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什么,就跟验尸官报告,最后是由验尸官来写报告的,对验尸报告负责。

    不过大明建国以后,因为常年战乱,百姓活着都成问题,哪里有时间作那些事情,况且元末明初,死了也就死了,哪里有人管,仵作这个职业,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作用了。

    后来各地吏员缺乏,更何况是懂行的老手,也因此,很多时候县官也会兼备仵作的职能,但是验尸官在大多数衙门都没有配齐,因为人手,也因为职能交叉,所以写报告的事情,仵作也都做了。

    中愈对这些知识还是了解的,不过对于这种本土的仵作还没有过了解,但是,情况也差不多,这两个人也就是这样的。

第0172章 爹娘死了好些年() 
对于历朝历代的仵作来说,其实在这里面有个很大的矛盾之处,那就是仵作要懂许多专业知识,这些东西要是让这些专门学这些的人都难以完全的掌握,他们要精通解剖学,只是懂却不能操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在死人身上动刀子,在那个时代还是犯忌讳的,也因此,解剖学对于他们也就是们知识罢了,实际操作,太过困难。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懂药理病理,要精确地知道何处经络受伤便会危及哪处脏腑,中何种毒便会出现什么症状,受什么伤可以大致猜测凶器的模样,判断越准确,对破案越有帮助,所以他们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并不受尊敬。

    所以,仵作几乎都靠名师传授,闭门造车,自己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出路,因为太难,就在那里看着也没什么用,必须要有人当面讲解。

    认真负责的仵作,检验尸体极其详细,从毛发到指甲,从衣物到鞋底,决不放过任何细节,一具尸体总要翻来复去地勘查,寻找尸身上可疑之处,甚至连尸首发现地方上的泥土都要检查,也因此有着观察入微,固执己见的毛病,对,就是毛病,对于其他人来说,仵作是个不能得罪的人,看的太多了,太让人害怕。

    对于那些已腐烂的尸体,高明的仵作也有办法验证,甚至根据枯骨的颜色来判断当初中的何种毒药,哪里受过伤害,有过碎骨骨折什么的,所以仵作是门技术活,一般人还真的是拿不下,干不了。

    可是事实上,这样精通专业知识的人才,却没有办法升官发财,泽被后人,也因此,学仵作的人,基本上就是一代,很少有人父传子,子传孙的,毕竟谁不想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遇上些贪官污吏,收收钱财,仵作还有可能放弃良心,做些不好的事情,当然不排除特殊情况,这也是门手艺,还是需要有人传承的。

    今日,七鹰竟然问他愿不愿意来锦衣卫,也有可能是随口一说,但是能跟在中愈身边的人,说话也是有分量得吧。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虽说加入锦衣卫就意味着入了军籍,以后世世代代就是军户,遇到大战征调还得出征,不过转念一想方公子是做大事的人,以后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况且跟着方公子的人现在都不差,小袁要是进了锦衣卫,以后至少脱离了仵作这个行业,以后要是成了亲,孩子多了,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战争,仵作上场的机会也不一定会很大。

    老李很是羡慕的看着他,毕竟自己老了,自家孩子也没有学这个本事,就用心的培养了小袁,也把他当自己孩子一般看待,今天有这样的好事,他也是真的为他高兴,顾不上身旁有这么多人,他拉了拉小袁的衣袖,似乎在提醒他,赶快答应,毕竟这样的好事,可不会一直等着他,天上掉馅饼,也得接得住才行,不然,老张着嘴,也没什么用。

    “谢谢,谢谢方大人和七鹰大哥的看重,只是我在这里学这个也待了很久了,对这里也有感情了,我想在考虑考虑,现在不能回复你们。”

    小袁一口回绝了,这到让在场的几人有些奇怪了,这么好的机会好多人求都求不来,这小子居然拒绝了,老李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本来想呵斥几句,但是一想到方大人还在,就没有说话,不过那责怪的神色众人都是看在眼里,这倒也是个性情中人。

    七鹰和方中愈对视一眼,都觉得此人可以塑造,光凭这份遇事不惊的心性,就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假以时日,说不定真能成个大人物呢。

    中愈思索了片刻,说道:“哈哈,没事,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你,只要你想好了,锦衣卫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你决定了可以找七鹰,我相信,锦衣卫,能给你更好的,是现在的情况远远比不上的,因为,我身边的这些人,都是有梦想的人,不会让你后悔。你们继续忙,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七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一脸真诚的样子,也转身走了。

    中愈一行人来的快,走的也快,毕竟他还要去一趟宫里,这件事,必须汇报,想必现在皇帝也已经收到了消息,也在等着吧。

    待中愈一行人走远以后,老李扭头问道:“小袁,你这是什么情况,方大人这么看重你,要提拔你进锦衣卫,这可是改变你命运的时候,怎么拒绝了呢?”

    “师父,我想跟家里人说一声,让他们知道知道。”小袁摇了摇头,似乎很是惭愧的说道。

    老李眼睛一瞪,声音不由加大了几分:“说个屁,你老爹老娘早就死了,现在连尸骨恐怕都化成了灰了,你要去向你爹娘的鬼魂汇报吗?净说些胡话,你啊你,错过了可就真错过了,机会可就这一次,你可要好好想想。”

    小袁一脸冷汗,没想到平时一丝不苟的师父,也会说着样的话,“师父,好久没有祭拜过他们了,也该去看看他们了,这件事情再说吧。”

    “大人,这个小袁,是个苗子,可以培养培养,咱把他挖到锦衣卫来吧。”七鹰在离开的路上建议道,毕竟他是真的很喜欢那个小子。

    中愈在马上回头说道:“刚刚那小子已经拒绝我们了,查一下吧,看看什么情况,不过想来,他还是挺意动的,如果没什么问题,等他来找你的时候,你自己去安排训练吧。”说完加速跑开。

    呵呵呵,这就是同意了,七鹰也很是高兴,这样的人,就是天生的锦衣卫,就该在这里活着,只是这身子骨有些差,底子也比较弱,看来,自己得多费点心了。

    “七鹰哥,走了。”小十二,在前面大声喊着,原来,自己刚刚楞神了,呵呵,“来啦,马上就来。”说完,快马加鞭,跟上前面的队伍。

第0173章 一切都成了泡影() 
应天府衙里,莫大耳朵,从一大早就没有消停下来过,一直忙,一直发布着不同的指令,府衙机构快速运转起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今天早上,他就被紧急回来报信的衙役吵醒,从他的口中得知自己管辖的区域内,死了这么多人,还都是朝廷的官员与官员家里人,刚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他的心都碎了,梦想破灭了。

    上天似乎对他有些残忍,昨天他还在期待,能够做好皇上交代的事情,然后获得高层的认可,走上更高的岗位,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一切都如那过眼云烟,再也不会回来了,欲哭无泪啊。

    “易元,你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他的心乱了,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甚至有些抓狂,因为,他真的被昨晚发生的事情,惊到了,不说死的是朝廷命宫,就单单是死的是普通百姓,他也难辞其咎的。

    “府尊,不要惊慌,静下心来。”孙先生自顾自的喝着茶,看着自家大人,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他劝着他,安慰着他,此时的他,很是云淡风轻,是的,没什么感觉,虽然刚开始他也像自家大人一样心急,毕竟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思索之后,他就想开了。

    莫大耳朵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苦涩:“孙先生,我的孙大先生,不要这么乐观,都火烧眉毛了,能不能给我想点办法,你这样,只能让我更焦虑啊。”能让莫大人说出这番话,可见,这次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有多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被打发到偏远的山区,做个小吏,也有可能直接被贬黜公职,回家老老实实做个百姓。

    孙先生看见府尊这副模样,也不再戏谑,笑着说道:“府尊,不用担心,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很揪心,可是我仔细研究后,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对您没什么影响,最坏也不过贬斥一级。”

    “额,为何?”莫大耳朵有些不信,毕竟死了人这是事实,不管他有没有责任,一个渎职失察是免不了的,那些贼人难道就是昨天来的,杀完就走了,这不可能吧?所以听见孙先生这么一说,他倒是有些意外,想听听看,他有什么高见。

    孙先生也不磨蹭,“因为一个人。”

    “谁?还请先生明言,这般故弄玄虚,着实让我难受啊!”莫大人心中奇怪,什么人可以有如此大的能量,竟然可以帮自己这么大的忙,孙先生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人您也熟悉,您的世侄锦衣卫百户小方大人方中愈。”

    “他?来来来,详细说说?”莫大耳朵一阵心急,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坐在孙先生旁边,催促他,赶快讲讲,因为,他真的是乱了,消息还在不断的传来,破案的线索却几乎没有,而且百姓知道这件事后,肯定会恐慌的,自己这个父母官,做的不称职啊。

    “府尊,今日一早,锦衣卫就有人拿着小方大人的令牌,提走了那些送回来的贼人的尸首,你还记得吗?”孙先生不慌不忙的说道。

    “这个本府自然知道,可是这跟我们有没有没事有什么关系呢,本府为了搞清楚事实真相,今日早朝请假,督促隶属衙门的衙役捕快,文书吏员,府丞小吏,出去查找线索。

    现在这消息肯定传到陛下耳中了,应天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肯定难辞其咎,陛下震怒之下,杀了我,都有可能,若是还想逃脱惩罚,怕是痴人说梦啊。”

    莫大耳朵一阵叹息,没办法,要是寻常命案还可能有所理解,这可是涉及到几十户朝廷官员的大案,哪里容得下他这样,朝廷定会查个水落石出,那些人怎么说死罪是难逃了。

    孙先生看着自家大人着急的模样,笑着说道:“府尊,我仔细思考过,小方大人就是转机,他的人来过,就意味着他的人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知道就代表皇帝陛下知道了,就算现在不知道,过后肯定会知道的,所以,责任不会完全到我们这里来。”

    这话说的,似乎很是浅显,可是又似乎有些模模糊糊,莫大耳朵还是没有想通,“何解?先生能否细说?”

    “看来大人真是慌了神了,小方大人是做啥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掌舵人,手下的暗探无数,他既然派人来,就说明此间情况他已知晓,况且大人现在也算是方大人阵营中的一员,想必他会为大人美言几句的。”

    孙先生分析的是很到位,这也是常年在京师做幕僚的经验。

    莫大耳朵,低头想了想,把这前因后果都想了一遍,觉得孙先生说的有道理,那就再等等,“还有一个问题,照你这么说,方中愈早就知道这件事情,可是却没有阻止,这又是什么道理,这可是几十条人命呢?他就不担心以后会有人拿这件事情去戳他们父子两的脊梁骨。”

    孙先生看了看自家大人,大人的想象力够丰富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府尊不用妄加猜测,这一点我也思考过了,有三种可能:

    第一,这件事情属于突然发生的,并不在小方大人的掌控之中,毕竟京师这么大,人又这么多,锦衣卫也不是万能的,对这件事情鞭长莫及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有另一件事情,或者说几件事情牵扯住了锦衣卫的主要力量,反而对这些人缺少了监控,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来不及作出处理。

    第三,至于大人刚刚猜测的那件事,且不说他到底知不知道,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就算是他知道,其他人又不知道又能怎么样呢,况且贼人众多,天气又如此恶劣,来不及加派人手处理,反应慢了就足以应付来自朝廷的诘问,再退一步说,锦衣卫还没有强大到那一步,若真是锦衣卫将这件事情扼杀在萌芽之中,恐怕朝中大臣和皇帝陛下就会睡不着觉了,府尊,您说是不是呢?”

第0174章 儒生屠夫间变换() 
应天府衙的厢房中,一身官服的莫大人瘫坐在座位上,头上直冒冷汗,头脑里将孙先生的话仔仔细细琢磨了一遍,发现居然完全合乎情理,几乎把所有的情况考虑在内了,而且还没有破绽,那想必也就是接近事实真相了,遂起身对着孙易元俯首一拜,“先生大才,分析的很有道理,令我茅塞顿开,请受我一拜。”

    “府尊使不得,使不得,这可是折煞我了,我只是一家之言,不可全信,具体情还是看后续吧,想必宫里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的。”

    看见大人如此郑重的行礼,孙先生赶忙起身相扶,他可受不起这样的大礼,被人看见,会被弹劾的,毕竟两人身份相差。说到底,幕僚虽然是朝廷部门的佐治人员,但一般并无官衔职称,也不在朝廷体制之内,幕僚由幕主私人聘请,与幕主实属雇佣关系,幕主尊幕僚为宾、为友,也就是给钱的朋友,所以莫大耳朵如此郑重的行礼,于礼不合,所以他还是赶忙扶起了自家东主。

    两人随后归坐原位,莫大人说道:“之前,他曾和皇帝陛下在宫里密谈了接近一个下午的时间,肯定有一些没有对外公布的事情发生,但众位大臣猜测,两人屏退左右,又谈论了那么长,必定有大事发生,而且这件大事还不能公布于众,只能暗地里操作。

    现在先生这样说,就足以证明,锦衣卫北镇抚司,肯定有必须解决的大任务,而且还是牵扯人手精力的大事,不然也不会如此。既然是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不过,请罪折子还是要上的,我来写,你帮我润色润色,毕竟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不担着谁担着,这群杀千刀的贼人,就不能干点好事,非要闹得满城风雨,晦气啊,晦气。至于能得个什么样的处罚,就看陛下的意思了。”

    他没有说看看中愈是什么意思,有些事不用说的太明白,大家懂也就懂了,不懂也就不懂了,所以,他现在还是有些放心了。

    “嗯。这是自然,在朝廷的消息出来之前,府尊还应下令,让巡捕司多加严查,安抚外面的百姓,同时严令不要乱传谣言,对于衙门内部,对于案子的相关信息,更是不能乱传,毕竟京师不比地方,人多嘴杂,乱说的人多了,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呢,这对朝廷和大人的声望是个打击,还请大人慎重。”

    孙先生说出自己的建议,这位师爷一样的人,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眼光还是不错,也还能看见远方,不那么迂腐,至少提出的建议也都是按照最新的需求提的,没有那么的浮夸,就是为了解决事情,就喜欢这样踏实肯干又有想法的人。

    “这是自然,先生思虑甚是明确,本府即刻下令,按照先生说的办。”莫大人很是满意,还好自己当年帮了他一把,不然现在哪会这样,知遇之恩,不可不报啊。

    国家利器一旦运转起来,连他们自己人都害怕。官府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就有应天府的衙役四处张贴告示,告诉人们不要惊慌,贼人很快就要授首,呼吁大家多呆在家里,不要随意出门,总之是好好安慰告诫了一番,毕竟事实如此啊。

    朝堂上得到这个消息时,众位大臣一片哗然,众人在气愤之后,大家都厉声建议建文帝要抓住这些人严家惩处,对于这件事情绝不姑息,毕竟,可是死了不少人啊,建文登基以来,还没有发生过这样恶劣的刑事案件,这简直就是在抹黑,这让在站的众人脸上无光啊。

    不由得他们不气愤,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贼人都是些什么人,要做什么,目标又是什么,任谁也不会让一把刀悬在自己的脑袋瓜上,传来的消息说,这帮贼人连国公府和驸马府都敢冲击,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自己可没有国公府那边的条件,这条小命还得自己护着,所以必须打击,严厉打击,头一次见满朝的大臣对此集体表态,而且还出奇的一致。

    在朝堂之上,并没有对这件事情做出合适的处理,散朝后,建文帝也很是气愤,留下三位老师和各部尚书,想跟他们谈谈这件事情,毕竟,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三位老师,诸位大人,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足以证明京师的治安有待提高,前段时间的排查还的继续,附近卫所的兵马还得加强巡逻,如果发现贼人,不投降那就就地格杀吧,朕不想看见这批贼人,在大明的都城里肆无忌惮的杀人。”朱允炆少有的散发着满身的戾气,他是真的怒了,为什么会有人盯着那些官吏呢,只不过是干事的人。

    “陛下说的是,这帮人太过猖狂了,居然敢如此大胆的刺杀朝廷命官,而且还丧心病狂的屠灭全家,这种行为令人发指,应当号召全京师的百姓一起协助调查,只要发现,绝不放过。”黄子澄首先发言道,不是他害怕这些人会对他做些什么,只是因为,他的脑海里已经对这些人意见很大,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人很有可能是燕逆的人。

    对于他来说,凡是跟燕逆相关的人和物,对于他来说,就是有问题的,他就是瞧不上,这也许是这三年来,屡次交锋,自己都属于下风所带来的的怨恨,既然不能求全,所以毁灭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件事情上,黄子澄的表现一直如此强硬,一点都不像是个儒者,倒像是个煞气颇重的屠夫,这也是最近大家都感觉身边的人有些变化,却又说不清,到底哪里有了变化。

    “臣附议,应当尽快采取措施,不能因此影响到了朝廷的稳定,百姓生活的安定。”齐泰也站出来说道,毕竟大家都是朝廷官员,总不能拿命来玩吧,这些人外逃,都是些不安分的人,说不定还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第0175章 洗洗刷刷好干净() 
建文帝给留下的众位大臣赐坐,这段时间内,朝廷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每个人都很忙,不管是各自部门的要务,还是集体操作的如处置北方的流民,支持北伐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