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表面上其他人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是背地里的闲言碎语还是有不少的。
毕竟方中愈的朝廷树敌也不少,阴阳怪气,乱说话的人还是存在的
“母亲,知道您最辛苦了,这些年孩儿已经长大了,接下来的事情您就和父亲安享晚年,弟弟妹妹们都有他们各自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方家越来越好了,所以您不用觉得愧疚祖先。”
方中愈知道自己的母亲老是觉得自己愧对方家先祖。
所以呀,一直都有些自责。
方中愈可不想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
要是母亲真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他可真的要愧疚了。
所以呀,还是得多劝劝。
方郑氏也不真的是一个老古董,也不是一个固执的人。
只是有些时候,总是会想一些让她自己难受的事情。
那就是觉得因为她的缘故,所以孩子们也不成亲。
“好好好,接下来等你的事情一了。
我就不操心了,只是啊,你这些弟弟妹妹们,你还是要多关注一些。
如今虽然有各自的事情,而且也让他们做的那些事情都很危险。”
方中愈搀扶着自己的母亲在院子里溜达,走过回廊的时候,母亲留过头来说了他一句。
“啊?”
“怎么,还要瞒着我?
你让你的弟弟妹妹们,学习兵法,研究天文地理,还有什么机械制造,真当我不知道?”
说起这个方郑氏就有一些来气,方中愈做什么不好。
非要把大家都带上。
她本来以为自己的儿子女儿一个个都可以正常出嫁娶亲,可是现在呢,都被耽误了。
“额,母亲,孩儿知错了。”
方中愈一年来看,他哪里想到母亲居然什么都清楚,只是之前居然从来都没有提起过。
也不知道近期是受了什么刺激,突然把这个事情说了出来。
“唉,别看你现在一下认错,但是我知道你心里呀,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
我也管不住你,他们呢都听你的,既然自己有想法,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吧。
我和你父亲只是希望你们都好,以后的事我们也不想管了。”
“是,您安享晚年就好。孩儿会看着他们的。”
方中愈只能这样安慰她,不能做其他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对母亲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母亲也是出于关心他们的角度才说出这样的话。
其他的弟弟妹妹们这个时候也不敢说话,只能看着方中愈。
方郑氏似乎也已经想开了,她心里真的是这样打算的,只要这件事情一过去,其他的事儿她都不想再操心了。
人是一个社交动物,也就是说只要在有人的地方,那么大家都要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否则的话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记掉。
这个时候也是最好的能够产生亲密关系的时候。
所以呀,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
人情关系就是这样存在的。
它区别于亲情和爱情。
具体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友情。
在方中愈要成亲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忙碌的准备着。
他们要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方中愈办好一件大喜事儿。
这也是他们明面上能够做的事情。
至于暗地里他们会夹杂多少东西,其他人就没有本事知道了。
方府的下人们如今都非常的高兴,方府给他们的待遇不低。
这些年方府基本上都没有进太多的新人,反而都是之前的那些人培养起来的。
在加上他们又结婚生子,最后还可以跟小少爷们一起学习。
方家没有把他们当作奴隶,但是他们愿意依附于放假,这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族的雏形。
朝廷大臣们其实很羡慕方中愈的这种方式,他们也希望自己家的仆人能够达到这种状态。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没有办法让家里和那些仆人们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
原因有很多,更多的是因为人不一样。
就算他们不断的模仿,也没有办法达到那个状态。
所以在那之后便没有人再去尝试,只要维持之前的状态,不改变就好。
不是人人都和方中愈一样,有着那一种更加平等的思想,所以呀,其他人就算认为方中愈是个怪胎,也不会有更多的考虑。
这一次办喜事而他们的赏钱肯定会很多,所以这些人都是急急忙忙的,一直都在忙碌着,生怕自己做不好。
让一个人主动的去做某些事情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们没有用打骂,没有用呵斥,但每个人都很努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整个方家都是团结向上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看中方中愈,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每一个方家下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对于他们来讲高兴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少过,只是如今越来越多了。
再说了,他们也跟其他老百姓一样关注着方中愈的大事情。
如今少爷终于要成亲了,很多人都很高兴。
这里面有不少的人当初和方中愈一起长大,如今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方中愈还没有成亲,自然是着急忙慌的。
他们一起聊天的时候还会提到当初和小方大人,也就是他们自家少爷一起聊天的场景,说的大家是哈哈大笑。
热热闹闹团结一切的方家,让很多家庭都羡慕。
只是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羡慕不来的,毕竟相方中愈这样的家庭,根本就和其他的人不一样。
正因为有方中愈的存在,所以有些事情就变得不一样。
方家也是如此,大家都早已习惯了这种模式。
所以勤勤恳恳的做事情,终究要比那些混吃等死要好。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跟着方中愈做事情已经成了家,而且能够孝敬家里的父母。
对于自家村子里的人也有帮助,那么这些人就一定会跟方家站在一起,而不是走向方家的对立面。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心里非常的清楚,如今这种生活就是因为方中愈带来的。
所以他们会费尽自己的心思保护这种生活,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
方中愈现在也非常的清楚,以前他不明白为什么,当一个家族出了事情之后,很多人愿意慷慨赴死。
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主家倒了,不管他们有多强大,都会被蚕食的一干二净,甚至是尸骨都留不下来。
所以保证他们可以好好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其他人不可能替代方中愈的位置,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非常的危险了。
所以包括方中愈,让方中愈也更加健康,安全的活下去那就是重中之重。
方中愈也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话痨本事,说的几句话都得母亲非常的开心。
至少这样下来母亲不会在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一些事情,把自己都弄得郁郁寡欢。
到了母亲这个年纪,方中愈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先进的医疗技术,稍微有点问题可能就是致命的。
所以他还是希望能够有多的时间陪陪父母,至少不会再出了问题之后束手无策。
还好的就是方中愈之前一直都在支持医学院的扩张,所以军事医院在各地的指挥分院基本上都在强有力的进行着。
各地的大夫们也在接受着培训,只要他们愿意学习,朝廷现在愿意把那些医学知识分享。
方中愈也许做不到能够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将大明的医疗体系建立起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听起来目标10分的伟大,但也仅仅是个目标而已,方中愈能够督促的就是让他们去做这样的事情,可并不意味着那些事情一定会成功。
这样温馨和谐的场面,让很多人都是羡慕方家的。
那些下人们也非常的镇定,至少只要这样的场景还在,意味着方家没有出什么变动,他们的家依然就是安全的。
方中愈能够陪着母亲说话,那些下人们自然还在忙着自己手中的事,不过只要方郑氏还在,他们就不会太担心。
这说明方中愈依然很稳定的在做着自己手中的事情。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更多的让自己的母亲放心,而不去有其他更多意外的想法。
傍晚时分,方孝孺回来了。
如今的他虽然没有像之前那么忙碌,但更多的是把心思花在自己的学说上面。
按照之前他和方中愈所沟通的,不需要真正的去和其他人做非常强烈的辩论。
因为彼此所存在的层面是不一样的,所以更多的情况下交流沟通,都是一些浅层次的辩论,教给学生们去做,由他们去做会比较好。
大家不一样,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既然都说服不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做太多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看重的是如何能把自己手中的话题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和信服。
既然还没有到生死仇敌的份上,那么只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说,有更多的人知道支持就可以了,只要不打生打死,现在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只是可惜做这样的改变,现在这种渠道还算是太慢了,就算是官方不断的宣传,大明宣传部如今掌控的方向越来越多,依然没有办法覆盖到全国各地。
主要是路途遥远,再加上传播方式有限,老百姓虽然在这些年来学识提高了不少,但终究还是有限的。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当他没有真正的做到将这些有质的改变的时候,现在所带来的一切都只是普通事情的简单改变。
这一点方孝孺也清楚,所以他现在做的就是以京师为点向四面扩散。
广收学子甚至让学生在收学生,这件事情一直都在做,方孝孺作为他们的师傅和师公,已经让很多的人跟着他一起学习了。
方孝孺要做的自然不是像宗教一般传播这些知识,他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理解而去,而不是宣传和忽悠。
因为太多的人想法不一样,所以这样的事情一直都有更多的人来做。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往一处方向,是没有强求他们,一定要完全的相信,但只要有这方面的概念,能够选择支持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很多儒家思想的代表人都在做的事情,不管各个流派大的方面,小的方面都是这样做的。
“中愈回来了吗?”
方孝孺刚从轿子里出来,立马就问守门的侍卫。
“老爷,回来了。”
方孝孺听到回答之后,立马扭头说了一句:“去找少爷,让他来书房一趟。”
“是。”
方孝孺一进门没多久就派人来找方中愈,按照他自己的想法,看样子是有事情。
听到安排的小厮,立马就来寻找方中愈。
老爷以前从来没有如此的紧迫过,他们也猜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立马就离开去寻找方中愈了。
方府如今越来越大,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传递信息的及时性,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方中愈的耳中。
小十二附在方中愈耳边向他说了父亲召见他的话。
方中愈点了点头。
“母亲,父亲回来了,孩儿现在去看看父亲。”
“去吧。”
第0930章 弱化皇权的本事()
与家人相处的日子是最快乐,也是过得最快的。
不曾想,只说了没多少话,方中愈就又有事儿了。
虽然不知道父亲到底是什么原因来找他,但现在这个时候无疑只是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事还是急事。
方郑氏就是这样的明事理,刚刚有人来报她也看见了,所以肯定知道是有事情。
所以就让中愈直接离开了,反而是陪其他的几个儿子女儿说话。
这个时候方中愈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这些年除了最开始他有时间陪伴父母以外,后面他一直都在忙碌,到处奔波,把很多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所以在和父母之间的相处上,其实是差了许多味道。
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彼此相互了解和理解,方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方孝孺一回到家没有到后院来反而直接去了书房。
就说明这件事情,说不定更加的重要,所以他立马就希望方中愈直接去。
“孩儿告退。”
方中愈带着小12立马就离开了后院母亲身边,前往父亲的书房。
“知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父亲这么匆忙的找我是为了什么?”
以往的时候方孝孺是不着急的,甚至说等到中愈回来再商谈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没有像今天这样派人前来通报一进门,就急急忙忙的让他过去。
“少爷,这个不知道,老爷那边没有传过来消息,应该没有特殊事情发生。”
这一点他们还是敢保证的,如果方孝孺那边真的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话,早就传递过来了,不会等到现在还不知道,所以小12这个时候还是非常肯定的。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渠道和传递方式,如果方孝孺身边有什么意外发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一定会是他们。
当然如果是其他人有意要做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有点说不定了,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如此。
“我现在过去,你立马派人去拿情报,父亲今天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好让大家有个准备。”
“是。”
小十二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对于他来讲,如今方家出一点问题他都担心。
所以呢,一定要掌控这个局势。
按理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可是方孝孺今天如此这样做,肯定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他们没有掌控的情况出现了。
方孝儒有些头疼,刚刚他在,宫里,也听到了一个消息。
所以啊,在这个时候他就有一些担心了,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暗地里却一直留意着变化。
一下值之后他就立马离开了皇宫,回到了一路上不动声色,但他的匆忙还是让很多人感觉到了诧异。
按理说,现如今的大明朝廷应该是没有什么情况,值得方孝孺如此惊慌的。
他的儿子如今大权在握,甚至是皇帝也非常的信任他,再加上他个人本身的声望也达到了顶点,甚至是突破更高层次的希望。
也就是说压在这个上面并没有太多人能够对他造成更大的影响,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没有明确的跟他说会怎么样,但他自己就是担心。
逊志斋里依然是那么的紧凑干净,方孝孺这些年忙碌了许多。
手稿都不知道写了多少。
所以呀,逊志斋你也扩大了很大面积,甚至是自己的藏书也达到了很大的收藏数量。
这还是方中愈帮他做的,因为如今印刷术和造纸术的突破已经能够让众多的书籍出现了,所以现在想要获取一些好的书籍,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所以啊,现在看起来整个逊志斋还是井井有条,分布得十分的合理。
看着这些方孝孺其实是很欣慰的。
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毕竟想要创造出一个更加能够说服人的学说和一些道理,总是要博览群书,从众多的数据中寻找灵感。
现在这一切看起来其实都没有那么困难,更何况这些人这些事儿再加上他实实在在的有力,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再是问题。
因为这才是方中愈当初帮他所做的事情,这也恰恰证明了有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
方中愈一路走来有不少的人行礼,但他也没把心思放在这些,稍微打了招呼之后就立马赶往书房。
“父亲,您怎么了?”
方中愈行礼之后,就直接问道。
父亲的脸色不太好,这让他有些担心,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可是他的心里又有些清楚。
自己没得到什么急事的汇报啊。
所以他也不打算纠结了,就直接问父亲吧,想必父亲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中愈,坐吧。”
方孝儒摆了摆手,示意方中愈不要太过拘礼。
他们两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更像是朋友。
当然,这是现在的模样。
以前,方孝儒可是一门心思做学问,想要复古周礼的。
那个时候,他可是死板的很。
就好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才可以做好一个合格的父母。
所以那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批评教育为主,却从未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自己的孩子。
方中愈要真的是什么都做得不好很随意的话,保证会受到他的批评。
可是如今不会了,他也知道方中愈在思想上的造诣肯定比它高。
虽然没有他的引导,没有他的更适合在大明如今这个状态下发展。
可是有一点他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如今这种状态下。
他还得仰仗自己的儿子,在众多的方面。
这倒不是丢脸的事情。
如今朝堂上下,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的,高层区域,谁都知道自己可以依靠儿子。
没别的办法,谁让他们的儿子跟方中愈的关系好了,分羹分羹就是大家一起来分,而不是谁家独大。
恐怕这也是方中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它让更多的人有了共同的目标,收获到了各自的利益。
所以方中愈很多推行的政策都可以推行下去。
有人松口才能放松更多的东西。
朝廷现在一致对外,虽然他们没有明说,可是高层里面都清楚,现在就算是内部争斗,也不能影响到整个帝国的大政方针。
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可以通力合作,就算是背后捅刀子,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这件事情方中愈之前就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了,在某些行业还是需要众多的力量参与的,这样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突破,有创新。
而且许多的大事件都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但总还是要有一个人拍板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