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劲,左兰山一时间又想不出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新任阁老李和已是打发走了周围的百官,并且快步走到了周尚景的身前,先是态度恭敬的向周尚景躬身行礼,然后又颇是谦逊的与周尚景谈话,似乎正在向周尚景讨教些什么。

    见到这一幕,左兰山才猛地反应了过来,发现自己入阁后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接受百官恭贺,而是应该第一时间向赵俊臣表明忠心!

    毕竟,他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入阁,全是因为赵俊臣的谋划与力捧,若是这个时候怠慢了赵俊臣,乱了主次,说不定赵俊臣心中就会产生想法,认为自己产生了异心,从此就会出手打压。

    对于赵俊臣的手段,左兰山是非常敬畏的,他如今虽然已经成为了内阁阁老之一,而赵俊臣依然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但这种敬畏并没有任何改变!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左兰山顿时是面色大变,再也顾不得周围正在恭贺自己的百官,只是匆忙推开他们,环目四处寻找赵俊臣的踪迹。

    此时,赵俊臣并没有离开皇极殿,而是站在不远处含笑看着左兰山,似乎正在等待左兰山的主动见面。

    见到赵俊臣之后,左兰山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但见到赵俊臣身后的情景,左兰山的内心又突然微微一颤,隐隐有些发冷!

    与此同时,左兰山也终于意识到刚才究竟是哪里不对劲了。

    成为内阁阁老之后,左兰山固然是风光至极,有大量的官员争相恐后的向他示好恭贺,这些官员有些出身于“沈党”、有些出身于“周党”、有些是中立派系、甚至还有几位“太子。党”成员,但偏偏没有任何一位“赵党”官员!

    按理说,左兰山乃是“赵党”的二号人物,当他成为内阁阁老之后,“赵党”众人应该最是欢欣鼓舞才是,但偏偏没有任何一位“赵党”官员向他表达祝贺之意!

    这般情况,自然是有些怪异。

    事实上,不论是大学士、顺天府尹霍正源,还是户部侍郎詹善常,又或者是工部侍郎陈东祥,再或者是右佥都御史顾全、通政使童桓等等,几乎是所有的“赵党”核心人物,除了左兰山本人之外,此时皆是聚拢在赵俊臣的身后。

    他们站在赵俊臣的身后,既是与赵俊臣一同等待左兰山,同时也是在暗暗向左兰山表达一种姿态——那就是,虽然左兰山已是成为了内阁阁老,但他们这些人依然是以赵俊臣马首是瞻,“赵党”的领袖也依然是赵俊臣!

    看到这一幕、想到这一点,左兰山突然有些心中发凉,原本的得意忘形与飘飘然,也顿时间消失不见。

    因为,左兰山发现,自己虽然是“赵党”的二号人物,但本质上与“赵党”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赵俊臣手下的一枚棋子罢了,没有任何的决定权,只能被动的接受赵俊臣的命令,哪怕是成为了内阁阁老之后,他也只是赵俊臣在内阁的代表而已。

    若是他入阁之后产生了异心,那么“赵党”不会有任何人会跟随他,他只能另起炉灶、重头再来。

    但与此同时,内阁辅臣固然是地位尊崇,但若是没有一定数量的重臣支持,却是绝不可能在内阁立足长久的。

    这就意味着,左兰山若是还想要继续留在内阁,他就必须继续依附于赵俊臣,如果他不想再依附于赵俊臣,那么他的内阁辅臣之位也就要不保了。

    *

    诸般心思,只是一闪而过。

    下一瞬间,左兰山已是收敛了所有思绪,快步向着赵俊臣走去。

    另一边,赵俊臣依然是站在原处等待左兰山,却是丝毫不动,只是脸上的笑意愈加亲切了。

    左兰山快步走到赵俊臣身前,并且摆出了比往日愈加恭敬的姿态,竟是完全不顾及自己的阁老身份,主动向赵俊臣拱手示意,道:“这一次多谢赵大人了,若是没有赵大人的鼎力扶持,这内阁辅臣的位置是绝对轮不到我的。不过,内阁政务繁多复杂,我才疏学浅、见识浅薄,今后恐怕还要劳烦赵大人继续多多指教才是。”

    左兰山如今已是内阁辅臣,地位还在赵俊臣之上,自然不能再说“唯赵大人马首是瞻”之类的话语,但他如今所表达的意思,却也没有任何区别。

    见左兰山如此上路,终于是明白了自身的处境,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从赵俊臣决定将左兰山捧入内阁之后,为了防止左兰山入阁后出现异心、打算与自己分庭抗礼,就一直在暗中运作着,在赵俊臣的手段之下,或是拉拢、或是离间,“赵党”的诸位核心成员,皆是或多或少的与左兰山产生了裂痕,左兰山的声望地位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他的人脉与影响力却早已经被赵俊臣彻底架空了。

    不过,赵俊臣虽然是存心不良,但左兰山终究还是自己人,所以赵俊臣也不能表现的太过分了。

    更何况,左兰山如今乃是内阁辅臣,地位摆在那里,若是赵俊臣刻意在左兰山面前端架子、给左兰山难堪,那么其他的几位内阁辅臣脸上也会不好看。

    所以,见左兰山主动服软示弱之后,赵俊臣也主动向前一步,笑眯眯的拱手恭贺道:“左阁老哪里的话,你能够进入内阁,乃是众望所归,我只是尽了一些绵薄之力罢了。当然,我等身为臣子,为朝廷出力也是应该的,左阁老今后若是在内阁中遇到什么难题,尽管来找我就是,我一定会全力相助。”

    这一番话,看似恭敬,但暗中含义,却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听明白。

    得到赵俊臣的回应之后,左兰山的笑意似乎有些勉强,但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一定一定!今后内阁之中的诸般政务,一定要赵大人多多相助才是。”

    “左阁老太客气了……”赵俊臣似乎突然想起来什么,道:“却是我险些失礼了,左阁老初入内阁,我光顾着欢喜了,却是忘了表示恭贺……”

    说着,赵俊臣再次拱手,道:“恭贺左阁老入阁辅臣,内阁今后有了左阁老,相信朝廷的诸般政务一定会愈加顺利。”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原本只是沉默不语的霍正源、詹善常、陈东祥、顾全等人,也纷纷是摆上了一副笑脸,齐齐恭贺道:“恭贺左阁老入阁辅臣!”

    见到这一幕,左兰山脸上的笑容愈加牵强了。

    赵俊臣似乎并没有察觉左兰山的神色变化,只是话锋一转,又说道:“早朝上,陛下曾有旨意,让左阁老下朝之后前往御书房谈话,如今时间不早了,左阁老还是尽快前往御书房觐见才是,可不能让陛下久等……”

    说到这里,赵俊臣又说道:“不过,若是我预料不差的话,陛下这次单独召见左阁老,应该是询问工部尚书的接任人选。毕竟先皇有过规定,大臣入阁之后就不可再兼任各衙门的实职,所以,左阁老入阁之后,这工部尚书的位置也就空了来了,左阁老身为上一任的工部尚书,陛下也一定会询问你的意见……”

    说到这里,赵俊臣目光直视着左兰山,看似不经意的问道:“不知道,左阁老对于这件事情,心中可有什么打算?”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

    ……

    早朝之后,李和与左兰山是分别进入御书房觐见德庆皇帝的。

    先是李和,然后则是左兰山。

    其中,德庆皇帝与李和的谈话时间并不长,似乎只是一个过场,所以左兰山在御书房外并没有等待太久,就看到李和与德庆皇帝结束了谈话、离开了御书房,并且通知左兰山可以进入御书房觐见德庆皇帝了。

    虽然,左兰山此前已是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呆了七八年时间,但他从前只是前阁老温观良的影子,投靠了赵俊臣之后又变成了赵俊臣的应声虫,在庙堂中的存在感向来不高,德庆皇帝的圣眷也从来轮不到他,所以德庆皇帝单独召见他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这样一来,左兰山迈步进入御书房的时候,心情竟是隐隐有些紧张。

    “臣左兰山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因为心中有些紧张,左兰山进入御书房之后就一直垂着脑袋,不敢抬头打量德庆皇帝的神色表情,只是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

    另一边,见到左兰山的这般模样,德庆皇帝的眼神有些复杂,既是满意左兰山对自己的敬畏恭顺,也有些不满左兰山的拘谨与胆怯。

    懂得敬畏皇帝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性格太过畏缩拘谨,却也不利于德庆皇帝利用左兰山分裂“赵党”、打压赵俊臣的计划。

    不过,德庆皇帝并没有将自己的心中想法表现出来,而是语气温和的说道:“爱卿如今已是内阁辅臣,身份与往日大为不同,今后会时常与朕见面,却也不必如此拘谨,快快起身吧。”

    见德庆皇帝的态度如此的亲切和睦,左兰山颇是有些受宠若惊,高声道:“谢陛下!”

    然而,起身之后,左兰山依旧是垂着脑袋,目光不敢上抬丝毫。

    德庆皇帝暗暗摇头,但语气则是愈加温和,道:“这一次,你与李和、梁辅臣三人一同进入内阁,其中你在百官之中呼声最低、得到的支持最少,甚至还有许多人坚决反对你入阁辅政,可以说你如今之所以能够进入内阁,全是因为朕的圣心独断之故,所以你进入内阁之后,一定要好好表现,切不要让朕颜面无光。”

    三言两语之间,德庆皇帝已是把左兰山入阁的功劳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并且也稍稍拉近了君臣二人的距离,就好像左兰山乃是德庆皇帝的铁杆亲信一般。

    这番漂亮话还是有效果的。

    至少,左兰山虽然也知道自己这次能够入阁全是依仗赵俊臣的谋划与力捧,但听到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后,心中依然是忍不住涌出了一些感激之情,大声保证道:“还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竭尽所能,绝不让陛下失望!”

    见左兰山这般模样,德庆皇帝终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么,依你想来,你入阁之后,如何才能够有所作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内阁辅臣?”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左兰山略略一愣。

    他并非是一位拥有长远目光的人,所以这些事情他尚未想过。

    但左兰山也算有些急智,并没有直接回答德庆皇帝的问题,而是说道:“臣愚昧,还请陛下赐教,陛下您怎么说,臣就怎么做!”

    德庆皇帝摇了摇头,说道:“依朕看来,一位内阁辅臣,首先就要有自己的气度与主见,内阁乃是朝廷制定决策的地方,最是需要几位阁老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绝不能变成任何人的一言堂,内阁辅臣也绝不能成为任何人的应声虫,否则这朝野就要乱了,你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颇是意味深长、意有所指,似乎是在暗示左兰山进入内阁之后要想办法制衡周尚景,又似乎是在蛊惑左兰山今后不要再唯赵俊臣马首是瞻……一时间,左兰山也揣摩不清楚这一番话的真实含义,只能连忙答道:“多谢陛下赐教,臣记下了。”

    德庆皇帝缓缓道:“只希望你能够真正理解朕的这一番话,切不要辜负了朕的良苦用心,朕对你的期望,可是大为不同……”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话锋一转,又说道:“朕这次召你谈话,除了要与你交流内阁的看法之外,还有就是工部尚书的接任人选的事情!先皇曾有过规定,朝中大臣入阁之后授予大学士与三公三孤的尊衔,但不可再担任六部实职,你如今进入内阁,这工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必须要有人接替,但朕一时间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却是要听听你的想法,你在工部任职多年,想必在这方面比朕要更加了解一些。”

    然后,德庆皇帝依然是意味深长,继续说道:“内阁辅臣之位,虽然是最为尊贵,但也最需要朝中重臣的支持,所以你举荐工部尚书的人选之际,大可不必忌讳亲疏之别,在朕看来,这新任的工部尚书若是与你交好,反倒是一件好事,有了一位尚书的支持,你今后在内阁之中也方便施展拳脚。”

    听到德庆皇帝的讲话,左兰山却是心中一紧。

    左兰山也不是官场上的新手,自然也能够听明白,德庆皇帝这是在赤裸裸的鼓动左兰山将工部尚书的位置交给自己的某位亲信、趁机建立自己的班底,让左兰山拥有与赵俊臣分庭抗礼的权势。

    毕竟,左兰山原本就是“赵党”的二号人物,如今又成为了内阁辅臣,若是再得到一位尚书的鼎力支持,那么左兰山在“赵党”内部的影响力就不会逊色于赵俊臣多少了,也就有了抗衡赵俊臣的资本。

    若是往常,左兰山得到德庆皇帝的暗示之后,说不定还真会有些悸动,产生一些野心与异心,但早朝结束后皇极殿内的那些情景,却早已是将左兰山尚未萌发的野心异心全部拔除干净了!

    此时的左兰山,已是深切了解到了一件事实,那就是赵俊臣在“赵党”内部的绝对领袖地位!所有的“赵党”官员如今皆已是被赵俊臣用各种手段牢牢捆绑住了,绝没有背叛的可能,哪怕是那些工部官员,如今也是以赵俊臣马首是瞻,若是没有赵俊臣的同意,没有任何一位“赵党”官员会主动支持左兰山!

    可以说,赵俊臣在“赵党”的领导地位,绝不是左兰山可以动摇的,哪怕左兰山推举自己的亲信担任工部尚书之位,也绝没有抗衡赵俊臣的可能!

    更何况,赵俊臣早已经预料到了德庆皇帝此时的表现,针对工部尚书的接任人选,也提前对左兰山进行了安排。

    左兰山并不敢违背赵俊臣的吩咐。

    所以,听到德庆皇帝的暗示之后,左兰山的心情稍稍动摇了一瞬间之后,就已是按照赵俊臣的吩咐,说道:“臣认为,朝中熟悉工部事务的大臣并不多,但工部诸事又极为重要,最好还是挑选一位有相关经验的大臣担任尚书之位……臣以为,如今的工部左侍郎陈东祥政务娴熟、能力出众、精明干练,乃是工部尚书的最佳接任人选。”

    “陈东祥?”

    听到这个名字,德庆皇帝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

    ……

    陈东祥,现任的工部左侍郎,正值壮年、精明强干、政绩卓越,乃是朝中极少见的能臣干将,奈何他野心太大、心性凉薄、天生反骨,很容易让人心生反感。

    此人原本是前任阁老温观良的亲信门人,但就在温观良与赵俊臣之间党争最激烈之际,他却是带头背叛了温观良,并且还使用蛊惑、威逼、利诱等等手段拉拢了包括左兰山在内的一大批“温党”官员与他一同背叛温观良、投靠赵俊臣,狠狠在温观良的背后捅了一刀,一手造成了温观良众叛亲离的可悲境遇。

    可以说,若不是陈东祥的带头背叛,温观良当初未必就会输给赵俊臣。

    然而,没有任何人会喜欢一个卖主求荣的叛徒,所以陈东祥虽然是赵俊臣扳倒温观良的首功之人,但他投靠赵俊臣之后,却并没有得到赵俊臣的重用,说是颇受冷待也不为过。

    在这般情况下,陈东祥再一次毅然决然的背叛了赵俊臣,暗中投靠了赵俊臣当时的主要政敌黄有容,并且向黄有容提供了大量情报,让黄有容轻而易举的除掉了许多“赵党”官员,一度在党争中占据了上风。

    可惜,因为商税整顿的事情,黄有容受了牵连,很快就倒了大霉,地位岌岌可危了,这般时候,陈东祥又转身重新投回赵俊臣的门下,并且还拉拢说服了许多“黄党”官员一同投靠赵俊臣,借此来将功赎罪。

    看在陈东祥拉拢了很多官员投入“赵党”的份上,赵俊臣也就没有再追究陈东祥背叛的事情,但陈东祥由此在“赵党”内的位置就愈加边缘化了。

    以上,就是德庆皇帝对陈东祥近段时间以来的所有印象。

    并且,这些也是赵俊臣刻意外泄的消息。

    也正因为这些印象,德庆皇帝听到左兰山的举荐之后,马上是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毕竟,陈东祥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表现,说他是“三姓家奴”也毫不为过,对于这样一个人,德庆皇帝自然是很难产生好感。

    事实上,一个屡屡背叛主人的三姓家奴,是没有任何人喜欢的,不仅仅只是德庆皇帝,如今的满朝文武百官对于陈东祥的态度皆是鄙夷疏远,哪怕是那些善于伪装的奸臣贪官们,也很少有人愿意给陈东祥摆好脸色。

    于是,德庆皇帝问道:“陈东祥?难道你就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说实话,左兰山也有些看不惯陈东祥,更加不愿意陈东祥接任工部尚书的位置,但这是赵俊臣的决定,左兰山如今还不敢违背。

    于是,左兰山按照赵俊臣的交代,说道:“陛下,陈东祥办事处政的能力,在工部衙门里可谓是佼佼者,政绩也算是不错,奈何这些年来一直得不到重用,甚至还受到了许多排挤与打压,可谓是怀才不遇,所以臣也想给他一次机会,此人受到重用之后,想必一定会知恩图报、愈加用心办事的。”

    左兰山的解释,可谓是冠冕堂皇,但德庆皇帝还是听出了左兰山这番言语中的隐藏含义。

    得不到重视、排挤与打压、怀才不遇、知恩图报……

    将这些关键词连在一起之后,德庆皇帝自以为猜到了左兰山的心思——很显然,陈东祥在“赵党”之中受到了排挤,对赵俊臣不仅没有任何忠心可言,甚至还颇有怨怼之意,所以左兰山若是安排陈东祥接任工部尚书之位,那么陈东祥一定会对左兰山感恩戴德,并且成为左兰山在“赵党”内最坚定的盟友,与左兰山一同对抗赵俊臣……

    想到这一点之后,德庆皇帝的眉头稍稍舒缓,但心中依然有些疑虑,再次问道:“陈东祥固然是有能力,但性格桀骜,却不好控制……你可有把握?”

    左兰山依然是按照赵俊臣的吩咐,说道:“臣与他是多年的交情,也算了解他的性情,倒也有六七成的把握,虽然不算高,但臣思来想去,这陈东祥已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看来,在“赵党”之中,左兰山只能拉拢到陈东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