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后,许庆彦马上回答道:“少爷,咱们如今府中白银有三百七十一万八千余两,其中现银七十三万两,其余皆是存在银号里德银票,还有黄金二万三千三百余两,而府下诸般产业与商铺之中,也存着不少金银,但这些一向是方茹在负责,具体数目我并不清楚。此外,府中的古董、珠宝之类,还有……”

    回答之间,许庆彦神色满是兴奋,这是金银数目,总是会给他带来一种特有的满足感。

    “其他就不用说了。”赵俊臣挥手打断道:“你马上从这些金银之中取出一半数目来,恩,全都要银票,我明天见那些掌柜的时候要用。”

    “一半?”许庆彦惊叫道。

    赵俊臣皱眉道:“怎么?这些钱我不能动了?”

    见赵俊臣神色严肃,许庆彦不敢再质疑,连忙回答道:“我马上就去准备。”

    “还有,太子那边可有消息?他什么时候回京?”赵俊臣又问道。

    “根据消息,若是不出意外,应该在两日之内回京。”

    “我派去扬州的苏西卿和肖文轩,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扬州了,目前可有回信?”

    “还没消息,若是有了回信,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少爷的。”

    ……

    “密折制度”的实行,必然会极大的增强皇权的力量,目前虽然还只是一点点苗头,但依然是让赵俊臣急迫性大增。

    所以,赵俊臣开始加快自己各种计划的进度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虚的,唯有实力才是正道!

    …………

    PS:恩,第二更!今天共更新万字!(我的小说《摄政大明》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五章。扬州赵家。() 
………

    扬州,直属于南直隶,两淮盐业专卖和南北货贸易的中心之地,在这里,人口百万,经济繁华、物产丰饶、文化昌盛、风景如画!在这里,无时无刻,都有巨贾与才子们汇聚,古今中来,更有无数的名士们流连忘返。

    而德庆皇帝登基之后,数次来此“巡幸”,更是让这座城市名声大噪,经济也进一步的繁荣,到了如今,已是成为了长江以南数一数二的名城。

    曾有人说,只要金子还是金色的、银子还是银色的,那么扬州便永远都是扬州,其繁华昌盛将永不衰退。

    才子的佳篇偶成?巨贾的一掷千金?佳人的爱情传说?名士的来来往往?这些对其他城市而言绝对会是轰动一时的重大消息,但在扬州每天都有发生,丝毫不会令扬州百姓感到新奇,或许会在茶余饭后谈论几句,但过几天也就忘了。

    不过,近些日子以来,扬州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即使对于见多识广的扬州百姓们而言,也绝对是轰动的,更是影响深远的,以至于到了今日,也还有不少人在议论纷纷。

    这件事情,便是扬州大族赵家突然向外界宣布,曾经的科举状元郎、当今庙堂中最炙手可热的权臣之一、德庆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已是官拜户部尚书并还兼任着西厂厂督与内承运库总管的赵俊臣,竟然是赵家的子孙!而就在不久前,赵俊臣已经和赵家认了亲!

    除此之外,赵家还放出了消息,因为赵俊臣的认祖归宗,等到不久后德庆皇帝南巡到了扬州的时候,将亲自御临赵家府中做客,并会赏赐给赵家极大的恩典,不仅从赵家年轻子弟中挑选多人进入国子监,更还要从赵家适龄女子中挑选一位接入宫中册封为贵人!

    如此种种,诸般消息,对于扬州而言,不啻于一场地震!

    可以说,江南数省的势力与利益分配,都因此而彻底变动了,如此一来,扬州的百姓们自然是十分关心。

    事实上,赵家传出这个消息没多久,南直隶的各级官员,便无一缺席的纷纷拜访了赵家,并且在拜访期间皆是态度谦恭,丝毫不敢摆父母官的架子,这也侧面印证了赵家传出的这些消息的真实性。

    赵家,原本就是扬州数得着的大家族,不仅族人众多,并且拥有良田千倾、以及几十家漆器与玉器的作坊店铺,还与历任的当地父母官交情深厚,在扬州一地,少有人敢与之相争,如今又多了赵俊臣这样的大靠山,以及德庆皇帝的诸般恩典,今后别说是扬州一地了,怕是整个江南区域,都没人敢招惹了吧?

    所以,赵家的所有族人这些日子以来尽皆是一片喜气洋洋、扬眉吐气、志气高昂的模样。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知晓,此时赵家内部的气氛,却尽是剑拔弩张的样子!

    ……

    赵家是一个庞大家族,内部分支众多,仅是族中三十岁以下的嫡系男子,便有二十余名,而适龄未嫁的嫡系女子,也同样有十一二人,若是再把所有沾亲带故的那些适龄男女加在一起,数量怕是还要翻上一番。

    然而,德庆皇帝赐给赵家的恩典,却是名额有限,国子监的名额只有六七人,入宫的名额更是只有一个,如此一来,僧多粥少之下,赵家内部自然是竞争激烈。所有的分家皆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明争暗斗之下,原本彼此间还算亲密的关系也顿时反目成仇,相互下绊子、说坏话、甚至是直接动手揍人,如今在赵家内部竟然已是成了常事。

    可以说,这些日子以来,既是赵家最威风最风光的时期,也是赵家内部最松散最内耗的时期,若不是因为任谁都知道赵家从今往后必然是前途远大、好处多多,恐怕已经有人分家自立了。

    其中,最麻烦的事情,无疑就是从赵家所有的适龄未嫁女子当中,挑选一位入宫当贵人了。

    入宫当贵人!伺候皇上!这是多大的荣耀?一旦自己家中的女子被选上,那么自己岂不是也成了皇亲国戚?这般恩典却要比进入国子监诱人多了。

    可惜,名额只有一位!而赵家内部仅只是嫡系的适龄未嫁女子,便有十一二人!更何况赵俊臣曾有指示,为了挑选到最适合的入宫人选,所有与赵家沾亲带故的适龄未婚女子,都在挑选范围之内,如此一来,人数更是达到了三十余位!

    从三十余名女子当中挑选一人,这何止是僧多粥少?简直就是千军万马抢独木桥!

    然而,虽然概率极小,但诱惑实在太大,却没有谁会轻易放弃。

    当消息放出去之后,不论是赵家嫡系,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皆是把家中未嫁的适龄女子送到了赵家大院,等待着赵俊臣的挑选——其中已经有婚约的皆是忙不迭的退亲,已经有了心上人的更是被棒打了鸳鸯——为了这一步登天的机会,所有人都豁出去了。

    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有三十多位存在着竞争关系的女人共处一地?这又何止是一台戏?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对此,赵家族长赵德清已是深有体会!

    这一天,赵德清正与族中众宗老商议着国子监名额分配的事情,突然有一位赵家仆人跑来呼喊道:“老爷,不好了,西院那边又打起来了!”

    按照赵俊臣的吩咐,所有与赵家沾亲带故的适龄未嫁女子,如今皆是被集中到了一处,那就是赵家大宅的西院。

    只不过,这些女子聚在一处后,为了争夺那唯一的入宫名额,却是相互敌视、争风攀比,时不时就会有冲突出现。

    此时,听到仆人的呼喊,赵德清露出了头疼的表情,暗暗想道:“怎么又打起来了!这是第几次了?”

    暗思之间,赵德清眉头皱的更紧,并急忙起身问道:“别着急,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谁和谁打起来了?她们又因为什么打起来的?”

    那仆人喘息了片刻后,解释道:“是赵颖儿小姐和王飞燕小姐在打张招娣张小姐,她们两位因为走路时撞到了张招娣小姐,结果被张招娣小姐端着的茶水淋湿了衣服,如今正在扇张招娣姑娘的嘴巴子,我来的时候,张招娣姑娘的脸已经被她们两人扇肿了。”

    听仆人这么说,赵德清愈加的头疼。

    仆人口中的赵颖儿,是赵家的宗老赵兴祖的孙女,其相貌之美艳,在西院三十余位女子当中可排在前三位,但性子却有些泼辣,这些日子以来仗着自己祖父在赵家的影响力,颇是横行霸道,招惹了不少麻烦。

    而另一位王飞燕,则是赵德清妻弟王岚的女儿,她叔父还是一位正六品通判,也是娇蛮惯了,平日里与赵颖儿并不对付,没曾想如今两人竟是联合起来欺负另一个人。

    不过,仆人口中所说的张招娣,赵德清想了想,却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印象,于是问道:“那个张招娣是谁?也是我赵家的亲戚?”

    仆人点了点头,解释道:“她原本是您表弟马老爷的表侄女,然而她父母早丧,也没给她留下什么家财,所以她前几年就投奔了马老爷,成为了马老爷的养女,然而马老爷虽然收留了她,但听说一直都不怎么待见她,只是这一次皇上要挑选贵人,而马老爷家中除了她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适龄未嫁女子,又不愿意错过机会,所以还是把她给送来了。”

    听到仆人的解释,赵德清暗暗摇头,心想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真是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来了。

    不过,想到这个张招娣并非是赵家嫡亲,身后也没什么过硬的靠山,所以赵德清也不愿意插手,只是挥手吩咐道:“你去告诉赵颖儿和王飞燕,让她们两个收敛一些!这般泼辣作风一旦传了出去、日后又被赵大人知道了,她们两人入宫的希望也就断绝了!还有,再与西院的所有姑娘说一声,这次究竟是谁被挑选入宫,是赵大人说了算!她们如今在这里争风攀比,压根没用!别整天明争暗斗的,都收敛一些!”

    那名仆人点了点头后,便转身去了。

    不过,这名仆人刚刚离开,赵德清正准备与各位族中众宗老继续商量事情,便见有另一位仆人匆匆赶来,向赵德清禀报道:“老爷,门外有两位客人求见,他们一个叫苏西卿,一个叫肖文轩,来自京城,自称是赵俊臣赵大人的府中幕僚!”

    “什么?!京城的人?”赵德清不由一惊,这一次却不敢怠慢,连忙向身边的一众族中宗老们说道:“都快随我去府外迎接!”

    ……

    PS:明天就是虫子的生日,但因为是清明节要回老家扫墓的缘故,所以就在今天晚上提前庆祝了,结果回家迟了,更新也就迟了,还请大家见谅!

    另,明天还会有更新,只是可能会比较迟,原因如上。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反客为主。()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摄政大明》更多支持!

    ……

    “什么?!京城的人?”赵德清不由一惊,不敢怠慢,连忙向身旁的一众族中宗老们说道:“快,都随我一同去府外迎接!”

    虽然,赵德清是扬州赵家的家主、是赵俊臣的家中长辈,而苏西卿与肖文轩只是赵俊臣门下的幕僚,但赵德清十分清楚,赵俊臣其实对扬州赵家并不待见,心中依然有些怨恨,如今重新认祖归宗,也只是因为德庆皇帝的那些恩典罢了。

    所以,扬州赵家在赵俊臣心中的地位,未必就比自己门下幕僚来的高!

    这样一来,眼见是赵俊臣门下幕僚来访,赵德清自然不敢再摆赵家家主的架子,不仅亲自出府相迎,更是把身边的一众族中宗老全都叫上了——要知道,前些日子扬州知府前来拜访,赵德清也只是说了一句“请他进来”罢了。

    而赵家的一众宗老们,也全都明白其中关节,所以也没有丝毫怨言,皆是连忙起身,随着赵德清向着府外迎去。

    事实上,因为这些宗老们皆有后辈子女在争夺国子监与入宫的名额,并且知道这些名额的分配,其实全都凭着赵俊臣的一言而决,此时赵俊臣派幕僚前来,说不定就是为了处理此事,所以他们此时的神色表情,还要比赵德清更加热情谦恭。

    ……

    却说,赵家大宅外,苏西卿与肖文轩二人正候在这里,等待着赵家上下的迎接。

    此时,苏西卿神色淡然,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但肖文轩的表情却略有不安,时不时瞄一眼赵府的大门,然后再瞄一眼身旁的苏西卿,一副欲语还休的模样。

    肖文轩虽然是举人出身,功名远非苏西卿可比,然而苏西卿是赵俊臣门下的老人,并且担任幕僚多年,其经验见识远非肖文轩可比,如今肖文轩与苏西卿一同来到扬州办事,也是以苏西卿为主,而肖文轩目前尚只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所以他此时心中虽有不同意见,却也不好明讲。

    然而,苏西卿是一个玲珑剔透之辈,担任幕僚与师爷多年,最善于察言观色,见肖文轩一副欲语还休的模样,自然明白肖文轩心中另有想法,于是说道:“肖公子,我看你神色间略有不安,不知为了何事?”

    肖文轩犹豫了一下,终于说道:“苏前辈,这里是赵大人的宗族所在,咱们接下来要见的也都是赵大人的族中长辈,但如今咱们没有主动拜见,反而让他们出府相迎,是不是太倨傲了?若是日后传到赵大人耳中……更何况,咱们这次来扬州办事,还要依仗这扬州赵家……”

    苏西卿微微一笑,解释道:“肖公子,你要记得,我们是赵大人的幕僚,而不是扬州赵家的门客,所做的一切,都应以赵大人为主,断不能乱了主次。咱们这次来扬州,是为了指导扬州赵家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事,做的就是反客为主的事情!若是想让他们服气,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倨傲一些,给他们一点下马威,让他们明白咱们身后有赵大人撑腰,否则他们身为地主,就只会觉得咱们软弱可欺,接下来自然也不会按着咱们的吩咐认真办事。”

    顿了顿后,苏西卿继续说道:“还记得我当初教你的那些幕僚之道吗?幕僚办事,最先需要考虑幕主的为人心性,而以赵大人的性子,只要咱们能够办好他交代的事情,其他就都不用在意。先不说赵大人本身并不喜欢扬州赵家,如今认祖归宗也只是相互利用罢了,就算是赵大人真的看重扬州赵家,而咱们又为了给赵大人办事而得罪了扬州赵家,也同样不必担心,赵大人自然会为咱们说合。”

    肖文轩本就聪慧,只是经验不足罢了,如今听苏西卿这么说,顿时恍然,说道:“原来如此,还是苏前辈考虑周全,文轩受教了。”

    说完,肖文轩也同样换了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等待着赵家上下前来迎接。

    肖文轩与苏西卿并没有等多久,不过片刻之后,赵家大宅的府门大开,然后赵德清领着赵家一众宗老出现,并快步来到了肖文轩与苏西卿面前。

    “两位就是赵大人府中的幕僚?幸会幸会!不知该如何称呼?”赵德清满是客气,拱手说道。

    苏西卿却没那么客气,只是轻轻点头,答道:“我名叫苏西卿,旁边的这位是肖文轩。”

    然后,不待赵德清说话,苏西卿又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给赵德清,并说道:“这是赵大人写给你的密信,也是我等二人身份之证明,按照赵大人的意思,从今天开始,到陛下南巡为止,我们会在你们这里暂住,并帮着你们一同准备诸般事宜。”

    赵德清拆开密信一看,果然是赵俊臣的来信,内容也正是苏西卿所说的那些,于是连连点头,说道:“这自然是极好,两位能在赵大人府中担任幕僚,必然是胸怀大才,我赵家有两位相助,接下来必是无忧矣。”

    说着,赵德清伸手一引,说道:“两位,我们进府细谈吧。”

    苏西卿依然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点了点头,也不客套,便当先向着赵家大宅中走去。

    另一边,肖文轩见赵德清丝毫没有怪罪自己二人的倨傲,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随之消散,于是也学着苏西卿的样子,当先向着赵家大宅内走去。

    …………

    却说苏西卿与肖文轩来到赵府客堂之后,态度愈加的倨傲,不待赵德清等人指引,便主动在首座上坐了下来。

    眼见苏西卿与肖文轩的这般态度,赵德清等人也正如苏西卿所预料的那般,不仅没有动怒,反而愈加的客气谦顺,眼见首座被苏、肖二人占去,赵德清神色间没有任何的不满,竟是自觉的坐在了一旁。

    眼见赵德清的这般表现,苏西卿却暗暗点头,心想这位赵家家主也并非是一个草包,至少还明白自己如今的真实地位,也还懂得隐忍,没有被这些日子以来的风光冲昏头脑。

    但是,像这样一个人,想要让他完全听命于自己,反而更加的不容易。

    所以,苏西卿也愈加的咄咄逼人,待赵德清等人落座后,他先是端起茶茗细品片刻,然后才慢条斯理的问道:“赵族长,你前些日子去京城拜见我家赵大人,而赵大人也曾在那时候交代你一些事情,如今这些事情办的如何了?”

    赵德清连忙说道:“还望两位先生知道,赵大人吩咐的事情,我等一直都用心在办,如今我赵家八族之内的适龄未婚女子,皆已经聚在一处,等待赵大人的挑选;赵家的年轻子弟,近些日子以来也皆是认真苦读,争夺那国子监的名额;此外,为了迎接陛下的驾临,我赵家也是不惜金银,全力翻修赵家大宅,赵家上下人等也皆有练习礼仪,到时候绝不会给赵大人丢脸……”

    赵德清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做的事情全都汇报了一遍后,苏西卿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漫不经心的说道:“赵族长做的不错,只不过,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忘记?”赵德清微微一愣。

    见赵德清依然不明白自己指的究竟是什么,苏西卿顿时脸色一黑,冷声说道:“当初你来京中,赵大人曾千叮咛万嘱咐,让赵家人等接下来一定要收敛行径,绝不能再像往常一般做那些欺男霸女、横行乡里的事情,不仅不能做这些事情,反而还要修桥铺路、救济穷人,如此方能在扬州各地树立口碑……这些事情,你们可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