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全系列丛书 相信大家都知道吧!6本txt下载-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是在田野中前进,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越过丛林。历史的发展告诉人们,革命事业的胜利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切顺利,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必须通过克服,战胜挫折来争取成功。同样,在人生的征途中,在幸福之路的行程中,经营者在创业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困难和挫折,必须战胜挫折,才能赢得胜利,获得幸福。 
  人们由于主观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等因素,会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上遭遇各种挫折,也就是说,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思维方法、知识结构、所受的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环境条件方面的原因。我们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认真地分析和对待它,并从而战胜它,这是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 
  德国著名化学家、铝和铍两种元素的发现者维勒虽然猜测了墨西哥生产的这种褐色铅矿石中可能含有一种新元素,但他因漫不经心,没有循此钻研下去,所以造成了科学发现中的挫折。而肖夫斯特姆在猜想的基础上做一个有心人,抓住问题不放,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元素,取得了科学发现的成功。肖夫斯特姆的老师推齐利阿斯曾经用以下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钒的发现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神,叫凡娜吉斯。一天,有人来敲她的门,敲得很轻,声音里带点犹豫。这时女神正躺在安乐椅上。她想:“让他再敲一会儿吧!”可是,不一会儿,敲门声消失了。女神感到很奇怪:“这个客人到底是谁呀!这样有礼貌,这样犹豫不决。”她奔到窗口一看,只见敲门的客人已经走了。女神说: 
  “啊,原来是维勒,他是这样漫不经心,让他空跑一趟吧!”过了不久,女神又听到了敲门声。这个人敲得很热心,很坚决,耐心地敲了很长时间,一直敲到女神动了心,开门迎接他。这位客人又是谁呢?他就是我的学生肖夫斯特姆。女神爱上了他,他们结了婚,生一个儿子叫“凡那吉”——钒,这就是1831年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发现的一种新金属元素。 
  鉴真东渡日本的事例,更形象地说明了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公元743年,鉴真第一次东渡,正准备从扬州扬帆出海时,不料被人诬告与海盗串通,东渡未能实现。同年年底,鉴真和同船856人第二次东渡。刚一出海,就遇到了狂风恶浪,船只被击破,船上水没人腰,这次东渡又告失败。鉴真修好船后,到了浙江沿海,又遇到狂风恶浪,船只触礁沉没,人虽上岸,但水米皆无,他们忍饥挨饿好几天,才被搭救出来,第三次东渡又遇挫折。第四次东渡因人阻拦,也未成功。遭受挫折最为惨重的是第五次东渡。公元748年,鉴真一行345人又从扬州乘船东渡,船入深海不久,就遇上特大台风,船只受风吹浪涌漂到浙江舟山群岛附近。停泊三个星期后,鉴真再度入海,不料又误入海流。这时,风急浪高,水黑如墨,船只犹如一片竹叶,忽儿被抛上小山高的浪尖,忽儿陷入几丈深的波谷。这样漂了七八天,船上的淡水用完了,每天只靠嚼点干粮充饥。在于渴难忍时就喝点海水,这样苦熬了半个多月,最后飘到了海南岛最南端崖县,才侥幸上了岸。他们跋涉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才又回到了扬州。在路上几经磨难,63岁的鉴真身染重病,以致双目失明。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鉴真东渡日本的决心丝毫未动,仍为第六次的东渡作准备,后来终于获得了成功。 
  人为因素、自然条件都是造成挫折的原因。要想避免或减少挫折,必须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一方面选择和利用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避开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充实、提高和增强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将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卡耐基告诫人们,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不是绝对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挫折乃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挫折失败而失望,放弃追求。这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应付遇到的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挫折,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聪明的做法应当是,审视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败,使挫折成为成功的阶梯。爱迪生就曾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马锦学戏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不要怨天忧人,不要自甘沉沦,而要在检查自己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明朝末年,作为陪都的南京城十分繁华,仅曲班子就有好几十个,其中有两个最有名气:一个是兴化班,一个是华林班。 
  有一天,徽州帮大商人举行盛大宴会,遍请南京全城的贵客文人,并让兴化班和华林班唱对台戏助兴。兴化班在席东,华林班在席西,同时演出《鸣凤记》。开头,东、西两班乐器铿锵,歌声悠扬,不分上下。当演到相国严嵩时马锦演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味道,而西台上扮演严嵩的人却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异常精明。于是,东席的观众纷纷面向西台,为西台喝采,有许多的人干脆把座位移到西台面前去了。过了一会儿,东台的兴化班还没有把这出戏唱完,便停锣息鼓,早早收场了。原来,马锦感到自己演技平平,没有再演下去。 
  他离开兴化班出来了。从此只剩下华林班在南京独享盛名。其实,马锦并不是逃避。他在遭受如此大的挫折以后,感到脸上无光,但对戏一点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立志要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他积极进取,决心把这口气争回来。他听说当时的宰相顾秉谦是和严嵩一样的人物,便跋涉千里,从南京跑到北京,托人介绍,给顾秉谦当上了仆人。马锦每天侍候顾秉谦,仔细观察他的行动举止,琢磨他说话的语气声调,一有机会,就暗暗地揣摩。就这样,他苦苦地下了三年功夫,把顾秉谦的风度举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琢磨熟了,以此为基础,他又演严嵩,结果演得非常成功,最后终于又与华林班对演,战而胜之,让兴化班独占了鳌头。 
  人们不论在各种比赛中,还是在升学求职上,不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有心人”。只有奋力拼搏,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吸取值得记取的教训,克服了困难,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或许,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有些人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将一事无成。他的人生将成为一场悲剧,但是只要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就会自豪地说,在事业中,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正如文天祥在屡次战败后所咏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种悲壮的幸福感,是更加深刻动人的。 
  面对困难,担心失败,害怕出丑,是不是必要的谨慎呢? 
  不是。谨慎从事是指考虑周到,事先想到另一面,想到失败的可能,是为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而招致的失败。也就是说对于事情不利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去想,这是谨慎;对于困难和可能的失败,如果从消极的角度去想,就会越想越担忧害怕,越倾向于逃避退却,这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一种害怕失败的心态。这种害怕心理是由自卑感和虚荣心结合而成的一种不良意识。具有这种不良意识的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渺小不如别人;另一方面又生怕被别人误解和看不起,因而就会缩进自设的误区,给自我世界上了锁。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与害怕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信还是自卑,就在于心态积极还是心态消极。 
  失败和错误本身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所进取、求变创新和参与竞争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只要你进取,就必然会有失误;只要你还活着,就绝不是彻底失败!失败有什么可怕呢?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这个天平上,失败总是倾斜倒向害怕失败的人。强者与弱者,如果是从实力上对照比较,那么弱者还有可能扬长避短,巧用心计,战胜强者;如果是从心理态度上区别较量,就就是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的弱者必然失败,有时甚至会被某种假象和错觉所吓倒。 
  当遇到挑战和严峻形势的时候,人们大多习惯于小心谨慎,保全自己。这种谨慎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害怕失败的精神枷锁了。结果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这就必然以失败告终。美国传骑奇式人物、著名拳击教练达马托说得好:“英雄和懦夫都会有恐惧,但英雄与懦夫对恐惧的心理反应却大相径庭。”这就是说,自信者终会战胜害怕失败的心理,而自卑者越“谨慎”,就会越害怕,只会被恐惧心理击垮。 
  凡事谨慎从事是为了避免可以避免的失误和挫折,但不是不敢冒险,不是要等一切有十足的把握时才去行动,不是要放弃求变创新。当然,在工作上求变创新并不是一律都要跳槽辞职,但任何求变创新都会有一定的风险。经常换工作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他们不安于现状,有一定程度的进取心,但一旦面临着挑战,总是往坏处去想,总是提心吊坦地害怕失败。这种消极心态不改变,即使硬着头皮去“求变创新”,也会浅尝辄止,阻挡自己的进取。适当地考虑到求变创新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会阻挡你的进取,可以使你少走弯路。但你害怕失败,则往往对困难和挫折有所夸大,这必然会阻挡你的进取,让你放弃求变创新。害怕失败之所以注定失败,就是因为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可怕的失败上,总是往坏处想,必然心灰意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谨慎从事、不怕失败的人和提心吊胆、害怕失败的人同样都考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前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怎样争取成功上,而后者的注意力却往往集中在怎样避免失败上。注意避免失败有什么不好?不也是有助于成功吗?不!害怕失败心态的注意力不是在于避免失败,而是在于害怕失败,认为一旦失败,事情就糟了,因而总是企图避免一切失败,着眼于怎样才能没有损失或尽量缩小自己的损失。这样一来,必然会束缚能动性的发挥,放弃争取成功的自信意识,所以注定要失败。在这里,注意力集中在哪一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凯苏拉在《去争取——如何改变你的命运》中提出过一道区别失败心理与成功心理的练习题:你怎样走过结冰的水塘?面对同样问题,害怕失败者与争取成功者的注意重点与着眼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害怕失败者的想法与做法是:集中精力考虑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着重考虑如何越过这个结冰厚薄不匀的水塘,于是战战兢兢,小翼翼地往前走。 
  他每走一步都仔细试探冰面厚薄,谨小慎微。每一步都担心失足;每一刻都担心忽然掉下去。因为总想着:最重要的千万别失败,便不惜花费许多甚至一整天的功夫来过这个水塘。 
  如果一不小心失足,就狠狠地责骂自己,而且总想着自己的每一个愚笨的动作,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行,骂自己太笨抱怨冰面太簿,担心再次发生危险,因而越发胆小,最后终于不敢再往前走了,只有认输,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或是责怪自己的命运不好。 
  争取成功者的想法是:行动之前,尽量了解研究有关冰层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周到,避免盲目和急躁。这就是必要的和应有的谨慎。 
  来到水塘边,集中注意力考虑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考虑怎样走过去,而不是专想掉进冰水里的可怕情景。心里明白有一定风险,有可能随时落水,但不为有这种落水的可能而担忧、害怕。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冰层很薄的地方。 
  他不停地走,抓紧时间,万一失足掉进冰水里,赶快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决不动摇,毫不迟疑。把失败当成老师和朋友,这样,他就会凭借自己的力量走过这个危险的地段,这种人的心里都会这样认为:人们都是从人生路上的水塘走过来的,就这样,争取成功者每经历一次挫折,都会增添一份自信和勇气,从而更加敢于并且善于争取更大的成功。 
  成功者不一定具有超常的智能,也大都没有特殊的机遇和优越的条件,更不是没有经历过挫折、艰验与失败的人。相反,成功者大都是历经坎坷、命运多磨,是能在不幸的境遇中奋起前行的人。而且也不可否认,对成功者来说,处境的艰验、失败的打击和对于新事物没有经验、把握的特点,也会相应地给他们带来困扰、忧虑、苦恼和烦躁不安的情绪。但成功者不怕这些艰难,不会被困苦的处境压垮。成功者最可贵的信念和本事是变压力为动力,从荆棘中开辟新的成功之路。 
  贝弗里奇说得好:“……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动力。很多杰出的伟人都曾遭受过心理上的打击及形形色色的困难。若非如此,他们也许不会付出超群出众所必需的那种劳动。”他还指出:“忍受痛苦而不气馁,是青年科学家必修的严峻的一课。” 
  勇历艰险,不怕挫折,这是一切发展积极心态,有志于成功的人必修的一课。这一课只是知道道理是还不够的,还要具有这样一种意识:成功的路上充满了艰难与困苦,它需要我们的自信和勇气去一步步坚强地走下去。 
  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 
  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突然用尽全力,一下子跃出那势必使它丧命的油锅,跳到锅外的地面,安然逃生! 
  半小时后,他们使用同样的锅,在锅里放满4A5的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接着他们悄悄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烧热。青蛙悠哉地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感觉到热度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逃命时,却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终于葬身在热锅里。 
  这个实验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无情的事实——回顾我们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何尝不是如此?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困难堵住了成功的路口,我们往往能发挥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开辟出一条活路来。可是在处于安逸舒适生活的时候,反倒弄得一败涂地,不知所措,而最终招致失败。 
  成功与失败是事物发展的两个轮子,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先导。这些话可以说人人皆知。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自信主动、心态积极、坚持开发自己潜能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含意。你做一件事情失败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无非有三种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开辟一条路;二是某处故障作怪,应该想办法解决;三是还差一两步,需要你作更多的探索。这三种可能都会引到你走向成功。失败有什么可怕呢?成功与失败,相隔只有一步。即使你认为失败了,只要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心理态度、自信意识,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有人说,过分自信也会导致失败,但所否定的只是“过分”,而不是自信本身。如果你不是怕丢面子,怕别人说三道四,那么失败传递给你的信息只是需要再探索,再努力,而不是你不行。 
  爱迪生做了1万多次试验。在每次失败后他都能不断寻求更多的东西。当他把原来的未知变成了已知的时候,无数的灯泡就被制造出来了。所以他认为那么多的失败实质上都不能算是失败,“我只是发现了9999种无法适用的方法而已。”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从自己“屡败屡战”的经历中总结出一条宝贵的经验。他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怕失败,深知失败意味着什么的人才配享受,也才可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领导建造了世界第1条大西洋海底电缆,只过了一个半月便失败了。经过7年准备又铺设了第二条电缆,但航船载放到中途,电缆突然折断。电缆公司已耗资数十万英镑,付出了九年时间的代价!把钱扔进大西洋中,只有傻瓜才会再干!但汤姆逊终于说服总经理再当一次“傻瓜”,结果成功了。汤姆逊晚年时说过:“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50年内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这就是‘失败’。” 
  在莱特兄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非常接近发明飞机了。 
  莱特兄弟应用了和别人同样的原理,只是给翼边加了可动的机翼,使得飞行员能够控制机翼,保持飞机平衡。所以在别人失败的地方,他们接着走下去,很快就能获得成功。 
  在贝尔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声称他们发明了电话,雷斯是最接近成功的人,但雷斯不知道把间歇电流转换为等幅电流。然而,贝尔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最高法院把电话的发明权判给了贝尔。 
  哥伦布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不断的失败,冲破了重重阻力,开始向西航行,目标是亚洲大陆。他在加勒比海登陆以后,就带着许多动植物和几个土人回到了西班牙。 
  他认为他已经到达了他的目的地,但实际上他没有到达亚洲,他失败了。他虽然未能立即认识到这一点,但他却发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他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国有个企业家叫密道尔,他专门收买滨临破产的企业。 
  而这类企业转到他的手中,就会一个个起死回生,变得虎虎有生气。此人什么技术专长也没有,但很有自信与心计。起初,他为别人做工,学会了经营和推销。有一次,他看准一家即将倒闭的工艺品制造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