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酒一开卖,就被疯抢,在城区里设的几个购买点都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家纷纷抢购,许多人还因此起了纷争,让他们不得不请出巡捕司来维持秩序。

    更有甚者,早早地排队,发动亲戚朋友一起买,他们想起了上回大明报涨价的事情,那一张带着皇帝御笔的头版报纸,如今已经炒上了天价,消息传到宫里,朱允炆都不敢再随意题字了,老百姓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吓人了。

    大卖的道理也很简单,之前广告打得很多,逊志报和逊志报生活版都对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人们对于逊志报的信任已经建立起来了,况且牌子是三俊楼的,他们已经记住,三俊出品,必属精品,因此都选择了购买,不过很可惜,因为产量的缘故,第一批很快就卖光了,很多人都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买。

    “这酒,够劲,好酒,得多喝点,哈哈。”三俊楼里,一群酒鬼在一起品尝新酒。

    一人大口喝掉一杯,抹了抹嘴,哈哈一笑道:“好酒是好酒,就是太贵了啊,就这么一小壶居然要一两银子,简直是抢钱啊。”

    “呵呵,一两银子你就觉得贵,真没品味,听好了,小道消息,我可告诉你们,据我三表姨家的二哥哥的小妹夫说啊,三俊楼还有几种酒没有开始卖呢,给大户人家和宫里进贡的都要五十两银子一瓶呢,那才是人间佳酿啊,现在一两银子你就喊贵,看来好酒跟你无缘啊。”

    众人惊掉了下巴,原来还有这么好的酒,唉,“没办法,谁叫咱没钱呢。不过大户人家人家出得起钱,喝点好酒也是应该的,但是,咱这便宜的供应的也太少了,不行,咱得让三俊楼给个说法。”

    有人起哄,众人也都高呼同去同去,揣起剩下的酒,一群人来到了柜台,闹哄哄的。

    “掌柜的,咱们这个酒能不能多酿点,咱们这么多人,你们才卖这么点,怎么够喝啊。”

    “是啊,是啊,多卖点。”一群人大呼小叫的,都影响了楼上吃饭的客人,不一会儿,整个大堂都站满了人了。

    三俊楼的大堂掌柜张东行也是以前三俊楼的老人了,卢掌柜不管前堂的事情后,就提拔他做了大掌柜,也在这京师摸爬滚打了好些年,自然知晓这些人的意思,“诸位,诸位,稍安勿躁,请听我一言。”

    人群还是很吵闹,没人听他的,呼喊声更是大了,张掌柜一看,要坏事,敲了敲柜台上的铃铛,一下闪出了不少人,全是高大的汉子,围住了他们,这是之前接受培训的一些人,现在在店里看店,吃得好了,自然人也看起来精神些。

    众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主,就是趁着酒劲,被别人一忽悠,就大大咧咧的想要搞事,现在一看,傻眼了,众人这才想起这家店的背景,我靠,这不是要人命吗,脑门一冷,顿时就清醒了。

    见下方的人群安静了,张掌柜才站在凳子上说道:“诸位,张某不才,忝为三俊楼大堂掌柜,现在告诉大家的事情,请大家仔细听着,三俊楼开门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为本,顾客为上,现在卖出的酒都是质量高乘的,而且价格公道,毕竟这技艺天下独此一家,至于是否给大户和大内供酒,那是东家们决定的,张某不知,也希望诸位不要听信谣言,受人欺骗,明日新酒会照常供应,诸位要想再尝尝,可以早来,现在麻烦大家坐回原位,该吃酒的吃酒,该谈笑的谈笑,散了吧。”

    众人一听想要反驳,可是看到围在周围的那些大汉,一下子就蔫了,赶忙走回自己的位子,而那些喝醉的人,也清醒了,似乎有一阵后怕。

    张掌柜看见人群散了,舒了一口气,挥挥手,让这些人撤了,有两三人趁机离开了,张掌柜看了他们一眼,摇摇头,嘴角却有一丝笑意,悄然绽放。

    他招来一个小二,附耳说道:“去告诉东家,就说他猜对了,有人盯着咱们,浑水摸鱼的情况可能出现。”

    “嗯。”这小二也是机灵,知晓掌柜的意思,立马跑出去了,去寻找卢掌柜了。

    听说人多,还可能闹出乱子,卢掌柜的脸色也冷峻了起来,他也猜到会引来注意,就是不知道,是哪些人看上了自家的买卖。

    他也知道这个新酒会大卖,只是没想到会弄这么大动静,京师内鱼龙混杂,这么多人混在一起,倘若被图谋不轨的人煽动一下,很容易出事的,虽说是商贾,可这段时间在中愈身边,也多多少少看清楚了一些,有些事情分得清轻重,不能糊涂。

    看来公子猜得不错,总有人来挑刺,那就看看,谁,是傻子?

第0143章 淮上军营豆腐块() 
在京师的各处酒馆里,酒鬼是最多的,众酒客在讨论着三俊楼新出的酒,大部分人都是闻着味的,却没有真正喝到过的。

    “哎呀,大家说的我都馋了,明天可得早点去排队,去晚了可排不上了啊。”

    “是啊,不知道卢掌柜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酒,居然每天卖这么少,听说好喝得很啊。”

    “只是这等好酒,居然取这么个怪名字,叫什么烧刀子。”

    众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插科打诨,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其他人,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当然,也许是一句鄙夷,不过,这些人说的都是大家心里的话啊,唉,没钱,买不到好酒啊。

    烧刀子因为度数非常高,遇火则烧;味道极其浓烈,入口如烧红之刀刃,吞入腹中犹如滚烫之火焰而得名,不过中愈也知道现在他们的技术做不到那种程度,毕竟专业的酿酒师都还没有做过如此高纯度的酒。

    当廖氏兄弟和卢掌柜过来询问新酒的名称时,中愈毫不犹豫的就说了烧刀子,为了纪念以前的烧刀子,就选择这样命名了,那是他大学最深的记忆,一杯烧刀子入口,在女生宿舍楼下唱了半小时的你不知道的事,然后晕倒在宿舍楼下,从此在学校留下了烧刀哥的名号。

    也许是人性的使然,越是没有听过的东西,越是让人感到奇怪的东西,总是能够很快的传扬开来,中愈的这一奇怪命名,在京师里彻底打响了名号。

    淮上驻军大营里,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书一个“梅”字,引人注视。

    梅殷在淮上,持圣旨和兵部,都督府的大令召集沿途卫所的士兵,收拢残兵,另外收集流民,招纳本地青壮,编入行伍,享受与卫所兵一样的待遇,号称四十万,陈兵淮上,加紧训练,保证后勤,只为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击,灭叛军,护家国。

    淮安总兵官梅殷正在大帐中,翻看着各路人马操练的日常报告,他的亲卫队正在外面接受训练,如今,已经将他的亲卫队扩大到了一千五百人,除了最开始从京师带来的家将,其他的都是在近期军士中优先招募的。

    有人正在训练他们,这是两个伍长,还有他们手下的军士,可是却没有人敢有怨言,因为连亲兵队长都在接受他们的训练,“来来来,都跟着我的口令做,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掌距离;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腿侧正中;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说你呢,注意力集中一点。”

    这几人一直训练着他们,这段时间,每天他们都要做这样的事情,一天的课程排的满满的,这是总兵官大人的最新命令,编练合格的能打仗的亲军护卫队。

    这一群人晚上还得受他们的折磨,各种操作,负重跑,翻越障碍,背人狂奔,只要是浪费他们体力的活都让他们做,这段时间训练下来,已经初见成效,不说别的,现在大家的精气神,反应速度都比以前的快了。

    卫所的兵进步的要快一些,毕竟卫所兵也是要操练的,对于队列,排阵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是新招的青壮学起来就有些慢了,不过,学不快,可以用时间来补啊,所以他们的训练基本上就没有停过。

    梅殷看了之前中愈给他的小册子,仔细研读后,发现确实有可取之处,排兵布阵虽说卫所也会训练,但是也没有详细到这个地步,连踏步转身都要管。

    里面记载的很多方法都是第一次听说,比如管理内务,开内部会议,打扫卫生,加强教育,虽然没见过,但他还是选择相信中愈,他写的这些必定是有用的。

    刚开始看的时候,梅殷也有点蒙,毕竟行军打仗,谁管过士兵有没有洗鞋子,有没有叠被子,有地方睡就可以了啊。

    但是他做梦也没想过,原来被子竟可折成这个样子,他和手下的亲兵去了中愈的人的军帐里,把一群人都惊呆了,手下诸将也面面相觑,那床上的被子,不但有楞有角,而且就像京师里的店铺里卖的豆腐块一样,居然不是软趴趴的状态,竟给人一种硬挺挺的感觉。

    军营里都是一群大老粗,当然也有文官,还有文武双全的,看到这些之后,军官们都有些疯了,但是脸上却没有变化,心里却有些苦,这玩意儿,会坑死人的吧,照这样弄下去,手底下的兵,哪还有力气打仗。

    文官确实很高兴,这方法帮了他们很大的忙。毕竟淮上各地都在为梅驸马的这四十万兵马服务,谁都不希望这帮兵痞入城闹事,所以这方法,肯定会让他们疲惫的,没力气出去祸害了,当然这群人里还有监军,派来的是御史林海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当然附带监管主帅,不过现在他们的关系还好,毕竟,朝廷可就指望着这批人呢。

    自那以后,文官系主张快速将此法推广全军,至少驻守淮上附近的所有大军都必须尽快推广,最后的最后,武将系也进言,选择接受,先选一支队伍做样板,再慢慢的推广全军,毕竟这方法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梅殷的亲兵队就是被选出来的第一批接受训练的人,中愈的人作为了教官,当然他们本身的任务并没有落下。

    中愈在里面写下了《孙子·军争》的话:“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意思就是:队伍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军队步调一致,行动统一,整齐化一,坐立有度,这是令行禁止的保证。

    梅殷一笑,原来这小子还有这样的本事,想不到他在京师里还能干出这样的大事业,他是知道的,这边隔两天就有相应的信息送到他这里来,所以他对京师的情况还算了解。

第0144章 母仪天下的打量() 
中愈手下的情报系统运转的越来越好了,借助朝廷的驿站,消息来往的很快,所以前线的情况中愈也都知道,现在各项情况的势头都比较好,中愈需要时间,加紧练兵,积极布局,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

    梅叔父统辖的军队操练日渐正轨,中愈写下的册子中,越来越多的方法用到了军中,虽然有军士反对,可是在各大将军的弹压下,还没有大的情况出现。

    不过,对于整个军队的后勤管理,这出了很大的问题,按照现在的训练强度,战士们白天消耗的太多了,不吃饱哪有力气训练,所以军粮的消耗大大多于之前平常训练的量,这可把这些人难到了,该怎么办呢,没有粮食吃,对于军队来说可是大问题。

    当然了,接受训练的军士们恨不恨他,中愈可就管不着了,没看见我手下的人比你们吃的苦更多嘛,要是不服,可以练练。

    何洪俊虽然在后世没真正当过兵,但考上大学后还是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大学军训,虽然那些军训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帮助,但是长期的站军姿,踏正步还是让他吃了不少的苦头,不过记忆深刻的还是去武装部实弹打靶,那感觉真爽。

    还好他手下的军将虽然是大老粗,但至少都还识字,毕竟作为军营首脑,不认识字怎么看懂命令,怎么下发命令,有些事,幕僚是不能知道的。

    文官的人数也不少,在大家讨论修改后,散发全营,希望能够一层教一层,虽然还没有全军实行,但是看到亲军营的效果后,他们开始加快速度,让更多的士兵接受基础的成体系的训练。

    本来,梅殷最开始也只是想试试,在基础战阵训练好的情况下,让他们多学学规矩,长点本事,没想到,一练有效果,那就大力支持了,不过基层的士兵,多数都不识字,这倒是个大问题,得想办法解决。

    梅驸马已经向朝廷上书,希望能在朝廷的兵马中大力推广中愈的练兵之法,同时希望朝廷允许军中开班教士兵识字,但是保密是个大问题,军中密探或是士兵的谈论,或多或少会透露些军中的信息。

    这种方法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在战场上有没有用,梅殷和帐下诸将没有把握,但是看到他们的精气神越来越好,集合速度越来越快,营帐里的汗味越来越少,锅碗瓢盆摆的是越来越整齐,打架斗殴,赌钱吵闹的状况越来越少,操练时发的牢骚越来越少。

    他们知晓了,这真的是个好方法,前提是大家一起这样练,还得保证充足的粮食。

    武将们看到希望,若是再练下去,自己手下的人,就算不是精锐中的精锐,也能独当一面,在战场上也不会如之前朝廷的军队那样丢脸了。

    所以得练,得狠狠的练!这是他们得到的共识,要坚定不移的实施下去。

    今天宫里来了旨意,让中愈进宫见驾,皇后娘娘要见他。中愈这倒是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见过皇后娘娘。

    “臣,方中愈见过皇后娘娘,娘娘金安。”中愈恭恭敬敬的行礼,他是外臣,在后宫相见规矩繁多,娘娘在帘子后面说了声:“平身。”声音倒是挺好听的,中愈想到。

    “谢娘娘。”中愈起身,抬头打量了一下,倒是没看清楚,不过,能看见一人穿着华丽的在后面坐着,其他的看不清,倒是能看清头上插着金钗,在这阳光下居然有些晃眼,身旁还坐了个小孩儿,是小孩儿。

    “你走上前来,让本宫好好瞧瞧。”

    啊,居然是这样一句话,这开场白,中愈倒也没有多想,自从他出名之后,想要打量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年轻啊,这个年纪,有这些本事,又有这些声望,多少都会引人注目的。

    “是。”中愈走上前去,离得帘子近些,让帘后的人看个清楚,一身宫装的皇后吕氏上下打量牛有道,心里嘀咕,这么年轻啊,倒是个好小伙子,怪不得这么多人念叨!她在宫里可是听过不少宫女太监讨论他,早就是声名赫赫了。

    虽说这样打量有些失礼,不过皇后执掌后宫,贵为国母,母仪天下,天下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打量一下她的子民也未尝不可。

    中愈到没有那么拘束,锦衣亲军执掌宫内安防,虽说和其他亲军的防区有所交叉,但是陛下重启北镇抚司要做什么大家也都清楚,所以,中愈出现在宫里的次数也不少,见的人也多,被打量的次数多了,也就没啥了,愿意看就看呗,又不会掉几斤肉。

    “嗯,果真是年轻俊杰,做的事情也不差,我大明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是朝廷之福啊。”

    中愈已经听过很多这样的评语,倒也没什么新奇,不过从皇室中听到,还是第一次,中愈拱拱手道:“娘娘过誉,臣只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好了,客套话也不多讲,今天召你进宫,是有件事情问你,你可要说实话?”

    正事来了,没有事情后宫也不会召他前来。“娘娘请问,臣,知无不言。”是啊,知无不言,不知道的不说,也没有关系吧。

    “本宫,听闻你在你开的酒楼里给别人画了幅画,画的挺精致的?”娘娘的语速很慢,没有听出她的语气,似乎只是随便问问,可是刚刚开始的时候,那态势,不像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啊。

    中愈心里回想了一下,给徐兄画了幅画,随手而为,知道的也就在场的那几个人,自己这边的没人说,那就是徐兄的人说的了,中愈确定,那就是小郡主了,只是不知道皇后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他只能实话实说,“回娘娘,确有此事,上回臣从国子监离开后,到店里休息,刚好有一位以前结识的朋友来看望,臣便送了他一份礼物,就是那幅画。怎么那位朋友,娘娘认识?”

    中愈可不能说自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当然得从娘娘口中说出来,毕竟人家是女孩子,还是先中山王的女儿。

    “本宫确实认识,也看过那幅画,画的不错。”

    “臣谢谢娘娘夸赞。”

第0145章 奶声奶气小萝莉() 
皇宫里,亭台楼阁,皇后所在的宫里的树木也都抽了芽,处处显示出一片春的气息。

    中愈还在皇后面前回话,听着皇后娘娘说:“本宫今日叫你来,是想让你给小姑姑画几幅画,你可愿意?”

    “娘娘有意,臣定当竭尽全力,不知您口中的小姑姑是?”中愈听后是一愣,毕竟没听说皇后娘娘有姑姑啊,况且皇后娘娘的姑姑,年纪应该也不小了吧,况且也不应该在宫里吧。

    “小姑姑,他应允了,你出去看看他吧。”皇后马氏扭头看了看旁边的小孩儿,粉嘟嘟的脸,看着非常可爱。

    “嗯嗯。”只见一个小孩,估摸着也就六七岁,从位子上下来,掀开帘子,看了看,蹦蹦跳跳的跑到中愈面前,细细的打量着他,只见这小孩,扎着两个冲天髻,脖子上挂着一个金环,看着挺重,中愈估摸着,这玩意儿的重量,会压坏脖子吧。

    她看着中愈,中愈也看着她,似乎有些奇怪,这人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啊,也没有长三头六臂,怎么这么多人讨论着他,都说他了不起呢。

    “你就是会画画的方中愈?”奇怪,中愈一头冷汗,每个人都会问他这句话,自己站在这里,难道还会有人冒充?

    中愈仔细看了看,虽说没人给他介绍,可是这小孩儿穿着华贵,衣襟上还缀有金线,袖角还似乎绣有凤凰,点缀着黄色,这明显是皇家之人啊,仔细一想,中愈的头脑里浮出了一个人影,朱元璋的小女儿,宝庆公主,不过这长相,真的是朱元璋那样的人可以生出来的?中愈很是疑惑。

    “公主殿下金安,您说得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