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趣的是,就连许多“赵党”官员们看向赵俊臣的目光也同样多了一些敬畏。

    要知道,在整治郭汤的事情上,赵俊臣基本没有自己动手,只是在幕后遥控而已,具体的事情全都是“赵党”官员们负责操办,但即使如此,见到郭汤的下场之后,“赵党”官员们也同样被吓着了。

    赵俊臣没有亲自出手,就能将郭汤惩治的这么惨,那若是赵俊臣亲自出手了呢?

    郭汤好歹是当朝少傅,也算是地位尊贵,但在赵俊臣面前却是没有任何还手之力,那换成其他人呢?

    如果说,赵俊臣从前给人的印象是“投靠他能得到很大好处”的话,那么因为郭汤的事情,赵俊臣给人的印象则是变成了“投靠他能得到很大的好处,得罪他则会死得很惨”。

    既能让人一步登天,也能让人堕入地狱,所谓“翻手风云覆手雨”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先是广施恩惠,再是杀鸡儆猴,也直到这一天,赵俊臣终于树立了与自己权势相匹配的威信!

    *

    却说,赵俊臣迈步下了轿子之后,几位“赵党”核心官员就快步迎到了赵俊臣身前。

    匆匆向赵俊臣行礼问安之后,霍正源的表情严肃,向赵俊臣禀报道:“赵大人,事情有些不妙,太子朱和堉已经打算站出来为郭汤撑腰了,顺天府那边因为太子的插手,下官已经不能随意审讯郭敏以及‘四通船行’众人……”

    然后,詹善常也是表情有些焦急,说道:“国子监那边也出了问题,因为太子施加了压力,国子监已经打算收回对郭鸣台的惩罚了。”

    接着,陈东祥也是皱眉道:“都察院内那几位倾向于咱们的御史见到太子表态之后,也纷纷有些退缩,似乎是不打算在今天早朝上弹劾郭汤了。”

    朱和堉毕竟是太子储君、未来的皇帝,出手的效果可谓是非同凡响,赵俊臣惩治郭汤的几个计划皆是遇到了或大或小的阻碍。

    而“赵党”众人见到朱和堉为郭汤撑腰之后,也全都是感到了压力。

    “若是太子早点懂得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与影响力,恐怕他也不会落到如今得境地,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

    听到“赵党”众人的禀告之后,赵俊臣心中暗暗感慨着。

    与此同时,赵俊臣的表情依然从容,说道:“关于这件事情,我昨天傍晚就收到消息了,事情没那么严重,各位大人也不必着急。”

    詹善常连忙问道:“哦?赵大人您心中可有什么对策?”

    “对策?”赵俊臣反问道:“还需要什么对策?自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从前总是太子与清流们想要调查咱们,被咱们暗中阻挠,然后他们就会把事情闹大,经常会让咱们下不来台。如今风水轮流转,咱们想要查郭汤,却又被太子横加阻挠,那么咱们自然也同样可以把事情闹大!有些时候,清流们的手段也是可以学一下的!事情闹大之后,我倒要看看太子与清流们如何下台!”

    说到这里,赵俊臣转头向霍正源说道:“霍大人,你如今是顺天府尹,京城内所有事情都受你的管辖,如今‘四通商行’偷漏税银、欺行霸市、贿赂官员的事情正在你的职权范围之内,若是有人阻挠你依法行政,那你又岂能坐视不理?自然是要禀报陛下,让陛下为你做主!”

    然后,赵俊臣又向詹善常与陈东祥说道:“国子监若是敢收回他们对郭鸣台的惩处,那就是罔顾事实、违法徇私!御史们若是遇到了事情却又置若罔闻,那就是尸位素餐、碌碌无为!詹大人与陈大人身为朝廷同僚,自然应该警告他们一二,向他们说明白这种做法的错处与坏处!”

    然后,赵俊臣用一种义正言辞的语气说道:“众位,朝廷法纪必须要执行,世间公理必须要维护,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郭汤及其族人的种种罪行,就应该大胆的揭露、严正的审判,绝不能有任何顾忌,更不能因为某些人施加压力就临阵退缩,否则朝廷养我们又有何用?”

    听到赵俊臣的这些话之后,所有“赵党”官员皆是愣住了,有些反应不过来。

    因为,赵俊臣的这些话,听起来太像是清流们平日里的言论了。

    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被清流们追在屁股后面痛斥,遇到事情之后也是习惯了大事化小、相互妥协、在暗处解决,如今见赵俊臣竟是要将自己惩治郭汤的事情闹大,又是这样的义正言辞,皆是都有些不知所措。

    最终,还是霍正源最先反应了过来,抚掌道:“赵大人说的有理,这次是咱们占着道理,也是太子与清流们在徇私护短,咱们问心无愧,又何必要怕他们?所以咱们最好是及时调整心态,这次的事情并不是寻常的党争博弈,而是咱们在维护朝廷法纪,咱们不怕事情闹大。”

    又听到霍正源的进一步解释之后,“赵党”众人才纷纷反应了过来。

    并且,他们还想明白了赵俊臣言语中的深层含义——这次的事情,是他们打击清流声誉的大好机会。

    确定了基调之后,“赵党”众人皆是再次兴奋了起来,向赵俊臣行礼示意之后,就纷纷散开,各自前去准备了。

    *

    很快的,午门上响起了钟声。

    点卯之后,赵俊臣与百官列队进入了皇极殿,然后则是德庆皇帝驾临,今天的早朝终于是开始了。

    按理说,今天早朝上的重点,应该是“京察”的事情,然而朝议刚刚开始,“太子党”与“赵党”就因为郭汤的事情打起了擂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标。

    随着大太监张德的一声“有事早奏”,少傅郭汤就抢先出列,趴在大殿上大声哭诉了起来。

    “陛下,您一定要为老臣做主啊!”郭汤的哭声极为惨烈,大声道:“老臣自从在昨日早朝上弹劾了户部尚书赵俊臣之后,就遭到赵俊臣的暗中报复,先是老臣的胞弟郭敏被顺天府无缘无故的抓捕,然后则是老夫的嫡孙郭鸣台被国子监除名,老夫依照陛下的旨意前往赵俊臣的府上登门道歉,更是受到了赵俊臣的刻意羞辱……”

    说到这里,郭汤的神情愈加的悲痛欲绝,向着德庆皇帝连连叩首:“陛下!赵俊臣此人睥睨社稷、内怀不道,颠倒纪纲、恣意妄作,自古人臣之奸,未有如赵俊臣之甚者!还望陛下一定要严惩赵俊臣,为老臣主持公道啊!”

    听到郭汤的哭诉与弹劾,德庆皇帝不由一愣,目光转向了赵俊臣。

    他昨天专注于七皇子朱和坚的事情,有些忽视了京城里的动向,是直到现在才知道了郭汤的事情。

    所以,德庆皇帝的表情有些不快,向赵俊臣问道:“赵俊臣,当真是你在报复郭少傅?朕明明已经责罚过郭少傅了,你难道犹不满足?”

    见郭汤竟是抢先出列表态、主动弹劾了自己,赵俊臣心中有些意外。

    不过,赵俊臣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郭汤的想法。

    德庆皇帝既然已经在昨天早朝上责罚过了郭汤,那么这件事就应该结束了,若是赵俊臣继续报复郭汤,就是不服从德庆皇帝的决定,就是违背了德庆皇帝的圣意,自然会引起德庆皇帝的不快,德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也会更加偏向于郭汤。

    相比较而言,郭汤若是弹劾顺天府或者国子监,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不得不说,郭汤确实有些小聪明。

    但相比较郭汤的哭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样子,赵俊臣的神色则是淡然从容,听到德庆皇帝的质问之后,也只是不慌不忙的缓步出列,答道:“陛下,对于郭少傅的指责,臣概不知情、也皆不承认!”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郭敏被抓乃是顺天府的事情,郭鸣台被除名则是国子监的事情,臣不知郭少傅为何要将这些事情牵扯到臣的身上,毫无依据的推测是臣在报复他,臣身为户部尚书,一向只负责钱粮之事,既管不到顺天府、也无权干涉国子监,郭少傅将这些事情牵扯到臣的身上,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难不成郭少傅隔两天吃坏了肚子,也要怪到臣身上不成?”

    听到赵俊臣的话之后,德庆皇帝沉吟了片刻,然后开口问道:“顺天府与国子监何在?”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顺天府尹霍正源与国子监祭酒李子徳迈步出列,纷纷叩首道:“臣在。”

    德庆皇帝皱眉问道:“顺天府可有抓捕郭少傅的胞弟郭敏?国子监是否除名了郭少傅的嫡孙郭鸣台?这两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可是受到了赵俊臣的指使?”

    霍正源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怯场,扬声答道:“陛下,臣昨日收到举报,称京城里的‘四通商行’偷漏税银、欺行霸市、欺诈客人等等罪行,并且皆是罪证确凿,臣身为顺天府尹,自然不敢坐视不理,就派人前去查封了‘四通商行’,当时臣并不知道‘四通商行’的东家乃是郭少傅的胞弟郭敏,直到事后才知晓此事,所以顺天府抓捕郭敏绝不是为了针对郭少傅,与赵大人更是毫无关系,还望陛下明鉴!”

    相比较霍正源的立场坚定,国子监祭酒李子徳则是犹豫不决。

    从昨天傍晚到今天早朝之前,他一直夹在太子朱和堉与赵俊臣之间,受到了双方的共同施压,如今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偏向太子朱和堉还是应该偏向赵俊臣。

    最终,李子徳犹豫片刻之后,选择了静观其变、两不得罪,顺便还摘清了自己的关系,向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郭鸣台被国子监除名的事情臣确实有所耳闻,但国子监平日里管理监生的事情一直是由国子监丞胡珍在具体负责,除名郭鸣台也是胡大人的决定,因为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臣还没来得及了解详细情况。”

    国子监祭酒乃是从四品官职,自然有资格位列朝班,但国子监丞则只是正八品官职,并没有参加朝议的资格,但若是胡珍听到了李子徳的这番话,一定会暗骂李子徳无耻,将所有事情都推诿到自己身上。

    另一边,听到霍正源与李子徳的话之后,德庆皇帝面色严肃,正准备再说一些什么。

    但就在这时,太子朱和堉大步出列,道:“父皇,关于此事,儿臣有话说!”

    ……

    ……

第六百二十二章。“公正”(下)。() 
……

    ……

    看到太子朱和堉的表态,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

    然后,德庆皇帝的语气温和,缓缓说道:“哦?太子在这件事情上有看法?说吧。”

    太子朱和堉说道:“父皇,昨日早朝上,就在少傅郭汤弹劾了户部尚书赵俊臣之后,仅仅只是一天时间之内,他的亲族就纷纷遇到了麻烦,这件事情若说只是巧合,恐怕是难以服众。

    更何况,按照顺天府尹霍正源的说法,也有许多蹊跷之处!按照官府流程,就算是有人向顺天府举报‘四通商行’的某些罪行,霍正源也应该先进行调查取证、确认举报的真实性之后再采取行动,而不是急不可待的直接派人查封‘四通商行’,甚至将‘四通商行’的所有人全部拘捕,霍正源的这些举动,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

    再说国子监的事情,据儿臣所知,就在国子监开除郭少傅的嫡孙郭铭台之前,户部侍郎詹善常曾亲自前往国子监拜会了国子监的几位官员,然后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国子监将郭铭台除名的事情!这件事情似乎也绝不是巧合这么简单!

    而且,不论是顺天府尹霍正源、还是户部侍郎詹善常,这两位与赵俊臣一向是关系紧密,他们的种种作为,恐怕也不会是无的放矢!依儿臣看来,这些事情就算不是赵俊臣在刻意报复郭少傅的弹劾,恐怕也是某些官员有心讨好赵俊臣,处心积虑的刁难打压郭少傅。”

    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说法,霍正源与詹善常等人皆是面色微变。

    这次赵俊臣惩治郭汤的手段颇是迅猛激烈,好处是有利于树威,坏处则是报复的痕迹太过明显了,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很显然,太子朱和堉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破绽。

    顿了顿后,太子朱和堉又说道:“并且,儿臣认为这件事影响极大、绝不能轻视,若是百官们会因为弹劾朝中大臣就要遭受报复,往后又有谁还敢在庙堂上说真话?到了那个时候,朝廷的言路闭塞,某些官员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欺上瞒下,朝纲岂不是就要彻底乱了?所以,儿臣认为朝廷这次一定要为郭少傅主持公道,严惩不正之风,绝不能让这件事影响到朝廷的言路,还望父皇明鉴!”

    随着太子朱和堉的话声落下,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也迈步出列,说道:“陛下,臣也认为,昨天顺天府与国子监针对郭少傅的种种行为,绝不是那么简单,定然是有人在幕后指使!因为顺天府与国子监的事情并不是孤例!据臣所知,昨天还有人在暗中联络都察院的御史们,打算在今天早朝上大举弹劾郭少傅!陛下,不过是短短一天时间之内,就陆续发生了这么多针对郭少傅及其族人的事情,若说这些事情全都是巧合,未免是太牵强了。”

    接着,在太子朱和堉与吕纯孝的带领之下,清流官员们纷纷出列表态支持,打算将郭汤的事情定性为赵俊臣的蓄谋报复,极力要求德庆皇帝为郭汤主持公道。

    一时间,受到清流们的表态影响,郭汤颇是博取了许多官员的同情。

    *

    “看来,朱和堉确实是进步了,并没有一根筋的与我争锋对峙,也没有正面维护郭汤,反倒是避重就轻,绝口不提郭敏与郭鸣台的事情究竟有没有受到冤枉,只是反复强调郭汤受到了我的蓄意报复,并且还将这件事与朝廷言路联系到了一切,以此来影响德庆皇帝的判断……”

    看着太子朱和堉以及一众清流们的表现,赵俊臣心中暗暗有些赞叹。

    不过,赵俊臣的表现依旧是淡然从容,哪怕是太子朱和堉与清流们纷纷将矛头指向了赵俊臣,赵俊臣的神情也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静观着局势变化。

    事实上,仅仅是这种程度的麻烦,赵俊臣并不打算亲自出手。

    在赵俊臣的眼神暗示之下,众位“赵党”官员没有任何的畏惧,也纷纷是出列表态,与“太。子党”争锋相对、寸步不让!

    左兰山首先是迈步出列,扬声道:“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等人的说法,看似有些道理,但通篇皆是臆想,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完全不足为信!若是仅仅凭着一些无中生有的猜测就可以诋毁朝廷大员,今后的朝廷局势必然会是震荡混乱、一发不可收拾,还请陛下明鉴!”

    然后,詹善常的神情激愤,好似受了极大的委屈,出列说道:“陛下,臣曾经担任过礼部侍郎,与国子监的几位大人素来有交情,也时常会有见面,如今太子殿下仅仅是因为臣与国子监几位大人见面的事情,就将郭少傅嫡孙郭鸣台被国子监开除的事情全部推诿到臣的身上,甚这般毫无根基的指责,臣深感寒心,恳请陛下一定要为臣主持公道!”

    接着,霍正源则是一幅问心无愧的模样,缓缓迈步出列,说道:“陛下,臣派人查封‘四通商行’的事情,完全是公事公办,只是在履行顺天府尹的职责而已!至于臣抓捕了郭少傅的胞弟郭敏,也只是因为郭敏乃是‘四通船行’的东家而已!与郭少傅毫无关联!难不成就因为郭敏乃是郭少傅的兄弟,所以臣就要无视法纪、网开一面不成?那臣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所以,臣对于顺天府抓捕郭敏的事情问心无愧!若是再来一遍,臣依然会抓捕郭敏!”

    说到这里,霍正源话锋一转,又说道:“朝廷自有法纪,我等朝廷官员就应该以身作则、绝不能徇私舞弊!因为这关系到朝廷治理江山的根本!然而,抓捕了郭敏之后,就因为郭敏乃是郭少傅的兄弟,臣就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太子殿下、吕都御史、程阁老等人纷纷向臣施压,他们也不问顺天府抓捕郭敏的缘由,只是强烈要求臣尽快释放郭敏!臣在各方压力之下,却依然是坚持公事公办,没曾想今天早朝上又遭到了许多人的恶意抨击!……陛下,臣还是那句话,臣只是在坚守朝廷法纪而已!臣问心无愧!”

    随着“赵党”众人的纷纷表态,尤其是霍正源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赵党”开始了反攻。

    然后,“太。子党”与“赵党”开始了激烈的争辩,“太。子党”指责“赵党”蓄意报复郭汤,“赵党”指责“太。子党”徇私护短、干涉朝廷法纪,双方皆是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却又避而不谈对方的指控,局面就这样陷入了僵持之中。

    至于德庆皇帝,则一直是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只是静静听着“太。子党”与“赵党”的辩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的眼神时而扫向赵俊臣、时而停留在太子朱和堉身上,眼神不住波动着,似乎是内心有些犹豫。

    良久之后,眼看着“太。子党”与“赵党”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德庆皇帝似乎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都不要争辩了!一个个都是朝廷大员,却是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成何体统?”

    随着德庆皇帝的斥责,“太。子党”与“赵党”双方终于是渐渐停止了争吵,纷纷退入百官队列之中,等待着德庆皇帝发表意见。

    *

    此时,太子朱和堉见到德庆皇帝终于是开口表态之后,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刚才,在两派激烈辩论之间,“太。子党”已经是渐渐的落入下风,毕竟他们的论点看似是光明磊落,但并没有任何证据,反倒是颇有些干涉法纪、诋毁大臣的嫌疑,而“赵党”众人占着道理,又紧抓着“太。子党”的破绽不放,所以“太。子党”也就渐渐的抵抗不住了。

    太子朱和堉原本也没指望“太子党”能够通过一场辩论争吵就战胜“赵党”。

    不过,依照朱和堉的想法,德庆皇帝这次一定会支持“太。子党”的!只要有了德庆皇帝的支持,“太。子党”这次就一定能战胜“赵党”

    理由很简单,德庆皇帝唯有支持“太。子党”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帝王威严!

    毕竟,德庆皇帝昨天早朝上责罚了郭汤之后,郭汤弹劾赵俊臣的事情就应该是尘埃落定了,若是赵俊臣依旧报复郭汤,那就是不服气德庆皇帝的决定,也就对德庆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