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排了,这首当其冲的,自是春闱和南巡了。朕的意思,春闱是我朝选材大事,乃是重中之重,礼部应该尽早拿出些方案来,至于这南巡嘛,也不能疏忽耽搁,可由户部尚书赵爱卿先行准备着,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说话间,德庆皇帝低头看去,一番寻找下,好似才发现一般,眉头一皱,问道:“咦?今日赵爱卿怎么不在?”

    出乎德庆皇帝意料的是,最先出列答话的,即不是管理群臣行为的吏部,也不是监视百官德行的都察院,而是一向与赵俊臣最不对付的太子朱和堉。

    朱和堉神色间看似严肃,但些许喜色,却跃然于眉目之间,出列后扬声道:“父皇,赵尚书怕是不能负责南巡安排了,今日早朝之前,赵尚书刚刚在午门前下轿,还没走两步,冷风一吹,就昏倒了过去,这些日子怕是不能理事了。所以还请父皇把南巡的诸般安排,暂交由他人负责,依儿臣看来,礼部左侍郎鲍文杰经验丰富、精明干练,正是合适人选。”

    德庆皇帝眉头一皱,却没有理会朱和堉后面的话语,只是问道:“赵爱卿竟在午门前昏倒了?怎么回事?是风寒还是什么?怎么朕没有得到消息?可有御医诊探过?”

    说话间,德庆皇帝瞪了朱和堉一眼,显然对朱和堉这般幸灾乐祸并趁机抢权的动作心思有所不满。

    注意到德庆皇帝的神色,朱和堉似乎也觉得自己心态不对,不似君子所为,垂头不语。

    而对于德庆皇帝的连串询问,朝中百官在羡慕赵俊臣圣眷之隆的同时,却是面面相觑,显然对于德庆皇帝的询问,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终,还是工部尚书左兰山出列答道:“陛下,当时事发突然,只是时辰未到,午门未开,却也没有御医可以召唤,我等医术不精,却也查探不出什么来,只是帮衬着把赵尚书扶到了轿中,并回府治养。期间赵尚书清醒过来一次,但面色惨白,身体虚弱,虽依然坚持着要上早朝,但被我等给劝了下去。如今这个时候,想来赵尚书已是回到了府中,正在被大夫诊治,不过,赵尚书年纪尚青,又一向身体康健,想必再过些时候就能病愈,还望陛下不要担心。”

    另一边,户部侍郎詹善常亦是满脸的赞叹,出列之后,从袖中掏出一沓折子,说道:“是啊,陛下,赵尚书忠君爱国之心,当真是让人赞叹,刚才赵尚书离去之前,生怕耽搁正事,强撑着精神,把这些折子转交于微臣,乃是户部去年的出入结算,以及今年的出入预算,还请陛下审阅。”

    说话间,自有伺候在一旁的太监把折子转交给了德庆皇帝。

    德庆皇帝却未审阅,只是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传朕的旨意,从太医院派遣三位御医,马上赶往赵府,为赵爱卿诊治病情,旦有发现,马上来禀报于朕,在赵爱卿病愈之前,那三名御医就常驻赵府吧。”

    随着身边太监应声后快步离去安排,德庆皇帝目光一转,却在周尚景、黄有容、以及沈常茂三人之间定了下来,突然开口道:“朕听闻,赵爱卿他前日才与周首辅、黄阁老以及沈阁老三位在聚德饭庄聚餐,怎的突然就病倒了?”

    那日黄有容宴请周尚景、沈常茂与赵俊臣三人,德庆皇帝自然不会不知,只是这种朝臣私下相聚,诸般争锋交易,本是常事,德庆皇帝也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此时联系到赵俊臣的突然病倒,德庆皇帝不免会心生怀疑。

    周尚景缓缓出列,叹息着说道:“是啊,陛下,老臣也觉得奇怪,那日黄阁老摆宴,老臣与赵大人都去了,只是那时赵大人看起来颇有精神,根本不见丝毫身体不适的迹象,反倒是老臣身体不佳,那时赵大人还劝老臣注意身体,却没想到老臣最终无事,反倒是赵大人突然病倒了。”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黄有容与沈常茂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与此同时,神色之间亦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些许疑惑不解之意,但更多的,还是幸灾乐祸与幸喜。

    而这般表态与神色,落入德庆皇帝的眼中,反而将德庆皇帝心中的疑虑打消了一些。

    ………

    早朝之上,自然不能因为赵俊臣的缺席而耽搁什么,诸般事情,该商议的还是要商议,该决定的还是要决定。

    而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是春闱与南巡的诸般准备了。

    其中,春闱会试每隔三四年就举办一次,自有规程旧例可循,也不用朝中君臣商议太多,按着规章制度办事就是了,毕竟还只是准备阶段,主考官的人选虽然任谁都看着眼热,却还不到决定的时候。

    反倒是南巡事宜的准备,已是不能再有耽搁,负责之人又大有好处可捞,本来赵俊臣是理所当然的人选,掌管着户部与内库,又有工部支持,并在礼部影响不小,再加上德庆皇帝的全力支持,任谁也无法与他争。

    但随着赵俊臣突然病倒,这般肥差自然会引来无数人的争抢,不仅太子一党磨刀霍霍,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三派,更是态度强硬,一幅势在必得的样子,而以左兰山为首的赵俊臣一党,则竭力主张这般决定应该先行搁置,等赵俊臣病愈后再行商议,争吵之间,诸般热闹,自不待提。

    只是,赵俊臣的病倒,毕竟事发突然,朝中各派系皆是没有准备,各派所提出的人选,总会遭到其他派系的全力攻击与否定,再加上德庆皇帝的不置可否,态度暧昧,最终这负责南巡安排的人选,终究还是没能定下来。

    而朝中各派的态度,争吵争夺之间,亦是将德庆皇帝心中的疑虑再次打消了三分。

    在早朝结束之前,黄有容甚至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赵尚书养病期间,户部没了主事之人,应早做准备”云云,显然是想趁着机会插手户部,眼看随着黄有容的提议一出,太子一党、沈常茂乃至于周尚景,皆是眼神一变,皆是蠢蠢欲动,德庆皇帝却突然宣布下朝了。

    只是,黄有容等人趁机抢夺赵俊臣权势的作为,德庆皇帝心中的疑虑,却又消减了一些,只剩下三四分了。

    但对德庆皇帝而言,虽只是三四分的疑虑,却足以使他心中不安了。

    眼前形势明显,随着朝中各派的相互牵制,提出的人选各有不足,这南巡安排事宜,反而最有可能被太子一党抢到手中。

    只是,若是由太子一党负责南巡事宜,带来的诸般害处,德庆皇帝自然能够想象,却是颇为不愿。

    所以,下朝之后,德庆皇帝刚刚离开太和殿,就向身边太监肃声问道:“赵俊臣的病情如何?可有消息传回来?”

    侯在一旁的张德摇头道:“回陛下,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但想来也快了。”

    德庆皇帝眉头一皱,沉吟片刻后,突然开口道:“给朕准备一身便装,朕要去亲自看看赵俊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德庆私访(上)。() 
“给朕准备一身便装,朕要去亲自看看赵俊臣。”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周围太监皆是大吃一惊。

    回过神来后,以张德为首,一众太监齐齐跪在了德庆皇帝面前,张德更是颤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您关系天下安危,怎可离宫私访?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或是传了出去,朝野议论纷纷,那……”

    德庆皇帝平日里其实还算好说话,一些小事,只要身边人劝谏几句、哀求几句,也就能不了了之,但也仅仅只是限于“小事”罢了。

    这一次,德庆皇帝却是态度坚决,不待张德说话,就已经挥手打断,瞪着跪在自己脚下的张德,声音冷厉:“若是你想抗旨,自己去司礼监领罚,从此也别想再朕身边伺候,若是不想抗旨,就快去给朕准备。”

    说话间,也不理会张德面色惨白、左右为难,德庆皇帝环视左右,看着周围的一众太监,声音愈加的冰冷,一字一顿道:“朕今日微服私访,事关重大,若是传了出去,朕也不会去查是谁传出去的,只是如今在场之人,全部杖毙。”

    随着德庆皇帝话声落下,左右太监皆是身体一颤。

    见德庆皇帝态度坚决,不敢违背之下,张德一咬牙,终于起身前去准备了。

    只是,在离开了德庆皇帝的视野后,张德唤来了一个亲近的小太监,对着小太监耳语几句后,那小太监亦是向着宫外快步离去了。

    内廷刚刚才与赵俊臣重修于好,德庆皇帝要微服私访赵府的事情,张德自然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赵俊臣。

    虽然德庆皇帝态度严厉,并表明这件事情一旦传了出去,会将知情者全部杖毙,但张德相信,赵俊臣是绝不会让德庆皇帝发现的。

    ………

    却说此时的赵府,赵俊臣正躺在卧室之中,御医们已经离开,而赵俊臣则在方茹的伺候下喝药休养。

    这次病倒,虽只是做戏,但赵俊臣这些日子确实也受了些风寒,只是并不严重罢了。

    不过,赵俊臣这些日子确实累了,身体也透支了些,装模作样迷惑外人的同时,也正好趁机休养。

    苦涩的中药喝下去后,赵俊臣脸上闪过一丝苦色,接着转头向方茹点头道:“这一次多亏你了。”

    方茹把药碗随手递给了旁边的赵府亲信下人,笑道:“只是一点小伎俩罢了,上不得台面,下九流的手段,要瞒过那些街头上的那些赤脚郎中,怕是有些难度,但要瞒过这些只为达官显贵诊治的高明御医,却还是可以的。”

    说话间,方茹虽然笑着,但神色之间却是闪过了一丝黯然,似乎回想起了一些不愿回想的事情。

    原来,周尚景虽有过保证,称太医院那边他自有安排,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力量,赵俊臣也不信任,而这一次德庆皇帝又是一口气派出了三位御医,赵俊臣更需要不留把柄,小心行事。

    对于自己装病的事情,赵俊臣并没有对许庆彦、方茹这些身边人隐瞒,而在方茹的建议下,赵俊臣装病的时候,却使用了一些小手段。

    这个时代的诊断手段,不外乎就是“望闻问切”四方面,脸色可以通过化妆变得苍白些,神态可以通过伪装变得无力些,声音也自有手段可以变得沙哑虚弱,但脉象这一关,却很难隐瞒。

    但方茹因为出身的原因,却知道一些下九流在讹人钱财的时候会用的手段,简单的说,就是在腋处压上一颗婴儿拳头大小的石头,血液受阻下,脉象就会变得虚弱无比,甚至会变得时有时无。

    虽然这种脉象会显得很奇怪,但正如方茹所说,这种下九流小手段瞒不过街头上的赤脚医生,但瞒过那些只为达官显贵看病的名医们却是绰绰有余,御医们出于一贯的小心谨慎,对于这种奇怪脉象,参考了声音面色以及赵俊臣的自我描述后,亦会归咎于身体虚弱、积劳成疾。

    如此一来,即使这些御医出了问题,赵俊臣也能应付过去。

    注意到方茹神色间的黯然,赵俊臣轻轻的拍了拍方茹的肩头以示宽慰,然后转头向着许庆彦轻轻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在赵俊臣的示意下,许庆彦继续向赵俊臣描述着早朝上发生的事情,虽然早朝才刚刚结束不过半个时辰,但诸般细节,许庆彦却是清楚无比,显然自有眼线。

    赵俊臣虽说在装病,但却依然紧紧盯着庙堂形势,一旦情况不对,赵俊臣亦会随时“康复”。

    将早朝的前后经过向赵俊臣讲述了一遍后,许庆彦又笑着说道:“这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三个老家伙倒也会做戏,经过他们这样一闹,陛下他就算有所怀疑,如今怕也被打消了。”

    赵俊臣却摇头一笑,轻声说道:“做戏?倒也未必,必要时候,他们说不定也会假戏真做,不过如今他们倒还算是守规矩,形势也在咱们的掌握之中。”

    说话之间,赵俊臣想起了些什么,又问道:“如今府里的客人都还没有离去?”

    原来,自下朝之后,满朝的官员,如今却已是有大半来到了赵俊臣府中,名为探病,但实际上其中一半人是为了趁机讨好而来,而另一半则是为了试探,想要探知赵俊臣病情究竟如何,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何连太子的人也来了不少。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许庆彦的神色似欢喜似烦躁,答道:“不仅没有离去,反而越聚越多了,如今朝中百官,怕是有近半都到了咱们赵府,粘着不走,非要见少爷你一面才是,烦得很,不过咱们府里今天倒是收了不少贵重礼物。”

    赵俊臣笑着点头,说道:“就说我病情不轻,尚无法与他们见面,全都推掉吧。让他们就这么聚在府里,也是麻烦。”

    许庆彦点头后,刚准备说些什么,就听门外就人敲门,许庆彦前去开门,而回来的时候,手中已是拿着一封短信。

    “少爷,是内廷那边传来的消息。”

    赵俊臣点了点头,把短信展开一看,面色瞬间变了。

    信纸上,只写着四个字——“陛下私访”。

    这四个字,不仅赵俊臣看到了,旁边的许庆彦、方茹亦是看到了。

    方茹也是面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豁的站起身来,对旁边候着的那些赵府亲信下人急声吩咐道:“快,把府里的那些官员全部轰走,把府里所有的贵重物件也全都藏起来,看起来越简朴越好……”

    赵俊臣经过最开始的吃惊,却已经恢复了情绪平稳,挥手打断道:“不用,来探病的那些人愿意留就让他们留下,府里的贵重器物也不用隐藏,不仅不能隐藏,再从库里搬些金银玉器装点下卧房,如今这里看起来终究还是太简朴了些。”

    见方茹面露疑惑,赵俊臣淡淡的说道:“府里来访的官员,若是突然全被赶走,动作太大,会引来陛下怀疑,这个时候有人来探病才是正常,而咱们府里,诸般物件装饰,越是奢侈,陛下他才会越安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德庆私访(中)。() 
随着德庆皇帝微服私访的消息传来,赵府之中,自有亲信之人诸般忙乱。

    但这般忙乱,却并非为了给德庆皇帝留一个“良好的印象”,而是为了给德庆皇帝留一个“安心的印象”。

    简而言之,在不引人注意之间,赵府突然变得愈加奢华了,而府里的下人丫鬟们,也在管事们的提点下,突然多了些趾高气昂的样子。

    尤其是赵俊臣所在的卧室——来到这个时代后,因为不喜奢华的缘故,赵俊臣常在的卧室与书房,如今已是颇为简朴,除了日常用品,其他无用之物,像是金银玉器,或是名贵字画,皆被收了起来。

    然而此时,不仅这些贵重物件全都再次从库存里搬了出来,被摆了回去,许多赵府珍藏,亦被摆放到了显眼的地方。

    比如一颗高达两尺的珊瑚树,即使宫中也少有见到。

    “少爷,你看这般布置如何?”

    待收拾完毕后,许庆彦来到赵俊臣身旁,指着遍布金银玉器的卧室,向赵俊臣征询意见。

    赵俊臣打量着眼前充满着暴发户气质的卧室,奢华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以许庆彦一贯的品味,由他来主持这般布置,倒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接下来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就把我当成病人细加照料就是,表现的慌张无助些,别动神色,陛下他想来也快要到了。”

    吩咐之间,赵俊臣举着镜子打量着自己通过化妆而变得苍白的脸色,听着自己因为一直口含桂枝而显得沙哑的声音,亦是轻轻点头。

    ………

    正如赵俊臣所料,随着赵府布置结束没多久,德庆皇帝已是微服出宫,向着赵府快速赶来。

    虽说是微服私访,但实则却是拥从甚众,浩浩荡荡,明里暗里,不只有多少人跟着,任谁一看,都知道是有大人物出现了。

    在去赵府的路上,张德再次扮演起了车夫的角色,德庆皇帝则坐在马车之中,但车厢之内,却并非只有德庆皇帝一人。

    温采宁,医术为太医院之翘楚,向来最受德庆皇帝信任,此时正小心翼翼的跪坐在德庆皇帝面前。

    此时,德庆皇帝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而温采宁则心惊胆战的陪在一旁,身为德庆皇帝最信任的御医,温采宁接触德庆皇帝的机会较多,德庆皇帝此时的心情如何,他自然也能隐约看出来一些。

    “温太医。”德庆皇帝沉吟之间,突然开口:“这赵俊臣突然病倒,你怎么看?朕前些日子才见过他,不像是身体有恙的样子,怎么如今说病倒就病倒了?”

    温采宁犹豫片刻后,解释道:“陛下,正所谓‘病来如山倒’,可见人之病发,最是突然,若非细心观察,且医术精良,是少有能发现什么预兆的。赵大人这次突然病倒,微臣尚未查探,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听说了一些当时的情景,据说是一阵冷风吹过后,就突然晕了过去,应该是体内虚积多时,又受了风寒,压抑不住,突然爆发了。”

    德庆皇帝眉头一皱,问道:“你是说赵俊臣他心力元气有损,积劳成疾?”

    见温采宁点头,德庆皇帝轻轻一叹,说道:“这倒也有可能,赵俊臣他自去了巡查潞安府后,这几个月来就没休息过,不仅管着内库与户部,朝中党争、胰子的事情、南巡事宜与朕的寿典,怕是都耗了他不少心力元气。”

    这番话语,看似对赵俊臣极为关心,但语气轻顿后,德庆皇帝话锋一转,又意味深长的说道:“所以,你随朕到了赵府后,要对赵俊臣的病情细细查探,不可怠慢丝毫,无论他有病没病,病症为何,诸般细节,都不可向朕隐瞒。”

    温采宁原本还有些奇怪,赵府之中既然已是派去了三位御医,德庆皇帝为何还要让他伴驾前去赵府查探,此时听及德庆皇帝的吩咐,隐约间终于明白了德庆皇帝的心思,眼中有寒意一闪而过,但还是郑重其事的点头应是。

    说话之间,车厢外张德的声音传来。

    “陛下,赵府到了。”

    ………

    德庆皇帝这次微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