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几位武官也皆非怯弱之辈,并没有任何推诿之意,纷纷是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众位武官之中,方振山作为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位居正二品官职,地位最是高崇,按理说应该由他来率先发表意见。

    方振山原本也是这样想的,正准备再次起身表态,却发现何漳已是抢先一步起身说道:“钦差大人,如今海原城已是大军云集,战兵新军、戚斌新军、以及禁军精锐加起来足有五万余人,皆是骁勇善战之强兵!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尚未发现我军之动态,反而是专注于进攻阶州城,这般情况下最是适合奇袭!卑职认为,可以将所有骑兵集结起来,由卑职亲自领军前往阶州城,必然可以打蒙古联军一个措手不及,让蒙古联军损失惨重,到了那个时候,阶州城的困境也必然是迎刃而解!”

    见到何漳抢在自己前面发表意见,方振山眼中闪过了一丝恼怒。

    方振山与何漳原本就有嫌隙,如今自然是不会赞同何漳的意见,说道:“钦差大人,卑职认为,何老将军的想法过于冒险了!如今海原城固然是大军云集,但我军并不是以骑兵见长,战马也一直都有不足,哪怕是所有骑兵集结于一处,也不过是万人左右的规模!与此同时,蒙古人这段时间虽然是多次分兵,包围阶州城的蒙古大军依然有四万余人的规模,全都是以骑术擅长的精锐骑兵,甚至还有许多骑兵是一人双马,并且蒙古人在进攻阶州城之际也依旧谨慎,阶州城百里范围之内都是斥候探马的警戒范围,即使是我军集结所有骑兵进行奇袭,也很难建立奇功,一旦是稍有闪失,骑兵们就会陷入全军覆灭的危机!所以,何老将军的建议,却是有些想当然了。”

    方振山反驳了何漳的观点之后,何漳同样是面现怒色,就打算与方振山争论。

    然而,不等何漳开口,赵俊臣就问道:“那么,方总兵可有良策?”

    方振山沉声说道:“此次攻入陇南地区的蒙古联军,全都是蒙古右翼与准噶尔汗国最精锐的军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更加不敢有任何闪失,一旦是损失惨重,他们就要许多年都不能恢复元气,所以蒙古联军自从攻入了陕甘之后,行动就一直是极为谨慎,再加上蒙古人向来是不善久战,如今又是深入敌境,必然是不敢与我大军进行决战!如今钦差大人率领六万强军来援,再加上我固原军镇的兵力,足可以凑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大军,只要是这支大军摆开阵势向着阶州城压去,做出一副要与蒙古人决战的姿态,蒙古人一定是心生怯意、不战而逃,然后我军再趁胜追击,并且是命令各路边军进行拦截,也必然会有大量斩获!”

    不得不说,相较于何漳的意见,方振山的意见更为稳妥,许多官员也皆是表现出了意动之色,但赵俊臣依旧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只是转头向着戚斌看去,问道:“戚斌,你乃是戚少保的后人,颇是擅长军略,可有什么不一样的建议?”

    戚斌显然是有些不同的想法,早已经是迫不及待,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马上就起身说道:“钦差大人,卑职认为,如今的局势之下,若是想要取得最大的战果,首要之务既不是奇袭杀敌,也不是大军退敌,而是应该遣派一支强军前往渭水以北的破虏卫,断去蒙古联军的后路,让蒙古人无法再退回渭水北岸,在调集甘肃军镇的兵力堵住蒙古联军的西路!在此之前,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却不可太早支援阶州城,反倒是可以利用阶州城作为诱饵拖住蒙古大军,等到包围彻底成型之后,再以堂堂正正的军势压向阶州城,与蒙古联军进行决战,将这支蒙古军队彻底消灭!”

    听到戚斌的建议之后,原本是一直不置可否的赵俊臣却是突然笑了。

    相较于何漳的激进与方振山的保守,戚斌的这番建议却是最符合赵俊臣的心思!

    然而,除了赵俊臣之外,其他人却不这么想。

    随着戚斌的话声落下,有几位性格持重的官员顿时是面色一变,连忙发表了不同意见。

    郑家栋对于戚斌一向是很有好感,但他这次却是率先起身反对了戚斌的意见,说道:“钦差大人,下官认为戚斌的建议不妥!何漳老将军的计策虽然是有些冒险激进,但至少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阶州城的围困,说不定还能够建立奇功!方总兵的计策略显保守,但却是万无一失之策,这些年来已是多次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相较而言,戚守备的建议看似不错,但这般方法必定是要耽搁许多时间,不能及时支援阶州城,一旦是阶州城在此期间有所闪失,可就大事不妙了!”

    然后,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说道:“下官也是这般看法,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阶州城的安危!此外,按照戚守备的建议,我军必然是要与蒙古人进行一场决战,先不谈此战的胜负未料,即使是最终胜了,恐怕也会损伤无数……相较而言,还是方总兵的计划最为稳妥!”

    郑家栋与吴启凡皆是老成之辈,他们作为地方衙门的文官也有些天然畏惧战争,若是按照戚斌的计划,就必然会有一场规模极大的战事发生,这场战争胜负未知、变数极多,自然是引来了他们的抗拒。

    不过,按察使周勃与蒙古人有仇,对蒙古人一向是恨之入骨,却是极为赞同戚斌的建议,说道:“钦差大人,下官倒是认为,戚将军的建议很是不错,既不像何老将军一般激进,也不似方总兵一般保守,若是这个计划顺利的话,就能够将数万蒙古大军一举歼灭,必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功!”

    看到众位官员之中终于有人支持了戚斌的意见,赵俊臣抬手下压,制止了众人进一步的争论。

    然后,赵俊臣终于是再次开口了。

    赵俊臣面容肃穆,缓缓说道:“自从接手了陕甘三边的防务之后,我先后组建了战兵新军、颁布了丰厚的军功赏赐、统合了陕甘所有的力量……我费尽心机的做了这么多事情,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安然度过今年的火筛入寇而已,关于这一点,我这段时间曾不止一次谈及,但似乎大家都只是认为我在说大话而已,依然是秉持着过去的想法,认为我们只要把入侵的蒙古人礼送出境即可,不需要大动干戈……”

    说到这里,赵俊臣环视了在场众人一眼,又说道:“那么,我就在这里再说一次!我的野心很大,比你们想象中更大!我要与众位共同创建一场不世奇功!我要让蒙古人从此不敢再侵入我大明疆土!我要为陕甘境内所有遭到蒙古人祸害的百姓们报仇雪恨!我要确保陕甘三边今后百年之安宁!我要让这次侵入大明疆土的这支蒙古联军……有来无回!”

    赵俊臣的话声不大,但语气却是极为坚定!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说法,在场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在此之前,赵俊臣曾不止一次的透漏过他想要大干一场的想法,但所有人都没有放在心里,认为赵俊臣的这般表述只是为了鼓动士气罢了,但如今再看到赵俊臣的重申之后,他们才发现赵俊臣竟是真想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甚至,听赵俊臣的意思,歼灭入侵的蒙古大军也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

    一举歼灭数万蒙古大军,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明太祖当年都没有办到的事情!

    明朝建立之后,虽然是把蒙古人赶出了汉人领土,但数百年来面对蒙古人的侵袭依然是一直处于被动!

    若是陕甘三边拥有这般力量,又何必每年都要遭遇火筛入寇?

    当年,明英宗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曾亲率五十万大军亲征,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土木堡之变!五十万大军被全歼,甚至就连明英宗也被俘虏,甚至险些丢掉了京城!

    如今,赵俊臣这般狂妄的表述,究竟是哪来的底气?

    ……

    ……

第八百一十八章。战巩昌(七)。() 
    ……

    ……

    官衙大堂内,所有人皆是愣愣的看着赵俊臣,表情各有不同。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赵俊臣依旧是表情平静,就好似他刚才只是说了一些寻常闲话,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任谁都能感受到的强大自信!

    当然,赵俊臣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只是一种伪装罢了。

    为了这场战事,赵俊臣固然是已经筹划许久,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若是计划之中有任何一环出现失误,虽然是不至于满盘皆输,但也必然是功亏一篑的结局!

    实际上,赵俊臣如今正在进行一场豪赌!他在赌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完成,他在赌自己的麾下各军能够战胜来势汹汹的蒙古联军,他在赌自己能够通过这场战事收获一场泼天大功!

    因为,赵俊臣这次主动卷入火筛入寇的浑水之中,就是为了收获战功、插手兵权!

    所以,赵俊臣就绝不能小打小闹,必须要大干一场!

    若是赵俊臣主持陕甘军政期间,只是把入侵的蒙古大军赶出境内,那也只是寻常功劳罢了,历任的三边总督都能够办到这一点,显不出赵俊臣的突出,也不能为赵俊臣赢得多少功勋!

    唯有把入侵陕甘的蒙古大军尽数全歼,才可以让赵俊臣收获不世奇功,震惊朝野、世人瞩目!

    然后,凭借这场不世奇功,赵俊臣在庙堂中的地位才能够真正稳固,他在朝野间的风评也才能够彻底扭转!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德庆皇帝也不敢随意出手针对!

    所以,赵俊臣绝不能采取方振山的“稳妥战术”,也不敢采纳何漳的“冒险计策”,更不能像是几位文官一样秉持着宁事息人、得过且过的观点。

    这个时候,赵俊臣必须要好高骛远、好大喜功!

    唯有如此,赵俊臣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真实目标!

    为此,哪怕是需要承担一些风险,也是在所不惜!

    赵俊臣表现出来的自信虽然只是一种伪装,但赵俊臣的演技高超,并没有让众人看出破绽。

    只是,众位文武官员感受到了赵俊臣的自信之后,却有些分不清楚赵俊臣的自信究竟是源自于狂妄无知,还是雄心壮志。

    学政郑家栋显然是认为赵俊臣的自信源自于狂妄无知,愣了片刻之后,连忙是劝谏道:“钦差大人,下官依然是认为方总兵的计划最为妥当,能用最少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乱,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救援阶州城……”

    然而,不等郑家栋说完,赵俊臣就已经抬手阻止道:“关于阶州城的安危,众位完全不必担心,我早就聊到了阶州城或许会成为蒙古人的目标,如今的阶州城除了本地守军之外,还有近三万的禁军精锐驻守,这段时间我也调去了许多守城器械,还派人修建了许多城防工事,城内的粮草更是不缺,所以阶州城在短时间内绝不会有破城之忧!……若是阶州城在这般情况下依旧是在短时间内沦陷,那只能说明蒙古人全都是天兵天将,又或者是我大明将士全都是不堪一击,那样的话我们就算是及时支援阶州城也只是派兵送死罢了!”

    堵住了郑家栋的话语之后,赵俊臣的语气再次变得严肃,缓缓说道:“如今,我意已决!在这场战事之中,是以全歼蒙古联军为目标,让他们有来无回,收获一场不世奇功!你们有不同意见也好,回去之后向朝廷写奏疏弹劾我也罢,但如今我有临机决断之权,这次的战事,终究是我说了算!各位只需要安心听命、用心办事即可,就算是战事失败了,责任也全由我一人承担!”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显然是不会转变想法,文官们皆是无可奈何。

    但几位武官的反应却是大为不同!

    方振山原本就已是意欲投靠赵俊臣、寻求赵俊臣的庇护,如今听到了赵俊臣的说法之后,更是考虑清楚了事情的利弊固原军镇的防区内已是发生了丢城失地的事情,若最终只是把蒙古人赶出境内,恐怕依然是功不抵过,也唯有按照赵俊臣的计划行事,他才有可能将功补过!

    何漳则是强硬的主战派,他刚才所提出的奇袭之策固然是受到了文官们“尽早支援阶州城”意见的影响之外,但也是想要尽可能的杀伤蒙古联军,如今见赵俊臣的野心更大,竟是想要全歼敌军,自然是全力赞成!

    至于戚斌就更别说了,全歼蒙古联军的计划原本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于是,不等文官们再次劝谏赵俊臣,几位武官们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却是首次统一了意见,纷纷出列之后齐声说道:“卑职等人定当全力以赴追随钦差大人,为钦差大人之宏愿雄心以死效力,与钦差大人一同建立不世之奇功!”

    见到几位武官的表态之后,文官们更是面色一变。

    赵俊臣原本就是一副坚持己见的样子,如今更还得到了武官们的支持,文官们就更加不可能改变局势了!

    西安知府吴启凡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知道自己再是如何劝谏也是无用,他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力完善赵俊臣的作战计划、尽可能的增添一丝胜机!

    于是,吴启凡也就放弃了继续劝谏的想法,只是问道:“这么说,相较于何老将军与方总兵的意见,钦差大人您更加倾向于戚守备的计划?”

    赵俊臣看了吴启凡一眼,眼中闪过了一丝赞赏。

    然后,赵俊臣缓缓说道:“应该说,我更加赞同戚斌想要全歼蒙古联军的立场……至于戚斌所提出的计划,倒是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但若是想要万无一失、尽可能的增添胜算,有些环节还需要要稍作修改!”

    最终,赵俊臣终于是向众人讲出了自己筹划已久的作战方案!

    而就在赵俊臣与众位文武官员商讨战事的同时,围绕着阶州城的攻防战也已是正式展开。

    只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这场战事却远远没有想象中那般激烈,阶州城也远远没有文官想象中那般危如垂卵!

    在这场战事中,不仅是阶州城的防备森严、准备充分,蒙古联军也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确实是不善于攻城之道!

    ……

    后半章原本是描述战争场面,但虫子并不满意,最终还是全部删了,所以这章只有两千字,大家见谅!

    ……

第八百一十九章。战巩昌(八)。() 
    ……

    ……

    “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

    阶州城外,在全体蒙古将士的面前,巴根完全不留任何情面,用马鞭狠狠抽打着他面前的几位蒙古将领!

    这几位蒙古将领皆是来头不小,全都是蒙古联军内部的核心人物,像是哈萨克首领阿拜海达尔、诸察合台首领苏合、叶尔羌首领阿木尔等人皆是在列。

    若是平时,巴根也会刻意的维护他们的颜面,绝不会在全体将士前面羞辱责罚他们。

    但如今,巴根也实在是气疯了!

    蒙古联军围攻阶州城已经是整整一天多时间了!

    时间还短,巴根也不强求蒙古联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攻破阶州城!

    然而,在这一天多时间以来,蒙古联军已是先后向阶州城发起了五次强攻!但这么多次强攻之后,蒙古联军就别说是攻上城头了,甚至就连攻城云梯都不能顺利运送到阶州城的城脚下!成果最好的一次,也只是勉强攻到了阶州城的护城河附近,然后就被阶州城的守军们用强弓与火統击退了!

    可以说,蒙古联军这一天以来的攻城表现,实在是拙劣不堪!按照这样的进度,别说是速战速决了,恐怕就算是围攻阶州城三五年时间,也绝无可能攻下阶州城!

    阶州城确实是守备森严、准备充分,在赵俊臣的提前准备下,阶州城的城墙上配备了大量的火統、床弩、投石车,支援阶州城的禁军精锐也拥有大批能拉射强弓的神箭手,再加上阶州城本身的高墙深河,想要攻破这样一座城池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然而,让蒙古联军的攻城计划屡屡受挫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蒙古人本身的问题!

    当初,赵俊臣前往花马池营的路上,曾经遭遇到蒙古骑兵的突袭,赵俊臣亲自观看了蒙古骑兵与身边护卫们的作战表现,当时赵俊臣的评价就是四个字——“菜鸡互啄”!

    这个时代的军队大都只是乌合之众,完全没有战术纪律可言!蒙古联军如今固然是来势汹汹,就好似不可阻挡一般,但以赵俊臣的眼光来看,也只有“悍勇”二字可取。

    这还是蒙古人最擅长的野外骑战,却依然是遭到了赵俊臣的鄙夷,那么蒙古人最不擅长的攻城战究竟会是怎样的表现,也就可以想象了。

    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丝毫韧性,就这么乌泱泱的一冲而上,然后又在阶州城守军的还击之下迅速溃逃,这就是蒙古联军数次攻城的真实表现!

    更重要的是,蒙古联军内部也有很大问题,那就是人心不齐!

    这才是巴根发怒的真正原因!

    既然是称作“联军”,自然是派系分明,不仅是准噶尔汗国与蒙古右翼各大部落相互间暗中提防,就算是准噶尔汗国与蒙古右翼各大部落的内部,许多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准噶尔汗国的军队除了准噶尔骑兵之外,还有哈萨克骑兵、诸察合台骑兵、叶尔羌骑兵等等仆从军,至于蒙古右翼各大部落的军队,成分就更加混杂了。

    这些不同部落的军队联合于一处,战事顺利的时候还好控制,但若是战事一旦遇到困难、有可能会损失惨重的时候,各个部落的领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存自身实力,只希望让别人冲在前面送死,自己跟在后面捡便宜!

    如今,强攻阶州城的战事明显就是一件苦差,必然会是损失惨重!于是,各大部落的首领们也就心思愈加活泛了!

    但这个世上终究是精明人多、愚钝者少,当所有人都想着缩在后面捡便宜的时候,蒙古联军的作战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

    巴根命令蒙古联军对阶州城发起进攻的时候,准噶尔大军希望蒙古右翼部落大军冲在前面,蒙古右翼部落大军希望准噶尔大军冲在前面,最终的结果就是各大部落的将士们皆是“争后恐先”,全都是刻意放慢了脚步,然后就遭到了阶州城守军的迎头痛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