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之际,赵俊臣的表情非常平静,但晋商们纷纷是面色连变,大都是喜忧交加!

    *

    在此之前,准噶尔汗国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了草原霸主,这样的强悍实力吓坏了所有人,西北数省的官员、商贾、以及将领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皆是心中惊恐、未战先怯了。

    这段时间以来,晋商们之所以会暗中配合西北几位督抚的绥靖求和计划,也正是因为他们对蒙古人心生畏惧!认为朝廷的边防无法抵御蒙古大军的入侵,若是让蒙古大军攻破了太原城,所有的晋商皆是要元气大伤,所以晋商们更愿意付出一点代价让蒙古人主动退兵。

    如今,赵俊臣想要坚定在场众人的抵抗决心,就首先要消除他们对蒙古人的畏惧心理,否则山西的边防根本不可能坚持太久,等到赵俊臣离开山西前往陕甘之后,绥靖求和的想法很快就会再次出现!

    而想要消除一个人的心中畏惧,有两种方法最为有效,一种是提供丰厚利益让人铤而走险,另一种则是制造出更大的威胁进行逼迫威压!

    当然,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等等也可以抵消人们的畏敌心理,可惜在场众人皆是欠缺这些东西。

    如今,赵俊臣则是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既是给予他们利益,也要给予他们威胁!

    晋商们在山西境内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势力也是盘根错节,山西官场与附近军镇皆是被他们渗透多年,并且晋商们也最容易出现绥靖求和的想法,但他们一旦是出现了绥靖求和的想法,就会极大的影响所有人的抗敌决心!反之,若是晋商们可以坚定抗敌决心,就可以极大的激发山西的潜力、极大的增强山西的边防实力!

    所以,赵俊臣召见了众人之后,首先就要坚定晋商们的抵抗决心,只要晋商们坚定了决心,后面的事情自然是事半功倍!

    对商人而言,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逐利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赚钱门路的消失!涉及到利益之际,商人们的立场之坚定、态度之坚决,也会远远超乎绝大多数人。

    而赵俊臣的表态也非常明确,若是晋商们依旧保持绥靖态度的话,就会遭受更大的利益损失,甚至是从此一蹶不振,但若是积极帮助朝廷抵御蒙古人入侵的话,就可以得到无法想象的丰厚回报!

    这样一来,晋商们的最终选择也就可以预见了。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晋商们并没有太多的犹豫,纷纷是换上了一副大公为国的坚定表情,争先恐后的表明了态度。

    “我等自然是追随钦差大人,为朝廷的边防大计贡献全力!”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还请钦差大人放心,只要我等晋商还在,山西的边防就一定会坚持到最后!”

    “钦差大人放心吧,我等马上就动员所有力量抵御蒙古鞑子!”

    见到晋商们的态度变化之后,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知道自己在山西的布局已经成功了一半,开口夸奖了他们几句之后,就让在场的晋商们全部离开了。

    晋商们与赵俊臣还有许多事情可以交谈,但如今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等到晋商们陆续离开之后,大堂内只剩下了朝廷的地方官员与领兵将领。

    赵俊臣再次环视了众人一眼,又说道:“现在,晋商们全部离开了,在场的众位都是朝廷的官员与将领,许多事情在刚才不方便说出来,如今就不需要有任何顾忌了……你们暗中截留朝廷赈灾钱粮、到处抓捕逃荒灾民,并且还打算把这些钱粮与灾民送给蒙古人的事情,本钦差已是全部知道了,朝廷与陛下也很快就会知道!咱们陛下的性子,各位应该也听说过,最是厌恶臣子们的欺君罔上,各位触犯了陛下的忌讳,今后的下场实在是堪忧,不仅是性命难保,就连亲族都要受到牵连!”

    见到众人纷纷是面色苍白之后,赵俊臣又说道:“不过,与那些晋商一样,本钦差同样是给你们两条路选择!第一条路是背水一站、破釜沉舟,设法在今年的边防战事之中建立功勋,那么就可以功过相抵,所有人都可以平安无事,这件事情就算是彻底揭过去了!本钦差不仅会为你们遮掩罪行,还会亲自向朝廷为你们请功!至于第二条路,则就更加简单了,无所作为,束手待毙,坐等朝廷的惩罚,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受到牵连,仅此而已!”

    说完,赵俊臣缓缓问道:“这两条路,各位打算如何选择?”

    不必有任何默契,众人纷纷是齐声说道:“钦差大人明鉴,我等选择第一条路!”

    这是理所当然的决定,赵俊臣轻轻点头之后,又说道:“既然你们选择第一条路,那我就颁布一些条令,关系到今年边防的赏罚,希望各位可以仔细聆听、严格遵守!”

    说到这里,赵俊臣表情严肃了许多,向着众人扬声宣布道:“第一,往年时候,边军对蒙古鞑子斩首一级赏银三两,从即日起赏银提为十两银子!与此同时,斩杀无辜百姓首级充数者,杀无赦!克扣将士赏赐者,杀无赦!举报者可得其赏赐!所有人皆可监督!”

    “第二,若遇蒙古大军攻城,城池每坚守两天时间,则城中官员与将领皆是记功一次,上不封顶!城内士兵凡是奋勇守城者,兵饷皆是以五倍计!与此同时,谎报战功邀赏者,杀无赦!克扣将士军饷者,杀无赦!举报者可得其赏赐!所有人皆可监督!”

    “第三,凡是在因战负伤之兵士,皆由朝廷出银负责治养,并且根据伤情之轻重由朝廷补助银子三两至三十两不等!凡是因战牺牲之兵士,家中免税粮五年,且一次性由朝廷补助五十两抚恤银子!与此同时,谎报死伤者,杀无赦!举报者可得其赏赐!所有人皆可监督!”

    “第四,蒙古大军入侵之际,凡是野外遇敌且奋勇参战之将领兵士,奖赏皆是以双倍计!凡是守城却逃战者,皆是罪加三等!”

    “第五……”

    最终,赵俊臣宣布了赏罚条令总计一十二条,山西境内的文臣、武将、以及寻常士兵皆是包含其中。

    而听到赵俊臣的宣布之后,在场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

    这般封赏,实在是太丰厚了!简直是前所未闻!

    与往年的封赏相比,至少是增加了三五倍之多!

    又因为一系列的“杀无赦”,这些赏赐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证的!

    有了这般丰厚的赏赐,又有了这般严厉的惩罚,边军将士们岂不是一个个皆是要拼命?

    一时间,大堂里的众位文武官员皆是信心大增!

    ……

    第二更!

    ……

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 
……

    ……

    听到赵俊臣所颁布的赏罚条规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是满脸惊叹,认为赵俊臣当真是大手笔!

    但赵俊臣并不这么认为。

    按照赵俊臣所制定的赏赐标准,假设今年总计有十万蒙古大军入侵西北诸省,哪怕是这十万蒙古大军最终全部被边军杀得干干净净,也不过是一百万两银子的赏赐银子,再加上抚恤银、养伤银、翻倍兵饷等等,撑死了也超不过是三百万两银子!

    今年仅仅是黄有容在南直隶境内的一系列抄家就收获了多少银子?

    用三百万两银子换取十万蒙古精兵的性命,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很划算!

    若不是赵俊臣的权限不足,又担心德庆皇帝事后会吝啬赖账,他甚至还想要把自己的赏赐标准再提高一倍!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认知差异的问题,西北诸省地处边远,繁华程度自然是远远比不上京城与江南,在京城权臣与江南巨贾的眼中,十两银子不过是一桌稍上档次的宴席罢了,但对于西北百姓而言,一家农户整整一年的产出也不过是二十两银子,再抛去地主大户的剥削、交给官府的税粮、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度,一年幸苦下来能存下二三两银子就算是很不错了,而十两银子就意味着一家农户三五年的积蓄!

    再举个例子,每当灾荒之年,又或者是战乱之年,西北数省经常会有百姓卖妻卖女,一个相貌中等的年轻女子,往往只能卖出二三两银子!

    所以,赵俊臣制定的赏赐标准绝对不算低了!

    但赵俊臣依然是认为这个赏赐标准太低了,固然会让边军们心动,但还不足以让边军们拼命!

    不过,这般赏赐标准已是赵俊臣的权限极致了——事实上,赵俊臣的这般做法,已经有越权的嫌疑了,虽然钦差大臣有临机决断之权,如今也是事急从权,但赵俊臣回京之后遭到弹劾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但赵俊臣另有途径提高边军们的赏赐。

    *

    宣布了赏罚条规之后,赵俊臣又说道:“当然,这般赏罚标准,本钦差认为依然是有些低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大堂内的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这个标准还低?赵俊臣难道还想让西北边军依靠杀敌致富不成?

    赵俊臣没有理会众人的目瞪口呆,只是继续说道:“幸好,刚才晋商们已经明确表明了他们对于朝廷边防的全力支持之意,他们皆是富可敌国之辈,想必也会拿出银子进行资助,至于晋商们究竟要资助多少,还需要你们这些山西官员亲自与他们商议,但依照本钦差的想法,将杀敌斩首的赏银从十两提高到二十两以上比较合适!”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大堂内的众人愈加是目瞪口呆!

    若是杀敌斩首一名蒙古敌人就可以得到二十两赏银、甚至是更多银子,那些穷疯了的边军们岂不是一个个都要拼命?

    再加上赵俊臣所制定的抚恤标准,不仅是有五十两银子之多,并且还可以让家中免税粮五年,这般抚恤之丰厚,以及朝廷负责养伤的承诺,就足以让将士们舍生忘死了!

    无论如何,宣布了这般赏赐标准之后,边军们的士气是可以保证了!

    山西境内的太原、大同两处军镇,原本就要比陕甘的几处军镇更加的精锐骁勇,装备与后勤更是要远远强过陕甘三边,当蒙古人侵犯边疆之际,陕甘三边乃是首当其冲、分担了大部分压力,所以只要山西边军们的士气高涨、勇于奋战,哪怕是那个准噶尔汗国当真如传说中一般可怕,山西的边防也未必就会轻易被攻破!

    所以,震惊之余,所有人皆是感到安心,信心也增强了许多。

    见到众人的神情变化之后,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依旧是叮嘱道:“再有了晋商们的资助,赏银也算是丰厚了,足以保证边军之士气,但各位依然是不能疏忽,有三件事必须要做到!首先是全力宣传今年的赏罚规定,让每一位边军都了解到朝廷赏赐之丰厚、惩罚之严格;其次是尽快的树立典范,若是有边军杀敌立功,就要及时赏赐!若是有边军怯战而逃,也要及时的惩罚,如此才能够让边军们心中信服;最后则是严格执行本钦差所制定的赏罚条规,赏赐不论多少都不能有任何克扣,若是有人触犯了军规,不论他背景如何深厚也要严格惩处!”

    说到这里,赵俊臣转头看向了山西巡抚张勋,吩咐道:“这三件事情,就由张巡抚亲自负责!在场的各位大人也要协力相助,绝不能有任何疏漏!只要你们依照本钦差的命令办事,从前的事情就翻篇不提了,但若是这些事情出现了疏漏,各位就不要怪本钦差会翻脸无情了!”

    在赵俊臣接见众人之际,张勋一直是低调寡言,任由赵俊臣发挥,不敢抢赵俊臣的风头。

    此时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李勋则是连忙站出来表态道:“还请钦差大人放心!我等山西官员一定会严格遵照钦差大人的吩咐办事,绝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随着李勋的话声落下,在场的文武官员们也是纷纷踊跃表态,齐声说道:“我等一定会严格遵照钦差大人的吩咐办事,绝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见到所有人的表态之后,赵俊臣的表情间终于是多了一丝满意,眼神中也闪过了一丝轻松。

    *

    在此之前,赵俊臣也曾是认真考虑过,自己武不能上阵杀敌、文不通军略兵事,即使是前往了陕甘三边又能发挥什么作用?若是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就不能建立军功,也不能让边疆将士们心中信服,那么赵俊臣冒着风险前往陕甘三边又有何意义?

    但赵俊臣思索了几日之后,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并且每一件事情都非常有意义。

    比如,赵俊臣可以统一西北文武官员们的思想与立场,消除他们的心中畏惧,坚定他们的御敌决心!

    比如,赵俊臣可以利用钦差的身份制定赏罚标准,让边军们没有后顾之忧,皆是奋勇杀敌!

    比如,赵俊臣可以整合西北数省的所有资源,让几处军镇的配合变得更加默契,不至于相互扯后腿、又或者是见死不救!

    又比如,赵俊臣可以任人唯贤,重用那些奋勇善战的将领,防止那些畏战善逃的将领破坏大局!

    再比如,赵俊臣可以组织后勤、稳定后方,让边军们抵御蒙古大军之际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种种,每一件事情都是意义非凡!

    若是办好了这些事情,哪怕是赵俊臣没有身先士卒、没有出谋划策,也足以瓜分到很大一块军功,边军将士们也必然会对赵俊臣信服!

    只要赵俊臣有了军功,他在朝野的声誉就会大为高涨,朝中地位也会稳固许多,德庆皇帝今后再想要整治赵俊臣,就必然会多几分顾忌!

    只要边军将士们信服了赵俊臣的功绩,那么赵俊臣渗透兵权的计划就可以一日千里、大有进展,说不定还可以收服一些真正有本领的大将、成为赵俊臣的得力臂助!就好似宋朝的童贯与蔡京一般,只要童贯依旧掌握兵权、军功不断,蔡京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此外,赵俊臣抵御蒙古大军、主持西北赈灾的功绩,也可以让赵俊臣在西北数省的民望大涨,再配合赵俊臣收买士林大儒的计划,甚至是可以彻底扭转赵俊臣的贪官形象,这对于赵俊臣同样是意义非凡!

    也正是为了这些原因,赵俊臣才会甘冒风险前来西北边境,正所谓险中求富贵,风险越大,富贵也就越大!

    当然,西北的边防局势远远要比赵俊臣预想中更加复杂严峻,至少赵俊臣前来西北之前就没有想到准噶尔汗国的出现!

    风险尚未渡过,富贵还很遥远!

    准噶尔汗国乃是蒙古部落的最后辉煌,但它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赵俊臣究竟能不能渡过风险、收获好处,如今还是渺茫未定的事情。

    但至少赵俊臣在山西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抓住了西北几位封疆大吏的把柄罪证,让他们彻底失去了对抗赵俊臣的底气。

    这无疑是有助于赵俊臣掌控西北数省的大局。

    从这方面而言,准噶尔汗国的出现也算是帮了赵俊臣一个忙!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赵俊臣以及锦衣卫们在太原城里好好的休整了一番。

    在这两天时间里,赵俊臣私下里连续召见了山西的官员、将领、商贾,与他们详细商议了山西边防与赈灾的细节。

    在此期间,有许多人暗中投靠了赵俊臣,赵俊臣经过考察之后,也找到了一些有真实本领的官员与将领,并且是让他们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职责。

    等到山西的所有事情大致敲定之后,赵俊臣就离开了太原城,再次的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向着陕甘方向赶去。

    在赵俊臣进入太原城的时候,麾下总计有两百名锦衣卫,但赵俊臣离开太原城的时候,依然跟随赵俊臣的锦衣卫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人。

    除了鲍文杰返京之际带走了三十名锦衣卫之外,赵俊臣还在山西留下了五十名锦衣卫,让他们监督山西朝野的一切动态,并且是及时向赵俊臣通报消息。

    留下这批锦衣卫之后,山西的各方势力也就不敢轻易的糊弄赵俊臣了。

    不过,虽然少了八十名锦衣卫的护送与跟随,但山西军镇总兵牛禄担心赵俊臣路上发生意外,也是想要讨好赵俊臣,就为赵俊臣提供了两百名骑兵进行护卫,这两百名骑兵皆是牛禄的私兵,每一人都是精锐之士,武力倒是要比锦衣卫们强大许多。

    就这样,赵俊臣的队伍反倒是规模更大了,扩充到了三百余人。

    前往太原府的时候,赵俊臣为了打山西官员一个措手不及,一直是伪装身份、尽量不引人注意。

    但如今,赵俊臣已经是抓到了西北所有督抚的把柄,所以也就不再需要隐瞒行踪,直接表明了自己的钦差身份,一路上可谓是声势浩荡、畅通无阻。

    事实上,控制了山西局势之后,赵俊臣就派人赶往陕甘,向陕甘的几位督抚通报了消息,并且是严肃警告了他们,还叫停了他们的绥靖计划。

    所以,经过两天时间的赶路之后,当赵俊臣的队伍进入陕甘境内的榆林卫之后,却发现陕西巡抚章晟德已经在恭候自己了。

    ……

    更新晚了,大家见谅!

    ……

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袭(一)。() 
……

    ……

    赵俊臣进入陕甘境内之后,就直接向着陕甘三边总督的驻地花马池而去。

    为了节省时间、缩短路程,赵俊臣并没有转经西安、延安这些大城,而是直接穿过了陕西北部的榆林卫辖区,以近乎直线的路线向着花马池赶去。

    榆林卫之北就是蒙古草原了,如今蒙古人已经开始了入侵劫掠,所以榆林卫也就成了战区,说是危机四伏也不为过,战时的紧张气氛十分浓重,赵俊臣的队伍赶路之际所见到的情况可谓是一片狼藉,百姓们为了逃荒、避战,许多村庄都是十室九空,甚至就连土地秋种也顾不上,就算是偶尔见到一些百姓,也大都是敌意十足。

    耽误了秋种时机,就意味着明年没有收成。

    很显然,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西北边疆的各个州府恐怕是依然要朝廷的赈济。

    对此,赵俊臣身为朝廷的户部尚书,自然是心中忧虑,因为他不清楚朝廷明年是否还有余力可以赈济这里的百姓。

    在这样的忧虑之下,赵俊臣的队伍先后经过了榆林卫南部的吴堡县、绥德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