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无论是德庆皇帝还是众位大臣,皆是没有打断赵俊臣的论诉。

    因为,对他们而言,接下来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顿了顿后,赵俊臣继续说道:“这般事情,自然是非同小可,按理说苏州官府与苏州驻军应该第一时间禀报朝廷才对,但苏州的文武官员们担心他们会受到朝廷的处罚,竟是妄图隐瞒此事!于是,他们找到了苏州知府周素海的祖父——也就是首辅周尚景,希望周首辅可以利用他的权势影响,帮助苏州官员们将此事掩盖下去!让人遗憾的是,周尚景身为当朝首辅,深受陛下的信任,辅佐朝廷多年,这个时候不仅没有秉公处理、大义灭亲,反而辜负了圣望,为了包庇周素海,竟是联合朝中朋党一同欺上瞒下、粉饰太平!所以,直至今日,我们才知晓了苏州的倭寇之乱!”

    说到这里,赵俊臣看了周尚景一眼,轻轻摇头叹息,似乎十分惋惜。

    然后,赵俊臣又说道:“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周尚景欺君罔上的举动,即使可以瞒过一时,又如何可以瞒过一世?到了如今,陛下南巡到了苏州,苏州百姓们早就听闻了陛下的圣君之名,他们经历了倭寇之乱后,冤屈不得申述、大仇无法得报、损失不能弥补,自然是心怀冤屈,又听闻陛下暂住沧浪亭之后,就纷纷聚到了那里,希望可以见陛下、告御状!虽然,百姓们晚到了一步,当时陛下已是移居到了拙政园暂住,但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周尚景的欺君之举已是再也没法遮掩!奈何,周尚景却依旧抱着侥幸心理,一错再错,又联合了苏州驻军一同驱散百姓,最终更还酿成了一场民变,也加重了自己的罪责!”

    说完,赵俊臣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意见,只是向德庆皇帝行礼之后,就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事情就是如此!皆如赵俊臣所述一般!诸般罪责,周尚景如今已是供认不讳!众卿认为,这件事朕应该如何处置才好?”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众位大臣们皆是是情绪激动。

    报仇雪恨、落井下石的机会来了!

    那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抢先出列道:“陛下,周尚景身为当朝首辅,却又罔顾皇恩、欺君罔上、包庇族人、结党营私,最终还激起了民变,影响更是恶劣!实在是罪无可恕!臣认为,为警示后人,理应重罚!”

    王保仁原本很有希望进入内阁,只是因为周尚景的算计,却是被贬斥到了南京担任户部尚书,从此远离中枢,浪费了十余年大好时光!所以,王保仁对周尚景可谓是恨之入骨,态度也最是激烈。

    听到王保仁的建议后,德庆皇帝眉头一扬,问道:“那你认为,何为重罚?”

    王保仁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残忍,用坚定的语气一字一顿道:“罢官、抄家、问斩!并且公示天下!与此同时,也要追究周尚景诸多朋党的罪责,绝不可让一人逃脱!”

    德庆皇帝的眉头一皱,只觉得王保仁的定罪有些重了,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目光转向其他大臣!

    阁老沈常茂出列道:“陛下,臣以为,王尚书的量邢实在是过重了!周尚景之罪责,固然是不可轻恕,但他多年以来辅佐朝堂,乃是三朝老臣,不仅德高望重,而且也有许多功劳苦劳,如今犯了罪责,固然要罚,若是罢官抄家,也就罢了!但若是问斩示众,却有些过犹不及!何不以功抵过,只是罢了他的官职,贬为平民,让他告老还乡?”

    听到沈常茂的这番表态,在场众人皆是下意识的一愣!

    与王保仁的情况一样,沈常茂也被周尚景死死压制了许多年,明争暗斗之间也吃了许多暗亏,再加上沈常茂本身就是睚眦必报、冷酷无情的性子,这个时候没有对周尚景落井下石就已是十分难得了,怎么反而为周尚景求情了?

    一时间,不论是德庆皇帝,又或是众位朝中重臣,皆是以一副诧异的眼神看着沈常茂。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沈常茂则是一副公事公办、奉公无私模样。

    另一边,赵俊臣也同样是感到诧异。

    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如今的赵俊臣已是“人之初性本恶”这一观点的忠实信奉者,沈常茂竟会为周尚景求情,这种事情怎么看怎么透着诡异。

    再加上,赵俊臣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周尚景已是束手就擒,心中却是想道:“事有蹊跷!周尚景绝不会就这样束手就擒,再加上沈常茂这般反常表现……难道……”

    ……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周尚景的底牌(下)。() 
……

    ……

    不谈赵俊臣的心中猜测,只说场上的情况。

    虽然,沈常茂乃是当朝阁老,在众臣之中地位最高,观点也较为温和一些,但沈常茂刚刚发表了观点之后,就马上遭到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激烈反驳。

    那南京户部尚书唐臻乃是南京吏部尚书的铁杆支持者,当年也受到了周尚景的压制,心中只恨不得周尚景遭受到千刀万剐的刑罚,所以马上出列反驳道:“沈阁老此言差矣!我朝法纪森严,有功自然赏、有罪也要罚,岂有功过相抵的说法?实在是太过儿戏!陛下,臣认同王尚书的说法,周尚景的诸般罪责,影响实在恶劣,必须重罚!”

    随着唐臻的发言结束,南京六部的官员们也同样是纷纷出列表态支持。

    另一边,少傅张诚亦是出列道:“陛下,臣也认为,周尚景必须重罚,他这些年来固然是有些苦劳,然而他如今已是位列内阁首辅之位,正是陛下对他的奖赏,既然功劳已是奖励了,又如何还能够再抵罪过?”

    张诚乃是黄有容的亲信,其秉性与黄有容也有些相似,皆是喜欢落井下石之辈,如今周尚景即将倒台,依张诚看来周尚景的结局自然是越惨越好,一时间竟是没有顾及沈常茂与黄有容之间的联盟关系,出列反驳了沈常茂的观点。

    随着张诚的发言,一众黄党官员自然是纷纷跟风表态。

    与此同时,赵俊臣双目一转,也决定要凑凑热闹,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出列道:“陛下,周尚景的诸般罪责,实在恶劣!若是不加以重罚的话,恐怕会引起朝野的不服!也无法警示后来者!更不利于树立朝廷威望!所以,不论如何,周尚景都必须重罚!”

    赵俊臣这么说,却是为了再次向德庆皇帝表明自己的立场了。

    与此同时,听到赵俊臣的表态之后,赵党官员们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立场,亦是纷纷出列发言,赞同赵俊臣的观点。

    随着王保仁、唐臻、张诚、赵俊臣等等朝廷重量级大臣接连发表观点,朝中各大派系也纷纷选择了站队。

    只可惜,周尚景屹立庙堂多年不倒,手握大权之余,也压制了太多人、得罪了太多势力,所以一时之间,除了沈常茂出乎意料的温和表态之外,几乎所有的朝中派系都是支持王保仁的观点,希望可以严惩周尚景!

    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周尚景已是注定要垮台了,周党一派也注定要被连根拔起,所以众位大臣们兴高采烈的落井下石之余,也不担心自己事后会被报复!

    “是啊,陛下,周尚景之诸般罪责,皆是重罪,又影响恶劣!不杀不足以服天下啊!”

    “陛下,周尚景身为当朝首辅,却又知法犯法、以权谋私,即使陛下顾念旧情,不愿杀他,也应该囚禁他终身才对!”

    “周尚景不仅仅是包庇族人、激发民变,更还是结党营私、欺君罔上,我朝数百年来,犯了如此重罪者,从未有过不严惩的先例啊!还望陛下三思……”

    一时间,临时御书房内,皆是要求严惩周尚景的声音!

    似乎,周尚景被抄家问斩的结局,已是板上钉钉了。

    *

    却说,众位大臣发表观点的时候,德庆皇帝的表现十分沉默,只是静静站在周尚景的身前,任由周尚景跪伏在自己脚下,并且面无表情的听着众位大臣发表观点。

    等到众位大臣皆是表明了观点之后,德庆皇帝先是深深的看了沈常茂一眼,然后缓缓问道:“这么说,除了沈阁老之外,大多数爱卿皆是认为周尚景该杀了?”

    与赵俊臣的想法一样,德庆皇帝也认为沈常茂的表现十分反常,带来了一些变数。

    只不过,沈常茂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连德庆皇帝也想不明白。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德庆皇帝也不再迟疑,决定马上确定周尚景的罪责,将周尚景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对于德庆皇帝而言,彻底打败周尚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周尚景究竟要如何责罚?是斩首还是囚禁?在德庆皇帝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如今,绝大多数朝廷重臣皆是想要严惩周尚景,德庆皇帝略略询问了一句之后,也就顺水推舟,说道:“恩,众位爱卿所言,皆是有道理!如今,周尚景犯了重罪,朕虽然想要顾念君臣旧情,但也不得不顾及民意……既然如此,传朕的旨意,罢掉周尚景的内阁首辅之位,即刻将周尚景押送京城,等朕的南巡结束之后,就召开朝会,将他……”

    “陛下,老臣还有话要讲!还望陛下听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然而,德庆皇帝的旨意还没有宣布完,就被人打断了!

    打断德庆皇帝的人,正是行为有些反常的阁老沈常茂。

    见沈常茂突然打断了自己的旨意,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冷厉。

    不过,打量了沈常茂片刻之后,德庆皇帝还是说道:“哦?沈阁老还有话说?说吧,朕倒要听听,你还有什么独特见解!”

    “陛下,具老臣所知,苏州的倭寇之乱,并没有那般简单,其实还另有隐情!这些隐情,事关紧要,牵连到了皇家声望,若是一旦被发现了,我大明朝的根基也会出现动摇,所以就被周首辅设法隐瞒了,连厂卫也没有查出来!而周首辅之所以会隐瞒苏州倭寇之乱的事情,也绝不是为了包庇他的孙儿周素海,实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的百年社稷,实是一片赤诚的耿耿忠心啊!”

    说到这里,沈常茂原本古拙冷厉的脸庞上,竟是有些激动潮红。

    顿了顿后,不待众人开口质疑,沈常茂已是继续说道:“其实,因为机缘巧合,苏州发生了倭寇之乱后,老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并且也发现了这件事被周首辅给压了下去!老臣当时十分气愤,觉得周首辅犯了欺君罔上的重罪,就马上找到了周首辅对质!然后,老臣得到了周首辅的解释,才知道这件事其实还有一段惊天隐情!

    这段隐情,实在是太过重要!原本,老臣得到周首辅的叮嘱之后,已是决定将它们烂在自己肚子里,绝不可以公之于众!而周首辅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宁愿自己承担所有得罪责,也不愿意将这些隐情说出去……奈何,朝中百官如今皆是要严惩周首辅,老臣却不忍心看到周首辅这样的忠臣蒙冤而死,所以,老臣犹豫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将这些隐情告于陛下,以换取陛下您的宽恕、减轻周首辅的罪责!”

    另一边,原本一直沉默无语的周尚景听到沈常茂的这一番话后,却是身体猛地一颤,扭头阻止道:“沈阁老,请慎言!你明明知道,这些隐情,绝不可说出去,否则天下就大乱了!老夫既然已经决定独自承担罪责,你又何必如此?”

    沈常茂则是摇头苦笑道:“事到如今,却是不得不说了!”

    见到周尚景与沈常茂的一唱一和,德庆皇帝的眼中冷光更甚。

    原本已是大局已定,没想到沈常茂竟会横插一刀!

    显然,沈常茂已是被周尚景设法收买了!而沈常茂口中的所谓“隐情”,恐怕就是周尚景的翻盘底牌了!

    不过,到了这般时候,德庆皇帝也必须要配合下去,冷声问道:“哦?你说了这么一大堆,隐情究竟是什么?这般不清不楚,又如何让朕宽恕周尚景?”

    沈常茂在德庆皇帝的逼视之下,神色却是十分坦荡,只是环顾左右之后,又说道:“还请陛下您让众位大臣退下,这些隐情确实是十分重要,老臣只能讲给陛下一人!”

    德庆皇帝犹豫了一下之后,也觉得不能让沈常茂将他口中的“隐情”当众讲出,所以说道:“除了沈常茂与周尚景,所有人都暂且退到外面候着。”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恩,赵俊臣也留下来旁听!”

    ……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逆转(上)。() 
……

    ……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赵俊臣不由一愣,心中略略有些感到意外。

    时至今日,赵俊臣已是完全认清了自己在德庆皇帝心目中的定位——用来敛财与背黑锅的宠臣罢了,看似是心腹,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德庆皇帝完全的信任。

    像是锦衣卫指挥使洪锦、兵部尚书王寿、三边总督梁辅臣等人,才是真正的“帝党”官员,赵俊臣充其量也只是“帝党”里面的边缘人物。

    然而,沈常茂接下来要讲诉的“隐情”,无疑会是极为敏感与机密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按理说德庆皇帝应该瞒着赵俊臣才对!然而,德庆皇帝竟是特意留下赵俊臣旁听,这般情况自然是让赵俊臣感到十分意外。

    不过,转瞬之间,赵俊臣也就明白了德庆皇帝的心思。

    昨晚,赵俊臣呈给德庆皇帝的那封奏折之中,详细罗列了苏州倭寇之乱的前后情况,让德庆皇帝误以为赵俊臣对于此事已是了如指掌,如今沈常茂宣称倭寇之乱的事情还另有隐情,德庆皇帝为了避免被沈常茂所蒙蔽,自然是需要赵俊臣的旁证了。

    接下来,赵俊臣又想到,那些关于苏州倭寇之乱的诸般消息,皆是周尚景与自己暗中结盟之后主动送给自己的,却是对周尚景的手段算计愈加钦佩了——显然,周尚景早已经算计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当初才会花费大力气收买自己,正是为了今天的情况做伏笔!

    如今,唯有得到了自己的旁证,沈常茂口中的“隐情”才会有说服力!

    暗思之间,赵俊臣看了周尚景一眼,只见周尚景的表情十分矛盾,似乎还在懊恼沈常茂的决定,虽然他的计划得逞了,但神色之间却看不到任何的破绽,这般城府深沉,更是让人心中暗惊。

    “这个周尚景,当真是把所有人都算计进去了……也罢,我倒要看看,你的这招伏笔究竟是什么!”

    *

    很快的,众位大臣皆是离开了临时御书房,只剩下了德庆皇帝、周尚景、沈常茂、与赵俊臣四人。

    直到今日,赵俊臣才知道沈常茂被周尚景收买的事情,但很显然的是,沈常茂并不知道赵俊臣与周尚景暗中结盟的事情。

    所以,当房中只剩下他们四人之后,沈常茂看了赵俊臣一眼,神色依然有些犹豫,又向德庆皇帝说道:“陛下,内中隐情,最好是越少人知晓越好,赵大人虽然是朝廷重臣,但若是留在这里旁听,依然有些不妥……”

    德庆皇帝摆手道:“无妨,西厂一直在暗中追查苏州的倭寇之乱,赵俊臣的嘴巴也一向牢固,朕对他很放心。”

    说着,德庆皇帝神色间闪过了一丝不耐,又说道:“现在,朕只想知道,沈阁老你所说的隐情,究竟是什么事情!”

    沈常茂沉默片刻后,突然叹息一声,缓缓道:“陛下,您难道不觉得奇怪?倭寇已是多年没有生事了,为何会突然来犯?此外,那两艘倭寇海船沿着长江进入苏州境内,事前竟是没有丝毫的预兆,这又是为何?要知道,我朝自从实施了禁海之策后,为了防止船只随意出入,就在长江口岸驻扎了水军军营,里面有三千水军!两艘倭寇海船皆是大船,按理说它们的出现绝对瞒不过巡防水军才对,但事实上,倭寇海船进出长江之际,皆是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这里面的事情,可谓是大有蹊跷!”

    德庆皇帝眼中精光一闪,若有所思,然后又将目光转向了赵俊臣,希望得到赵俊臣的说明。

    赵俊臣向前一步,解释道:“陛下,这件事臣也感到奇怪,也刻意派了西厂番子前去询问,长江口岸的三千水军隶属于江阴军镇的统辖,而按照江阴军镇指挥使方辉的说法,倭寇对于他们的巡防时间与巡防路线似乎是极为了解,竟是非常准确的找到了两营水军换防的空隙,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了长江!”

    得到赵俊臣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似乎有些不满意,又转头看向沈常茂,示意沈常茂进一步的解释。

    沈常茂则是冷笑道:“这恐怕是江阴军镇的推脱之语,如何可信?事实上,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江阴军镇的上下官兵,怕是早已经被人收买了!那两艘倭寇海船,乃是他们刻意放进来的!”

    这一次,不待德庆皇帝表示,赵俊臣已是抢先一步质疑道:“沈阁老,你的这般推论,未免有些想当然了吧?江阴军镇驻守长江口岸,负责海防、海禁之事,所有出入的渔船、商船,皆受管辖,乃是极大的肥差,又如何会被倭寇收买?倭寇若是想要收买江阴军镇,必然需要一大笔银子,但倭寇若是拥有这么一大笔银子,又何必去做海贼?再说了,江阴军镇的上下官兵即使糜烂了一些,但也绝不是傻子,怎么会为了区区些许钱财,就将倭寇放入长江?一旦出了事故,江阴军镇绝对摘脱不了关系!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难道沈阁老你就想不明白吗?”

    一旁,德庆皇帝点头道:“赵俊臣讲的有理!沈阁老,你认为江阴军镇被倭寇收买了,可有确实证据?”

    沈常茂依然冷笑道:“若只是江阴军镇被倭寇收买了,却还只是小事!臣也不会如此的小心翼翼,只敢将此事告于陛下一人!事实上,根据臣所收集到的消息,收买江阴军镇的并非是倭寇,而是另有其人!也正是此人,不仅收买了江阴军镇,无视我朝的海禁之策,以走私来谋取暴利,还为了某些目的,勾结了倭寇以祸害苏州,而江阴军镇也被此人摆了一道,以为那两艘倭寇海船只是普通的走私商船罢了,所以没有任何检查就放他们进入了境内,如此才造成了苏州的倭寇之乱!”

    德庆皇帝眉头一皱,隐约猜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