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赵俊臣与方茹又谈了几句之后,方茹就离开了。

    因为赵俊臣遇刺的事情,需要方茹处理的事情也同样有不少,方茹虽然不愿意离开赵俊臣,但这个时候也只能以正事为重了。

    *****

    当方茹离开之后,赵俊臣坐在书房之中,考虑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尤其是,德庆皇帝的态度,这段时间以来似乎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

    “崔倩雪是个好姑娘,肯为你挡刀替死,实在难得。说起来,她当初会被崔勉赶出家门,朕与你都有一些责任,想她一个年轻姑娘,被赶出了家门之后孤苦无依,她的名声已是与你纠缠不清,如今又是性命垂危,实在可怜……所以,你莫要辜负了她。”

    这句话,是赵俊臣离开御书房的时候,德庆皇帝看似无意间所说得。

    仿佛,德庆皇帝只是出于对崔倩雪的怜惜,所以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然而,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一举一动皆是蕴含深意,德庆皇帝看起随意的一句话,赵俊臣却也不敢小觑,还需要反复揣摩。

    当初,德庆皇帝主动为赵俊臣说媒搭线,除了笼络赵俊臣之外,也未尝没有试探赵俊臣心意的想法。

    这一点,从崔倩雪、苏秀宁、陈芷容三女的家族背景方面就可以窥探一二。

    其中,崔倩雪的祖父崔勉乃是前任阁老、曾经的清流领袖,如今依然对清流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赵俊臣选择崔倩雪为妻,那么就代表着赵俊臣想要转变方向、扭转声誉,逐渐摆脱自己的贪官形象,乃是稳妥发展的道路。

    而苏秀宁的父亲,乃是天下督抚之首、南直隶巡抚苏长畛,有权有势有人脉,只可惜他与赵俊臣一样是一个大贪官,甚至他的名声还要比赵俊臣更差一些,赵俊臣若是选择了苏秀宁,则代表着赵俊臣一心只想要扩张权势,要在贪官结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至于陈芷容,乃是泾国公陈佑的女儿,而泾国公一脉虽然是权势不彰,但在勋贵集团之中颇有人脉,赵俊臣若是迎娶了陈芷容,则代表赵俊臣想要与勋贵集团进行合作,虽然在权势方面得不到太多帮助,但可以通过根基深厚的勋贵集团稳固地位、谋求自保。

    所以,通过赵俊臣的最终选择,德庆皇帝也可以试探到赵俊臣的日后计划与心中图谋。

    只可惜,赵俊臣迟迟没有做出选择,德庆皇帝的试探也一直得不到结果。

    事到如今,却已是时过境迁,庙堂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赵俊臣的权势影响越来越强,并且还得到了商税整顿的权柄,可以预见的将来,赵俊臣的权势影响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的态度也发生了悄然转变,已是顾不得继续试探赵俊臣的未来方向,反倒是产生了压制赵俊臣权势扩张的想法。

    毕竟,赵俊臣太年轻了,如今还未入阁,就已是成为了朝中仅次于周尚景的权臣,甚至足以与首辅沈常茂相抗衡,若是再任由赵俊臣继续发展下去,谁也不知道赵俊臣究竟会走到哪一步,德庆皇帝自然是要防患于未然。

    从赵俊臣手中收回西厂与内承运库的权柄,只是其一,预防赵俊臣通过联姻的方式进一步扩张权势、人脉、以及影响力,则是其二。

    如此一来,若是再让赵俊臣迎娶了苏秀宁或者陈芷容,让赵俊臣得到苏长畛或者勋贵集团的支持,对德庆皇帝而言就是下下之策了。

    相比较而言,崔倩雪已是被崔勉赶出了家门,无法为赵俊臣提供任何帮助,赵俊臣迎娶崔倩雪之后,哪怕是崔勉将崔倩雪收回家门,最多也只是出现一些清流为赵俊臣说好话、让赵俊臣的名声得到一些扭转罢了,但赵俊臣在政治方面并不会得到任何的好处,也无法进一步的扩张权势,对于德庆皇帝而言,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德庆皇帝才会突然说出“莫要辜负崔倩雪”的话语,看似怜惜的态度,实际上只是为了影响赵俊臣的最终选择。

    当然,以赵俊臣现在的地位,即使是德庆皇帝也无法完全干涉赵俊臣的婚姻选择,德庆皇帝所能做的事情也只是旁敲侧击的影响罢了。

    不过,德庆皇帝的态度,依然给赵俊臣敲响了警钟。

    “看来,这段时间以来,我的势力扩张太快了,已是引起了德庆皇帝的警觉,甚至已是渐渐逼近了德庆皇帝的心中红线,所以德庆皇帝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设法压制……恐怕,德庆皇帝将商税整顿的权柄交到我手中,也是出于迫不得已,若是朝中另有合适人选,德庆皇帝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个权柄交给我,哪怕是整顿商税会让我得罪一个庞大的官商集团……

    ……这样的话,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就要尽量低调一些了,除了商税的事情之外,其余时候就尽量不要再有什么大动作了,否则只会引起德庆皇帝进一步的警觉与压制……也好,我正好可以专心致志的进行我的商税整顿计划,顺便稳固一下根基,毕竟权势扩张太快了也并非只有好处……”

    思考着德庆皇帝的态度,赵俊臣暗暗想到。

    与此同时,又想到德庆皇帝想要促成自己与崔倩雪的婚事,赵俊臣的心情颇是复杂。

    经过崔倩雪为自己挡刀的事情之后,赵俊臣对崔倩雪充满了感激,也愿意尽力的弥补崔倩雪,但婚姻则是另一回事了。

    再加上,赵俊臣本身是一个现实动物,对利益的追求已是成为本能,只是想通过婚事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为自己日后增加保命本钱,而迎娶崔倩雪显然已是无法带来任何好处,所以在赵俊臣的眼中,自己迎娶崔倩雪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自己、对崔倩雪皆是如此。

    “罢了,再看今后的形势变化吧,反正我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超龄了,也不怕再耽搁一段时间,想来德庆皇帝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过份逼迫于我……此外,给茹儿一个名分的事情也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

    就在赵俊臣暗暗思考着德庆皇帝的态度变化之际,许庆彦突然推门而入,表情带着一些诧异,向赵俊臣禀报道:“少爷,首辅沈常茂以及阁老黄有容前来府中拜访,说是听闻少爷遇刺之事后,心中挂念,想要探望少爷……少爷你要不要见他们?”

    也难怪许庆彦表情有些怪异,毕竟赵俊臣与沈常茂、黄有容二人如今已是彻底撕破了脸面,双方的关系说是势同水火也不为过。赵俊臣昨天晚上才刻意羞辱了沈、黄二人,而沈、黄二人今天早朝上也同样派人弹劾了赵俊臣,再加上双方如今的冲突不仅仅只是争权夺利,政见方面同样是截然相反,这般情况下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会亲自前来赵府拜访赵俊臣,自然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不过,对于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的突然拜访,许庆彦虽然会感到奇怪,但赵俊臣并不会感到奇怪。

    事实上,市井间突然出现的那些流言蜚语,原本就是出于赵俊臣的暗中指使,所以赵俊臣也能猜到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突然拜访自己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用自身行动反击那些“沈常茂派人行刺赵俊臣”的流言罢了。

    宦海之中,没有永恒的敌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昨日才拔刀相见的政敌到了第二天就把酒言欢密切合作也是常事——只要能够得到好处,所有政客都是胸襟宽阔的厚道人。

    更何况,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此次拜访自己,只是为了做一场戏罢了,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所以,听到许庆彦的禀报之后,赵俊臣的表情依然淡定,只是问道:“哦?他们二人亲自前来府中拜访?倒也难得!他们的态度如何?”

    许庆彦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还算客气。”

    赵俊臣略略考虑了一下,觉得自己可以配合沈、黄二人演戏,而且借着这个机会,赵俊臣也可以与他们进行一场交易,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

    于是,赵俊臣站起身来,向许庆彦说道:“首辅与阁老亲自来府中拜访,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切不可怠慢!吩咐下去,让人大开正门,摆足声势,我要亲自出门相迎!”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许庆彦又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多问什么,只是连忙去安排了。

    随后,赵俊臣也马上离开了书房,快步向着府门方向走去。

    许庆彦的动作还算利索,当赵俊臣来到府中前门的时候,一切皆已是准备妥当,赵府正门大开,府中的管事们分列两旁,甚至还有人准备了鞭炮锣鼓,声势颇是隆重浩大。

    然后,当赵俊臣走到府外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阶下的沈常茂与黄有容。

    此时的沈常茂,一改往常的严肃冷厉,竟是硬挤出了一丝看似温和的笑意,而旁边的黄有容,也有些恢复了往日的笑面虎模样,同样是笑容亲切。

    见到两人之后,赵俊臣略略调整了面色,摆出了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向着他们快步迎去,高声说道:“没想到沈首辅与黄阁老一同前来拜访,赵府今日当真是蓬荜生辉!”

    沈、黄二人见到赵俊臣的态度之后,表情也有些满意,同样是面带笑容、快步向着赵俊臣走去。

    只看这一幕,又有谁能猜到他们三人其实是势同水火的朝中政敌?

    官场如戏场,果真如此。

    ……

    PS:昨天下午,虫子住的地方下了一场冰雹雨,声势很猛烈,每颗冰雹都有鸭蛋大小,十分吓人。与此同时,家里也是损失惨重,太阳能热水器被砸坏了,厨房玻璃被砸碎了,屋里进了水,车子的后视镜也被砸裂了。

    今天,虫子需要处理这些事情,耽搁了许多时间,所以只有四千字,大家见谅。但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会有三更!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 
……

    ……

    沈常茂是内阁首辅、黄有容是内阁阁老,虽然沈常茂的首辅位置有些名不符实,黄有容即将要倒台的事情更已是众所周知,但在表面上,他们二人的地位依然要比赵俊臣更高许多。

    所以,当沈、黄二人来到赵府的时候,赵俊臣非常隆重的招待了他们,将他们迎入赵府客厅之后,赵俊臣更是将沈、黄二人奉上主位,而自己则是自觉的坐在客位下首处,表现出了应有的恭敬。

    看得出来,对于赵俊臣的恭敬态度,沈、黄二人皆是感到满意、又隐隐有些诧异——他们这次前来拜访赵俊臣,原本只是想要摆出一种姿态、反击“沈常茂派人刺杀赵俊臣”的谣言罢了,并不期望赵俊臣会主动配合他们,更没指望赵俊臣会给他们摆好脸色,毕竟赵俊臣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猖狂”了,也从来都没有将他们二人放在眼里。

    所以,赵俊臣的表现颇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三人之间的气氛还算是融洽。

    *

    “听闻赵大人遇刺,老夫心中颇是挂念,也顾不得在文渊阁内继续处理朝务,就匆忙赶来探望,如今见赵大人你安然无事,才知道是虚惊一场,老夫也就安心了。”

    赵府客厅之中,沈常茂坐在首位,因为逢场作戏的缘故,他老脸上的关切表情显得有些僵硬。

    一旁,黄有容很清楚沈常茂带着自己前来赵府的原因,所以也连忙开口帮腔道:“是啊,沈首辅一向最是爱护青年才俊,也一向最是欣赏赵大人,还曾屡次说过,内阁之中早晚都会有赵大人的一席之地,今日得知赵大人遇刺的事情之后,沈首辅更是勃然大怒,已是责令相关衙门尽快捉拿凶徒破案,这一切,尽是沈首辅对赵大人你的关爱之心,赵大人你可一定要放在心里。”

    很显然,黄有容的演技要比沈常茂强上不少,虽然心中有些不甘愿,但依然是表情认真、语气诚恳,自有一种感染力会让人信以为真。

    而赵俊臣的演技虽然要稍逊于黄有容,但也要远强于沈常茂,听到两人的一唱一和之后,马上就摆出了一副感动不已的神情,说道:“沈首辅对下官的关爱,下官感激不尽,永不敢忘!”

    说完,赵俊臣还站起身来,向着沈常茂深深鞠躬行礼。

    一番交流下来,双方似乎已是关系亲密了。

    虽然,在场三人皆是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假象与演戏罢了。

    不过,见事情进展顺利,赵俊臣也颇是配合,沈常茂的表情也再次一缓,又说道:“赵大人你年纪轻轻,就蒙受皇恩担任了户部尚书,这些年来也将户部经营得有声有色,可谓是前途无量,早晚都会是国之柱石一般的人物,老夫身为内阁首辅,为朝廷关护后进也是应有之意。”

    一旁,黄有容又再次帮腔道:“是啊,沈首辅的一片公心,可谓是天地可鉴!赵大人你与沈首辅之间虽然是政见不同,但皆是为了朝廷大局考虑,只是想法不同罢了,所以沈首辅不仅是不以为忤,反倒是愈加欣赏赵大人了……”

    说到这里,黄有容突然摇头一叹,并且话锋一转,说道:“只可惜,这朝野之中,总是有诸多小人,他们居心叵测、不似沈首辅与赵大人一般一心为公,竟是趁着赵大人遇刺之际,兴风作浪、挑拨离间,四处传播谣言,妄图挑起沈首辅与赵大人之间的冲突,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实在是心思歹毒!不过,以赵大人的智谋眼光,想来是绝不会相信那些漏洞百出的谣言的!”

    说完,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皆是拿眼看着赵俊臣,等待着赵俊臣的回复,表情隐隐带着一丝紧张。

    黄有容所暗示的事情,自然是市井间所流传的关于“沈常茂派人刺杀赵俊臣”的谣言了,却是想要趁机打探赵俊臣的态度。

    毕竟,赵俊臣是当事人、是受害者,若是他能够站出来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不相信这个谣言,那么这个谣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反之,若是赵俊臣误信了谣言,并且因此而紧咬住沈常茂不放,那么沈常茂身上的嫌疑也就愈加难以洗清了。

    其实,正如前文所说,沈常茂这次来拜访赵俊臣,只是想要摆出一种关心赵俊臣安危的姿态,以此来反击谣言罢了,原本并没有奢望太多,但他们看到赵俊臣竟是十分配合之后,就有些得陇望蜀了,想要再得到赵俊臣的明确表态,这样一来,效果却又要比单纯的一些姿态更强许多。

    然而,在沈常茂与黄有容的注视之下,赵俊臣却是沉默不语。

    良久之后,赵俊臣抬头看着沈、黄二人,说道:“黄阁老所说的谣言,可是指沈首辅派人刺杀下官的传闻?下官倒也曾听人提及过。”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沈、黄二人皆是眉头一皱。

    官场之中,遣词用字皆是非常考究,什么情况之下该用什么词句也皆有规矩,官员们在这方面也皆是小心翼翼,生怕会造成误解。

    比如现在,对于“沈常茂派人刺杀赵俊臣”的流言,黄有容将它称之为“谣言”,意思就是完全不可信,乃是有心人居心叵测的造谣生事,而赵俊臣则是将其称之为“传闻”,隐藏意思就是赵俊臣并不否认这个流言的可能性。

    所以,听到赵俊臣的用词之后,沈、黄二人皆是心生警惕,而三人之间原本还算融洽的气氛,也顿时冷场了。

    尤其是沈常茂,更是眼中泛着冷意,觉得赵俊臣想要趁机攻讦自己,心中暗暗考虑着应对之策。

    在沈、黄二人的警惕注视之下,赵俊臣轻轻叹了一声,再次讲诉了一遍自己胡编乱造的证据:“不瞒沈首辅与黄阁老,其实下官遇刺之际,那行刺下官的凶徒曾说过一句,‘你要讨好皇帝也不能挡了所有人的财路’……”

    说到这里,赵俊臣突然闭口不谈。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开口,沈、黄二人更是面色一变。

    他们皆是聪明人,皆是从这句之话中推断出许多结论。

    难道,真是有人因为商税整顿的事情刺杀赵俊臣?那样的话,若是这件事传了出去,在真凶落网之前,沈常茂身为反对商税整顿的朝廷官员领袖,岂不是嫌疑更大了?

    虽然,沈、黄二人并不相信赵俊臣所提供的证词,但赵俊臣乃是唯一的当事人,又是受害者,沈常茂与黄有容也无法指责赵俊臣胡编乱造。

    于是,黄有容吃惊之下,连忙问道:“关于这件事,赵大人可有向其他人透漏?”

    赵俊臣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说道:“这件事颇是敏感,所以下官并没有透漏给各个衙门,生怕会造成庙堂的局势混乱,只是在陛下询问之际,下官不敢欺君,向陛下详细说了一次,除此之外,应该再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沈常茂的表情愈加阴沉了。

    只要德庆皇帝知道了此事,以德庆皇帝的性格,接下来就必然会有激烈反应,自己也必然会有大麻烦,那么其他人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

    良久之后,沈常茂缓缓说道:“老夫与赵大人你虽然是政见不合,相互间的关系也谈不上和睦,但老夫身为内阁首辅,沉浮宦海三十余年,办事自有底线,如今也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所以赵大人遇刺的事情,绝对与老夫无关……老夫话尽于此,若是赵大人不相信,老夫也无法强求!”

    说完,沈常茂恢复了往常的冷厉表情。

    恐怕,赵俊臣接下来若是再透漏出任何怀疑沈常茂的意思,那么沈常茂马上就会起身离开,双方今后就要再次手底下见真章了。

    若是其他官员,遇到这般情况,恐怕还会继续试探几句,甚至会想办法拉拢赵俊臣为自己说话,但沈常茂则不同,他的性格一向决绝,办事风格也一向激烈,他虽然会尽量避免麻烦,但并不惧怕麻烦,若是过于逼迫他的话,那么他往往就会制造出更大的麻烦。

    也正因为如此,沈常茂一向是很少有人敢招惹,即使是赵俊臣,若不是遇到现在的特殊局势,也绝不会轻易的招惹沈常茂。

    此时,沈常茂见赵俊臣完全不信任自己,又隐隐有将脏水泼到自己身上的意思,却是再次犯了脾气,压根没有继续试探的意思。

    见沈常茂这般模样,赵俊臣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却是主动退了一步,说道:“其实,下官也相信,沈首辅您是绝不会办出这种事情的,您乃是内阁首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