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愈并不知道有人看穿了他的计谋,但他们也不担心,因为从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计谋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有失败的可能性,他们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也因此,中愈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六鹰和七鹰去做,他们两人合作,想必也是不会差的,中愈对于他们还是很信任的,在布置好一切后,他就没有管了,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也没有关系,所以,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只是个插曲,不过是近期众多事情中的一小件罢了。

    那么,他,在忙什么呢?

    他在忙着写小说,恢复更新。

    是的,他在继续写《大唐西游传》,的故事,当然也并不是按照原文去写,他的脑袋里也没有记住那么多的原文,也写不出那样的味道,所以只能根据自己之前的记忆,加上前世电视剧的演绎,再加上现在对于明代的各个方面的了解,加以艺术加工,然后写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故事越来越受人欢迎的原因,真的,现在谁要是不知道有一个西去取经的故事,那他就白在京师里混了。

    所以啊,他被催更了,大明报和逊志报的近期都没有更新相应的故事了。

    他的《说岳全传》的故事卖的也很好,那些要和他一起做连环画的人,也尝到了甜头,让中愈快些多写一些,然后他们让手下的师傅们,雕刻。

    不过因为郑掌柜的缘故,他们还不是敢催促得太紧,毕竟当初他们可是看不上的,要不是初次买卖就卖出了不少,他们才不会做这样的好事,帮助中愈卖这个玩意儿了。

    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玩意儿还是挺喜欢的,因为虽然很多人不识字,但是看图画,大家还是会的,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家的小孩儿喜欢,他们喜欢在一起讨论这个故事,大家有说有笑,自然是贪玩打闹的机会就少了,人们很乐意看到现在这样的场景,自然对于这连环画就更加喜欢了。

    这样东西在京师刚一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追捧,不过中愈事情多,时间少,所以更新的不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买来看,这也就让那些人看到了机会,纷纷要求过来参与这件事情。

    现在看来这些事情,有他们的帮助确实是挺不错的。,至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之前中愈遇刺,他们甚至担心中愈会因为遇刺再也无法醒过来,甚至丢掉自己的性命,那他们的生意可就会一落千丈了,毕竟能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多,会写这样受人欢迎的故事的人也不多,而且,会有这样赚钱想法的人就更少了,毕竟民贵商轻,做商人多少还是有人看不起的,所以呢,中愈就是独一份呢,他们可不愿意中愈出事,这就是一个活的摇钱树啊。

    今天中愈就在忙这些事情,他要把之前欠下的都要补起来,甚至是要写出更多的稿子,因为不久后他就会离开京师,根本就没有时间书写,所以,能抓紧时间就抓紧时间,能多写一份就多写一分,总之是将自己的想和记忆中的情况,最大程度上的写出来,呈现在大众眼中,让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享受,至少不会那样的枯燥无味。

    今天确实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影响到中愈,锦衣卫和暗卫的人都很识趣的没有来打搅中愈,所以今天他过得很是舒适,很是开心,中午的时候,还和父亲母亲一起吃了顿饭,这顿饭可比昨天晚上的那顿开心多了,毕竟方孝孺和儿子之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之后,两人之间的那点距离感也逐渐的消失了,这一点,两人都有明显的感觉,所以今天的午餐上,方孝孺没有阻止大家聊天,反而是在餐桌上,多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毕竟孩子还小,有些东西还得靠他们慢慢引导。

    “父亲,母亲,孩儿有一个想法,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中愈扒拉了口饭食,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额,是吗,既然有事,那就说吧,我和你母亲都听着呢。”方孝孺微微一笑,手里的筷子却没有停下来,方家的伙食可是改变了不少,因为家里面的食谱,都是中愈写的,基本上考虑了现在市场上的蔬菜和农庄里产的蔬菜,肉类,他们的营养搭配,菜式中愈都大致记得,反正就是将这些东西带进了方家厨房。

    让那些厨娘们深深的为之震撼,毕竟像这样的贵公子,对于厨艺知道还有研究,还是很少见了,况且这些菜式他们自己做了,也觉得挺好吃的,幸好中愈没有限制说,这些菜不能流传在外,否则的话,她们可都要担罪责了,毕竟,她们在家里也经常做着吃,不过其实他们想多了,那些东西,大部分在三俊楼也有得卖,只不过人家把名字取得高雅了一点,跟家里的不一样,所以呢,这顿饭吃的还不错。

    ”之前陛下,封我为东宫行走,要征辟我为太子的老师,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后来一想,德宗的年纪和太子的差不多,所以想送德宗入宫,做太子伴读。”

    中愈就那样说道,这些话还是要有些交代比较好,毕竟方孝孺还在宫里当着官,不能不让他知道。

    “这,”方孝孺和方郑氏相视一眼,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种情况,方郑氏问道。“愈儿,这样合适吗?德宗还小,要在宫里,这,似乎不太妥啊。”

    方郑氏是典型的官家夫人,自然考虑自家孩子多一些,至于东宫太子的事情,她不清楚,自然也不好评价。

第0293章 有大志还需大智() 
母亲还是担心的,作为从小地方来的官家主母,在某些事情上第一时间关心的还是自己家人的安全,其他的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并没有什么不对,每一位母亲都应该这样做,也都会这样做,只不过是程度的高低罢了。

    对于中愈来时,有一点很好,那就是他们是可以讲道理的,所以中愈打算讲一下具体的原因,来说服自己的母亲,毕竟时间才是最强大的武器,那个时候,会证明中愈现在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母亲不用过于担心,当今太子年纪尚小,如若太早将家国天下,官场规则教于他,只会是害了他,陛下也是知道的,现在他还只有七岁,学的东西快,但是品德的养成也恰恰在此时,所以一定会加强这些东西教育他的,德宗若是能与太子一起成长,不仅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母亲应该为他高兴才是,况且太子的伴读很多,德宗去了也会有玩伴的,不至于这样孤独。”

    中愈分析的很有道理,这些情况之前他也考虑过,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进宫做伴读,比在学堂念书要好,说给父母听,也是希望能得到父亲母亲的理解与支持。

    “还是问问德宗自己的意思吧,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咱们做主的好,他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他能健健康康的长大。”

    方郑氏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可是宫里的情况她不清楚,但是勾心斗角总是少不了的,况且现在皇后娘娘还有个小皇子朱文圭,以后说不定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呢,所以,她还是有些担心呢,况且勋贵子弟那么多,会不会受欺负也不知道,所以心里也是有些纠结。

    “三弟,你是什么意见呢?”中愈笑着问问自己的三弟,小孩子,也得有自己的主意。

    德宗扒拉了一口饭,。看看自己的父亲,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最后才看着自己的哥哥,“大哥,进宫伴读,能当将军吗?”

    这,众人一阵诧异,特别是方孝孺,他突然发现,自己才是这个家里男丁中的唯一的纯粹的文人,因为自己的儿子,似乎有意成为武将,就是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他还没有打算阻止儿子的兴趣,如果是以前,可能会极力阻止,但是现在中愈已经开了先例,自然是不会那么的制止了,而且他也明白了,面上有权,手里有人,身上有钱,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很多事情都办不了。

    “可以啊,只要德宗努力,要是能够让军士信服,能打胜仗,能立大功,自然是能够当将军的,朝廷从来都不会亏待有功之人的。”中愈解释道。

    似乎并不是很满意,德宗又问了一句,“那,能当大官吗?”

    德宗的声音还有些奶声奶气,众人相视一笑,“能能能,德宗不管是要做将军,还是要做大官,以后都得努力,不然是做不成的,现在呢,好好吃饭,吃完饭,母亲在和你讲这些东西,好不好?”

    “嗯。好好。”还是方郑氏有方法,方德宗听话的吃了饭。

    中宪稍微大了一些,他进宫多少有些不合适,但是中愈现在还不知道可以将他安排在哪里,所以呢,暂时就搁置了,先读书才是最重要的,以后的事情也只能等到平叛了再说。

    现在他们家的孩子既在外面上学,又有家庭老师,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当然这些都是中愈要求的,现在他手上的钱,足以支持他们学习更多的东西。

    方府里仆妇的孩子们,只要是年龄到了,都是可以在方府现在的小学堂读书的,当然,目的是掌握知识,为以后做打算,不过这些人很愿意的,因为方家对于这些东西看得挺重的,他们就算是蹭蹭学识,也是个很了不起的啦,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中愈现在没有能力做出大的改变,所以得有一些小细节的东西要做,而这些东西可能会从方府开始,他要有一个模板,在以后要做的时候,说服众多的人,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也许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了,不过,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这些东西都还可以去做,手里抓的东西,只有真正我在自己手上才是最重要的。

    一家人有说有笑,谈论着各种各样的话题,当然这里面只有方孝孺的心情是最复杂的,因为儿子,这几天可能就要离开了,去北方,去战乱之地,说不担心肯定是假的,而且,还要瞒着其他人,这种感觉怎么说怎么难受,所以呢,也真是难为他了。

    还是和昨晚一样,方府现在严格限制人员走动,除无必要,不能随意走动,现在能行动的基本上都是暗卫和锦衣卫的人,弄得现在方府现在跟军营一样。

    不过后院自然管控的要严一些,他们也不会进去,方府女眷较少,所以后院也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的。

    吃过午饭后,中愈正在屋里写着近期的计划,也在思考现在有什么问题要处理,他看着桌上那些自己写满的东西,想想都是一阵头痛,道理很简单啊,事情太多,能帮忙的人又少,毕竟现在的情况不是谁都能搞定的。

    “咚咚咚,咚咚咚。”传来了一阵的敲门声。

    “进来。”中愈抬起头来说道。

    他也知道肯定会有事情的,不然没人会在这个时候过来打扰他,都知道他近期要做很多事情的安排。

    来得是小十二,他站在堂下说道:“少爷,陛下来了。”

    “什么?”中愈听了立马放下手中笔,从自己的位子上起来,绕过书桌,走近小十二,“陛下在哪里?”

    “手下的卫士将陛下带到了偏殿,您这里不太方便,咱们让他去那里休息了。”小十二禀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到达中愈的房间要经过的地方太多了,都容易暴露。

    “好的,那跟我去见陛下吧!”

第0294章 在等待那一个人() 
中愈自然知道陛下会来见他,只是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的早,他最开始打算是在离开之前去见一见皇帝的,况且,他也确实是有些事情要和陛下说,那些事情要得到他的首肯,才能做得,不然以后就是欺君大罪,现在看来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以后,保不得会有些问题的,而且,朝中的大臣要是知道,恐怕也会对他有意见的,甚至会因此受到弹劾,丢掉官职都是轻的。

    再向偏院走过去的时候,中愈心里就一直在想,哪些事情是现在必须告诉建文帝的,哪些是以后再告诉的,反正现在还是需要建文帝点头,不是说他不想承担责任,但是在皇位和皇权问题上,任何臣子的参与都会在君王身上引起祸事,这一点,中愈可是不会做的。

    在方府的偏院里,建文帝正在那里等着,他在等着一个功臣,一个年轻人。

    “臣,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方中愈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中愈一进屋就像建文帝行礼,他已经很久没有行过跪拜礼了,现在朱允炆着便服来,中愈就拱拱手拜了一下,当然也是非常恭敬的,这一点也挑剔不了什么。

    “好了,别跟朕这么客气了。来,让朕看看,是不是真的没事。”说完,还站起来,拍了拍中愈的肩膀,显示出很亲密的样子,不过这也许是他本来的想法,中愈跟他以前都没有什么隔阂,现在做得这样好,自然是更加的受重视了,他也是真的将中愈视作肱骨之臣的。

    或许,中愈之前担心的功高震主,是真的想多了。

    “让陛下担心了,那天臣只不过是受了些皮肉伤罢了,没那么严重,现在自然还不错。”中愈说的也是真话,除了在地上打滚和躲避时的擦伤,他还真没有什么别的伤口,但是手下人有不少受了伤,现在都好好的养着在。

    “呵呵,坐下说,坐下说,朕今日来是想听听你最新的想法的。”

    他也知道,中愈再最关键的时候让取消了戒严令,自然是有了不小的突破,肯定也会有下一步的计划。他不想看那些枯燥的题本,那些都只是一个文字性的叙述,而且并不能让他很清楚的知道是怎么操作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最大限度的知道这些事情,因为他不想只知道最终的情况,参与感,他也是有的,不想就这么简单,他的江山,他也要守护,他的家人,他也要为他们遮挡风雨。

    中愈听了陛下的话,两人一起坐在了一边,并排而坐,虽然中愈打算拒绝,但是看见皇帝的兴奋劲,他就没有说话了,按照皇帝的安排,坐下了。

    “陛下,戒严令取得了不错的结果,现在京师里只要是锦衣卫监控下的奸细密谍,都被捉住了,当然也有不少的死伤,还有一些逃犯,也都在这一次严打之后,依国法判刑,目前来看,咱们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肯定会有漏网的大鱼,不过请陛下放心,他们早晚会露出马脚,被我们的人抓获的。”

    中愈简单的汇报了一下这个情况,当然也并不会是只有他会汇报,这次参与戒严令的各个部门,各个级别的部门都会向上上交报告,这一点中愈还是很欣慰的,因为他们也知道总结,知道吸取教训,涨经验,这一点朝廷做的还不错,毕竟谁都想当一个好官,当一个大官,而这些就是成长的痕迹。

    “嗯,这一点,朕也知道,报告朕还没有看完,但也听说,京师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百姓的怨言也渐渐消失,咱们的事情做得真好,你们要更加用心啊。”建文帝很是放心,也希望他们能够做得更好。

    “这个,陛下放心,锦衣卫自然是用心的,咱们身为天子亲卫,陛下直属,自然要为陛下分忧。”中愈趁机也表了一下决心和忠心,对于陛下,好话也是要说的。

    朱允炆听了很是高兴,其实他也很清楚,当年皇爷爷集皇权于一身,朝堂之上,除了极少部分人,大家都是听皇爷爷的话做事的,不敢有多的反对意见。

    后来自己登上了皇位,没有那么的强势,现在朝中大臣的自主性很大,是不是忠心还很难说,所以他还是希望有像中愈这样的人出来,帮助他。治理好国政,如今臣权问题在之前中愈的提醒下,他也想了很多,但现在他还没有太多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就等着吧。

    “那你以后还有什么打算?你受伤的事情,总不能一直瞒着吧,太久不出现,会让很多人怀疑的,甚至一旦你病危去世的谣言传出,咱们可就难以辟谣了,你是知道的,京师的百姓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那时候你可就是欺瞒了。”

    朱允炆说这样的话,看来是这段时间真的是很用心了,至少对于看出来了这些东西,中愈很是欣慰,至少以前的那种假大空,那种太过理想的想法,这次没有出现,也就是说,成长,是在这段时间的。

    “中愈站了起来,躬身说道:”陛下,臣,已有计划,将这件事情,完美的掩饰过去。”

    “哦?还有这样的方法,你说说,朕听听看,你们都想了什么主意?”建文帝很是好奇,之前他知道中愈这样做之后,他就在担心这样的事情,毕竟人言可畏,这次朝廷又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做这件事情,要是最后告诉百姓,你们上当了,他根本没有受伤,这就尴尬了。

    “陛下,臣打算亲自去一趟北方,长长见识。”中愈很是郑重的说道,只是这话语中到是颇有些调皮的意思。

    建文帝从位子上站起来,“什么?你不是在跟朕开玩笑吧,你要去北方,这不行,朕不允许。”

    北方是这么容易去的?他自然知道,中愈说的北方就是战场,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危险也时时刻刻存在,说不定一上战场,危险就已经降临。

第0295章 少年臣子欲托孤() 
中愈向建文帝诉说了北上的事情,建文帝一听就觉得此事不可,毕竟,他不想让中愈去冒险。

    “陛下,这是臣能够想到的最稳妥的办法了,而且臣需要时间去了解他们,这也是目前来看唯一的办法了,时间就会帮助臣来解释这些事情,我们没有时间等了,燕王爷也不会给咱们机会等了。”

    中愈再次躬身一拜,他希望自己能够说服皇帝,离开京师,他要去看看,北方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也想弄清楚,为什么靖难军可以长驱直入,一下子就打到了京师,让建文朝廷措手不及,最后亡国身死,这种种的谜团都让他入迷。

    “你想清楚了,这,可不是开玩笑?”

    朱允炆知道他的意思,道理很简单,因为北方现在不安宁,他要去北方,然后去帮自己,然后再去北方的这段时间内,将自己的“伤”养好,就算是被拆穿也可以抵赖,因为时间是对的上的。

    这也是他们的计谋之一,似乎也能说得通,但是这样的话就是把危险放在了自己身上了,也就是说,中愈的命,可能就不是自己的了。

    “陛下,现在这段时间臣在京师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巡捕司和卫所兵的人马已经足够维持京师的安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