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于,他还有“世界史上的第一船王”之称,这般称号足以说明郑芝龙的实力与影响力!

    在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背景之下,郑芝龙以民间之力组建水师,周旋于东洋与西洋势力之间,还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了西方海上势力,让汉人重新夺回了海上主导权,绝对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郑芝龙年仅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海盗,随着他的实力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他还在台湾地区组建了政权,不仅是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为自己保驾护航,更还效仿明朝在台湾设官建置,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割据政权。

    到了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年仅二十三岁的郑芝龙率领麾下海军大举进攻泉州,数战数捷、大破明朝福建舰队,一时间燕京震动!

    那个时候,明朝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崇祯皇帝无力剿灭郑芝龙,于是就转而招安。

    最终,郑芝龙接受了明廷的招抚,官至都督同知、福建总兵。

    这个时候,郑芝龙的麾下已是拥有三万海军、上千海船,实力之雄厚,让人触目惊心。

    在赵俊臣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中,因为清军入关的缘故,郑芝龙被困在北京城之中,虽是表态归降于清朝,但最终依然是难逃一死——这也是郑芝龙之子郑成功极力抗清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大程度上,后世郑成功的诸般成就,正是缘于郑芝龙留给他的家底极为丰厚的缘故。

    但在这个历史时空之中,因为崇祯皇帝的能力更强、而且小冰河时期延后的关系,明朝勉强延续了下来,清军依然是龟缩在山海关之北,所以郑芝龙也就没有死在清朝之手,他依然是东亚海域的霸王级别人物。

    甚至于,后世郑成功彻底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人的功绩,也落在了郑芝龙的头上。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赵俊臣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之中,郑芝龙被清朝杀害之前,就已经占领了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台湾境内的汉人移民数量也占据了绝对多数,距离彻底控制台湾只是差了几步之遥罢了。

    也正因为郑芝龙收复台湾的功绩,他还被崇祯皇帝封为了安南伯!

    这个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却要比赵俊臣即将要受封的“不世新成伯”值钱得多。

    但通过郑芝龙在两段不同历史中的表现,就大致可以展现出他的性格为人了。

    这是一个强人,也是一位枭雄,而且他割据一方,对明朝并不是那么忠心。

    实际上,即使是被明朝诏安之后,郑芝龙也一直是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明朝并没有能力节制郑芝龙麾下的庞大海军,等到郑芝龙收复了台湾之后,台湾的百姓也是只知郑芝龙而不知朝廷,台湾地区的官员任命全凭郑芝龙的一言而决!

    也正是因为这般缘故,李勋才会说朝廷对于郑芝龙的态度是“防大于用”,可谓是忌惮极深。

    然而,郑芝龙麾下的那支船队与海军,在这个时代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赵俊臣心中最是清楚不过了。

    明朝想要撑过今后的小冰河时期,甚至是重新站在世界之巅,这股势力绝对是意义重大。

    如今,见到李勋与郑芝龙有些联系之后,赵俊臣自然是有些心动,想要趁机与郑芝龙搭上关系,为他今后的某些计划做铺垫。

    当然,赵俊臣并没有妄想自己可以控制郑芝龙。

    要知道,郑芝龙虽然也兼任着福建总兵之职,但他与陕甘三边的总兵们却是截然不同,说是天差地远也不为过。

    郑芝龙垄断了东亚与东南亚的海洋贸易之后,绝对是日进斗金,甚至很有可能是明朝首富之人,他这些年来割据台湾,只是名义上臣服于明朝,即使是德庆皇帝也不会被他放在眼里,就更别说是赵俊臣了。

    不论是权力压制,还是银钱收买,对于郑芝龙而言皆是行不通。

    所以,赵俊臣与郑芝龙搭上关系之后,只是为了平等合作而已!

    至少,赵俊臣目前是这样打算的。

    *

    此时,见赵俊臣的情绪突然出现了变化,李勋不由一愣。

    他不知道赵俊臣为何会这般在意安南伯郑芝龙这个海盗出身的封疆大吏。

    要知道,寻常官员听到郑芝龙的名字之后,都是一副谈虎变色的样子,可谓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会沾上关系、受到朝廷中枢的防范与敌视。

    但赵俊臣却是似乎对郑芝龙很感兴趣。

    愣了片刻之后,李勋答道:“赵大人,下官所说正是福建巡抚同知、福建总兵、安南伯郑芝龙。”

    赵俊臣换了一副笑眯眯的亲切模样,问道:“哦?李巡抚刚才说自己与郑芝龙有些关系,却不知是怎样的关系?”

    李勋心中愈加奇怪,但见到事情似乎有所转机之后,还是老实答道:“下官是福建泉州人,有一位远方亲戚名叫李旦,按辈分来讲,下官还要称他一声叔祖父!下官的这位叔祖父乃是郑芝龙的义父,郑芝龙的海上势力也算是继承于李旦,并且是发扬光大、青出于蓝了。

    下官十九岁的时候入京赶考,原本只是姑且一试,没想到侥幸考中了同进士的功名,位列于杏榜之末,下官收到消息之后,又是高兴又是沮丧,高兴是自己杏榜有名,沮丧是觉得自己考早了,应该再寒窗苦读几年、设法考取更好的功名,杏榜末位的同进士实在是太低了,必然会影响到下官的未来仕途!

    但也是时来运转,那个时候,郑芝龙接受朝廷招安还没几年,身上依然保持着海贼作派,与朝廷中枢多有冲突,甚至有传言说郑芝龙想要自封为王,先皇为了稳住郑芝龙,就派了重臣杨嗣昌前去安抚,下官因为与郑芝龙的义父李旦有些远亲关系,也就被杨阁老点了名字,加入到了队伍之中。

    等到下官跟着杨阁老见到了郑芝龙之后,郑芝龙因为义父李旦的关系,对待下官颇是亲善,再加上杨阁老的刻意安抚,一场风波也就化于无形了,而下官也是因为这般缘故,得到了杨阁老的举荐,很快就晋升成为了地方知府之位,起点要比同科们高了许多!若非如此的话,以下官的出身,是绝无可能晋升成为封疆大吏的。”

    听完了李勋的解释之后,赵俊臣的心中有些失望,只觉得李勋与郑芝龙的关系有些远了。

    但赵俊臣还是问道:“哦?没想到还有这层缘故!却不知李巡抚这些年来与郑芝龙可还有保持联系?”

    李勋犹豫了片刻,但还是咬牙说道:“下官能有今日的地位,也算是借了郑芝龙的东风,再加上下官当初跟随杨阁老见到郑芝龙的时候,曾是称呼郑芝龙为叔父,所以这些年来倒也保持着联系,但因为朝廷对郑芝龙防范极深的缘故,下官也不敢与他联系太过紧密,也就是每年送去一些土特产罢了。”

    赵俊臣若有所思,问道:“郑芝龙……今年多大年纪了?身体可还好?”

    李勋暗暗计算了一下之后,答道:“安南伯也称得上是当世少有的高寿了,世人都说人到六十古来稀,但安南伯如今已是临近八十高寿了,身体勉强还能撑着,只是有些耳背,并且是精力不济,很早之前就把手里的诸般事宜交给儿孙们处理了,但他的威望极高,只要是他表达了明确态度,福建以及附近海域皆是没人敢违抗。”

    赵俊臣点了点头,同时也是心中急转,考虑着自己今后应该如何与郑芝龙相处。

    大约一盏茶时间之后,赵俊臣的心中终于是有了决定。

    然后,在李勋忐忑不安的注视下,赵俊臣笑眯眯的说道:“李巡抚的事情,未必是没有转机,你毕竟是代人受过,就算是朝廷问罪,也不应该是牵连族人才对……这件事情,我会帮你说项的,就算是最终保不住你,也至少可以保住你的族人。”

    听到赵俊臣的承诺,李勋不由是又喜又悲。

    喜是因为赵俊臣终于是愿意出手相助,按照赵俊臣的说法,他至少可以保住李家族人的性命。

    悲是因为……看赵俊臣的态度,他自己的性命十有八九是不能保全了。

    李勋活了六十二岁,但依然觉得自己还没活够。

    但事已至此,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于是,李勋起身拱手道:“多谢赵大人,一切就拜托赵大人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后,意味深长的说道:“我应该很快就会返回京城了,等我路过山西的时候,会与李巡抚的族人们见上一面,若是其中有可用人才的话,我不仅会保住他们的性命,更还会送给他们一份前程,足以保证你们李家世代无忧了!”

    ……

    23/30

    第二更。

    另,如今正值严审期间,上传新章节之后,后台会有详细检查,很长时间都无法显示更新,所以这段时间的更新规律会有些不稳定,大家见谅。

    顺便一提,也正是因为起点严查的关系,虫子并不会过多描述郑成功,而是把郑芝龙给搬了出来——郑芝龙的经历更有传奇性,但名气反而很小,所以不会引来麻烦。

    ……

    :。:

第九百四十七章。两袖金风。() 
身为山西巡抚,还是待罪之身,李勋不敢离开辖区太长时间。

    所以,得到了赵俊臣的承诺之后,李勋同样是连夜离开了花马池营。

    当李勋告辞离开之际,时间已是这一天的傍晚酉时三刻,窗外天色渐暗。

    于是,赵俊臣就吩咐许庆彦点燃了屋内的烛灯,暗暗思考着安

    摄政大明第九百四十七章。两袖金风。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摄政大明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萨。() 
……

    ……

    就在赵俊臣两袖金风、从西北各省卷走了四百万两银子巨款的同时,西北各省的百姓们却是恨不得再捐出一笔银子来,为赵俊臣树碑立传、塑造金身!

    对于赵俊臣而言,他这段时间以来办成了许多事情,渗透兵权、营建人脉、改善声誉、建立功绩,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四百万两银子的收获只是这其中一小项成果罢了。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赵俊臣这次莅临西北各省之后,主要就办成了两件事情,一是阻止了西北督抚们的乞和绥靖之事,拯救了那些即将要成为牺牲品的逃荒灾民,保住了西北百姓们的赈灾粮草,二是全歼了蒙古联军,这件事的意义就更不用说了。

    这两件事情,皆是让西北各省的百姓们受惠不浅。

    因为当年灭蝗的事情,赵俊臣在西北各省的民间声望原本就是毁誉参半,并不似其他各省一般只是狼藉不堪。

    如今又有了这两件事情之后,再加上某些势力竭尽所能的为赵俊臣营造声势、讴功颂德,让赵俊臣在西北各省的民间声望瞬间就达到了顶峰!

    所以,在西北各省的百姓眼中,赵俊臣简直就是一位百年难遇的青天!

    尤其是西北各省的逃荒难民们,他们已经完全数不清赵俊臣究竟拯救了他们多少次性命了!若不是赵俊臣,他们已经被西北督抚们送给蒙古人当奴隶了;若不是赵俊臣,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朝廷发放的赈灾粮草;若不是赵俊臣,他们说不定已经死在蒙古人的劫掠之中……

    简而言之,这些灾民对于赵俊臣的感情,已经不是“感恩戴德”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可以描述的了。

    然而,赵俊臣却是依然觉得不够,他还会为这些灾民们做更多的事情!

    虽然是很大程度上出于私心,但赵俊臣的这般做法,却是确确实实的让灾民们再次得到了好处!

    *

    西安府外,有一处难民营,也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难民营。

    这处难民营占地极大,面积约有三百余倾,但内部依然是拥挤不堪,因为这里面汇聚着五万余名逃荒灾民。

    这么多的逃荒灾民,整日里无所事事,还不愿意返回各自家乡,只是等待着官府赈济,不仅是耗费了陕西官府的大量粮草,更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酿出一场规模浩大的民变!

    就算是没有发生民变,在这般拥挤肮脏的环境之中,爆发瘟疫疾病也是大概率事件。

    就像是陕西巡抚章晟德所描述的那样,这处难民营,已经变成为了西安城的一处隐患,西安城的官员们因为这处难民营的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睡不安稳了!

    却说,这一天,就在赵俊臣与晋商们达成了一场肮脏的钱权政治交易之际,一队人马持着赵俊臣的手令,进入了这处难民营之中。

    这队人马约有两百余人,全都是身体壮硕、神情彪悍的成年男子,这些人举止干练、组织有素,似乎是军队出身,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身体伤残,或是丢了一根手指,或是缺了一只眼睛,虽然是不大影响日常生活,但也是极为显眼。

    这些人,自然是赵俊臣召入麾下的那些战兵新军伤残将士了。

    领队之人,也正是赵俊臣寄以厚望的张诚!

    经过了神医章德承的调养之后,张诚的身体状况已是恢复了一些,他的形象较之从前也变得精神了许多。

    却说,这队人马进入难民营之后,很快就搭建了一处木台,然后就敲锣打鼓的把附近灾民全部吸引了过来。

    不过,灾民们聚拢在木台附近之际,大部分人都是表情麻木。

    类似的情况,他们已经见过无数次了,大都是官府派人来这里鼓励他们返回家乡的。

    在官府的屡次鼓动之下,也确实是有许多灾民忍不住故土难离的心思,最终离开了这处难民营、被官府遣返原籍,但大多数灾民依然是无动于衷。

    这些灾民全部是来在于那些旱情极为严重的灾民,即使是他们愿意返回家乡,回到家乡之后也无力养活自己,而且依照地方官府的一贯尿性,当他们逃荒离开家乡之后,他们的田产房屋就已经被人霸占夺走了,所以他们回到原籍也只是死路一条。

    相较而言,难民营的环境虽然是恶劣了一些,但每天都有官府开办的粥棚,能够领到一碗稀粥,至少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见到灾民们纷纷挤到自己面前之后,张诚环目看去,遍目所及皆是一些面目肮脏、表情麻木、身材枯瘦的逃荒灾民,张诚有一瞬间甚至是觉得自己被一群行尸走肉给包围了,不由是眉头一皱。

    然后,张诚拿起了赵俊臣所发明的那个扩音器,大声呼喊道:“各位乡亲们,我是赵俊臣赵大人的麾下亲兵首领,今天代表着赵大人来这里探望你们了!”

    听到张诚提及了赵俊臣的名字之后,灾民们顿时是产生了一阵骚动,麻木的表情也多了一些情绪!

    有激动,有感激,也有希望!

    “是那位全歼了蒙古联军的钦差赵大人?”

    “赵青天?救了咱们的那位赵青天!”

    “是赵圣人!赵圣人派人来探望咱们了!”

    “我就知道,赵大人是一位爱惜百姓的好官,他一定不会把咱们丢在这里等死的!”

    见到灾民们的激烈反应与议论纷纷,张诚的表情间闪过了一丝得意。

    张诚已经是赵俊臣的门人了,而且是那种只效力于赵俊臣的心腹,如今见到赵俊臣的威望如此之高,他只觉得与有荣焉。

    实际上,为了今天的事情,赵俊臣很早就埋下了暗子、做出了铺垫,自从渭水战事结束之后,赵俊臣就派人潜伏到了难民营之中,向灾民们不断传播赵俊臣的诸般功绩,甚至就连西北督抚们的绥靖乞和计划也透漏了出来。

    最终,在这些潜伏人员反复的推波助澜、歌功颂德之下,灾民们皆是明白了赵俊臣多次拯救他们的事实,于是赵俊臣在灾民们的心中形象,已是接近圣人了。

    事实上,古代百姓们并没有任何的消息渠道,他们只能相信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尤其是在难民营这种极端环境之下,赵俊臣想要为自己营造声势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等到百姓们的激动与议论终于是告一段落之后,张诚再次高声喊道:“百姓们!你们想得没错,赵大人他从来都没有忘记你们!赵大人他得知了你们好几万人就这么拥挤在难民营里之后,就一直在牵挂着你们的平日衣食、担忧着你们的未来生活!”

    顿了顿后,见到灾民们皆是用心听着自己的讲话,张诚继续喊道:“乡亲们!你们就这样滞留在难民营里不愿意离开,绝不是长久之计!官府的粮食总有用完的一天!你们每天只能用一两碗稀粥果腹,也坚持不了多久!这里的环境太过恶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疾病!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朝廷也无法帮你们活下去!你们一直留在这里,就是坐以待毙罢了!”

    随着张诚的话声落下,灾民们又是一阵哗然混乱。

    难道,赵俊臣也是要劝他们返回原籍等死吗?

    然而,不等灾民们提出质疑,张诚又喊道:“当然,赵大人他也知道,让你们返回原籍,也同样是等死罢了!所以,赵大人他这些日子以来苦心竭虑,终于是为你们寻到了一条明路!赵大人他如今已是散尽了家财,甚至是借了好多银子,在陕西、在甘肃、在山西、在北直隶,购置好了许多田地,建成了多处田庄!

    有了这些田地与田庄,就有了安置你们的地方!这些田地与田庄,如今正是缺少人手耕种,赵大人决定雇佣你们成为佃户、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在明年收到粮食之前,你们也依然可以收到朝廷的赈济粮食!绝不用担心挨饿!

    赵大人他向你们承诺,只要是你们愿意到赵大人的土地上耕种粮食,除了每年的朝廷征税之外,赵大人他只是额外向你们索取三成田租!除此之外,有了赵大人的撑腰,地方官府也不会向你们增收税赋,缴纳了朝廷两税与三成田租之外,剩下的粮食将是全部归为你们所有!赵大人甚至还会派出商行,用公道的价格收购你们手上的余粮!”

    顿了顿后,张诚用更大的声音喊道:“总而言之,只要是你们跟随了赵大人,从今往后就再也不怕活不下去了!不必贩儿卖女!不必担心恶霸欺辱!不必整日挨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