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以上这些,才是赵俊臣的真正计划。

    至于与三位阁老同时为敌,全面的夺权党争,看似声势浩大,但在这个时候,却都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

    虽然赵俊臣并没向魏槐说明这个计划的核心部分——即如何撩拨太子朱和堉去做那些“正确的傻事”,又打算让太子朱和堉去做哪些“正确的傻事”,但魏槐却也没有追问。

    事实上,赵俊臣如今能够向魏槐说明了自己的计划脉络,就已是把魏槐当做真正的心腹看待了。

    想到这里,魏槐的神色之间,少有的闪过些许感激与敬佩,垂首道:“大人谋虑深远,卑职敬佩。”

    赵俊臣含笑点头,说道:“我把你当做真正的心腹看待,而这些事情,即使左兰山詹善常他们也并不知情,这点你要注意一些,不要透露给旁人知道。”

    魏槐点头,沉声道:“还请大人放心,大人之计谋,卑职必然会守口如瓶,绝不辜负大人您对卑职的信任。”

    “那就好,我也信得过你。”说话之间,赵俊臣拍了拍书桌上的那一沓罪证,又转头看着窗外夜色,悠悠道:“如今万事具备,就只等着好戏登场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党争(二)。() 
三天之后,凌晨卯时将近,上早朝的路上,夜色尚沉。

    如今,诸般准备皆已是妥当,而赵俊臣接下来的计划,也即将在今日早朝上开始。

    坐在轿子当中,赵俊臣神色有些复杂,又若有所思。

    毕竟,这将是赵俊臣在朝中行事风格的转变开始,是赵俊臣野心崛起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计划,风险也确实大了些。

    “接下来的计划虽然有些风险,但一旦成功,就能够逆转我在朝中的形势,只希望一切顺利了。”

    心思复杂之间,时间流逝而犹自不觉,正在赵俊臣暗思之间,所乘坐的轿子突然一顿。

    然后,在轿子外面,响起了许庆彦的声音。

    “少爷,午门到了。”

    “哦?已经到了?知道了。”

    答应了一声后,赵俊臣平复了一下心中的复杂思绪,神色恢复了往常的淡然自若,然后起身从自己的轿子中走了出来。

    如今,正是早朝开始之前,朝中百官大多在午门外等候着。

    赵俊臣出了轿子后,转目环视而去,却见午门外的情景,和往常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显然赵俊臣这两日的动作,并没有被人察觉到,正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首辅周尚景依然早早的到了,正被一众朋党们拥簇着,远远地见到赵俊臣后,还冲着赵俊臣点头示意;而由于太子朱和堉出京办案,太子一党暂时以新任阁老程远道为首,或许因为才吃了一个哑巴亏并且群龙无首的缘故,这些日子以来太子一党行事颇为低调;阁老沈常茂依然没有出现,显然也会像往常那般踩着钟点下轿。

    至于赵俊臣的门下官员,因为明白赵俊臣要在今天早朝上大干一场了,所以或多或少皆是神情严肃,在见到赵俊臣出现后,自左兰山、詹善常为首,纷纷迎了上来。

    唯一出乎赵俊臣意料之外的,是黄有容今天竟是提前来到了午门外等候,往常时候他总是和沈常茂一样,是踩着钟点来午门的。

    打量之间,左兰山、詹善常他们已是来到了赵俊臣身前,而在赵俊臣的挥手之下,许庆彦已是带着轿夫们离开了。

    “都准备好了吗?”

    在一众“赵党”官员向自己行礼问安之间,赵俊臣点头示意后,又轻声问道。

    赵俊臣的问话,带着两层含义,一是问“赵党”众官员手中的弹劾折子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二是问他们这段时间以来,是否有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了。

    如今赵俊臣打算通过当朝弹劾来攻击三位阁老的门下官员,但在此之前,总要先把自己的把柄给藏起来,事实上,赵俊臣的计划之所以拖到今天才开始,也正是忙于这些。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后,左兰山沉声道:“还请大人放心,咱们一切都准备好了,接下来的早朝,您就瞧好吧,绝不让大人您失望就是。”

    另一边的詹善常,神色间闪过一丝激动,也是补充道:“今天早朝上,咱们这般突然出手,必是会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咱们在朝中也是隐忍低调的太久了,也该让世人看看咱们的能耐了。”

    至于其他的“赵党”官员们,也纷纷跟着应是。

    赵俊臣打算同时与三位阁老为敌的计划,虽然风险极大,但其中所展现的雄心壮志,以及出于对赵俊臣这些日子以来算无遗策的信心,一众赵党官员在担心之余,却也激发了他们心底深处的野心,至少在现在看来,皆是斗志高昂。

    听到众“赵党”官员的回复,赵俊臣微微一笑,缓声道:“既然如此,我就看你们的了,今天早朝,虽只是风暴来临的前奏,但终归要让百官大吃一惊才是,这朝堂的局势,也是太久没大变化了,未免死气沉沉,就让你我在今日把它亲手打破吧。”

    赵俊臣的神色淡然平静,但说话间却更显自信霸气,听到赵俊臣的话后,所有赵党官员皆是眼中精光连闪,然后纷纷低声应是。

    而就在这时,站在赵俊臣身旁的刘长安,突然一愣,然后向赵俊臣低声说道:“大人,那黄有容向咱们这边走来了,就他一个人,看样子,是来找您的。”

    “哦?”

    听到刘长安的提醒,赵俊臣抬头看去,却见那黄有容果然正缓缓向他的位置走来。

    而黄有容的神色之间,一如既往的慈善和气,带着温和笑容,让人一看就不由的心生信赖与好感,不愧是满朝上下最为出名的笑面虎。

    …………

    像赵俊臣与黄有容这般层次的权臣私谈,自然是闲人退散,却又众人瞩目。

    所以,当黄有容来到赵俊臣身边后,一众“赵党”官员就皆是自觉的离开了,而午门外的百官,却皆是偷偷看着赵俊臣与黄有容,暗自猜测着两者的谈话内容。

    “下官赵俊臣,见过黄阁老。”

    另一边,当黄有容来到自己的身前,赵俊臣亦是一脸的谦逊,恭敬的躬身行礼。黄有容毕竟身为阁老,地位要更高一些。

    然而,赵俊臣才刚刚弯身,臂膀就已是被黄有容扶住,抬头看去,却见黄有容笑容可掬,笑眯眯的说道:“俊臣你这就多礼了,老夫我可是一向把俊臣你当做自家人看待,如今不过是私下说话,又何须如此多礼?”

    赵俊臣也是笑道:“黄阁老您毕竟是地位尊崇,又是长辈,行礼也是应该的。”

    黄有容哈哈一笑,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挥手道:“哪里的话!老夫虽然是阁老,也痴长了几岁,但俊臣你也是后浪推前浪,将来的成就必然是会比老夫更高的。”

    顿了顿后,黄有容笑容一敛,又神色陈恳的说道:“其实,老夫这次来找俊臣你说话,一来是向俊臣道歉,二来则是向俊臣致谢的。”

    赵俊臣似乎没有明白黄有容的意思,一脸疑惑的问道:“黄阁老此话怎解?”

    黄有容叹息一声,一副与赵俊臣交心的模样,缓缓说道:“这不是前几天,老夫府中有下人不知规矩,在抓捕一名逃婢的时候,竟是追到了俊臣你的府外!据说还曾当着俊臣你的面闹事,哎!下人不懂事,险些坏了老夫与俊臣你的情谊,如今老夫已是狠狠的责罚了他们,然而毕竟是老夫的人有错在先,所以老夫如今这是来向俊臣你道歉了。”

    显然,黄有容是再说虾儿的事情。

    当初,双方因为虾儿的事情埋下了冲突的隐患,如今黄有容却是想要与赵俊臣和解了。

    其实,别看黄有容如今表现和善,但当初得知了赵俊臣竟是丝毫不给自己面子,敢把虾儿收入赵府后,可谓是怒极了,连摔了好几件东西,当时就想要找办法对赵俊臣进行报复。

    然而,在想了无数办法后,黄有容却突然发现,除非发动一场毫无把握的全面党争,否则他身为堂堂的当朝阁老之一,想要对付如今的赵俊臣,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毕竟,赵俊臣原本就控制着户部与内库两大关键衙门,独掌天下财政大权,又深得圣眷,已是让人不敢小看,后来又吞并了另一位阁老温观良的大部分势力,权势影响皆是大涨,如今又身兼西厂厂督之职,更有了西厂的稽查之权!

    可以说,若是抛开黄有容的阁老身份,如今的赵俊臣,权势与影响皆已是在黄有容之上了,又哪里是黄有容可以轻易对付的?

    所以,在考虑良久后,黄有容终究还是按捺下了心中的怒意不满,对虾儿的事情再也不提,只是想等到时机成熟再向赵俊臣出手。

    然而就在昨天,黄有容却又因为另一件事,突然转变了心思,不想与赵俊臣埋下不和的隐患,所以今日才把这件事情与赵俊臣挑明,至少在明面上,想要与赵俊臣一笑泯恩仇。

    …………

    听到黄有容的话后,赵俊臣一笑,却是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说道:“这不过是小事,下官早已是忘记了,黄阁老您又何须在意?过去的事情,不妨就让它过去吧。”

    听赵俊臣就这么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道歉,却连一点表示都没有,黄有容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接下来已是恢复了寻常时候的慈和笑容,好似很为赵俊臣的不在意而开心。

    “俊臣你不在意就好。”黄有容眯起了双眼,掩饰着他眼中的情绪变化,只是笑着说道:“除此之外,老夫也是听说了,昨天俊臣你曾向陛下他上折子,支持老夫在南巡期间留京辅政,如今老夫和沈阁老正因为这事在僵持着,有了俊臣你的支持,却是多了不少胜算,所以今日来找俊臣你说话,也是为了向俊臣你致谢的。”

    赵俊臣显得十分谦逊,说道:“黄阁老您客气了,下官是真心觉得这留京辅政的差事,确实是交由黄阁老您来做更加合适,在陛下面前,也只是说了真心话罢了,黄阁老刚刚还说把下官当做一家人看待,如今这些话却是见外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黄有容满是开心的哈哈一笑,显然对赵俊臣的这番话十分满意,似乎也忘记了刚才的心中不满。

    接下来,赵俊臣与黄有容两人,自然又是一阵相互的恭维,虽然都是虚假的废话,但气氛倒也是其乐融融。

    而就在赵俊臣与黄有容两人相互恭维之间,很快的,时间已是到了卯时,午门上钟声响起,意味着早朝即将就要开始了。

    一如既往的,另一位阁老沈常茂,也是在这个时候踩着钟点下轿,出现在了午门之外。

    而听到午门上的钟声之后,正在“相谈甚欢”的赵俊臣与黄有容两人,也皆是“满含不舍”的相互告别,要各自排队去了。

    暂别之后,看着黄有容渐渐远去的背影,赵俊臣轻轻出了一口气。

    说实话,对于黄有容这种笑里藏刀、说话总是半真半假的人物,赵俊臣其实并不擅长对付。刚才与黄有容谈话,那满是虚假的赔笑,让赵俊臣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不少。

    不过,黄有容虽然是出了名的笑里藏刀,但如今的赵俊臣也学会了口蜜腹剑。

    别看刚才赵俊臣与黄有容谈话时,一副和气恭敬模样,但实际上,在今天早朝上,赵俊臣却正是要拿黄有容当先开刀!

    …………

    而与黄有容分开之后,在百官整队之间,詹善常偷偷来到赵俊臣身边,带着些许担忧,问道:“大人,那黄有容怎么突然找您了?难不成他发觉咱们的计划了?”

    赵俊臣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看样子,他只是见我支持他在陛下南巡期间留京辅政,所以想要与我搞好关系罢了,咱们的计划他并没有发觉,更何况,事情到了如今这一步,他有没有发觉,也都无所谓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詹善常迟疑道:“既然黄有容他向大人您示好,那咱们今天的计划……”

    赵俊臣一笑,淡然道:“计划当然不变,黄有容他想与我搞好关系,也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与我的想法无关,也与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无关。”

    詹善常明白了赵俊臣的意思,垂首道:“下官明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党争(三)。第一更() 
随着午门的钟声响起,接下来的百官整队、鱼贯入宫、在太和殿前再整队、然后进入太和殿内等候,诸般程序,自是不用一一细表。

    却说赵俊臣随着百官进入太和殿后,大约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后,又随着太监张德的一声“陛下驾到”,德庆皇帝才终于姗姗来迟。

    然后,赵俊臣随着百官下跪迎接,口呼“万岁”,但德庆皇帝却没有马上回应,而是坐在龙椅上打量了百官片刻,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让殿内百官多跪了一段时间后,才终于用满是威严的声音缓缓说道:“众爱卿起身吧。”

    对于德清皇帝的这般态度,百官并不意外。事实上,自从南巡筹备出了纰漏,太子朱和堉被人借机算计之后,德庆皇帝随时都在向百官刻意展示着他的帝王威严,经过了这些日子,百官对此早已习惯。

    在百官起身后,德庆皇帝也不待太监张德高喊“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却已是当先开口问道:“三法司,如今太子他离京办案,查惩地方贪官,善后那南巡筹备的纰漏,距今已有五日时间了,你们的人作为辅佐跟随,可有什么消息传回?一切可都还顺利?”

    自从太子离京查案之后,德庆皇帝每日的早朝之上,都会有此一问,私下里更是派东厂与锦衣卫们,紧紧盯着太子离京办案时的所有过程细节。

    却是德庆皇帝也明白,经过了南巡筹备的纰漏后,太子如今的处境与名声皆已是恶劣了不少,若是这次负责的查案善后,再是出了什么纰漏事端,太子的位置恐怕也就不安稳了,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对此事颇是关注关心,不敢有丝毫松懈。

    而通过这般表态,德庆皇帝亦是把自己的心思明明白白的表露出来,以此来威慑有心之人。

    另一边,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后,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的负责之人纷纷出列,向德庆皇帝禀报着他们所得知的消息,又知道德庆皇帝对此极为关心,所以禀报之间,也是极为详细。比如太子又查惩了哪位地方贪官,查获了多少赃银,牵连出了多少朋党,又平息了多少民怨云云。

    在他们的口中,太子朱和堉显然极为能干,不过短短五日时间,就已经做出了不少成绩。

    这些消息,德庆皇帝通过东厂与锦衣卫,其实早已是知晓了,但如今再听一遍,也是神色认真仔细,时而点头,满意微笑。

    而站在百官队列当中,赵俊臣也是细细听着,嘴角不由的露出一丝微笑,显然,他针对太子朱和堉的计划,如今也是一帆顺风,按照赵俊臣下面的计划,接下来太子朱和堉越是查惩贪官,越是牵连朋党,越是影响浩大,最后的麻烦也就越是难缠!

    不过,针对太子的计划,也只是赵俊臣所有计划当中的一部分,今天的重点,显然不在于此。

    …………

    当德庆皇帝的询问结束之后,已是一炷香时间以后了。

    在询问了太子离京后的办案进程后,德庆皇帝又向今科会试的几位主考官详细询问了会试考卷的审阅进程,得知进展一切顺利后,神色间终于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然后冲着身边的太监张德微微点头示意。

    张德常年伴驾,自然明白德庆皇帝的心意,在德庆皇帝示意后,马上向前一步,扬声道:“有事早奏,无事下朝~~!”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南巡筹备的纰漏事端渐渐平息,朝野之间一片平静,虽不免会有一些小事,但通过内阁就能处理,犯不着拿到早朝上来讨论,如今随着太监张德的这一声呼喝,百官以为早朝终于结束了,下意识的皆是松了一口气,就等着德庆皇帝宣布“退朝”了。

    谁曾想,异变突起。

    左兰山,当朝二品大员,工部尚书,在“赵党”之中,地位仅次于赵俊臣,平日里在赵俊臣的约束下,行事颇为低调,总是只带着一双耳朵上朝,少有发表意见。

    但今日,随着大太监张德的一声呼喝,左兰山却是一反常态,突然出列,带着满脸的愧疚之色,跪在德庆皇帝面前叩首道:“臣左兰山……有要事禀报!”

    见到左兰山这般突然出列,百官皆是一愣。

    然后,虽说是左兰山出列发言,但包括德庆皇帝在内,殿内众人皆是偷偷的打量了一旁的赵俊臣一眼,却见赵俊臣低眉顺眼,仿佛与此毫无关系的模样。

    但所有人都知道,左兰山身为赵俊臣的党羽,在朝中地位不低,又一向低调,这般突然出列禀报“要事”,定是赵俊臣在指使了。

    不过,这般情况,自然不会有人明说,德庆皇帝快速的看了赵俊臣一眼后,已是把目光转向了左兰山,饶有兴趣的问道:“哦?左爱卿有要事禀报?倒是少见,说吧,究竟是什么事!”

    左兰山却不管百官的心思变化,依旧是一副悲痛愧疚的模样,竟是带着些许哭音,大声说道:“臣愧对陛下信任,却是御下不严、识人不明、又养虎为患,在几日之前,竟是在工部内发现了一桩惊天舞弊案!涉及了工部上下官员不下十人,前后涉及贪赃银钱不下三十万两,然而这般舞弊案,臣却是直到现在才发觉……臣愧对陛下啊,还请陛下责罚!无论是下狱还是免官,臣都无怨无悔!”

    接着,左兰山竟是当着德庆皇帝与百官的面前,埋首大哭泪流满面,让一旁的赵俊臣看着敬佩不已,心想不愧是老臣子了,这做戏的能耐,远高于赵俊臣这样的年轻人。

    而随着左兰山的这般禀告,顿时满朝皆惊!

    毕竟,涉及了十余位工部官员,三十余万两的赃银,这绝对算是大案了!绝对会在朝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又有谁能不惊!

    一时间,满朝上下,皆是议论纷纷。

    而御阶之上,德庆皇帝再次快速的打量了一旁默不作声的赵俊臣一眼,然后也是神色肃穆,向着左兰山沉声问道:“你先别急着告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把话给朕说清楚!”

    左兰山又“哭”了一阵后,终于“平复了情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