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全你去告诉赵俊臣,老夫绝不容许他这般愚弄老夫!他想要出手对付南京六部,就让他自己亲手去做,何必将老夫拖下水?哈!这份证词一旦交给了朝廷,南京六部若是垮了,好处全是他赵俊臣的,但南京若是没垮,坏处就全落在了老夫的头上,凭什么!老夫凭什么要为他赵俊臣承担这么大的风险?南京六部是那么好对付的?”

    正所谓“虎死威犹在”,黄有容毕竟是曾经的内阁辅臣、如今的钦差大臣,面对他的接连质问、愤怒谴责,顾全心中还是非常有压力的。

    更何况,这件事也确实是赵俊臣有些不厚道,明明黄有容已经表现出了合作的诚意,但赵俊臣依然是在暗中算计了黄有容,一步步的将黄有容逼上了悬崖险境。

    所以,面对黄有容的愤怒,顾全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回应。

    事实上,从某方面而言,顾全也同样有些埋怨赵俊臣!

    关于赵俊臣的真正计划,就算顾全也是直到前几日才知晓了详细,之前的一切准备事宜皆是由李传文、肖文轩等人操办的。

    另一边,眼见着黄有容怒火不息,一直是沉默不语的李传文终于是缓缓开口了。

    “还请黄阁老切莫动怒、听我一言,赵大人他一向是非常敬重黄阁老,这件事绝不是赵大人在愚弄黄阁老,风险也绝不是黄阁老想象中那么大。”

    黄有容的目光如鹰,狠狠盯在了李传文的脸上。

    在此之前,黄有容一直以为李传文来到南直隶是为了帮助赵俊臣组建“赵氏船行”的事情,但如今看来,李传文显然是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或许,顾全只是台面上的赵俊臣代言人,而眼前这个李传文才是赵俊臣真正的心腹。

    于是,见到李传文开口之后,黄有容也扣强自压下了怒火,想要听听李传文究竟想要说些什么——李传文接下来的表诉,应该就是赵俊臣的意思。

    “哦?赵俊臣还有敬重我的意思?这件事的风险还不算大?老夫可是完全没有看出来!”说话之际,黄有容的面容满是讥讽与愤慨,但终究是给了李传文讲话的机会。

    李传文则是表情谦卑、态度诚挚,垂首道:“其实,赵大人他原本并没有向您隐瞒真实计划的意思,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若是黄阁老您答应了与赵大人长久合作的提议,赵大人就会将自己的所有计划全盘拖出,只是黄阁老您当初不愿意长久合作,赵大人无奈之下也只好出此下策了……”

    听到李传文的讲诉之后,黄有容轻哼一声,却是继续听着。

    见到黄油的反应之后,李传文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表情则是愈加恭敬了,继续说道:“此外,这件事情的风险,也绝不是黄阁老您想象中那么大!赵大人他并不是想要废除南京六部,而是想要将南京六部的权柄收回京城中枢罢了!

    这件事情,必然是可以极大的加强朝廷中枢的影响力,陛下他见到这件事情之后,也一定会表示支持的。还有,早在陛下南巡的时候,赵大人与阁老周尚景就已经达成了默契,准备联手对付南京六部,所以周阁老也一定会积极支持这件事情,与此同时,赵大人如今与首辅沈常茂同样是合作密切,想必沈首辅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反对赵大人!再加上内阁的几位新任阁老也全是自己人,所以内阁的立场也是可以确定的。

    与此同时,赵大人掌控着户部与工部,周阁老掌控着吏部与刑部,在都察院也有极大的影响力,沈阁老也掌控着礼部,而兵部则一向都是陛下的禁脔,所以不论是陛下、内阁、还是六部衙门,在这件事情上都是站在同样的立场,如此一来,只要黄阁老您将这份认罪证词呈交上去,南京六部必然会遭到百官抨击,这件事的成功可能性至少有六成!”

    黄有容的神情又是微微一动,但依然没有被李传文说服,只是指着自己丢在地上的认罪证词,说道:“但这份证词里的内容全都是伪证吧?那些犯案的走私商人到了京城之后,必然会受到三法司的复审,到了那个时候,这份证词可就站不住脚了,而老夫更还要落得一个诬告的罪名。”

    李传文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黄阁老,您放心,这些犯案的走私商人们必然是不能活着到达京城的……您想,若是关押他们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一场火灾,而这些犯案的走私商人们又皆是身带枷锁、行动不便,最终命丧火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李传文又说道:“此外,这场火灾大可以说成是南京六部的杀人灭口,而负责押送犯人的王保仁原本就是南京吏部尚书,到时候必然是难辞其咎!这样一来,等到朝廷从南京六部收权的时候,王保仁也就没有任何立场表示反对了……到了那个时候,计划的成功可能性又会增长一成!”

    听到李传文的描述,黄有容心中暗暗一惊。

    想来这些全都是赵俊臣的计划了。

    赵俊臣的心机手段之高明,还要远远超乎黄有容的想象。

    于是,黄有容的心情也渐渐冷静了下来,不似刚才一般愤怒。

    不过,黄有容依然没有答应,只是说道:“这件事情太严重了,哪怕是七成的成功可能,也同样是太低了……更何况,这件事情的好处全都让赵俊臣得到了,老夫又凭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助赵俊臣?”

    说到底,黄有容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这件事若是没有他的好处,他是绝不愿意参与的。

    李传文显然是明白了黄有容的想法,又是微微一笑,说道:“赵大人一向都敬重黄阁老,又怎么会让黄阁老吃亏呢?若是这件事情一旦成功,南直隶的局势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动荡,再加上南直隶巡抚苏长畛以及大量地方官员刚刚被朝廷抓捕入狱,这个时候南直隶正是需要一位有威望、有经验、有能力的朝廷重臣担任巡抚、坐镇江南,以防止出现动乱。”

    说着,李传文抬头看着黄有容,表情愈加恭敬的说道:“而这段时间以来,黄阁老您担任钦差之际,已是证明了自己的老骥伏枥、廉颇未老,再加上您弹劾了南京六部的种种罪行,可谓是功勋卓著……所以,这新任南直隶巡抚的位置,还有谁会比黄阁老更加合适?黄阁老您虽然已经是告老还乡了,但若是有赵大人、周阁老、以及沈首辅的一同请命,陛下他一定会夺情启用的。”

    见到黄有容的表情已经渐渐动摇之后,李传文又说道:“还有,当初赵大人想要与黄阁老您长久合作,也是因为‘联合船行’的事情至关紧要,但赵大人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坐镇江南监控‘联合船行’的运作,若是黄阁老您愿意与赵大人合作,那么赵大人就会把‘联合船行’在南直隶的事情全权交给黄阁老您负责……就算是您今后再次致仕还乡了,这件事也不会改变。”

    听到这里,黄有容沉默良久,眼神也不住波动着,显然是有些心动了。

    前文已经说过,黄有容原本就是贪权之人,当初的告老还乡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今他再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之后,已经是欲罢不能了,所以赵俊臣的提议自然是诱惑力十足。

    最终,黄有容缓缓说道:“仅仅是七成的成功概率,终究还是太低了,赵俊臣一直隐藏在幕后,自然是不需要承担风险,但老夫乃是冲锋陷阵的人,一旦参与了这件事情,就是把身家性命全都压了进去……容老夫再想想……”

    很显然,黄有容的态度已经倾向于与赵俊臣合作了。

    只差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所以,李传文又说道:“其实,这件事情想要有十成十的成功可能性,也不是不可以,就要看黄阁老您愿不愿意再冒一次风险了。”

    黄有容微微一愣,问道:“怎么说?”

    李传文不答反问道:“黄阁老您可有听说过‘八王船行’?”

    ……

    恩,第一更!

    ……

第六百三十八章。赵俊臣与周尚景(上)。() 
……

    ……

    “老夫自然知道,‘八王船行’乃是江南规模最庞大、实力最雄厚的船行,幕后的靠山乃是朝廷的八位藩王。与‘八王船行’相比,冯文漳他们的船行都只是小虾米罢了。当然,如今就算是‘八王船行’也比不上赵俊臣的‘赵氏船行’了……但这件事又与‘八王船行’有何关系?”

    说到这里,黄有容似乎想到了什么,面色突然一变,然后满是警惕的看着眼前的李传文,问道:“难道……除了南京六部之外,赵俊臣还想要同时对付‘八王船行’不成?”

    李传文眼中闪过了敬佩之色——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敬佩黄有容的眼光判断,还是敬佩赵俊臣的雄才野心——并且笑着说道:“黄阁老好眼光,赵大人他正是这样的计划!”

    “绝无可能!”没想到自己的猜测成真,黄有容满脸的骇然,惊声道:“若仅仅只是对付南京六部,那还有一些成功的可能,但若是再加上‘八王船行’,赵俊臣他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八王船行’的背景极为复杂,对付它的难度不下于南京六部,赵俊臣想要同时对付两者,绝不可能成功!”

    李传文的面色不变,只是缓缓说道:“黄阁老说得有理,不论是南京六部,还是‘八王船行’,两者皆是背景复杂、根深蒂固,若是单独对付其中一个,确实是很难下手。但黄阁老不知道的是,若是将这两者的罪行结合在一起、一同对付的话,反倒是要容易许多!”

    见到李传文的冷静表现,黄有容又是一愣,猜到赵俊臣必然已经有了详尽的计划,所以黄有容也就渐渐冷静了下来,盯着李传文说道:“赵俊臣的计划究竟是什么?你必须要详细向老夫解释清楚,否则老夫是绝不会与赵俊臣合作的!”

    “小人自然会向黄阁老解释清楚,事到如今,已经是图穷匕见,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李传文的声音依旧平缓,说道:“黄阁老您应该知道,陛下去年南巡的真实用意吧?”

    黄有容点头说道:“自然知道,当初倭寇侵犯江南,曾一度险些攻破苏州城,而苏州知府周素海乃是周尚景的长孙,周尚景为了保住周素海的仕途,就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但陛下依然是收到了消息,所以就亲自巡视江南,打算亲自揭穿此事、趁机对付周尚景。”

    李传文又问道:“但黄阁老你就不觉得奇怪吗?陛下耗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对付周尚景,周尚景最终只是被陛下免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却依然是留任内阁,几乎是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黄有容皱眉道:“自然也奇怪,只是老夫当时已经是自身难保,并且所有知情者都是一幅忌讳莫深的样子,所以老夫也就没有进一步的深究。”

    李传文轻轻一笑,说道:“小人倒是可以向黄阁老您解释这件事情……陛下没有严惩周尚景,乃是因为那些倭寇全都是‘八王船行’引进来的!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对皇家声誉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所以陛下他才没有继续深究此事!”

    听到李传文的解释,即使是黄有容早已经见惯了风云变化,也是不由得目瞪口呆,只觉得难以置信。

    然后,李传文将“八王船行”勾结倭寇谋害百姓的事情向黄有容详细解释了一遍,黄有容则是沉默良久,然后长长叹息一声。

    李传文继续说道:“所以,陛下他早就想要对付‘八王船行’了,就算是‘八王船行’背后的那八位藩王,陛下也绝不打算轻饶!只是‘八王船行’勾结倭寇的事情太过敏感,不宜公开,陛下他一时间找不到其他理由出手对付他们罢了。所以,咱们若是出手对付‘八王船行’的话,陛下与周尚景一定会乐见其成的。”

    黄有容沉吟片刻后,问道:“但赵俊臣为何要同时对付南京六部与‘八王船行’,同时招惹两大强敌,难道胜算还会更高?”

    李传文依然是不答反问,道:“黄阁老难道不知道,我朝向来是最忌讳藩王与地方军政相勾结?‘八王船行’的走私生意这般庞大,南京六部怎么可能完全不知消息?若是知道了消息,又为何一直没有任何管制?是不是两者相互勾结?……若是一旦查到了这方面的证据,那陛下会如何作想?百官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南京六部连续触犯了朝廷忌讳,可还有反抗的余地?‘八王船行’被抓住了把柄,又会有怎样的下场?……黄阁老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到李传文的这些话之后,黄有容又是沉默良久。

    然后,黄有容再次长长一叹,说道:“赵俊臣……他当真是把所有事情都算计进去了!除了周尚景之外,恐怕不会有人比赵俊臣的心机手段更加高明了……老夫记得,赵俊臣今年不过是二十四岁吧?当真是妖孽,老夫当初败在他的手上,确实不冤!”

    李传文则是笑着说道:“赵大人对付敌人的时候,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但赵大人对于自己人一向是慷慨的很,这一点黄阁老您应该也有所耳闻!若是黄阁老答应了赵大人的计划,从今往后就会一直合作下去,到时候赵大人也绝不会亏待黄阁老的。”

    黄有容的眼神不住波动着,显然是在思考利弊。

    最终,黄有容狠狠一咬牙,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说道:“确实!现如今的局势下,若是想要分别对付南京六部与‘八王船行’,恐怕都不好下手,胜算也都不是特别大,但若是同时对付他们,胜算反倒是增大了……赵俊臣的计划,老夫答应了!”

    深入了解了赵俊臣的心机手段之后,黄有容已经是无比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像赵俊臣这种人,只能为友、不可为敌!——再加上赵俊臣的回报确实很诱人,胜算也不算小,所以黄有容最终还是答应了赵俊臣的计划!

    下定决心之后,黄有容也再次有了积极性,问道:“李先生,按照赵俊臣的计划,咱们现在应该从哪里下手?又要如何收集藩王们与南京六部暗中勾结的证据?”

    李传文从袖中抽出一份册子,说道:“这件事情,不敢劳烦黄阁老费心,所有的人证物证都已经准备好了!此外,顾大人也已经调来了兵丁,随时可以抓捕‘八王船行’的相关人等,只要黄阁老您的一声令下,赵大人在南直隶的种种计划就可以全部完成,再等到黄阁老将诸般事情整理成奏疏呈交给陛下与朝廷之后,剩下的事情就与咱们无关,只要静等结果就是!”

    听到李传文的这些话,黄有容的眼角一跳,险些又要动怒。

    显然,李传文已经将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算是今天黄有容没有答应与赵俊臣合作,李传文他们也会设法架空黄有容,继续进行赵俊臣的计划,黄有容答应了与赵俊臣合作,也只是让赵俊臣的计划更加顺利一些罢了!

    不过,黄有容终究还是忍住了怒意,只是伸手接过李传文递来的册子细细翻看。

    然后,黄有容脸上闪过了安心之色,说道:“没想到,你们连南京六部的内线都已经找好了,看来赵俊臣的计划确实可行!既然这样,老夫也就再无顾虑了!”

    说完,黄有容抬起头来,也再次摆出了钦差的威仪,向顾全命令道:“传本钦差的命令,马上查封南直隶境内所有‘八王船行’的店铺仓库,所有‘八王船行’的相关人等也一律抓捕!”

    沉默良久的顾全见到黄有容的态度之后,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中也愈加敬佩赵俊臣的心机手段,躬身领命道:“下官遵命!”

    就这样,刚刚平静不久的南直隶,又再次陷入了震荡之中!

    *

    就在南直隶风云变幻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此时同样是暗流汹涌。

    这一天,早朝之后,赵俊臣并没有前往户部衙门处理公务,反倒是来到了文渊阁,与周尚景商议朝事。

    表明来意之后,周尚景很快就接见了赵俊臣。

    文渊阁坐落于京城东北角,乃是庙堂核心所在,内阁辅臣们平日就在这里处理公务,但看上去并不起眼,甚至就连周尚景的办公房间也显得非常简陋,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相比,就更加显得破落了。

    事实上,近年来德庆皇帝已经不止一次的翻新宫殿了,但文渊阁依旧是破败如故,这显然是德庆皇帝的一种暗示,借此表达君尊臣卑的意思。

    当赵俊臣迈步进入周尚景的办公房间之后,发现周尚景已经亲手摆好了茶具等待自己,一如既往的神情和煦,就好似是一位爱护后辈的可敬长者。

    见到周尚景的样子,赵俊臣也表现出了一副尊敬长辈的模样,躬身道:“晚辈见过周阁老,没想到又能喝到周阁老亲手沏的茶了,当真是荣幸之至。”

    周尚景冲着赵俊臣招了招手,意味深长的笑道:“坐下谈话吧,如今这满朝百官之中,能值得老夫亲手沏茶的,也只有你赵俊臣了。”

    “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完,赵俊臣就坐在了周尚景的面前,而周尚景则是将一杯刚刚沏好的茶水推到赵俊臣面前,笑着说道:“这是老夫珍藏的峡州碧涧,每年只产不足十斤,大都是进贡到了宫里,老夫从陛下手中求了一点,只可惜水只是寻常的井水,峡州碧涧还是最适合用阳春三月的露水来沏泡,未免有些美中不足,俊臣你尝尝如何?”

    赵俊臣苦笑道:“晚辈依然是只会牛饮,只懂得好喝与不好喝,却又要浪费前辈的好茶了。”

    然后,赵俊臣轻轻饮了一口,点头道:“有点涩,晚辈恐怕是喝不习惯。”

    周尚景看向赵俊臣的眼神满是欣赏,说道:“这天下之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好喝与不好喝的分别?在世人眼中,名茶就是好喝,劣茶就是难喝,被表面的价值迷乱了双眼,最终自然也是随波逐流、受人摆布了。”

    周尚景的这番话,似乎是另有暗示,但赵俊臣并没有回应,只是说道:“晚辈这次求见周前辈,总共是为了三件事。”

    “哦?哪三件事?”周尚景好奇问道。

    “首先是为了感谢周前辈这段时间在‘京察’方面的鼎力支持,若不是周前辈的帮助,晚辈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获。”赵俊臣表情认真,向周尚景致谢道。

    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