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四十章。督抚齐至。() 
……

    ……

    对于一名官员而言,“权”、“势”二字缺一不可。

    权,是明面上的地位与决定力;

    势,是现实中的潜在影响力。

    若是有“权”而无“势”,就必然要成为傀儡、被他人架空,若是有“势”而无“权”,也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有效保障利益。

    此前,梁辅臣身为全权钦差大臣,固然是有权了,但因为赵俊臣在陕甘三边威望太高的缘故,花马池营的大多数官员皆是要看赵俊臣的眼色行事,却是有权无势的尴尬局面。

    这般情况下,梁辅臣也是表现低调,并没有强行与赵俊臣争抢风头,反倒是表现出了一副从善如流、虚怀若谷的模样,一切事情都与赵俊臣共同商议着决定,给予了赵俊臣足够的尊重,颇有些和平过渡的意思。

    但这一天,梁辅臣与关武元见面谈话之后,两人可谓是一见如故,关武元更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与他麾下的五万禁军援兵今后将会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梁辅臣。

    得到了关武元的鼎力支持之后,梁辅臣顿时是心中大喜,只觉得底气充足了许多。

    自那以后,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梁辅臣的态度也就悄然间发生了变化,他的作风渐渐变得独断了起来,许多事情也不再询问赵俊臣的意见,并且是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建立威望。

    对于梁辅臣的这般变化,赵俊臣早有预料,也是乐见其成。

    说根到底,赵俊臣已经提前为陕甘三边规划好了未来方向,梁辅臣的诸般决断,也只是依照着赵俊臣所规划的路线前进,实际上就相当于给赵俊臣打下手了。

    更何况,梁辅臣的办事能力很强,眼光、手段皆是不缺,许多方面还要更强于赵俊臣,陕甘三边的一些事情交给梁辅臣来处理,赵俊臣也很放心。

    就这样,在梁辅臣的主动争取、赵俊臣的顺势退让之下,陕甘三边的军政大权逐步移交到了梁辅臣的手上。

    至此,梁辅臣终于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权钦差大臣。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但赵俊臣也没有闲着,把明面上的权力转交给了梁辅臣之后,赵俊臣依然还有一些暗地里的事情需要处理。

    或者是进一步整合自己在陕甘境内所建立的人脉与各项收益;

    又或者是利用赈济灾民的名义,把那些不愿意返回家乡的灾民们,分别安置到自己的各地田产之中;

    再或者是不断接见陕甘境内的各位封疆大吏、文武官员,暗中进行各种利益交换;

    尤其是最后这一件事情,让赵俊臣获利颇多。

    *

    这几天以来,因为赵俊臣此前的召集令,各地的文武大员们纷纷赶到了花马池营。

    河东巡抚吴敏、河西巡抚张文辉、陕西巡抚章德承,以及他们辖下的三司大吏;

    甘肃军镇的镇守总兵金虎原、宁夏军镇的镇守总兵、榆林军镇的镇守总兵王源、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方振山,再加上延绥、神道岭、兴安、凉州等等重要防区与关隘的总兵与指挥使……

    (注:在明朝,镇守总兵与总兵的地位不同,只有九大军镇的总兵才被称为镇守总兵,一些重要防区与关隘的主将也有总兵职衔,但权力较之镇守总兵大有不如;而在陕甘境内的几处军镇之中,则要以甘肃与固原两大军镇的防区最大、实力最强。)

    一时间,花马池营内竟是一口气聚集了二十余位封疆大吏。

    这些文武大员抵达了花马池营之后,大都是第一时间拜访赵俊臣,梁辅臣则是屡次遭到了无视。

    这不仅是因为赵俊臣如今的声望太高,更是因为赵俊臣手里的那份请功名单,如今依然是迟迟未能确定的缘故。

    赵俊臣一举全歼了十万蒙古联军之后,赫赫战功可谓是百年罕见,朝廷必然会封赏所有得有功官员。

    所以,这份请功官员名单,也就成为了所有官员眼里的一块香饽饽。

    简而言之,任何官员只要是可以名列请功名单之中,哪怕只是稍微被提了一下名字,就一定会收获大量的好处,即使是不能立刻官升一级,至少也会记功一次、今后优先提拔。

    这样一来,各地的文武大员们赶到花马池营之后,自然是迫不及待的纷纷跑到赵俊臣面前争取好处,就好似一群苍蝇闻到了臭肉一般。

    当然,在赵俊臣率军全歼蒙古联军期间,陕甘三边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拖了后腿,按理说这份请功名单之中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有他们的名字。

    但在众位封疆大吏眼中,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赵俊臣也不是一个固执古板之辈,事实上赵俊臣的态度很是友善随和,只要是他们交给赵俊臣的好处足够多,赵俊臣也很乐意在请功奏疏之中添上一个名字!

    就这样,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一场胜利,最终却是演变成为了高层官员们的一场分功盛宴!

    许多将士在战场上牺牲性命,最终只是换来了区区五十两银子的抚恤,但这些封疆大吏们却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却是轻易获得了数以百倍计的好处。

    *

    就在关武元返回花马池营第三天的上午巳时,赵俊臣出面接见了凉州总兵蔡和。

    凉州距离花马池营的路程最远,所以蔡和也是最后一位抵达花马池营的陕甘高层官员。

    蔡和也知道自己来晚了,所以他赶到花马池营之后,就连休息都顾不上,直接给赵俊臣投了名帖,想要尽快与赵俊臣见面。

    收到了蔡和的名帖之后,赵俊臣很快就接见了蔡和。

    依然是赵俊臣的办公房间之中,见到一身风尘仆仆的蔡和,赵俊臣点头道:“蔡将军从凉州一路赶来,实在是幸苦了,你来到花马池营之后,可有去拜见梁老?”

    蔡和是一个身材高瘦、表情冷厉之辈,但他在赵俊臣面前却是保持着足够的谦卑,低头陪笑道:“卑职赶到花马池营之后,就第一时间赶来这里拜见赵大人,却还没有顾得上去拜见梁老。”

    赵俊臣眉头微皱,说道:“这样可不好,毕竟梁老才是花马池营的正主,蔡将军没有第一时间拜见梁老,这般消息传出去之后只怕会引来非议。”

    蔡和连忙解释道:“卑职当然也是尊敬梁老,只是卑职前几日收到了渭水大捷的消息之后,就一直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已,赵大人的这般赫赫战功,当是我朝第一功臣,让卑职的心里面更是十分崇拜,所以卑职赶到花马池营之后,就忍不住想要尽快见上赵大人一面,以表达卑职心中的崇敬之意!”

    赵俊臣轻轻一笑,说道:“你倒是会说话。”

    蔡和则是拍着胸脯说道:“卑职是个憨人,说得都是真心话。”

    表态之后,这位“憨人”的眼中却是闪烁着精明,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礼单,再次笑道:“钦差大人的不世奇功,自当是应该举国相庆,这是卑职的一点心意,也是一份贺礼,还望赵大人笑纳。”

    蔡和的这般表现,赵俊臣早已是见惯了,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之色,只是向着身边的许庆彦点头示意。

    得到赵俊臣的示意之后,许庆彦从蔡和的手里接过了礼单,然后又转交给了赵俊臣。

    赵俊臣随意的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这份礼单之中罗列了一大堆的贺礼,包括了一万两银子的贺银、两樽夜光杯、以及一套东汉年间的瓷器。

    见到这份礼单之后,赵俊臣的脸上多了一丝笑容,说道:“说起来,我这次之所以能够全歼蒙古联军,也有蔡将军的一份功劳……”

    说话之际,赵俊臣的表情略有沉吟,思考着自己应该如何编造蔡和的功劳,片刻后终于有了灵感,说道“恩……是这样的,若不是蔡将军的积极配合、主动出击,改变了蒙古联军的入侵路线,蒙古联军也未必就会一头撞进我的重重包围!所以,蔡将军虽然是没有直接参与到战事之中,但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功绩,我一定会在请功奏疏里向朝廷提及这一点的。”

    蔡和咬牙放血给赵俊臣送出这样一份重礼,自然是为了把自己的名字添入请功名单之中,如今见到赵俊臣这般好说话,顿时是大喜过望。

    于是,蔡和连忙是肃容道:“卑职不敢居功,为了赵大人的歼敌大计,这一切都是卑职应该做的。”

    说话之际,就好似真有其事一般。

    见到蔡和这般厚脸皮的表现,许庆彦下意识的撇了撇嘴角。

    接下来,赵俊臣与蔡和谈了几句闲话之后,然后就让蔡和离开了。

    这般流程,这几天已经发生了十余次,赵俊臣也是非常熟悉。

    却说,等到蔡和离开了房间之后,许庆彦却是面现不屑道:“这个凉州总兵蔡和,当真是如传闻中一般是个厚脸皮,也如传闻中一般吝啬……咱们这些日子以来,总计收到了二十一份礼单,其中就要以蔡和的这份贺礼最不值钱了!这些贺礼加起来也就两三万银子,就这样让他加入请功名单之中,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赵俊臣却是毫不在意,说道:“官场之上,你就不要怕别人占咱们便宜,也不要怕自己欠下别人的人情,他今日占了便宜,明日就要还人情,这人情往来之间,一条人脉就搭建起来了……相较于这些人脉,些许银子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许庆彦则是表情严肃道:“少爷你如今不管账库,当然是说得容易,咱们的各项计划,一个个全都是吞金兽,许多时候为了尽快见到成效,皆是放弃了许多唾手可得的好处,咱们府里已经入不支出好些日子了,若不是时常有些外财,只怕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赵俊臣摇头失笑,说道:“你呀,就是个守财奴的性子……你也不想想,若不是那些像是吞金兽一般的各项计划,咱们哪里能得到这么多的外财?只要是这些计划顺利进展下去,咱们的外财也只会越来越多。”

    而就在赵俊臣教导许庆彦的时候,房门外响起了苏西卿的禀报声。

    “启禀赵大人,梁老得知了凉州总兵蔡和赶到花马池营的消息之后,就传令花马池营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赶去总督府,您也在受招之列,说是朝廷那边传来了最新旨意。”

    ……

    ps:这一次恢复更新,虫子的决心很大,不想让大家再次失望了。

    但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按照原定计划,虫子的下一个目标是连续更新30天。

    然而,爷爷明天过生日,虫子必须要回老家一趟,仅是路上开车就需要三个小时以上,未必能有时间码字,回家之后也未必还有精力。

    说不定就要断更,怎么办?

    聪明如虫子,当然有办法解决,把一个大章节拆成两个小章节,问题不就解决了?

    所以,19。5/30!

    ……

    ˿e;ea6;ʁc;d22;e91;c0f;Bf4;f51;ad9;&#ff0c;Ba9;f60;f53; a8c;Bf4;AB0;AB0;feB;ae0;c0f;Bf4;&#ff0c;c0f;Bf4;Od2;Bf4;AB0;

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终的决定。() 
……

    ……

    听到朝廷传来了新的圣旨之后,许庆彦顿时是兴奋了起来,问道:“难道是朝廷传来了封赏少爷的圣旨?”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却是轻轻摇头,说道:“绝不可能,从渭水战事结束至今,仅仅是过去了十天时间,朝廷即使是已经议定了我的封赏,封赏圣旨也绝不可能这般快的传到花马池营。”

    花马池营与京城之间,距离长达两千三百余里,不仅是路途遥远,道路环境也是极为险峻,要多次穿过火筛入寇的交战范围,稍不走运就会遇到南下劫掠的蒙古骑兵,更还包括了大量的崎岖山路,稍有不慎就会扭伤马蹄。

    花马池营若是想要向京城中枢传送消息,即使是信使们一路上换马不换人、没有任何的意外耽搁,也至少需要七八天时间才能赶到京城,京城中枢若是想要给花马池营传达命令的话,因为京城信使大都是选择绕路走官道的缘故,消耗时间往往还要更多一些。

    更何况,朝廷中枢的决策效率并不算高,经常是需要许多时日的激烈争论才能做出决定。

    所以,京城中枢与花马池营之间的消息传递,有着极为明显的滞后与延迟,让人很不适应。

    根据赵俊臣的估算,朝廷若是有封赏旨意的话,只怕是还要再等七八天时间才能收到消息,传旨的大臣目前也许只是刚刚离开了北直隶范围。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许庆彦的表情有些失望。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赵俊臣荣耀加身的那一刻了,也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陕甘三边返回京城中枢。

    看到许庆彦表情间的失望之后,赵俊臣再次摇头,肃容说道:“早在二十余天之前,我曾向朝廷中枢送去一份密疏,商议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依照时间估算,这一次的圣旨应该是朝廷有所决定了,这件事同样是至关重要、影响深远,却是不可怠慢。”

    说完,赵俊臣已是站起身来,迈步向外走去。

    *

    当赵俊臣来到了总督府大堂之后,却发现陕甘境内的诸位文武大员们已经纷纷到齐了。

    见到赵俊臣的出现之后,众位文武大员们连忙是纷纷起身见礼,表现颇为热络,但赵俊臣则是不动声色的向着众人点头,然后就在主位右侧落座。

    很快的,梁辅臣也同样是现身于总督府正堂之内。

    见到梁辅臣的出现,众位文武官员们也同样是纷纷起身行礼,但态度较之于见到赵俊臣的时候却是要明显冷淡一些。

    在此期间,赵俊臣偷眼打量着梁辅臣的神情变化,发现梁辅臣的表情依旧是充满了肃穆之意,但又隐隐有些兴奋激动之意,也就对朝廷的决定有了推测,不由是心中一定。

    却说,梁辅臣来到总督府正堂之后,就表现出一副雷厉风行的态度,直接说道:“众位同僚,本阁这里刚刚收到了朝廷的最新圣旨!”

    说完,梁辅臣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明黄色卷轴。

    见到梁辅臣掏出圣旨之后,包括了赵俊臣在内,正堂内所有官员连忙是下跪听旨。

    只见梁辅臣展开圣旨后扬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蒙古各部百余年来不知敬畏,屡次南下劫掠汉人百姓、冒犯我天朝之威,西北官民皆是深受其苦!朕已决定,将是毕其功于一役,出兵草原、惩处蒙古右翼各部、收复河套平原,彻底终结陕甘三边之边防隐患!

    ……在此期间,由全权钦差大臣梁辅臣主持一切边防与出征事宜,原钦差副使赵俊臣改为全权钦差副使,协助梁辅臣处理陕甘境内所有军政之事宜……

    ……陕甘境内之各军将士,当是今次出征草原之先锋,具体安排交由梁辅臣与赵俊臣二人共同决定……

    ……陕甘将士出征草原之后,将可得到朝廷之全力支援……朕已传旨,四川白杆军、湖南六营三军,将会于近日赶至三边支援……

    ……国战之事,当是百年之基,朕心甚切,还望陕甘诸臣同心协德、不遗余力,钦此!”

    梁辅臣读完了这份圣旨之后,满堂官员顿时是一阵哗然。

    朝廷一改从前只是被动防御的作风,突然间要主动出征草原,这件事情自然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有些人兴奋莫名、有些人面现忧色,有些人蠢蠢欲动,还有些人则是不知所措,反应各有不同。

    但在赵俊臣的眼里,这份圣旨之中,唯有三件消息值得自己重视。

    其一是朝廷终于是下定决心要出兵收复河套了,所以赵俊臣的许多布置也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发挥作用了。

    其二是自己从一个只是负责赈灾的钦差副使变成了一个可以插手一切事宜的全权钦差副使,虽然赵俊臣很清楚自己的这个身份并不能长期保留,但这般身份变动也透漏出了朝廷对自己的让步。

    其三则是朝廷中枢这一次的决心很大,不仅是调动了各地兵力纷纷赶到陕甘支援,更还投入了大量的银粮资源……

    这也就意味着,赵俊臣这些年来为朝廷国库积蓄的家底很快就会消耗一空了。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赵俊臣今后的庙堂地位愈加不能动摇了。

    但这也是一项危机。

    因为,随着小川河的逐步临近,国库的家底被消耗一空之后,就意味着朝廷今后再是出现大范围的天灾,就再也没有任何赈济之力了。

    简而言之,在赵俊臣的促动之下,朝廷中枢已经走在了危险的钢索之上。

    ……

    ps:爷爷的寿宴结束之后,父母提出想去老家附近的景点游玩,虫子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陪伴他们了,当然是不能拒绝……但这样一来,回家已是临近晚上十点,比预期还要更晚许多。

    幸好是虫子昨天机灵,留下了一点存稿,否则今天就要再次进宫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短小精干的两千字微型章节。

    进度条:20/30

    ……

恩,今明两天会有小爆发() 
今天实在是没有时间,但为了达成不断更的成就,勉强更新了一个短小无力两千字,而且还是先更后改。

    更新时间是23点59分55秒,险之又险。

    更新之后,虫子很不满意,用了大半个小时才修改好了这篇文字,完善了一些细节,修改了一些错别字,让这篇文字总算是可以见人了。

    虫子违背了自己以质量为先的原则,实在抱歉。

    今明两天,虫子基本没什么事情,为了补偿大家,会小爆发一下。

    每天两更,每章依然是大章节。

    《摄政大明》恩,今明两天会有小爆发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九百四十二章。暗中争锋。() 
……

    ……

    简而言之,为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赵俊臣如今颇是有些以明朝国运为赌注的嫌疑。

    当然,赵俊臣的赌性并不算重,也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命运寄托在运气之上,他的每一项决定都是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