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们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虽然也许他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

    但可以说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选择了支持。

    这个年代可没有谁鼓吹,你看到的都是朝廷让你看到的。

    背后到底有什么,谁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百姓们也不是瞎子。

    他们能看到,现在朝廷有钱给他们修路,修桥。

    只要他们愿意去工地上做工,也会有相应的报酬。

    他们也能看到,现在的他们可以吃饱肚子。

    十年前,打仗的时候,他们可是吃过树皮的。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百姓们更愿意相信,朝廷真的子啊为他们考虑。

    大明帝国需要更多的人。

    这也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山/东现在已经是人口很多了。

    因为他们的生活有改善。

    愿意生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

    铁选这些年,做得很好。

    只是这一次他有些伤悲。

    孔夫子没有错。

    孔家也没有错。

    但是强大的孔家就是错误。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什么孔家依然不会收敛呢。

    这样的他也想的通。

    东西到手了,哪里能够那么容易放下。

    好东西用久了,都还有感情呢。

    这些年,这么多代的朝廷,都对孔家礼敬万分,那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也就是说在这整件事中,孔家的问题也许根本算不上问题,但是现在把他引爆出来确实是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想法了。

    方中愈或许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在这个时候发难。

    铁铉也不得不佩服方中愈。

    这个年轻人他见过。

    有激情,有能力。

    是那种,在人群中就不会被忽视的人。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

    铁铉一个人在布政使司呆了很久。

    没有人来打搅他。

    值房里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自家大人为什么一直没出来。

    铁铉深刻的知道,这一次,锦衣卫来人,根本就没那个必要。

    看似是希望他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朝廷镇住场子。

    实则是告诉他,这件事情朝廷已经定了调子,他可以不支持,但是不能添乱。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对话。

    他想的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能保住一些人就保住一些人吧。

    唉。

    天变了。

    自己也老了。

    这是铁铉的真实想法。

    也许其他人没什么感受。

    铁铉自己还是非常清楚地。

    那就是他啊。

    真的是太累太累了。

    年轻人的思维跟不上。

    他们跳跃的太快了。

    这才是他感觉到难受的最重要的原因。

    与此同时,京师里的汪雨辰和方中愈也在就最后的事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大人,您觉得铁铉铁大人会支持咱们吗?”

    汪雨辰其实不太确定。

    虽然有多套方案,但是毕竟没有亲自去问过,那就当不了真。

    锦衣卫做事也需要保密的。

    在事情还没有爆发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到处去找当事人问是个什么情况。

    这也能说明问题。

    “其实,他支不支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家家主会做出什么选择。

    我猜,铁大人会让我不要牵连无辜,其他的他不会反对。

    因为不是纯粹的文人。

    他是一位战略家,甚至可以说他已经超越了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当然更加远远的超过了茹瑺如大人。

    所以说,他一定会选择沉默,但在这个时候,沉默就意味着支持。

    所以说呢,铁铉铁大人在只知道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

    就选择了放弃,甚至可以说,现在有点不管不顾的样子。

    也就是说啊,他知道,退而求其次,或许能够改变我的心意,让我放过那些人。”

    方中愈自认为有些事情他也许看不透彻。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讲,现在的他确实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

    简单的分析几句,再加上对于其他人关注,手下人的结论,都可以让他猜上一些。

    “那,大人您打算怎么做?”

    汪雨辰关心的是这些。

    方中愈看了他一眼。

    “等吧,看那边的消息什么时候来。

    如果正如我所说,铁铉铁大人选择了沉默,然后让我不要牵连其他人的话,就照他说的做。

    不过哪些人能够不被牵连,你们要多甄别甄别。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坏人,但是,不来点狠的,哪些人也不会收手。

    既然如此,总得有人要付出代价的。

    去往海外的船队那么多,孔家人不是自认理论高超嘛。送一些人出去,去教化那些海外之民,要是能为大明帝国立功,老了也许还能回来。”

    “是,那我就让他们在计划计划,至少不要浪费了这些人的才华。”

    汪雨辰听懂了。

    方中愈算是答应了,他这么说也就是会给一些人机会了。

    不过那些犯过错的,那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该死的还得死。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汪雨辰也知道这些情况不太对。

    可是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了。

    其实在这件事情已经停留了太久太久,就算是方中愈之前答应自己的父亲,不会做的太过分,但是,这件事情也已经耽误了,更何况如今锦衣卫已经开始大批量的动作。

    铁玄铁大人在这件事情上保持沉默之后,意味着整个山/东已经没有人会去支持孔家了。

    宣传部的人如果按照之前的打算,开始在山/东进行宣传之后,基本上,这件事情就已经定下了基调。

    “那幻夜骑那边?”

    汪雨辰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是一次私密的行动,就算兵部那边偷偷的给予支持,也不能做太过的明显。

    所以他还是比较担心的,毕竟那些人很多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出了什么意外,他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提到大明幻夜骑,提到那个可能会使很多人的行动方中愈也沉默了。

    王雨晨站在那里。

    看起来就像是一塑雕像,除了他自己说话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办法感知到他的任何情绪。

    方中愈坐在那里,之前还很懒散,但是在这一刻,他却显得非常的沉重。

    “黔国公那里怎么说?”

    黔国公沐晟,这些年镇边有功,回京的次数很少。

    方中愈都没见过。

    “咱们的人接触了,国公爷很看中咱们的计划,只不过兵部的支持毕竟是暗地里的,所以他也不能擅起边衅。”

    “那其他的话一并说出来吧,国公爷就是实实在在的云南王,就算是这些年咱们派了不少的学生去那里帮助他传播学问,甚至是将京师里发展的最好的医学,都送往那里,他对于汉民和那些边民都很好。

    动不动用军队,还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京师,兵部和大都督府又不会真的严格限制他。”

    毕竟是老牌勋贵,和长兴侯耿炳文不一样,老侯爷是把兵权完完全全教出来的,当然,这后面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的,那就不清楚了,但黔国公可是真真正正的在边地,手里现在掌握的军队不在少数。

    “国公爷说,这场战争他们也要参与,不能把功劳都给了锦衣卫,而且他手下的兵也得练。

    这些年,虽然也打过几场仗,可要是真正的,打大仗的话,他手下的那些人,都只是练的,上了战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根本就不知道。”

    这个道理倒也非常的明显,精英嘛,总是会老的,如果长时间不打仗的话,说不定就会废了。

    “还有吗?”

    方中愈可不相信这些精明的勋贵,只有这样的话说出来,毕竟连长兴侯耿炳文都知道塞一个人到锦衣卫来,还是自己的儿子。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姐夫。

    黔国公,有这样的好事儿,会没有其他的想法。

    “他希望列装咱们的武器装备,包括火器。”

    汪雨辰看了方中愈一眼。

    他也不清楚自家大人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想法。

    所以说,还是小心的打量了一下。

    方中愈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觉。

    “这他都知道?”

    他只是好奇,大明幻夜骑列装火器并么有多久。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火器本来就很牛。

    方中愈清楚地知道,现在没有太强大的工业支撑,很多突破,都停留在纸面上。

    就好比方中愈给出的那些构想。

    那仅仅是构想。

    现在的工业基础根本就达不到更大的历史性突破。

    也就是说,这些年,明军的火器在改进,但是绝没有达到更加大的地步。

    “大人,毕竟是国公爷。

    他与北方大营那边也有联系,魏国公,驸马爷,大将军,甚至是德庆侯,他们的关系都不差,再加上咱们列装的时候也没有瞒着他们,所以也就知道了。”

    汪雨辰解释了一番。

    他知道,方中愈在心里是很看重消息保密的。

    但是现在他们的军事武器被暴露了。

    他也害怕方中愈生气。

    这可是会影响到很多事情的。

    “没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

    火器他们想要可以,拿军功来换。

    让咱们的工厂给他们一个批次,剩下的用军功换,不够就拿真金白银买。”

    “啊,大人,我还以为你会追究这件事情呢。”

    汪雨辰也没理解方中愈的打算。

    按照道理说不应该这样。

    但事实上,方中愈所表现出来的绝对不是之前的那样。

    “没什么好追究的,只要不是刻意泄密,这些情况都能理解。

    况且,以后都是大军团作战,个人勇武恐怕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些新式武器,对以后大规模换装还是有帮助的。”

    方中愈现在还不奢望能够起到太大的碾压式的作用。

    只要他们有作用就行了。

    “大人是说,还是有不少人会反对?”

    “人嘛,多少有些私心,之前朝廷在北方推动军事改革,陛下都不反对的事情,他们有些人却跳出来反对。

    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害怕更多的年轻人跳出来,抢了他们的位置。

    如今,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作战参谋提下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主帅就需要从大局上来考虑了。

    而不是和之前一样,认为只要手下人勇武冲杀就行了。

    所以,这也是时代在进步。

    总有一些人会被淘汰的。”

    方中愈知道,有人反对,虽然最后不了了之,可是,只要这样的人存在,就说明教育的不够,有缺失。

第0976章浑水摸鱼的技巧() 
朝廷的想法在之前就是那样。

    从北到南。

    从精锐到普通。

    从首府到地方。

    总之,一切都改。

    这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

    不过没关系,有的是方法。

    现在能到这一步,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大人,我明白了。

    那您还有其他的交代吗?”

    汪雨辰知道了该怎么做,接下里就有的说道了。

    他的手下还得花时间研究。

    不然接下来的工作都不好安排了。

    “让幻夜骑的人猛扎猛打,黔国公既然想掺和进来,那就让他们入场。

    凭借军功说话。

    记住这一次不仅要在战场上战胜他们,也要在战略上战胜他们。

    我需要的是能够快速恢复,成为大明帝国一部分的交趾故地,而不是一堆稀巴烂。”

    方中愈可不想打得烂碎,那重建还得花钱。

    “是,大人,但是也不能给他们设限,不然到时候他们也难做。

    毕竟咱们不在现场,得靠他们自己判断。”

    汪雨辰也是替这些人说话,不然到时候真的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都不能挽回损失。

    这才是他应该考虑的。

    建文皇帝为什么能把事情交给方中愈,就是因为现在这样。

    “可以。

    战场之事,随机应变,少死人也是很重要的,那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得保护好了。”

    这样的方中愈可不会开玩笑。

    方中愈的大量收入,出了民用的下些东西外,基本上都投资在了军队上了。

    锦衣卫依然是上直卫序列,但是更多人却知道,那更像是一支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

    “这个大人放心,他们自己的命,他们也会珍惜的。”

    “还有就是,去了之后,找一下陈老大人的公子。

    当初老大人吞吞吐吐,想必是想念自己的孩子了。

    当初的事情说不清楚了。

    但咱们多少还是得尽一下力。”

    “是。”

    汪雨辰知道,当初陈老大人的公子,不知道接了什么任务,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也许当初陈老大人愿意帮助方中愈就是因为,方中愈的那种自信像极了当年自己的儿子。

    唉。

    世事无常。

    反正也说不清楚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事情太多,让大家都打起精神来,这些事情结束后,我给大家放放假,可以好好休息了。”

    方中愈笑着说道。

    他这样说,是因为这段时期,他们确实是很累。

    他成亲的时候,这些人在忙碌。

    如今这些人现在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一直在忙碌。

    既然如此,那就得给那些人休息的时间。

    “谢大人。我会将这消息告诉他们,想必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京师里氛围还是不错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段时间反而更加的淡定了。

    登闻鼓一案之后,越来越多的大臣上书,要求一定要彻查严办。

    他已经非常高兴了。

    当初他还以为,这些人至少会反对一下,可是没想到,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人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就跳出来让他赶快处理。

    这种状态下,是不是已经让人觉得了不起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满意现在的状态,那就是这些人还是知道轻重的。

    至少在保护别人还是保护自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保护自己。

    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高兴。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这些人在打到另外那些人的同时,不损害打没打过的利益。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重要。不然的话,早就有问题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可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在这整件事情中,他在保持了沉默。

    可是这种沉默,给予那些大臣们就是很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陛下要动手了。

    大家都得从聪明点。

    不要瞎搞。

    最好也不要和陛下对着干。

    这样看起来也不错额。

    这是他们的想法。

    但也没什么错。

    人都得为自己着想,现在看起来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真个朝廷的人现在都在看着哦自己的意思做事。

    没有谁会不清楚到底生了什么。

    消息已经开始传出去了。

    宣传部的人开始造势了。

    这一点才是显现出他们能力的时候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想法没有人提及。‘现在要塑造成朝中大臣的意思。

    这才是他们之前看到的。

    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才是他们哟面对的事情。

    之前没人告诉他们这些。

    如今之道的人越来越多,自然都有不同的想法。

    “听说了吗?原来登闻鼓的事情,是有人状告孔家的族老。

    听说那人做了不少的坏事。

    让人家给告了。”

    “知道,知道,还听说,那人是个读书人呢。

    家里受了欺负,最后被弄得家破人亡。”

    “哎呀,真惨啊。”

    “是啊,不过听说朝廷已经开始在调查了。

    没看见那些大人们都开始积极运作了吗?说不定这个时候他们还得在给自己的人擦屁股呢。”

    “哎哎,这些话就要少说了哈。

    根本就没影的事,打击还是要关注自己的嘴,不然到时候惹祸上身。

    谁也救不了你们。”

    对于其他人善意的提醒,这些人也没当回事。

    毕竟,他们说的都是别人传出来的消息。

    到底是个什么回事,现在的他们都不清楚。

    不过大家都是看热闹的的。

    呢也就无所谓了。

    是吧。

    反正就是这个样子的。

    谁会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百姓们就是图一个自己爽快。

    建文皇帝朱允炆要是知道他的百姓都是这样的。

    还不得高兴死。

    毕竟太容易满足了。

    只要有八卦聊就行了。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朝廷会怎样处置,你们说会不会把整个孔家都拉下水来。”

    “这倒是有可能呢。

    孔家族老地位高崇,要是连他都犯了事,朝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更重要的事情是,这个状告他的是读书人呢。

    那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已经开始状告至圣先师的后人,足以见得,那些人做得有多过分了。

    毕竟这样的人说起来还是很牛逼的。”

    对啊,他这样一说,其他人也觉得有些了不起了。

    毕竟对于这些老百信来说,不管各种报纸怎样披露,最后依然不能让他们知道更多豪门的细节。

    他们谈论的都是他们的猜测。

    京师里的消息开始发酵,因为有更多的人开始参与了进来,百姓们没事的时候除了学习更多的就是闲谈。

    这一点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就好比如今的他们一样。

    当幸福或者是灾难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大家都是看热闹的这一点,在京师的百姓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如人饮水冷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