这些钱财吧?”
这句话多少有一些中心的一位夏原吉夏大人说的,就是那些可能会起歪心思的人,既然你们说不可能做到,那么我偏偏要说能够做到,况且以我的估算确实能够做到,这个时候,你们要是还有其他的想法,那就多少有一些不轨之心,想必陛下会多加关注的。
果真夏原吉夏大人说出这一番话之后就有不少人变了脸色,毕竟能在朝堂上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多少有一些针锋相对的意味了,不过猜测归猜测,大家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想法。
“大人,话可不能这样说,咱们还没有开始做呢,您就这样怀疑同僚不太妥当吧?”
或许是自己的坚持,也或许是长时间没有在京师里呆着了,夏原吉夏大人话一出口,似乎就有意针对一些大人。
不过毕竟没有什么针对性,也没有什么证据,这样的话说出来,更多的人只不过是当做一些给自己壮胆的理由罢了。
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了,皇帝要他做的事情很困难,只不过他如今想到了一种解决办法,这个办法是其他人没有想到过的,或者说有人想到过,但是不愿意去做。
这件事情耽误了太多的人。
其他人都明白了,夏原吉夏大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想清楚了,朝廷可以朝廷的力量来借钱同时又得保证这一部分钱一定会用在它该用的地方。
要是这个时候有人不同意或者有一些其他的想法的话,那么恐怕就要引起皇帝的猜疑了,毕竟当大家都在考虑支持这项政策的时候,你却有其他的想法,是不是要想贪污这笔钱,或者说用这笔钱去做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在座的诸位大臣越想越不对劲,总觉得他们错过了些什么,甚至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太过于被动。
有些人纷纷看向身边的人,刚刚他们讨论的不少,大多数人都提到了这些问题,可是现在把这句话摆在大家的面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听到这句话,那么他们就得为这句话负责任。
皇帝金口玉言,建文皇帝如今的微是越来越高,如果他选择了同意,那么这件事情也就不会改变了,况且夏原吉夏达人这个时候已经说了,难道大家真的会在这个时候贪腐朝廷向百姓和富商们借来的钱吗?
“陛下既然如此真的无话可说,只是该如何操作呢,要想让百姓和富商们心甘情愿的拿出手中的钱借给朝廷,让朝廷开疆拓土,甚至是扩大商业规模,这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况且规模该如何控制,借钱量又该怎样核算,朝廷何时归还利息,借来的钱又该用在哪些部门,这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
总结性的话语总是会有人来说的,这就是他们之前所做的事情,皇帝在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也知道朝中的大臣,虽然没有像之前那么多的派系,但更多的还是对某些人有一定的影响。
毕竟大臣们如今只要不犯错,基本上都能够风风光光的在朝廷养老,甚至是当他最终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也能得到一个好的名声,建文皇帝朱允炆还得给他更好的风尚。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把钱放进别人口袋很容易,只要那个人需要钱就行了,可要是想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那都得费一番功夫了。
大明王朝尊重个人的私产,也就是说老百姓的东西就是他们的朝廷要想征用得付出代价,甚至是如果别人拒绝他们也不能强制执行,当然一些卑鄙的手段还是能够做到,不过如今看来恐怕没人有这个胆子做这样的事情。
“”
。
第0881章 绝密消息引深思()
有些人被记住是因为他做的事儿很牛逼,有些人被记住是因为他跟着一个牛逼的人。
也许在多年以前,夏原吉从来没有想到,他跟所有的朝廷重臣走到对立面的一刻,是在这种状态下。
可是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就是短短的一瞬间,他立马从天上下到地上,再从地上又飞到天上,就是这么简单,建文皇帝朱允炆一句同意,立马让所有的大臣偃旗息鼓。
皇帝决定的事情大多数是改变不了的,所以皇帝一般不轻易做决定,当他做了决定之后,也就意味着这些事情基本上是定下来了。
鼓吹金口良言的人一定没有想到,当初他们想用这句话让皇帝做更多的措施,可是如今这句话却让皇帝有了更大的权力,建文皇帝朱允炆很明显不是那一种无用之人,这些年他确实成长了许多,让更多的事情能够走向自己,也就是说它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陛下,既然如此,还请陛下多给户部一些时间,让他们做更多的工作,毕竟想要更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户部还需要更多的方案。”
“准奏。”
皇帝非常的满意,毕竟他也刚刚看到了其他大臣们的表现。
争执归争执,可真正到了做决定的时候,皇帝还是能够做主的。
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信任和支持的,夏原吉夏大人这个时候非常的感动,毕竟皇帝之前只是告诉她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如今他也看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真的不是当年他所看到的那个人。
“谢陛下,臣一定会尽快拿出相应的对策,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毕竟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掏钱,肯定是困难的,夏原吉既然已经把这个话说出来了,其他人倒也没有太大的想法,到这个时候他们要是还不明白,皇帝已经全心全力的支持夏原吉了,那只能说他们真的是太傻了。
“好了,既然如此,各个部门都要配合,毕竟这是国策,正希望能够尽快的看到成果,你们每一个人都不傻,不要把自己的错横亘在国家利益之上,帝国需要大量的发展。”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个时候也感受到了自己所做的正确决定,因为对于他来讲控制所有的事情并不是他要做的,也许这些东西他都不会,但只要她能够让会的人为他做事就可以了。
“臣等遵旨。”
“散了吧,齐爱卿和夏爱卿留下。”
建文皇帝朱允文又说了一句,让其他人走了,留下了兵部尚书齐泰和夏原吉夏大人。
大人们纷纷走出那个这里面有人没有发表意见,有人选择了支持,有人选择了中立,不过更多的人也回头看了看,那里面有两个人,如今已经在皇帝的面前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印记。
而他们也渐渐的被边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某些事情他们不理解也不愿意支持,皇帝,虽说没有褫夺他们的官职,但也没有更多亲近他们的意思。
是人嘛,总是会有,甚至总是会感慨一些。
有的人年纪大了你看的通彻,对于其他人的感觉也是不管不顾,所以就立马离开了,有些人还在思索,甚至是跟同行的人商量一番,看后续的事情怎么做。
“夏先生,看来当年朕让你离开京师去地方府县锻炼一番也是正确的选择,如今你一回来就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夏先生。”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一些感慨,毕竟当初确确实实比较生气,所以才让夏原吉离开,如今看来倒是因祸得福,至少如今夏原吉所说的政策其他人没有想到过。
一听提到旧事,夏原吉,立马站了起来。
“陛下,臣,”
他是想认错的,毕竟当初他确确实实是做了错事,如今皇帝旧事重提,他也害怕皇帝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不过皇帝之前是选择支持他的,这个时候也不会做得太过分吧,这是他内心的想法。
建文皇帝招了招手,阻止了他所说的。
“坐下坐下阵不是来追究责任的,当初你做了什么正心里清楚,你没做什么,真心你也清楚,所以现如今你回到京师,立马为以重任,也是希望你能够抛开旧事,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朝廷的国策之上。
还好你确实不负众望,今天在暖阁里的一番话,让其他的大人们无话可说,甚至是正义支持,他们也觉得还可以试试。
但真希望你要明白,并不是说正的支持就可以让你为所欲为,朕还是需要看到成绩,没有成绩,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
这些年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清楚的知道一些事情,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凭成绩来说话,对于官员的考核,对于宫里人所做的事情,对于军队的成果,他都希望用最终的结果来衡量,而不是听信其他人几句话,甚至是耍嘴皮子,莫须有的事情就做决定。
夏原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低着头说道。
“是,臣知道了。”
说完建文皇帝朱允炆从一旁拿出来一封奏折,上面一看就是一封密信。
“二位先生看看吧,这也是朕留下二位先生想要说的事情。”
兵部尚书齐泰走上前去,伸手接过了那一封信,一看到上面的印戳,他心里一阵紧张,难道是出现了什么事情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所做的事情超越了很多人,所以在做了这件事情之后,他一直都确定皇帝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眼里。
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做一些事情的,就好像当初他们努力的放纵那些东西。
大明朝廷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很多人都知道,因为有着陛下在里面操作,很多大臣都参与了事情的变革,甚至是在当初那一战中有不少人被坑死了,这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
朝堂之中在很多情况下都有更多的人会去思考,因为他们知道对于他们来讲有太多的人不清楚当初发生了什么事,可当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那些事情就渐渐的不再重要了,因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天下,他们要付出更多,要努力更多,这才是他们最后想要获得的原因。
兵部尚书齐泰和户部侍郎夏原吉夏大人被留下来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跟他谈话。
这或许是一个信号,其他人不愿意多想,但却又不得不同意这件事情,可能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兵部尚书齐泰,其他人接过建文皇帝朱允炆手中的东西,看到了那一切。
果真锦衣卫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虽然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当看见信中的内容之后,他还是大吃了一惊。
头脑变色心中震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算是换了其他人也会是这样的,所以并不尚书齐泰在这个时候非常的明白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这样的
就算是在之前他想到了一些可能,但当他真正的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忍受不住震惊。
陛下这是真的,他们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
兵部尚书齐泰,这个时候顾不上殿前失仪。
他放声大呼,倒是把夏原吉夏大人吓了一跳,根本就不知道,并不是说其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消息,让他觉得如此的震惊。
因为皇帝朱允炆倒是对这种状态非常的满意,这跟他之前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锦衣卫用命令的形式送回了他们在前线得到的消息。
夏原吉夏大人伸手接过了兵部尚书齐泰其他人手中所拿出来的密报,毕竟他也想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让皇帝和兵部尚书大人都这么的紧张。
当把那一份密报打开来的时候,他也发现了问题,原来是这样的,怪不得并不尚书齐泰,其他人那么的震惊,因为他自己在看到这份密报的时候,也不得不像他那样。
上面清楚的写明白了,燕王府县郑和正泰建在海面上发现了一片大陆,就是他们之前想要寻找的。
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还是之前他们想要寻找的,那这意味着当初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正常的,也就是说皇帝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之前那些不愿意放过燕王朱棣的大臣们,这个时候恐怕也只能承认皇帝有高瞻远瞩,甚至是对于一些大局观比他们更加的强。
没有人会去承认自己比其他人弱,但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感到了一些无力感,并不尚书齐泰,其他人能够想象,如果这个消息一旦传播下去,那么恐怕有更多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建文皇帝朱允炆比他们要强得更多。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又扩张到一片领土。”
夏原吉夏大人也非常的高兴,毕竟皇帝高兴了,也就意味着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支持他们,有更多的事情来做这些事情。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并不上说齐泰,其他人也只能选择接受了,不过他更多的是担心,毕竟大明朝廷现在没有更多的力量来经营一片新的领土,大明南洲也是因为刚好发pay了,燕王朱棣和齐王两个人才能打发国内百姓的疑虑,要是如今又有一片新的领土,那就更加的让人难受了。
“不用恭喜,朕现在头疼着呢,之前真一直希望他们能够发现那一片土地,可是如今看来这似乎是多想了,毕竟真听到这个消息,更多的是难受。”
建文皇帝朱允炆摆了摆手,他这样说也就意味着其他人肯定不知道。
“愿听陛下良言。”
兵部尚书齐泰和夏原吉夏大人两个人相视一眼,然后向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希望皇帝能够继续说下去,毕竟他们确确实实不知道皇帝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皇帝能够跟他们解释一番的话,也能让他们了解一下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至于后期出现一些什么不一样的差错。
“当初方中愈乡镇建议的时候只是说会有一片土地孤悬海外,要是以大明南洲为基地将会进行很好的探索,那上面可能有能够适合在大明种植的粮食作物,所以朕才答应他让英文主题负责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