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周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犹豫了片刻之后,又补充到:“其实,太子东宫那边,咱们的人一直都有留意,虽然主要是留意太子殿下的举动,但对于赵山才也顺带留意着!前几日,小人就收到了一些关于赵山才的消息,只是小人当时并不是十分重视赵山才,所以也就没有及时通报老爷,还请老爷责罚!”

    周尚景花白的眉毛微微一扬,问道:“哦?是什么消息?”

    周璐答道:“据传,赵山才这几日以来,身体状况突然间急转直下,似乎是犯了胃病,刚开始还不明显,但到了现在已是时不时就会突然胃痛不已,颇是剧烈难以忍耐,那个赵山才听说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但每当胃痛之际,他都会是面色惨白、身体佝偻、冷汗直流,甚至还会痛呼出来,看样子似乎很严重。”

    “哦?”

    听到周璐的禀报之后,周尚景的老眼微微一闪,然后就放下了轿帘,靠坐在轿子中沉思不已。

    周尚景经验丰富,也见识了太多的阴谋,听到周璐的禀报之后,他马上就察觉到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

    ……

    就在周尚景暗暗关注着赵山才的同时,紫禁城的御书房内,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也在谈论着赵山才的事情。

    却说,早朝结束之后,德庆皇帝马上就在御书房内召见了太子朱和堉。

    见到太子朱和堉之后,德庆皇帝先是温言夸赞了太子朱和堉几句,对太子朱和堉今日早朝上的举动深表赞许,而太子朱和堉也表现出了应有的谦逊与孝义,一时间父子二人之间出现了少有的和睦气氛。

    但就在这时,德庆皇帝突然是话锋一转,问道:“你今日的表现很好,不过你的种种表态,应该不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吧?可是幕后有谁给了你指点?”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太子朱和堉本身的权谋手段虽然一直在进步之中,但如今只是勉勉强强,德庆皇帝自然是极为了解,所以才会有这般询问。

    听到询问之后,太子朱和堉没有任何隐瞒,事实上就算德庆皇帝没有开口询问,为了赵山才今后的仕途考虑,朱和堉也会主动解释,所以朱和堉马上就回答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今日早朝上的种种表现,确实是源自于高人指点,这位高人谋略超绝、心智无双,品性也让人佩服,乃是当世少有的奇人。”

    “哦?这位高人是谁?”见太子如此夸赞,德庆皇帝好奇问道。

    “父皇您也听说过他,就是今科榜眼赵山才,可惜他因为一些事情,如今已是被父皇夺去了官职与功名,如今正在儿臣的东宫担任幕僚。”

    “赵山才?”德庆皇帝若有所思:“他不是赵俊臣的远亲吗?朕见他与赵俊臣关系亲密,此人是否可信?”

    朱和堉连忙答道:“还请父皇放心,赵山才一向是品性高洁,还是太子太师何明的关门弟子,与赵俊臣绝不是一路人,他与赵俊臣倒是见过几次面,但只是为了刺探赵俊臣的虚实而已。”

    德庆皇帝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这个赵山才倒是可以成为你的得力臂助,朕当初对他的责罚却是有些重了……”

    见德庆皇帝这么说,朱和堉心中大喜。

    毕竟,有了德庆皇帝这句话,就代表着赵山才的仕途重新有了希望!

    不过,太子朱和堉突然间想起了赵山才近段时间以来的身体状态,心中又不由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段时间以来,赵山才的胃疾越来越严重,已是严重影响了赵山才的身体状态,偏偏连宫中御医也束手无策,找不到任何的病因,只能一直拖着……

    “或许,赵俊臣府中的那位名医会有办法……”

    此时,太子朱和堉突然想到。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八章。朱和堉的“请求”。() 
……

    ……

    自从赵山才正式入驻东宫、开始辅佐太子朱和堉之后,太子朱和堉在庙堂中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不仅是从前处处受人掣肘、四面楚歌的状况逐步缓解,太子朱和堉在“******”内部的声望与权位也得到了巩固,最重要的是,从前总是受人算计的太子朱和堉,竟然也可以算计别人了!

    曾经,在德庆皇帝南巡的时候,太子朱和堉在七皇子朱和坚的出谋划策之下,也曾一度顺风顺水过,但太子朱和堉心中很清楚,七皇子朱和坚与赵山才完全没有可比性,当时的情况与如今也大有不同!

    那时候,德庆皇帝离京南巡,朱和堉留京主政,朝中各大派系的主要干将大都被德庆皇帝带走了,朱和堉在京城中枢的优势极大,至于德庆皇帝、周尚景、赵俊臣这些手段高明的政敌也皆是不在京城,太子朱和堉只需要对付一个水平寻常、志大才疏的黄有容而已,并不算是特别困难。

    但如今,太子朱和堉所面临的环境要比当初恶劣许多倍,因为商税整顿的事情,不仅自身声势受到了许多损失、“太子。党”内部人心不稳、德庆皇帝对他信心动摇、百官们也愈加的敌视于他……此外,周尚景、赵俊臣这些奸臣贪官们也全都在朝堂中暗中掣肘……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之下,在赵山才的出谋划策之下,朱和堉竟是一步一步的扳回劣势,在庙堂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如今朱和堉甚至还再次得到了德庆皇帝的信任与支持!

    对于赵山才的手段权谋,朱和堉可谓是钦佩不已!

    所以说,朱和堉对赵山才的重视,更是再怎么描述也不为过!往轻了说,赵山才是朱和堉看重的青年才俊,赵山才因为朱和堉而丢了官职与功名,也让朱和堉心怀愧疚,一心想要补偿!往重了说,赵山才更是朱和堉今后实现自己政治报复的关键人物!也注定是朱和堉今后最为重要的左膀右臂!

    也正因为如此,想到赵山才近些日子以来的身体状况,朱和堉的心情自然是极为担忧!尤其是想到赵山才拖着病体还坚持为自己出谋划策、襄助政务,朱和堉的心中更加是愧疚感动,只想要倾尽全力的回报赵山才一二!

    *

    于是,当太子朱和堉与德庆皇帝结束了谈话、离开了紫禁城的时候,朱和堉并没有马上返回太子东宫,而是吩咐向长随吩咐道:“回东宫之后,送一份名帖到赵俊臣的府邸,让他尽快来东宫见我!”

    说到这里,太子朱和堉似乎想到了什么,稍稍犹豫了片刻之后,又改变了主意,再次说道:“算了,还是我亲自去赵府一趟吧……吩咐下去,咱们去赵府!”

    他要去见赵俊臣!

    为了赵山才的身体,朱和堉愿意向赵俊臣求助,哪怕这样会让他再次欠下赵俊臣的人情!

    宫中御医们这些日子以来对赵山才的病情一直是束手无策,但赵俊臣府中的那位御医章德承或许会有办法,毕竟七皇子朱和坚的病情在章德承的医治之下,这些日子以来已是渐渐好转了,这足以证明章德承的手段医术要比宫中御医更高许多。

    所以,朱和堉只好把医治赵山才的希望放在赵俊臣府中的章德承身上。

    另一边,听到朱和堉的吩咐之后,长随不由一愣,不知道太子殿下一向是视赵俊臣如敌寇,如今为何要刻意前去赵府拜访赵俊臣。

    不过,太子的性格刚直严肃,长随对他一向是敬畏有加,所以也不敢开口询问,只是连忙伺候朱和堉入轿,然后就领着轿夫们向着赵府方向走去。

    *

    此时,赵府之内,赵俊臣已是结束了“赵党”的聚会,正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眉头微微皱着、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暗暗思考着今后的庙堂走向,神色间满是若有所思。

    赵俊臣并不是神人,不可能预测的所有事情,更不可能控制他人的想法行动,所以他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是费尽心思、处心积虑,诸般计划也算是进行顺利,但庙堂的走向依然渐渐脱离了预测。

    至少,太子朱和堉与德庆皇帝逐渐走向合作的事情,赵俊臣此前一直没有考虑到。

    所以,赵俊臣的许多计划,乃至于未来的整体规划,都要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以适应庙堂的局势变化。

    这需要耗费许多心神,所以赵俊臣保持这样的姿势已是有很长时间了。

    虽然身体渐渐有些僵硬麻痹,但赵俊臣专注思考之下,竟是完全没有察觉。

    赵俊臣并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聪明,想要成为最后的赢家,赵俊臣就必须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专注。

    这也是赵俊臣至今还算是发展顺利的真正原因。

    而就在赵俊臣认真思索之际,突然有人敲响了房门。

    听到敲门声之后,赵俊臣的眉头不由又是一皱。

    敲门声打断了赵俊臣的思路。

    在此之前,赵俊臣已是吩咐过府中众人,这段时间他要认真考虑一些事情,让府中众人不要轻易打扰他。

    不过,赵俊臣很快就收敛了心中的不快,因为赵俊臣很清楚,赵府之人绝不会无故的违背自己的吩咐,必然是有什么更加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于是,赵俊臣的声音很平静,只是扬声问道:“什么事?”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许庆彦推门而入,神色间带着一些无奈与惊异,向赵俊臣禀报道:“少爷……太子来了,说要见你。”

    听到许庆彦的禀报,赵俊臣也是不由一愣,问道:“太子?他来干什么?可有说明来意?”

    许庆彦摇头道:“没有,太子只是说要见少爷,根本没有解释来意的意思。”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说实话赵俊臣并不惧怕太子朱和堉,但轻易也不愿意与朱和堉产生接触,毕竟这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不过,太子毕竟是身份尊贵,如今愿意亲自来赵府见赵俊臣,已是给了赵俊臣极大的面子——以太子的尊贵身份,完全可以召见赵俊臣前往东宫谈话——所以赵俊臣也不能避退。

    于是,赵俊臣站起身来,快步离开了书房,向着府门方向走去,并且说道:“走吧,去看看咱们这位太子殿下的来意……太子亲自拜访,倒也是一件稀罕事,但恐怕又是一场麻烦。”

    听到赵俊臣的话,许庆彦深表赞同的连连点头,并且随着赵俊臣向着赵府正门走去。

    当主仆二人来到赵府正门的时候,只见太子朱和堉正站在赵府之外,虽然他亲自来到赵府拜访赵俊臣,但他压根没有进入赵府内部的意思,只是站在那里等待赵俊臣出门相迎。

    赵俊臣快步来到太子朱和堉的身前,行礼道:“臣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亲自来访,我赵府上下皆是感到蓬荜生辉、荣耀至极……”

    虽然赵俊臣与太子朱和堉的关系极差,也不愿意与太子朱和堉见面,但该说的客套话总是不能少的。

    然而,赵俊臣的客套话刚刚说了一半,就被太子朱和堉打断了。

    “你府中那位神医章德承……从今往后就搬到东宫住吧!”

    太子朱和堉直入主题,开口说道。

    原来,太子朱和堉这段时间先是为了七皇子朱和坚、后又为了赵山才,却是屡屡因为这位神医章德承而求助于赵俊臣,也欠了赵俊臣许多人情,于是他觉得这样下去并不是办法,决定一劳永逸,直接把章德承从赵俊臣手中索要过来,这样今后就不必再因为章德承而求助于赵俊臣了。

    这也是太子改变主意,亲自拜访赵俊臣的原因。

    依太子朱和堉的想法,既然是自己亲自开口了,赵俊臣绝对是不敢违背的。

    甚至,依照太子朱和堉的看法,自己这样已经算是在请求赵俊臣、向赵俊臣低头了。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九章。() 
……

    ……

    看到太子朱和堉提出要求之后,脸上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仿佛压根没有想过赵俊臣会拒绝自己,这让赵俊臣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按照清流们的说法,“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体谅臣子”等等乃是朱和堉身上众多优良品质之一,太子朱和堉虽然性格刚直、不能容忍别人践踏底线,但他对待贤良臣子的态度却是十分宽和,绝没有任何的傲慢态度,更不会提出过份要求进行刁难,将来登基之后,必定是一位千古少见的圣君!

    赵俊臣当然不会是朱和堉眼中的“贤良臣子”,所以朱和堉对待赵俊臣的态度一向都很恶劣,但通过太子朱和堉此时所表现出来的傲慢态度,就可以看出太子朱和堉的秉性作风绝不似清流们所宣扬的那么高尚纯粹,皇家贵胄的傲慢姿态、储君太子的自命不凡,依然是深深的印刻在他的内心深处。

    身为储君太子、未来的皇帝,多年来一直受到“天命所归”的教育熏陶,拥有这种“天下万物归我所有、世间众人皆为仆下”的思想再正常不过了。

    从这方面而言,太子朱和堉与德庆皇帝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朱和堉还能稍稍克制一下这种倾向,在那些“贤名臣子”面前不会表现出来罢了,但他在赵俊臣这位招人厌恶的臣子面前,自然就“原形毕露”了。

    当然,从某方面而言,清流们的宣扬并不算错,作为一位储君太子,朱和堉能够在绝大部分时候克制自己,就已经是难得可贵了。

    想到这里,赵俊臣心中又是一声叹息,神色间则是有些沉吟,并没有回应太子朱和堉的要求。

    另一边,见到赵俊臣的表现,太子朱和堉眉头一皱,再次开口道:“怎么?你不愿意?”

    赵俊臣摇头道:“还望太子殿下见谅,并非是臣不愿意答应,您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这天下万物都是您的,您提出了要求,臣又如何敢拒绝?就算是您索要臣的全部家产,臣也必须要双手奉上,殿下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太子朱和堉终究是城府稍稍浅了一些,根本没有意识到赵俊臣的这一番话潜藏着怎样的险恶用心,更没有考虑到这一番话一旦传扬出去,会对他的声誉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要知道,即使是德庆皇帝听到这一番话,也是要连忙澄清的,一旦默认了这些观点,就是赤裸裸的宣布自己要侵犯百官利益了,必然会激起极大的反弹……但在太子朱和堉看来,赵俊臣这一番话只是一位奸臣习惯性的虚伪客套罢了。

    所以,太子朱和堉只是轻哼一声,然后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见到朱和堉的表现,赵俊臣眼中闪过了一丝讥讽与遗憾,然后又继续说道:“只不过,这位神医章德承并非是臣的府中下人,而是臣以极大的诚意、好不容易才请到府里的座上宾,这位神医地位超然,在民间享有万家香火生佛的盛誉,臣将他请到府中之后只是好吃好喝的供奉着,绝不敢随意支使,如今又如何能决定这位神医的去留?所以,殿下您想要将这位神医请到东宫,还需要神医亲自同意才是。”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太子朱和堉的面色稍缓。

    在朱和堉看来,自己屈尊亲自来到赵府向赵俊臣要人,就已是向赵俊臣低头、给了赵俊臣极大面子了,若是赵俊臣依然拒绝自己,那就完全是不知好歹了。

    事实上,朱和堉也从没想过赵俊臣会拒绝自己,他与赵俊臣虽然是政敌对头,但近些年来,不论是南巡筹备、还是朝中政务,赵俊臣都是主动配合着他……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

    于是,太子朱和堉又问道:“既然如此,就将章神医请到这里,我亲自邀请他到东宫也就是了。”

    说完,太子朱和堉又摇了摇头,神色间多了一丝敬意,再次说道:“算了,就不麻烦章神医移步了,还是我亲自去请他吧,否则就失了诚意……章神医乃是杏林魁首人物,这些年来行走民间治人无数,也理应我亲自去请!此外,七弟在章神医的医治之下身体渐渐有所好转,我也应该亲自道谢!”

    显然,章德承虽然不是朝中臣子,但他的医术、医德、以及万家香火生佛的名声,依然是让朱和堉将他归类到“贤良”之列,所以朱和堉对待章德承的态度与他对待赵俊臣的态度截然不同,在他谈及章德承的时候,也终于恢复了平日里的贤明作派。

    听到朱和堉的决定之后,赵俊臣却是轻轻摇头,说道:“还望太子殿下见谅,章神医如今并不在赵府之中,太子殿下若是想要亲自邀请他,恐怕还要改日才行。”

    见赵俊臣屡屡推脱,朱和堉觉得赵俊臣有些敷衍自己,于是眉头再次微皱,追问道:“哦?章神医如今正在何处?”

    朱和堉的态度有些恶劣,但赵俊臣依然是耐心解释道:“前些日子,有人行刺于臣,幸亏前阁老崔勉的孙女崔倩雪姑娘舍生相救,才让臣保住了性命,但崔倩雪姑娘也因此而身受重伤,昏迷了好几日,直到前两天才清醒过来,在臣的请求之下,章神医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照料着崔姑娘……崔姑娘清醒之后,崔勉前辈已是将她接回到崔府疗养,而章神医则是每天都会前往崔府为崔姑娘诊断一次,如今这个时间,章神医应该正在崔府之中,若是太子殿下您尚有空闲的话,可以在臣的府中等待一会儿,大约一个时辰之后,章神医也就回来了。”

    朱和堉这次来见赵俊臣,却是连赵府的大门都不愿意进,仿佛进了赵府就会沾染上贪官污吏的铜臭味,如今又如何愿意进入赵府中等待?

    不过,若是就在赵府外面等待,似乎也有失体统,若是改日再来拜访章德承,朱和堉又怕赵俊臣会趁着空隙作梗,所以朱和堉稍稍犹豫片刻之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亲自去崔府拜访章神医……”

    说完,朱和堉也、不再理会赵俊臣,转身就打算乘轿前往崔府。

    对于朱和堉的反应,赵俊臣并不感到意外。

    事实上,朱和堉的反应正是赵俊臣所期望看到的。

    于是,赵俊臣竟也同样招呼府中人准备轿子,然后笑眯眯的说道:“此事既然与臣有关,那臣也一同前去崔府好了。”

    趁着这个机会,赵俊臣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与崔勉进行接触了。

    ……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章。() 
……

    ……

    当初,因为某些缘故,崔倩雪与赵俊臣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